• 首页
  • 现言
  • 短篇
  • 青春
  • 幻言
  • 仙侠
  • 小说
  • 都市
  • 情感
  • 影视
  • 惊悚
  • 悬疑
  • 当代
  • 近现代
  • 四大名著
  • 职场
  • 官场
  • 古典
  • 外国小说
  • 财经
  • 历史
  • 武侠
  • 军事
  • 魔幻
  • 港澳台小说
  • 科幻
  • 社会
  • 乡土
  • 世界名著
  • 作品集
  • 会员

    边城

    该作品为沈从文小说的代表作,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部优秀的抒发乡土情怀的小说。它以20世纪30年代川湘交界的边城小镇茶峒为背景,以优美的笔触描绘了湘西特有的风土人情;借船家少女翠翠的爱情悲剧,凸显出人性的善良美好与心灵的澄澈纯净。《边城》以独特的艺术魅力,生动的乡土风情吸引了众多海内外的读者,也奠定了《边城》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特殊地位。
    乡土5.2万字
    4.8万人气
  • 会员

    霍林河的女人

    霍林河畔,一块从未被书写过的处女地,贫瘠而荒凉。然而,在这片土地上,却孕育着一个关于坚持、选择和爱的故事。作品从九十年代末起笔,以胡来早为主人公,以及其他三个姑娘为衬托,通过描述她们的家庭变化、个人磨难、情感经历、村庄变迁,展现出乡村女性在逆境中的坚强与勇敢,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执着追求。同时,也表达了霍林河畔人民对盐碱地改良、建设新时代新农村的坚持和勇气。这部作品东北气息浓重,视角独特,人物众多,情
    乡土30.1万字
    4.6万人气
  • 会员

    津轻

    本文是太宰治难得的“向阳之作”。通过对“寻根之旅”的描述,探求了自己作为津轻人的本质,通过与朋友之间的故事,间接表现出浓郁的风土人情。在展现出对乡土热爱的同时,也隐隐透出一份远离喧嚣的渴求。在当时的大背景下,也是追求宁静的难得佳作。太宰治(だざいおさむ),本名津岛修治(つしましゅうじ),日本小说家,日本战后无赖派文学代表作家。主要作品有小说《逆行》、《斜阳》和《人间失格》等。太宰治从学生时代起已希
    乡土8万字
    4.5万人气
  • 会员

    白鹿原

    这是一部渭河平原五十年变迁的雄奇史诗,一轴中国农村班斓多彩、惊心动魄的长幅画卷。一个家族两代子孙,为争夺白鹿原的统治权代代争斗不已:巧取风水地,恶施美人计,孝子为匪,亲翁杀媳,兄弟相煎,情人反目……大革命、日寇入侵、三年内战,白鹿原翻云覆雨,王旗变幻,家仇国恨交错缠结,冤冤相报代代不已……古老的土地在新生的阵痛中颤粟。该小说以陕西关中地区白鹿原上白鹿村为缩影,通过讲述白姓和鹿姓两大家族祖孙三代的恩
    乡土46.1万字
    4.4万人气
  • 找信号

    《找信号》为鲁迅文学奖得主索南才让全新小说集,展现时代浪潮中,草原人们真实的生存状态和心灵印记。索南才让描写高寒草原牧区生活,贴切而入微地展现粗粝而真实的自然环境与牧民生活细节,尤其对牧民的精神世界,例如人与动物的“互养”关系,以及游牧文化面临现代文明冲击时牧民生活态度的转变等,有着独特捕捉力。
    乡土11.3万字
    4.4万人气
  • 会员

    许茂和他的女儿们

    小说以1979年冬天四川一个偏僻农村的社会生活为背景,通过老农许茂和他的女儿们的生活故事,深刻反映了70年代末风云变幻的社会面貌,并预示了结束动乱之后必将出现的光明、美好的前景。小说获届茅盾文学奖。
    乡土17.9万字
    4.4万人气
  • 会员

    蚂蚱

    《蚂蚱》描绘的是20世纪上半叶黄淮地区的乡村生活图景。这是一个旧制度废弛瓦解,新制度、新文化尚未成型的时期,底层社会生活呈现出很多特殊的现象,比如匪情,比如民国新法的推行,比如城市工业品的流入对传统乡村生活的影响,比如乡绅社会的消亡等等。当地人出于对蝗灾的恐惧,给所谓的“蚂蚱神”修建起庙宇。小庙周围的居民都是普通农民,他们像杂草一样自身自灭,但各具特点,生存的本能让这些社会底层的传奇故事绵延不绝。
    乡土31.7万字
    4.3万人气
  • 会员

    我弥留之际

    本书讲述了美国南方农民本德伦为遵守对妻子的承诺,率领全家将妻子的遗体运回家乡安葬的“苦难历程”。整整十天的行程灾难重重:大水差点把棺材冲走,后来拉车的骡子被淹死,大火几乎遗体焚化。结果长子失去了一条脚,老二发了疯,三子失去了心爱的马,女儿打胎不成反被药房伙计奸污,小儿子也没得到期望的小火车,而本德伦却装上了假牙并娶回了一位新太太。
    乡土11.9万字
    4.2万人气
  • 会员

    巴山夜雨

    该书写于抗战胜利之后,1946年开始连载,1948年底载完,历时三年多,是张恨水“痛定思痛”之作。作者以冷峻理性的笔触,在控诉日寇战争暴行的同时,对民族心理进行了探索,剖析了国人在抗战中表现出的“劣根性”。小说以主人公李南泉为轴心,向读者展现了一幅蜀东山村众生图。人物栩栩如生,语言幽默犀利,在小说的描写功力上达到了炉火纯青的程度。有学者称该书是“张恨水最重要的代表作,也是他一生创作的最高巅峰”。
    乡土54.2万字
    4.1万人气
  • 会员

    三里湾

    《三里湾》通过描绘20世纪50年代初华北解放区三里湾村在农业合作化运动中的矛盾纠葛,展现了农村先进与落后力量的冲突、社会变革的艰巨性以及农村基层党组织的优秀干部在推动合作化运动中的重要作用,同时生动刻画了包括马多寿、范登高、袁天成等在内的众多人物形象,语言生动幽默,富有乡土气息,深刻反映了中国农村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的风貌。
    乡土13.3万字
    4万人气
  • 会员

    酒色财气

    本书描写一个酒仙、一个色鬼、一个财迷和一个气包之间瓜瓜葛葛、缠绵悱恻的曲折故事。
    乡土12.3万字
    3.9万人气
  • 会员

    乡村书记传奇(绿地文学丛书)

    触天杵地的高楼大厦,凸显不出历史的积淀和民族文化的厚重。古老的清真寺诉说着华夏民族发展的历史,凸显的是民族团结的精神力量,沉淀的是民族文化的厚重,展示的人文关怀的源远流长……
    乡土25.9万字
    3.9万人气
  • 会员

    乡村弹唱

    本书是“鲁迅文学奖”获奖作者刘醒龙先生的小说。生命需要不断地充实,1992年的春天在香炉山正是如此。没有那一段日子的假设,让我每每感到惶惶。当然,我已经有过,完全没有必要这样。但我还是害怕。果真没有那样的三个月,我如今依旧孤独的行走,就会薄如蝉翼,无法书写而又不堪重负。那么是谁总是这么及时地在冥冥之中主宰着我呢?人算还是天算,这在生活和生命中,大约是永远也不能完全企及的。只有一点是每验必证,任何乡
    乡土31.4万字
    3.9万人气
  • 会员

    清风抚山野

    小说讲述泰、临、济三地交界的几个村子之间,以张、庄、杨等几户人家因“换亲”引发的一系列乡土故事,这些原始、混沌而富有野性的婚嫁之事,在礼学泰斗林放故里徐徐展开,犹如一幅齐鲁大地上的乡村风俗图,带给读者强烈的冲击。
    乡土56万字
    3.9万人气
  • 会员

    跨越阶层

    农村改革开放初期、农民生活不断提高的同时,还存在着大病、重病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书中描写了一对农村青年夫妇王大生和郑小梅,儿子查出患了白血病,要做骨髓移植,需要巨额手术费,全家卖尽家产、借遍亲友,仍难以筹齐。在家庭、家人遭受重大灾难情况下,为了迅速获得经济援助,治好儿子的病,郑小梅听信小道消息,不幸误入歧途,受到非法对待。当她发现真相后,顽强不屈、拼命抗争,在丈夫帮助下,逃出魔窟;并在国家法律援
    乡土39.4万字
    3.9万人气
  • 会员

    李家庄的变迁

    《李家庄的变迁》一书,以山西农村李家庄为背景,通过木匠张铁锁的遭遇,展现了抗日战争前后李家庄的巨大变化。张铁锁一家在农村遭受封建地主阶级的残酷欺压,军阀和地主相互勾结,鱼肉百姓。张铁锁的爷爷和父亲苦了两辈子买下的十五亩地被村长李如珍等人霸占,他有理无处伸张,只能离乡背井外出打工。在外地,他饥寒不保,还意外遇到仇人小喜,为了生存只能在其手下干活。后来时局动荡,小喜的四十八师留守处解散,铁锁无奈回到老
    乡土7.9万字
    3.8万人气
  • 会员

    政治课①

    本书是一部抒写农村改革的长篇小说,作品通过“八品乡官”(鹿头镇党委书记)孔太顺的升迁来展开矛盾线索,他从一个有良知的基层干部成为主宰一方的一县之长。作为一个地方管理者,孔太顺不是一个完人,但他是真实的,是实实在在的存活于我们生活中的乡村精英。小说不仅写到了乡村改革以及和改革相关的腐败,而且于宏阔中生动揭示了书中人物的心路历程和思想冲突。是一部有份量的厚重力作。
    乡土27.1万字
    3.8万人气
  • 土广寸木

    “这块弹丸之地,四季交替,雨雪飘落,人如虫蚁疲于奔命,到头来两手空空。”《土广寸木》是作家魏思孝全新长篇力作,书名为“村庄”二字的拆解。村庄,是一个形容词,是每一个面对生活不堪重负的人的处境写照。“辛留村”的芸芸众生与日常生活,如纪录片镜头般徐徐展开。百余人物,年岁时节,生老病死,悲欢离合,每一张面孔都有无尽的故事。《土广寸木》在写法上消弭虚构与非虚构的界限,挑战的是传统对于乡村的想象式书写。上篇
    乡土22万字
    3.8万人气
  • 会员

    白牯牛潭(第一部)

    本书是一部农村题材的小说。讲述了1949年到1959年作者家乡洪湖的一些人和事,作者从自身经历出发,真情实感,用更为贴近现实的手法,写出了农民们的心路历程。为一部不可多得可歌可泣的农民赞歌。全书共四部,本书为第一部。
    乡土18.1万字
    3.8万人气
  • 会员

    赵树理文集:三里湾

    《三里湾》是我国现代小说家、人民艺术家赵树理于1955年发表的长篇小说,成于1955年。是我国第一部反映农业合作化运动的优秀作品。华北解放区模范村三里湾在进行着如火如茶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秋收、整党、扩社、开渠……合作化运动给农村带来新气象,但由此也引发了有关于两条道路、两种思想、两种生活方式的种种矛盾,三里湾在发生着巨变。描写了农村各阶层人们的精神面貌,是我国第一部反映农业合作化运动的优秀作品。
    乡土13.6万字
    3.8万人气
上一页2/9下一页
客户端 | 触屏版 | 帮助 | 反馈 | 举报
达人推广合作:https://kol.yuewen.com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粤B2-20090059 B2-20090028
沪ICP备14016804号-3

客服电话(24小时):010-59357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