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会员
半小时漫画中国哲学史(套装全2册)
儒家就像HR,最会处理人际关系,把国家秩序安排得明明白白;道家向往自由,推崇无为而治,offer送到手里都不接;法家都是职业经理人,他们用开公司的套路,把国家一步步做大做强;墨家的核心思想“非攻,兼爱”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peaceandlove”;玄学就是摸鱼哲学,清谈就像在公司例会上扯淡;理学是儒学的全新款式,说社会秩序也是自然规律,要追求“天理”;心学专门跟理学抬杠,说人心就是“天理”,东方哲学5.4万字5.3万人气 - 会员
孟子(跟名家读经典)
本书汇集了钱逊先生研究《孟子》的学术成果,对《孟子》全文做了完整的翻译和系统的讲解。全书分为两部分,导读部分重点讲述了孟子其人其书、《孟子》思想的主要内容和研读《孟子》的具体方法、注意事项等。解读部分注释力求简要,译文紧贴经典原义,讲解深入浅出,在历代研究基础上精心疏解,结合新的时代精神做出作者自己的独到见解,为读者导正学习经典的方向。东方哲学20.2万字5.2万人气 - 会员
曾国藩冰鉴(第二卷)
《冰鉴》以冰为鉴、明察秋毫,以神为鉴、相骨识人。办事不外用人,用人必先识人,识人必先观人。古今中外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可以说是有成有败,为使大家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不受任何影响,特编辑了此书。本书通过对人体的神骨、情态、刚柔、容貌、须眉、气色、声音这七个部位的论述,以达到正确观人、识人、用人的目的。在这里我们不谈论观人、识人、用人的大道理,只希望大家在观人、识人、用人方东方哲学11.6万字5.2万人气 - 会员
读书与书籍
“想一个自己从未深思考的问题是危险的,我们读书是别人替我们思考,我们不过是在重复作者的精神过程而已。所以一个人如果整日读书,他将逐渐失去思考能力。”本书选取叔本华讨论思考、读书、两性、宗教等问题的经典文章,通过详细的论述启示读者,让读者能站在叔本华这位伟人的肩膀上,去行自己的思考,发展自己的独立思想。东方哲学7.8万字5.1万人气 中信国学大典·周易
《中信国学大典》是中信出版社引进自香港中华书局的一套深具国际视野、贴近当代社会的中华传统文化经典藏书。中信国学大典延聘国学泰斗饶宗颐为名誉主编,邀请海内外知名国学家担任经典的选编、导读及译注。内容则力求通俗易懂,结合现实生活,挖掘古代经典的当代意义,拉近经典与现实生活的距离。《周易》是一本以百科全书为“体”,而以占筮为“用”的性质奇特的典籍。它蕴含渊懿微妙的哲思,表达敬德、重民的治国理念,东方哲学13.5万字5.1万人气- 会员
曾国藩冰鉴(第三卷)
《冰鉴》以冰为鉴、明察秋毫,以神为鉴、相骨识人。办事不外用人,用人必先识人,识人必先观人。古今中外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可以说是有成有败,为使大家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不受任何影响,特编辑了此书。本书通过对人体的神骨、情态、刚柔、容貌、须眉、气色、声音这七个部位的论述,以达到正确观人、识人、用人的目的。在这里我们不谈论观人、识人、用人的大道理,只希望大家在观人、识人、用人方东方哲学11.4万字4.8万人气 - 会员
中国哲学简史(国民阅读经典)
《中国哲学简史》原名AShortHistoryofChinesePhilosophy,是冯友兰先生于1947至1947年在美国宾夕凡尼亚大学讲授中国哲学史课程的英文讲稿。该书在世界范围内都影响巨大,是迄今为止西方人了解、研究中国哲学的必读书,是世界各地许多大学教授中国哲学课程的教材。本次收入”国民阅读经典”丛书的《简史》,采用赵复三先生的中文译本。东方哲学20.3万字4.6万人气 - 会员
庄子浅说
本书由《庄子浅说》、《庄子思想散步》和附录《老庄思想要旨》三部分构成。《庄子浅说》包括生活篇、生死篇、思想篇、终结篇几部分,对庄子的思想进行了全面的刻划;《庄子思想散步》则由四篇关于庄子思想的演讲稿组成;《老庄思想要旨》则精要地介绍了老子和庄子的思想的基本内容。本书对迅速、全面了解庄子其人其书具有高屋建瓴的引导作用。东方哲学7.5万字4.6万人气 - 会员
十力丛书(全14册)
本书作者熊十力,原名熊继智,其融贯儒释道,博通经史,并充分吸收西方学术资源,终成现代新儒家的开宗大师。其学说影响深远,后来以新儒家名世的牟宗三、唐君毅、徐复观等,皆为熊门高足。《十力丛书》共14册,除少量与学问无关的零散文字未收以外,实为熊十力作品全集。从内容上可以分成三类:第一类是以《新唯识论》《体用论》为代表的,系统地表达熊十力哲学思想的著作,此外还包括《新唯识论》出版之后,熊十力跟学界教界的东方哲学292万字4.5万人气 - 会员
知行合一:费勇讲王阳明心学
全网超5000万收听量的修心课主讲人费勇教授心学入门力作,将王阳明心学的核心概念解读为五个生活法则:种子法则、心灵法则、纯粹法则、担当法则、行动法则,通过这五项生活法则,将王阳明的理论实践与现代生活相联系,指导读者从内心根源出发,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种种困惑,从而拥有根脉清晰、枝繁叶茂的一生。东方哲学11.5万字4.4万人气 - 会员
曾国藩冰鉴(第六卷)
《冰鉴》以冰为鉴、明察秋毫,以神为鉴、相骨识人。办事不外用人,用人必先识人,识人必先观人。古今中外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可以说是有成有败,为使大家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不受任何影响,特编辑了此书。本书通过对人体的神骨、情态、刚柔、容貌、须眉、气色、声音这七个部位的论述,以达到正确观人、识人、用人的目的。在这里我们不谈论观人、识人、用人的大道理,只希望大家在观人、识人、用人方东方哲学11.1万字4.3万人气 - 会员
近思录
《近思录》自朱熹、吕祖谦辑就之后,七八百年来流布极广,在历史上一直被奉为理学入门要籍,被誉为“学者入道之阶梯”。本次整理本的原文,是现存明代嘉靖十七年(1538)吴邦模刻本《近思录》十四卷,个别文字有误者依据其他版本校正。注释主要采用南宋叶采的集解,间或取张习孔传、茅星来集注、江永集注、张绍价解义等作补充,对个别字句难理解处,则加按语以助理解。集评筛选南宋至今《近思录》注家、评述者、研究者对其词、东方哲学24.1万字4.2万人气 - 会员
庄子齐物思想研究
对于庄子的“齐物”,前人主要有两种诠释:一种诠释由向秀、郭象肇其端,认为万物确有差别,但只要充分实现各自天性,那么,万物便都可自得其乐;另一种诠释源于支遁,认为万物其实无差别,差别只是主观的假相。以上两种诠释在《庄子》中都能找到依据,但前者的诠释依据在外杂篇,而后者的诠释依据在内篇。一般认为,《庄子》内篇为庄子自作,外杂篇出于庄子后学之手,据此,庄子“齐物”思想应系内篇所体现的“齐物”思想。然而,东方哲学20.3万字4.2万人气 - 会员
乾坤衍
熊十力哲学三部曲:《新唯识论》《体用论》《乾坤衍》。从中可以清晰看到熊十力思想的出发点和演变轨迹。熊十力先生对于传统各家各派的评判属其一家之言,其得失自可讨论,但其对于时代脉搏的精准把握,对于传统文化根本精神的深入体会,以及其“舍我其谁”和着眼于全人类的时代责任的担当,来自于儒家和佛教大乘为主的深厚精神资源。因此,对于想深入了解传统文化的读者是一个很好的桥梁和阶梯。东方哲学22.6万字4.1万人气 - 会员
胡适的北大哲学课(壹)
《胡适的北大哲学课》这套书以胡适在北京大学的所有哲学讲义为母本,再综合胡适关于中国哲学的其他著作整理而成,力求为读者构建一个最全的胡适哲学体系,让读者最直接的感受哲学大师的风采。东方哲学15.5万字4.1万人气 - 会员
中国古典政治哲学论略
本书以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为指导,以历史主义为原则,对中国古典政治哲学的主要理论范畴一天命观、经学政治指导思想、大一统政治格局、德治治国方略、纲常伦理规范、民本固国执政方策、政治变革对策等概略性地试作哲理梳理,以时间范畴为经、历史时序为纬,论析儒学乃中国古典政治哲学的中心支柱,以民为本执政哲学期许维护大一统政治格局、伦理纲常政治秩序,在时易治变中推行以德治国方略,建构持续发展的中华民族政治文明精神东方哲学19.3万字4万人气 日本近代思想史
19世纪后半期至20世纪前半期是日本经历剧烈动荡的时期。在不足一个世纪的时间里,处于亚洲一隅的日本被卷入世界市场,从建设近代国家到追求成为“世界的日本”,再到最后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战败投降。日本的近代化过程也是不同思想激烈交锋的过程。面对国家建设,日本的思想家提出了不同的国家构想,包括日本最伟大的启蒙思想家福泽谕吉、以翻译出“哲学”一词而名闻天下的西周、被称为“东洋卢梭”的中江兆民、创办民友社的德东方哲学15.4万字4万人气- 会员
阳明心学中的正能量
阳明心学集儒、释、道三家之大成,是500年来中国人最精妙的神奇智慧之一,王阳明创立阳明心学,参透世事人心,终成一代圣哲;稻盛和夫将阳明心学应用于现代企业管理,缔造了两家“世界500强”企业,成为日本“经营之圣”。读懂阳明心学,参透正能量,没有任何人能伤害你,没有任何事能困扰你!东方哲学10.7万字4万人气 - 会员
瑜伽心理学:荣格1932年的讲座记录
《瑜伽心理学:荣格1932年的讲座记录》中,荣格以对答的形式,用精神分析和人格发展理论中的许多概念来阐述印度的瑜伽哲学。不但论及瑜伽理论对西方心理学的启示,还有效解释与促进了人格发展的理论深度。荣格警觉地指出,东方智慧虽然迷人,但是许多西方人却因此变成精神分裂。人们应该认识到个体精神发展在不同文化滋养下的路径差异,积极寻求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的契合之处,而不是一味地生搬硬套。因此,本书可以被视为荣格东方哲学13.2万字4万人气 - 会员
为什么长大
这可能是你一生中最艰难的时期。因为这时你自己的选择第一次处在最突出的位置。你顶着巨大压力去做正确的选择:这个专业、这份工作、这段感情,都会影响你今后的命运。要再过十年才会明白没有什么错误是不可以补救的。知名哲学家苏珊·奈曼在启蒙传统的脉络中,对成长与责任、从众随俗与个人自由展开思考,问“哲学能否帮助我们找到一种与屈从妥协无关的成熟状态”,讨论我们对世界本来是怎样与世界应该是怎样这两者的理解,是如何东方哲学9.8万字4万人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