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4-08 18:14:59
封面
版权信息
编委会
主编简介
本辑特约主编简介
群际互动中的亲社会行为:全球化浪潮下的“群性光辉”(代卷首语)
一 引言
二 群际感知的两面性
三 群际亲社会行为:社群互动中的建设性内涵
四 亲社会群际关系表征及其分类
五 自主性群际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因素和促进策略
六 结语
参考文献
群际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因素及心理机制
共同内群体认同对群体帮助的提升作用及其机制
二 研究1:共同内群体认同与群体帮助关系的调查
三 研究2:共同内群体认同提升群体帮助及其机制
四 总讨论
个人怀旧对群际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基本心理需要满足的中介作用
二 研究1:个人怀旧与群际亲社会行为的相关研究
三 研究2:个人怀旧与群际亲社会行为的实验研究
五 结论
疾病风险感知对群际亲社会行为的影响:移情的中介作用
一 问题提出
二 实验1:不同决策系统中疾病类型对群际亲社会行为的影响
三 实验2:性传播途径下疾病风险感知对群际亲社会行为的影响
群际亲社会互动中的态度和动机
少数人群体精神需求的满足促进对多数人群体的积极态度
二 方法
三 结果
四 讨论
想象接触改善群际态度:民族观的中介作用
一 前言
二 研究一
三 研究二
四 研究三
五 总讨论
六 研究局限与展望
七 结论
社会认同和群际威胁对群际态度的影响:基于语言群际偏差的指标
二 研究方法
三 结果与分析
五 未来研究展望
群体本质主义与群际刻板印象:自然类别和群体实体性如何预测热情和能力?
二 研究1:社会代表性群体的本质主义与刻板印象知觉
三 研究2:聚焦5个群体考察本质主义与刻板印象的关系
四 总体讨论
青年志愿者帮助HIV感染儿童的初始动机
群际亲社会行为的文化心理学内涵
中原地区跨文化通婚家庭的身份协商:日常情境中的生活策略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研究过程
三 研究发现
四 总结与讨论
集体主义与亲社会行为:群体认同的作用
亲社会正义感的阶层差异:个体主义的调节作用
《中国社会心理学评论》投稿须知
Table of Contents & Abstracts
封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