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中国体育教师教育的改革审视与创新研究:构建体育教师教育新体系的理论探索
更新时间:2019-01-14 17:17:29
最新章节:致谢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运用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系统研究法、数理统计法、专家访谈法、逻辑论证法等研究方法,以体育教师教育为研究对象,通过与国外部分发达国家体育教师教育的职前培养、入职教育和在职培训三个阶段的比较分析,探悉现阶段我国体育教师教育的优缺点,对我国体育教师教育新体系的理论构建进行了深入研究。旨在为我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和更深层次的改革研究提供理论参考依据,为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体育教师教育一体化新体系奠定理论根据和实践模式。$$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教师教育革新空间的拓展,我国体育教师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水平逐步与国际体育教师教育发展平趋于接轨化。2003年颁布的《全国普通高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方案》在培养目标和规格、课程设置上的创新性,适应了我国社会转型和教育改革对体育教育专业人才的需求,进一步缩小了与国外高等体育院系教育发展的差距;国外体育教师一般由综合性大学或文理多科性大学培养,培养目标多向化,以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通才型人才为主;培养模式灵活多样,多数以“开放型”或“非定向型”培养模式为主,学制多以4年制、5年制、3年为主;课程设置上注重通识教育,突出基础化、师范化、针对化、选修化、小型化、国际化和综合化特点,实行完全学分制的教育管理制度;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应该由封闭性转向开放式混合型的人才培养模式转变,由专才型转向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转变,构建多种类型并存的人才培养模式;我国体育教师入职教育革新应遵循的原则是本位原则、协同原则、经验原则和时间与资源原则,改进措施有:做好入职教育的法规化、制度化建设,激励体育师资培育机构参与体育教师的入职教育,拓展体育教师教育的外延和内涵,优化整合资源,系统组织体育教师的入职教育,改变体育教师资格“终身制”,设定体育教师资格有效期限,推行教师资格定期认证制度等;国际上体育教师在职培训体系显现了体育教师教育一体化的发展取向,但我国体育教师的在职培训与职前培养存在分离性,必须采取改革措施,加速我国体育教师教育的一体化进程。构建体育教师教育新体系的实施要素是:重组资源配置,实现体育教师培养、入职和培训一体化,建立奖惩机制,实现校本与院校培训一体化,建立体育教师定向与非定向培养培训有机结合机制。$$推行多元开放的、一体化体育教师教育体系是我国体育教师教育发展的比较好的选择,但并不意味着开放的体育教师教育体系
品牌:北体社
上架时间:2009-01-01 00:00:00
出版社: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北体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中国体育教师教育的改革审视与创新研究:构建体育教师教育新体系的理论探索最新章节
查看全部- 致谢
- 参考文献
- 7.2 建议
- 7.1 结论
- 第7章 结论
- 6.3.3 我国体育教师教育一体化构建的理论研究
- 6.3.2 开放型教师教育体系认识误区的匡正
- 6.3.1 国际上 3种体育教师教育体系探究
- 6.3 中外体育教师教育体系的比较研究
- 6.2 体育教师教育体系的界定
最新上架
- 会员
小学生身体运动功能训练
本书分为理论部分、实践部分、应用部分。理论部分包括两章,分别是小学生的动作发展与身体运动功能训练、小学生的身心发展基础与身体运动功能训练。实践部分包括六章,分别为动作准备、快速伸缩复合训练、多方向移动训练、力量训练、躯干支柱力量、恢复与再生。实践部分突出了训练体系中科学的训练方法,也注重对小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让学生能够切实感受到体能素质的提高。应用部分包括两份教案,以及附录中的提升50米×8折返体育5.6万字 体育保健康复指南
全书主要内容分三篇:第一篇主要介绍体育保健指南,包括运动与健康、运动健康风险测评、体适能测评、其他相关测评;第二篇主要介绍运动防护指南,包括运动损伤预防概述、运动伤病预防与应急处理、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康复、运动性疾病的康复与处理。第三篇主要介绍运动康复指南,包括运动处方、不同年龄人群及特定人群运动处方的制定与实施、慢性病患者的运动康复。本书作为国内第一本体育保健康复指南,包含体育保健康复专业人员所必体育30.2万字速度训练解剖学
虽然速度经常被视为非凡运动表现的关键性特征,但对于什么是真正的速度以及如何提高速度,仍然存在很多误区。速度远不只是秒表上的几秒,它是多个解剖系统高度协调、共同工作的结果。本书介绍了速度的多种形式、速度系统的基本概念,随后讲解了多种热身方式以预防运动损伤。在速度训练方面,本书先后介绍了力量训练、加速训练、最大速度训练、减速训练、多向速度训练和敏捷性训练。此外,本书为教练员、运动员及体育爱好者提供了恢体育15.2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