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中西民俗对比研究
张立玉 陈珞瑜更新时间:2019-01-04 12:35:27
最新章节:作者简介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文化是国家的根基,民俗尤是。用比较视角来展现传统的中外民俗,在已有研究中并不鲜见,但用英语撰写的专著相对较少。为切实响应中国政府提高国家软实力的号召,让中国民俗真正走向世界,《中西民俗对比研究》全书用英文撰写,共十二章,试图对民俗在定义、分类、特点、功能、发展历史等宏观介绍的基础上,对中西方饮食、服饰、住宅、出生、结婚、丧葬、节日、信仰与禁忌、社交礼仪、民间艺术、民间娱乐等方面进行微观研究比较。
品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上架时间:2016-03-01 00:00:00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中西民俗对比研究最新章节
查看全部- 作者简介
- Chinese Dynasties
- Forward
- Online Resources:
- Books:
- References
- 4. Comparisons
- 3. Western Folk Entertainment
- 2. Chinese Folk Entertainment
- 1. General Introduction
张立玉 陈珞瑜
主页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
传统节日的由来
《传统节日的由来》是一本深入探究中国传统节日起源与发展的书籍。书中详细阐述了众多传统节日,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腊八节、寒食节以及上巳节等。对于每个节日,它从起源传说展开,像端午节中屈原投江、伍子胥的渊源、孝女曹娥传说与端午的联系;中秋节古代祭月习俗的发展和嫦娥奔月神话与中秋的关联等。同时,也对各节日的传统习俗及其背后的文化内涵进行了深入解读。如七夕节乞巧、拜织女文化3.6万字 - 会员
狐仙崇拜:中国封建王朝晚期的民间信仰与民众心理
狐仙到底是正是邪?为何它既能带来财富与好运,又能引发灾难与恐惧?时隔13年再版的中国民俗奇书,通过一系列生动的故事揭示了“狐仙崇拜”文化背后隐藏的民众诉求:清代文人笔记中,男狐常常化身英俊的“胡郎”专门魅惑世家小姐,结局总是被棒打鸳鸯,仿佛一场寒门士子想要入赘豪门的逆袭梦;一位女子在婚礼前夜突然被狐精附身,借狐精之口勇敢地拒绝包办婚姻,上演一场超时空的古代版女性“自由宣言”;而在明清乡野,狐仙附身文化17.1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