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制造性别:现代中国的性别传播
王青亦更新时间:2019-07-08 17:39:44
最新章节:参考文献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本书着力于现代媒介对中国性别观念的改造、生产与传播的历史研究。作者旁征博引了建构现代性别观念的诸多媒介——电影、电视、报刊以及政治宣传画等,全面论述了20世纪的中国如何以国族观念、政治意识形态和资本权力等宏大叙事,来包装和制造人们的性别观念的历程,清晰地呈现了性别与现代性权力的互动关系和生产机制。
上架时间:2016-07-01 00:00:00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制造性别:现代中国的性别传播最新章节
查看全部- 参考文献
- 结语
- 小结
- 第三节 真实:“剩女”对“剩男”的遮蔽
- 第二节 幻象:大众传媒的虚幻描绘
- 第一节 窥视:人际传播与大众传媒的制造
- 第六章 媒介制造:“剩女”的性别传播偏向
- 小结
- 第三节 性别歧视还是性别压迫?
- 第二节 《新闻联播》后广告的性别传播分析
王青亦
主页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
日本人为什么不再被狐狸骗了?
过去,日本凡有狐狸栖居的地方,必然流传着许多“狐狸骗人”的故事。除了狐狸,偶尔也会出现狸猫、貉、黄鼠狼等戏弄人的逸话。然而以1965年为界,此类故事突然在全国上下销声匿迹了。这是为什么呢?当然很多人会问:“人被狐狸骗的故事都是真的吗?”而我的回答是,这些故事是否属实并不重要,唯有探寻“人为何不再被狐狸骗了”,才能得知更多真相。日本人会被狐狸骗的时代究竟是什么样的?那时的人拥有怎样的精神世界,又是如社科5.9万字 - 会员
社会学视野中的全球化与现代国家
本书是推进“全球社会学”(GlobalandTransnationalSociology)这一新兴的社会学分支学科发展的一次尝试。在全球化的今天,各个现代国家的功能和特征越来越多地受到跨国力量(包括国际组织、国际贸易与外国投资)的影响,国家与市场的关系、国家与社会的关系也随之发生变化。本书聚焦全球化与现代国家的关系,在检视全球化理论的基础上,通过经验数据分析,分别探讨了全球民族国家的形成、当社科14.6万字 - 会员
城乡社会学评论(第1辑)
《城乡社会学评论》为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主办的学术集刊,旨在搭建平台、砥砺学术、拓展学术视野,进而促进学术共同体的发展。本书为第一辑,收录了8篇理论性文章,5篇田野调研报告,就城乡社会学的理论框架建构、乡村发展的路径、大城市郊区乡村治理等方面的内容进行了研究。社科16.6万字 - 会员
走读中国之乡村故事:武汉大学社会学院本科生社会实践报告
如何将社会学专业本科生的社会实践课上成一门“硬课”,武汉大学社会学院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和实践。自2018年开始,武汉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以老师带队,博士、硕士、本科生组成调查小组于暑假深入乡村做调查的形式进行社会实践课,具体调研方式为白天进行集体访谈,晚上进行集体讨论。在调查和讨论的基础上本科生撰写了数万字的调研报告,此书即为优秀调研报告的汇集,包括乡村素描篇、家庭社会篇、村庄治理篇、农业治理篇社科18.7万字 牛津通识读本:未来(中文版)
人类始终被对未知的恐惧和对求知的好奇所驱使。我们渴望了解未来,无论未来是危险还是安全,是稀缺还是丰富。随着科学方法的提升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我们更有信心通过累积及解释过去的模式来预测和量化未来。珍妮弗·M.吉德利在书中探讨了一些我们☆急于知晓的问题:什么是“未来”?未来是尚未到来的时间?未来是乌托邦?未来有没有历史?未来只有一个,还是有很多可能性?她又接着追问:未来是真的可以预言,还是由我们的思想社科7.6万字- 会员
劳动力社会结构与供给侧改革
中国正面临因人口快速老龄化,进而造成劳动力市场供求不匹配的矛盾日益突出、结构性失业问题愈加严重的困境。我们不禁要思考,中国劳动力市场供给结构究竟呈现什么特征?又应如何缩小劳动力市场的技能缺口?本书所阐述的内容和观点,正是针对上述两大问题,基于劳动力供给侧视角,从定性和定量两个分析维度,探讨和挖掘中国劳动力市场技能缺口的症结所在,以期通过优化升级劳动力供给结构、深化劳动力供给侧改革,缓解劳动力市场技社科11.7万字 - 会员
社会学刊(第3期)
《社会学刊》秉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原则,刊登国内外社会学及相关领域最新的理论与实证研究论文、研究述评、新书书评等。本书是第3期,以大数据与社会科学研究为题,或从大数据的角度,或利用大数据的研究方法,将传统的社会学问题进行新方法、新形式的展现。内容涉及计算社会科学的机遇和挑战、民粹主义在欧美的发展动态及其社会基础、司法大数据视角下的涉性犯罪研究、社会公平观的研究等。社科12.7万字 - 会员
魁阁(2019年第1期/总第1期)
《魁阁》是云南大学人类学与社会学系创办的学术集刊,旨在弘扬魁阁精神,为硕士、博士研究生及青年学者提供一个学术交流的平台。本书为创刊号,设有社会学理论与应用、人口与发展、人类学与区域研究、民俗与社会、社会工作与社会政策、魁阁新秀等板块,内容既有对理论方法与田野实践的介绍,也有理论争鸣,抑或名家访谈;既有区域性研究,也有对具体社会、民俗事象的调查与分析探讨,较为全面地呈现社会学、人类学学科诸多面相,进社科22.1万字 - 会员
社会学刊(第2期)
《社会学刊》秉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原则,刊登国内外社会学及相关领域最新的理论与实证研究论文、研究述评、新书书评等。本书是第2期,其中专题研究部分基于上海社会研究,从不同的理论视角,针对社区参与、社会治理、社区老龄化、社区意识、城市地区文化遗产价值评估以及政府购买社区公共服务等问题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译介部分则介绍了目前社会学对城市社区研究的相关理解,或者是提出了一种针对社区问题的网络分析方社科14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