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苏东坡新传
李一冰更新时间:2020-09-14 18:11:14
最新章节:插图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苏东坡,天赋异禀的大文豪,无可救药的乐天派……他的标签很多,却难以被标签定义。居高处为翰林学士,落低谷为狱中囚犯,一生波澜曲折都在诗里见。本书即以东坡诗词为主线,兼及东坡文集、后人笔记等百余种资料,以坚实的考订和热情的笔触,呈现出一个立体的东坡形象。全新增订版特别收录《寻找李一冰》和《缥缈孤鸿影──父亲与〈苏东坡新传〉》,追寻谜样作者和出版缘由,附录《苏轼及宋朝大事年表》。
品牌:后浪出版
上架时间:2020-05-01 00:00:00
出版社:四川人民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后浪出版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苏东坡新传最新章节
查看全部李一冰
主页
最新上架
- 会员
从边吏到疆臣:魏光焘评传
魏光焘是晚清时期一位有着较大影响的封疆大吏。本书以晚清湘军人物魏光焘的宦迹为线索,动态跟踪了传主魏光焘在陕甘、新骒、云贵、两江和福建地区的施政方针和政策,并将这一人物置于晚清这一特殊的历史场景下,对其治理两北和两南以及东南地区的举措进行全面而客观地评价。传记29.3万字 - 会员
张居正大传
张居正是明朝杰出的政治家,也是中国历史上的改革家之一。他从荆州的一个普通家庭起步,经过不懈努力,终于成为万历首辅、神宗皇帝老师以及明朝中兴的奠基人。张居正对明朝的弊政做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在政治、经济和军事等方面都颇有建树。但是,为了推行改革措施,张居正也曾经使用过不光彩的手段,其个人生活也难说检点。生前,他位高权重,一言九鼎;死后,却被剥夺谥号,查抄家产,祸及子孙。而否定了张居正传记26.4万字 - 会员
海瑞:清官的典范
海瑞是明朝时期的清官,他一生刚正不阿,敢于直言进谏,反对贪污腐败,深受百姓的爱戴。他的清正廉洁和不畏权贵的精神,成为了后世清官的典范。本书讲述了海瑞的为官经历、政治主张以及他的道德风范。传记11万字 - 会员
陆游传
陆游(1125—1210),南宋著名爱国诗人、文学家、史学家。其诗词绮丽梦幻、慷慨悲壮,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有“小李白”之称。他的诗内容博大,思想精深,感情真挚,昂扬豪壮中带着苍凉悲怆,唱出了时代的最强音。他的诗词既有充满抗金报国,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激情的雄奇奔放之作,也有满怀柔肠、哀婉含蓄的充满浪漫主义色调的诗篇。同时,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传记13.8万字 - 会员
李太白别传
《李太白别传》是著名学者安旗先生撰写的一本关于李白的学术性传记。其所以取名“别传”,是为了与两《唐书·李白传》及《唐才子传》,以及作者另一本文学性《李白传》区分开。全书十三章内容,按年代先后分为十三章,每一章介绍李白生平之一段,涉及的时间长短不一,每章之下分数小节,每节或介绍生平二三事,或介绍作品若干首,或兼而有之。重要代表作特以专节介绍,文章考证辨析,串讲评论,力图解决李白生平经历和作品中长期悬传记19.1万字 - 会员
王阳明传
王阳明(1472—1528),余姚(今属浙江)人,名守仁,字伯安,以其曾筑室故乡阳明洞,世称“阳明先生”。明代著名哲学家、教育家、政治家和军事家。以战功封新建伯,卒谥“文成”。提出“致良知”“知行合一”等学说,影响深远。《传习录》是其在哲学上极其重要的著作。王勉三先生根据史料和典籍,以王阳明的生活和经历为线索,诸如家庭、幼年、游历、应试、讲学、贬谪、剿匪,平逆、晚年等,夹叙夹议地勾勒出了王阳明的跌传记9万字 - 会员
梅尧臣·元好问传
本书分为两部分:《梅尧臣传》生动地描述了北宋诗人梅尧臣的身世遭际,剖析其作为宋诗“开山祖师”在诗歌创作上的特色和成就,也记载了他与当时文坛名流唱和往来的轶事趣闻。对于读者研究梅尧臣、研究古代诗歌的发展道路均有裨益。《元好问传》描述了文学家元好问坎坷的一生,揭示其充满矛盾的人格特征,并对其咏叹时代和人生的诗文作了深入的研究和分析。传记21.9万字 - 会员
孙开华评传
《孙开华评传》的传主是晚清时期出生于湖南省慈利县的湘军将领孙开华(1840—1893),他16岁投入湘军劲旅“霆字营”,一生经历无数战斗,屡立军功,官至福建陆路提督。1874年日本人籍口“琅峤事件”(又称“牡丹社事件”)企图长期占领台湾,孙开华率领“擢胜营”驻守厦门,策应沈葆桢处理“琅峤事件”,最后迫使日军撤离台湾;1884年,法国人为取得越南宗主国地位挑起战事,并相继取得马尾海战胜利,并占领台湾传记17.7万字 - 会员
白居易的生平与时代(域外诗谭译丛)
本书联系中唐的政治和社会背景,以《旧唐书》白居易本传的相关记载为纲,结合白居易及其友人的诗文作品,叙述了白居易的一生。本书属于历史传记,作者坚持言必有据,不会为了塑造鲜活的人物形象凭空捏造史实或观念。本书在国际上影响颇大,1959年已出日译本,1988年重印,译者为日本著名汉学家花房英树。本书具有较强的出版价值,以海外汉学家视角了解中国古代伟大诗人,有利于增进文化交流互鉴。传记15.1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