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人类群星闪耀时
(奥)斯蒂芬·茨威格更新时间:2021-04-01 11:15:29
最新章节:西塞罗:挂在讲坛上的头颅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人类群星闪耀时》是“传记之王”茨威格的代表作,全书收录了14篇历史特写。作者以诗一般的语言和艺术家的细腻笔触,生动再现了拿破仑、歌德、列宁、托尔斯泰、威尔逊、西塞罗等14位伟大人物生命中最富戏剧性的英雄时刻。他们的瞬间抉择,不仅决定了自己的命运,还影响着历史的走向、人类的存亡。从大航海时代的冒险家,到征战南极的探险者;从一纵即逝的天才,到永被铭记的文豪……有人创造了不朽,有人迎来了悲剧。在历史轨迹与个人命运相交的崇高时刻,有限的生命迸发了璀璨的光芒。这光芒无关成败,超越时空,犹如星辰一般始终照耀人类文明的天空。
品牌:酷威文化
译者:张晖
上架时间:2021-03-01 00:00:00
出版社: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酷威文化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人类群星闪耀时最新章节
查看全部- 西塞罗:挂在讲坛上的头颅
- 威尔逊的理想与失败
- 征战南极:赍志以殁的探险家
- 跨越大洋的第一句话
- 逃向上帝:托尔斯泰的最后岁月
- 英雄的时刻
- 发现黄金国:从天堂到地狱
- 马里恩浴场哀歌
- 滑铁卢战场:一分钟定成败
- 一夜的天才:《马赛曲》的诞生
(奥)斯蒂芬·茨威格
主页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
何天炯集
何天炯(1877—1925),广东人,辛亥革命元老、民主革命先驱。加入中国同盟会,追随孙中山革命二十年,先后任同盟会本部会计兼广东支部长、中华革命党广东支部长及广州军政府秘书、顾问、参议等职,主要协助孙中山办理对日本事务及筹款等工作,为辛亥革命、反袁运动及护法运动作出贡献。本书为何天炯存世著作文字、书信及相关资料的汇编,对于了解何天炯及孙中山革命事业具有价值。传记19万字 - 会员
人生有解苏东坡
苏轼是中国文化史上罕见的全才,在诗、文、书、画等方面都有极高的造诣。他一生仕途坎坷,屡遭磨难。每一次打击能让他受伤、跌倒,但是每一次他都能挣扎着站起来。在苦难逼迫下,他找到了铠甲——既有儒家的刚健有为,道家的自然潇洒,又有佛家大彻大悟,从而让他成为了“苏东坡”。跟着文字,让我们一起来看他如何从苏轼蜕变成了苏东坡;如何用“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的闲情来消现实闲厄;如何用一颗通透旷达心,做一个认真的传记8.6万字 - 会员
苏辙传
本书以清晰简练的笔法、夹叙夹议的写作方法将宋代散文家苏辙的一生描述出来。苏辙生平学问深受其父兄影响,以散文著称,擅长政论和史论。作者把严谨的学术研究和生动的文学创作结合起来,在对苏辙生平事迹进行坚实考证的基础上,以苏辙一生的仕途经历为经,同时以其书写的经典诗文为维,全景展现了苏辙独放异彩的璀璨一生。内容丰富充实,文字浑厚有趣。作者根据大量历史资料,重新梳理了苏辙的人生历程,对他所处的政治环境、生活传记7.9万字 - 会员
华佗:苍生大医的人生传奇
本书结合史料和民间故事,讲述东汉名医华佗的一生经历,通过形象生动的故事,展现华佗为人行医的风采和在人们心目中的光彩形象,表现了古代医家救死扶伤的妙手和普救苍生的美德。本书力求达到思想性、历史性与文学性的结合。华佗既是距今千年的真实历史人物,是中医史上不可忽略的一笔,也活在人们口口相传的传说故事里。写华佗,学华佗,纪念华佗,实质是学其精神,学其风骨,学其意志,所以书中不仅结合东汉史、三国史和中医史,传记13.3万字 - 会员
三国不是演义:刘备不是传说
《刘备不是传说》以当代读者喜闻乐见的时尚流行语言和节奏明快的表达形式,立足历史真实,逼真而又形象地描绘了主人公刘备的个性、格、生平、业绩以及从摆地摊到开国皇帝的心路历程和各种人脉关系,并以犀利的笔锋探究人性深处五颜六色的善恶美丑,诠释古代中国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常识与哲理。传记24.8万字 - 会员
孙开华评传
《孙开华评传》的传主是晚清时期出生于湖南省慈利县的湘军将领孙开华(1840—1893),他16岁投入湘军劲旅“霆字营”,一生经历无数战斗,屡立军功,官至福建陆路提督。1874年日本人籍口“琅峤事件”(又称“牡丹社事件”)企图长期占领台湾,孙开华率领“擢胜营”驻守厦门,策应沈葆桢处理“琅峤事件”,最后迫使日军撤离台湾;1884年,法国人为取得越南宗主国地位挑起战事,并相继取得马尾海战胜利,并占领台湾传记17.7万字 - 会员
曹操新传
在中国历史上,曹操是一位知名度很高的人物,同时也是一位争议性很大的人物,有的人说他是枭雄,有的人说他是奸雄,有的人说他是奸臣,有的人说他是奸贼,有的人说他是英雄,有的人说他是圣人……向来褒贬不一,不足而论。但不可否认的是,曹操雄才大略,他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做出过巨大的贡献,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过重要的影响。本书既然是一部人物传记,自然是以传主曹操的生平经历和事迹为主线的,以传记25.1万字 - 会员
王阳明传
王阳明(1472—1528),余姚(今属浙江)人,名守仁,字伯安,以其曾筑室故乡阳明洞,世称“阳明先生”。明代著名哲学家、教育家、政治家和军事家。以战功封新建伯,卒谥“文成”。提出“致良知”“知行合一”等学说,影响深远。《传习录》是其在哲学上极其重要的著作。王勉三先生根据史料和典籍,以王阳明的生活和经历为线索,诸如家庭、幼年、游历、应试、讲学、贬谪、剿匪,平逆、晚年等,夹叙夹议地勾勒出了王阳明的跌传记9万字 - 会员
张履祥评传
张履祥,作为明清之际的“理学真儒”,他是清初“尊朱辟王”的先驱和“践履笃实”的民间理学代表,在中国儒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第一,张履祥是明末清初“尊朱辟王”的先驱。梁启超在《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说他是“清儒中辟王学的第一个人”。第二,张履祥是清初朱子学的先导。唐鉴在《清学案小识》中将他与陆陇其(1630—1692)并列于《传道学案》卷一,也称之“朱子后之一人”。方东树评价“近代真儒,惟陆清献公及张传记29.9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