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微表情解析:瞬间洞穿微表情之下的人心与情绪密码
(美)保罗·艾克曼等更新时间:2023-11-06 19:06:13
最新章节:附录4 表情拼图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科学读心,一眼看透对方,掌握人际交往的情绪密码。现代表情研究领域奠基人保罗·艾克曼历经50年研究,全方位解析人类的微表情与情绪。微表情通常只出现在脸部的一个区域,如眉毛、眼睛、鼻子或嘴唇。本书使用大量反映基于惊讶、恐惧、厌恶、愤怒、快乐、痛苦这6种基本情绪的面部照片,通过面部的局部组合及对比的方式,解释了如何正确识别不同情绪的表情形态特征,以及如何判断人们是否在掩饰、伪装或压抑情绪。为了帮助你更好地了解自己和他人的情绪,本书不仅描述了情绪出现的原因,还描述了情绪激起的感受。有了对情绪的清晰认知,你将能在复杂的人际关系中游刃有余,在工作和生活中掌握更多主导权。此外,本书还提供了有趣的实践练习,可帮助心理学爱好者、演员、教师、销售员、医护人员熟练且敏锐地掌控微表情。
品牌:中资海派
译者:宾国澍
上架时间:2023-05-01 00:00:00
出版社: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中资海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微表情解析:瞬间洞穿微表情之下的人心与情绪密码最新章节
查看全部- 附录4 表情拼图
- 附录3 记录表和评判表
- 附录2 识谎专家练习照片
- 附录1 表情蓝图照片说明
- 致谢
- 结语 令人着迷的人类表情与情绪
- 表情自检步骤
- 你了解自己的表情吗?
- 表情自检 理解表情复杂性,练就强大的情绪感受力
- 答案
(美)保罗·艾克曼等
主页
最新上架
- 会员
考试脑科学3:打开学习动力的“脑开关”
本书为《考试脑科学:脑科学中的高效记忆法》的“学习动机”方面的扩展补充篇。书中结合脑科学前沿研究与实验,通俗讲解了神经层面的动机原理,向读者传授了灵活运用人脑规则,通过“欺骗苍白球”激发学习动机的技巧与方法。书中通过对动机管理者“苍白球”的解读,从脑科学角度提出了刺激运动区、海马体、腹侧被盖区、额叶的动机激发方法,并用趣味漫画的形式展示了该方法如何使用。本书适合学生、教师、家长阅读参考,也适合作为心理1.8万字 - 会员
心理健康与生命教育:学生成长手册(三年级下册)
本书主要包括:学会表达“我信息、当我被“批评”了、太空漫游记、生活中的不一样、我的家庭画像等八课内容。心理1.4万字 - 会员
心理健康与成长发展(高中三年级上册)
本书通过创设具有典型性的课堂活动,让学生有体验感和参与感,书中呈现丰富的案例,鼓励中学生理解困境、解决困难,以更积极的心态面对现实生活、解决相关问题,同时,学习与日常生活相关的心理学理论知识以及有趣的心理现象。书中设置了大量的调查表和记录单,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不断探索与记录,可建立起一份自己独有的心理成长档案。心理3.4万字 - 会员
心理健康与生命教育:学生成长手册(五年级下册)
本书主要包括:探索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我的个性清单、沟通的四种心态、拯救情绪大魔王等八课内容。心理2.1万字 - 会员
心理健康与生命教育:学生成长手册(八年级上册)
本书以杨乐乐、王康、朱磊三个同学的经历串联起整个故事,把七年级新生经常会遇到的事,列出真实的情境,逐一进行探讨。在内容设置上,通过“课前调查”“班级播报”收集上课素材,引出相关心理现象;通过“心理加油站”“故事与案例”介绍相关事件中包含的心理学原理和理论知识,引导学生思考、感悟;最后通过“延长的心理电波”促进知识与技能的内化,强化自我管理。最终达到“伴护心理发育,塑造心理能力,助力可持续成长”的目心理2.9万字 - 会员
心理健康与成长发展(高中三年级下册)
丛书以“伴护心理发育,塑造心理能力,助力可持续成长”为基本定位进行系统展开。每个分册由自我管理与成长类和我与世界的关系类两大模块组成。“自我管理与成长”包括自我认知、情绪管理、学习心理、生涯探索、青春期教育及生命教育、危机预防等;“我与世界的关系”包括我与同学、我与家庭、我与老师和我与社会等内容。以能力培养为核心,构建“辨识、自助、求助、助人”四级心理危机防御体系。高中三年级下册设8个章节,涵盖自心理3.5万字 - 会员
心理健康与生命教育:学生成长手册(九年级下册)
本书共8课,主要内容包括:时间总是不够用、调整出最佳状态、自我调控,有效提升、再坚持一分钟等。心理3.6万字 - 会员
破译心灵密码:实用心理学一本通
不要认为心理学是一门难懂的科学,当它与有趣的故事结伴出发,就能成为一本通俗好看的书。本书从轻松与趣味出发,讲述生活中无处不在的心理学,抛开了理论的条条框框,剥掉了心理包裹着的神秘光环,心理学就是这么简单。心理20.3万字 - 会员
心理健康与成长发展(高中一年级上册)
本书以一个虚拟人物为线索,展开八个章节。初始由学生本人为这个虚拟人物取名字,并设计其相关信息,并以这个人物为主角,开始每个章节的情境。该虚拟人物让学生有一个投射对象,将真实的自我、理想的自我,包括回避的自我,都投射给这个虚拟人物,让学生在一种更轻松、更安全、更有主导感的氛围中展开自我探索,在最后一章,由学生自己决定是否要与该虚拟人物分离。在此过程中,学生通过不断探索与记录,建立起一份自己独有的心理心理3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