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雪落在南方的乡下
胡金华更新时间:2023-12-21 20:55:20
最新章节:第55章 后记 我的诗歌之路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雪落在南方的乡下》分为“讴歌时代”“怀念故乡”“思念亲人”“山水游记”“怀旧砭时”五大主题,主要收录了作者参加《诗刊》等期刊系列征文的作品,包括:工作中涉及的水文化和工作地苗侗风情、家乡湘中人文景观、家庭生活情感等题材。绝大部分作品均在《诗刊》《湖南日报》《首都文学》《大中华文学》《新湖南》等国内公开刊物及主流媒体发表,引起较强共鸣和反响。作者以细腻和炽热的心讴歌伟大的祖国和时代,抒发了浓浓的对祖国、家乡、亲人、朋友和工作的热爱,表达了对青春岁月的怀念、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书中收录的诗歌,呈现了诗人豁达乐观的生活态度,给人以积极向上、乐观的能量。
上架时间:2023-09-01 00:00:00
出版社:深圳出版社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雪落在南方的乡下最新章节
查看全部- 第55章 后记 我的诗歌之路
- 第54章 种子
- 第53章 绿地
- 第52章 起霜了,乡间的忧伤(组诗)
- 第51章 乡下从来不喜欢设卡抬杠的人
- 第50章 勤劳的乡下人知道
- 第49章 秋旱
- 第48章 凉都
- 第47章 昨夜入城市(组诗)
- 第46章 鸡叫声里悟道(组诗)
胡金华
主页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
大岳流韵:武当山诗歌辑录
本书以大武当的视野,从八百里武当山、汉江沧浪水、均州城三个层面,收集了自周代以来十三种类型的武当山诗歌。它们以清新脱俗的诗风描绘绮丽的仙境,以高远的意境赋予山水诗意与灵性,其鲜明的艺术品格和独特的艺术魅力别具一格,其丰富的多样性和独特的个性展示出武当山道教文化的深刻内涵。文学28.8万字 - 会员
诗剧艺术
作者多年致力于以创新方式在海内外推广中国当代的古典诗词,本书收录作者创作的长篇诗剧《霸王别姬生死恋》《炎黄英雄创世纪》《天国诗酒话情爱》等,独创诗词歌剧形式,并用二维码链接到新媒体平台,形成文本与诗剧音画的融合互动。本书中诗剧预计在12月6日于上海首演,东京专场也在筹备之中。书中还收录作者创作的多部微诗剧,以古典诗词与戏剧艺术的融合,赋予了诗词新的表现力和活力。在诗词创作同时,书中作者也对新古典诗文学7.1万字 - 会员
根器(大雅诗丛)
诗集精选诗人张国辰近年来创作的49首诗歌,选取的篇目多以具体地点为起缘,写出个体的情境认知和交错感受。作者独白解析的语感,把自己同北方的地域关联进行了一次真切的描述,记录了自身经历的来自不同年龄阶段的不同现实和幻梦,风格朴实、节制、坚定。文学2万字 - 会员
我和人间相爱一场
愿你温暖明亮、愿你此生昂扬、愿你借风而上,心有向往才不枉来这凡世一趟,和人间相爱一场!愿以诗歌做宴,拿一场矜持的春天,交换一个蜻蜓点水的吻,敬长夜从不枯萎。文学2.2万字 - 会员
科学与中国现代诗歌
中国现代诗歌作为独特的文本存在,历史性地受到以自然科学为基础的科学精神、科学知识及技术文明的影响。从传播与接受的角度看,科学一方面是中国现代诗歌发生发展的语境动力,另一方面也塑造了现代受众的阅读习惯。该著从科学思潮与诗歌理论、科学思维与诗歌思维、科学主义与诗歌意象、科学语境与诗歌语言、科学风格与诗歌审美等五个方面系统阐释了科学对中国诗歌现代转型的系统性影响,从而形成了中国现代诗歌不同于古代诗歌,具文学21.1万字 - 会员
秘密花园(全2册)
本书是诗人白蕙侨自2013年至2023年十年间的诗歌创作合集,字里行间记录了作者的心路历程,特选出900余首诗集合成册。诗中营造出梦幻浪漫的氛围,反映了作者内心深处的情愫,诗歌语言以细腻朦胧为特色,情感真挚而炽热。无论何时何地,捧起这本书,都能感受诗人灵魂行走的温度,同时还能带给读者心灵的慰藉与温暖。文学16.4万字 - 会员
诗意人生诗存
《诗意人生诗存》是在李茂生同志2008年出版的《潇湘斋诗词选》的基础上,从200余首诗词中增选了几十首加以注释、辅以图片而形成,时间跨度近70年。较之《潇湘斋诗词选》在篇幅、内容和形式上都有不少改进。任何文学作品都要求思想感情与艺术表现的完美统一,诗词尤应如此。只有来自三大实践、基于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真感情,加上语言艺术,才能写得有“滋味”。诗言志、诗言情,作者的诗词做到了矢志明言、真情直抒,有极强文学9.9万字 - 会员
戴望舒诗集:亲爱的,在这里
《雨巷:戴望舒诗集》收录戴望舒经典诗篇,一本书读懂“雨巷诗人”的哀怨与彷徨。书中既有《雨巷》《我用残损的手掌》《狱中题壁》等脍炙人口的名篇,也有《流浪人的夜歌》《过旧居》《萧红墓畔口占》等内蕴丰富的诗作,立体呈现这位“现代诗派”诗坛领袖的诗歌历程。文学1.7万字 - 会员
节奏与中国现代诗歌
节奏是中国现代诗歌诗体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本质性诗学元素。该著从中国现代诗歌节奏的性质、组织、形态与功能等方面阐释了中国现代诗歌节奏的原理机制;采取理论梳理、文本考察和形态比较的方式,对中国现代诗歌史上代表性的节奏诗学理论和创作实践进行了考察分析;将中国现代诗歌节奏置于比较视野中进行观照,探讨了中国现代诗歌节奏在新诗传播接受的语境中,对中外诗歌节奏传统的继承和转化,揭示了中国现代诗歌节奏形成的鲜明文学25.8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