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水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3章 企业今后发展的几点思考

王社平

随着技改扩能和新建矿井产能的集中释放,“十二五”期间,煤炭产能过剩的问题不可避免。当前,企业面临的外部形势非常复杂,发展任务十分艰巨。积极有为地应对形势变化,卓有成效地抓好当前工作,科学缜密地谋划未来发展,对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一次严峻的考验。

第一,高度重视“十二五”规划制定,既要科学先进,又要切实可行。现在,从大集团到各单位,都在谋划和制订“十二五”规划。大的目标就是:“十二五”期间,冀中能源要跨入煤炭行业第一集团军,进入世界500强。各子公司的发展,都要自觉置身于冀中能源,乃至全国煤炭行业发展的大局中去谋划,思想要更加解放,视野要更加开阔。这几年,煤炭行业发展的速度非常快,变化非常大。目前,全国年产量千万吨以上的企业已经有45家,千万吨级的矿井已经达到24座,在建和规划建设的千万吨级矿井还有25座。特别是各省区通过实施兼并重组,形成了一批5000万吨乃至亿吨级的大集团。山西在完成煤矿兼并重组后,最终要形成3个亿吨级、4个5000万吨级的大集团,河南已经形成河南煤业化工、中平能化两大集团,山东也在酝酿“六加一”式重组,除兖矿外,其他六家将合并组建山东能源集团,年底就要挂牌,今年产量7500万吨,明年就要达到1.5亿吨。这些大集团在“十二五”都将有一个跨越式发展。市场竞争十分激烈,不发展会落后,发展慢了也会落后。按照目前的趋势,即使达到亿吨级,也有可能被挤出煤炭前十强。因此,我们必须树立危机意识,顺应当前形势,谋求更大发展。“十二五”前两年,煤炭产量要确保亿吨以上,“十二五”末要实现翻番。各单位要按照集团公司的总体目标,吃透国家政策,把握行业态势,找准自身定位,科学谋划发展。现在,全国的煤炭产能已经超过36亿吨,产能过剩的矛盾日益凸现,国家在能力审批上将会越来越严,难度也越来越大。在这个问题上,各单位应该是深有体会的。所以说,在目标定位上,既要突出前瞻性和先进性,强化全局的视野、发展的眼光,以先进的目标凝聚人心,激发干劲,又要体现可行性和适用性,认真研究产业政策,充分考虑能力审批、政策环境等客观条件,把规划做实、做细,真正成为引领企业快速发展、科学发展的行动指南。

第二,高度重视产业布局优化,既要突出煤炭主业,又要实现协调发展。要着眼于企业的又好又快发展,着眼于重点产业的做大做强,按照煤炭主业、制药航空、关联产业三个层级,发展壮大现代产业集群。一是重点突出煤炭主业。煤炭是我们的基础产业、核心产业,“十二五”时期,企业发展的指导方针就是突出煤炭主业,确保重点项目。今年7月底,我和周克在北京拜访了国家能源局吴吟副局长。吴局长谈到,今后我国能源战略理念将发生六大转变,由偏重保障供给为主,转向以能源的消费调控来促进经济发展方式;从严重依赖煤炭资源转向绿色、多元、低碳化能源发展;从过度依赖国内能源供应,转向立足国内和加强国际合作;从生态环境保护滞后于能源发展,转向生态环境保护和能源协调发展;从资源依赖型的发展模式,转向科技创新驱动型的发展模式;从各能源品种独立发展转向多种能源互补与系统的融合协调。这六个转变,指明了煤炭产业的发展方向。对我们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按照“六个转变”的要求,煤炭主业发展的基本思路是:省内矿区要稳步发展,最大限度地回收资源,最大限度地延长矿井寿命,建设一批安全高效、低碳运行的生态矿山;省外矿区要加速发展,最大限度地实现增产增量,最大限度地促进增收增效,加快形成新的战略接替区。我们已经具备了6000万吨规模,这个目标不仅要攻得下、守得住,而且要做得更大、发展得更好。在稳定省内产量规模的同时,以山西、内蒙为主战场,瞄准稀缺资源、瞄准矿井成片集中的区域、瞄准基础比较好的矿井,加快实施资源扩张,迅速扩大产能规模。同时,要进一步拓宽视野,放眼国际市场,走出国门,实施境外办矿。二是加快发展制药、航空产业。做大做强这两大产业,是省委省政府交给我们的一项政治任务,也是检验我们推进改革重组、实施多元发展战略成效的一个重要标准。现在,这两个企业势头都很好,但都还处于振兴发展的起步阶段,存在的困难还很多,面临的任务还很重。能不能实现迅速崛起,快速腾飞,关键看“十二五”头两年。三是提升多元产业发展能力。电力、化工、装备制造、现代物流等产业,观念要更加开放,策略要更加灵活,工作要更加务实,以战略的眼光,积极引入国内外人才、技术、资金、管理等先进要素,做到借力互补,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特别是我们的物流产业,今年以来发展非常迅速,已经成为提升企业综合实力的重要支撑。对这一产业,要正确引导,科学规划,下力气打造几个在国内有影响的物流集散基地,真正做实做精、做强做大,不断提高盈利水平和竞争实力。最近,峰峰在控股石家庄内陆港、建设黄骅港国家煤炭战略储备基地等方面做了许多工作,效果非常好,要大胆试、大胆闯,走出一条物流产业健康发展的新路子。

第三,高度重视项目投资管理,既要积极推进,又要严控风险。一个成功的项目能够支撑一个企业,带动一个企业;一个失败的项目也会拖累一个企业,甚至搞垮一个企业。越是在企业快速发展、项目集中建设的时候,越是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凡是没有正式批文、手续不全或者资金不落实的项目,一律不准开工,这要作为一条红线,任何单位、任何人不能突破。

近年来,各单位求发展的愿望都非常强,都在积极地上项目、搞扩张,这是应该给予肯定的。但也有一种不好的倾向、过热的倾向,就是比谁上的项目多,比谁搞得投资大。在这个问题上,大家一定要保持冷静,决不能头脑发热,一哄而上;决不能只考虑本单位利益、局部利益和眼前利益。现在我们的企业很大,产业很多,上项目必须把前期工作做细,主管领导、有关部门要认真把关。不仅要组织内部论证,还要请社会上的中介机构、行业专家来论证。今后上报项目,先要说清你的投资风险。如果光说前景好、市场好,不说风险,一律不予受理!在项目投资上,一定要统筹考虑,慎之又慎,好中选好,优中选优,决不能随意拍板,盲目上马,因为上项目影响了企业的正常运营。

第四,高度重视资金统一调控,既要盘活存量,又要扩大增量。前段时间,我们初步测算了一下,“十二五”期间,集团公司大约需要投入1200多亿,是我们现有资产总额的1.5倍,相当于“十一五”

投资的2倍多。如何更好地发挥集团优势,拓宽融资渠道,加强资金管控,提升使用效率,是我们亟待破解的一大课题。一方面要坚定不移地推行资金集中管理,把存量资金盘活用好。现在,各子公司内部已经实现了资金集中管理,成效非常明显。下一步要充分利用财务公司这个平台,集中财力办大事。各单位的资金要全部纳入财务公司,全部纳入集团预算管理。没有列入预算的,一律不准支出。另一方面要切实有效地利用上市融资平台,为企业发展提供更大资金支持。我们的整体上市工作,在国内煤炭行业运作最快,收效最大,也最为成功。但这项工作还不能说完全结束,需要做的工作还很多。要认真研究,拿出一个成熟可行的方案,更好地提升上市公司的融资能力。第五,高度重视安全生产,既要夯实基础,又要严格管理。从前8个月的情况看,只要安全不出大的问题,到年底我们实现6000万吨和1000亿元的新目标是完全有把握的。因此,后4个月必须把安全管理作为重中之重,抓实抓好。一是思想要重视。截至目前,集团公司的百万吨工亡率为0.11,可以说是历年来最好的,各单位、各级安监部门做了大量工作,付出了很大心血,成绩来之不易。但安全管理永无止境,越是在企业快速发展的情况下,越是在产量大的情况下,越是在安全生产形势平稳的情况下,越要防自满、防松劲、防麻痹,进一步强化安全责任,落实安全措施,防止各类事故的发生。二是基础要打牢。这几年我们的安全工作确实有了很大的进步,但与同行业先进单位比,还有一定差距。河南煤化集团今年产量要达到7000万吨,规模与我们相当,但他们的矿井总数是150个,管理难度要比我们大得多,截至目前,百万吨工亡率只有0.046。山东的兖矿今年产量要突破5000万吨,到现在已经连续安全生产1500多天。我觉得与这些单位比,我们的差距就在于安全基础不够牢靠。前一段,安全部对各单位的质量标准化进行了一次全面检查,总体上不错,但个别单位的工作确实有所滑坡。这方面,有关单位、有关领导要引起足够重视,严格对照标准,认真加以整改。三是重点要抓住。针对企业实际情况,目前要突出抓好三件事。首先是隐患排查治理。特别要抓好水和瓦斯的防治,现在,集团公司的高瓦斯和双突矿井已经达到19个,受水害危胁的矿井也不在少数,所以,各单位一定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确保安全不出问题。其次是新整合矿井的监管。这段时间,各单位又整合了一批地方煤矿。目前看,这些矿井大部分安全基础比较薄弱,对这些矿井的整改、监管一定要抓实抓好,严了再严,凡是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或证照不全的,一律不得生产。再就是超能力生产的问题。这项工作从中央到地方抓得都很紧,处罚措施也非常严厉。各单位一定要引起注意,特别是那些技改扩能矿井,新增产能没有批下来的,要抓紧跑办,尽快完善手续,保证合法生产。四是非煤要管住。最近国内连续发生了多起化工企业的火灾爆炸事故,食品药品的质量安全问题也比较突出。8月24日伊春发生了一起空难,造成42人死亡,多人重伤,打破了国内民航业2000多天的安全运输纪录,在社会上造成很大反响,这些都为我们敲响了警钟。有关单位要举一反三、快速反应,加强本单位的安全监管,坚决杜绝重大事故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