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人俗韵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3章 亲情乡恋篇(1)

家乡的老坑

二○一一年十二月

儿时,家乡村边的大坑,是我最爱去的地方,也是村里最美的景观,可惜现在再也看不到了。

一塘池水半池花,风吹莲动跳青蛙。柳枝垂饮坑中水,群蝉放歌唱农家。

心饮

二○一○年八月

挚友常聚少,畅叙月不高。举杯西湖尽,心饮东海小。

听琴

一九九六年七月

儿时的小村,亦有数位艺人,每晚街头一坐,吹弹起来,其音其声,美妙无穷。全村围坐在一起,如神仙般的享受,一天的劳累顿消无踪。而今只能在梦中享受了。

入夜谁弹琴,悠然悦耳声。人去琴音在,留在梦中听。

大洼

二○一○年八月

家乡的大洼湿地,芦苇一望无际,百鸟群居,鱼鲜蟹肥,到此一游,百忧皆消,爽心怡情。

绿浪如烟遥连天,鱼跳鸭惊雁碰船。野菊吐香荆轻舞,蛙唱蝉合蝈伴弦。

童年雪

二○○一年一月

在我童年的记忆里,每逢冬天,大雪、暴雪时常光顾,晚上入睡,晨起大雪封门,那是经常的。记得一年暴雪封门,晨起无法开门,大人只好烧开了热水,浇到门缝,将雪融化后,门才能推开。只见院内积雪如山,看不见小偏房的踪影。而近几十年,由于环境恶化,气候变暖,如此大雪,已久违少见了。

夜临飞絮悄悄来,晨起积雪漫窗台。热水浇开门一扇,满目银装少偏宅。

心诗二首

二○一一年十二月

读姜梦麟先生的诗集《田园的眷恋》,如三日未饮,偶遇甘泉,清心爽口。诗人那种纯朴真实的描述和爽直巧妙的形容,瞬间即把人牵魂入境到几十年前的童年往事中去。历历在目的童年旧事,物景人情,挥之不尽。看了这种易懂而不俗、言简而意深的诗句,如身临其境,亲切动人。崇敬之余,吟此两首。

一古井老坑旧村庄,文载三车隐土房。笔洒春雨枯生绿,诗吟秋色故园香。

二胸纳故土情茫茫,韵溢心底著农桑。牵魂何须李杜辛?姜公田园荡宋唐。

荆条颂

二○一一年

家乡黄骅,是个土地盐碱、瘠薄,东临渤海,地势低洼,黄海高程①仅三米,地上水质苦咸,植物生长困难,特别是种树绿化更是难上加难。正因为如此,家乡的绿化历史上极差,而唯有荆条这一树种,独居黄骅这一碱地上,顽强的与这片碱地相伴。在我童年的记忆里,所见树木,除少量的杜梨树和坑边沟旁的柳树外,其余多为荆条树。此树虽不能成栋梁,但他的顽强抗争的属性成为当时盐碱地绿化的当家品种,现在随着绿化树种的不断增多,荆条树已被砍伐的几乎绝迹了,但小荆条墩还是随处可见。荆条树应该是黄骅历史上当之无愧的天然绿化之神,也应当成为未来这片土地上绿化美化的主要品种。

细枝碎叶似松条,眷恋咸土穿绿袍。

虽难长成栋梁树,敢与大海争春潮。

注:①黄海高程:是测量陆地高低的尺度标准。是指黄海水平面和陆地相比的高低之差。

黄蓿菜

二○一一年十一月

渤海湾上一神品,唯恋盐碱顽生存。无需桑农耕耙种,水边沟旁长烟云。古时灾年能救人,今日餐桌宴佳宾。三十六种营养素,家乡黄菜胜山珍。

注:昔日胡耀邦同志来黄骅视察,看到黄骅的黄菜茂盛生长,随令有关部门进行研究,结果此菜中含有三十六种于人体有益的营养成分。

盼年

二○○一年一月

童年,从入冬开始,即盼春节到来,为了提灯放炮穿新衣。而常感春节一日太短暂,恨不得日日过年。最喜欢正月十五元宵节,四处鞭炮,彩花三天之久,十分快乐。童年的梦回味无穷……

飞雪初到童盼春,红灯炮竹梦牵魂。常恨除夕一夜短,更喜灯节升彩云。

童牧

二○一一年四月

在我童年的记忆里,每到夏秋小学放假,为了挣工分,以减轻父母的负担,便去生产队里和大人一起去放羊。家乡的大洼,一望无际的野草、蓝天、白云、大地,任你玩耍歌唱,令人神怡忘忧。至今想来,回味无穷。

牧羊大洼里,极目绿无疆。放声童歌唱,稚音洒草场。

古荆条树

二○一一年十二月

六十年代初期,家乡黄骅土地盐碱荒芜,除个别坑塘边有数根柳树和杜梨树外,人们见的最多的是荆条树。它们长势奇形怪状,幽深境远,如同现在养的盆景假山,极有观赏价值。三百年以上的古荆条树随处可见,据说在全国范围内仅有渤海滩地黄骅有此树种。可惜现在大树绝迹,应是一大憾事。

似松非松满身砟,奇形怪状胜雕花。三百年龄七尺粗,独恋渤海盐碱洼。

真情

二○一○年十月

因年轻抗洪所致,留下了心肌炎的后遗症,自二

○○二年初次戴上心脏起搏器至今已八年零四个月。因电已耗尽,在黄骅医院换了起搏器。老起搏器取下后,吾第一次见到真心帮我心脏运转了八年多的老友,虽假尤真,谢意顿生,有感而作。

真心携假假伴真,不停起搏诚助心。八年换岗初见面,谢君为吾苦执勤。

女儿

——为女儿获当代百名中国工笔画家提名奖赋一首

二○一一年十二月

女儿自幼喜文弄墨,韵词写作,尤酷爱国画工笔。先后在黄骅、天津、北京等地受多位名师的指导。十几岁便获取了全国国画首届网络大赛百杰画家的荣誉称号。而立之年亦跨入了文化部中国国际书画艺术研究会、河北省美术家协会的大门。今又一举进入了当代百名中国工笔画家的行列,在丹青艺术生涯中又迈出了可喜的一步。欣喜之余,韵题一首。

幼喜古文墨缘长,诗情仙境画中扬。十年百杰韵童气,今复丹青入殿堂。

国画

二○一一年十二月

在画家的手里,一支笔、六尺纸,绘出了大千世界的千姿百态,留住了春天的百花,秋季的硕果,群鸟鸣晨,万物生机,使人常阅常恋,心旷神怡。

笔唤三春百花放,墨点丹鹤乘月翔。一张古纸藏世界,五色彩墨醉中扬。

聚官冬枣二首

二○一一年十月

冬枣是我家乡东聚官村的独特产品,全国唯一的原产地,有历史记载即七百多年。至于这个产品如何形成,又如何植根家乡,历史无法考证。此枣因收获在秋冬临界,故称冬枣。其个大、脆甜、色好,是其他水果无法比拟的,故称“果中之王”。明朝、清朝皆为皇帝的贡品,现有七百多年树龄的古冬枣树林,已成为国家保护品种,是渤海之滨黄骅城的一大景观。全国各地游客云集于此,观树的同时尽品贡枣之美味。

仙境神果冬枣王,千年下凡驻华邦。明清贡品呈御宴,今朝迎客誉八方。

半绿半红着艳妆,酥脆甘甜落地响。馋口欲留三日驻,胃抢美味急争尝。

割野草

二○○一年二月

回忆少年时,黎明即起,推车下地打野草,虽累却不觉苦,至今回味,历历在目。

鸡喊黎明梦断早,犬啸星辰吠声高。独轮推走残月夜,蛐伴镰声割露草。斜阳牵车三脚跑,汗淹双目辄难找。卸掉满车野草载,凉风为我沐汗澡。

六月天

二○一二年六月

回忆少年时,夏日锄禾,天气突变,乌云遮日,大雨倾盆,少时即停,彩虹挂天,人感突然,物识天象。书此一首,以绘其状。

烈日映头锄夏禾,燕穿寸草扑飞蛾。蛇走平坦无物路,蚂蚁窝上起高坡。风牵乌云日突遮,暴雨顿倾鱼吻额。闪电远行雷声息,天宫王母送彩罗。

今昔黄骅

二○一一年十月

昔日的黄骅,苦海盐边,遍地盐碱。今黄骅大港拔地而起,十万吨码头现又通航,万吨巨轮穿梭于世界各地,黄骅也由此名扬国内外。欣喜之余,题诗一首。

昔贫极目满地霜,土燕戏碱唱荒凉。神农醉忘白银地,渤海沉睡鸟不翔。春风吹醒雄狮昂,宏港万吨起沧黄。巨轮掀波五洲越,卧龙腾飞游大洋。

二○一○年八月

满天星辰如一家,远近亮暗映天涯。唯有明月窗前照,方能午夜看院花。

清明忆父

二○一一年四月

今又清明,父亲去世已四十周年。他那慈善中透着精明的身影总是展现在我眼前,久久不能离去。

父亲,出生在农村,从小缺衣少食,在穷困中挣扎,是共产党救了他。

他,年轻入党,信仰坚定,样样带头,一心为

公。

他,正直公道,睿智聪灵,廉洁无私,两袖清风。

他,扶危救贫,心装民众,百姓有难,登门探

明,酌情解决,乡亲称颂。他,虽没入学,酷爱书经,知情明理,大度宽

胸,为党为民,一片赤诚。他,不徇私情,他人最重,不忘根本,上善为

宗,唯无自己,艰苦一生。

然中年以后,家境困穷,病体难撑,唯教子之言,掷地有声,谆谆教诲,今忆犹清——吾儿牢

记,是非分明,心怀坦荡,艰苦奋争,莫忘党恩,为国尽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