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战略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章 电子商务

20世纪以来,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网络技术取得了飞速发展,现代信息技术突破了功能和地域的局限,为人类社会创造了一个全新的信息空间,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新型的商务运作模式也应运而生。电子商务作为新世纪经济发展的核心,其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受到世界各国政府及企业界的重视和积极的投入,电子商务的飞速发展所带来的商机是巨大而深远的。

本章首先介绍了电子商务的产生与发展、定义与特点、模式与框架等基本概念与性质,然后介绍了电子商务技术,包括构建电子商务的基本技术体系以及一些电子商务技术的新发展,接着介绍了电子商务的各种支撑环境,最后在本章的结束部分主要介绍了随着环境的变化电子商务所呈现出来的新特点。

2.1 电子商务概述

2.1.1 电子商务的产生与发展

电子商务对整个人类来说都是一个新生事物,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和IT业技术发展既是它的产生原因,也是它的发展动力。迄今为止,电子商务的发展经历了基于传统EDI的电子商务、以Internet上的EDI为核心的电子商务和现在的E概念电子商务3个阶段,并且正在如火如荼地向前发展。

1.电子商务的产生

近几个世纪以来,人类社会生产力有了飞速发展,各种IT业技术也日新月异,电子商务的产生正是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和IT业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

(1)生产力的发展是电子商务产生的根本原因

在商品经济条件下,经济规律作用的结果必然要求全球资源在全世界范围内的最优配置,因而形成了经济全球化、市场国际化、社会分工国际化及产业结构在全球范围内的调整。而经济全球化、市场国际化、社会分工国际化、产业结构在全球范围的调整又导致了资本的大量转移和大批跨国公司的涌现,推动了国际贸易的发展。国际贸易成了推动世界经济增长的发动机,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国际贸易的增长大大高于世界经济的增长。国际贸易的迅速增长造成了传统的以纸为载体的贸易单证和文件数量的激增。市场的激烈竞争使生产由大规模的批量生产向柔性的小批量多品种转变,以适应迅速变化的市场的各种的需求,组织形式则由大型、纵向、集中式向横向、分散式、网络化发展。制造商、供货商和消费者之间,跨国公司与各分公司之间迫切要求提高商业文件、单证的传递和处理速度、空间跨度和准确度。追求商业贸易的“无纸化”成为所有贸易伙伴的共同需求。而传统的单证和文件采用人工处理,劳动强度大、效率低、出错率高、费用高。以纸为载体的贸易单证和文件成了阻碍国际贸易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2)IT业的发展为电子商务的产生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IT业的发展过程中产生了晶体管集成电路、大规模集成电路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对应产生了PC、小型机、分布式计算环境等技术。IT业从以下几个方面促成了电子商务的产生。近30年来,计算机的处理速度越来越快,处理能力越来越强,价格越来越低,应用越来越广泛,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为电子商务的应用提供了物质基础;Internet逐渐成为全球通信与交易的媒体,全球上网用户呈级数增长趋势,快捷、安全、低成本的特点使网络不断地普及和成熟,从而为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了应用条件;以电子支付技术为基础的信用卡和电子货币的普及应用,为电子商务提供了金融基础,信用卡以其方便、快捷、安全等优点而成为人们消费支付的重要手段,并由此形成了完善的全球性信用卡计算机网络支付与结算系统,为电子商务中的网上支付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手段;信用卡、电子货币的普及和电子安全交易协议的制定,实现了贸易支付的现代化,这些都是电子商务产生的物质基础。

2.电子商务的发展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与互联网的普及,电子商务获得迅猛发展,电子商务代表着未来贸易方式的发展方向,其推广和应用将给经济和社会带来极大的效益,电子商务成为全球经济新的增长点之一。电子商务从发展经历来看,共经历了3个阶段。

(1)第一阶段:20世纪70年代基于传统EDI的电子商务阶段

在“无纸化”贸易需求的推动下,为了克服传统的人工处理单证和文件的困难,贸易商们开始在商务活动中尝试运用计算机来处理商务活动中所涉及的文件和单据。在使用计算机处理各类商务文件时,发现由人工输入到一台计算机中的数据70%是来源于另一台计算机输出的文件,但由于传真文件是通过纸面打印来传递和管理信息的,不能将信息直接转录到另一个需要使用这些信息的信息系统中。在重复的输入和输出过程中,由于过多的人为因素,影响了数据的准确性和工作效率的提高,因此人们开始尝试在贸易伙伴之间的计算机上使数据能够自动交换,于是EDI应运而生。

EDI是将业务文件按一个公认的标准从一台计算机传输到另一台计算机上去的电子传输方法。由于EDI大大减少了纸张票据,因此,人们也形象地称之为“无纸贸易”或“无纸交易”。从技术上讲,EDI包括硬件与软件两大部分,硬件主要是计算机网络,软件包括计算机软件和EDI标准。从硬件方面讲,20世纪90年代之前的大多数EDI都不通过Internet,而是通过租用的电脑线在专用网络上实现,这类专用的网络被称为增值网(Value Added Network,VAN),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考虑到安全问题。从软件方面看,EDI所需要的软件主要是将用户数据库系统中的信息,翻译成EDI的标准格式以供传输交换。由于不同行业的企业是根据自己的业务特点来规定数据库的信息格式的,因此,当需要发送EDI文件时,从企业专有数据库中提取的信息,必须把它翻译成EDI的标准格式才能进行传输。EDI即是电子商务的初级阶段。

(2)第二阶段:20世纪90年代以Internet上的EDI为核心的电子商务阶段。

EDI的运用,使得单证和文件处理的劳动强度、出错率和费用都大为降低,效率大为提高,极大地推动了国际贸易的发展,显示出巨大的优势和强大的生命力。但由于EDI通信系统的建立需要较大的投资,使用VAN的费用很高,只有大型企业才会使用,因此限制了基于EDI的电子商务应用范围的扩大,而且EDI对于信息共享的考虑也较少,比较适合具有大量的单证和文件传输的大型跨国公司。随着大型跨国公司对信息共享需求的增加和中小公司对EDI的渴望,迫切需要建立一种新的成本低廉、能够实现信息共享的电子信息交换系统。20世纪90年代中期后,Internet迅速普及,逐步地从大学、科研机构走向企业和寻常百姓家庭,其功能也已从信息共享演变为一种大众化的信息传播工具。从1991年起,一直排斥在Internet之外的商业贸易活动正式进入这个王国,因而使电子商务成为Internet应用的最大热点。

全球普及的Internet克服了EDI的不足,满足了中小企业对于电子数据交换的需要。Internet作为一个费用更低、覆盖面更广、服务更好的系统,已表现出替代VAN而成为EDI的硬件载体的趋势,在Internet基础上建立的电子信息交换系统,既成本低廉又能实现信息共享,为在所有的企业中普及商务活动的电子化——电子商务提供了可能。基于Internet的EDI具备EDI和Internet的共同优势,因此有人把通过Internet实现的EDI直接叫做Internet EDI。

(3)第三阶段:现在的E概念电子商务阶段

由于电子商务的全球性、方便快捷性、低成本等不可比拟的优势,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个性化需求的不断增加和不同企业的大量进入,其内涵和外延也在不断充实,逐步扩展到了E概念的高度,开拓了更广阔的应用空间。E概念电子商务指的是凡是通过电子方式进行的各项社会活动,即利用信息技术来解决问题、创造商机、降低成本、满足个性化需求等活动(电子政务、电子医务、电子军务等),均被概括为E概念电子商务,例如电子信息技术和金融相结合,产生出在线银行;电子信息技术与企业组织形式相结合形成虚拟企业,等等。对应于不同的E概念,产生了不同的电子商务模式,有所谓的E-C(Electronic Commerce)、E-G(Electronic Government)、E-H(Electronic Hospital),等等。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社会需要的不断提出,人们会不断地为电子信息技术找到新的应用,必将产生越来越多的E概念,现代社会必将走进E时代。

2.1.2 电子商务的定义与特点

电子商务,在英语中表达为Electronic Commerce(简记为E-Commerce或EC)。电子商务是网络技术与商务活动有机融合的整体,网络与商务是构成电子商务的两个不可分离的重要组成部分。缺乏网络技术的商务活动和脱离商务活动的网络技术应用,都不能将其称之为电子商务。

从不同的出发点与含义,许多专家学者、政府部门、行业协会和IT公司从不同角度提出了各自的见解。然而,业界尚未形成权威的、统一的认识。通过对一些代表性定义的综合分析,这里把电子商务的定义归纳为:电子商务是各种具有商业活动能力和需求的实体(生产企业、商贸企业、金融企业、政府机构、个人消费者……)为了跨越时空限制,提高商务活动效率,而采用计算机网络和各种数字化传媒技术等电子方式实现商品交易和服务交易的一种贸易形式。

电子商务可以划分为广义的电子商务和狭义的电子商务。广义的电子商务是指使用各种电子工具从事商务活动。这些工具包括从初级的电报、电话、广播、电视、传真到计算机、计算机网络,到国家信息基础结构(National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NII)——信息高速公路、全球信息基础结构(Global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GII)和Internet等现代系统。而商务活动是从商品(实物与非实物,商品与非商品化的生产要素等)的需求活动到商品的合理、合法的消费除去典型的生产过程后的所有活动。狭义的电子商务,则是指主要利用Internet从事商务活动。

自从电子商务产生以来,已经开始改变人们长期以来习以为常的各种传统贸易活动的内容和形式。相对于传统商务和EDI商务,电子商务表现出以下几个突出的特点。

(1)电子商务的结构性特点

电子商务涉及电子数据处理、网络数据传输、数据交换和资金汇兑等技术;在企业的电子商务系统内部有导购、订货、付款、交易与安全等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的各个子系统;在交易的进行过程中经历商品浏览和订货、销售处理和发货、资金支付和售后服务等环节;电子商务业务的开展由消费者、厂商、运输、报关、保险、商检和银行等不同参与者通过计算机网络组成一个复杂的网络结构,相互作用,相互依赖,协同处理,形成一个相互密切联系的、连接全社会的信息处理大环境。在这个环境下,简化了商贸业务的手续,加快了业务开展的速度,最重要的是规范了整个商贸业务的发生、发展和结算过程,从根本上保证了电子商务的正常运作。

(2)电子商务的动态性特点

电子商务交易网络没有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是一个不断更新的系统,每时每刻都在进行运转。网络上的供求信息在不停地更换,网上的商品和资金在不停地流动,交易和买卖的双方也在不停地变更,商机不断地出现,竞争不停地展开。正是这种物质、资金和信息的高速流动,使得电子商务具有了传统商业所不可比拟的强大生命力。

(3)电子商务的社会性特点

电子商务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商品的网上交易,但这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除了要应用各种有关技术和其他系统的协同处理来保证交易过程的顺利完成,还涉及许多社会性的问题。例如,商品和资金的流转方式变革,法律的认可和保障,政府部门的支持和统一管理,公众对网上电子购物的热情和认可,等等。所有这些问题全都涉及社会,而不是一个企业或一个领域就能解决的,需要全社会的努力和整体的实现,才能最终将电子商务潜在的优越性转变为现实的生产力。

(4)电子商务的层次性特点

电子商务具有层次结构性特点。任何个人、企业、地区和国家都可以建立自己的电子商务系统,这些系统的本身都是一个独立的、完备的整体,都可以提供从商品的推销到购买、支付全过程的服务。但是这样的系统又是更大范围或更高一级的电子商务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常将电子商务分为一般电子商务、国内电子商务和国际电子商务等不同的级别。另外,也可以从系统的功能和应用的难易程度对电子商务进行分级,较低级的电子商务系统只涉及基本网络、信息发布、产品展示和货款支付等,各方面的要求较低;而用于进行国际贸易的电子商务系统不仅技术要求高,而且要涉及税收、关税、合同法以及不同的银行业务等,结构也比较复杂。

2.1.3 电子商务的模式与框架

电子商务是互联网发展下的新事物,是一种新的商业模式。对于电子商务本身来说,从不同角度来看,其模式多种多样。无论是企业还是国家,在制定电子商务战略时必定要寻求适合自身发展的一种电子商务模式,才能成功有效地实施电子商务战略。同时电子商务并不是一个独立的系统,它是由各个层面和许多支持条件组成的整体体系,电子商务的运作需要有关各方的相互配合。

1.电子商务模式

在电子的发展历程中,出现了很多对于电子商务模式的划分标准,最常见的就是按电子商务交易主体来划分。电子商务模式按电子商务交易主体的不同,可分为企业-企业(B to B)、企业-消费者(B to C)、消费者-消费者(C to C)三种模式。

(1)企业-企业(B to B)

B to B(Business to Business)(也叫B2B)电子商务,即企业对企业电子商务,已经有20多年的发展历史,国外一些大型企业在过去几十年中一直利用企业内部增值网(Value Added Network,VAN)对交易活动的电子数据进行相对封闭的交换,即EDI。EDI要求企业投入大,数据交换相对封闭,买卖双方的选择非常欠灵活性,实际上限制了现代企业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管理方式。随着IT技术的成熟和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基于Internet的电子商务应用得到了广泛的支持和普及。B2B电子商务是一种基于Internet,以企业和企业为交易主体,以银行电子支付和结算为手段,以企业数据为依托的商务模式。在这种电子商务模式中,由于企业与企业之间的交易规模比较大,而且企业与企业之间开展电子商务的条件也比较成熟,因此,B2B电子商务模式是我国电子商务发展中的重头戏。现在我国的电子商务已经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艾瑞的数据显示,2006年我国B2B贸易总额为20.8万亿元,2007年B2B贸易总额为24.5万亿元。2008年B2B电子商务市场出现加速增长,增长率增长到59.10%。据易观国际预测,2011年中国B2B电子商务市场用户总数将达1.55亿,其中付费用户达128万,B2B电子商务交易规模将接近7万亿元。

(2)企业-消费者(B to C)

B to C(Business to Customer)(也叫B2C)电子商务是以Internet为主要手段,由商家或企业通过网站向消费者提供商品和服务的一种商务模式。现在,在Internet上遍布了各种类型的B2C网站,提供从鲜花、书籍到计算机、汽车等各种消费品和服务。它是随着万维网的出现而迅速发展起来的,可以将其看做一种电子化的零售。从长远来看,企业对消费者的电子商务将取得长足的进展,并将最终在电子商务领域占据重要地位。据易观国际发表的研究报告称,2008年第二季度我国市场B2C和C2C网络门户(平台)的交易额分别是9.074亿元人民币(约合1.132亿美元)和57.1亿元人民币(约合7.125亿美元)。可以看出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如诚信度、供应链、服务品质保障等,使得B2C模式的电子商务和其他模式相比起来在目前以及未来比较长的一段时间内还只能占比较小的比重。

(3)消费者-消费者(C to C)

C to C(Customer to Customer)(也叫C2C)模式,是消费者个人对消费者个人的电子商务模式。这种模式的思想来源于传统的跳蚤市场。在跳蚤市场中,买卖双方可以进行一对一的讨价还价,只要双方同意,立刻可以完成交易。而电子商务中的C2C模式的本质是网上拍卖,它的主要特点是:它是一种平民之间的自由贸易,通过网上完成跳蚤市场的交易,从而沟通了个人之间商品的流通(特别是二手商品),而且要出售商品的个人将要出售物品的图片和详细资料放在拍卖网站上,供那些想买东西的人挑选。从理论上来说,C2C模式是最能够体现互联网的精神和优势的,数量巨大、地域不同、时间不一的买方和同样规模的卖方通过一个平台找到合适的对家进行交易,在传统领域要实现这样大的工程几乎是不可想象的。同传统的二手市场相比,它不再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节约了大量的市场沟通成本,其价值是显而易见的。eBay开业一年即实现盈利,1998年它的净利润已经达到240万美元,同年9月,eBay就在纳斯达克上市(当时股价为18美元),股价曾一度攀升至200美元以上。目前,易趣已经成为国内C2C个人交易平台的旗帜和老大,而阿里巴巴出资1亿元搭建的淘宝网也显示了强劲的上升势头。C2C模式,在国内正成为新的市场热点。

2.电子商务框架

电子商务一般框架从宏观角度上指出了实现电子商务体系的各应用层面和众多支撑条件。该框架整体上可分为4个层次和2个支撑条件。4个层次自底向上依次分为:网络传输层、多媒体信息发布层、报文和信息传播层、商业服务层;2个支撑条件分别是各种技术标准和国家宏观的政策和法律以及隐私问题。4个层次依次代表电子商务顺利实施的各级应用层次,而两边的2个支撑条件则是电子商务顺利应用的坚实基础。电子商务框架如图2-1所示。

图2-1 电子商务的一般框架

(1)网络传输层

这个层次主要是电子商务的硬件基础设施,也是实现电子商务的最低层的基础设施。网络基础设施主要是信息传输系统,它包括远程通信网、有线电视网、无线电通信网和互联网等。这些不同的网络都提供了电子商务信息传输的线路,但是,目前大部分的电子商务应用都建筑在Internet上,其主要硬件有:电话设备、调制解调器(MODEM)、集线器(Hub)、路由器(Routers)、程控交换机、有线电视等。

(2)多媒体信息发布层

网络基础设施的日益完善,使得利用网络来传递信息成为可能,在网络上可以传播文本、图片、声音、图像等形式多样的信息。目前,在网上最流行的发布信息的方式是以超文本链接语言(Hyper Text Mark-up Language,HTML)的形式将信息发布在万维网上,通过HTML可以将多媒体内容组织得易于检索和富于表现力。这样,企业可以利用网上主页、电子邮件等在Internet上发布各类商业信息,客户可借助网上的检索工具迅速地找到所需商品信息。

(3)报文和信息传播层

这个层次主要提供传播信息的工具和方式,是电子商务信息传播的主要工具。其主要提供了以下两种交流方式:非格式化的数据交流,例如,使用Fax(传真)和电子邮件传递消息,它的对象一般是人,需要人来干预;格式化数据交流,例如,EDI传递消息,它的对象是机器,不需要人来干预,可以全部自动化。Internet上使用超文本传输协议(Hyper Text Transmission Protocol,HTTP)作为传递消息的一种工具,它以一种统一的界面在多种不同环境下显示非格式化的多媒体信息。每一个按该协议建立的文档都包含着可供用户进一步检索的超级链接,这种超级链接可以连接到文本文档,还可以连接到图形、图像、声音和影视画面等文档。目前,大部分网民都可以在各种终端和操作系统下通过统一资源定位器(Uniform Resource Locator,URL)找到所需要的信息。

(4)商业服务层

这个层次主要是实现标准的网上商务活动服务,以方便网上交易。这个层次是所有企业、个人做贸易时都会使用到的服务。它主要包括:安全性/认证、咨询服务、市场调研、目录服务、电子支付等。对电子商务来说,目前的消息传播要适合电子商务的业务要求,必须提供安全和认证机制来保证信息传递的可靠性、不可篡改性和不可抵赖性,且在有争议的时候能够提供适当数据。商务服务的关键问题就是安全的电子支付。现在很多的技术,如密码技术、数字证书、SET协议等都是为这个服务的。

在上述4个层次基础上,可以一步一步地建设实际的电子商务应用,如供应链管理、客户关系管理、视频点播、网上银行、网络营销及广告、网上订购等。但这些应用都必须有社会人文性的政策法规和自然科技性的技术标准两大支柱支撑。

(5)政策、法律及隐私

政策包括围绕电子商务的税收制度、信息的定价、信息访问的收费、信息传输成本、隐私问题等,需要政府制定的政策。法律维系着商务活动的正常运作,违规活动必须受到法律制裁。网上商务活动有其独特性,买卖双方很可能存在地域的差别,如果没有一个成熟的、统一的法律系统进行仲裁,买卖双方之间的纠纷就不可能得到很好的解决。法律制定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电子商务活动能否顺利开展。国际上,人们对于信息领域的立法工作十分重视。目前在我国,政府对信息化方面的注意力还主要集中在信息化基础建设方面、信息立法还没有进入实质阶段,针对电子商务的法律法规还有待健全。这些问题随着电子商务的飞速发展,必将变得更加重要和迫切。

隐私问题也是电子商务框架中极其重要的,必须引起高度重视。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商家不仅要抢夺已有的网上客户,还要挖掘潜在的客户,于是人们在网上的各种商务活动和个人信息都不知不觉地被商家记录,大量的宣传广告会充斥用户的电子信箱。个人秘密信息的安全得不到保障,这必然使用户对电子商务望而却步,阻碍电子商务的发展。因此,为保障网上的个人隐私权,促进电子商务的发展,应该对此进行立法或对相应的法规进行必要的修改。

(6)安全和技术标准

如何保证电子商务活动的安全,一直是电子商务能否正常开展的核心问题。作为一个安全的电子商务系统,首先必须具有一个安全、可靠的通信网络,以保证交易信息安全、迅速地传递;其次必须保证数据库服务器的绝对安全,防止网络黑客闯入盗取信息。目前,电子签名和认证是网上比较成熟的安全手段。同时,人们还制定了一些安全标准,如安全套接层、安全HTTP协议、安全电子交易等。

技术标准是信息发布、传递的基础,是网络上信息一致性的保证。技术标准定义了用户接口、传播协议、信息发布标准、安全协议等技术细节。就整个网络环境来说,标准对于保证兼容性和通用性十分重要。这就像不同的国家使用不同的电压传输电流,用不同的制式传输视频信号,限制了许多产品在世界范围的使用,同样,在电子商务中也遇到类似的问题。现在许多的厂商、机构都意识到标准的重要性,正致力于联合起来开发统一标准,如EDI标准以及VISA、Master Card等国际信用卡组织同业界合作制定出的用于电子商务安全支付的SET协议等。

2.2 电子商务技术

电子商务是多技术的集合体。要实现真正的、完善的电子商务,一个完整的电子商务支撑技术体系是必不可少的。电子商务的基础技术体系包含多方面的内容,这里主要介绍以下几个方面:Internet技术、Web技术、商务站点的建立技术、电子支付技术、安全技术等。随着各种技术的新发展,电子商务也在不断发展变化,而这些新技术就成为了支撑电子商务新应用的技术平台。

2.2.1 基础技术体系

从电子商务产生到现在这短短的历程中,一个基础的电子商务技术体系正逐渐成熟起来。电子商务要成功地实施建立,离不开网络技术、信息技术、支付技术等各方面技术,其中最为关键的就是Internet技术,电子商务与Internet技术的发展是息息相关的。

1.Internet技术

Internet已经成为企业、政府和研究机构共享信息的基础设施,同时也是开展电子商务的基础。Internet技术是以TCP/IP协议为核心。传输控制协议/互联网络协议协议(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TCP/IP)是Internet最基本的协议,简单地说,就是由底层的IP协议和TCP协议组成的。

TCP/IP协议的开发工作始于20世纪70年代,是用于互联网的第一套协议。TCP/IP通信协议采用了4层的层级结构,每一层都呼叫它的下一层所提供的网络来完成自己的需求。这4层分别为:① 应用层:应用程序间沟通的层,如简单电子邮件传输、文件传输协议、网络远程访问协议等;② 传输层:在此层中,它提供了节点间的数据传送服务,如传输控制协议、用户数据报协议等;③ 网络层:负责提供基本的数据封包传送功能,让每一块数据包都能够到达目的主机,如网际协议;④ 网络接口层:对实际的网络媒体的管理,定义如何使用实际网络来传送数据。

Internet主要能完成以下一些服务:

(1)E-mail服务

电子邮件(E-mail)服务是Internet所有信息服务中用户最多和接触面最广泛的一类服务。电子邮件不仅可以到达那些直接与Internet连接的用户以及通过电话拨号可以进入Internet结点的用户,还可以用来同一些商业网(如CompuServe,America Online)以及世界范围内的其他计算机网络上的用户通信联系。电子邮件不仅可以传送文字、图形,甚至连动画或程序都可以寄送。

(2)远程登录服务

远程登录是指允许一个地点的用户与另一个地点的计算机上运行的应用程序进行交互对话。远程登录使用支持Telnet协议的Telnet软件。Telnet协议是TCP/IP通信协议中的终端机协议。只要是该系统的注册用户,通过Telnet就能够从与Internet连接的一台主机进入Internet上的任何计算机系统。

(3)FTP服务

FTP是文件传输的最主要工具,它是一种实时的联机服务功能,支持将一台计算机上的文件传输到另一台计算机上,支持任何格式的数据传输,同时使用FTP可以访问Internet的各种FTP服务器。访问FTP服务器有两种方式:一种访问是注册用户登录到服务器系统;另一种访问是用“隐名”(anonymous)进入服务器。

(4)新闻组和BBS

新闻组是一种全交互式超级电子论坛。它集中了大批各个领域的专家,按不同的专题组织。志趣相同的用户借助网络上一些被称为新闻服务器的计算机开展各种类型的专题讨论。BBS即电子公告牌,是一种很受欢迎的个人和团体的远程通信工具,每个用户都可以在上面书写,发布信息或提出看法。

2.Web技术

Web技术是电子商务的核心技术。构成Web体系结构的基本元素:Web服务器、Web浏览器、浏览器与服务器之间的通信协议HTTP、写Web文档的语言HTML,以及用来标志Web上资源的URL。从1993年世界上第一个较健壮的、易用的、具有友善的图形用户界面的浏览器Mosaic的出现后,Web就迅速成长为全球范围内的信息宝库。URL、HTTP、HTML、Web服务器和Web浏览器是构成Web的五大要素。Web的本质内涵是一个建立在Internet基础上的网络化超文本信息传递系统,而Web的外延是不断扩展的信息空间。Web的基本技术在于Web资源的标志机制(如URL)、应用协议(如HTTP和HTTPS)、数据格式(如HTML和XML)。

Web具有在一页上同时显示色彩丰富的图形和文本的性能。在Web之前,Internet上的信息只有文本形式。Web可以提供将图形、音频、视频信息集合于一体的特性。同时,Web是非常易于导航的,只需要从一个链接跳到另一个链接,就可以在各页、各站点之间进行浏览了。无论系统平台是什么,都可以通过Internet访问WWW(World Wide Web——万维网)。浏览WWW对系统平台没有什么限制。无论从Windows平台、UNIX平台、Macintosh平台还是别的什么平台都可以访问WWW。对WWW的访问是通过一种叫做浏览器(Browser)的软件实现的,如Netscape的Navigator、NCSA的Mosaic、Microsoft的Explorer等。

3.商务站点的建立、维护和管理技术

电子商务省去了传统商务活动的商城,取而代之的是数字化的商品仓库,并且这些数字仓库需要具有可访问性,即用户的可接入性。同时需要对用户的访问信息和数字仓库本身的信息加以维护和管理。这就需要切实可用的电子商务站点建立、维护和管理工具。电子商务在建立、维护和管理过程中涉及的技术也很多,如Java技术、数据库技术、ASP技术等。

(1)Java技术

现代技术的发展,尤其是网络技术,给现代企业带来了许多新的机遇和挑战,如改善客户服务、全球化和信息检索等,这些在技术上反映为信息的获取、系统管理、系统集成、新技术的开发、Internet、Intranet等与商业的结合。而这些要求一个随处可用的开放的结构和在不同的平台之间低成本的信息传递方式,Java正好满足了这些要求。Java平台由Java虚拟机(Java Virtual Machine)和Java应用编程接口(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API)构成。Java API为Java应用提供了一个独立于操作系统的标准接口,可分为基本部分和扩展部分。在硬件或操作系统平台上安装一个Java平台之后,Java应用程序就可以运行了。现在Java平台已经嵌入了几乎所有的操作系统,这样,Java程序只需编译一次就可以在各种系统中运行。

(2)数据库技术

数据库技术是现代信息科学与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计算机数据处理与信息管理系统的核心。数据库技术研究和解决了计算机信息处理过程中大量数据有效地组织和存储的问题,在数据库系统中减少数据存储冗余、实现数据共享、保障数据安全以及高效地检索数据和处理数据。电子商务站点开发过程中常用的数据库有IBM的DB2、Oracle、SQL Server、MySQL等。

数据库技术主要由以下4个方面为基础构成。

● 数据模型——模型是对现实世界的抽象,在数据库技术中使用数据模型的概念来描述数据库中数据逻辑结构,数据模型有层次、网状、关系、对象等类型;

● 数据库语言——是用户和应用程序与数据库管理系统交流的途径,通过这个通用的语言如SQL,所有的开发工具都可以访问任何的数据库系统;

● 数据存储技术——数据库中的数据如何组织、如何存放是数据库实现的第一步,数据库的存储管理是如何组织文件的结构,是存储技术研究的关键,目前经常采用的有堆文件、B+树、散列等多种存储结构;

● 数据库的开放互联性——在一个数据库系统上开发的应用系统,可以只做很少的改动或不做任何改动就可以应用到另外一个数据库系统上,当然前提是必须遵守相关的标准,这个标准就是保证数据库开放互联的基础。

(3)ASP技术

ASP全称为Active Server Pages(动态服务器页面),是微软公司推出的一种用以取代通用网关接口(Common Gate way Interface,CGI)的技术。ASP是一种位于服务器端的脚本运行环境,通过该环境,用户可以创建和运行动态的交互式Web服务器应用程序,极大地方便了管理者和浏览者。一般情况下,用户通过浏览器看到的网页大多是静态(Static)的内容,当浏览器通过Internet的HTTP协议,向站点服务器要求提供主页的内容时,站点服务器收到要求后,就传送原已设计好的静态的HTML的文件数据给浏览器,用户看到的是通过服务器人员编好的主页内容。一个“静态”的站点,若要更新主页的内容,必须由网站管理人员在服务器端手动来更新其HTML的文件数据,实时性差。而随着Web应用的发展,用户希望能够看到根据要求而动态生成的主页,例如响应用户查询数据库的要求、生成报表等。在这种情况下,当用户在浏览器上填好提交的表单数据的内容后,以提供HTTP要求时,站点服务器收到要求执行的应用程序,分析表单的输入数据,将执行的结果以HTML的格式传送给浏览器,用户就可以看到实时的数据和内容。

4.电子支付技术

电子支付是以金融电子化网络为基础,以商用电子化工具和各类交易卡为媒介,以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为手段,以电子数据形式存储在银行的计算机系统中,并通过计算机网络系统,以电子信息传递形式实现流通和支付。电子商务需要将可以使用信息流交换完成的工作信息化。其中必不可少的是资金流的信息化,也是电子商务发展的一个基础。这需要首先进行支付的电子化,包括资金的电子化表示(电子现金、电子支票、各类信用卡)和电子化资金的广泛使用。

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网络支付。

(1)信用卡支付

严格来说使用信用卡支付网上交易货款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网上支付,支付过程实际上发生在网上商户和银行之间,交易安全性基本由商家的信用决定,对买家来说,存在被欺诈的风险。但这却是经常使用的网上交易的资金支付方法。其基本流程为:在实际商品、相关服务与资金流动发生之前,由客户通过安全方式将信用卡信息传送给商家;商家验证客户身份为信用卡账户所有者;商家把信用卡收费信息和数字签名发送给银行或在线信用卡处理器;银行或处理方把信息发送给客户银行进行授权;客户银行为商户返回信用卡数据、收费确认和授权;网上信用卡支付完成。

(2)网上银行支付

近年来,国内外各大银行相继推出了自己的网上银行业务。用网上银行支付时,支付信息(网上银行账号等)经过互联网传输,保证交易信息安全性是最重要的一环,一般对交易信息采用安全套接层协议(Secure Socket Layer,SSL)进行加密。其基本流程为:客户使用专用账号进行交易,有独立的账号和密码,并且只能通过它进行在线付款;支付信息直接传送到银行,不需要经过商家转发;商家从银行接收客户的订货信息,商家无法获取客户支付信息,避免客户篡改已被银行确认的订单信息;支付完成。

(3)第三方担保支付

网上直接支付技术,如网上银行、信用卡支付、贝宝等,虽然可以实现快速的转账,但却对交易安全性保障乏力,网络欺诈现象仍层出不穷。为促进网上交易,一些商业公司纷纷推出第三方担保支付业务,由商业公司出面作为交易第三方并且控制付款流程,进而保证交易的顺利进行。推出第三方担保支付业务比较典型的例子是易趣的安付通和阿里巴巴的支付宝。

(4)移动支付

移动支付也称手机支付,就是允许移动用户使用其移动终端(通常是手机)对所消费的商品或服务进行账务支付的一种服务方式。它首先在发达国家被应用,随后在全球推广。移动支付的一个重要方向,是使手机成为真正的“电子钱包”,比如在交通运输、超市购物、餐馆消费等领域实现“手机支付”。

5.安全技术

电子商务活动不同于传统的商务活动的地方在于进行交易的双方无法通过传统的面对面的方式进行身份的确认和对商品信息的质量保证进行验证,这便需要具有较为完善的方式实现身份认证(使用认证系统来完成)、实用的网络安全和信息加密技术,来保证信息传输过程中的安全及信息本身的安全。

常用的安全电子交易手段和方法有:

● 密码技术:采用密码技术对信息进行加密,是最常用的安全交易手段。在电子商务中获得广泛应用的加密技术有两种:公共密钥和私用密钥。

● 数字摘要:Hash编码法采用单向Hash函数将需要加密的明文“摘要”转换成一串128bit的密文,这一串密文称为数字指纹,它有固定的长度,且不同的明文摘要转换成密文,其结果总是不同的,而同样的明文其摘要必定一致。

● 数字签名:数字签名与书面文件签名有相同之处,采用数字签名,也能确认以下两点:一是信息是由签名者发送的;二是信息自签名后到收到为止未曾作过任何修改。数字签名并非用“手书签名”类型的图形标志,它采用了双重加密的方法来实现防伪、防赖。

● 数字时间戳:在电子交易中,需要对交易文件的日期和时间信息采取安全措施,而数字时间戳服务就能提供对电子文件发表时间的安全保护。时间戳是一个经加密后形成的凭证文档,它包括3个部分:需加时间戳的文件的摘要、收到文件的日期和时间、数字时间戳的数字签名。

● 数字证书:数字证书是用电子手段来证实一个用户的身份和对网络资源的访问的权限。在网上的电子交易中,如双方出示了各自的数字证书,并用它来进行交易操作,那么双方都可不必为对方身份的真伪担心。数字证书可用于电子邮件、电子商务、群件、电子基金转移等各种用途。

2.2.2 新技术发展

电子商务是电子化的商务活动,涉及多方面的技术。随着现代高科技的推动,电子商务技术也有了突破性进展。在各种新技术的支撑下,相应的电子商务新应用也应运而生。

1.网格技术

(1)网格计算

网格计算(Grid Computing),是源自“电力供应网(Power Grid)”的术语。“Power Grid”意思是根据用户的需要供应电力,而消费者只需支付自己所使用的那部分电费。与此相类似,在电脑的处理性能方面,网格计算是指通过有效地调整位于全球不同地区的应用程序和资源,增强网络服务的能力,使得众多用户可在大范围的网络上共享处理能力、文件以及应用软件,而无须在意具体的执行和服务过程。网格计算提供了一个可靠的、动态的、全面的基础设施,集成了超越地区及组织界限的资源、应用程序和服务,从而构建了网络服务的范围,使网络回归了本性。网格主要由节点、数据库、贵重仪器、可视化设备、宽带骨干及网格软件六部分组成。

专家认为,网格技术是现代高科技发展的必然产物,从生物领域的后基因序列计划的解读,到高能物理领域更深层次物质结构的研究,乃至于哈勃望远镜所撷取的大量宇宙资料,以及气象、地震预报预测,种种重大科学领域的运算问题,均促成科学家利用遍布全球的计算机资源,通过高速网络予以串联,共同解决运算问题。

(2)网格的电子商务应用

Internet其实是计算机资源扩展的需要。而网格技术的发展则是Internet进一步发展的需要,构建在Internet基础之上的电子商务必然迎来自己的网格商务时代。过去,Internet主要提供电子邮件、网页浏览等通信功能,而网格技术提供的功能则更多、更强,除能提供共享运算、存储及其他资源外,还包括通信、软件、信息硬件及知识等资源。网格电子商务将带给企业最优化的资源配置、新型的商业模型和改进的管理模型,可以帮助企业创建虚拟组织等。

使用网格技术,采用外包方式,企业可以专注核心业务,降低成本,提高服务;利用网格计算,芯片设计商可将原来需耗时数星期的设计任务,提前在数小时内完成,从而缩短了产品的面市时间。同样,汽车制造商也可利用网格进行模型的仿真测试,从而取代原来的电路测试和风洞试验,降低产品的设计成本。而在金融业,网格技术将在风险控制、管理等方面发挥巨大作用。至于基因工程领域,网格将是药物分子仿真、药物研究、基因测序等应用的最理想工具。

尽管网格技术还远不如Internet和Web技术那么成熟,但却已有部分公司和研究所进入了使用或试验阶段,美国国防部与欧洲能源机构等都已先后开始采用网格技术。论及网格的应用范围,放眼国内诸多领域,如能源、交通、气象、水利、农林、教育、环保等都对高性能运算网格及信息网格的需求有迫切的要求。目前,由于国内各领域的研究资料零碎分散于各处,共享困难且利用率低,将来若将此类资料通过网格共享,就可发挥最大的综合效果。

目前,网格研究主要以美国和欧洲为首。其中英国政府已投资1亿英镑,用以研发“英国国家网格”(UK National Grid)。此外,美国政府用于网格技术的基础研究经费则高达5亿美元。美国军方正规划实施巨型网格计划,名为“全球信息网格(Global Information Grid)”,预计在2020年完成。作为该计划的一部分,美国海军陆战队推动一项耗资160亿美元、历时8年的项目,包括系统研发、制造、维护及升级。我国已经完成的网格研究项目主要有清华大学的先进计算基础设施(Advanced Computational Infrastructure,ACI)和以中科院计算所为主的国家高性能计算环境NHPCE。目前正在进行的网格研究项目主要有:“863”专项计划支持的“中国网格”项目;由中国科学院计算所领衔开发的“织女星网格”项目;由上海多所大学参加的“上海教育科研网格”项目;由航天总公司第二研究院和清华大学共同开展的“仿真网格”项目。其中,由中国科学院计算所领衔攻关的“织女星网格”项目,涉及网格超级服务器、网格操作系统、信息网格和知识网格的架构、性能、应用的各个层面,其未来的目标是具备大规模的数据处理能力、高性能计算能力,以及资源共享和提高资源利用率方面的能力。

(3)发展网格商务的领头羊-IBM公司

美国IBM公司很早就开始进行网格技术的商用开发。该公司确立了名为“Grid Computing Initiative”的项目,准备探索在企业中的应用问题。“Grid Computing Initiative”项目的目的是在客户企业需要时构筑必要的处理系统。该项目从技术角度看可分为两个层面:一是Peer to Peer(或者叫做Clustering);另一个就是Time Sharing技术。对IBM而言,该开发设想可以说是基于开拓国防部和情报机构等潜在的巨大市场,实现大量销售硬件的企业战略。而从长期来看,IBM可以通过这一项目构筑起高速度的研发基础设施。不仅是以前的外包业务,就是Web服务等更大范围的项目也都可以使用。即使对于纯粹需要计算能力的用户(研究机构、设计及从事电影和电视特殊效果制作的人员),这也将是非常有用的资源。

2.移动互联网技术

(1)移动互联网

建设新一代安全、高效的互联网,除了进一步提高地面网络的传输能力和健壮性外,离不开强大的空中移动互联网的支持和补充。传统的互联网,是以点对点通信为基础构建的,网络结点之间进行通信对线路要求很高。随着网上传输的数据量不断增多,人们对信息的需求更加多样化,这种通信方式远远不能满足电子商务发展对其的要求。同时,互联网上的信息传输并不都是点对点方式的,相当数量的信息是从一个源发给多个接收者的,即信息广播或多播,这些信息如果利用点对点网络来传输,就会极大地浪费网络资源,降低网络的使用效率。

随着数字技术与网络技术的结合,计算机与通信的融合,以及互联网与移动通信的融合发展,全球移动无线互联网及其应用得到了高速发展。移动电话和互联网成为当今信息业发展的两个热点,这两者的融合产生了新的增长点,即移动互联网。它采用网际互联协议IP,实现异质网间的互联互通,并为今后异质网的融合,特别是异质网间业务与应用的融合提供了重要的技术基础。

(2)移动电子商务

越来越大的市场竞争压力促使商家寻求一切可以增加销售、提高服务水平、提高效率,同时缩减成本的途径来帮助企业获得更多市场份额和更高利润。这是推动企业不断寻求高科技手段来提高竞争力的原动力。正如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对传统商务模式造成了巨大的影响与变革,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也为企业提供了更多的可能,为用户便捷、快速地获取信息提供了多样化的选择,并且提高了商务处理的能力。

在已经先行一步成功运用移动商务的企业身上,可以清楚地看到运用移动商务带给企业巨大的利益:加强渠道控制和销售管理;提高客户服务水平,减少响应时间;降低通信成本和减少所需时间;提高员工士气和工作效率;减少差旅费用;减少设备成本。移动商务可以提高人们生活的质量,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这些都是显而易见的,特别是,移动商务只需在先前的电子商务的投资基础上进行构建,而电子商务的投资是植根于十几年的企业的信息化支出,这些早期的投资利用功能强大的全面应用和企业内部互联网对原先在企业内各孤立部门内的业务、功能加以自动化和集成化。而移动商务的基础设施则是这些早先配置了的技术在新领域的逻辑延伸,移动领域的突飞猛进将会给电子商务带来新的血液、新的希望和新的起点。

(3)移动电子商务的发展

未来的移动电子商务是由手机、传呼机、掌上电脑、笔记本电脑等移动通信设备与无线上网技术相结合所构成的一个电子商务体系,它的内涵已经不再是仅仅提供信息接入设备以及服务那么简单,而是要通过更丰富的移动互联网接入,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解决实际的商务应用问题。移动商务应用的发展,将基于移动设备的行业应用软件,最终将与企业或行政部门等各类组织自身的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实现紧密结合,形成二级或三级结构的移动商务系统,这样的系统将具有以下特点:以掌上电脑等移动设备结合移动应用软件构成的移动信息终端为基础;系统结构反映单位的管理结构和业务特点,符合其工作对移动数据管理和数据流向的基本要求;来自于移动信息终端的第一手数据能够及时准确地反映业务进展状况,为管理决策提供有效的支持。这样的移动商务系统将更加切合各行业的实际工作情况,将信息化从固定的部门级推进到移动的个人级,是对传统商务系统的扩展性变革,在未来的信息系统建设中必将成为主流。

移动电子商务将会彻底改变人们的生活和交流方式。在不远的一天,一个人只要拥有一部无线设备,就等于拥有了一切工具。在自动售货机前,可以不用费力气寻找硬币,只要用手机发一个信号,一切就尽在掌握。它的应用还远不止于此,在教育、金融、健康、旅馆以及零售业、制造业等各个领域,它都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实际上,这些并不遥远,在美国,超过100万辆的汽车配备了卫星跟踪及通信设备,其中多数配备了ONSTAR,ONSTAR提供了包括气囊展开自动提示、被盗汽车跟踪、应急服务、远程解锁等功能。在中国,越来越多的家用电器、汽车等常用工具上都具备了智能化服务,这些都是移动商务的基础。据国外权威研究机构估计,到2008年全球移动商务用户达到16.7亿人,产生5540亿美元的收入。2008年中国移动商务应用市场规模达到306.5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40.7%。现在随着3G、4G等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的高速率、移动性和高安全性等特点的发展,必然会给移动电子商务的应用带来巨大商机,极大地影响移动电子商务的运营模式和盈利模式。

3.流媒体与中间件技术

(1)流媒体

近年来,为解决文件下载时间过长的问题,适应网络多媒体化的发展趋势,一种新兴技术应运而生,这就是遵守特定网络协议的流媒体技术。流媒体是指采用流式传输方式在互联网上播放的媒体格式,如音频、视频或多媒体文件。和常规视频媒体不同,流媒体可边下载边播放。以宽带为基础,流媒体不仅可以进行单向的视频点播,还能够提供真正互动的视频节目,如互动游戏、三维动画等。

流媒体技术可广泛应用于网上新闻发布、在线直播、网络广告、远程教育、实时视频会议等,目前应用最直接的是网上直播。作为新一代互联网的标志,宽带流媒体彻底改变了传统互联网只能表现文字和图片的缺陷,而可集音频、视频及图文于一体。流媒体将成为未来互联网应用的主流,并将推动互联网整体架构的革新。专家认为,3~5年后,网络的声音和影像品质将达到目前电视的水准,但是和电视相比,观众可以拥有更多自主权和选择权。

自1995年推出第一个互联网流媒体播放器以来,流媒体的应用呈爆炸性增长。2004年,流媒体市场体现了巨大的收入潜能,其中为消费者服务创收90亿美元,内容提供商创收28亿美元;全球将有1000多个流媒体网站,2亿多小时视频流。2006年在网上访问流媒体的人数增加65%。亚洲访问流媒体的人数迅速增加到3500万人,将近网民的1/6。到2007年,流媒体发展的重点从以“流”应用为中心转移到以“媒体”为中心,随着交互式网络电视(IPTV)以新媒体的身份出场,将流媒体的价值体现得淋漓尽致。

(2)中间件

如果没有中间件,在世界范围内掀起的电子商务浪潮绝不会发展到今天如火如荼的局面。从应用的角度来看,电子商务网络应用体系的内涵是各种现有应用的不断扩充和新应用形式的不断增加,迫使企业的IT部门需要解决越来越多的需求,尤其是对分布式网络应用的需求,诸如跨越不同硬件平台、不同的网络环境、不同的数据库系统之间互操作等。这些问题只靠传统的系统软件或Web工具软件提供的功能已经不能满足要求,作为电子商务网络应用体系的中间平台也就应运而生。一般来说,电子商务应用服务器、通用业务网关、支付网关、通信平台和安全平台,都属于该范畴的产品。

电子商务中间件构架是一种电子商务应用集成的关键件,不管电子商务应用分布在什么硬件平台上,使用了什么数据库系统,通过了什么复杂的网络,电子商务应用的互连和互操作是电子商务中间件构架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在通信方面,电子商务中间件构架要支持各种通信协议和通信服务模式,传输各种数据内容,数据格式翻译,流量控制,数据加密,数据压缩,等等;在电子商务中间件构架核心,要解决名字服务、安全控制、并发控制、可靠性和效率保证等;在电子商务应用开发方面,要能提供基于不同平台的丰富的开发接口,支持流行的开发工具和异构互连接口标准等;在管理方面,解决电子商务中间件构架本身的配置、监控、调谐,为电子商务应用的易用易管理提供保证。其次,针对不同的Web应用环境,对电子商务中间件构架有各种不同的要求。对工作流应用,需要根据条件以及条件满足状态,将信息、响应状态从一个应用传递到另一个应用;对联机事务处理,需要保证分布式的数据一致性、不停机作业、大量并发的高效率;对于一个数据采集系统,需要保证可靠传输等。

2.3 电子商务环境

电子商务不仅是一种多技术的集合体,同时电子商务也是一种社会活动,必然受经济、法律、人文等各种社会因素的影响。电子商务不能离开一定的环境而独立存在,电子商务成功建立的过程必然需要相应的各种环境的支撑。

2.3.1 经济环境

进入21世纪后,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世界经济环境呈现出一系列崭新的特点,新的经济时代到来,那就是网络经济。电子商务经济环境依赖的是以数字化信息网络为依托的全新的生产力,信息成为重要的生产要素,这有别于游牧经济、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从产业发展层面上看,网络经济的主导产业是信息服务业和信息技术业,包括各种信息媒体、网上中介服务及整个IT产业。任何产业都将走向信息化、网络化,网络时代不可能存在独立于互联网之外的企业,因而这不是单一产业概念,而是整体经济范畴;从个人消费和企业经营管理的微观层面上看,电子商务巨大的可选择性使商品的推出更趋向于个性化和差异化,厂商将告别单项设计、规模生产、重在推销的刚性思维,而转向消费者交互设计、小规模多样化生产、全程营销的柔性经营模式。电子商务经济环境与传统经济环境相比,有着诸多截然不同的特征。

1.突破时空

信息网络可以全天候地连续动作,而且是全球化的。在地下空间上,互联网可以进行全球信息传播,减少全球性商务活动地理位置的障碍限制;在信息资源上,互联网体系因近乎无限的信息存储空间,可以便捷地检索,迅速地传输,因而使不同地域的经济联系更加便利。

2.虚拟化和数字化

电子商务的经济环境虚拟性产生于网络虚拟性,转移到网上去经营的经济都是虚拟经济。它是与网外物理空间中的现实经济相并存、相促进的。数字化的产品具有收益递增的规律,使网络经济中扩张成本接近于零,供给增加,价格下降,信息产品的效用递增特点导致了需求持续增长。

3.自动化和智能化

自动化使生产率大幅度提高,出现了创造价值、协调分工的新形式、新产品和新市场。经济的发展不再是靠体力而是靠知识和信息;财富被重新定义为所拥有信息、知识和智力的多少;智能工具将日益占据社会的主导地位;传统产品中知识的含量不断增加。生产、交换和分配等各种经济活动日益智能化。

4.速度与高效

现代信息网络可用光纤传输信息,使网络经济接近于实时地收集数据、处理和应用大量的信息。网络的发展使得各经济主体里最高决策者与最基层执行者之间建立起直接的联系,管理层次减少,中间管理机构和组织没有存在的必要。生产者和消费者的界限也愈来愈模糊,他们可以直接沟通,互相掌握对方的信息。可以说,网络经济使中介弱化,社会交易成本不断降低,经济效益不断提高。

5.开放共享型

网络经济由于建立在现代通信、电子计算机、信息资源、生产交换及消费等各自网络化及相互渗透交织而形成的综合性全球信息网络的基础之上,从而形成了经济活动在全球范围内相互联动、资源共享的态势。随着世界各国互联网络和各种内部网络的发展,经济的各个领域的相互依存和交流增加,各种经贸往来甚至日常交往都离不开网络,而且都是交互的而非单向的,开放自由的而非孤立封闭的。

6.竞争与合作

信息网络使企业之间的竞争与合作范围扩大了,也使竞争与合作之间的转化速度加快。世界已进入大竞争时代,在竞争中有合作,合作也是为了竞争。在竞争合作或合作竞争中,企业的活力增强了,企业的应变能力提高了,否则就会被迅速淘汰出局。企业可持续的竞争优势,主要不再依靠天赋自然资源或可供利用资金,而更多地仰仗信息和知识。人们在竞争中把精力集中在自己的核心业务上,这就使与商业伙伴的合作变得愈来愈重要。在以Internet为基础的创造价值的过程中,合作、结盟和灵活的网上联系越来越成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7.与顾客的关系更加重要

对企业来说,直接或者单独同顾客交往显得越来越重要,采取单独同顾客建立联系推销产品的一些手段是必要的。Internet可以在这方面提供帮助,通过有目的地增加对顾客优惠的介绍,从而与顾客建立起新的关系,顾客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由于增加了市场的透明度,相互之间的联系更加方便,所以Internet经济使顾客有了新的权利。

8.金融业变化

金融业的经营范围、运作方式和管理理念的改变,使企业的金融环境发生了显著变化。这主要表现在货币形态由实物货币向电子货币方向演进,银行概念由实体银行向虚拟银行渐进,金融服务的时空将由限制性向开放性转变,资金流动由依赖纸质支付凭证的交换向电子支付方向发展等方面。同时,由于网络银行的兴起,银行业将发生巨大的变革,银行的运行机制将更趋简单化,银行业务服务范围将更广,业务边界将更加模糊。

此外,还可以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来考察电子商务的经济环境。宏观经济环境主要包括国民经济总体状况、经济体制、产业状况、就业状况和通货状况等。中观经济环境主要包括行业状况和区域经济状况等。微观经济环境主要包括企业内部环境、行业面对的微观市场环境及企业面临的消费需求。宏观经济环境是指站在国家、民族的整体角度对经济的总量和结构进行的分析和把握,它是基本国情之一,是制定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也是开展电子商务活动的基础。中观经济环境指行业发展状况和区域经济发展状况,它是相对于宏观经济视角和微观经济视角而言的。把握中观经济环境对于制定电子商务的行业和区域政策、规划等十分必要。电子商务发展的微观经济环境是以从事电子商务活动的个体为考察的环境,这些个体可以是机构、企业或个人,其中最为重要的是企业组织。考察的环境包括企业的内部环境,具体企业面临的专业市场(或称企业市场)以及具体企业面对的消费者,即企业经济环境、市场经济环境和消费者经济环境。

2.3.2 法律环境

电子商务的突出特征是利用互联网使商业活动过程和商业活动内容在以计算机及信道构成的网络中完成。交易的当事人只需打开相应商务网站,搜索点击交易对象的事务处理系统所对应的用户界面,不需和交易对象直接见面,不需要使用传统的笔墨,瞬间即可完成合同的缔结、货款的支付与结算等一系列商务活动。这种交易环境和手段的变革,使得在传统交易方式下形成的规则难以在新环境下完全适用,有必要建立新的法律法规,创造适应电子商务运作的法律环境。

电子商务引发很多法律问题,如电子商务运作平台建设及其法律地位问题、在线交易主体及市场准入问题、电子合同问题、网上电子支付问题、网上个人隐私保护问题等。电子商务要推动,就要解决以上那些问题,建立人们对网络交易的安全感与依赖感。然而,这不仅要靠科技上构建安全的防范体系,而且更需要在法制体系上予以足够的支持与配合,建立规范健康的法律环境。随着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许多国际组织都纷纷研究并出台了相关法律规范,为其健康快速的发展提供有力的保证。

1.国际电子商务立法现状

国际电子商务立法主要是指有关的国际电子商务条约、国际电子商务惯例及重要国际组织的决议、指南和示范法,内容主要涉及规范国际电子商务的交易性内容的商事法律规范和对国际电子商务进行管理的管理法律规范。其中规范国际电子商务的交易性内容的商事法律规范是其核心组成部分。

(1)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

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以下简称“贸易法委员会”)于1984年向联合国秘书长提交了名为《自动数据处理的法律问题》的报告,1985年编写了名为《计算机记录的法律价值》的报告,这些报告被认为揭开了电子商务国际立法的序幕。1996年,贸易法委员会经过5年时间起草的《电子商务示范法》经联合国大会讨论通过,为各国电子商务立法提供了指导性规范。2001年,贸易法委员会起草的《电子签名示范法》经联合国大会讨论通过。贸易法委员会从2000年开始制定关于电子订约的公约,该公约的名称为《国际合同使用电子通信公约》,已经于2005年7月在贸易法委员会第38届会议上审议和通过,第60届联合国大会也于2005年11月通过了该公约,并自2006年1月1日起开放供各国签署。该公约是有关电子商务的第一个专门性公约,目的是消除现行统一法公约和贸易协定对电子商务造成的障碍。

(2)国际商会

国际商会对贸易法委员会的工作给予了积极协助和支持,并在电子商务立法方面也做出了重大贡献。国际商会于1997年11月发布了《国际数字签署商务通则》,该通则被认为是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电子商务的全球性自律性规范。国际商会制定的《UCP500电子交单附则》于2002年4月1日正式生效。2005年4月国际商会发布了经过修订的《营销和广告使用电子媒体指南》。此外,国际商会在2004年制定了《国际商会2004年电子商务术语》(载有《国际商会电子订约指南》),为当事人提供了两个易于纳入合同中的简短条款,以此表明当事人打算商定一项具有法律约束力的电子合同。

(3)欧盟

从全球电子商务立法的角度看,欧盟的电子商务立法无论在立法思想、立法内容还是立法技术上都是很先进的。欧盟在1997年4月15日发布了“欧洲电子商务行动方案”,就电子商务问题阐明了欧盟的观点。在有关法律环境方面,欧盟强调,为了保证欧洲企业有效进入全球市场,欧洲必须在基础设施、技术及服务方面做好充分准备;欧洲必须特别重视与电子商务有关的法律问题的研究与开发,并且应当在欧盟范围内建立一个适用于电子商务的法律和管理框架;欧洲议会于1999年12月通过了《电子签名指令》,于2000年5月通过了《电子商务指令》,这两部法律文件构成了欧盟国家电子商务立法的核心和基础。

(4)世界贸易组织(WTO)

WTO的成员方在1996年的WTO第一届部长级会议上就将电子商务纳入多边贸易体制,并从1998年起各成员同意暂不对电子传输的商品征收关税。1998年第二届部长级会议中通过了“全球电子商务宣言”,该宣言指示WTO总理事会制定“综合工作计划”,以审查所有产生于电子商务的与贸易有关的问题,WTO关于电子商务的立法工作既涉及WTO现有规则体系的可适用审查,也涉及电子商务所产生的新问题的新规则制定。除了对电子传输暂时维持不征收关税的实践外,目前对所涉及的诸多新问题仍然停留在讨论和研究阶段。

2.我国电子商务立法现状

中国关于电子商务的立法主要是针对Internet的管理、安全和经营。国务院颁布了一系列的行政法规与规章,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1994年2月18日颁布并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1997年5月20日颁布并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实施办法》(1998年3月6日颁布并实施);《中国互联网络域名注册暂行管理办法》和《中国互联网络域名注册实施细则》。公安部也颁布了《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和《计算机信息系统国际联网保密管理规定》等。

此外,1991年发布的《民事诉讼法》规定了电子数据可以作为证据使用,具有证据效力,但需两个以上无利害关系人证明。1997年10月1日起中国实行的新刑法,第一次增加了计算机犯罪的罪名,包括非法侵入计算机系统罪,破坏计算机系统功能罪,破坏计算机系统数据、程序罪,制作、传播计算机破坏程序罪,等等。在1999年3月15日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在合同形式条款中加进了“数据电文”这一新的电子交易方式。中国《专利法实施条例》为了适应国际通行趋势,规定可以用电子通信方式提出专利申请。

2001年8月1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示范法)第一稿正式成形,面向全国专家学者征求意见。这份初稿借鉴了欧美等发达国家的电子商务立法,从而减少了中国与国外电子商务立法的冲突,利于跨国电子商务的运行。中国《电子商务法(示范法)》的主要内容有:总则(一般规则);电子信息(电子记录);电子证据(电子数据的法律确认或法律障碍排除);电子签名;电子认证;电子信息交易;电子支付(电子资金划拨);管辖权与法律适用(跨国电子商务争议的解决)。

2002年3月26日,《中国互联网行业自律公约》正式出台。《公约》共分4章31条,对互联网运行服务、运用服务、上网服务、网络资源及网络产品的开发、生产以及其他与互联网有关的科研、教育、服务等领域的自律事项等做了规定。

2004年8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经十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并将于2005年4月1日实施。电子签名法涉及网络商务活动中有关数据电文(电子票据、单证、商务协议文本等)、电子签名(包括用签名加密的电子印章)以及认证机构等各个方面,为电子商务中信息流、金融流和物流的发展提供了法律依据和法律环境,对于我国电子商务发展将起极大的推动作用,也标志着我国首部真正意义上的信息化法律已正式诞生。

现阶段我国涉及电子商务的立法有《物权法》、《著作权法》、《专利法》等,同时,我国在法律调整中增加了适应电子商务发展的有关内容,新《刑法》中首次增加了计算机犯罪的罪名,《行政许可法》中明确了数据电文的有效性。最高人民法院近年来先后出台了若干涉及互联网和电子商务的司法解释。广东、上海、海南等地区已经开展电子商务地方立法起草工作。这些在一定程度上规范了电子商务活动的秩序。但在我国,关于电子商务直接相应的法律、法规以及相关的标准还都没有建立,跨部门、跨地区的协调仍存在较大问题。因为参与电子商务的不仅是交易双方,更重要的是还涉及工商行政管理、海关、保险、财税、银行等众多部门和不同地区、不同国家,这就需要有统一的法律、政策框架,以及跨部门、跨地区的强有力的综合协调组织,才能促进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

2.3.3 人文环境

所谓人文环境主要是指人的价值观,也包括社会道德、文化、诚信等。在传统商务活动中,人文环境的影响几乎无所不在,无论是在经济发达地区还是在经济欠发达地区都是如此。在电子商务的实施中,也必须重视所处的人文环境。下面主要从道德规范、文化、信用3个方面来阐述人文环境对电子商务的影响。

1.道德规范

调节电子商务活动的道德规范,只有内化为电子商务主体的道德素质、道德品质,凭借良心的内在监督,才能在电子商务活动中起到应有的作用。电子商务主体不仅仅是经济主体,同时也应该是道德主体,是经济主体和道德主体的统一。电子商务活动相对应、相匹配的主要道德规范有:诚信、尊重和公正。

(1)诚信规范

诚信规范是诚实和信用的统一体。诚实是信用的基础和前提,但诚实又不等同于信用。电子商务活动不仅需要参与双方的诚实,而且要以信用作为长期交易的保障。诚信中的诚实,是排斥电子商务活动中的商业欺诈、弄虚作假行为的(如网络广告的真实性问题)。目前,中国电子商务领域频频遭遇信用障碍,以至先进的电子商务模式似乎难以取代“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传统商业模式,其症结就在于交易双方的信任度问题。因此,电子商务快速健康的发展,必须解除信用障碍,建立和强化信用道德规范,使其内化于电子商务主体的心灵,从而调整和规范交易双方的行为,以建立良好的信用形象。

(2)尊重规范

在电子商务活动中,尊重具体化为对于人(包括法人)的特定权利的尊重,如对电子商务主体的人格权、隐私权、知识产权的尊重等。

(3)公正规范

在电子商务活动中,公正表现为参与交易活动的双方在权利和义务上是对等的。在Internet时代,西方发达国家的商业主体与不发达国家的商业主体在进行网络交易时,会产生因信息不对称而导致的不公正现象。至于不同文化背景的电子商务主体出现的道德冲撞,需要沟通而建立道德共识,否则无法实现网络交易。

诚信、尊重和公正道德规范的提出主要是针对目前中国电子商务活动中存在的突出伦理道德问题而言的,并未包容电子商务活动中全部的道德规范。当然,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新的伦理道德问题的出现会呼唤新的道德规范的产生。

2.文化

全球性是电子商务的一个重要属性,通过国际互联网,商务活动将延伸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电子商务企业将要面对的是一个国际化的商务平台,将要解决随之而来的许多文化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包括语言、文化、信仰、民族、风俗等。这对于企业借助网络在世界范围内建立品牌、交易商品、开展服务等经营活动至关重要。这些与文化相关的问题会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电子商务实施的成功。因此从事电子商务的企业就必须去了解在开展业务的每个地区中,构成文化的语言和风俗的差异。如通用汽车公司发现当时在墨西哥和一些西班牙语国家销售的雪弗兰诺瓦(Chevrolet Nova)汽车销售一直不见上升。后来调查发现,在当地口语中“Nova”在西班牙中意为“不动”。每个企业在实施电子商务时都要对其顾客的文化语言背景有很好的调查研究。

世界各地各具特色的风俗习惯、民族宗教等问题也对电子商务在该地区的进行产生着重要的影响。电子商务企业必须给予这些问题充分的尊重和适应才能取得经营的成功。例如,在中国及东南亚的华人地区,人们非常喜欢数字8,而对数字4则非常厌恶。所以在这一地区,企业在定价及产品型号上都主动地适应这一习俗。另外,在很多探讨电子支付的内容中,都提到我国目前人们使用电子支付手段的比例不高,究其原因往往认为是普及程度和基础设施的问题。但是当在研究日本的相关问题时发现,“普及程度和基础设施”的问题在那里根本不存在,但人们还是不愿意使用电子支付手段。和中国人一样他们更喜欢使用现金支付和转账。这就是文化的角度来看待的问题,所以要想成功地实施电子商务,文化是很重要的一个环境因素。

3.信用环境

电子商务的发展将给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来巨大的影响,并产生新的发展机遇。信用环境作为电子商务发展中必不可少的支撑环境之一,是电子商务建设进程中的基础条件,对电子商务的开展起着重要作用。信用环境的改善与否直接关系到电子商务其他支撑体系的完善与否,只有良好的信用环境才能支持和促进电子商务整个体系的发展。为电子商务创造良好的信用环境,有利于应对各种挑战,提升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加快国民经济和社会的信息化进程。

(1)增进企业信誉,加强商业合作

电子商务使得商品交易在一种交易双方互不见面的虚拟化市场进行,完全打破了“眼看、手摸、耳听”的传统购物习惯,这不仅要求人们观念上的更新,更重要的是要有成熟、规范的市场环境加以保障。中国互联网中心(China Internet Network Information Center,CINIC)曾发布的网上调查结果显示,网上购物经历者中的满意群体只占27%,20%的购物者有过付款后未收到商品的经历。只有在良好的信用环境中,才能使企业之间、企业与消费者之间增强信任感,才能为企业带来更多的商机。所以我国在加入WTO后,在国内外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下,更需要通过不断完善的信用环境来支持电子商务发展,以加快企业信息化进程,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

(2)减少交易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电子商务的优势,需要创造良好的信用环境,使信用成为重要的企业资源,加强客户的信任度,促进网上交易,从而节省交易费用,获取更高的经济利润。电子商务要想健康快速地发展起来,离不开诚信社会的支持。

(3)树立良好形象,降低信用风险

在商务活动中,交易双方都希望他们进行的交易是没有风险的。虽然在电子商务中信息的传播更有效率,但是不能增加信息的可靠性。培育良好的信用环境,有利于减少交易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要发展电子商务,必须首先树立起良好的企业形象,将产品和服务如实地传递给其他用户,努力降低来自买卖双方的信用风险,才能最终完成网上交易。

2.4 电子商务新发展

电子商务如今正如火如荼地向前发展,未来的电子商务将呈现出新的特色。电子商务模式将从初级阶段走向高级阶段,更好地满足客户的需求,提供更全面的服务。同时网络环境的不断变化,将促使电子商务步入一个新的时代,产生新兴的电子商务平台。

2.4.1 新一代电子商务的特点

初级的电子商务只是企业建立静态网站,构建产品信息库,搭建网站前端与后端订单管理与存货控制系统互相的连接。面对全球的竞争优势,企业将从初级的电子商务模式发展成为新一代的电子商务模式——为客户量身定制的产品及服务。换言之,电子商务模式将从以厂商为中心的营运导向,转向以客户为中心的需求导向。这使得客户能够直接从一个公司的网站发出和追踪订单,并在订购过程中享有更多个性化服务和拥有更多的控制权。对于企业来说,在下一代电子商务中,企业将能通过网际网络技术以电子化形式实时地管理其国内外供货商的业务交流,从而为客户提供素质更佳的定制化产品及服务。

新一代电子商务将会给老产品以新的形式,或者提供新产品、新市场以及新的销售渠道,并将彻底地转变顾客和供应商之间的关系,而不仅是改善他们之间的关系。具体来说,即表现在电子商务将提供个性化、柔性化、快捷和高效的服务。

1.电子商务的个性化

电子商务的个性化是指电子商务企业向客户提供个性化的服务。主要包括3方面的内容:

● 一是需求的个性化定制。由于自身条件的不同,客户对产品和服务的需求也不尽相同,因此如何及时了解客户的个性化需求是首要任务。

● 二是信息的个性化定制。互联网为个性化定制信息提供了可能,也预示着巨大的商机。华尔街时报很早推出的个人电子报纸就是一例。互联网最大的特点是实时、互动,随着网络互动电视的发展,消费者不仅可以实现电视点播,而且还会促使个人参与到节目的创意、制作过程。

● 三是对个性化商品的需要。特别是技术含量较高的大型商品,消费者不再只是被动地接受,商家也不仅是提供多样化的选择范围了事,消费者将把个人的偏好参与到商品的设计和制造过程中去。

个性化服务在电子商务中的地位将越来越高,并会成为电子商务新的突破口。过去个性化服务是比较浅层次的,因为客户的购买记录太少,无法积累足够的数据。然而,今天许多B2C网站动辄拥有上百万的用户,每天拥有上万张订单,可以为客户提供有经济价值的个性化服务。但这样的个性化服务分析必须是商业的分析,在传统经济分析中人们发现“尿布的销售量与啤酒的销售量”有关,而现在的B2C正要引进这类似的许多传统商业领域的规律。自从有了连锁店后就有人研究POS机应该摆放在客户的左边还是右边,最后发展成一门专门的学问,网络上虽然没有POS机,但存在着类似的消费习惯。因此,互联网需要自己的商业规律,但没有足够多的数据与商业实践是无法总结出规律的,互联网期待着全新的B2C零售理论与规律的出现,每一个规律的发现都会使B2C向前走一大步。

2.电子商务的柔性化

柔性化是以“以顾客为中心”的理念为基础而在生产领域提出的,但要真正做到柔性化,即真正地能根据消费者需求的变化来灵活调节生产工艺,没有配套的柔性化的物流系统是不可能达到目的的。20世纪90年代,国际生产领域纷纷推出弹性制造系统(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FMS)、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CIMS)、制造资源系统(Manufacturing Resource Planning,MRPII)、企业资源计划(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ERP)以及供应链管理的概念和技术,这些概念和技术的实质是要将生产、流通进行集成,根据需求端的需求组织生产,安排物流活动。因此,柔性化的物流正是适应生产、流通与消费的需求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物流模式。这就要求物流配送中心要根据消费需求“多品种、小批量、多批次、短周期”的特色,灵活组织和实施物流作业。

3.电子商务的快捷、高效

借助网格技术和移动互联技术,电子商务将以其快捷、高效方便的特性带给人们无微不至的服务,使人们突破时空的限制,无论处于何时何地,总能快速方便地访问到有用的信息。用户将能迅速安全地存取和即时交互访问互联网和公司内部网,处理各种信息;用户可以在互联网上查询航班时刻表、天气预报、股票行情、比赛比分和综合新闻等信息;用户可以在任何地方进行一切电子商务活动,可以这样说,互联网将发展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融入到人们的生活中去,改变那些上网和不上网人们的生活状态;电子商务的应用领域和发展空间将扩大到无限,并将克服现代商务时间、空间上的局限性,给人们带来无法想象的便利。

可以这样说,就如同拧开水管就能接到水一样,人们将便捷地获得电子商务的服务。新一代的电子商务正在逐渐融入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

2.4.2 Web 2.0环境下的电子商务

自2004年3月“Web 2.0”这个新词汇提出到现在,Web 2.0范畴内的许多思想、技术和应用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成为新一代互联网继续发展的研究热点。Web 2.0是以RSS(简易聚合)、Wiki(维基)、Tag(分类分众标签)、SNS(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s,社会性网络服务)、Bookmark、Web Service等应用为核心,以XML和接口协议为底层,依据六度分割、长尾、Ajax、Mashup等理论和技术实现的新一代互联网。

中国互联网协会发布的《Internet Guide 2007中国互联网调查报告》中显示:2006年度播客/视频分享网站受众达到0.76亿。现在,带有Web 2.0特征的互联网服务迅速受到大众青睐,其用户规模甚至已超过B2C电子商务、汽车、房地产等一些在互联网领域发展多年的传统领域。Web 2.0已经迅速融入传统互联网,它所代表的“去中心化、丰富的用户体验、自由开放、驾驭集体智慧”等理念已经深刻地影响着社会的方方面面。

由于电子商务既是互联网蓬勃兴起的一个必然结果,也是互联网继续发展的支撑和应用热点。因此,Web 2.0的兴起和发展必将影响和改变电子商务的发展趋势和业务模式,促使电子商务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即电子商务2.0(EC 2.0)时代。

1.EC 2.0的理念

借着Web 2.0理念发展起来的EC 2.0,其基本理念就是将EC 1.0时代的“以网站为中心”扭转为“以用户为中心”。EC 2.0理念可以归纳为16个字:独立形象、自主运营、聚合资源、分享成果。EC 2.0所包含的内容有以下5点。

(1)注重个性化信息,强调用户的需求

信息的发布不再是从速度和数量上来堆砌,而是对内容进行筛选和分类,同时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个性化定制,最终呈现给用户的信息服务是经过信息组织、技术手段处理,用户的体验和感觉成为影响信息传播效果的关键因素。

(2)注重信息交流的双向性和网络性

由于网络是可读写的,用户的信息反馈可以随时进行,信息源同时也可以随时更新信息,形成一种真正的双通道交流模式。在六度分割理论上产生的SNS的应用使得信息交流呈现网状结构,形成多渠道信息交流模式,尽量使厂商与消费者在提供和获取信息的质与量上都渐趋对称,适当地避免网络的虚拟性产生的不可信赖性,使得信息更切合实际,对商业诚信产生积极的、良性的引导作用,如微软鼓励员工们写BLOG而得到了用户的广泛反馈,并据此及时对产品做相应调整。因为成本的节俭和交流的随性,微软甚至认为一个Web 2.0网站所起的公关效果要超过相关部门,因为这里有真实的企业形象。正在这么做的还有通用汽车公司、波音飞机制造公司等大型跨国企业。

(3)服务内容和手段更加丰富,信息服务市场更加细分

明确的服务对象和服务流程,从专业化和精细化入手,着眼于用户个体复杂而多变的需求,完善客服体系。提供一个用户参与的信息收集、创建、发布、管理、分享、合作、维护等平台,强调开源、参与、个人价值和合作,充分提升用户体验,从而培养用户忠诚度并树立品牌知名度。

(4)资源有效整合,共享成果

从整合现有技术、服务和信息资源入手,抓住服务的核心竞争领域。在创新理念的引导下,实现组织体系中信息资源的集成管理,聚合服务与技术手段,以轻松耦合的方式构建非正式、低成本、简便的企业信息资源集成服务系统,将信息交流、知识管理、企业竞争和学习创新的过程合而为一,发挥企业群体智慧,提高企业知识管理与信息资源管理水平,从而提升企业竞争能力。

(5)企业参与的门槛降低,独立性增强

使网络从以门户、社区、搜索这些“集约型服务”为中心,转移到以独立自我为中心,围绕独立个体的需求开发技术、设计新的服务与商业模式。企业用自己的商务活动直接参与互联网,在自己完全独立的网站上进行。一切核心商务及其管理,甚至参与网络商务活动的方式——选择B2B还是B2C,标价还是拍卖,提供信息还是获取信息,接受所有访问者还是做出筛选,给不给某些用户特权或者特惠待遇……完全自己做主,充分满足成长型、成熟型企业的需求。同时又与面对消费者、买家或者信息需求者的门户无缝连接,以独立的自我分享网络的繁荣。

总的来说,EC 1.0是经营者推动网站,用户处于被动;EC 2.0则是经营者邀请用户一起推动网站,用户处于平等或者更高的地位。Web 2.0与电子商务2.0这两种互联网技术与应用在各自发展的进程中,很自然地交汇并紧密结合在一起,其全新特色的形式与内容,将标志着电子商务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2.EC 2.0应用新发展

EC 2.0可以说是Web 2.0在电子商务体系中的无缝参与,由于Web 2.0的社会化理念,EC 2.0的应用也被称为社会化商务。社会化商务可能有几种不同形式,但是总体来说就是创造一个空间让人们可以在线协作,从信任的人那里得到建议,寻找产品和服务,然后购买。这样能通过众人的力量快速聚焦到目标,从而缩短探寻研究到购买产品、服务的环节。下面按照电子商务典型模式:B2B、B2C、C2C来探讨EC 2.0的应用情况。

(1)EC 2.0时代的B2B

EC 2.0时代的B2B需要通过新平台来获得突破。从概念上来说,EC 2.0时代的B2B需要新的模块。比如需要更多关注应用服务,包括网络推广、网络交易、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实用信息和行业信息,还可以包括对内管理、对外经营联络等各个商务环节的服务,甚至专家帮助、案例分析等互动内容及服务。作为EC 2.0的特性来说,为了满足众多中小企业主、个人业主的要求,可以建成EC 2.0的交流平台。最为重要的是,EC 2.0时代的B2B平台应该让中小企业主在一个免费的平台上互动起来,为中小企业提供人性化、个性化、分众化的服务,关注基础知识、产品推广、全商人参与、提供咨询服务等全免费的互动,完全颠覆传统B2B以贸易信息为核心的业务模式。

中国供应商网、华联B2B电子交易平台、沱沱网、亿僖网、雅蜂网等B2B网站后来者相继出现在受众面前,尤其是在2006年12月初正式上线的“一大把”网站(www.yidaba.com),由Google中国代理商之一“中企动力”打造的一个新平台,是中国首家企业门户,以新兴的运营模式全方位提升中小企业的竞争力。“一大把”就像一个港口,期待发展的中小企业将运营之船驶进,协助大家寻找目标与航向,并在企业运营的过程中伴随左右,为企业提供各种帮助,用新闻资讯、行业动态、管理知识、电子商务知识、交易/展示平台、交流平台为企业护航,协助企业发展壮大,成就自身的目标。

(2)从B2C到B4C

Web 2.0理念的核心是“去中心化”,是以单个网民为中心。以用户为中心,诚信的、高价值的、Web 2.0的充分应用等方面,构成了EC 2.0的主要内涵。其最主要的表现之一,是从B2C(B to C)到B4C(B for C)的转变。

EC 2.0应该是以用户为中心的一个根本性的改变,导向和中心看似一字之差,但是实际上它的本质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爱代购网”正是站在客户的立场,推出了无库存“以销定采”的商业模式——B4C模式。其具体作法是将广大客户的零散订单汇集后,在确保品质的前提下实现规模采购,再以团购价格将商品提供给会员。可以说,“爱代购”就是非生产型的戴尔。在B4C模式里,商家从推销型变成了服务型,没有库存,不用去判断用户需求什么,而是由客户决定要采购什么。然后,才利用强大的“IT买手”去购买客户想要的东西,第一次在电子商务领域实现了“以销定采”的服务创新。

(3)EC 2.0时代的C2C——人人网商

迅速崛起的腾讯拍拍网与淘宝、易趣三足鼎立,使得中国的C2C市场既充满了机会,也充满了挑战。这三大平台正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演绎着中国EC 2.0时代的C2C的现在和未来。因为在恰当的时机采用了免费策略,淘宝才得以迅速发展,超越eBay;同样,拍拍网也是通过免费策略,与易趣、淘宝三分天下。拍拍网凭借自己强大的先天优势和同样的免费策略迅速崛起,对C2C的定义提出了自己独特的诠释——沟通达成交易(Communicate To Commerce)。基于对C2C的全新理解和定义,以及与QQ的深度结合,使得拍拍网在沟通上的优势尽显无遗。

EC 2.0时代C2C的实质就是,每个人既是买家也是卖家,是供应方也是需求方,整个C2C市场全部由用户来引导,其本身就带有很强的EC 2.0理念,因为这让每个用户都有可能成为商人。EC 2.0时代的C2C是向真正的C2C更进一步。

总的来说,无论是B2B、B2C,还是C2C交易,一般都是从对买卖双方进行聚合与交易匹配两方面来获得市场增值。EC 2.0则在促成消费者市场成熟性的基础上,让买卖双方通过Web 2.0技术或服务进行沟通、交流,如电子商务先驱亚马逊已在全球率先对这种模式做出了有益尝试。

2.4.3 电子商务新兴平台

电子商务将传统商业活动中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传递方式利用网络科技整合,企业将重要的信息以互联网、企业内部网或外联网直接与分布各地的客户、员工、经销商及供应商连接,创造更具竞争力的经营优势。近年来,随着博客(BLOG)的兴起,以及博客站点的不断增加,博客逐渐演变为直接挑战商务网站的一个互联网新宠,成为电子商务一个新兴平台。

1.博客(BLOG)平台

BLOG也就是WEBLOG的缩写,就是网络日志,它在2004年被国内外众多媒体和网站列为最热门的词汇,也是当年最热门的互联网现象。BLOG就是以网络作为载体,简易、迅速、便捷地发布自己的心得,及时、有效、轻松地与他人进行交流,再集丰富多彩的个性化展示于一体的综合性平台。博客所具备的交流的对等性、传播的广泛性以及应用的平民化,受到了越来越多的企业和职业人士的关注。采用博客技术让企业很容易建立个性网站,然后使用行业和区域进行分类,通过商务总部联合体形式,实现多角度联合推广、多渠道信息发布、多方位贸易撮合等功能。博客不仅弥补了传统商务模式中商务应用的缺陷,还大大拓展了博客的应用范围,从狭隘的个人私密生活扩展到了个人的工作和职业、企业的营销和管理,博客的营销、展示和互动功能也因此得到了极大的发挥,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都获得了空前的发展机会。互联网博客不仅能帮助中小企业,还使大批自由职业者、下岗职工由个体经营者成长为企业营销者,开始二次创业。

博客比传统的商务平台有以下几个优势:一是企业可迅速建立独立域名的个性化网站,消费者不仅可以实现点播,还可以个人参与到节目的创意、制作过程中;二是企业发布的商业信息可迅速与商务平台共享,为消费者提供多样化服务;三是博客内容可以增加搜索引擎的可见性。

2.博客电子商务

如今几乎所有知名的搜索引擎都有强大的博客内容检索功能。因此,只要精明的商人懂得在博客里嵌入关键字,就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网页内容搜索引擎可见性。博客突破了常规的电子商务服务功能,提供了符合企业和各类职业人士实际需求的商务和职业应用,它不是简单地在原有电子商务网站的论坛中增加一个博客功能或者成为个人文集或日志,而是独创性地将博客的概念与电子商务、职业发展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为企业和职业人构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网上商务与工作平台,它可以涵盖各类职业人士和企业的网上商务和职业活动,并不只是局限于发布文章和日志。企业可以用此发布产品信息、供求信息、合作信息,开设网上销售与采购的窗口,宣传企业诚信、和善形象,建立客户信任,开辟高效直接的客户互动交流渠道,加强了解客户、服务客户,搭建一个信息和思想共享平台,互相吸取,开展高效的网上协同商务和协同办公等;而作为职业人,可以用此来展示个人的职业专长、工作业绩,并且开展职业交流、提供职业服务等。

目前,一些电子商务应用比较成熟的企业开始对询盘中体现出的客户信息进行分类整理,并应用在日后的具体营销中,比如分行业、地区、时间段进行邮件询问等。其实,博客也是一个与客户进行交流的平台,企业完全可以通过博客对用户行为进行研究。比如,可以在博客文章中设置在线调查表的链接,便于有兴趣的读者参与调查,这样扩大了网站上在线调查表的投放范围,同时还可以直接就调查中的问题与读者进行交流,这样不但提高了在线调查效果,也降低了调查研究费用。

博客开始兴起的历史非常短,并且还在不断发展中,但是很多企业已经开始尝试将博客应用到企业的商务活动中,尽管很多应用还不是很专业,但已经做出了有益的尝试。随着博客的日益普及,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应用博客作为电子商务的新平台。

本章小结

电子商务是21世纪经济发展的核心,是互联网时代最具体的应用。在本章中首先介绍了电子商务的产生过程,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和IT业技术发展既是它的产生原因,也是它的发展动力。电子商务的发展先后经历了3个阶段:萌芽阶段——基于EDI的电子商务;发展阶段——基于Internet的电子商务;膨胀阶段——E概念电子商务。所谓电子商务,指的是各种具有商业活动能力和需求的实体为了跨越时空限制,提高商务活动效率,而采用计算机网络和各种数字化传媒技术等电子方式实现商品交易和服务交易的一种贸易形式。电子商务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同时相对于传统商务和EDI商务,电子商务表现出结构性、动态性、社会性、层次性等突出的特点。

电子商务模式按常见的划分方法,可分为企业-企业(B to B)、企业-消费者(B to C)、消费者-消费者(C to C)三种模式。除了电子商务的模式外,本章还介绍了电子商务一般框架,从宏观角度上指出实现电子商务体系的各应用层面和众多支持条件。该框架整体上可分为4个层次和2个支撑条件,自底向上,从最基础的技术层到电子商务的应用层依次分为:网络传输层、多媒体信息发布层、报文和信息传播层、商业服务层;两个支柱是各种技术标准和国家宏观的政策、法律以及隐私问题。

电子商务是一个多技术的集合体,电子商务的基础技术体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Internet技术、Web技术、商务站点的建立技术、电子支付技术、安全技术等。随着各种技术的新发展,电子商务也在不断发展变化,而这些新技术就成了支撑电子商务的新技术平台。同时电子商务还是一种社会活动,必然受经济、法律、人文等各种社会因素的影响。电子商务不能离开一定的环境而独立存在,电子商务的正常开展需要各种环境的支持。

如今电子商务正如火如荼地向前发展,未来的电子商务将呈现出新的特色。电子商务模式将从初级阶段走向高级阶段,更好地满足客户的需求,提供更全面的服务。同时网络环境的不断变化,将促使电子商务步入一个新的时代,产生新兴电子商务平台。

要成功地规划电子商务战略,除了要清楚了解电子商务的相关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对战略有深刻的理解,在第3章就将对什么叫战略,战略有哪些作用,传统企业战略的规划过程做详细的介绍。

思考题

1.电子商务是在什么条件下产生的,其发展经历了几个阶段?

2.电子商务定义是什么,其特点有哪些?

3.简述电子商务模式按电子商务交易主体的不同可划分为哪几种模式,你还知道其他的模式吗?

4.简述如何去构建电子商务的一般框架,每个部分都有什么作用。

5.结合实际谈谈电子商务一般框架中两大支柱对构建电子商务的作用与影响。

6.构建电子商务的基础技术体系包含哪些方面的技术?

7.电子商务的经济环境、法律环境是从哪些方面影响电子商务的发展?你认为应该采取哪些手段或措施能更好地促进电子商务的发展?

8.简述新一代的电子商务呈现出来的特点。

9.简述Web 2.0环境下的电子商务应用的新发展。

10.分别登录网站www.legend.comwww.alibaba.comwww.chemnet.com.cn,分析这3个网站所采用的电子商务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