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中心集成开发平台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2.3 数据中心组成

数据中心技术是依托于MapGIS K9平台提供的空间数据管理能力构建数据仓库系统,依托于MapGIS K9平台的空间处理功能构建功能仓库系统,依托MapGIS K9搭建平台对数据与功能实现可视化的搭建,利用MapGIS K9二次开发组件体系作为基础开发手段,探索并实现MapGIS K9平台与具体应用相结合的一般模式、软件规范、通用模块及技术,以提供完整的GIS应用系统搭建解决方案,最终达到配置式、搭建式的开发。

1.数据中心分层结构

数据中心由悬浮倒挂式平台架构、数据仓库、功能仓库和搭建及运行平台四部分组成,如图2-3所示。

图2-3 数据中心的组成

按照多层体系结构建立数据中心的总体架构,具体可以分为用户层、框架层、功能插件层、仓库管理层。在实际的应用中,随着开发项目领域的扩展,功能插件层是不断被丰富的,并在仓库管理层的构件仓库中统一管理、统一维护;仓库管理层除了利用构件仓库管理维护用户开发的插件资源和功能资源外,还利用数据仓库访问存放于各分布的服务器、工作站、主机上的数据资源;在框架层,用户基于框架进行搭建、配置等方式二次开发,得到具体业务的解决方案,并运行;表示层直接面向客户,提供异构数据表现和信息可视化功能,运行于Windows系列操作系统。数据中心的分层结构如图2-4所示。

图2-4 数据中心的分层结构

多层结构提供了灵活的系统伸缩性,在MapGIS K9框架层、功能插件层、仓库管理层及表示层之间建立符合国际标准的访问接口,在实际应用部署时,可根据需求扩展系统的某个层面。数据中心采用“框架+可聚合的插件+功能仓库+数据仓库”的模式:数据中心的框架负责提供数据中心逻辑,并装载/卸载插件;插件是针对不同业务系统的特性而言的,插件可以集成到框架中。通过专题激活,便可以使用插件功能。框架看上去没有多大变化;插件应该遵循框架的接口协议。针对已经存在的功能,用户可通过功能仓库进行配置,形成新的插件,所以数据中心的插件是可聚合的。

数据中心这种架构设计的目的是为了实现:支持分布式数据存储,提供集成化开发;提供统一数据管理平台,支持子系统相对独立运行;开发的应用系统适用稳定,能够充分满足业务需求;采用基于GUID资源转换和元数据过滤规则形成安全的数据仓库和安全的功能仓库的模式,保障数据和功能的安全性;提供当前最新的搭建式、配置式、插件式二次开发技术,以最快的方式构件应用系统。

在实际的创建大型信息化解决方案时,一个解决方案通常包括多个业务领域的应用,产品功能和结构都非常复杂。数据中心基础平台同时支持C/S架构和B/S架构,能够极大地增加软件系统部署和运行的灵活性,因此,通过数据中心设计的解决方案在运行后得到的应用程序,能够实现一次设计同时拥有C/S架构和B/S架构软件的能力,极大地降低了软件系统的开发和维护成本。

2.数据中心功能集群组成

数据中心由三个主要的功能集群组成,如图2-5 所示: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及仓库系统,数据中心工作空间机制,数据中心配置、设计、管理、部署系统;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及仓库系统包括:元数据仓库、目录系统、功能仓库、数据仓库、资源注册与发现系统、权限系统、数据资源与功能资源、驱动体系;数据中心工作空间机制包括:地图文档及工程管理、图层及其扩展体系、集成视图、交互体系;数据中心配置、设计、管理、部署系统包括:设计器、工作流、框架界面、帮助系统、查询检索系统、插件体系。

数据中心首先是一个数据仓库,按照一定的主题域进行数据组织,可以存放和管理各种类型的数据(信息)资源和系统自身的信息;数据中心其次是一个服务中心,可以向外提供各种服务。数据中心是采用可定制的目录树结构管理数据,可实现层次化的管理。在实际应用中,可根据系统的实际应用主题域进行配置。

图2-5 数据中心功能集群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