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新商业时代
1.1 走进新时代
这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这是一个数据为王的时代,这是一个商业秩序重构的时代。时代,即时间与代际。通常我们认为它只是一个时间概念,实质上它还是一个代际概念。代际又分为自然代际与社会代际,自然代际是指家庭中的父母辈或祖父母辈与儿女、孙子女辈的更替,而社会代际是指不同时代人类之间的价值观、行为方式、购物习惯等差异,也就是说,“60后”“70后”的时代特征与“80后”“90后”的时代特征是截然不同的。人的代际更替与技术革新,催生商业的新陈代谢、更新换代。当今中国商业正在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这个时代具备三大新特质。
新商业时代的三大新特质
1.1.1 新常态
2014年5月,习主席在河南考察工作时第一次提及新常态:“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增强信心,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6个月后,习主席在2014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峰会(APEC)会议上系统阐述了新常态的经济政治主张。在题为《谋求持久发展共筑亚太梦想》的主旨演讲中,习近平向包括130多家跨国公司领导人在内的世界工商领袖,阐述了什么是经济新常态、新常态的新机遇、怎么适应新常态等关键点。习主席说:“中国经济呈现出新常态。”他认为中国经济有几个主要特点:速度—“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结构—“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动力—“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习主席用“新常态”向世界描述了中国经济的一系列新表现,包括增速变化、结构升级和动力转变,特别阐述了新常态派生新机遇,指出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增长更趋平稳,增长动力更为多元,发展前景更加稳定。
“新常态”从字面上看,“新”就是有异于旧质,“常态”就是时常发生的状态。新常态就是不同以往的、相对稳定的状态。新常态首先是针对过去长期形成的一种习惯状态而言,过去中国经济突出表现为经济增长速度很快,但不平稳,起伏很大,发展模式粗放,尤其是造成资源的过度消耗、环境的破坏,以及一系列经济结构的失衡。而“新常态”经济实质上就是进入高效率、低成本、可持续的中高速增长阶段。这是一种趋势性、不可逆的发展状态,意味着中国经济已进入一个与过去30多年高速增长期不同的新阶段。
新常态是中国当前经济的表象特征,更预示着中国经济接下来的发展方向。它的提出,标志着中国经济开始进入新常态时期,也意味着中国企业进入新常态时代。新常态对当下中国企业意味着:当“新”成为一种常态,“颠覆”也将成为一种常态。因此,企业只有不断颠覆和更新自我,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中保持持久的竞争力。
1.1.2 新经济
所谓新经济,实质上就是知识经济,而知识经济,则区别于以前的以传统工业为支柱的产业、以自然资源为主要依托的经济,它是一种新型经济。这种新型经济以高技术产业为支柱,以智力资源为主要依托。首位走上哈佛讲坛的中国著名企业家、海尔集团创始人张瑞敏认为:“所谓新经济,就应是以数码知识、网络技术为基础,以创新为核心,由新科技所驱动、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新经济,是消费者需求主导的经济。其核心是高科技创新及由此带动的一系列其他领域的创新。因此,创新是新经济的灵魂,也是区别于旧经济最核心的特征。小米、滴滴打车等公司的快速崛起就是新经济模式最好的体现,它们都是基于消费者需求进行创新的典范。
旧经济与新经济的对比
1.1.3 新商业文明
“互联网+”时代,互联网打破了消费者与企业之间信息不对称的格局,开启了消费者与企业平等沟通、自由交易的新局面,这意味着人类开始从过去的工业文明转为基于互联网的新商业文明。
新商业文明是指以消费者为中心、消费者当家做主的商业文明,即C2B商业文明。其一个突出特征是,经济不再仅仅以企业为中心组织,而是以消费者的价值网络为中心,价值网络是由产业价值链或供应链协作的各个社会化企业构成的。这些社会化企业协作的最大目的就是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变化,通过协同叠加效应更好地为消费者降低成本、提升价值。显然,这一变化背后的力量就是消费者主权。
过去工业时代的商业文化强调控制、标准、垄断,具有中心化、标准化的特征。而到了移动互联网引领的新时代,因其去中心化、分布式的特质,使得每一个人、每一个终端都可成为中心节点。人人都是中心,就相当于没有中心,人人互联,每个人都成为互联网络的一个连接节点。在全球大互联主题下,公司及组织的权力将极大地被弱化,取而代之的是用户个人力量的崛起,人性民主、平等、自由的欲望将极大地获得满足。在“互联网+”时代,新的社会关系将重新构建,新的伦理道德将重新缔造。“互联网+”将推动人类进入新商业文明,开放、透明、分享、责任将成为新商业文明的基本理念。让商业回归人、回归生活,是新商业文明的梦想。未来所有的商业运作都将围绕人来进行,商业将重新焕发出人性的光辉。
1.2 向死而生的转型
当代“存在主义”大师海德格尔曾经说过,每一个人都是在“向死而生”。王石为何爱登山?因为登山能让他体验到向死而生的感觉,面对生命危险依然能垂直攀登,挑战极限。企业也是一样,任何企业都有消亡的一天。既然结局都是零,作为企业家就需要一种向死而生的勇气和决心,才能在时代的更替中完成企业的蜕变和重生,才能突破死亡,为企业续命。
移动互联网将人们带入一个“我毁灭你,与你无关”的时代。在当下这个时代,互联网企业正摧枯拉朽地在各个领域攻城略地,正在对各个产业进行颠覆和改造。未来,所有企业都将变成互联网企业,如何拥抱互联网将成为所有传统企业都必须考虑的时代命题。在科技面前,没有人能够一直高高在上,时代会抛弃一切落伍者。
正如海尔张瑞敏所说:没有成功的企业,只有时代的企业。小米的成功到底是雷军的成功,还是时代的成功?绝对是时代的成功!比英雄人物更重要的,是时代!你以为你的对手是友商,其实你的对手是时代。未来打败你的不是你的竞争对手,而是这个时代。鲍尔默说:“如乔布斯所预测,他被董事会要求退位了,为什么?”“因为我是旧时代的象征。”
未来不是互联网企业淘汰传统企业,而是新商业文明淘汰旧商业文明。大时代面前没有转型,只有死去活来。在互联网时代,所有行业都不能置身事外,都必须转型。转也得转,不转也得转,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主动转型往往能有更大的机会,但如果倒逼转型,则可能会因丧失先机、准备不足,导致瞬间倒塌。
有人说:“企业转型比创业还难。”对此笔者比较认同。其实,转型最大的障碍不是方法的问题,而是利益的问题。很多企业因为放不下过去既得的利益,不愿突破过去的模式和舒适区,产生了路径依赖,导致无法完成转型。曾有记者问万科CEO郁亮一个问题:“万科死亡风险是什么?”郁亮的回答是:“路径依赖。当我们不能突破自己时,万科会死亡,当我们突破自己的时候,我们一定会活下来。”《颠覆式创新》一书作者、中欧创业营创始人李善友教授认为:“创业最大的痛点是,你做了五六年之后,你对所做的事情习以为然,当你习以为然的时候,你就有了思维盲区,或者说就是路径依赖。”因此,当下企业要想突破常规,建立新局面,就必须冲破桎梏,打破框架,向死而生,革自己的命!他杀被虐,自杀重生,所有企业家都需要有一颗向死而生的心,如果没有这个心态,就无法在激烈的竞争中胜过强者而生存。
1.3 企业家的蜕变
世界著名创新学家克莱顿·克里斯坦森在《创新者的窘境》一书的封面中写了这样一段话:“就算我们把每件事情都做对了,仍有可能错失城池;面对新技术和市场,导致失败的往往恰好是完美无瑕的管理。”当下商业环境,对企业家提出的要求是,除了要有向死而生的勇气外,还需要一切革新的思维!企业要转型,企业家必须先转型,特别是企业家的思维要先转型。
过去,企业家的首要职责是做好经营管理,确保销售额与利润。然而今天,客户需求不断变化,竞争对手趋于隐形,所有企业都需要思考新商业时代的突围路径,并由此重构模式,开启二次创业。因此,在“互联网+”这样一个重构的时代,企业家需要转型成为创业家,转型成为企业的首席架构师,一切重新想象,一切重新设计。重新基于时代架构企业的业务、模式、方向,架构对企业未来的一切设计。同样的资源创造不同价值,是源自架构设计的不同。因此,企业家必须重新思考和调整企业的架构,才有可能让企业在“互联网+”时代不至于因为陈旧的模式和思想而被无情地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