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医学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二章 指导理论

各种医学的形成都有自己的指导理论,这些理论主要包括了当时的哲学指导理论、科学实验理论、科学指导理论和科学方法理论等。这就是说,所有的医学,则要是一门独立的医学,而不是边缘医学(即某种医学的边缘学科系),它的形成,既有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理论的基础,又有当时的科学理论的基础。在此仅介绍三个阶段医学,即经验医学、实验医学和理论医学的指导理论,就可以基本上概括了各种医学的指导理论了。

第一节 经验医学的指导理论

经验医学,如我国的中医学等,虽然是将人们与疾病作斗争的经验直接用于临床,而来说明医学机制,就是用物质运动的一般理论(如哲学理论)来解释。但是,我国的中医学却有自己比较完整的指导理论。

一、朴素唯物论

代表我国经验医学的中医学的哲学指导理论,就是朴素唯物论,或称朴素唯物主义,即古代唯物主义。《辞海》的解释是:用某种或某几种具体物质形态来解释世界本原的哲学学说。往往与朴素辩证法思想结合在一起。所谓朴素辩证法(即古代原始的辩证法),就是指“直观地认识到一切事物都在普遍联系和运动变化之中,猜测到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辞海》,1509页)这种朴素唯物论,在中国古代有”五行”(木、火、土、金、水)之说。古希腊哲学家,如泰勒斯、赫拉克利等以水、火等来说明宇宙的始源。古印度的遮缚迦派认为万物是由地、水、火、风等“四大”元素构成。我国中医学中的“阴阳五行说”就是基于这种朴素唯物论。中医学中的相生相克思想,也是源于朴素辩证法的。

二、阴阳论

中医学的科学实验理论,就是阴阳论,或称阴阳学说。它是中医学的基础理论之一。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已将阴阳的概念运用于医学领域。

朱时清院士指出,阴阳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用来描述一切事物和现象的互相对立与互相统一的正反双方的概念。在描述事物的相互关系时,则阴阳为事物的相对关系,如男是阳,女是阴;母为阳,子为阴。在描述现象时,如正电荷为“阳电”,负电荷为“阴电”等等。在中医学中,描述脏腑、组织、部位等属性时,以脏为阴,腑为阳,气为阳,血为阴,背为阳,腹为阴等;在阐述生理变化时,则阴血主要濡润和滋养组织,阳气主要温阳和固卫肢体。肾阴与肾阳有相互依存关系等,称为“阴阳互根”或“阴阳资生”;在阐述病理变化时,则阴邪内盛或阳气虚衰都可表现为寒证,阳邪盛实或阴液耗伤都可表现为热证。若寒证与热证互为转变,则称为“阴阳转化”;指导诊断和治疗,在表、里、寒、热、虚、实证候中,区别阴证和阳证。用补阴的方法以制阳热,用温阳的方法以消阴寒,则称为“阴阳制约”;在治疗时,如果阴不足就要滋阴,而阳不足则要温阳;区分药物的性能,把温性、热性或有辛甘发散作用的称为“阳”,凉性、寒性或有酸苦咸、涌(催吐)泄(泻下)作用的称为“阴”;药物的升、浮作用为阳,沉、降作用则为阴等等。

总之,中医学在用阴阳说明脏腑、经络的生理、病理等的同时,又利用药物的阴阳属性来调整机体阴阳的偏胜或偏衰,以达到治疗的目的。

在中国古代,还将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合流而成阴阳五行学说,用来描述和研究人体的组织结构、活动功能、疾病的发生、发展、以及药物治疗等。

朱院士说,中医把人体的肝脏、心脏、脾脏、肺脏和肾脏的属性用“五行”来表述。例如:

肝脏(属木),为解毒功能系统。因水生木,如水不足或木之吸水性过强(肝火旺盛)都将造成木之枯萎(肝脏运转不良),又木克土,将造成脾、胃功能障碍。

心脏(属火),统管机体各部分,使之协调活动,在“五脏六腑,心之为主”。主神志(包括精神状态、意识、思维活动等),主管血液在脉管内运行,营养全身。中医学的心包括了循环、血液、中枢神经和植物神经系统等。因水克火,若肾脏与心脏无法达到平衡,就会危害身体。如果水过于旺盛则气血将无法正常运行,如果火过于旺盛将反制水。

脾脏(属土),主管饮食的消化吸收,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功能系统。中医学的脾脏功能包括了胃的功能。若土质不良(营养吸收不足),将无法供应各个器官应需的营养。脾脏对水有调节作用,即土克水。

肺脏(属金),主要指呼吸系统,但对体液和血液循环也有调节作用。在中医临床上凡属呼吸系统、体液和血液循环、咽喉等方面的疾患,多可从肺论治。因土生金,故脾、胃功能无法正常运作时,肺脏也相对受到影响。

肾脏(属水),主宰人体生长发育、生殖和维持水液代谢平衡的功能系统。包括生殖、泌尿、部分内分泌、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因水生木,所以肾脏功能不健全或退化时,将会影响肝脏的正常运作。又因“土克水”,则又会导致脾、胃功能的障碍。

朱院士还指出,五行之间存在相生相克的关系,如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就是指相生关系,即相互滋生、促进、助长的关系:而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就是相克的关系,即相互制约、抑制、克服的关系(《自然》杂志,2005.5月250页)。

总之,中医学的科学实验理论中的阴阳论,不仅很好地阐明了脏腑、经络的生理、病理内容,而且,还具有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辩证法的思想,对于中医临床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其中的阴阳五行理论,在描述和研究人体时,对其进行实际观察和经验总结,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三、黑箱理论

经验医学中的科学指导理论是黑箱理论。杨鸿智教授说,在古代,容自然科学与哲学为一体的哲学称之为“自然哲学”,则从原因到结果之间的一段空白,只能用哲学推理来联系。所以人们公认,这种理论属于“黑箱理论”。由于经验医学所研究的对象是人体的整体,所用的研究方法只能是基于“黑箱理论”的黑箱方法。

所谓黑箱,就是指某种结构复杂的电子元件或电子仪器设备,意味其内部工作特性不须透露,故名。使用时可以作为一个独立的整体进行装置或拆卸。具有对某个系统实行自动控制或自动记录的功能。(《辞海》,2000年版,2485页)。

黑箱方法,《辞海》载:“通过观测‘黑箱’外部输入信息(外界对黑箱的影响)和输出信息(黑箱对外界的反应)来研究和认识其功能、特性、结构、机理的科学方法。这一方法注重以整体和功能考察事物和系统,便于研究在完整状态下和解剖状态下具有不同性质和功能的高级复杂系统如人脑等;它根据观测的输入(因)和输出(果)的数据建立黑箱模型(数学模式、框图模型等),对系统的内部结构和机理作出预测,便于研究规模庞大、结构复杂、因素繁多、功能错综复杂的系统如生态系统、经济系统、社会系统等。”

由于人体系统有不少情况处于“黑箱状态”,只能通过外部观测试验,利用模型进行系统分析,通过信息的输入与输出,来研究人体系统的功能和特性,探索其构造与机理。因此,不仅经验医学要运用黑箱方法,以黑箱理论作为其科学指导理论,即使理论医学也应使用黑箱方法,来研究活的人体系统的整体功能和动态特性等等。

四、传统整体论

经验医学的科学方法理论是“传统整体论”,或称原始整体论。

所谓整体,《辞海》定义为:“指构成事物的诸要素组成的统一体。”“整体与部分是对立统一的,整体由相互联系的各个部分构成。”部分是整体的一环,不能脱离整体孤立存在,而整体大于它各个部分的总和,整体所具有的质不同于各个部分在分散孤立时所具有的质,但整体功能的丧失会立即引起部分功能的瓦解。《辞海》将整体论定义为:“关于整体与部分关系的理论。该理论从整体出发,认为整体大于部分之和。”从整体和整体论的概念来看,用来处理人体的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不仅符合辩证法,而且,也真正地符合人体的整体与部分关系的实际情况。可见,中医学以传统整体论作为其科学方法理论,就能够较好地揭示防病治病中的一些机理。但是,传统整体论与理论医学的科学方法理论中的系统整体论是有较大区别的(详见表3所列)。传统整体论是从整体到整体,对事物和人体只能达到笼统的认识,也存在不少的臆测,不可能达到深刻的揭示和深入的认识效果。

(刘薇 李劼)

第二节 实验医学的指导理论

由于现代自然科学的高速发展,其研究成果在医学领域的广泛应用,使医学进入了实验医学阶段。因此,对人体这个“黑箱”就逐渐被打开,关于人体内的各种精细构造和复杂精密的功能也有了较多的了解。则指导实验医学的理论也就与经验医学的指导理论完全不同。现将实验医学的哲学指导理论、科学实验理论、科学指导理论和科学方法理论中的一些理论,分别简介于下,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实验医学的优势和不足。

目前,实验医学已发展到现代医学阶段,所产生的边缘医学学科也较多。但是,它的指导理论中却有一些理论束缚了它的发展和对人体这个复杂系统更深入的认识。这就促使医学必须向理论医学这个更高阶段发展。

一、机械论

机械论又称机械唯物主义,它是实验医学的哲学指导理论中的一种理论。所谓机械论,就是“指用机械力学原理解释世界一切现象的形而上学的观点。”(《辞海》)机械论于17~18世纪在欧洲形成。机械论的特点,是用机械力学原理来解释一切现象和过程,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观察世界,把自然界和社会的变化过程归结为数量增减、位置变更,把运动看作是外力推动,否认事物运动的内部原因、质的变化和发展的飞跃。”(《现代汉语词典》)

机械论是用形而上学观点来看待世界一切现象。而形而上学是同辩证法相对立的世界观或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形而上学的特点是用孤立、静止、片面、表面的观点去看世界。否认事物因内部的矛盾引起的发展。黑格尔认为,形而上学是反辩证法的。如果运用机械论形而上学观点,就无法真正揭示人体的奥秘。如果以机械论来指导临床诊断与治疗,就会把病人当做一架没有生命的机器,任意宰割,绝不可能提高诊疗效果。这是实验医学中的一个致命缺点,也是影响现代医学发展的一大障碍。

二、唯心论

唯心论,又称唯心主义,它也是实验医学的哲学指导理论中的一种理论。

唯心论是与唯物论(即唯物主义)相对立的哲学基本派别。在哲学的基本问题上,认为物质世界是意识、精神的产物,主张精神(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唯心论有两种基本形式,把客观世界看成是主观意识的体现或产物的称为主观唯心论(或称主观唯心主义),而把客观世界看成是客观精神的体现或产物的称为客观唯心论(或称客观唯心主义)。

英国的贝克莱提出的“存在就是被感知”的观点,以及中国的王守仁的“天下无心外之物”的观点,都是主观唯心论。这种观点抽象地夸大了人的精神方面的功能,这样不是陷入唯我论,就是转化为客观唯心论,承认客观精神(上帝、神仙等)的存在。客观唯心论认为“客观精神(理念、绝对观念)先于物质世界独立存在,是第一性的,是世界万物的本原。客观唯心论总体上是错误的,但含有辩证法的合理因素(《辞海》)。

人们在实验医学的研究和服务于活的人体时,若以机械论作为其哲学指导理论,就会以形而上学的观点来认识和处理各种问题,从而滑向唯心论的深渊,也就不能真正揭示生命运动的本质。

三、原子论

原子论(或称原子说),是实验医学的一种科学实验理论。实验医学认为,活的人体,不仅由许多细胞组成,细胞由生物分子组成,生物分子又由原子组成。故认为原子是组成人体的最基本的单位。因此,实验医学中的原子医学就是基于原子水平的医学,而分子医学是基于分子水平的医学,细胞医学则是基于细胞水平的医学等等。

原子是构成单质或分子化合物的最小的粒子,也是物质进行化学反应的最基本粒子。它由带正电的原子核和围绕原子核运动并带负电的电子组成。原子的半径为(2~3)×10-8cm。

原子论是古代关于物质结构的一种朴素的唯物主义的学说。在公元前5至4世纪由古希腊哲学家留基伯和德谟克利特提出,他们认为万物皆由大量不可分割的微小物质粒子组成,这种粒子称为原子。在中世纪,原子论受到宗教和神学的压制,没有得到发展。直到17世纪法国哲学家伽桑狄才再次提出原子假说。此后,原子论在化学和物理学发展的基础上,逐步发展更新,成为原子分子学说,并认为原子、分子都是可分的(《辞海》)。

四、白箱理论

我们认为,“白箱理论”是实验医学的科学指导理论。因为,实验医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不断地探索人体内部的奥秘,广泛地运用了化学、物理学、生物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使人体这个“黑箱”渐渐被打开,而变为“白箱”,让人们看到了人体内的各种精细的构造和各种复杂精密的功能。现代医学在临床诊疗中所使用的各种高、精、尖仪器和检验技术,如X射线、CT、磁共振、γ射线、三维、四维超声诊断仪、电子显微镜、各种内窥镜、PCR、纳米技术、基因技术和锌指技术等,就可以大大加快打开人体这个“黑箱”,并帮助人们认识到一个完整的人体是由不同功能的系统、器官、组织、细胞、生物分子、基因等组成的。组织、细胞的损伤,基因变异或受损,使人体的功能失常,导致疾病。所以,以“白箱理论”作为现代医学的科学指导理论,不仅可以更清楚地了解人体精细结构和致病机制,而且,还可以大大提高临床诊疗水平,促进现代医学的快速发展。

所谓白箱理论,就是指知道输入和输出,还知道输入后在内部如何发生变化以及怎样转变为输出的全过程的一种理论。其所用的方法,就是“白箱方法”。它是对系统的认识能够做到已知,又在此基础上进行再认识,以提高对人体系统的已知性和更大的预测性。

在白箱方法与黑箱方法之间,还存在“灰箱方法”。其实,根据目前的科学水平,对人体这个复杂、活的巨系统,只能认识到“灰箱”水平,还不能完全达到“白箱”水平。所以,在现代医学的研究和服务中,就要更多地使用基于“灰箱理论”的“灰箱方法”。它是指对人体这个开放的复杂巨系统,以能做到部分已知其中间的结构、机理和作用过程,而对另一些只能采用“黑箱的方法”的一类方法。

五、还原论

实验医学从现代自然科学那里继承下来还原论,作为它的科学方法理论。

所谓还原论,就是指“把心理现象简单地归结为生物、生理、理化过程的一种理论。”还原论的特点,“是把高级水平的事物归结为低级水平的事实,从而否认高级水平的事实。”还原论“有不同的表现形式,比如生物还原论,把心理归结为生物适应机能;生理还原论,把心理学归结为有机体生理学,物理化学还原论,把心理归结为物理化学变化。”(《辞海》)

在实验医学中,凡是能够重复的过程,就视之为科学,而不能够重复的就为不科学,这也是受到还原论的观点影响的结果。陈竺院士认为:“由于还原论的影响,使近代医学的分工越来越细,甚至出现所谓的‘破碎化’现象。比如说,在一些血液中心,看白血病的医生就看不了与凝血相关疾病,研究血小板的就不管凝血因子等等。这说明还原论已使近代医学走到了一个必须加以更新的地步。我想,目前被大家公认的新世纪医学应该是循证的、个体化的系统医学。”

(王双庆)

第三节 理论医学的指导理论

由于理论医学是由各种现代自然科学理论向医学领域广泛渗透后形成的。使理论医学不仅在思维方法上进入唯物辩证法阶段,认识层次也已进入基本粒子或更深入的层次,而且,在继续进行实验研究的同时,还使用各种现代科学理论来整理和指导研究及临床诊疗工作,对人类生命的认识,也上升到理性认识阶段。因此,就需要采用与经验医学与实验医学不同的理论作为理论医学的指导理论。

我们在《21世纪医学构想》(李洪珍、陆恒等著)一书中,曾提出“自我保健医学”的哲学指导理论为辩证唯物论;科学实验理论为精神神经免疫论和“耗协论”;科学指导理论为大系统理论;科学方法理论为系统整体论。我们认为,这些理论也可以作为理论医学的指导理论。今将这些理论分别介绍于下。

一、辩证唯物论

辩证唯物论,又称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因它是“关于人类认识的来源以及认识发展过程的唯一科学的理论。”所以,它作为理论医学的哲学指导理论,才能正确地推动理论医学的发展。

辩证唯物论的“基本原理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在坚持从物质到意识的认识实践的基础上,把辩证法应用于认识论,并把实践的观点提到第一的地位。认为认识是实践的基础,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的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具有模写性与创造性两个基本特征,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它不是对客观外界的直观的消极的反映,而是为了改进客观世界而进行的积极地能动的反映;人类认识真理的过程,是从感性认识能动地飞跃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能动地飞跃到革命实践的辩证过程;真理是在与谬误作斗争中发展的,同时也是由相对到绝对的过程;一个正确的认识,往往需要经过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辩证唯物论由于科学地解释了认识的本质、来源、发展过程及其规律,因而……彻底驳倒了唯心主义的认识论和不可知论。”(《辞海》)因此,在理论医学的研究和临床实践中,须以辩证唯物论的哲学观点来指导,采用唯物辩证法(即马克思主义辩证法,是以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最一般规律为研究对象)的认识论方法,来认识人体的本质是物质的,人的健康和疾病都是与各个方面紧密地联系的。人按照其自身固有的对立统一规律运动和发展。在人预防疾病、保持健康以及诊治疾病的过程中,物质是第一位的,但也存在着精神、意识和心理因素等的作用。人体疾病的发生、发展和治愈等,虽然因素多种多样,但是,内因是根据,外因是条件,外因必须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

总之,在理论医学的科学研究和临床实践中,以辩证唯物论为其哲学指导理论,唯物辩证法为其思维方法,就是以唯物主义和实践论的观点,运用了唯物辩证法的方法作为其认识论的理论观点和实践方法。这样,就能够科学地揭示人体生命运动、健康和疾病的本质。

二、精神神经免疫论

精神神经免疫论,又称心理免疫论。它可作为理论医学的科学实验理论中的一种理论。所谓精神神经免疫论,就是揭示大脑与免疫系统相互作用以影响疾病易感性的方式之理论。它也是精神神经免疫学的理论。

我们曾将中枢神经与免疫系统相互作用的机理,以及精神因素对环核苷酸、核酸、蛋白质合成、神经内分泌、代谢和生物信息传递等影响的原理,统称为精神神经免疫论。

(一)中枢神经与免疫系统相互作用

揭示人类大脑与免疫系统相互作用以影响疾病易感性的方式,是心理免疫学的主要研究课题,也是精神神经免疫论的核心。因为,一些研究表明,大脑会影响免疫功能,这就意味着心理、情绪等因素与疾病的发生、发展和治愈有关。人体的免疫系统是识别和抵制机体中的细菌和病毒等外来物的主要系统。当人体的免疫功能正常时可以防止许多疾病,诸如感染性疾病、癌症、艾滋病等等。许多疾病的易感染程度取决于机体免疫功能的状态。因此,以大脑与免疫系统相互作用为主的精神神经免疫论就成为理论医学的科学实验理论的重要理论之一。要了解这个理论,首先要了解医学科学的新领域——心理免疫学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成果。

心理免疫学(Psychoimmunology),又称为心理神经免疫学(Psychogenic neuroimmunology),或称为精神神经免疫学(Mental neuroimmunology)。它是研究心理、意识、情绪等因素如何通过中枢神经系统对免疫系统的作用,进而改变机体功能状态的学问。简言之,就是研究心理、情绪因素与免疫系统相互作用的机理及其与疾病有关的学问。心理免疫既是心理学家与免疫学家共同耕耘的新领域,也是临床医学家、流行病学家、生物学家和医学科研人员都应该研究的新课题。心理免疫学是基础医学中的一门新的、重要的学科,也是理论医学的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

近年来,心理免疫学主要是研究:通过施行心理疗法,以转化人的精神状态,来增强人体免疫功能;了解连接人的感情生活与免疫系统变化的机理等等。

目前,在心理免疫学的研究方面,归纳起来,主要的现已取得如下一些成果。

1.悲伤降低免疫功能

研究表明,丧偶的人比正常人容易患病或死亡。澳大利亚的巴特柏(Barttrop, R. W.)等人曾测定了26位近期丧偶人的免疫功能,发现丧偶两个月的人淋巴细胞反应比正常人慢,这表明心理、悲伤、情绪极度压抑至少对免疫系统的一个重要成分有害。其他研究也显示了相似的结果。

2.应激影响免疫功能

研究表明,日常生活应激对健康人的免疫系统有影响。美国俄亥俄大学的简尼·克可特——格拉斯(Janice Kiecolt——Glaser)等人曾调查了75名即将参加重要考试的医学生,发现考试那天学生血液中的自然杀伤细胞活性比一个月前明显降低。如果教师对学生施加压力,学生唾液中的抗体分泌量会减少,这也表明对免疫系统有害。

许多动物实验也表明,动物受应激,抗病能力下降,如小鼠等在受到催逼或电击的应激时,他们对脊髓灰质炎、疱疹复合病毒和疟疾、寄生菌感染等抵抗力降低。美国华盛顿大学的赖利(Riley, L.)发现,某些次要条件的变化,也会产生影响,如雌小鼠感染乳腺癌后,若生活在普通实验室只能存活358天,而生活在低噪音、无臭、没有干扰的特别“轻松”的实验室里,则能存活566天。

还有研究表明,心理应激不一定都有害,有时还能增强抗病能力。如受强行限制的老鼠,则对过敏性脑脊髓炎的抵抗力增强。当猴子学习一个动作时遭电击,其对脊髓灰质炎的抵抗能力加强。当应激刺激的时间长短不同,则对免疫功能的影响也不同。美国霍普金斯大学的蒙杰(Monjan, A.)和克里克特(Collector, M.)对老鼠每天在不同时间内用不能控制的噪音刺激,试验发现,短期刺激减弱鼠淋巴细胞反应,而刺激一周以上的鼠的淋巴细胞则比未刺激的鼠的淋巴细胞活性增加。这说明短期应激对免疫功能有害,而应激时间长又对免疫系统有利。

美国罗切斯特大学的阿得(Ader, R.)等人的试验还发现,条件反射能够增强免疫功能,如增加自然杀伤细胞的活性。

3.给氧增强免疫功能

在临床上安排病人接受需氧治疗,可增强免疫系统功能。在给氧的同时,并进行缓解精神紧张的训练,使病人放松情绪,则会使病人的T4细胞增加10%~14%,这表明病人免疫系统的功能增强。

4.乐观增强免疫功能

给病人施行能够增强乐观信念的心理治疗,会使机体的免疫功能增强。如指导癌症病人战胜悲观的情绪状态,加强乐观信念,比单纯接受医疗手段的病人产生更有活动力的自然杀伤细胞,从而起到保护病人,防止癌瘤增长的作用。我们在临床上发现,一些身患癌症而具有乐观信念的病人以及在抗癌治疗中结合使用“良性暗示和有效的想象力”的病人,则大都战胜了自身的癌症,这也间接地说明,采用增进乐观信念的心理治疗,可以增强病人的免疫系统的功能。许多参加抗癌俱乐部的病人,由于战胜了悲观的精神状态,生存时间有了较大的延长,控制了癌瘤的发展。

5.脱伤增强免疫功能

帮助病人从创伤的回忆中解脱出来,则有直接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科学家的研究表明,在进行心理治疗期间,帮助病人探索和整理人生深处那些心烦意乱的事例,会增加抵抗感染和病毒的T细胞。

6.微张增强免疫功能

轻微的紧张,有助于增强免疫系统的功能。但人经常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会使免疫功能降低,过度的放松对免疫系统不利。然而,通过轻微的紧张,使人处于和缓的兴奋之中,却能增强免疫系统的功能。

7.发笑增强免疫功能

加强锻炼、注意适当松弛和引人发笑等,都对免疫系统有益,早已被医学研究所证实。笑声疗法,不仅可以镇痛、有利于对心血管疾病的治疗,还是驱散癌魔的一种最佳疗法。美国的马林·多林格医师说:“不管癌症是在发作期,还是已被控制还是已经治愈,患者的忧虑和恐惧总是存在的,因此,减轻乃至消除这种情绪是很重要的。”日本的伊丹医生曾使用笑声治疗癌症和其他疾病。伊丹医生的研究表明,笑声可以明显地促进那些消灭癌细胞的免疫细胞活跃起来。

心理免疫学基础研究的成果证明:中枢神经与免疫系统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和彼此影响的关系。比如大脑影响免疫系统,而免疫系统的变化也会影响行为。

一些研究证明,心理应激与免疫系统之间联系的物质除了皮质甾类物质(如心理应激使大脑区域视丘下部释放化学物质间接刺激肾上腺分泌皮质甾类激素)之外,还有许多物质参与,例如,心理应激可使许多激素、神经递质和神经介质(其中包括生长激素、胰岛素、加压素、睾丸激素、催乳激素、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内啡肽和脑啡肽等等)的含量发生变化,影响免疫系统。实际上,心理因素影响免疫系统就是依靠这些化学物质。因为,免疫细胞有结合激素受体,即免疫细胞表面有识别各种激素和神经递质的受体,当某些激素与受体结合,就会产生连锁反应而改变淋巴细胞的活性。大脑产生的(也可由机体产生的)β-内啡肽和次脑啡肽等,在应激时释放。科学家发现。白细胞表面有神经肽受体,这种神经肽能够改变淋巴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的活性。所以,应激时释放的神经肽对免疫功能有直接影响。大脑直接影响免疫功能,还可能是神经细胞直接传送递质,一些研究表明,神经细胞与几种重要免疫系统的组织(如胸腺、脾脏、淋巴结和骨髓等)有关。这虽不能说明神经联系是免疫系统工作的基础(因为在试管中分离的细胞有多种免疫反应,而神经细胞则没有)。但神经联系能够调节免疫系统的活动。瑞士癌症研究所的巴士多维克(Besedovsky, H.)等人,给老鼠注射羊红细胞,则大脑区域下丘脑正中部神经细胞中电活性变化明显。当老鼠的免疫反应达到高峰时,神经递质去甲肾上腺素合成率下降。而且从大脑中检测到血液活性免疫细胞释放的化学物质。如抗原激活的淋巴细胞产生类似内啡肽的化学递质。巴士多维克提示这些“免疫激素”在免疫系统和大脑之间建立了两条信息流,这也间接地证明了免疫系统的变化也可影响行为。

有些科学家对T4细胞进行了研究,在有感染艾滋病危险的同性恋中,当受到艾滋病病毒感染时,病情进展,T4细胞会减少,施行心理治疗能增加T4细胞,可推迟艾滋病的发生。T4细胞的增加表明,在免疫系统中存在着心理上的缓冲效应。

上述的研究成果已证明,人的心理、情绪不仅可以影响免疫系统,而且,还是有生物学基础的。这也证明了,人体内的精神心理过程、神经生理过程和物理生化过程,是紧密地联系的,而且,又是互相影响的。同时,也说明了各种心理疗法、想象疗法、意念疗法、暗示疗法、信念疗法、信仰疗法和放松疗法等等,是通过改变免疫系统而起治疗作用的,并为这些疗法的治疗效果提供了理论解释。

(二)精神因素对环核苷酸的影响

环核苷酸包括环腺苷酸(cAMP)和环鸟苷酸(cGMP)。精神与环核苷酸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cAMP和cGMP都广泛地参与神经活动的调节。

神经肽(多肽激素)一般是通过cAMP起作用的,如ACTH这种多肽激素,可影响脑内的cAMP含量,使间脑和中脑中的cAMP含量增加最多。在全身组织中,脑组织中的cAMP的浓度约为其他非神经组织的10倍。cAMP是许多神经介质的中间信使。例如,多巴胺(DA)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的作用是通过cAMP作为中间信使来进行的;在中枢神经系统内,去甲肾上腺素可提高cAMP的含量,引起同一类神经元的电生理效应,而抗精神病药物则有抑制这种激活的效应;在动物脑内组织胺可激活H2受体提高cAMP,而H2受体的拮抗剂(甲口替胺)却阻断这种作用;前列腺素E(PGE)能够引起脑内cAMP迅速升高,以大脑皮层中增高为最多,等等。一些研究结果已指出,当腺苷酸环化酶受体长期受到过度刺激,可使此酶的合成及其活性下降。这意味着人体长期处于兴奋和抑制状态会引起脑内的环核苷酸代谢紊乱。

当脑内的cAMP含量过低,可能出现抑郁症。在人的大脑及其神经系统中cAMP/cGMP比值过高或过低,都会引起多种病理变化。许多报告指出,向脑或脑室直接注入cAMP可引起全身性行为警醒,躯体运动增高,大剂量时出现惊厥。脑中的cAMP含量与攻击行为呈正相关。而cAMP代谢的改变还可能与狂躁、抑郁和焦虑等病症有一定关系。在应激状态下,脑边缘系统的隔区和海马内cAMP水平提高,思维和情感障碍亦与环核苷酸有关。当机体处于应激状态时,通过cAMP引起酪氨酸羟化酶(TH)活性上升,而TH是合成儿茶酚胺的限速酶,这样就会诱导儿茶酚胺合成增加。故机体长期处于应激状态时,就使机体内的儿茶酚胺的浓度增高,从而导致一系列的病理状态。总之,人体处于应激状态时体内的cAMP含量增高,引起TH的活性升高,从而使儿茶酚胺的生物合成增加。可见,如果机体处于紧张、应激、受刺激等状态时,体内的儿茶酚胺的含量就会长期处于升高水平。这样就必然发生一系列的病理变化,这就是精神因素致病的一种途径和机理。精神因素对环核苷酸的影响,就是造成体内的cAMP含量的增高以及cAMP/cGMP比值升高,来影响中枢神经系统的快速调节,从而影响人的整体代谢,发生一系列的病理改变。

(三)精神因素对神经内分泌的影响

人的思维、感情、情绪、心理变化和行为等的活动,都受精神—神经—内分泌—效应器官的控制轴所控制,而在这个控制轴中,神经内分泌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们是起联系精神与效应器官之间的桥梁作用。而神经内分泌中的神经肽又直接影响人类的行为、精神活动和心理状态等。神经肽的种类很多,主要的有脑啡肽(enkephatin,它有止痛作用)、β脂肪酸释放激素(β-LPH,它有脂解活性)、内啡肽(endorphin,它有鸦片样作用,有很强的镇痛作用,在垂体中有α、β、γ内啡肽)、p物质(Substance P,它是一种11肽,它具有广泛的调节作用)、神经降压素(neurotensun,它的降压速度很快)、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hyrotrophin releasing hormone)简称TRH或TRF,它能促使垂体释放甲状腺激素(TSH),还有厌食作用,可引起行为的改变】、促黄体生成激素释放激素(LHRH,它可以诱发性行为,有增加性欲作用,改变小孩的性格,从粗暴、不服从变为热情、听话)、抗利尿素【(后叶加压素),它有抗利尿和升压作用】、催产素(它使子宫平滑肌细胞收缩,有催产作用)、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 Ⅱ,简称AGT Ⅱ,它是8肽,它对心肌有正性收缩作用)、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在应激时,ACTH和β-内啡肽同时分泌,ACTH有增强性功能的作用)、胆囊收缩素(CCK,它是8肽,能够调节饮食行为)、生长激素释放抑制激素(Somatostatin,简称GIH,它有减少活动的作用)、睡眠肽、活性7肽(它可使人注意力集中,提高记忆力,增强理解能力)、α促黑激素(α-MSH,它有提高适应环境能力的作用)、生长激素释放因子(LHRF)、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血管活性肠肽(Vasoactive intestinal polypeptides)和缓激肽(Bradykinin)等等。

神经肽可以调节特定靶神经元群的活动,它们是一系列行为和情绪变化的物质基础。神经肽起着联系人的精神因素和神经及内分泌系统的枢纽作用。人的精神因素(包括心理、情绪和情感等)可以通过神经内分泌来影响全身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调节;反之,神经、内分泌的异常也会影响精神心理的变化。这些研究成果,有力地证明了我们所提出的“人有精神心理过程⇌神经生理过程⇌物理生化过程之间的相互影响。”

(四)精神因素对代谢调节的影响

许多研究表明,人的精神因素,如心理情绪的变化,既可以通过神经介质、cAMP和cGMP起作用,又可以通过神经、内分泌起作用,还受其基因的影响,对人体的代谢调节产生影响。也就是说,人的精神因素可通过中枢神经系统的快速调节和慢速调节起作用,并通过神经和内分泌系统起作用,而这些系统又受基因控制,来控制、调节全身的代谢活动。如果人体长期处于应激状态,则过激的精神因素必然会通过快、慢代谢的失调而导致疾病。由于人的精神因素直接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影响全身的快速和慢速调节。因此,在一般情况下,精神因素成为影响人体全身代谢的非常重要的因素之一。

(五)精神因素对信息传递的影响

人体内的信息传递过程,大体是“大脑皮质——边缘系统——下丘脑、脑垂体——内分泌器官”。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方法检测后发现,当人体处于不利的环境和极度的焦虑、疼痛时,大脑的代谢和血流量都普遍增加。人的复杂行为过程,不是局部脑活动而是整个大脑活动,人的紧张情绪可激活脑内联系的通道,也可引起肾上腺素的分泌。而肾上腺素又对整个机体起激发作用。可见,精神因素会引起机体内信息传递的增强,如人处于不利环境和极度焦虑、疼痛时,就会引起人对自身和对环境的敏感性显著增强。同时,大脑的代谢、血流量和耗氧量也都增加。

(六)精神因素对疾病的影响

精神因素的变化,会通过环核苷酸、神经介质等的作用而影响全身。因此,人的情绪变化,无论是愉快的,还是悲伤的,只要其刺激强度达到一定的阈值时,都会对人的身体健康产生一定影响,当然,这种刺激阈值是因人而异的。许多疾病的发生、发展和治愈,都与精神因素的变化有一定关系。除了心理疾病有直接关联之外,在疾病分类学中划归为心身疾病的各种疾病,其发病与精神因素的关系也更为密切,其他疾病也有某些关系,而且,都是有生物学基础的,都是通过许多激素、神经递质和神经介质等的含量的变化,来影响整个机体,引发疾病和疾病转归等。

许多科学家的研究表明,当人体受到压抑时,血液和尿中的肾上腺皮质激素比无威胁时都有明显的升高。当压抑解除时,则皮质激素含量就大幅度下降。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和醛固酮(Aldosterone)等也出现相同的结果。有的研究还指出,人在应激状态下,心理因素和躯体活动因素同时动员。β-内啡肽等对心理因素起作用,而ACTH等则对躯体活动因素起作用。当人受到威胁或者想到要受威胁时,也会出现与上述相类似的变化。因此,在人体处于焦虑、恐惧、愤怒、激动等状态时,就会由于交感神经兴奋,发生血压升高,血液循环加快,心率加快,心脏输出量和心搏量增加,血小板增多,血液容易凝固,肌肉活动增强,血糖升高。同时,又由于副交感神经的相应活动,引起消化器官功能下降,皮肤血管收缩,使血液流向神经中枢,以便使人体能够很快适应这种环境。这种紧张状态,如果持续时间很长,就会导致机体代谢调节紊乱,容易发生心血管疾病、消化道疾病以及其他许多疾病。

Larry Dossey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就已指出,当人们来自钟表的阈下信息,即时间在流逝,生命在走向尽头等从暗示中领会得来的“紧迫感”时,就会发生心率和呼吸速度等身体节律功能的超速进行,并伴有血压的过度升高和血液中反映身体紧张的特殊激素的增加。如果经常有这种感觉,就容易引起某些疾病,如心脏病、高血压、免疫功能衰退,甚至于发展为对感染和癌症的易感性。他还指出,具有这种时间感觉的人,除了心率和呼吸加快以及血压升高外,还有血液中的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胰岛素和生长激素等的含量增多,并出现胃酸分泌过多、血胆固醇增加,汗腺分泌加快和全身肌肉紧张等症状。如果重危病人,有对死亡的恐惧和感觉时间快走到尽头时,不仅病情会越来越重,而且,还会使病人发生死亡的危险性增加。

Thomas W.Pew Jr.也指出:“当一个人处于持续不断的紧张状态之下,那么,他那种天然的、无意识地感到自己的身体如何在起作用的知觉就会受到皮质的阻滞。而在正常情况下,皮质将让紧张的心理压力得到舒缓,但当问题与社会制度体系牵连在一起时,皮质就不知道如何起舒缓作用了。这样日复一日地处于紧张状态之中,毋需很久人体就会患起疾病来。”

精神因素所导致的心身疾病,按照国内外心身医学专家的分类,大致有以下诸类疾病。

(1)循环系统病。主要有冠心病、原发性高血压病、原发性低血压病(低血压综合征)、神经性心绞痛、一部分心律紊乱、心脏神经官能症、雷诺氏病、昏厥、心肌梗死、心动过速、偏头痛等。

(2)呼吸系统病。主要有支气管哮喘、过度换气综合征、慢性呃逆、血管过敏性鼻炎、神经性咳嗽等。

(3)消化系统病。主要有消化性溃疡、溃疡性结肠炎、神经性厌食、胃肠神经症、慢性胃炎、慢性胆囊炎、慢性胰腺炎、胆道功能失调症、食道神经症、贲门弛缓症、过敏性结肠综合征、神经性呕吐、腹部饱胀、空气吞咽症、便秘、腹泻、烧心、饥饿症等。

(4)神经系统病。主要有神经性头痛、紧张性头痛、脑血管病及后遗症、植物性神经功能失调症等。

(5)内分泌系统病。主要有肥胖症、糖尿病、心因性烦渴、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甲状腺机能低下等。

(6)泌尿生殖系统病。主要有阳痿、不孕症、神经性多尿、游走肾、心因性尿潴留、过敏性膀胱炎、早泄、不射精症、遗精、阴道痉挛、性欲低下、性高潮缺乏、尿失禁等。

(7)骨骼肌肉系统病。主要有外伤性神经痛、事故多发症、书写痉挛综合征、慢性风湿性关节炎、全身性肌肉痛、脊椎过敏症、痉挛性斜颈、颈腕综合征、面部痉挛、类风湿等。

(8)妇产科病。主要有痛经、闭经、月经紊乱、功能性子宫出血、更年期综合征、经前期紧张症、绝育术后心身障碍、妊娠期心身障碍、产后心身障碍、人工流产中的心身障碍、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等。

(9)儿科病。主要有起立性调节障碍、继发性脐绞痛、心因性发热、夜惊症、头痛、口吃、睡眠障碍、儿童多动症、遗尿、腹痛、周期性呕吐、屏气发作、神经性胸闷、上学障碍症等。

(10)手术性心身病。主要有肠管粘连症、倾倒综合征(胃切除后)、多次手术后神经症、整形术后神经症、腹部手术不适应综合征、频发手术症等。

(11)皮肤病。主要有神经性皮炎、慢性荨麻疹、湿疹、斑秃、皮肤瘙痒症、疣赘、多汗症、接触性皮炎等。

(12)眼科疾病。主要有原发性白内障、眼肌疲劳、眼睑痉挛、眼睛癔症、青光眼、中心性视网膜炎、飞蚊症、眼部异物感等。

(13)耳鼻喉疾病。主要有美尼尔氏综合征、咽喉部异物感、耳聋、耳鸣、晕车(船)、嘎声等。

(14)口腔疾病。主要有特发性舌痛症、特种口腔炎、口臭、唾液分泌异常、咀嚼肌痉挛、义齿神经症、口腔溃疡、心因性牙痛、异味症、味觉丧失等。

(15)肿瘤。主要有胃癌、乳腺癌、子宫颈瘤、肝癌、肺癌、肠癌、子宫良性肌瘤、乳腺良性瘤等。

(16)老年病。主要有老年冠心病、老年高血压、老年脑血管疾病、老年内分泌系统疾病等。

(17)其他疾病。主要有变态反应病、睡眠障碍等。

精神因素可以诱发多种疾病;反之,许多疾病又可以引起大脑调节功能的紊乱。出现精神上和心理上的不适应或异常。在临床上,既可以见到精神上和心理上的异常,这种相互影响进一步加重了病人的病情,增加了病人死亡的危险性。这个问题,是临床医生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例如,冠心病是一种心身疾病,其发病与精神因素关系很大,得病后精神因素对病情的影响则更大。病人在紧张、激动、交感神经兴奋时儿茶酚胺分泌增加,导致心肌耗氧量增加,心率加快,血压升高,易诱发快速心室性心律失常以至心室颤动而死亡。在临床上,给病人以心理治疗,使病人心胸开阔、情绪稳定,对预防冠心病人猝死有重要意义。又如,那些多愁善感,情绪压抑,倾向防御和退缩心理状态的人,那些具有心理矛盾和不安全感而压制自己愤怒和不满情绪的人,那些性格孤僻,经常自卑和绝望,无力应付严重的感情创伤的人,都易患癌症,特别是“压抑的愤怒是癌症的心理先兆。”但近来有不同的看法,性格与癌症发生无关。而癌症病人又常产生悲观失望的情绪,对治疗丧失信心,对死亡产生恐惧,具有恐癌心理时,将会进一步加重病情。因此,帮助癌症病人增强治疗信心,消除恐癌心理,常用笑声来驱散癌魔,往往能提高治癌效果。

总之,精神神经免疫论,是一个十分重视精神因素对人体的影响和认为疾病会产生精神、心理异常的理论。这个理论的重点,就是认为心理情绪因素会通过中枢神经系统来影响内分泌系统,进而影响免疫系统,而免疫系统的变化,又会通过内分泌系统的改变,影响中枢神经系统,进一步导致心理情绪变化。这是一种双向作用过程。从这个理论的核心和重点来看,尽管心理治疗已从谈话疗法转变为生物学疗法,随着心理药理学的发展,服用某些药物(如prozac、fluoxetine)能够改变人的思想和情绪,能够改善临床抑郁病人的精神状态,提高正在丧失的自信心,但要真正地提高病人的自信心,增强病人的信念,还必须促使病人主动地、自觉地参与,故精神神经免疫论,就必然是理论医学的科学实验理论中的一个重要理论。理论医学也只有以“精神神经免疫论”作为其科学实验理论,才能使理论医学真正地揭示生命运动的本质,把人类对生命的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阶段,并使理论医学成为真正的“主动医学”,以适应“主动医学观”的发展趋势。

三、耗协论

理论医学认为,根据生物序,可将人体的疾病分为时间结构序异常、空间结构序异常和功能序异常等。而引起人体内生物序异常的有外部因素(如生物因素、物理因素、化学因素、饮食因素、季节气候地理环境因素、社会因素和家庭因素等等)和内在因素(如遗传因素、内分泌状态、年龄、性别、营养状况、免疫功能、神经协调功能、人体内积熵、人格特征和心理情绪因素等等),但外因必须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这些内外因素有物质的、能量的或信息的,或者兼而有之。至于人体内的生物序发生改变的规律和机制是什么?又如何使人体内的生物序转变到时间、空间和功能有序的新状态?这就需要有一个新理论来解释。我们根据现代医学,尤其是理论医学的发展趋势和特点,运用辩证唯物论的观点和现代科学理论,提出“耗协论”作为理论医学的科学实验理论中的最主要的一种理论。

所谓“耗协论”,就是由耗散结构论和协同论有机地结合而形成的一种理论,简称DSS理论(即dissipative structure and synergetics三个词的第一个字母)。该理论具有耗散结构理论(普里高津提出)和协同理论(哈肯提出)的研究的内容、原理、对象和特征等。

由于耗散结构理论和协同理论汲取了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突变论、模糊理论和混沌理论的研究成果,采用了概率论、系统方法、统计学和动力学等相结合的方法,所以,“耗协论”也就必然汲取这些理论的成果和方法。

“耗协论”作为理论医学的科学实验理论的初步依据,主要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开放系统

理论医学也认为,活的人体是一个开放系统,并处于远离平衡的状态。人体时时刻刻都在与外界交换物质、能量和信息,切断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人必然死亡,这是人们所共知的。切断信息交换,人也不能生存。人体系统只有处在远离平衡的状态,才能生长发育,接近平衡就接近死亡。因为远离平衡才能产生涨落,通过涨落才能达到有序。但人体内的涨落应该在适度的范围内,而巨涨落也会破坏机体。

(二)耗散结构

人体系统是一个耗散结构,并以吃进负熵(熵是不能作功的废能被温度除所得之商。可见,吃进负熵就代表了吃进了能作功的有用的能量)来维持其有序结构。人体是一个开放系统,为了生存就必须保持远离平衡态,而体内各部分之间又存在着非线性的相互作用,所以,人体具有耗散结构的三个共同特性,故是耗散结构。

程序是生物系统的关键特征,也是人体的关键特征。人体细胞中的核酸(RNA)同棉纶、聚乙烯等合成高分子及橡胶、纤维素、胶原等天然高分子的最大区别,就在于核酸是信息高分子这一点上。人体同一切活的机体一样,为了维持自身的有序性和自组织性,就必须不断地向环境支付正熵,吸取负熵。因为,吃进负熵,就是吃进了有序;支付正熵,就是消除了无序或混乱。

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人体内由于生化反应等不可逆过程有熵的产生(dis)。尽管在人体的发育阶段,熵是减少的,甚至是大量的减少,但是,总的趋势仍是增加的。人体内熵的递增速率,称为熵产生率,以表示。即人体系统内的熵变化对时间的微分。所以,熵产生率是单位时间内的熵产生。人体内的熵产生率是以“流”(以Ji 表示,如生化反应率、热流和扩散等)和“力”(以Xi 表示,如输入和输出物质之间的自由能梯度、克分子内能梯度和温度梯度等)的双线性形式,即:

可见,人体内的熵产生率,始终大于零,并随着人体的衰老不断增大,直至死亡达到极大值。

人为了生存,就要吸入氧气、喝水和吃进食物等。食物是负熵和自由能的携带者。人吃进食物,不是吃进了分散的原子或亚原子,而是吃进了已经含有了高度有序的分子构型所构成的食物。食物中又储有有组织的化学能。因此,人吃进食物就是从环境中获得了自由能,或称吃进了有序,亦称之为吃进了负熵。薛定谔曾说,吃进负熵是动物和人所具有的重要功能。对人来说,光有这种功能还不够,还必须把体内代谢所产生的无序能量(即废能)排出体外,以防止机体内熵的累积,而造成身体内的熵增加。人体是通过排泄代谢废物(如呼出二氧化碳、排出尿和粪便以及其他代谢废物等)和以体表热消耗的形式向环境(宇宙)支付正熵。

人体内熵的耗散性,是人体所具有的一种重要特性。人体的这种特性若受了干扰或破坏,人体就要患病,甚至死亡。我们可以这样认为,人体内熵的耗散性消失之际,就是人生命体崩解之时。为此,各种医学特别是理论医学的任务,就是维持人体内的熵的正常的耗散性,保持人体的熵有较大的耗散率。人体内熵的耗散率,以表示。des为输入引起的熵变化,是人吃进贮有有组织势能的食物后所产生的熵流(或称为吃进了负熵),其值为负。所以我们将单位时间内的熵流称之为熵的耗散率。它是衡量人体从环境获取和支付的熵流畅通,体内的负熵值(即信息量)就增加,人体就生长发育,保持健康状态。

申农和范佛曾提出了信息量随着特殊消息概率的减少而增加,用来计算信息量的公式是:

式中H为可选的信息,且其概率为P1, P2, …, Pn 的信息量;K为取决于测量单位的常数。此公式与波尔兹曼所提出的统计力学中熵的公式,在功能上是相同的。波尔兹曼的熵的公式是:

S=K log W

式中S为系统中的熵;W为系统状态的热力学概率;K为波尔兹曼常数,因而,人们往往把信息看成是负熵。由于信息和熵是互补的,以及信息和负熵的一致性,所以,我们可以从系统的信息的增加来了解熵的减少。一个生殖细胞约具有1011比特(bit)信息,当生长发育到一个成年人时,其信息量约增至2×1028比特(是从原子水平计算的)。在人体生长发育过程中信息量的极大增加,反映了熵的极大减少。这种熵的减少,从表面上看来似乎违背了热力学第二定律,但实际上,是由于人体内的熵具有耗散性的结果,即将人体内的熵转移到环境中去了。若把人与环境看成一个整体,则熵并未减少。

由于在活的机体内,其熵才具有耗散性,而在死的机体内的熵则无耗散性,所以,熵的耗散性,是有生命体与无生命体之间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区别标志。

人体内的熵的变化性,反映了人体的生长发育、健壮、衰老和死亡。

人体内的熵的变化速率,称之为熵变化率,以表示。它是单位时间内的熵变化。ds为系统的熵变化。人体内的熵变化率是由其熵产生率与熵耗散率所决定的,即:

此公式与以下的普里高津方程:

ds=dis+des

是相似的。因而,人体的熵的变化性就完全取决于人体内的熵的递增性和耗散性。

当人体内的熵耗散率大于熵产生率时,即:

则人体内的熵变化(ds)就为负值。由于时间是向前的为正值,则单位时间内熵变化(即熵变化率)也就为负值,即:

这时是人体“吃进负熵”(或称为吃进有序)来维持其高度有序,使人体生长发育,或保持健康、强壮。

当人体内的熵耗散率等于熵产生率时,即:

其熵变化率为零,即:

这时,人体停止生长发育,或处于疾病的潜伏期,或处于亚健康状态。

当人体内的熵耗散率小于熵产生率时,即:

其熵变化率为正值,即:

这时,人体就衰老罹患疾病。

当人体内的熵耗散率持续的远小于熵产生率,待人体内的剩余负熵(即剩余信息量)被消耗光,熵变化率就会达到极大的正值,这时人就死亡。

人体内的熵耗散率大,是维持人体有序度的前提。而人体内的空间结构序为人体的细胞、组织、器官和骨骼等生物组织物质的宏观几何形态。至于人体细胞中的生物高分子(如DNA、RNA等)的结构和它们的电子结构的有序性,也应包括在空间结构序之内。人体内的时间结构序为人体的时间节律性(即生物钟)。人体内的功能序有人认为是合目的性的调控过程。我们认为,还应包括人体的生理功能和心理情绪的正常性。

人体内的有序度,会受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变异,若达到一定阈值,人体就会患病。当空间结构变异时,患所谓器质性疾病;当功能序变异时,患所谓功能性疾病;时间结构序变异往往是疾病发生的先兆或危险信号,矫正节律可以防治某些疾病。Bishep指出,DNA顺序的改变或不正常的表达,可能促使人类各种肿瘤的发生。有人认为,人体细胞中分子的晶体结构及其电子结构的改变,也都是一些疾病(如癌症等)发生的原因,保持人体健康的最佳的结构状态就是液晶态。

人体内的空间结构序和功能序之间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空间结构序改变会影响功能序,功能序改变又会影响空间结构序。例如,临床上的镰刀形细胞贫血病,就是在血红蛋白β链上从氨基酸末端开始的第六位氨基酸,由正常细胞的谷氨酸变为病态细胞的缬氨酸,由于空间结构的改变,导致功能的异常。而时间结构序又在空间结构和功能序之间起着协调和桥梁的作用。

为了维持人体内的高度有序性,就必须使人体内的熵变化率经常处于负值,而保持熵变化率负值的关键,就是加大人体的熵的耗散率。对人体来说,加大熵耗散率的主要办法是:保持人体正常代谢功能。在自我保健中,必须做到劳逸结合,起居规律,饮食合理,情绪稳定,应激控制,活动适当,锻炼适度,环境优美,身心健康等等。

(三)自组织性和相干协同性

人体本身具有自组织性和相干协同性。由于人体内存在着自我调控系统,能够通过体温、血压、血流和细胞膜的渗透性等涨落的激发,产生相干协同效应,从而进行自组织演化,使机体从病理状态转化为新的有序状态——康复状态。人体内的自组织性和相干协同性是通过自我调控系统来实现的。人体的细胞更新和组织再生靠自组织性;组织再生和细胞分裂的有序性和合目的性又靠相干协同性。人体只有处于远离平衡的有序状态才能自组织地演化;若处于近于平衡的有序就不能自组织地演化。我们采用物质疗法(如药物治疗等)、能量疗法(如理疗等)和信息疗法(如针灸、气功和想象疗法等)来治疗各种疾病,就是以增强人体的自组织演化而达到治疗的目的的。

(四)不可逆过程

就目前情况看,人的生命过程是不可逆过程。人从生到死,在时间上是不可逆转的。随着医疗保健的进步和生活条件的改善,人的寿命已有很大的延长,不论寿命延长多长,人是不能返老还童的。这可能与人体内部大量的过程是不可逆过程有关。例如,人体内的生化反应、扩散等都是不可逆过程,这些过程所形成的熵产生,虽可以以熵流和负熵化来消除,但因人的生命过程是不可逆的,最终仍伴有熵增加,当熵增加达到最大值,出现热力学平衡,人就死亡。人体生命的不可逆性可能是由人体内不可逆过程所决定的。由于耗协论着重研究不可逆过程,所以,它也适用于人类生命学的研究。

(五)人体内的演变

人体内的演变,在达到一定阈值时,就会发生突变。例如,从生理状态转变到病理状态,或由病理状态转变到生理状态,皆是在达到一定的阈值时(即量变到质变),发生突变的结果。有人认为,人体内的癌细胞在105个以下,不会发生癌症,如果超过这一阈值,就要发生癌症。另外,国内将中医的辨证论治和六经传变运用尖顶突变模型作了较好的描述,该突变模型还能描述《伤寒论》治疗。国外曾将某种精神失调的病理现象建立了蝴蝶突变模型,在治疗中增加模型中的“蝴蝶参数”,曾获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可见,运用耗协论研究人体内的突变规律,是可以提高治疗效果的。

运用耗协论的理论观点,研究人类生命学,可以促使理论医学的预防保健、病因分析、诊断治疗和研究方法等向更科学、更完善的方向发展。

根据耗协论的理论观点,健康是构成生命三要素(物质、能量和信息)和“三特性”的协调一致。所谓“三特性”,就是指人体内的结构序和功能序的高度有序性、人体自身各个部分之间的高度整体性、人体系统与环境之间的高度耗散(结构)性。在这“三特性”之间又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互相作用和协调一致的,任何一方发生改变,只要达到一定阈值,人就会患病。比如耗散性中的输入物质的量超过输出物质的量达到一定限度之后,“流”的结构改变,人就会患病,若不及时纠正,会使生命瓦解。因此,理论医学的一个主要任务,就是利用各种方法,协调“三特性”,调整“三要素”,使人体保持远离平衡态的结构。

从耗协论的观点来看,人,不仅是生物的人,还是整体的人,社会的人。所谓整体的人,就是指人由1015个细胞组成的一个普遍联系、相互制约的统一整体,作为一个整体的人,具有其组成部分所没有的特殊功能。众所周知,原子集合体具有温度和熵的特性,而单个原子则没有;DNA分子具有自我复制能力,而DNA的组成部分(如核苷酸)则没有;人具有思维能力和心理活动,但组成人体的细胞和组织则没有。故我们认为,人体不仅靠神经系统把局部和全身联系起来,更靠信息系统把人体各层次各部分和整体联系起来,把人体系统和环境联系起来。有人提出,信息是从物理过程到神经过程又到心理过程的转化物,反过来也是如此。因此,依靠信息就能把人体内的物理生化过程同神经生理过程和精神心理过程互相联系起来了,其中任何一过程受到影响,就必然要涉及到其他过程。根据耗协论的观点,对病因的分析,不仅要考虑到物理因素、化学因素、生物因素和生理因素对人体的影响,还要考虑到环境因素、社会因素、家庭因素和精神心理因素对人体的影响。

按照耗协论,在诊治中,要遵循“四个原则”(即整体性原则、有序性原则、相互联系原则和动态原则),采用“三种疗法”(即对症疗法、对病疗法和对因疗法)。对症、对病疗法,均属治标,对因疗法才是治本,做到标本兼治,治本为主,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在医学研究中,以耗协论来指导,不仅可以开创预防保健、预测疾病、病因分析和诊断治疗工作的新局面,还可以创造新的研究方法。在理论医学的研究中,不仅要采用传统的物理、化学方法和病理、解剖方法,还要使用社会学方法、心理学方法和行为科学方法,更要运用数学模型、模拟方法、模糊数学方法、系统方法、控制论方法和反馈原则等等。

四、大系统理论

大系统理论,是理论医学的科学指导理论。因为理论医学是把人体系统看作一个开放的复杂的巨系统以及把人体与环境看成一个整体系统来研究。所以,应以大系统理论作为其科学指导理论。

所谓开放,就是指人体必须与外界环境不断地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才能发育和生存。所谓复杂的巨系统,就是指规模庞大、结构复杂、目标多样、功能综合、因素众多的系统。人体系统,这个开放的、复杂的巨系统的结构层次也是众多的,其主要层次分为:

理论医学既从中观层次到微观层次,又从中观层次到宏观层次,并且,将各个层次综合地、辩证统一地进行研究。同时,根据理论医学的观点,人体(即个体)是生存在时间、空间中的活的有机体,他既需要不断与外界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又需要自身各个层次之间以及人体系统与环境系统之间相互协调、协同与协作(简称“三协”)。对人的个体层次来说,既要与宏观、中观的各个层次,也要与微观的各个层次进行“三协”,所用的控制系统必须是非常精密的,才能保证人体生长发育,保持健康强壮。如果交换失常,或各个层次的“三协”不好,人就要患病。所以,必须采用“大系统理论”作为理论医学的科学指导理论,才能使理论医学做到较好地解释人体这个开放的、复杂的巨系统,才能以更逼近于人体本质的观点,来探索防病治病的原理。

作为理论医学的科学指导理论的“大系统理论”,不是一般系统论,也不是一般大系统理论,而是一个含义更为广泛的理论。它包括了系统论、一般大系统理论、控制论、信息论、耗散结构论、协同论、突变论、模糊理论、混沌理论、量子理论、认知科学(即综合运用计算机科学、信息处理、认知心理学、脑科学和语言学等对广义智能的本质、属性和运动规律进行多层次、多方位研究的学问)、隐秩序(隐序是指不连续的元素彼此关联,相互隐含形成的一个全新的序)和力化学(是研究机械运动和化学运动相互转化规律的科学)等现代科学理论的一些合理的内核。这个大系统理论的主要特点,就是包含了众多的原理,主要包括的原理有:系统整体性原理、要素有用性原理、结构相关性原理、时空变化性原理、信息传递性原理、控制反馈性原理、人的能动性原理、规律效应性原理、竞争合作性原理、混沌有序性原理、模糊精确性原理、隐序显序性原理、连续断续性原理、渐变突变性原理和障碍协调性原理等等。

现代医学的高速发展,虽然获得越来越多的丰硕成果,但在发展道路上仍然存在着许多坎坷和障碍。如果协调不好,不仅会阻碍医学的发展,还会造成混乱,影响理论医学的发展和完善。若运用大系统理论,把人体系统置于大系统中来研究,从大尺度的视野中来观察,就能够处理好大尺度协调规律与人类生命及其健康的关系。在理论医学的研究中,只有运用大系统理论,才能正确认识和很好地运用各种大小尺度协调规律(如适宜人类良好生存环境的自然界大尺度协调规律、适宜人类生产和生活的良好社会环境的社会大尺度协调规律、人类及其社会同自然界良好和谐的大协调学规律、人体内各系统之间、细胞之间及基因之间微尺度协调规律等等),才能使人类真正地掌握自己的健康和命运。

我们认为,运用这个含义广泛、原理丰富、注意协调的大系统理论,作为理论医学的科学指导理论,就能够更深刻地认识人体生命的奥秘和疾病的本质,从而更有效地指导人们从理性认识上来防治疾病。

其实,一个活着的人,既是生物的人,又是社会的人;既是具有物理、化学性质的人,又是具有整体性和耗散(结构)性质的人;既是有生命的人,又是有思维的人;既是物质的人,又是精神的人……因此,对人体这个开放的、复杂的巨系统的研究,只有运用含义广泛,原理丰富的大系统理论,才能作出如实的反映。

理论医学运用大系统理论来探索人体系统,是从不同的层次来研究的,既从微观层次,又从中观层次,也从宏观层次,更从微观层次与中观层次及宏观层次的相互联系相互转化中来研究,以建立各个微观量之间、各个中观量之间、各个宏观量之间,以及微观量与中观量及宏观量之间的关系式,从而就能够更好地研究人体的疾病状态。第三状态(即亚健康状态)、残疾状态、疾病恢复状态、健康状态,以及它们之间相互转化的规律性。

五、系统整体论

理论医学所运用的科学方法理论,既不是运用实验医学的“还原论”,也不是运用经验医学的“传统整体论”(或称为原始整体论)。而是运用系统整体论,亦称为新的整体论,或称为现代整体论。系统整体论是建立在现代科学理论基础上的一种新的整体观和方法论。系统整体论,不仅强调系统的整体性,而且,更重视在精细分析的基础之上的整体性。也就是说,既注重微观、中观和宏观层次的整体性,更注重微观、中观和宏观层次之间相互联系的综合性和整体性。

整体性是人的各种特性中的一个重要的特性。现代人的整体性有越来越强的趋势。现代人不仅自身具有整体性,而且,个体与群体,个体与社会与环境,与自然,也构成整体性。为了顺应人体的整体性,现已产生了一种整体医学(Holistic medicine)。所谓整体医学,就是指“一种帮助个体精神、肉体和灵魂的卫生保健制度。”(美国整体医学学会所下的定义)整体医学的所谓整体性,“就是要求避免单一的药物治疗,充分利用某些有效的非药物治疗手段,来提高人体各个方面的功能水平,包括躯体的健康和心理的稳定,以及社会适应能力的健全和伦理道德的完好,从而达到增进健康、预防疾病或加速康复、延年益寿的目的。”整体医学的治疗,主要是应用饮食疗法、运动疗法、生物反馈疗法与松弛疗法、针刺疗法、神经肌肉的营养与卫生、环境医学疗法、精神疗法与想象疗法等7种基本疗法。前3种是主要的。可见,整体医学已重视“心理、社会因素”在致病中的作用,并在治疗中消除这些因素的影响。在整体医学中,还包括了整体护理,这样,就能够更好适应人体系统的整体性要求。因此,以系统整体论作为理论医学的科学方法理论,就能使理论医学更好地实施整体治疗和整体护理,从而更有利于保护人体的健康。

系统整体论是与传统整体论完全不同的一种新的整体论,它们之间的主要区别,如表3所列。

表3 两种整体论的主要区别

(李昌 曾萍 樊光辉 王丽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