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我国粮食供需现状分析
一 我国粮食生产现状
中国历来高度重视农业生产,特别是粮食生产。从数量角度来看,我国粮食产量为粮食播种面积与粮食单产的乘积。近年来,随着我国粮食播种面积的下滑,粮食单产水平是粮食产量的决定性因素。在发展粮食生产过程中,在稳定和扩大粮食播种面积的同时,要大力提高粮食单产水平。
(一)粮食生产总量分析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粮食产量不断迈上新的台阶,全国粮食供求进入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的新阶段。从2004年到2011年,我国粮食总产量实现“八连增”。2011年我国粮食总产量达到历史新高,突破57120.8万吨,比上年增产2473.1万吨,增长4.6%(见图3-1)。
图3-1 1949~2011年我国粮食产量及其增长率变化
资料来源:历年《中国统计年鉴》。
由图3-1不难看出,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粮食产量及生产能力的增长较快。虽然在1959~1961年和2000~2003年粮食产量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降,但粮食产量整体呈上升趋势。从1949年到2011年,粮食总产平均每年增加710.7万吨,年均增长率2.67%, 2011年粮食总产量是1949年的5.05倍。
以粮食总产量每突破1亿吨为1个台阶,我国粮食总产由1949年的11318万吨到2011年突破57120.8万吨,处在第4个台阶(见表3-1)。
表3-1 1949~2011年我国粮食产量阶段分析
第1个台阶,粮食总产达到21400万吨,时间从1949年到1966年,用了17年时间,平均每年增加粮食593万吨。
第2个台阶,粮食总产达到30476.5万吨,时间从1959年到1978年,用了11年的时间,平均每年增加粮食825万吨,较第1阶段增加232万吨。
第3个台阶,粮食总产达到40730.5万吨,时间从1979年到1984年,用了5年的时间,单产推动粮食总产增加阶段,平均每年增加粮食2051万吨,于1984年我国人均粮食达到400千克水平,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粮食生产最辉煌的时期。
第4个台阶,粮食总产达到57120.8万吨,时间从1985年到2011年,用了26年的时间,平均每年增加粮食884万吨。
由阶段分析可以看出,前三个阶段粮食增产所需时间逐渐减少,经过第三阶段辉煌的5年高增产时期后,粮食增产幅度开始放缓。从1997年到2011年,粮食产量仅比1996年增加7703.7万吨,尽管粮食产量受耕地、单产、政策等多种因素制约,但也反映了进一步提高粮食产量所需的时间跨度增加,粮食增长率放缓,未来粮食增产的难度加大。
从粮食播种面积来看,由于人口增长、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加快等因素,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粮食总播种面积整体呈下降趋势。2003年播种面积为14.9亿亩,为1949年以来的历史最低点。2004年以后,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发展农业生产的新政策,粮食播种面积出现了稳步增长的新形势,但仍低于新中国成立初期水平。相比播种面积的下降趋势,受科技进步、农业投入加大等多种因素影响,我国粮食作物单产水平不断提升。2011年粮食单产水平达到344.39千克/亩,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5.02倍。对比图3-1和图3-2,不难看出粮食单产与粮食产量具有很强的相关性,这也表明粮食单产水平是粮食产量的决定性因素。然而,值得注意的是,粮食单产水平在1960年与2000年前后也出现了较大程度的下滑,且增长率近年来有所放缓。
图3-2 1949~2011年我国粮食单产及增长率
注:粮食单产对应左坐标轴,单产年增长率对应右轴。
资料来源:历年《中国统计年鉴》。
对粮食单产序列进行单位根检验,ADF检验表明:粮食单产序列为非平稳序列。通过结构突变单位根检验,1960年和2000年为序列的结构突变点。根据粮食单产的结构突变点,同时考虑到1978年改革开放,前后政策上出现了较大的调整,根据这三个关键点,将粮食单产序列分成四个阶段,对各个阶段进行统计分析(见表3-2)。
从4个阶段粮食单产均值来看,1978~1999年为我国粮食单产增加黄金时期,粮食亩产突破了300千克,均值达到245.34千克,为前阶段均值2倍多。尽管我国粮食单产水平不断提高,但粮食单产年增长率呈下降趋势,2000~2011年粮食单产年均增长率接近于1,由此也可以看出,未来粮食单产增加难度加大。
表3-2 1949~2011年粮食单产阶段统计值
在过去的几十年内,我国粮食作物种植面积整体下滑的同时仍能保持粮食产量的增长,主要原因在于粮食单位面积产量的大幅度提高。而且,近年来,粮食单位面积产量提高对粮食总产量增加的贡献率越来越大,但同时也看到粮食单产增加的幅度放缓。而在粮食播种面积一定的条件下,粮食单产的提升是粮食产量增加的关键因素,单产增加幅度放缓,对粮食生产能力将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二)粮食生产品种结构
新中国成立以来,就我国稻谷、小麦、玉米三大主要粮食产品的构成而言,稻谷始终是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目前占粮食总产量的比例仍维持在35%以上,低于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最高点47%近10个百分点。尽管稻谷产量水平不断提高,但稻谷比例的下降,体现了我国粮食结构的调整和变化(见图3-3和图3-4)。
从图3-4可见,我国粮食品种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20世纪70年代初期以前,我国稻谷产量比例经历了1957~1961年的三年下降时期后逐渐上升,在1972年达到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最高点。这段时间,小麦和玉米产量比例变动相对较为稳定,维持在10%~15%,整体来看小麦比重略高于玉米比重。由于南方推广双季稻及改善灌溉条件,水稻种植面积有了较大的增加,北方由于缺水而限制了小麦种植面积的扩大。
图3-3 1949~2011年我国三大主要粮食品种的产量变化
资料来源:历年《中国统计年鉴》。
图3-4 1949~2011年我国三大主要粮食品种的产量比例变化
资料来源:历年《中国统计年鉴》。
自20世纪70年代后,稻谷产量比例就一直呈下降趋势,到80年代中期,稻谷比重下降到了43.9% 左右。而这期间,小麦比重逐年上升,到1986年上升到了23.0%,为70年代初的1.5倍多。玉米产量比例也有所上升,但上升幅度明显低于小麦。这与华北平原改善中低产田的生产条件,增加灌溉面积有很大的关系。
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稻谷产量比例进一步降低,2011年为近年来的最低点,稻谷产量比例仅为35.19%,比1972年最高点降幅达到了12个百分点。小麦比重较为稳定,为20%~25%。而玉米产量比重上升非常明显,自1998年超越小麦后,差距明显拉大。到2011年,玉米比重达到33.75%,高出小麦13个百分点之多。由于粮食消费结构的变化,玉米由口粮逐渐转换为饲料用粮,同时玉米单产的大幅度增加,玉米播种面积有进一步增加的趋势。
相比粮食播种面积的下降趋势,三大品种播种面积则有升有降。近年来,稻谷和小麦的播种面积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但玉米的播种面积不断上升。但从稻谷、小麦、玉米的累积面积来看,1998年前缓慢上升,之后出现大幅回落,波动加大。然而,三大品种播种面积累加占粮食播种面积的比例却呈现明显上升态势,其原因主要是其他品种的粮食播种面积下降(见图3-5)。
图3-5 1949~2011年我国三种主要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及占总播种面积的比例
注: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对应左坐标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比例对应右轴。
资料来源:历年《中国统计年鉴》。
从单品种来看,以玉米的播种面积及比例上升最为显著,2007年以来玉米的播种面积超过了稻谷的播种面积(2007年玉米播种面积44216.25万亩,稻谷播种面积43378.2万亩),成为我国粮食播种面积最大的品种。一方面,体现了我国粮食消费结构的调整,居民肉类蛋白消费增长,导致玉米等饲料用粮的增加;另一方面,反映了玉米经济效益的提高,引发三大品种外的其他粮食品种播种面积的下降。稻谷的播种面积自20世纪70年代后期不断下降,但其播种比率相对较为平稳,一直维持在28%左右。小麦的播种面积从1998年来下降明显,其播种比率也下降到20%左右,接近新中国成立初期,这是品种播种面积中要引起关注的一个问题。
从三大主要粮食品种的单产水平来看,我国稻谷亩产最高,但20世纪90年代后期单产增长幅度放缓,目前平均维持在0.76%左右;小麦单产最低,但近年来增幅加大,2006年亩产突破300千克,达到306.22千克/亩,分别为稻谷、玉米亩产的71.9%、88.5%,比新中国成立初期提升了38个和21个百分点,与稻谷、玉米的亩产差距逐渐缩小。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玉米饲料、生物燃料功能日益突出,其受外界各因素影响较为明显,玉米单产波动加大,增长幅度也有所放缓(见图3-6)。
图3-6 1949~2011年三大主要粮食品种单产水平
资料来源:历年《中国统计年鉴》。
在单产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也要注意到水稻单产自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提高的幅度有限,粮食单产水平整体增势有所减弱,为保障我国粮食的稳定供给,提高粮食单产水平的任务仍十分艰巨。
(三)粮食生产区域结构
我国粮食产量不断增加,各地区的粮食结构也发生了较大变化。这一方面由于自然条件导致,我国南北气候差异明显,东部和西部地区条件差异较大,而气候变化也加剧了地区间的条件差异,而另一方面则主要由于各地经济形势、农业重视及扶持力度、资金投入差异造成的。2004~2011年,我国粮食总产量实现8年连续增长,河南、吉林、山东、黑龙江、安徽等粮食主产省对全国粮食增产部分贡献尤其突出。
2004年中共中央关于《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收若干政策意见》的1号文件中,确定对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给予政策性扶持,为此国家按照播种面积、粮食产量和所提供商品粮的数量等标准确定了河北、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江苏、安徽、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四川等13个省(区)为我国粮食主产区。根据地理位置,可把粮食主产区划分为东北及内蒙古地区(玉米、大豆)、黄淮海地区(小麦)和长江中下游地区(稻谷);根据农作物的生产布局,粮食主产区又可大致划分为玉米主产区(包括东北和内蒙古)、小麦主产区(包括河北、山东和河南)、稻谷主产区(江西、湖南、湖北、江苏、四川和安徽)和大豆主产区(东北和内蒙古)。
1956~2011年,全国粮食播种面积总体呈减少趋势,粮食播种面积从1956年的204509万亩降到了2011年的165859.5万亩,55年减少了23.3%。主产区粮食播种面积占全国粮食播种面积的比例除了1993年突破了80%外,其余年份基本保持的70%这个水平上下。2001~2007年我国主产区粮食的播种面积从68.25%持续上升到了2007年的72.68%, 2008~2011年,虽然我国粮食主产区的播种面积有所回落,但仍然保持在71%以上的水平(见图3-7)。这表明,在粮食播种面积逐步减少的过程中,粮食主产区将承担更多的粮食生产任务,它在保障我国粮食安全中所肩负的责任也越来越重大。
稻谷、小麦和玉米生产的地区分布有较大差异。近年来,不同地区在不同粮食生产中的相对地位也有较大调整。当前,我国的稻谷生产主要分布在华中南地区和华东地区,小麦生产主要集中在华东地区、华中南地区和华北地区,东北地区、华北地区和华东地区则是我国的玉米主产区。在1998~2001年的连续3年粮食减产中,稻谷减产绝大多数发生在华东地区、华中南和华南地区,三地减产的稻谷分别占全国减产的51.7%、17.3% 和18.4%;小麦减产主要集中于华北地区、华东地区和西北地区,三地减产的小麦分别占全国减产的29.72%、21.14%和22.06%;玉米减产大多集中在东北地区和华北地区,东北地区减产的玉米高达全国减产的67.78%,华北地区减产的玉米也达23.63%。此外,在此期间,东北地区的稻谷、华中南地区的小麦、华中南地区和华东地区的玉米都还有所增产。
图3-7 1956~2011年我国粮食主产区的播种面积
资料来源:历年《中国统计年鉴》。
从南北方整个区域带来看,南部稻谷产量与北方旱粮基本呈增长趋势相反。近年来南方稻谷生产趋向滑坡,已成为全国粮食总产量徘徊不前的主要因素之一。北方粮食生产趋增,南方粮食萎缩,这种趋势发展的结果造成全国粮食重心北移。从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中期,南方粮食虽然在全国粮食格局中占有主要地位,但其地位已开始下降;而与此同时,东北地区粮食地位逐步提高,黄淮海地区粮食增产幅度也稳步上升,形成了黄淮海和东北地区全国商品粮源的两大基地。
二 我国粮食消费现状
粮食需求通常包括口粮消费、饲料粮消费、工业用粮、种子用粮、出口用粮(包括援外用粮)、储备用粮等需求及粮食损耗。在粮食消费的各部分组成中,居民口粮、饲料用粮和工业用粮对粮食安全影响较大,现着重对居民口粮、饲料用粮和工业用粮现状进行分析。
(一)粮食消费量和人均消费量
我国粮食消费量波动增长,2003年粮食消费量一度下降到43199万吨,人均粮食消费仅为334.29千克,为1996年以来的最低点(见表3-3和表3-4)。自2003年以来,受我国人口基数大、增长快,居民收入水平提高,膳食结构改变以及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多方面的影响,我国粮食需求总量整体上逐年增加。
表3-3 1991~2011年我国粮食消费情况
资料来源:根据历年《中国统计年鉴》《农业统计年鉴》《中国人口统计年鉴》《中国粮食预测指标体系与模型设计》数据计算而得。
同时,也要看到,中国虽然人口众多,而且每年还要增长1000多万人,而且全国人均粮食消费也逐年增加,但是从平均增速来看,粮食消费的平均年增长率为1.62%,高于粮食产量增长率1.46%。
表3-4 1991~2011年我国粮食人均消费情况
资料来源:根据历年《中国统计年鉴》《农业统计年鉴》《中国人口统计年鉴》《中国粮食指标体系与模型设计》。
(二)我国粮食消费结构
1.口粮需求
口粮安全是粮食安全的基础,口粮需求在粮食需求中占有首要地位。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推行,经济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农村居民也渐渐解决了温饱问题。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农村居民人均口粮出现下降趋势,到2000年人均口粮下降到了250.2千克。与此同时,城镇居民人均口粮下降更为明显,2000年仅82.3千克,比1981年下降了65千克。进入21世纪以后,随着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农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农民生活不只局限于温饱问题,而开始追求粮食消费的质量以及食物结构的多元化,年人均口粮消费开始呈加速下降态势,下降到了2011年的180.96千克,10年之间下降了69千克之多,此时城镇居民人均口粮降幅较小,到2011年城镇人口口粮消费为74.8千克(见图3-8)。
图3-8 1981~2011年我国城镇、农村居民人均粮食消费
总体上,我国口粮的消费处于下降趋势,且城乡历年人均口粮消费均呈下降趋势,但城镇年人均口粮下降幅度较农村要大。这与城镇发展快于农村、城镇生活水平上升较农村快、存在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现实是相符合的。
虽然城乡人口总量不断增加,但由于人均粮食直接消费量的下降,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全国城乡居民的口粮消费总量不断减少。1991~2011年,虽然全国人口增加了1.89亿人,平均每年增加945.6万人,但城乡人口每年直接消费的口粮总量却减少324万吨。在这一时期,农村人口总数年均减少948.2万人,农村居民的口粮消费总量年均减少202.5万吨。当然,最近几年来,由于城市化率的迅速上升,城市人口的口粮直接消费总量略有增加,1991~2011年城镇人口口粮直接消费年均增加114万吨。
2.饲料粮消费
在粮食消费需求的增长中,饲料粮的增加越来越成为主要因素。近年来,随着城乡收入和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随着农业和农村结构调整的深入推进,与此相关的畜牧业和粮食加工业也呈加快发展态势。因此,在粮食的消费总量中,饲料用粮的比重不断提高、总量迅速增加,饲料用粮越来越成为推动粮食消费需求增长的主要因素。
从我国农村和城镇家庭每年主要动物食品的消费也可以看出,1990~2011年我国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人肉禽及其制品的消费量上升了10.71千克,增长了85%;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人消费的家禽和鲜奶量也有大幅度的增加(见表3-5和表3-6)。肉类制品的消费可作为饲料粮消费变化的重要参考,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我国饲料粮食消费仍有较大增长空间,确保饲料粮消费安全的地位也逐渐突出。
表3-5 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人主要食品消费量
表3-6 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全年购买主要食品数量
3.工业用粮消费
工业用粮指用粮食作为主要原料或辅料的生产行业(如食品、医药、化工、酒精、制酒、淀粉等行业)所用粮食的统称。它包括食品工业用粮需求和非食品工业用粮需求。酿酒用粮是食品工业用粮的一大组成部分。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的酒类(主要包括白酒和啤酒)生产和消费增长很快。啤酒产量呈现较快的增长趋势,由1994年的1415万吨,增长到2004年的2910.05万吨,2006年的3197.39万吨,2010年则达到了3624.12万吨,年平均增长率为7%~8%;而白酒产量则呈现上下波动状态(中国酒业协会)。非食品工业用粮主要包括用于制造酒精、医药等的原料。1991~2010年我国工业用粮及占粮食消费的比重如图3-9所示。
图3-9 1991~2010年我国工业用粮及占粮食消费的比重
资料来源:根据历年《中国农村统计年鉴》《中国人口统计年鉴》《中国粮食预测指标体系与模型设计》数据计算而得。
三 我国粮食进出口现状
世界各国生产的粮食,绝大部分用于国内消费。2010年世界粮食产量24.7亿吨,粮食出口3.4亿吨,只占产量的14%左右。目前,大部分国家处于净进口粮食状态,东亚和俄罗斯是世界上主要的粮食进口区,非洲缺粮严重。美国、加拿大、法国、澳大利亚、阿根廷等国是主要的粮食出口国,其出口粮食量占世界粮食出口总量的80%。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粮食产量最大的国家,同时也是世界粮食贸易中的重要一员。我国参与世界粮食贸易不仅是为了调整供需总量,而且可以通过世界粮食市场进行粮食品种的调剂。
(一)我国粮食进出口总量分析
从不同时期看,20世纪50年代我国粮食是净出口,年均净出口220万吨。从20世纪60年代起,我国粮食进口开始超过出口,但直到1978年,进出口贸易量都在1500万吨以下。
图3-10 1978~2010年我国粮食进出口量
注:为了便于国际比较,本部分中粮食是指谷物、大豆和薯类之和。
资料来源: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数据库(http://faostat.fao.org)中数据计算而得。
从图3-10来看,1978年以后粮食贸易量大幅度增长,且年际变化比较大。1982年之后的三年,一度进口减少,出口增加。此后至今,不论是粮食进口量还是粮食出口量,年际变化都比较大。值得注意的是,1994年我国农业遭受严重的自然灾害,1995年我国粮食进口增量明显,进出口差额扩大。总体来看,大部分年份我国仍是粮食的净进口国,尤其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90年代中期及2004年以来,粮食出口量低于进口量。近年来,我国粮食贸易的趋势是粮食贸易量增大,同时贸易量波动幅度也比较大。相比粮食进口量,我国粮食出口量变化较小,2008~2010年为200万吨左右,金额为10亿美元左右(见图3-11)。
图3-11 2001~2010年我国粮食进出口金额
资料来源: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数据库(http://faostat.fao.org)。
加入WTO以来,中国粮食对外贸易面临着严峻的国际环境。从粮食贸易总量上看,中国是粮食净进口国家;从时间序列上看,中国粮食贸易量越来越大,2010年我国粮食贸易金额达到300亿美元。其中,10年之内中国粮食出口金额没有明显波动,而中国粮食进口迅速增加,从2001年的49.2亿美元增加到292.3亿美元,增长了近5倍。根据粮农组织近30年粮食进出口国的统计资料,我国已成为世界第四大粮食进口国和第五大出口国。
中国人口众多,农业资源人均占有量水平低,而且近年来人口增加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我国粮食贸易在世界粮食市场上占据着重要地位。从图3-11来看,中国在绝大多数年份粮食进口占比大于粮食出口占比。图3-12中1978~1994年的情况,体现出国际市场在平衡我国粮食需求方面的重要作用。2004年以来,我国粮食进口占世界粮食进口量比例显著降低。迄今,中国粮食对外依存度很低,进口一些粮食主要是为了调节品种。
(二)我国粮食进出口结构分析
从图3-13来看,1980年以来,我国粮食进出口结构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我国粮食进口主要由谷物构成,其中以小麦进口量占主要地位。1983~1996年,我国谷物进口占到了粮食进口的95%以上,其中小麦进口量在粮食进口总量中的比重年平均值为84.12%,最高达95.74%,在世界粮食市场上的比重则达到平均每年9%。而从90年代末期开始,谷物进口量逐渐下降,波动幅度也逐渐加大,小麦进口量同时大幅下降,在世界粮食市场上的比重也大大降低。到2010年谷物进口量为1179万吨,有小幅增长,仅占粮食进口量的17%,为粮食产量的2.27%。
图3-12 1978~2010年我国粮食进出口占世界粮食进出口的比重
资料来源: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数据库(http://faostat.fao.org)中数据计算而得。
图3-13 1978~2010年主要粮食品种占粮食总进口比重
资料来源: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数据库(http://faostat.fao.org)中数据计算而得。
伴随谷物进口的回落,大豆进口量显著增加,我国也由大豆净出口国转变为净进口国。1996年以来,由于需求量大幅增长,而产量停滞不前,大豆供大于求的局面转变为供不应求。大豆进口量由1996年的380万吨增加到2010年的5700万吨,11年增长了14倍,占粮食进口量的比重快速上升至83%。大豆进口的快速增加,反映了我国油脂类消费的增加,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但随着我国的大豆及豆粕市场对国际市场的依赖性增加,价格也随国际市场波动加剧。从另一个侧面也表明了我国大豆受国际市场影响加剧,国内大豆的竞争力有待提升。
20世纪80年代中期,随着国内良种玉米的推广,我国玉米产量迅速增加,玉米出口也随之上升,并一度取代大米成为我国出口第一大粮食品种(见图3-14)。2003年我国玉米出口量为1639万吨,占当年粮食出口量的73.8%。而且2003年我国粮食出口量也是80年代以来的最高点,达到2230万吨,占2003年粮食产量的5.2%。此后玉米出口量下降,粮食出口量也逐渐回落。
图3-14 1978~2010年主要粮食品种占粮食总出口比重
资料来源: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数据库(http://faostat.fao.org)中数据计算而得。
总体来看,20世纪80年代初期粮食进口主要弥补谷物尤其是小麦产量的不足,而2004年以来则主要是补充国内大豆市场缺口;从粮食出口结构看,玉米出口主要是平衡国内供给盈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