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扭曲的灵魂——变态心理犯罪
就犯罪而言,一般来说犯罪行为多是在常态心理状况之下实施发生的,而另一部分在变态心理驱使状态之下发生的犯罪行为,就被称为变态犯罪行为。基于人类心理状态的复杂性以及不同的环境和文化背景的影响,所谓变态心理和常态心理的区别也只能是相对的,在一定的原则之下,不同地区和不同学者都有着迥异的划分标准。
引子:心理变态与犯罪
人类的心理状态可以分为常态和非常态两种,其中的非常态心理就通常被称为变态心理。就犯罪而言,一般来说犯罪行为多是在常态心理状况之下实施发生的,而另一部分在变态心理驱使状态之下发生的犯罪行为,就被称为变态犯罪行为。基于人类心理状态的复杂性以及不同的环境和文化背景的影响,所谓变态心理和常态心理的区别也只能是相对的,在一定的原则之下,不同地区和不同学者都有着迥异的划分标准。一般来说,广义的变态心理包括精神病、心理障碍、人格障碍等诸多的内容。就犯罪学来说,对变态心理进行的研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因为在变态心理支配下产生的犯罪行为在常态心理之下往往是很难理解的,所以对其加深了解就更有警示意义,更容易制定切实有效的应对措施,以及时预防犯罪行为的发生。
变态心理犯罪的成因有很多,并且大部分都是在多种因素的互相互作用之下产生的,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遗传因素。现代生理学、心理学以及精神病学认为,某些变态心理和遗传有着不可否认的联系。
第二,生理因素。现代医学研究表明,人的神经活动对于心理活动有着直接性的影响。而一些非正常的生理因素,比如说残疾或者病变也很容易形成心理上的变态,这种变态心理很容易促使个体产生犯罪行为。比如说某人身体上有残疾时,那么他在多种因素的综合和刺激之下,就很有可能对正常人做出报复性的犯罪行为。
第三,心理因素。在一些消极情绪的影响之下,意志较为薄弱的人很容易产生变态心理。比如在一些挫折和逆境之下,在痛苦、沮丧、愤怒等负面情绪的长时间作用和影响之下,一个人很可能会对世界产生扭曲或不正常的认知。在这些不正常的认知的支配之下,人们就会做出某些不符合常态的行为,比如说针对某些特殊群体的犯罪行为。
一般来说,变态心理犯罪包括人格障碍犯罪、性变态犯罪以及精神异常犯罪等几种类型。
卡辛斯基:从天才到恐怖分子
1978年5月25日,美国西北大学的工程学教授巴克利·克利斯收到一个奇怪的退件包裹,上面标注着该包裹寄往芝加哥大学,因地址填写有误而被邮局退回,而寄件人正是巴克利·克利斯本人。教授感到非常奇怪,因为他并没有寄过这样一个包裹,出于谨慎考虑,他请求一名校警帮他打开包裹。就在包裹被打开的一瞬间,现场发生了剧烈的爆炸,该名校警当场重伤。根据前因后果,警察很快判断出这是一起有预谋的谋杀案,并迅速把目标锁定在几个可能对巴克利·克利斯教授心怀怨恨的学生身上。但警方几经调查依旧一无所获,做了大量的工作却始终找不到有用的线索,只能暂时将该案列为悬案。
1979年5月9日,一架从芝加哥飞往华盛顿特区的波音客机带着浓烟从空中紧急降落。飞机刚刚迫降成功,数名身穿防护服的FBI特工便冲进了飞机的行李舱。不多时,一枚藏在包裹里的炸弹被找到。因为炸弹密封不严,所以装炸药的钢管没能产生足够的压力,这次爆炸并没有造成严重的后果,只是浓烟滚滚,看起来比较吓人。为了彻查此事,FBI询问了所有机组成员和大部分乘客,却没有找到任何有用的线索。唯一可以确定的就是,在飞机攀升到一万余米的高度时,行李舱里传来一声沉闷的响声,随即便冒出了大量的浓烟。
这起飞机爆炸案引起了FBI的高度重视,凶手的目标究竟是整架飞机还是飞机上的某个人?这起案件到底是个案还是有组织的恐怖袭击?诸多猜测被摆上案头,甚至有人在怀疑这是不是一起恶作剧,但是这种可能很快就被排除了。虽然进行了大量的调查,但是案件侦破依然没有丝毫进展。此时,FBI还没有把这两起爆炸案联系在一起。为了调查此案,FBI组织精英成立了专案组,并宣布美国政府将提供100万美元的悬赏,鼓励大家提供任何关于凶手的线索。
1982年5月初,邮包炸弹再次出现。在范德比尔特大学任教的菲舍尔教授收到了一个包裹,因其正在外讲学,所以他委托私人秘书珍妮特拆开包裹,伴随着一声巨响,珍妮特倒在了血泊之中。这个包裹是从美国中西部的杨百翰大学寄往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的,上面标注的收件人正是菲舍尔教授。因为菲舍尔教授早在两年前就已经离开了州立大学,于是,一名菲舍尔教授以前的同事便把该包裹转送到了他现在的办公室。
这一次,FBI终于把几起爆炸案联系在了一起。他们几乎调查了所有与案件有关的人员,甚至就连那位转送包裹的热心同事也被列入怀疑对象范围,但依旧没有突破性的进展。话虽如此,FBI探员们还是在这次的炸弹残片中发现了新的线索——在填装炸药的钢管上印着两个字母“FC”,即“Freedom Club”,意思是“自由俱乐部”。这是一个恐怖组织吗?FBI花费了大量的精力来调查这样一个似乎子虚乌有的组织,结果依然一无所获。
事情并没有就此结束,邮包炸弹一直断断续续地出现,据FBI的档案记录,一共出现了8枚炸弹,共造成3人死亡、5人重伤。特工们追着8枚炸弹四处奔波,却始终没有丝毫收获,这让他们非常苦恼,因为威胁一直存在,他们却没有什么办法去阻止。这种令人尴尬的状况持续了十多年之后,转机终于出现了。
1995年5月,或许是凶手觉得有必要更进一步表达自己的意愿,毕竟FBI十几年来都没有找到丝毫关于他的线索。于是,一篇题为《工业社会及其未来》的文章被寄到了《纽约时报》和《华盛顿邮报》等大型报社。文章洋洋洒洒数万字,通篇都在阐述一个观点,那就是工业化导致了人类的灾难,并且呼吁所有人一起来抵制工业化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这篇文章之所以会被FBI与持续十几年的爆炸案联系在一起,是因为和文章一起寄到报社的还有一封信,信中很明确地提出了一个要求或者说一个威胁:这篇文章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逐字逐句、不加删改地刊登在报纸上,否则我就会继续之前的恐怖袭击。
一句“后果自负”让收到信件的报社慌了神儿,他们不知道到底该怎么办,因为这种文章刊登出去会很容易引起社会的骚动,但如果不刊登的话,神出鬼没的包裹炸弹也始终让人防不胜防。无奈之下,报社只好把皮球踢到了FBI。联邦调查局倒是非常干脆,既然他想发,那就发吧,或许可以一步一步将这个困扰了大家十几年的“炸弹客”引出来。于是,这篇文章也就顺势被称作“炸弹客宣言”。
正所谓无巧不成书,文章被大量刊登之后,作者虽然没有自己跳出来,但是却被另一位关键人物看到了。一个名叫戴维的人交给FBI一份材料,在材料当中透露出一个信息,这名炸弹客很可能是自己的弟弟卡辛斯基。
原来,戴维的妻子琳达在读到报纸上刊登的“炸弹客宣言”之后,便怀疑到了自己丈夫的弟弟身上,虽然并没有什么确切根据,但是她的直觉告诉自己这里面很可能有某种联系。虽然戴维一直不相信自己的弟弟会成为一名恐怖分子,认为他不过是性情古怪了一点儿而已,但是经不住妻子的一再催促,他只好找出弟弟以往写来的信件,开始比对起来。经过反复比对之后,戴维得出了一个令他害怕的结论,这些书信和报纸刊登的文章之间有着很明显的相似之处,比如说一些语法和拼写习惯等。
为了证实或者否定自己的猜想,戴维雇用了一名私家侦探暗中调查自己的弟弟,同时把调查资料交给了华盛顿的一位律师,进行系统的整理和分析。律师和私家侦探的判断都佐证了琳达的猜测,戴维经过一番思想挣扎之后,把这份材料送到了FBI的办事处。
几个月之后,这名炸弹客在自己的一处林间小木屋里被逮捕归案,令FBI苦苦追寻了18年之久的神秘炸弹客终于浮出了水面。
这名制造了“炸弹恐慌”的罪犯名叫欧多尔·约翰·泰德·卡辛斯基,1942年5月22日出生在芝加哥,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天才。卡辛斯基是波兰移民的后代,从小便天资过人,在小学五年级的时候,就曾因为智商测试高达167分,被学校允许跳级。面对新班级里的“大哥哥”“大姐姐”们,过人的智商并没有给卡辛斯基带来丝毫的优越感,反而是年龄和智商的差异导致了种种隔阂,卡辛斯基感觉自己无法和同学们正常交流。他开始变得沉默寡言,几乎没有什么朋友,并且总是独来独往。高中成绩依旧一路领先的卡辛斯基更是提前两年结束了自己的高中学业。
1958年,16岁的卡辛斯基被哈佛大学数学系录取。1962年从哈佛大学毕业后,他又转入密歇根大学攻读数学博士学位。普通人需要花费数年时间才能完成的博士学业,在卡辛斯基这里仅需要几个月的时间,而且成就更高,他的毕业论文已经达到了世界一流数学家的水平。接下来的4年时间,卡辛斯基一直在密歇根大学进行学术研究,在此期间,他的数学天赋得到了广泛的认可,但性格上的孤僻却越来越严重。4年之后,时年25岁的卡辛斯基被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聘为助理教授。这原本是一份荣耀而体面的工作,但卡辛斯基对这份工作并没有多大热情,仅仅两年之后便辞职离开了,只因他觉得自己和这样的生活格格不入。
1971年,卡辛斯基在蒙大拿州的一个偏僻山区里盖了一间小房子,开始离开父母独自生活。具有过人智商的卡辛斯基并没有做出什么伟大事业的理想,甚至不会利用自己的所学去谋生,而是像工业革命之前的人类一样,靠山吃山,过着贫穷而简单的生活。他的这种生活态度自然遭到了家人的反对,没有人愿意一个前途无量的天才就这样“埋没”了自己。
长久以来的孤僻和抑郁,在这种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反差之下爆发了,卡辛斯基把这一切归咎于社会的错误发展方向,“工业化”在他看来就等同于“毁灭”。他认为工业化是社会发展的倒退,使得人类的存在失去了意义,除了金钱,人类似乎再也找不到更有价值的追求了。于是,卡辛斯基决定改变现状,誓要通过自己的行动来唤醒沉迷其中的人们。这或许就是天才特有的想法,在境遇不佳时,不是试着去适应社会,而是妄图改造社会。
因为其选择的生活方式的缘故,卡辛斯基的经济一直很拮据。为了能够发动改造社会的“炸弹运动”,他开始偶尔外出找一些工作来筹集资金,再加上家人时不时的接济,才使得他有了实行自己计划的资本。不过也幸亏由于资金的限制,十几年的时间卡辛斯基只寄出了8枚炸弹,如果他有充足的资金,那么炸弹的数量恐怕要呈几何级数字增长了。
1978年,卡辛斯基的“炸弹计划”正式开始付诸实施。他将一个故意写错地址的包裹邮到了芝加哥大学,既然写错了地址,邮局方面自然会原封不动地退回,于是这个包裹便顺利地到达了真正的目的地——美国西北大学工程学教授巴克利·克利斯的办公室里。阴差阳错之下,炸弹只是炸伤了一位校警,但这也开启了卡辛斯基漫长的“炸弹运动”之路。
1996年4月,联邦调查局以国内恐怖主义、谋杀、使用及制造炸弹等罪名对卡辛斯基提起诉讼。或许是认清了现实,又或许是其他原因,卡辛斯基拒绝了一切能为自己开脱罪名的方法,甚至直接解雇了法庭为其指定的律师,并且对所有的指控供认不讳。卡辛斯基的律师曾向其提出利用精神疾病来减轻惩罚的建议,却被他毫不犹豫地拒绝了。1998年,联邦法庭判处卡辛斯基终身监禁,并且不得假释。
【犯罪心理分析】
“精神病态”这一词汇所涵盖的范围极广,事实上只有其内涵的第一类“原发性精神病态”才是我们通常意义上所讲的“精神病”。
在精神病态中,还有一类被称作“逆社会行为型精神病态”,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讲的人格障碍以及反社会性(也有专家认为反社会人格障碍和精神病态并不相同)。通常一提到人格障碍和反社会性,人们首先想到的便是那些疯狂杀人的变态杀人狂,其实那只是一个非常狭窄的定义。广义上讲,所谓的反社会行为事实上就是和法律或者规则敌对的行为,只要是法律所规定的,只要是社会约定俗成的,他们都会持敌对态度,而在这类人当中,有很大一部分相较于普通人而言学识更为丰富、头脑更加聪敏。
反社会思想和行为并不会先天产生,多数是从亚文化当中后天习得,比如说来自家庭或者一些反社会组织,也有一些是由于自身原因产生的,较为常见的一种犯罪诱因叫作“挫折引发的犯罪”。挫折是普遍存在的,几乎时刻伴随在每一个人左右,这和智商以及家庭背景等都无绝对关系,比如20世纪末国内存在很多备受瞩目的“少年班”天才,很多都在昙花一现之后转而走向一条常人意料之外的道路,有的出家为僧,有的潦倒一生,有的甚至精神错乱。事实上,对于智商超群的人来说,他们更容易受到挫折的打击,高智商并不代表高情商和更强的承受挫折的能力。
本案中的卡辛斯基就是这样,智商高达167的人在全世界范围内也是为数不多的。但正如前面所说,智商高不代表情商高,卡辛斯基的智商带给了他极大的优越感,却没能为他带来相应的健全的人格和满足感。天才通常都是自负的,卡辛斯基智商上的优越感使得他在面对所有人时都会产生一种“不屑”的自傲,所以当他遭遇挫折的时候首先想到的并不是自我检讨,而是寻找客观理由,从而产生一种病态的症状,也就是“不是我的错,是世界的错”的偏激想法。屡遭挫折的卡辛斯基把自己的失败归咎于社会发展方向的错误,空有过人的智商却无法赢得自己想要的一切,他开始觉得是社会发展的方向出现了偏差,从而促使他想方设法地要改变这一切。想要阻止工业文明的发展,自然就要从消灭那些卡辛斯基认为的“带领工业文明发展的先驱”——优秀的学者们开始。于是,炸弹袭击由此发生。
泰德·邦迪:女大学生杀手
众所周知,美国没有户籍制度,所以作为一个美国公民,只要没有违法记录,那么无论你想住在哪里都不会有职能部门过问。这在赋予公民极度自由的同时也会带来一些问题,比如说当你搬到一个新的社区时,你不会知道你的邻居都是些什么人,甚至连你所在辖区的警察局也不一定知道。因此,在美国,犯罪行为一旦发生,执法人员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查询犯罪记录,而如果没有记录在案的话,他们就只能“贴告示”“登广告”,然后等待举报电话了。
1973年12月6日,一对年轻的恋人在社区附近的公园里散步,并且刻意向一个很少有人经过的角落走去。热恋中的年轻人总是喜欢在比较隐蔽的空间里单独相处。然而,这对只顾着亲热的情侣却在往草丛走的路上不小心被绊倒了,这原本不是什么大事,但摔倒在地的姑娘却被眼前的景象吓得说不出话来——绊倒她的是一个人,确切地说是一具尸体。警察很快赶到现场,并通过走访确定了死者的身份,一名年仅15岁的少女,名叫凯西·迪瓦恩。死因是窒息,她是被勒死的,令人不解的是,凶手在勒死她之后还割开了她的喉咙。警方在现场没有找到任何有用的线索,唯一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凶手应该是一名男性,因为死者有遭受性侵犯的痕迹。
警方迅速展开了调查,但是没有任何发现,更可恨的是,凶手似乎毫不忌惮警方的调查,一个月之后,也就是1974年1月初,一个名叫琼妮·楞次的女孩被人用极为相似的手段杀害,警方同样没有找到任何线索。连续有两名女性被害人出现,所以警方基本认定这是一起连环杀人案。紧接着在1974年1月31日,警方接到华盛顿大学的报案,一名叫琳达·安·希利的女大学生失踪了,当天她回到寝室之后就再也没有人见过她。
案发现场的状况令所有人感到不安,沾有大量鲜血的枕头、消失的床垫和枕套、染着血痕的睡衣领口等一系列迹象都说明,这里极有可能发生了第三起凶杀案。但是因为没有找到尸体,也没有其他有价值的线索,所以警方只能暂时认定这名女生失踪。“或许某天她就回来了。”一名警员故作轻松地在调查报告中这样记录着。
然而事与愿违,不仅这个名叫琳达·安·希利的女生没有回来,其他更多的被害人不断出现,噩梦也在持续上演。警方将所有的案件综合在一起,发现基本可以断定是一人所为。所有被害人都具有某些共同点,比如说长发、白人、身材高挑、独居等,而且遇害的时间都是晚上。
与此同时,终于出现了一条关于凶手的线索:有目击者称,曾经在案发现场看到过一个身上打着绷带的略显怪异的年轻男子。不过目击者之间开始出现分歧,有人说是腿上绑着绷带,也有人说是在手上,还有人说对方称自己的车子抛锚了,希望得到帮助。
此后,找到这个神秘的年轻男子就成了警方破案的关键,但由于众说纷纭,警方一时间还是难以拼凑出一个确切的形象。
同年8月,又有两名女大学生失踪,随即就有清洁工人报警称在西雅图瑟马米什湖州立公园发现了一些极为恐怖的东西,看毛发像是人类头颅的碎片。警方经过化验确认这些骨骼碎片正属于刚被报案失踪的两名女学生——珍妮斯·奥特和丹尼斯·尼斯伦。调查显示,两名女生并不认识,在遇害之前也没有什么交集,所以警方判定凶手是在同一天当中两次作案。与此同时,前面目击者提到的年轻人再次出现在案发现场附近,不过这次警方知道了年轻人的名字——泰德,这是警方搜集到的关于嫌疑人的第一条确切信息。
就在警察四处寻找这个名叫泰德的人时,被害人再次出现。1974年10月,犹他州警察局长路易斯·史密斯年仅17岁的女儿离奇失踪,9天后,警方找到了她的尸体,凶手杀人的手法与之前完全一样;仅仅13天后,又出现了一名叫劳拉·艾米的被害人,她的尸体被丢弃在山区的一条河边。
3个州的警察们都无比愤怒,这个狂妄残暴的凶手不但连续作案,甚至挑衅似的将警察局长的女儿列入了他的“死亡名单”。但这种愤怒对于侦破案件毫无益处,他们依然理不清线索,无法找到这个名叫“泰德”的杀人狂。
1974年12月8日,一名被害人成功从泰德的手中逃脱,她为警方提供了详尽而有力的线索。在回忆案情时,18岁的卡罗尔·德洛克仍惊魂未定。据她描述,当时泰德假扮成警察,要带卡罗尔·德洛克回警局做笔录,实际上却准备再次作案。机智的卡罗尔·德洛克发现了泰德的异常,极力反抗并顺利逃出了车子。随后,她在街上碰到一对刚好路过的夫妇,便搭上他们的车成功逃脱泰德的魔爪,并立刻赶往警局。遗憾的是,当警察迅速赶到的时候,泰德早已不见踪影。
凶手在几个州之间流窜作案,警方却连对方的影子都抓不到,最有效的手段反而是等待知情者的电话举报。根据卡罗尔·德洛克的描述,警方做出了犯人“泰德”的模拟画像,并通过各种媒体广泛宣传。此后,大量声称认识“泰德”的人把电话打到了警局,而真正认识泰德的梅格也打来举报电话。遗憾的是,警方的嫌疑人名单实在太长了,梅格的举报信息就被暂时搁置了下来,这就给了凶手继续作案的时间。就在卡罗尔·德洛克逃脱魔掌的同一天晚上,一个名叫黛比·肯特的女孩失踪了。当天晚上,她陪着父母一起看演出,因为要去接自己的兄弟而提前离开了,自此便不见踪影了。郁闷的警方追着泰德的踪迹跑遍了美国北部的几个州,却从来只是听到关于奇怪年轻人的传说,就是无法将其抓捕归案。
1975年3月12日,四处追捕泰德的警察在距离一家酒店几米之外的地方发现了一具赤裸的尸体,被害人名叫凯伦·坎贝尔,一个多月前,他们一家人准备前往科罗拉多旅游,途中就住在几英里外的那家酒店。
就在追捕与逃脱的过程当中,更多的被害人尸体不断地被发现,一具又一具,不同的地点,相同的杀人手法,其中就包括一度被认为只是失踪的琳达·安·希利。于是,这个名叫“泰德”的年轻男人成了很多单身白人女性的噩梦。
这种状况一直维持到1975年8月16日。这一天,犹他州的公路巡警鲍勃·海沃德拦住了一辆形迹可疑的汽车,当他要求对该车辆进行检查的时候,司机突然掉头企图逃走。被截停后,鲍勃·海沃德和另外两名警察开始仔细搜查整辆车,并在车子里发现了大量可疑物品,包括绳子、手铐以及铁锹等。同年12月,曾经从泰德手中逃脱的卡罗尔·德洛克出庭指认,这就是那天试图绑架自己的凶手。法网恢恢,这个丧心病狂地杀害了几十名年轻女性的变态杀人狂终于落网。
那么,这个马不停蹄地奔波于几个州之间疯狂杀人的泰德到底是什么人呢?说出来或许很多人都不愿意相信,这个名叫泰德·邦迪的杀人狂魔,竟然是一个在旁人看来品学兼优、彬彬有礼的帅小伙。他有着在名牌大学求学的经历,并且以优异的成绩顺利毕业,然后进入政府部门工作,领着丰厚的薪水,生活看起来极为光鲜亮丽。这样的人怎么会是一个疯狂杀害年轻女性的魔鬼呢?对此,很多人都觉得不可思议,甚至还有不少年轻女性在泰德被捕后联名对其进行声援。
为了确定他们抓到的“泰德”正是那个疯狂杀害了几十名年轻女性的“疯子”,监狱方面对泰德进行了心理评估,并且得出了“有精神病倾向”“对女人有依赖症”“和异性交往时伴有强烈的恐惧感”等一系列评估结果。随着进一步调查,泰德·邦迪的过往也被警方掌握,那或许就是导致他一系列疯狂行为的根源。
泰德·邦迪,1946年12月24日出生于佛蒙特州,原名西奥多·罗伯特·考维尔。他的母亲名叫埃莉诺·路易斯·考维尔,费城人,亲生父亲名叫劳埃德·马歇尔,是一个转而从商的飞行员。事实上,父亲劳埃德·马歇尔从来都不知道自己还有一个名叫泰德的孩子,母亲埃莉诺·路易斯·考维尔是一个单亲妈妈。更离谱的是,泰德出生之后就被母亲带回了费城,并被交给外祖父和外祖母照看,年幼的泰德一直以为,外祖父和外祖母才是自己的父母,而他真正的母亲一直充当着一个类似于姐姐的角色。
泰德5岁时,母亲和一名厨师结了婚,并带着他搬到华盛顿州居住。继父名叫约翰尼·卡尔佩柏·邦迪,此时的泰德也正式改名为西奥多·罗伯特·邦迪,在被公路巡警鲍勃·海沃德逮捕时,泰德就是用的这个名字。约翰尼·卡尔佩柏·邦迪一直试图做一个称职的好爸爸,虽然是继父,但是他对泰德并没有什么偏见。可惜被迫移居改姓的泰德并不甘心接受这一切,在他看来,是姐姐(母亲)将自己从父亲(外祖父)的身边带离,这令他开始对周围的一切都感到不安和恐惧。
尽管泰德·邦迪一直是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在学校时期还坚持打工,但他的雇主们却对其持一种保留态度,他们认为泰德做事没有耐性,不可靠,换工作的频率过于频繁。这无疑是一个糟糕的习惯,而且泰德的没耐性不仅体现在工作上,也体现在感情方面。
每个少年的心中都会有一个梦中情人,泰德也不例外,这个姑娘的名字叫作斯蒂芬妮·布鲁克斯。相比于大多数少年只能远远地望着自己的梦中情人,将自己置身于“暗恋——失恋”的恶性循环当中,泰德却要比他们幸运得多,他得到了斯蒂芬妮·布鲁克斯的青睐。两人有着共同的爱好——滑冰,在滑冰场相遇之后便相谈甚欢,然后感情进一步发酵,他们成了恋人。
从小就没有真正享受过家庭温暖的泰德在这段感情中显得有些难以自拔,但斯蒂芬妮的感受却恰恰相反。她渐渐有些受不了泰德的性格,认为他做事太没有耐性了,让人觉得很不可靠。于是两人的关系开始渐渐地疏远,泰德想尽一切办法试图挽回,但换来的只是斯蒂芬妮更多的失望,他们最终还是分手了。
这段维持了不到一年的失败恋情对泰德的打击非常大,甚至一度让他对所有的事情都丧失了兴趣。紧接着,一个更加令他震惊的事情出现了,他终于知道了自己的姐姐才是自己的母亲,而自己所认为的父母实际上却是自己的祖父母。很难想象当时泰德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或许觉得整个世界都乱了吧。
遭受了接二连三的打击之后,泰德的性格发生了剧烈的变化。他开始变得外向和果断,并开始认真努力地做每一件事情(或许杀人这件事情他也在认真努力地做,只是让人不知道该如何评价)。他重新回到学校,在华盛顿大学心理学系继续深造,并交了一个新的女朋友梅格。这个梅格就是在警方通缉泰德时打举报电话的那个女孩,可惜她的举报信息被积压了很久。梅格一直希望能和泰德结婚,但泰德并不这么想,他曾对一个关系比较亲近的朋友提到过,自己唯一爱过的人只有斯蒂芬妮·布鲁克斯。从华盛顿大学毕业之后,泰德开始积极地参与各种政治活动,甚至还因为救助落水儿童而受到嘉奖。
1973年,泰德和斯蒂芬妮·布鲁克斯再次相遇了,变得成熟而自信的泰德很快又征服了斯蒂芬妮,他们似乎重新找回了大学恋爱时的感觉,甚至更加要好。就在两人激情如火,甚至已经开始考虑结婚的时候,泰德突然断绝了和斯蒂芬妮的一切联系,就如同几年前斯蒂芬妮所做的一样,似乎之前的破镜重圆只是为了报复对方。事实上,在两人第二次断绝关系前不久,泰德就已经开始了疯狂的杀人行为,第一个遇害者正是前文提到的凯西·迪瓦恩。
根据已掌握的证据,警方判断泰德就是这起连环杀人案的真凶,但没有任何直接证据可以证明这一点,按照当时的法律根本没有办法给他定罪。唯一可以指证泰德的只有从他手中逃脱的卡罗尔·德洛克,但是这也仅仅能够判处他15年的监禁,并且可以假释。不愿意再次将这个疯狂的杀人犯放走的警方开始试图寻找更多的证据来给泰德定罪,因此泰德被暂时羁押在县监狱等候判决。
可是,泰德并没有安心地等待15年刑期的判决,他很快就越狱了。1977年6月,他成功逃离监狱并躲过了最初的搜捕,不过很快就被抓回监狱。或许是吸取了上一次的教训,同年12月30日,泰德再次越狱,并直到31日下午才被看守发现,在广泛展开搜捕之前,他已经逃到了佛罗里达。
沮丧的警方失去了泰德的行踪,如果他肯安静地找个地方隐姓埋名生活下来的话,就此躲过警方的追捕也不是没有可能。但在不久之后,佛罗里达州出现了同样的连环杀人案,大量的年轻女孩子在短时间内被杀害,这一现象迅速引起了FBI的注意,他们想到这个人很可能就是泰德·邦迪。一个名叫妮娜·尼瑞的女生在公寓里见到了泰德,以为他是一个小偷,就赶忙叫来了管理员,随后竟发现自己的两个室友被杀死在寝室内,并且遭受了性侵犯。
不久之后,泰德·邦迪再次被捕。他本以为自己依旧可以逃脱制裁,甚至在庭审的时候一度凭借花言巧语打动了陪审团,但妮娜·尼瑞的指证及其中一名被害人身上的牙印让他无所遁逃。最终,泰德承认了自己犯下的28起强奸谋杀案,根据FBI的统计,他至少要为100起谋杀案负责。在宣判时,法官一共宣读了3项足以判处死刑的罪名。
1989年1月24日,作恶多端的泰德·邦迪在佛罗里达被执行死刑。
【犯罪心理分析】
诱使人类做出犯罪行为的原因有多种,比较常见的一种就是来自生活中的挫折。不少理论研究者都会产生这样一个共识:当人类因自己的行为受到阻碍而无法得到预期的奖励时,他们的言行就会变得激烈而粗暴。在这一点上,人类和动物一样,不仅会变得极具攻击性,甚至会做出同样的反应,比如说疯狂抓挠或者撕咬等。泰德·邦迪在旁人看来相貌英俊,生活富足,似乎应该是那种备受上天恩宠的人,但不幸的童年生活注定了他的成长过程会充满阴影。一个多年以来,始终将自己的亲生母亲误认为姐姐的孩子,显然无法得到多少真正来自于家庭的关怀。童年时代的泰德具有懦弱胆小的性格,也充分说明了他的心理是无比自卑的。
丑小鸭一旦发现自己原来是白天鹅,最有可能发生的就是从此以后自信心膨胀到一发不可收的地步,认为既然我是隐藏在鸭子群里的白天鹅,那么我也可能是隐藏在穷人中间的富二代,总有一天将会继承巨额的遗产,我能拥有一切,而我所需要的只是一个机会。
对于一个少年来说,最大的惊喜莫过于来自偶像的肯定和梦中情人的垂青。在泰德的心目中,斯蒂芬妮应该属于那种高高在上、可望而不可即的类型,但突然在某天发现原来自己一直憧憬的对象也喜欢着自己,那种感觉对于一个从小缺乏或者自己主观上拒绝了家庭温暖的人来说,无疑是弥足珍贵的,用心经营好一段感情对泰德来说有着非比寻常的意义。
泰德是个聪明人,从他做事从来没有耐性却依然可以在所有的学业中都取得优异的成绩就可以看出来。当一个聪明人变得自信起来后就会无比的强大,就会产生无穷的创造力,但正当他春风得意的时候,却发现事情并没有朝着自己预期的方向发展,斯蒂芬妮开始厌倦他了,自己用心经营的一切瞬间成了泡影。
受到挫折的人会在一段时间内丧失理智,变得不可理喻。心理学家认为,这一阶段中,人们在思考问题时通常会出现一个误区,那就是基本归因错误。出现这种错误的人通常会倾向于自我服务偏差,也就是说将一切好的、成功的事情归因于自身的人格特质,将一切不好的、失败的事情归因于客观环境和外部压力。一旦出现了这种情况,最常见的表现就是认为自己遭受了不公平待遇,进而产生报复某个人或者某个群体的动机。当然,这类人有时候也会通过某些行为来掩饰或者抚慰自己潜藏的自卑感。
泰德大致就属于这一类型,一方面他应当是对年轻女孩这一群体充满仇恨的,在谋杀案的被害人当中,绝大多数女性的年龄都在10~20岁之间,最小的甚至只有12岁;另一方面,心理扭曲的泰德也正是通过这种屠杀风华正茂的年轻女性的疯狂行为,来安抚隐藏在自己内心深处的自卑。
加里·里奇韦:“绿河杀手”
在变态心理犯罪当中,有一类被称为反社会人格障碍犯罪。所谓反社会人格障碍,其主要特征就是必须有持续侵犯他人的行为史,并且个体必须年满18岁,在15岁之前就已经出现了某些行为障碍的特征。据统计,估计美国大约有3%的男性和1%的女性属于这一个类人群,而且反社会人格障碍者经常会出现在较低收入的社会群体当中。造成反社会人格障碍的原因也多基于此,长期缺乏足够的经济能力和行为榜样的单亲家庭中,此类人格形成的概率最高。一般说来,反社会人格障碍者通常会表现出对生命和权威的冷漠与蔑视,并且常常伴随着早熟现象和性侵犯行为。
虽然此类人群的总量远远低于其他犯罪类型,但是他们一旦犯案,无一不是特大案件,所造成的影响和后果也远超一般犯罪者。
“绿河杀手”被称作美国历史上头号连环杀人案,甚至后来还被拍成同名电影,引发了热议。该案件当中的被害人数量之多,在全世界刑事犯罪中也是极为罕见的。
该案件的主角加里·里奇韦出生于1949年。他的家庭虽然算不上贫穷,但也是一团糟糕,家庭暴力时有发生。他的母亲是一个盛气凌人(据加里·里奇韦的亲戚描述)的女人,他的父母经常因为一些小事儿而争吵,甚至大打出手。显然,在这样的一个家庭当中,年幼的加里·里奇韦是完全感受不到任何家庭的温暖与呵护的,而且非常符合缺乏足够的行为榜样这一条诱因。在自己的整个童年时代中,加里·里奇韦唯一能从父母那里学到的大概就是暴力和伤害了。
然而,雪上加霜的事情发生了。在童年时代,加里·里奇韦的智商经测试只有82,因此被定义为低智商人群。伴随低智商存在的是他在学校里糟糕的表现,人际关系不佳,而且学习成绩极差,整个高中阶段,他甚至不得不留了两次级才勉强得以毕业。从小受到的各种不良影响使得他的行为开始变得怪异起来,16岁时的加里·里奇韦曾经不知道因为什么缘故刺伤过一个6岁的小孩。根据被害人的回忆,加里·里奇韦在刺伤他之后就哈哈大笑着离开了,完全没有伤到人之后的惊慌失措,并且还念念有词地说:“很想知道杀人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这已经预示着某种倾向的存在了。
成年之后,加里·里奇韦的性格在平时倒并不显得孤僻,但是为人很低调,结婚后一直定居在西雅图的郊区。1969年高中毕业后不久,他便进了金沃斯卡车公司担任夜班油漆工,这份工作他一直做到了被捕之前,这使得加里·里奇韦看起来很像是一个安分守己的人。被捕之后,警方曾走访过他的邻居们。据邻居们描述,加里·里奇韦是一个性格十分开朗并且很爱说话的人,而且他在说话的时候非常注重细节,从来不与任何人发生矛盾,除此之外并没有什么奇特之处。也有一小部分人认为他可能有社交障碍,但是总而言之,邻居们从来没有怀疑过,他竟然会是一个疯狂而残忍的连环杀人犯。成年之后的加里·里奇韦几乎从来没有在旁人面前表现过他的残暴。
虽然在童年的时候,加里·里奇韦一度被认为是低智商,但是在案发后却很难令人把他和低能儿联系在一起。在40多位被害人当中,有将近20人年龄还不满18岁,20岁以下的人则占到了大多数。
加里·里奇韦在描述自己的作案过程之时,那轻描淡写的语气简直让人目瞪口呆。他并不会凶神恶煞地对付那些被害人,而是会先尽量让被害人感到放松。他在供述中提到:自己会和被害人聊一些非常轻松的话题,并且让被害人感觉到“嗯,这是一个好人”。但是事实上,加里·里奇韦只不过是为了把她们弄到卡车里,然后残忍地杀掉而已。如果被害人事先知道加里·里奇韦的目的,一定会觉得他的微笑无异于恶魔的微笑。
加里·里奇韦取得被害人信任的手段其实很简单,开始和被害人交谈的时候,他会让她们看自己儿子的照片。显然大多数人都是会这么认为的,一个很有父爱的男人肯定不是一个坏人。加里·里奇韦在被捕之后供认,自己在杀掉被害人之前,都会先与她们发生性关系,在发生性关系之后,他就会趁着她们精神松懈的时候从背后用绳子勒死她们。
大部分被害人是在他的家里、卡车上或是更加隐秘一些的地方被杀害的。为了掩饰罪行,加里·里奇韦会把别人的烟头或者口香糖之类的东西扔在案发现场以迷惑警方,甚至曾经把几位被害人的遗物运到了俄勒冈州,这实在不像是一个低智商的人可以做到的事情。
加里·里奇韦的作案高峰期是在1982年到1984年之间。他专门谋杀那些搭便车的妓女,并且他会把大部分尸体抛弃在格林河流域绿河。“绿河杀手”的称号由此而来。
加里·里奇韦之所以被称作变态连环杀人犯,不仅是因为他杀人的数量多,还因为他在被捕之后供认了自己曾经有过奸尸行为。但是这类尸体最终都被他埋了,而不像其他尸体那样被随意地丢弃在河边。加里·里奇韦自认并不是完全随机地杀人,而是有着自己的原则:“我想尽可能多地杀死我认为是妓女的女人,过去的一段日子里,我一直在这样做。我专门找妓女下手,因为我恨她们,而且我也不想花钱买乐。”同时,他之所以会选择妓女下手,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原因,他认为那会最大限度地降低自己被发现的风险,因为从事那种职业的女人失踪之后很少会有人去报警。
实际上,加里·里奇韦的作案对象不仅有妓女,还有很多是吸毒者、离家出走的年轻女孩,以及流落街头的其他年轻女子。别以为加里·里奇韦的行为是出于对某种职业群体的疯狂报复,他只是选择了那些他认为最为安全的被害人而已。事实也是如此,加里·里奇韦的罪行直到2001年被杀害者多达50人的时候才被发现。至于为什么会杀人,加里·里奇韦在被捕之后给出的理由不禁令让人毛骨悚然,他在狱中曾经宣称:“谋杀年轻女人是我的事业。”
2001年,警方终于根据从被害人身上提取的DNA样本将目标锁定在加里·里奇韦身上。除此之外,大部分被害人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身上总会有一些微小的油漆斑点,这也和加里·里奇韦的职业相符合。但是,尽管警方已经将嫌疑人目标身份锁定在加里·里奇韦身上,却难以找到直接证明他就是凶手的证据。因此,被捕之后的审判过程也相当艰难,毕竟距离大部分被害人的遇害时间已经过去了太久,想要有确凿的证据来给加里·里奇韦定罪,实在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
最后,警方以多宗杀人案件控告加里·里奇韦一级谋杀罪,但是加里·里奇韦拒不认罪,因为他清楚,一旦认罪自己就会被执行死刑。一方要让杀人恶魔认罪伏法,而一方的杀人恶魔却一直试图活命脱罪,就这样,一场旷日持久的审判拉开了序幕。警方20多年来搜集整理的证据和文件堆积如山;被害人家属虽然满心希望可以得到一个公正的宣判,但是长达十几年的等待也让他们的耐心所剩无几;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原因,这场拉锯战似的官司使控辩双方的花销都已经增至数百万美元,无论是控方还是被控方都对这笔逐日增加的巨额消费有些吃不消了。
为了尽快结案,也为了早日找到所有被害人的遗骸,曾经坚决不同意签订“认罪协议”的检察官诺姆·马伦也不得不放弃了自己的坚持。“认罪协议”当中,加里·里奇韦的罪行依旧是一级谋杀罪,但是量刑却由死刑改为了终身监禁,这显然让加里·里奇韦松了一口气。2003年11月5日,备受瞩目的“绿河连环杀人案”在西雅图最后一次开庭,加里·里奇韦在法庭上承认了自己杀害49名妇女的犯罪事实。而法庭也根据“认罪协定”免除了他的死刑,改判为终身监禁。至此,轰动一时的美国头号连环杀人案终于告一段落。
【犯罪心理分析】
连环杀人狂大概是所有常见犯罪中最让人觉得恐惧和不能理解的一种类型了,在犯罪心理学当中,又被称为多重谋杀或者系列谋杀。大概没有多少正常人能够理解这些可以漫无目的肆意屠杀的人的心理特征,即便是对于个别数据的分析,也是臆测多于实际推理。在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连环杀人狂如同井喷般出现。根据美国司法部的调查,在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之间,至少有35名连环杀手活跃于各个地区,而在此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之内,有记录在案的连环杀手只有两名。
连环杀手其实并不会表现得像典型的暴力罪犯那样,他们在童年的时候一般不会出现严重的暴力倾向,甚至有些人表现出的攻击力极弱,比一般人还要安静平和一些。即便是在成年之后,他们也很少会有犯罪记录,即便有也多是与暴力犯罪无关的盗窃等罪名。加里·里奇韦在案发之前一直是一个安分守己的油漆工,大概除了他自己之外没有任何人能够感受到他内心的波澜,就连他的妻子也不例外。
作为一个连环杀人狂,加里·里奇韦的案例简直再典型不过。很多经验丰富的犯罪学家、心理学家都得出过这样的结论:系列谋杀犯一般没有或者只有很少的前科,在开始犯案之前一般都已经结婚,有稳定的家庭生活,有稳定的工作,常年居住在同一幢房子里面,没有犯罪征兆,等等。加里·里奇韦本人具有一定的人格障碍,所以他的杀人理由让人觉得有些难以理解。他主要的作案目标是妓女或者类似的年轻女人,然而警方的调查结果显示,妓女或类似群体并没有给他造成过什么严重的心理伤害。
有些人会把连环杀人狂当偶像来盲目崇拜,事实上这是极为错误的,不论这些连环杀人狂的世界观有多么扭曲,欺软怕硬始终是他们难以遮掩的一个共性。根据FBI的案件数据记录,连环杀人狂选择作案目标的大体趋势是不断选择更弱势的群体,比如从1988年的主要集中在年轻女子身上,逐渐演变到1998年的主要选择16岁以下的未成年儿童下手,为此FBI的前局长路易斯·弗里赫不得不设立专门的部门来解决儿童绑架和谋杀案件。
还有一点,连环杀人狂选择目标的时候多半会挑选比较容易接近且不会引起太多人关注的角色,比如妓女就是其中最佳的选择之一。加里·里奇韦显然就是出于此种考虑才会向妓女下手,也正因此才会使得他的罪行一直没有被发现。
当然,也有一些连环杀人狂会选择令人出乎意料的目标作案,比如1974年被捕的一个连环杀手,他的作案对象就集中在独居的孤寡老人身上,甚至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警方都不认为那是系列作案。但不论如何,连环杀人狂一般不会接触中产阶级以上的人群,因为如果是这样多有身份地位的人遭到了杀害,一定会更加受到警方和社会的关注。
一项统计数据显示,20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初期,记录在案的52起连环杀人案当中,有超过30起发生在美国西部地区,其中以加利福尼亚州最为严重,而东北部仅有4起。很显然,这些连环杀人狂更喜欢选择治安较差或者不受重视的地方来实施自己的犯罪行为。
乔伊·考特尼:性侵与杀戮
在没有户籍制度的美国境内,当你搬到一个陌生的城市之后,很难清楚地知道自己的邻居都是些什么样的人,因为在社区和警察局里并没有针对本区域居民的相应记录。但只有一类人除外,那就是性犯罪者。起初,性犯罪者也是同样没有记录在案的,不过受轰动一时的“梅根案件”的影响,最终促成了“梅根法案”的诞生。
1994年7月29日,在新泽西州的汉密尔顿镇,7岁女孩梅根·康卡在自己家附近玩耍时,邻居杰西·提门德夸斯邀请她去他家看小狗,然后就再也没有出现过。几天后,警察在一个被丢弃在公园里的木制玩具中发现了小梅根的尸体。
经法医鉴定,小梅根是在遭受了性侵犯之后被残忍杀害的。经过一番调查警方得出结论,杰西·提门德夸斯强奸并杀害了梅根。原来,这个杰西·提门德夸斯是一个刚刚刑满释放的性犯罪惯犯,曾经两度因猥亵儿童而入狱。但是因为美国不存在户籍制度,所以当地的执法机关很难掌握这些刑满释放者的去向。
“梅根案件”震惊了整个新泽西州,人们强烈要求修改法案来保障自己的安全。当年年底,新泽西州长签署了美国第一个“梅根法案”,强制要求居住在新泽西州境内的性犯罪者刑满释放后必须向州警局进行报备。1996年5月17日,克林顿总统签署了联邦“梅根法案”,要求刑满释放的性犯罪者必须向所居住州的执法机关进行登记,同时,其一切信息都会在专门的网站上面公布。
如今,在美国的某些州甚至采取了更严厉的惩治措施,比如说严重的性犯罪者在出狱之后必须佩戴专用的定位手环,一旦其靠近学校等场所就会被立即发现并进行驱逐,如果手环被擅自摘下则会被通缉。
2004年5月24日,在美国俄勒冈州的科瓦利斯,一个名叫布鲁克·威尔伯格的年轻女孩在自己姐姐和姐夫做管理员的公寓里面做清洁工。她是一名大二的学生,利用暑假的时间出来打工赚取零用钱。
这一天,布鲁克的工作是负责清理灯柱上的广告,而且约好了中午和姐姐一起吃饭。但是到了吃午饭的时间,布鲁克却迟迟没有在事先约好的地方露面,姐姐斯蒂芬妮打了几次电话,却一直没有人接。于是,斯蒂芬妮打电话给丈夫,让他去看看布鲁克在干什么,为什么一直不接电话。扎克随即给布鲁克打了几通电话,同样没人接听。于是他围着公寓细细地寻找了一圈,最后回到了他们的住处,但是都没有发现布鲁克的踪迹。看样子布鲁克也不像是临时有事出去了,因为扎克发现她的手机和钱包都放在桌子上,没有被带走。
为了确认布鲁克真的不在公寓附近,扎克再次跑向了停车场,在一个灯柱下面他发现了布鲁克工作时使用的水桶和清洁剂,还有一双人字拖,其中的一只看起来像是被撕坏了。听到扎克的描述后,斯蒂芬妮感觉到一丝不安。她觉得布鲁克很可能遇到了什么意外,于是迅速打电话到布鲁克可能去的地方一一进行询问,在反复寻找无果之后,他们选择了报警。
警方到达后的第一件事就是确认布鲁克是不是自己有事情离开了,但是放在家里的手机和钱包、没有放回工作间的水桶和清洁剂,尤其是那只已经被撕坏了的拖鞋,这一切都显示着布鲁克并不是自己离开的,她很可能是遭遇了什么不幸。警方依然怀疑这可能是一场恶作剧,毕竟布鲁克只是一个读大二的孩子,捉弄一下自己的姐姐和姐夫还是很有可能的。但在布鲁克的家人看来,她非常体贴懂事,以前从来没有出现过类似的情况,尤其是在工作期间丢下东西离开更是不可能的。
一切证据都显示布鲁克很可能是遭遇了意外,于是,警方的搜寻行动迅速展开了。除了贴出告示并在电视台登出广告之外,剩下的便是开始搜寻目击证人,四处询问有谁见到过这样一个女孩:她穿着蓝色的连帽衫和牛仔裤,有着一头漂亮的金发,戴着一块安妮克莱因的手表,手上还戴着一枚刻着CTR三个字母的戒指。越来越多的志愿者聚集起来,搜寻的主力是附近自发组织起来的大学生,而警方则试图找到目击者或者更多其他的线索。
时间渐渐地流逝,警方找到的线索仅有一条,那就是上午10点左右曾有人听见一声非常刺耳的尖叫从停车场方向传来,但当他们循声找过去的时候,却没有发现其他异常,停车场里一片安静,那声尖叫就好像一场恶作剧一样。始终找不到更多的线索,就像一群没头苍蝇一样四处胡乱寻找的警方,发现自己正在浪费最佳救援时间。
没有目击者,没有可疑车辆,没有可疑的人员出入,什么都没有,现场仅有一只被撕坏的拖鞋,整个案件显得毫无头绪。但这些都难不倒经验丰富的FBI,他们有着强大的情报系统,并且有着强大的信息甄别能力,针对布鲁克失踪一案的各种线索从四面八方涌来,在很短的时间之内就使得警方专门搭建的网站超载,但这其中绝大多数信息都是无用的,甚至是虚假的。
很快,两条线索浮出了水面。在布鲁克失踪的当天早上,据说有一辆绿色的货箱车曾经在俄勒冈州立大学里面徘徊。一个与货车司机有过接触的女生说,当时她走的那条路上基本没有行人,然后一辆绿色的货箱车挡住了她的去路,司机下车后希望她能帮忙给指一下路线。但当她发现车后面的一些座位被卸掉时,她觉得非常不安,于是没有答话,转身迅速离开了那里。不久之后,这辆货车出现在俄勒冈州立大学附近,车上的司机开始向第二个女生问路,这个女生注意到车牌是明尼苏达州的。货车司机希望女生能够上车为自己指一段路,并声称自己迷路了。但是女生瞬间起了疑惑,并迅速拨通了报警电话,货车司机只好无奈离开。
很快,这辆绿色货车进入了警方的视线,但随着调查的不断深入,警方却不得不暂时放弃这一线索,因为目击者越来越多,这辆可疑车辆的颜色也跟着变化了起来,众说纷纭,却没有一个人记得住车牌号。和货车司机有过接触的两名女子,也因为过度紧张而没有记住司机的长相及其他一些特征,这都使得警方对货车的调查陷入了困境。
在继续追踪货车的同时,FBI将主要精力放在搜寻这一区域的可疑人员上面,比如说有过某方面犯罪记录的人,等等,根据当时的法律,一些有过前科的罪犯会被记录在案,并且有详细的行踪信息。最先被调查的就是居住在这一范围内的数量众多的性犯罪者,FBI有关于他们最详细的资料,甚至比他们自己知道的还要多。
布鲁克是一个年轻漂亮的女大学生,如果说到遇害,警方第一时间就会联想到关于性的犯罪,很快,一名居住在附近的性犯罪者进入了警方的视线。3天后,警方向媒体发出声明,他们锁定了一位犯罪嫌疑人,这个人名叫金桑谷,现年30岁,曾经是俄勒冈州立大学遗传学专业的学生。因为他的档案信息十分可疑,所以警方有着足够的理由对他进行怀疑,认为其做出绑架女学生的事情也并不是不可能的。金桑谷和父母一起居住,社交范围极为狭窄,尤其是在和女性的相处方面,似乎一直都很糟糕。
就在布鲁克失踪的十几天之前,金桑谷曾经被捕,但随后又因为证据不足而被释放,他被捕的原因是有人指控其从俄勒冈州立大学的女生宿舍里偷走了很多内衣。金桑谷再次被捕后,警方搜查了他的房间,发现了3400多条女士内裤以及数万张被拷打和强暴的女性照片,还有7支冲锋枪。最难以理解的是,警方还发现了一些装在密封袋里面贴着标签的棉絮,警方不知道这些棉絮是做什么用的,但其中的一些棉絮按标签描述正是来自橡树公园公寓,也就是布鲁克最后出现的地方。
更骇人的是,警方还在金桑谷的电脑上发现了一个文档,里面记录着一个女孩从被勒死到被分尸的详细计划。即便早已见过很多凶残的犯罪现场,但这份文档还是让FBI的调查员们直冒冷汗,他们很自然地联想到这份文档里面的计划很可能就是针对布鲁克制作的。
就在所有人都几乎认定金桑谷就是凶手的时候,他却拿出了自己的不在场证明:布鲁克失踪的那天早上,有证据显示金桑谷去了120多千米外的商店购买笔记本电脑。没有证据证明金桑谷就是凶手,他又拿出了有力的不在场证明,这使得警方不得不释放他,然后再去寻找新的线索。但新的线索一直没有出现,即便警方再次加大悬赏的力度也无济于事,那辆绿色的货箱车始终不见踪影,甚至大家都开始认为这将会变成一件悬案。搜寻队也停止了搜索,因为队伍里大部分都是自发组织的学生,他们不可能一直这样搜寻下去。
就在警方一筹莫展的时候,新的线索终于出现了,警方很快锁定了另一名性犯罪者。
2004年11月29日,在美国新墨西哥州的阿尔伯克基城,这里距离布鲁克失踪的地方足足有2250多千米,一个同样有着一头漂亮金发的俄国交换生正走在新墨西哥州立大学附近的一条马路上,突然,一个男人手持匕首劫持了她,并且命令她坐上了一辆红色的汽车。上车之后,这名歹徒让女孩脱掉所有的衣服,把她带到一个废弃的停车场后强奸了她。之后,对方又用围巾绑住了她的手,用内衣塞住她的嘴巴,并且再次开车离开。女孩虽然心中充满了恐惧,却也无计可施。
万幸的是,不久之后车子停在了一处公寓前面,或许是认为女孩被绑着无法逃脱,这个男人独自一人离开车子进入了公寓。女孩趁着这个机会逃了出来,在路上试图求助,但是因为赤身裸体,基本上所有的路人都因为怕惹麻烦上身而选择视而不见。终于,一个开车经过的女士注意到了这个不着片缕的女孩,并把她拉进自己车里。
听女孩用生硬的英语叙述了事情的经过后,这位女士拨打了报警电话。惊心动魄的是,在她们拨打报警电话的时候,先前绑架女孩的那辆红色汽车就从她们旁边缓缓驶过。
不久之后,警察找到了那辆红色汽车,并且逮捕了车主,一个自称乔伊·考特尼的男子。男子是3个孩子的父亲,有明显的施虐倾向,在调查取证之后,警方以一级强奸罪和绑架罪将其起诉,并且请求法院从重处理。
考特尼有着很长时间的性侵历史,从自己的姐妹到邻居,再到朋友以及陌生人。除此之外,他还有很严重的家庭暴力倾向,曾因此被自己的儿子打911举报过。阿尔伯克基警局在梳理考特尼的过往犯罪经历时,一张酒驾拘捕令引起了人们的重视,该拘捕令显示,此人在布鲁克失踪的当天曾经出现在橡树公园公寓附近。虽然当时阿尔伯克基警方还不知道在橡树公园公寓发生过一桩几乎被定为悬案的失踪案件,但他们还是觉得有义务确认一下考特尼是否在那里也犯下了绑架案件。于是,在布鲁克失踪将近6个月之后,新的线索终于被送进了科瓦利斯警局,布鲁克失踪案件被重新启动调查。
此后,FBI找到了新的线索,在布鲁克失踪时,考特尼正在为一家房屋管理公司工作,公司派给他的车就是一辆绿色的货箱车。因为考特尼未经允许就将车子开到了新墨西哥州,所以公司不得不派人把车子追回,然后重新投入使用。这一次为了尽快调查出结果,警方直接将那辆货车买了下来,但对于能否从中找出证据,很多人都表示怀疑。首先那辆车已经被重新使用了好久,其次经常放在车上的都是一些清洁用的化学药品,留有痕迹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万幸的是,不久之后鉴定小组就传来了好消息,在货车被拆掉的座椅上发现了考特尼的指纹和DNA,并且在同一位置发现了布鲁克的指纹和DNA。最终,警方对考特尼的所有指控都宣告成立,尤其是其中的几宗强奸杀人案,足以让法院判其死刑。而随着乔伊·考特尼的罪行被发现,金桑谷的嫌疑也被彻底洗脱了。
随后,考特尼交代了自己的犯罪经过。当天,他对好几位女生进行了搭讪,并试图邀请她们上车,但都无一例外地被拒绝了。当他找到布鲁克的时候却发现,这个女孩不仅非常热心地指路,而且没有丝毫的戒备。这一发现令考特尼喜出望外,他便趁着周围没人把布鲁克挟持到车上,将其带到了远处的一片树林当中强奸并杀害。
【犯罪心理分析】
在本案中,考特尼无疑是个性犯罪惯犯。在美国法律中,关于强奸的法律规定极其详细,甚至到了极为繁复的程度。之所以会用到“繁复”这个词,是因为美国的法律对于强奸犯罪并没有起到很好的遏制作用,甚至对于已经发生的强奸犯罪都力有不逮。
美国司法部的资料显示,在美国被报告的强奸案中被定罪的只有不到3%,这大多是因为很多强奸犯罪在司法鉴定当中都难以取得足够的证据。还有就是在这被定罪的不到3%中,案犯是工人阶层的占到了80%以上,这当然并不是说白领阶层不会犯罪,而是只有很少的白领性犯罪者会被起诉,即便被起诉了,也大多会因为能够聘得起强大的辩护律师团队而得以脱罪。对于考特尼来说,如果不是伴随着谋杀等暴力伤害,或许他也同样很难被定罪。
事实上,很多强奸犯在法律上虽然是加害者,但是在临床医学当中,却同样是受害者,姑且称之为“无法控制自己强烈欲望”的“病态人格”患者,当然也有人认为这是西方文化中的一种认知偏差所导致的错误结论。在法律上,考特尼确定无疑地属于攻击型强奸犯,或者是虐待型强奸犯。在犯罪心理学当中,考特尼属于非常典型的那一类人。
攻击型强奸犯通常是已婚者,但多半家庭会存在问题,而问题的起源多数是因为家庭暴力。事实上,考特尼就存在同样的问题,甚至严重到被自己的儿子打电话报警。同时,攻击型强奸犯还有另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在成年之前,或者说成为强奸犯之前,他们已经出现了相应的暴力行为,比如说考特尼长期以来的性侵历史。很显然,在本案案发之前,他的诸多性侵行为都由于各种原因被被害人隐瞒了下来,但也正是因此才助长了他进一步的犯罪行为。
大部分攻击型强奸犯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很容易转化成谋杀犯。这类罪犯会将被害人的反抗和挣扎视作一场游戏,就如同玩游戏打怪一样,玩家在攻击的同时也会受到攻击,但是却没有人会因为受到攻击而停止去玩游戏。换而言之,在游戏当中杀死怪物是理所当然的一件事,并不需要系统要求或者规定。对于攻击型强奸犯来说也是一样,他们会寻找合适的目标下手,并不会因为目标是陌生人或者熟人而差别对待。这样的逻辑对于一般人来说或许难以接受,但对于考特尼之类的心理变态的罪犯来说却极为合理。
辛德拉·布鲁克案:娈童癖杀手
儿童性侵案件的嫌疑人大多数都是男性,尤其是针对女童的性侵案件,但有时候也会有例外。一旦警察在办案的时候过于遵循常例,就很有可能陷入死胡同。
在美国的加利福尼亚州有一个名叫布鲁科勒的小镇。小镇西部有一家奶牛养殖场,上百头奶牛惬意地生活在这里,大量的鲜奶每天从小镇送往周边的城市。上百头奶牛每天不仅会产出大量的鲜奶,同时也会有堆积成山的排泄物,为了处理这些排泄物,养殖场的老板专门在养殖场旁边挖了一个巨大的池子,用来存储还没来得及处理的奶牛粪便以及一些其他的垃圾。
2009年3月的一天,养殖场的一名工人照常来到池子边处理积攒的垃圾,他突然发现池子旁扔着一个看起来还算不错的旅行箱。这里地处偏僻,很少有人会来这里,所以一个突然出现在那里的旅行箱就显得有些突兀。虽然感到好奇,但是这名工人还是决定等处理完垃圾之后,再去看看那个箱子里面到底装着什么。
干完手里的活儿以后,这名工人找到一把钩子试图把旅行箱勾出来。池子里的气味并不好闻,他犹豫了一下要不要放弃查看那只箱子,但是通过钩子传来的沉甸甸的触感让这名工人产生了浓烈的兴趣,里面到底会有什么呢?费了不小的力气终于把箱子拉了出来,工人捂着鼻子用钩子拉开了箱子上的拉链,然后掀起了其中的一个角,原本的好奇瞬间被惊恐所取代——箱子里面是一具尸体!
接到工人打来的报警电话后,小镇警局的警察在15分钟之后抵达现场。他们第一眼看到的就是站在一旁显得非常慌乱的养殖场工人,离他大概十几米的地方放着一个脏兮兮的旅行箱,箱子的拉链已经被拉开了一大半。随行而来的法医打开了箱子,呈现在眼前的情形让早有心理准备的警察们依然感到触目惊心。
箱子里面像婴儿一样蜷缩着一个大约八九岁的小女孩,粉红色的短袖上衣和牛仔短裤显得有些脏,尸体已经开始腐烂,这说明箱子被扔到这里已经有一段时间了。警方把尸体带回了警局,那个养殖场的工人作为第一目击者同样被带了回去,警方试图从他身上得到更多的信息,但最终发现这名工人确实和案件本身毫无关联。与此同时,寻找死者身份的公告也被张贴出去,尸检报告也摆上了案头。报告显示,这个小女孩生前被注射过大量的镇静剂,身上没有其他明显伤痕,不过有着遭受过严重性侵害的痕迹,但是法医并没有从中提取出其他人的DNA,初步判断是被人用异物侵犯的。
第一个找到警方的并不是失踪孩子的家长,而是FBI。他们在相邻的小镇里接到过一起儿童失踪案件的协助请求,失踪的小女孩名叫辛德拉·布鲁克,8岁,在镇上的小学读二年级,辛德拉失踪的时候穿的正是粉色的短袖和牛仔短裤。
经过鉴定,死亡的孩子正是辛德拉·布鲁克。这对于FBI和辛德拉的父母来说无疑是一场噩耗,他们一直希望辛德拉只是被绑架或者走失,万万没想到会在邻近的小镇里发现她的尸体。就在几天之前,辛德拉在放学回家之后出去找朋友玩耍,她是个非常活泼好动的女孩,几乎和每个人都能开心地聊起来。辛德拉本该在快要天黑的时候回家,但是这一天却迟迟不见踪影,遍寻无果之后,辛德拉的母亲玛利亚·布鲁克选择了报警。
最开始,警方把目标放在了辛德拉的父亲身上。因为辛德拉的父母处于离异状态,并且对于女儿的抚养权一直存在争议,所以警方怀疑是辛德拉的父亲偷偷带走了她。在经过一番调查排除之后,有目击者称辛德拉失踪的当天,曾经有一辆外地面包车经过。警方又猜测辛德拉可能是被绑架了,所以向FBI发出了求助。谁料搜索还没有正式展开,他们就得到了最坏的消息——邻镇的警局贴出公告,他们发现了一名死去的小女孩,大约八九岁左右,身着粉色上衣和牛仔短裤。
得到新线索的FBI转移了案件的重心,他们不需要继续寻找失踪的小女孩了,但是一定要找到侵犯并杀害小女孩的凶手。根据尸检结果,他们把第一批嫌疑人目标锁定在了居住在两个小镇里的性犯罪者身上。在美国,所有的性犯罪者都必须时刻向居住地的执法部门汇报自己的行踪以及所从事的职业,所以FBI很快就通过档案搜索确定了侦查目标。
第一个被警方询问的是和辛德拉住在同一个小镇的一名中年男性,因为曾经有人目睹他亲吻过辛德拉,所以FBI怀疑他有恋童癖倾向。这名男子的态度让所有人措手不及,他并没有刻意掩饰自己,而是非常坦然地承认了目击者的证词和警方的猜测:他亲吻过辛德拉,并且具有恋童倾向。但在FBI试图进一步了解其他信息的时候,这个人坚决地否认自己对辛德拉抱有恶意,他声称自己并没有伤害过辛德拉,并且拿出了辛德拉出事当天自己的不在场证明。此外,还有一个每周固定时间会到小镇上出售冰激凌的小商贩也被警方传唤问话,因为按照惯例辛德拉出事当天他是不该去小镇的,但是有目击者发现他当天出现在了小镇上。但这两个人都没有儿童犯罪记录在案。
随后,警方的关注点转向了一对父子,这对父子有过猥亵儿童的前科,所以FBI把调查的重点放在了他们身上。虽然每个性犯罪者的信息都会在网上进行公示,但是辛德拉的父母似乎并没有关注过这些信息,所以他们并没有阻止辛德拉和这对父子来往,活泼可爱的辛德拉几乎和小镇上的每一个人都是朋友。
警方在这对父子的手机里面发现了一些照片,照片中辛德拉分别坐在两个人的腿上,令警方警惕的是,照片中辛德拉裤子上的拉链几乎是完全被拉开的,显而易见这意味着什么。警方开始寻找更多的证据,比如他们在辛德拉失踪的那个下午的行踪,又或者是否有人目击到他们曾经出现在邻镇的奶牛养殖场附近。
这对父子无法拿出令人信服的不在场证明,并且对于和辛德拉的关系也语焉不详,警方一眼就可以看出他们在隐瞒着什么。但令人意外的是,这对父子坚决不承认自己杀害了辛德拉,甚至提出可以进行测谎。本来所有人都认为这只是他们的虚张声势之举,但测谎的结果却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他们顺利通过了测谎,也就是说他们没有杀害辛德拉,这不是撒谎。
尽管这对父子通过了测谎,但作为最有可能的嫌疑人,警方依旧没有放弃对他们的调查。就在案情陷入僵局的时候,FBI找到了一些新线索,他们在挨个儿排查小镇居民的时候发现了另一个非常可疑的嫌疑人。这个人名叫梅丽莎·艾米,是一个单亲妈妈,有一个比辛德拉小两岁的儿子罗德,辛德拉经常会去梅丽莎的家里找罗德玩耍。
FBI之所以会注意到梅丽莎,是因为她有过犯罪前科,她曾经在之前居住的小镇里给邻居家的孩子喝过含有大量镇静剂的饮料,虽然因为某些原因没有被起诉,但是也被迫选择了搬家,也就是搬到了辛德拉居住的小镇上。而这也与辛德拉的尸检报告当中的一点相吻合:辛德拉的体内含有大量的镇静剂。
随后,FBI利用其庞大的资源开始调查,关于梅丽莎·艾米的更多信息被渐渐挖掘了出来:梅丽莎的丈夫之所以和她离婚就是因为她有恋童癖,并且具有暴虐倾向,她以前居住的地方曾经多次莫名其妙地发生火灾,但不知为何在离婚的时候法院会将儿子罗德交给她来抚养。尽管FBI并没有梅丽莎相关的儿童犯罪记录,但她依然具有重大的犯罪嫌疑。
面对警方的询问,梅丽莎称辛德拉被害的那个下午自己一直待在教堂里,并没有见过辛德拉。但调查员们随后在梅丽莎祖父的教堂中发现了和绑在旅行箱上的一模一样的绳子,还在教堂的厨房里发现了一根擀面杖,上面残留着一些没有被洗净的血迹,鉴定表明这是属于辛德拉的。这一点再次和尸检报告相符合,辛德拉曾经被人用异物侵犯过。
就在警方以为还需要寻找更加有力的证据来证明梅丽莎就是凶手的时候,她却出乎预料地承认了导致辛德拉死亡并且抛尸的就是自己,但梅丽莎并不是真的打算认罪,而是试图以另一种方式为自己开脱。梅丽莎说当时辛德拉正在和自己的儿子玩捉迷藏,是辛德拉要求自己把她锁在旅行箱里面,但后来因为有事情要忙,导致她忘记了辛德拉还在旅行箱里面,当她想起来的时候辛德拉已经死了。梅丽莎还声称自己给辛德拉做过急救,但是没有效果,无奈之下才选择抛尸的。但是,梅丽莎的狡辩中存在着一个巨大的漏洞,即辛德拉曾经受到过严重的性侵犯,而其伤痕和在教堂找到的擀面杖十分吻合。
最终,梅丽莎·艾米以性侵儿童、虐待儿童、一级谋杀等多项罪名被起诉,地方法庭判决其终身监禁并不得假释。
【犯罪心理分析】
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儿童性侵害者(恋童癖罪犯的法律术语)大多是男性,事实上,其中的女性犯罪者同样不在少数。在被害人不分男女的统计当中,女性犯罪者的比例为13%;如果将被害人限定为男孩,那么这一比例就会上升到24%;即便将被害人限定为女孩,其中女性犯罪者的比例依旧占到5%左右。
大概是由于主流社会当中对于恋童癖的极端负面态度,大部分恋童癖在案发之后都会想尽办法推脱责任,试图将自己的行为归罪于无法控制的外部力量,比如说喝醉了或者其他原因。但事实上,绝大多数恋童癖在犯罪的时候都是能清醒地思考问题的。
针对儿童的性犯罪一般分为几种情况,其中第一种就是天生的恋童癖,这一类人通常会把儿童看作正常的性生活伴侣,在他们看来,成年人与未成年人之间并没有区别。第二种是退化型恋童癖,这类人本来具有正常的性观念,但是在同龄人身上遭受到挫折之后,转而开始把目标放在未成年人的身上。一般来说,在这类犯罪中被害人最多,且多为女孩,在日本著名悬疑小说《白夜行》中,男主角桐原亮司的父亲桐原洋介就属于这种情况。第三种就是本案中梅丽莎·艾米所属的类型,有专家称之为攻击型或者虐待型恋童癖。
攻击型恋童癖通常有着反社会倾向,比方说案件当中提到梅丽莎居住的地方曾经多次莫名其妙地发生火灾。虽然没有直接证据,但基本上梅丽莎在哪里生活,哪里就会出现莫名其妙的火灾,这就可以确定她本人就是纵火者,习惯性纵火也是反社会倾向的一种。其次,攻击型恋童癖大多偏好同性儿童,即同性恋童癖,这也是梅丽莎的儿子没有遇害,反而是辛德拉遇害的原因之一。
攻击型恋童癖通常不关心对方是否受到伤害,而是仅仅想要获得刺激,因此会经常使用一些残忍的手段来伤害被害人。通常被害人受到的伤害越大,罪犯就会越感到兴奋和刺激,梅丽莎就属于这种类型。
20世纪初,美国有一个被称作“狼人”的变态杀人狂阿尔伯特·费斯。他曾承认自己性侵害了超过400名儿童,其中可以确定的至少有6宗儿童谋杀案,手段极其残忍,这就是一个典型的攻击型恋童癖罪犯。
虽然这类恋童癖最危险,但事实上这类型的罪犯数量极少。就因为数量极少,才成为媒体最乐于报道的类型,所以反倒成了大部分人印象中的儿童性犯罪者的典型形象。事实上,儿童性犯罪者所包含的犯罪行为极为广泛,比方说在美国的法律当中,即便是触摸等行为也有可能构成儿童性犯罪。曾经有一个华裔父亲因为给12岁的女儿洗澡而被强制剥夺了抚养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