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社区建设概论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节 社区建设的主要任务

在了解社区的基本定义和相关属性外,我们下一步所要接触的就是社区建设了。在中国,社区发育很不完善,需要依靠人的主观努力去建设社区,这是中国的社区发展与国外社会之间的一个重要区别。社区建设这个概念意味着中国的城乡社区建设带有较强的行政性、规划性色彩,在很大程度上是政府行政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1.什么是社区建设?

所谓社区建设,是指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依靠社会力量,利用社区资源,强化社区功能,解决社区问题,促进社区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协调和健康发展,不断提高社区成员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过程,一般来说,它包括社区基础设施、社区民主管理体系、社区社会保障、社区文化教育、社区公共服务等五个方面的建设内容。在当代中国,社区建设是一个主动性的概念,是指由政府统一领导、动员各方力量参与的建设社区的过程。

2.社区建设有哪些基本原则?

(1)以人为本、服务居民。坚持以不断满足社区居民的社会需求,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和文明程度为宗旨,把服务社区居民作为社区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

(2)资源共享、共驻共建。充分调动社区内的机关、团体、部队、企事业单位等一切力量,广泛参与社区建设,最大限度地实现社区资源共有、共享,营造共驻社区、共建社区的良好氛围。

(3)责权统一、管理有序。改革基层社会管理体制,建立健全社区组织,明确社区组织的职责和权利,改进社区管理和服务,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增强社区的凝聚力。

(4)扩大民主、居民自治。在社区内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逐步实现社区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

(5)因地制宜、循序渐进。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突出地方特色,从居民群众迫切要求解决和热切关注的问题入手,有计划、有步骤地实现社区建设的目标。

那么,社区建设的主要目标是什么呢?

(1)适应城市现代化和城乡一体化要求,缩小城乡差距,加强社区党组织和社区居民自治组织建设,建立起以地域性为特征、以认同感为纽带的新型社区,构建新的社区组织体系。

(2)以拓展社区服务为龙头,不断丰富社区建设的内容,增加服务的发展项目,促进社区服务网络化和产业化,努力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

(3)加强社区管理,理顺社区关系,完善社区功能,改革城乡基层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4)坚持政府指导和社会共同参与相结合,充分发挥社区力量,合理配置社区资源,大力发展社区事业,不断提高居民素质和整个社区的文明程度,努力建设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治安良好、生活便利、人际关系和谐的新型现代化社区。

3.社区建设有哪些基本任务?

从广义上看,一个社区就是一个小型的国家,一个国家就是一个大的社区。良好的社区共同体的形成离不开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将城乡社区建设的基本任务概括为三个方面。

(1)建设社区(物质基础设施与基本生产生活保障体系)。一个社区的形成与建立离不开一定的物质基础设施和基本生产生活保障体系。当然,这二者在城乡需求程度不同。

物质基础设施:包括社区道路、供水供电、文化娱乐体育设施、社区环境卫生设施等。这些情况,城乡有别,大城市与中小城市有别,中心城区与郊区有别,新建小区与传统小区有别。物质基础设施是社区建设重要的物质基础。

生产生活保障体系:指城乡居民的三大生产生活保障体系:养老保险、医疗保险、最低生活保障(失业保障)以及社区治安、社区服务等内容。

(2)管理社区(基层直接民主与自我管理,即社区自治体系)。涉及到社区组织机构包括城市居委会和农村村(居)委会的建立及其开展的各项工作。社区自治的表现形式有:从全社区的层面看,包括社区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从居民直接参与的角度看,包括居民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和自我约束;从自治的内容看,包括人事自治、财务自治、服务自治、管理自治、教育自治等。

(3)培育社区(社区共同体与精神文化生活体系)。一个社区之所以被称为社区而不是街区,就在于这个社区有着共同体的精神,人们彼此之间有着精神上的维系纽带,将所有地域看成是一个共同的家,愿意来建设和维护它。因此,社区的物质基础设施建成了,人们的基本生活保障体系健全了,管理体制也到位了,同样还离不开培育社区精神,这就需要发展社区精神文化生活体系。培育社区的工作主要有社区文化体育活动、社区教育体系、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等。

同时,上述所有活动都是联系在一起的,彼此密不可分。

延伸阅读: 社区建设三大任务

作为村委会、居委会干部应对社区建设任务有所了解。村委会、居委会干部尤其是书记、主任就是一个社区的总管家,社区建设主要是由国家和各级政府决策和部署的,但具体落实却要依靠广大村委会、居委会干部。因此,村委会、居委会干部对社区建设的理解和了解程度,以及掌握社区建设的基本技能,对于建设和管理好一个社区非常重要。当前,在城市社区中,社区管理和社区社会工作已经逐渐发展成为一项专业技能,国家正在东部沿海城市进行试点,尝试将社区管理和社区社会工作作为一项新型的职业,制定职业标准,开展资格认证,以后社区管理将有可能和律师、会计师、教师等职业一样,需要持证上岗。所以无论是从职业发展的角度,还是从实际工作的角度,都有必要加强对社区建设的了解。当然,关于社区建设的基本技能,在本系列的其他教材中都将会进行系统的介绍。我们此处重点,是从简明扼要的角度来进一步说明社区建设基本任务。社区建设看起来千头万绪,其实说到底就是三个主要任务:建设社区、管理社区和培育社区,这三大主要任务可以涵盖社区的基本属性和要素,成为社区建设工作的总纲。这三个主要任务其实也是与居民群众的需要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建设社区、管理社区和培育社区反映了社区建设的三个基本价值定位,就是现代社区、自治社区和文明社区,所要求建设的其实是城市和农村基层社会区域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其最终目的是把广大城乡社区建设成为广大老百姓的“宜”居之地、“能”居之地、“愿”居之地。宜居之地,就是说社区中的各项基础设施完备,生活环境良好,物质条件便利,居住、出行很方便,适宜人们居住。愿居之地,是根据“宜居”一词衍生的,是指老百姓生活在社区之中,邻里关系和谐,社区氛围温馨,社区文化丰富,社区的凝聚力、向心力、吸引力强,人们舍不得这个社区,愿意呆在这个地方,不愿意迁到别的地方去。能居之地,是说社区通过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实施社区自治,推进居民直接民主,创造了各项制度性的条件,调动了每一个居民参与社区发展和建设的积极性和潜能,使人们“能够”居住在这个社区,并且能够充分地发挥自己的“能”量来为社区做贡献,不至于产生社区与自己无关的隔膜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