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三节 中国作为东亚市场提供者地位的前景分析
本书通过对中国的东亚市场提供者地位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可知不同的因素对中国东亚市场提供者地位提升的影响是不同的。下面根据本书的检验结果并结合中国实际的发展情况,分析中国作为东亚市场提供者地位的前景。
一 基于不同影响因素角度的分析
根据前文的实证分析,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对中国的东亚市场提供者地位能够产生促进作用。但是,未来中国经济增长速度的减缓,或者说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情况将很难继续。2015年中国GDP增长6.9%,为25年来新低。所以,这会给中国作为东亚市场提供者地位的进一步提升带来较大的影响。
政府消费支出与中国的东亚市场提供者地位提升有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目前,中国政府消费占财政收入的比重远高于发达国家。随着改革的深入,政府成本可能会降低,政策性浪费等问题也会减少,政府消费支出的规模不会有大幅度上升。因此,政府消费支出因素对中国作为东亚市场提供者地位提升的推动作用将下降。这也将不利于中国作为东亚市场提供者地位的进一步提升。
私人消费支出与中国的东亚市场提供者地位提升有着明显的负相关关系。私人消费的增长主要与国内经济结构调整、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等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而这些因素可能会减少中国从东亚进口初级产品、中间产品以及资本品等。同时,目前私人消费的增长幅度有限,国内生产部门基本可以满足私人消费的增长。所以,也没有带来最终消费品的显著增加。但是,这种情况也许在逐渐转变。目前中国私人消费的增长主要被自身消化,只有当中国私人消费的增长达到一定程度时,才会对中国从东亚进口最终消费品的推动作用更加强烈,私人消费支出也会对中国的东亚市场提供者地位提升产生推动作用。
二 基于不同类型产品角度的分析
从初级产品的角度来看,中国作为东亚初级产品市场提供者的地位可能下降。中国从东亚进口的初级产品在规模上有超过2/3能够受到经济增长和国内消费的影响。随着国内经济增速的放缓和政府消费支出的下降,以及私人消费能力的提高,中国作为东亚初级产品市场提供者的地位会受到影响,并会出现下降趋势。另外,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全面建成的贸易创造效应基本已过峰值,所以,中国作为东亚初级产品市场提供者的地位可能会出现下降。
从中间产品的角度来看,中国作为东亚中间产品市场提供者的地位将下降。中国从东亚进口的中间产品超过95%都会受到经济增速和国内政府消费的影响。而中国经济增速的下滑,政府消费支出的规模可能会下降,特别是与中国的东亚市场提供者地位提升有着负相关关系的私人消费支出在不断增长,这些都是促使中国作为东亚中间产品市场提供者地位下降的重要因素。
从最终资本品的角度来看,中国作为东亚最终资本品市场提供者的地位可能下降或者变化不大。中国从东亚进口的最终资本品有95%以上会受到中国经济增速和国内消费的影响。其中,中国下滑的经济增速以及不断增长的私人消费支出对于中国的东亚最终资本品市场提供者地位提升都不会带来正向作用。因此,中国作为东亚最终资本品市场提供者的地位可能下降或者变化不大。
从最终消费品的角度来看,中国作为东亚最终消费品市场提供者的地位会进一步上升。虽然国内经济增速的减缓和政府消费支出的下降不利于中国的东亚最终消费品市场提供能力的提升,但是它们只能影响到超过70%的最终消费品的进口。目前,中国私人消费的增长速度很快,对直接推动中国对东亚最终消费品进口方面可能会产生促进作用,而且中韩自由贸易区的建设等一系列新的因素也会提升中国对东亚最终消费品的需求。
综上所述,中国经济增速和国内消费因素对推动中国东亚市场提供者地位提升的作用将出现回落。中国的东亚初级产品、中间产品和最终资本品市场的提供相对较容易受到中国内部因素的影响,而中国的东亚最终消费品市场提供受到中国内部因素影响的程度相对弱些。同时,“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对外产业转移带来的贸易创造、中韩自由贸易区的建设等一系列新的外部因素也可能会对中国的东亚市场提供者地位的提升产生积极的作用。依此可以判断,中国作为东亚最终消费品市场提供者的地位还会提升,中国作为东亚中间产品和初级产品市场提供者的地位将下降,中国作为东亚最终资本品市场提供者的地位可能下降或者变化不大。中国仍将是东亚最大的初级产品和中间产品市场提供者,尽管中国的东亚最终资本品市场提供者地位赶上了美国,但中国的东亚最终消费品市场提供者地位仍远落后于美国。尽管中国的东亚最终消费品市场提供者地位还会有所上升,但中国的东亚最终消费品市场提供者地位要超过美国还有很远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