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列国志(中国社会科学院“一带一路”研究系列)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五 双边关系

(一)政治关系

1955年1月20日中阿建交,此后双边关系发展顺利。1957年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总理周恩来、副总理贺龙访问阿富汗,是中阿关系史上中国领导人第一次访阿。196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副总理兼外交部部长陈毅访问阿富汗,并于8月26日在阿富汗首都喀布尔签订了《中阿友好和互不侵犯条约》。1963年11月22日,两国在北京又签订了《中阿边界条约》。“9·11”恐怖袭击事件之后,美国、联合国和北约对阿富汗采取了军事行动,发动阿富汗战争。中国于2001年12月,向阿富汗派出工作小组。工作小组参加了阿富汗临时政府的成立仪式,向临时政府主席哈米德·卡尔扎伊递交了中国政府的贺信。

进入21世纪,两国关系的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2005年1月20日是中国和阿富汗建交50周年纪念日。两国领导人互致贺电,双方各自举行了庆祝招待会。2006年6月,阿富汗总统卡尔扎伊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两国元首共同签署了《中阿睦邻友好合作条约》,宣布建立全面合作伙伴关系,并发表联合声明。2012年6月,卡尔扎伊总统出席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第十二次理事会并访华。中阿双方发表《中阿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联合宣言》,宣布两国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二)双边贸易

2012年,双边贸易额为4.69亿美元,同比增长100%。其中中国出口额为4.6亿美元,同比增长100%;进口额为0.09亿美元,同比增长50%。中国对阿出口产品主要为机电、五金、纺织、日用品、轻工类等,自阿进口商品主要是牛羊皮等。

(三)双边经济合作

阿富汗建立新政府后,中国即开始了以支持和参与阿战后重建进程为特征的中阿经贸合作。

由于安全形势方面的原因,现阶段中国与阿富汗的经贸合作以经援为主。中国援阿始于20世纪60年代,直到战前,中国援助阿富汗建成了水利设施、纺织企业、医院、农场等一批成套项目,对阿富汗国民经济建设和发展起到了较为重要的作用,产生了较大影响,一直受到阿富汗人民的好评。2002年以来,中国根据承诺积极支持和参与阿富汗重建,利用援款向阿富汗提供大选物资、警用物资、安保设备、办公设备、抗旱物资、难民物资、粮食等,修复水利灌溉设施,援建医院、总统府多功能厅等成套项目,培训官员和专业技术人员,并在2004年宣布免除阿富汗政府所欠中国的全部到期债务。

截至2011年年底,中国企业在阿富汗承包工程累计合同额约5.69亿美元。中国公司在阿富汗承包工程项目主要仍限于公路和电信项目建设方面。中国公司以价格有竞争力,执行项目速度快、质量好而著称,在阿富汗产生较大影响。工程承包已成为中阿经贸合作中一个重要和不可缺少的部分,然而阿富汗持续恶化的安全形势,对中国扩大和发展在阿富汗承包工程业务产生一定负面影响。目前,中国在阿富汗承包工程暂处于维持状态,如2009年上半年,中国企业在阿富汗新签工程承包项目合同仅2个,合计金额8137万美元。

在资源合作方面。艾娜克铜矿是令世界瞩目的项目。艾娜克铜矿储量大(7亿吨),品位高(平均1.65%),有1/3矿石品位高达2.37%,铜金属总量估计为1133万吨,是世界级富矿之一。经过努力,中冶-江铜联合集团终于在竞争中胜出,于2008年5月与阿工矿部签署了总投资达44亿美元、期限为30年的租赁开发合同。中国将成为阿富汗有史以来最大的投资国。开发此项目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它将带动中国对阿富汗大规模投资和双边经贸合作全方位深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