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列国志(中国社会科学院“一带一路”研究系列)](https://wfqqreader-1252317822.image.myqcloud.com/cover/243/23669243/b_23669243.jpg)
三 “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理念
“丝绸之路经济带”是联系欧亚各国经济体的纽带,体现的是中国“平等互利,包容互鉴,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的理念。
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倡议是中国在新形势下提出的和平与合作倡议,反映了中国在参与全球经济进程中的开放态度、合作诚意以及和平愿望,因此,“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倡导的是政治上平等相处,经济上互利共赢,文化上求同存异。“丝绸之路经济带”是和平、合作的纽带,是历史与现实的交融。“丝绸之路经济带”也是经济全球化时代经济发展与区域合作的必然产物。
第一,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要诚心诚意对待沿线国家,做到言必信、行必果。要本着互利共赢的原则同沿线国家开展合作,让沿线国家得益于我国发展。要实行包容发展,坚持各国共享机遇、共迎挑战、共创繁荣。要做好“一带一路”总体布局,尽早确定今后几年的时间表、路线图,要有早期收获计划和领域。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要抓落实,由易到难、由近及远,以点带线、由线到面,扎实开展经贸合作,扎实推进重点项目建设,脚踏实地、一步一步干起来。
第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要抓住关键的标志性工程,力争尽早开花结果。要帮助有关沿线国家开展本国和区域间交通、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规划,共同推进前期预研,提出一批能够照顾双边、多边利益的项目清单。要高度重视和建设一批有利于沿线国家民生改善的项目。要坚持经济合作和人文交流共同推进,促进我国同沿线国家教育、旅游、学术、艺术等人文交流,使之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第三,“一带一路”建设是一项长期工程,要做好统筹协调工作,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发挥市场机制作用,鼓励国有企业、民营企业等各类企业参与,同时发挥好政府作用。要重视国别间和区域间经贸合作机制和平台建设工作,设计符合当地国情的投资和贸易模式,通过机制化安排推进工作。要加大对外援助力度,发挥好开发性、政策性金融的独特优势和作用,积极引导民营资本参与。要统筹好部门和地区关系,各部门和各地区要加强分工合作、形成合力。
从具体举措而言,2015年及今后一段时期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重大事项和重点工作主要应突出重点、远近结合,有力有序有效推进,确保“一带一路”建设工作开好局、起好步。要把握重点方向,陆上依托国际大通道,以重点经贸产业园区为合作平台,共同打造若干国际经济合作走廊;海上依托重点港口城市,共同打造通畅安全高效的运输大通道。
为此,首先要强化规划引领,把长期目标任务和近期工作结合起来,加强对工作的具体指导。要抓好重点项目,以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为突破口,发挥对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基础性作用和示范效应。要畅通投资贸易,着力推进投资和贸易便利化,营造区域内良好营商环境,抓好境外合作园区建设,推动形成区域经济合作共赢发展新格局。要拓宽金融合作,加快构建强有力的投融资渠道支撑,强化“一带一路”建设的资金保障。要促进人文交流,传承和弘扬古丝绸之路友好合作精神,夯实“一带一路”建设的民意和社会基础。要保护生态环境,遵守法律法规,履行社会责任,共同建设绿色、和谐、共赢的“一带一路”。要加强沟通磋商,充分发挥多边、双边、区域、次区域合作机制和平台的作用,扩大利益契合点,谋求共同发展、共同繁荣,携手推进“一带一路”建设。
其次要以创新思维办好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和丝路基金。发起并同一些国家合作建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是要为“一带一路”有关沿线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资金支持,促进经济合作。设立丝路基金是要利用我国资金实力直接支持“一带一路”建设。要注意按国际惯例办事,充分借鉴现有多边金融机构长期积累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制定和实施严格的规章制度,提高透明度和包容性,确定开展好第一批业务。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和丝路基金同其他全球以及区域多边开发银行的关系是相互补充而不是相互替代,将在现行国际经济金融秩序下运行。
2014年10月,中方倡议筹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10月24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成立。2014年11月8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宣布,中国将出资400亿美元成立丝路基金。丝路基金是开放的,欢迎亚洲域外的投资者参与。丝路基金将为“一路一带”沿线国家基础设施建设、资源开发、产业合作等提供融资支持。2014年11月,在亚太经合组织第22次领导人非正式会晤期间,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同工商咨询理事会代表对话时指出,基础设施和互联互通建设是关系经济发展的基础性问题,也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手段。建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是天时、地利、人和使然,它同“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相匹配,是惠泽各方的多赢之举,将同其他多边开发机构一道,为推进亚太经济融合和发展做出贡献。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和丝路基金的建立对于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证明中国政府积极参与区域经济合作的诚意和决心。
最后要通过“五通”,以点带面,从线到片,逐步形成区域大合作。一是加强政策沟通。各国可以就经济发展战略和对策进行充分交流,本着求同存异原则,协商制定推进区域合作的规划和措施,在政策和法律上为区域经济融合“开绿灯”。二是加强道路联通。上海合作组织正在协商交通便利化协定。尽快签署并落实这一文件,将打通从太平洋到波罗的海的运输大通道。在此基础上,我们愿同各方积极探讨完善跨境交通基础设施,逐步形成连接东亚、西亚、南亚的交通运输网络,为各国经济发展和人员往来提供便利。三是加强贸易畅通。丝绸之路经济带市场规模和潜力独一无二。各国在贸易和投资领域合作的潜力巨大。各方应该就贸易和投资便利化问题进行探讨并做出适当安排,消除贸易壁垒,降低贸易和投资成本,提高区域经济循环速度和质量,实现互利共赢。四是加强货币流通。中国和俄罗斯等国在本币结算方面开展了良好合作,取得了可喜成果,也积累了丰富经验。这一好的做法有必要加以推广。如果各国在经常项下和资本项下实现本币兑换和结算,就可以大大降低流通成本,增强抵御金融风险能力,提高本地区经济的国际竞争力。五是加强民心相通。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搞好上述领域合作,必须得到各国人民支持,必须加强人民友好往来,增进相互了解和传统友谊,为开展区域合作奠定坚实的民意基础和社会基础。只要我们在实现五通方面付出努力,产生积极效果,“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就会结出丰硕果实。
概括起来看,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基本蓝图包括以下内容。
(1)以亚洲国家为重点方向,率先实现亚洲互联互通。“一带一路”源于亚洲、依托亚洲、造福亚洲,关注亚洲国家互联互通,努力扩大亚洲国家共同利益。
(2)以经济走廊为依托,建立亚洲互联互通的基本框架。目前,中方制定的“一带一路”规划基本成形。这包括在同各方充分沟通的基础上正在构建的陆上经济合作走廊和海上经济合作走廊。这一框架兼顾各国需求,统筹陆海两大方向,涵盖面宽,包容性强,辐射作用大。中方愿同有关国家进一步协商,完善合作蓝图,打牢合作基础。
(3)以交通基础设施为突破,实现亚洲互联互通的早期收获。丝绸之路首先要有路,有路才能人畅其行、物畅其流。中方高度重视联通中国和巴基斯坦、孟加拉国、缅甸、老挝、柬埔寨、蒙古国、塔吉克斯坦等邻国的铁路、公路项目,将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中优先部署。
(4)以建设融资平台为抓手,打破亚洲互联互通的瓶颈。2014年11月习近平主席宣布,中国将出资400亿美元成立丝路基金,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基础设施、资源开发、产业合作和金融合作提供融资支持。
(5)以人文交流为纽带,夯实亚洲互联互通的社会根基。中国支持不同文明和宗教对话,鼓励加强各国文化交流和民间往来,支持“丝绸之路”沿线国家联合申请世界文化遗产,鼓励更多亚洲国家地方机构与我国省区市建立合作关系。
根据学者的估计,“一带一路”建设将涉及世界60多个国家,44亿人口,GDP规模超过21万亿美元,分别占世界的63%和29%,而且这些国家多数为发展中国家。这在某种程度上意味着,如果“一带一路”建设进展顺利,未来可能出现一个以发展中国家为主体的世界性新兴大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