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日常购物陷阱
“今天你购物了吗?”购物在我们生活中是必不可少的,不论男女老少都会有购物的行为。然而,很多不法商家也正是利用了这一行为,来进行违法活动。因此,不论是在超市还是商场等,都会有很多商家设下的陷阱。本节将一一揭秘日常购物的陷阱内幕。
007 “满就送”,真的掉馅饼?
【陷阱案例】有一次,黄女士准备去超市买生活必需品,可偏偏赶上这家超市做“满就送”的优惠活动:满28元送一包肥皂粉,满38元送一个杯子。明明不到10元钱就能买好的日用品,而黄女士却为了一个杯子赠品花了40多元,其实那个赠品杯子的市场价也就三五元。
【陷阱分析】作为消费者,在购物时觉得买多少钱的物品,可以得到或多或少的赠品,看上去似乎是占了商家的便宜,但其实不然。如果要买的全是家里生活必需品,那还算是划算的。倘若只是为了小礼物而花钱去凑到赠品额度,则就是掉进了商家的陷阱。
由于这些小礼物是赠品,消费者都会有一种不要白不要的想法,而且获得赠送的物品来得太容易了,会让人心里得到满足。这是商家利用消费者的满足欲,来实现提高销售额的目的。
【防范方法】俗话说“天上没有白掉的馅饼”,其实这句话也很适合那些超市购物的活动。消费者要明白,如果你要得到这些低价的赠品,就必须要消费更高的金额。事实上,“羊毛出在羊身上”,消费者购物所花费的资金,其实已经可以购买很多这样的小赠品了。
008 贪图小便宜,骗的就是你
【陷阱案例】每当夏季来临时,各种洗发、沐浴产品就成了人们冲凉的必需品。2013年5月,家住步行街的赵先生因为贪小便宜,在夜市地摊上购买了一瓶假冒的品牌洗发水,结果导致头皮红肿瘙痒,花了不少钱去医院治疗。
赵先生和妻子晚上出去散步时,在夜市的小地摊上以10元每瓶的价格购买了两瓶某品牌洗发水。当天回去使用时,赵先生发现洗头泡沫非常少,怀疑买到了假货。但是,他又觉得反正夏天每天都洗头发,顶多洗头发效果差点儿,扔掉太可惜了,于是继续使用这种洗发水。
谁知两三天后,赵先生的头发开始出现大量头屑,后来甚至出现头皮红肿瘙痒的症状。此时,赵先生才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当他再次来到夜市上找小贩时,发现小贩早已不见了踪影。
【陷阱分析】通常情况下,劣质的洗护产品一般由小作坊使用廉价的工业染色剂、香料以及去离子水等按一定配比粗制滥造而成,含有超量的重金属和有毒化合物。因此,使用这种洗护用品很可能会引起皮肤瘙痒和过敏等症状,严重的可能还会通过皮表毛细血管渗透至人体的血液循环系统,从而引起血液重金属沉积,其危害非常大。
【防范方法】因此,为了自身的健康,消费者应当到正规的商场或者超市购买有卫生许可证和生产批号的正规厂家生产的产品,不要贪图便宜购买小商贩兜售的来路不明的“山寨货”、“假货”。
专家指点
消费者一旦因使用了洗护产品产生身体不适,应立即停用并及时就医。购买商品时切记要保存好售货清单或凭据,当发生消费纠纷时要及时向工商部门投诉,一定要及时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清一清,劣质的洗护用品有哪些危害?__________。
009 电视购物,眼见不一定为实
【陷阱案例】一年前,李大爷在一家电视购物频道购买了一台价值1200元的笔记本电脑,花了他整整一个月的退休工资。但是,这台电脑还没用上一年就不能正常上网了。李大爷拨打了好几次说明书上的售后服务电话,均无人接听。
【陷阱分析】如果单纯地从受众人群的数量来计算,电视台绝对是国内各种媒体中影响力最强的,因此电视购物也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继而成为一种快捷而时尚的消费方式。
但事实上,许多不法商家也趁此机会,大做虚假广告。由于铺天盖地的电视购物广告几乎充斥着所有的地方电视台,而消费者又十分信赖电视台,导致因轻信电视购物广告而上当受骗的消费者人数呈直线上升的趋势。另外,受虚假广告欺骗,导致权益受损而引起的投诉案例也不在少数。
消费者必须明白的是,首先,绝大多数商家采取的货到付款方式都会让消费者难以主张权利。其次,所购之物没有经营者的名称、地址等“三无产品”,很多商品还不提供发票,造成消费者举证困难。因此,广大消费者在上当受骗之后,也只能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据笔者的一位从事电视销售的好友称:“在电视购物中,无论哪一类产品,几乎都只在录节目时才将商品拿来,录完就直接拿走了。因此,我们根本就没机会去体验所卖产品真实的性能,基本都是靠吹嘘来卖商品。”
对电视销售人员来说,在电视购物节目中卖什么产品其实不重要,只要卖出去就可以拿到一定额度的提成。然而,所谓的“售后服务”,也只是“空穴来风”。该电视销售人员说:“我们基本都是在一个地方做两个月就搬走,反正别人也查不到,老板总是有各种办法让消费者不了了之。”
【防范方法】广大消费者要客观地看待电视购物广告内容,千万不要以为“眼见为实”,很多时候,电视导购的视频广告都是通过后期剪辑出来的。
专家指点
目前,在国内的电视购物频道中,国家只批准了10家,但全国实际经营电视购物的频道却近150家。
那么,面对形形色色的电视购物,消费者应当如何防范其陷阱呢?
(1) 相关部门要规范电视购物市场。相关部门必须加强对电视购物商品供货商的审查,加强对电视购物节目的监管,加大对违规播放电视购物节目的处罚力度,切实追究相关责任人的法律责任。
(2) 电视媒体要履行好宣传职责。电视媒体不应该为虚假广告宣传提供机会,应净化广告宣传环境。
(3) 建立完善的电视购物监管制度。相关职能部门要担负起监管职责,不能给不法商人以可乘之机。
(4) 提高自我防范意识和维权意识。广大消费者要理性对待商品广告宣传,不要盲目轻信广告中的绝对性宣传语言。另外,消费者还应该从多方面、多渠道了解商品信息,有选择性地购买商品。购买商品时,消费者一定要索取购物凭证,如发票、三包卡以及服务卡等。
专家指点
对于电视购物的门槛低、环节多以及追责难等问题,消费者在通过电视购物时只要注意以下几点,基本都可以避免掉进陷阱。
● 要特别关注商品质量和售后服务,应该选择信誉佳、口碑好的厂家和供货商家。
● 要尽量选择货到付款的购买方式,收货时要及时验货,对存在瑕疵、损坏或功能不全的商品应予以拒收。
● 要退换货邮寄商品时注意保留凭证,最好先问清邮寄的地址、所寄人员姓名以及退款方式后再寄回商品。
● 要注意保留订货凭证,收货后保留好相关证据,如购物凭证、订购单、正式发票以及汇款单等。
电视购物广告的虚假宣传包括吹嘘价格便宜、产品功能全、赠送各种礼品以及有多种优惠等。此外,消费者应特别警惕先付款再验货的邮购方式。绝大多数邮购方式都要求消费者货到后必须先交钱才能看货。因此,在收货时,消费者应与送货的邮递人员共同验货,以便出现问题货时,该邮递人员还可做维权证人。
另外,作为消费凭证,正规发票在电视购物中发挥重要的证据功能。如果销售商没有提供发票,那么当消费者发现商品有问题,想找经营者理论时,就没有任何凭证。另外,有些电视购物的商品既没有生产厂家等相关信息,也没有维修说明书,从而可能造成售后服务难以保障,让消费者难以维权。
想一想,如何面对电视购物陷阱?__________。
010 低价团购,低价只是诱饵
【陷阱案例】“今天你团了吗?”、“亲,天天有团购哦!”类似的语言如同“流感”一样充斥了我们的生活,团购已经慢慢成为一种最时尚、最流行的购物方式。团购之所以火爆,是因为“值”,也就是说性价比高。通过团购,消费者花上“芝麻钱”就能买到“西瓜”货的好事比比皆是,而且很多团购商和卖家都希望通过更优质、超值的产品组合吸引人气,聚集消费者,因此团购就出现了。然而,世界上真有这么便宜的好事吗?
例如,蒋小姐曾经在某宣传单上看到一款68元的团购套餐,但发现只有一个月的有效期,然而就是在这么短的团购时间内,居然有3000多份订购单。蒋小姐想想觉得有点不对劲,因为一个月最多只有31天,如果被团走了3000份的话,这就意味着该商店每天要接待100多桌的团购用户,这还不算上正常营业的顾客。不仅如此,大多数团购美食的人都会选择在节假日,那个时候肯定更为拥挤,但是该店面是否真的能接待这么多人也让人觉得不太靠谱。
专家指点
团购效应对于中小商户吸引力大,但这些中小商户实际所能提供的如店面规模、供应量、服务效率等大都处于一般水平,面对突如其来的大量团购消费者,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难以提供令消费者满意的服务。因此,低价只是他们完成销售额的一个诱饵。
又如,小蔡不久前团购了某KTV的会员卡,该活动称只需到店支付48元,即可获得原价300元的至尊VIP金卡。不仅如此,凭该VIP金卡还可以每月免费获得两张小、中包厢的下午场欢唱券。但是,小蔡才用了两个月,KTV方面就告知她以后的下午场免费欢唱券已经改设了最低消费门槛,使用时必须到KTV超市消费(小包48元、中包68元、大包88元)才能使用。后来,小蔡找到了相关责任人进行投诉,该负责人却以团购活动早已结束为由,拒绝接受她的投诉。
【陷阱分析】针对蒋小姐的案例,部分团购商家在明知卖家无法提供足够商品时,却与其合作推出低价万人团购的活动,有商业炒作之嫌。总之,商家都是将利益放在首位的。针对小蔡的案例,团购商家首先通过低价吸引消费者办理VIP金卡,然后又以各种理由解除VIP金卡的权限,并在后期引导消费者产生高额消费,达到他们盈利的目的。
专家指点
在娱乐、餐饮等消费场所,消费者以团客身份预订遭拒,以普通消费者身份则能顺利预订的现象更是屡见不鲜。
【防范方法】如果商家单方面更改合同或者服务条款,就是侵犯了消费者的合法利益,消费者可以到工商部门进行投诉。但是,要想从根本上避免此类陷阱的出现,不仅团购商家要规范自己,用户在选购之前也一定要调查清楚团购商家的信誉度,以免上当受骗。
011 品牌团购,当心假货陷阱
【陷阱案例】如今,团购时稍不注意就会遇到假货陷阱。
近日,李小姐团购了一款品牌化妆品。收到货物后,李小姐一打开产品就大失所望了。她发现化妆品的盒子做工相当粗劣,上面的纸漆用手一摸就掉,而且里面还有股刺鼻的味道,一眼就能看出是假货。
李小姐通过电话联系团购商家协商退货时,团购商家却让她把产品寄还给外地的发货商。由于比较忙,而且团购商家也不负责来回邮费,最后李小姐只好放弃维权了。
【陷阱分析】很明显,这是由发货商利用团购流程设下的陷阱。通常情况下,发货商都是直接联系团购商家,通过把产品给团购商家进行代卖,而团购商家根本就不知道商品到底是假货还是次品。团购商家只是作为销售方赚取中间差价,根本不能保证商品的质量和售后。
专家指点
团购是以省钱为主要目的的新型购物方式之一,如今已悄然兴起并迅速发展。团购之所以能得到推广,是因为它经常能让消费者买到物美价廉的物品,而且通常以低廉的价格受到各界消费者关注。然而,在这些团购商打出的低廉价格背后,所引起的投诉也屡见不鲜。据不完全统计,相较其他类型的投诉,实物团购投诉超过40%,多数投诉反映的都是“假冒货品、以次充好”等问题。
【防范方法】团购时,一定要选择信誉好的商家,另外也要关注该团购平台的合法性。
012 团购想当上帝,没门!
【陷阱案例】团购以其实惠的价格,吸引了不少人参与,甚至被一些人看作一种“生活方式”。然而,消费者团购之后,常常还会遇到商家拒绝付出应有的责任,而且这样的例子不在少数。另外,提供团购服务的商家还会巧立名目,收取其他费用。
例如,肖女士团购了一个烫发项目,然而到理发店消费时却被告知洗发、吹发、剪发都需要另外收费。
又如,喜欢美食的小媛在团购时也吃了“隐形消费”的亏。近日,小媛团购了一个辣味火锅套餐。虽然火锅够味也够辣,但在小媛提出需要一杯冰水的时候,却被店内工作人员告知店里不提供免费的水,甚至连白开水也要付费。
不仅如此,团购消费还存在着消费歧视。例如,胡先生就曾被团购商家“歧视”过。胡先生不久前团购了一张电影票,付款时商家没有任何说明。但是,到了电影院参加团购时,却被告知只能选择夜场,而且只能是座位有限的小包厢。
【陷阱分析】在团购活动中,通常情况为:交接前买家是上帝,交接后卖家是上帝。另外,许多团购活动因商家的规模和资源有限,一旦发生消费纠纷,由于事先商家的职责不明,很难在短时间内解决售后问题。最终,会导致团购双方互相推卸责任的状况,而受到损失的永远是消费者。
【防范方法】面对不断涌现的投诉纠纷,售后服务保障应该不仅是团购商家维护和吸引消费者的核心,更是团购、商户、用户之间亟待解决的行业问题。因此,消费者在团购之前一定要擦亮眼睛,多咨询一些已团过该项目的朋友,避免带来麻烦。
想一想,团购有什么陷阱?__________。
013 购物抽奖忽悠的就是你
【陷阱案例】刘先生不经常购物,但是偶尔也会去超市一趟。某天,刘先生从超市结账后,走到超市门口时,突然听到有人不停地喊:“凭购物小票可以抽奖,幸运等你来拿。”刘先生以为是超市在搞回馈顾客的活动,禁不住免费抽奖的诱惑,于是参加了该活动。
比较幸运的是,刘先生一次就抽中了二等奖,导购员称他可以在该柜台享受3折购物优惠。被这份“幸运”冲昏了头脑的刘先生,在导购员的推荐下花了600元购买了一款标价为1700元的铂金戒指。后经正规珠宝店鉴定,此“铂金”戒指属于合金材质,只值几十元。气愤的刘先生再次来到超市,发现抽奖的柜台已经换了商家。于是刘先生又找到超市,但超市称卖给他戒指的柜台是个人租赁经营的,超市并没有赔偿的义务。
【陷阱分析】很显然,不法商家首先利用免费抽奖诱惑消费者,其次利用超市购物发票降低消费者的防备心,很容易就让消费者误以为是超市在举办活动,进而引导消费者进入他们布下的购物陷阱。
专家指点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相关规定,租赁他人柜台或者场地的经营者,也应该标明其真实名称和标志,让消费者明明白白消费。如果出现不规范的经营者,超市管理者也有责任将这种用欺骗手段经营的商家驱逐出超市。然而,眼下许多超市所设的租赁柜台并没有这样履行法规,很多消费者在超市中与租赁柜台发生了交易行为后并不知情。
【防范方法】当消费者在超市遇到此类抽奖活动时,应问清活动的举办者是否为超市。如果与超市无关,应注意举办者的资质和信用度,奖品是否物有所值,以防掉进陷阱。
专家指点
广大消费者一定要警惕不法商家的欺骗性抽奖活动,切勿贪心;购买贵重饰品最好货比三家,理性消费。
014 购物埋单,当心多付账
【陷阱案例】胡女士在一家超市购买了200多元钱的食品和日用品。回家经过仔细核对,胡女士发现自己只买了3瓶饮料,超市却收了4瓶饮料的钱。不仅如此,明明买的是标价3元的面包,在购物发票上也“变身”为3.2元。
“一个面包怎么能有两种价格呢?虽然只多花了2角钱,并没有太大的损失。但是超市不能欺骗消费者啊!”胡女士气愤地说,由于她平常买的东西都比较多,所以付款的时候很难察觉这些小问题。
【陷阱分析】有些超市可能会有意或者无意地将某些商品写成两种价格,消费者看到的可能是一种价格,而结账时却又是另一种价格,这便是超市设下的价格陷阱。其实,超市是利用消费者的疏忽,首先在商品的价格标签上打上比其他超市稍低的价格或者折扣,然后在电脑中却仍以原价来进行结算。通常情况下,很少会有人去一一核对购物发票和商品标签。
【防范方法】消费者在购物结账后,一定要仔细核对购物小票,看其价格是否与商品原本的标价相符,也不要认为这只是一点儿小钱就不了了之,应该积极维护自身的权益。
015 超市打包物品,暗藏小陷阱
【陷阱案例】一些超市搞“买二送一”或“买三送一”等促销活动,但在结账时,消费者却发现赠品也要收费。
黄小姐看到某超市里的老酸奶被打成三杯一包后,对应的价签上标注的仍是原来单品的价格,以为是在做促销或打折的她,就买了一包,谁知付款数却是标价的3倍。此时,黄小姐才发现该价格标签上的计价单位是“杯”。黄小姐说:“我们没看清,也确实有责任,但是在超市买东西谁会细瞅那些小字,那得多累呀!”
【陷阱分析】在该案例中,超市将同类商品打包在一起,让消费者误以为打包商品只收其中一个的钱,设下陷阱来吸引消费者购买。然而,超市却在商品的价格标签上做了一些手脚,消费者买后也只能怪自己没看清。
【防范方法】在超市购买东西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看清楚价格标签。如果打包商品有多个标签,则要问清楚是否只收一份的钱。
专家指点
根据《关于商品和服务实行明码标价的规定》,明码标价应当做到标价内容真实明确、价签价目齐全、货签对位、字迹清晰、标示醒目,价格变动时应当及时调整;经营者不得利用虚假或者使人误解的标价内容及标价方式进行价格欺诈。另外,该规定还称,对不明码标价或不按规定的内容和方式明码标价等行为,最高罚款5000元。对存在价格欺骗的,处罚更严厉。
016 “温柔”的代金券陷阱
【陷阱分析】购买商品本来是消费者完全自愿的行为,但参加过商场促销活动的人大都会有相同的遭遇:
(1) 在不完全知情的情况下被送了若干代金券。
(2) 为了花出手里的代金券,而不停地在商场里转悠,并“被迫”购买了本来不打算购买的商品。
(3) 在使用代金券时遭受未被事先约定的种种限制等,完全违背了自己逛商场的初衷。
这足以证明:自诩为“上帝”的消费者们实际上走进了商家为消费者早已设计好的“温柔的陷阱”。
【防范方法】不少代金券名为促销,实际却是一种虚假打折手段。消费者消费前,应仔细询问商家代金券的使用范围及条件。
想一想,购物赠品有什么陷阱?__________。
017 商场购物卡,当心被调包
【陷阱案例】最近在筹备婚礼的谭某因为正好赶上一个大商场的店庆活动,于是他在网上发布了求购该商场购物卡的信息。几天后,谭某收到一个自称某公司财务人员打来的电话,该工作人员称他有低价的购物卡出售。由于价格很低,谭某便疑惑地问其原因,工作人员又称是因为公司财务出了问题,所以想以出售购物卡的方式补一下漏洞。
谭某信以为真,随后便约定了见面地点。不久后,谭某来到购物中心二楼收银台,在验证了38张1000元面值的现金购物卡后,谭某将3万元交给了工作人员。当谭某和未婚妻去商场购物刷卡时,此时却发现购物卡里根本就没有钱。
【陷阱分析】随着刷卡的兴起,购物卡也慢慢走俏,然而就是在这些看似“无害”而且方便的购物卡中,却隐藏了不少陷阱。比如,某些不法分子就利用低价购物卡吸引消费者上钩,然后在交易过程中将真的购物卡进行调包。
【防范方法】现金购物卡通常是无记名的形式,因此消费者在使用现金购物卡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 保留单据。消费者持现金购物卡消费之后的消费单据也应一并保留,以便了解和证明消费者的卡上余额。
(2) 记住卡号。消费者在办理此类现金购物卡时,务必记下自身现金购物卡的卡号并保留当初办理时的认购单据。
(3) 卡不离人。购物结算时消费者最好自行到收银柜台刷卡,尽量做到卡不离人。同时,遇到多人持卡缴款时,付款结束时应注意核对有否错拿现金购物卡。
018 大包装购买价格就实惠?
【陷阱案例】不久前,小万到超市买牛奶,拿了两盒牛奶后,突然发现超市正好在做“5连包”牛奶的折扣活动,又顺手拿了“5连包”套装。小万本来认为买整包的会便宜又好拿,没想到这钱没省下,反倒多花了。
原来,“5连包”套装牛奶的总价格为18.5元,算起来每盒要3.7元。然而,单买每盒价格只要3.5元。“同一个购物小票上,同一种产品,一瓶的价格却相差两角,而且套装的价格还比单买的贵。”小万不解地说道。
【陷阱分析】牛奶一直都是消费者的日常购物品,很多品牌都直接把整箱饮料放在货架上供消费者挑选。按照惯性思维,买一整箱的商品,总要比买单件商品的单价要低,但却有细心的消费者发现,不少饮料整箱卖的价格反而贵过零卖的价格。其实,这是超市利用消费者贪小便宜的心理,使用连包套装价格更低廉的假象,布下的消费陷阱。
【防范方法】消费者在超市购物时,要注意看清各类产品的具体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