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在故里
宋宁宗庆元四年(1198年)十二月辛未,芳山余旦义(小名千里)的结发妻子巩氏忽然做了一个奇异的梦。梦见云端上一位披甲银须老人双手玩弄着一块硕大的翡翠宝玉,玩着玩着,若有所思,突然指着玉石大喊一声:“那里是您的故里,是时候了,下去吧!”只见一道金光闪闪的宝物飘飘荡荡朝自己飞将下来。她喜不自禁,连忙伸出双手去接。说时迟那时快,手没接着,物体却撞在了她高高凸起的大肚皮上,全身通电似的震动了一下。随着“哎哟”一声惊叫,冷汗直冒,美梦惊醒了,感到肚子阵阵发痛。一会儿,羊水喷涌,天门大开,在助产婆的引导下,孩子顺利生下来了,顿觉一阵轻松。一看是个粗眉大眼、肥肥胖胖的小男孩,全家人都很高兴,把他当作宝贝看待。取名字时,考虑到与梦中的玉石有关,又是天上银须老人指派来的,非同凡响,所以用斜玉旁,单名玠,字义夫。
他就是后来叱咤风云的西壁守帅、南宋中兴名将余玠。
余玠的出生地芳山,是钱江源头风景秀丽、人文蔚起的偏僻山村。据嘉庆十九年《芳山余氏宗谱》记载,当时全村“一族百十余家,力均敌而富行其素”。村子不大,只有三四百人,全姓余,民风淳朴,学风鼎盛,是远近闻名的进士村,被人尊称为“折桂里”——意为蟾宫折桂,也就是考取士子最多的村庄。从1078年第一位进士余文正及第,到1276年余梦魁高中释褐状元(有的资料说是“咸淳四年戊辰陈文龙榜”进士),198年间,先后出十五位进士、三位贡元、三位附榜上舍、一位榜眼和一位释褐状元,还有五位学士、六位翰林、四位侍郎、三位尚书,文官武将遍及吏、礼、兵、工、户、刑六部,太守、通判、教谕、教授不知其数。科甲蝉联,高官迭出,读书入仕之风极盛。余玠的伯高祖余公正,进士出身,仕至荣禄大夫,是当时连皇帝都对其高看一眼的著名谏官;叔祖余敦,奉政大夫、宣尉从事;父亲是科班出身的中奉大夫(后以子贵,加赠少师大夫),虽未担任过实质性的官职,可在乡下老百姓眼里也算是个屈指可数的显赫人物,只是后来命运不济,家道中落,沦为自食其力的农民。究其家学渊源,算得上是耕读传家的书香门第。余玠从小生活在士大夫家族,耳濡目染,受到了良好的家庭教育和社会熏陶。
传说资质明敏、五大三粗的余玠,一生下来就与众不同,明眸皓齿,手脚不停,好似使枪弄棒。当地有个不成文的习俗,幼童长到七八个月,姗姗学步之前,要选个良辰吉日让他(她)下地滚爬,父母长辈要考考他的志向和识别能力——地面上摆一圈吃的、玩的、用的物品,把幼童放在中间,让他择其所好,边滚爬边挑选,喜欢哪样抓哪样。余玠第一次下地爬时,堂前地上摊着书本、毛笔、玉米饼、小酒盅、小木棍,以及筷子、帽子、石子……满满当当几十样,他爬来又爬去,这不拿,那不拣,偏偏抓起门槛边的小木棍,还笑嘻嘻地当着大家的面使劲挥舞呢。人们据此猜测,这个孩子将来必定是员骁勇善战的武将。
无论文官武将,在乡下老百姓眼里,都要从读书识字开始,余玠也不例外。
余玠7岁那年,望子成龙的父母就千叮咛万嘱咐将他送进芳山逸志堂私塾读书了。同时上学的,本村还有余廷坚(后官至六合县尉)、余羽(号称菜圃老人)、余灿、余应中(后为进士)、余天德、余瑛(后为古田教谕)、余宗履(后为建宁府教谕)、余集庆、余集祉(后为中奉大夫)、余宗夔、余宗望、余邦佐、余九凤、余集喜、余观国(后为附榜上舍)等12人。他们从小在一块儿长大,相知相识,性格很合得来。三进两天井的逸志堂,坐落于林木荫翳的凤山脚下,说它是祠堂,里面没有祖宗牌位,说它是学校,里面没有固定教室,可它确确实实是继仁合、仁仓创办的双竹园义学之后的又一所著名初等学府。设备简陋,名师执教,提倡学以致用,学生认了字,就学记“排日账”——即把自己或家里人当天做过的事记录下来。因为办学有方,秀才辈出,若干年后,改为明道书院,成为浙西七大书院之一。余玠虽然生性顽皮,好学好动,但疏财仗义,为人豪爽,从不做越轨非礼之事,学习成绩又不落后于别人,尤其是一手刚劲有力的毛笔字,班里没有出其右者。因为德才兼备,在同学中很有威望,老师有事出去,常常叫他代管,他也不负所托,处处以身作则,俨然一名小先生。《宋史》说他“落魄无行”,那是不实之词;《辞海》称其为“寒士出身”,措辞恰当,指的是到他父辈身上家道衰落,经济拮据。余玠的少年时代是在破落、贫困、颠沛流离中度过的,所以长大后能吃苦耐劳,经受得起千难万险的磨炼。
嘉定元年(1208年),兵荒马乱,当地百姓纷纷外逃。流浪者投亲靠友,同姓同宗的故乡人是首选目标。从这年八月份起,11岁的余玠跟随严父慈母离乡背井出外谋生。先由开化芳山逃到分宁(今江西修水)长茅村。那里余姓虽多,但无近亲,穷乡僻壤,生活不下去,只好又随着大量难民辗转来到地广人稀的湖北蕲州,投靠血缘关系比较密切的忠臣公后代,最后才选择在广济县(今湖北武穴)车坊铺白兔山庄(今为张姓管业)安家落户。广济地处鄂、赣、皖三省交界,政府管辖松弛,地远偏塞,人员复杂,是著名的移民之乡。据当地20世纪末的调查资料显示,被调查的179个姓氏的老居民几乎全部都是隋唐以后(特别是南宋末年)相继由外地迁入的侨民。尤其是余氏聚族而居的车坊铺一带,以“余”字冠首的地名就有余川、余河、余家垸等几十个村庄。地处偏僻,远离闹市,可供开发利用的无主荒山荒地较多,又有先来的芳山余氏后裔作基础,“亲不亲,故乡人”,大家言语投机,同病相怜,生活习性又差不多,易于和平共处,易于相互体贴,也易于开拓进取和成家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