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语文教育问题与对策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节 识字写字教学的现状与对策

汉字是一个记录语言的形、音、义三者相互统一的书写符号系统,它不仅是人类最重要的辅助性交际工具,还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代表,更是语文学习和语文教学的基础。简单来说,识字是认识汉字,写字是书写汉字,在语文教育中识字写字教学是蒙学教育的开端,在教学过程中,既要很好地依据汉字的特点,又要切实地符合儿童的学习规律。在《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就已经对识字写字教学做出了明确的定位,“识字写字是开展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语文教育第一学段的一个不可忽视的教学重点,同样它也是贯串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然而,值得深思的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国人的识字能力正在不断下降,其中体现最为突出的就是中小学生识字写字能力参差不齐,错别字泛滥、提笔忘字等现象层出不穷。因此,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学生的识字写字能力应是当务之急。

一、识字写字教学的现状分析

(一)教师方面

要想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让学生具备良好的读书与写作能力,首先教师要教会学生自己去认识汉字,这是学习阶段的基础,也是根基。在初学阶段,学生在对汉语拼音的认识和笔画的书写有一定难度,对于这样的教学活动也不太感兴趣,甚至伴随着机械化的练习会产生一系列的厌学情绪。基于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要通过丰富多样的课堂活动和生动趣味的教学方式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带领他们在汉字的海洋里徜徉。同样,就汉字自身而言,还肩负着传承中华文化的重任,对维护民族统一也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但在教学中,教师往往容易出现以下问题,严重地影响了学生的识字写字效果。

1.盲目追求识字数量与速度,识字质量降低

2011年课标对于学生学习任务及汉字积累量有着明确的规定。学生在小学阶段的识字量3000字左右。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因应对考试,明显加大学生的学习任务,采用纯机械化的教学方式,而忽视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在识字教学方面导致学生的识字量不足。殊不知,如果学生在初期阶段因应付各类考试而失去了学习的主动性,只是一味地在教师的讲授下被动接受一切的话,那么不管是今后的阅读教学还是写作教学都是难以为继的,而识字恰恰是学生阅读与写作的最好敲门砖。正视这样的现状,不难发现,识字与写字教学的课堂多数是呆板、无趣的,若要更好地改变这一局面,就需要教师在实际操作中,将重点放在积极引导和趣味讲解上,唯有此,识字写字教学才有可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2.识字与写字教学评价不够认真,忽视对学生的评价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更好地调动教学氛围,可能会采取一些诸如合作讨论、自我交流与分享经验等教学活动,这些活动都是由学生参与其中的,看似对课堂有帮助,却忽略了一个重要问题,即在整个活动中,教师缺乏一定的参与,对于学生的表现也未能做出及时有效的评价,要知道教师正确的评价是非常有利于学生的发展的。评价时,因教学对象不同且各具特点,教师就要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来给出不同的评价与鼓励,只有将评价做到因人而异且符合实际,才能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识字写字教学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该学段学生年龄偏小,心智尚在不断的发展中,教师一点点的鼓励或者批评对学生而言都会产生较大的影响。笔者调查发现,在识字写字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认真地对待学生的学习情况,主要表现在教师对评价重视程度不高,评价态度不够认真。这种的教学态度会挫伤学生对于识字与写字的兴趣,识字与写字的水平也会随之慢慢下降。

3.教师的专业素养参差不齐,影响识字与写字效果

当今,教学的发展是与时代发展步伐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最值得一提的就是网络对于教育的微妙影响。教师在课堂上用粉笔写字、板书的机会越来越少,教师的粉笔,钢笔和毛笔“三笔字”的能力也在逐渐降低,这在无形中弱化了学生对汉字的认识、辨识与书写,大大不利于识字与写字教学。而且智能网络的扑面侵袭,让提笔忘字、错别字连篇成为了社会的通病,国人的识字写字能力明显下降。汉字文化博大精深,教师为人师表,行为世范,在向学生讲解汉字的同时也是在传承千年的文明,如果不注意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便不足以承担起该重任。所以,打铁还须自身硬,教师只有储备了丰富的语文知识尤其是汉字学知识,拥有正确的教学方法和娴熟的教学技能,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4.教学方法简单化、程序化,缺乏创新

调查发现,如今有很多课堂教学缺乏新颖性,呆板无趣。具体表现在教学过程中的问题是,教师为了过多地增加学生的识字量而反复让学生去抄写、默写。不仅如此,在布置课后作业时也只是让学生去默写生字,把抄写、默写这样单一的练习方式变成了学生记住生字的主要方式。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扩大识字量,教师大多会对汉字进行孤立地讲解,不去理会汉字深层的含义,简单讲述后让学生开始机械记忆,由此可能会造成汉字之间连贯性的破坏。还有部分教师在导入新课后,就采取学生自学的方法学习生字,即自己读书—圈出生字—自学生字—互相探讨—检查自学情况,教师在没有认真讲解汉字的情况下,盲目地去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这无疑加重了他们的学习负担。凡此种种,教师都是在识字教学时缺乏有效地适用于学生的教学方法,简单化、程序化,缺乏创新的教学让学生的学习热情消减。

(二)学生方面

汉字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有着绵延不绝的历史,经过了数次的发展演变才形成了当下相当成熟和系统的文字。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汉字的根基在于象,在于形”,言简意赅地抓住了汉字识记的精髓。但是,在识字写字教学中,博大精深的汉字文化,对于初学汉字的学生来说依然是一个挑战,容易出现一些问题。

1.音义不清,形近混淆

因为汉字发展演变有着极其悠久的历史,汉字的字音、字形、字义之间的联系已经不够紧密。在现代汉语中形声字占据一大部分,在它们之间可能会存在着一定的构成规律,但并非所有的汉字都是如此。学生在学习这类汉字时可能会出现一系列的问题。根据孩子注意力保持度的显示,我们发现小学生注意力的保持时间比较短,因此,他们不会有太多的耐心去关注到汉字之间的相似变化和异同点。再加上对于小学生而言,任何事物的认知还大多停留在外部轮廓阶段,因此对于汉字之间深层次的意义辨别是十分容易混淆的,从而也就会导致认错字、写错字等问题的出现。

2.掌握不易,遗忘迅速

据研究表明,汉字是世界各国中最难学的文字。有很多汉字笔画繁多,在低年学段的学生的识字教材中,就出现过不少繁杂的汉字,如“露”、“蠢”、“镶”等字的笔画基本都是二十多画。而且汉字的形体由点、横、竖、撇、捺、横、钩、横、折等几种笔画结构而成。由于笔画的形式不多,在组字的结构上难免出现许多相似的地方。我国文字浩如烟海和汉字本身的特点使得要想把每个汉字都准确地印在脑子里,需要下一番苦功夫。对高年级学生尚且不易,特别是低年级学生的识记能力还较差,记忆欠缺持久性与准确性,掌握汉字更是难上加难。因为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时间有限,对于许多学过的汉字,由于复习巩固缺乏耐心、复习的方法又比较机械、盲目,就会导致许多相似或相近的汉字特别容易被混淆甚至于被遗忘。

3.课内外练习时间少,不足以习得能力

汉字的习得是一个长久的过程,掌握常用三千多字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教师有限的一堂课时间对于低年级学生只能讲解几个汉字,而学生能较好地掌握这几个字的音、义、形也已经实属不易;而有关教育减负的规定明确要求教师的课业布置的任务也不得超标。鉴于此,2011年课标提出了“10分钟随堂练字”的教学建议。10分钟不是孤立的数字,它是课堂各环节写字的时间总和。但是10分钟并不足以让学生写得一手好字,认得所学汉字,虽然它具有一种意义,产生一定影响,但还需要额外的时间做写字练习以巩固课堂效果。而当下学生课内外识字写字练习时间的不足,对于正处于学习能力培养和学习习惯养成的低年级学生来说是十分不利的。

4.学习态度不端正,书写习惯不良

汉字结构复杂,笔画繁多,笔顺难记,这对于低年级学生而言,识字写字难度陡然上升。而且低年级学生的认知模式正在不断的建构中,他们的认知策略、学习态度、简单推理和类比都会对识字写字教学效果产生较大的影响。具体到识字写字过程中,学习态度不端正的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而且容易误写汉字的结构,形成不良的书写习惯,这对学习新的汉字所产生的消极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如学生在学过“少”字后,常将“步”字下边写成“少”字。

当然,在网络技术发展的今天,电脑提供的画面与音响,已足够满足人类对知识的需求,超过了传统纸质传媒记录的文字量。受这种思想的影响,学生逐渐地对纸质传媒下的汉字失去了浓厚的兴趣,影响了他们识字与写字能力的提高。同时,社会上使用汉字不规范现象的大量存在,也加大了教师识字与写字教学的难度。

二、识字与写字教学的基本原则

(一)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学生认知思维的阶段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教师在进行识字写字教学时要认真地考虑学生的心理认知特点,根据其阶段性的不同来合理安排教学过程和方法。关于学生学习汉字的情况,大多学者认为,学生在识字之初,关键要做的就是突破之前的空白认知,对汉字有简单的认识。在最初的引导阶段,教师要注意初级阶段孩子的思维能力,用生动活泼的方式来启发儿童对字形和字义的认知,无须渗透更多的字理分析。在此过程中写字教学重点是如何让学生保持正确的坐姿和握笔姿势,并进行少量的摹写。在快速发展阶段,由于有了具体的语境作为依托,字理的显现和表意文字与其背后代表着的文化的联系就越来越显著,因而学生对汉字意义的掌握也会不断加深印象。因此应当采取提示和分析的方法(部件识字、字理识字等),总结规律,帮助学生大量识记汉字。这一阶段的写字教学应注意书写得端正、整洁,提高书写速度。在巩固运用阶段,汉字的形、音、义三者互为一体,学生对于汉字系统的掌握也基本走向成熟与稳健。识字可以很好地和阅读、写作同步开展,并促进阅读和写作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符合汉字的构字规律

在教学中,针对不同的类型要采用不同的方法,凸显义理。第一,对于表意字的教学,据形表意,水到渠成。如()“羽”字的教学,可先整体感知“羽”的古文形体,引导学生发现字形像鸟的长毛,然后出示楷体“羽”,深化儿童的认知。第二,对于意音字的教学,分析音义,让学生建立音义和本字的联系。如:“疯”字的教学,提点“疒”多表示疾病,“风”表示该字的读音。对于表意、表音不清的,教学时要及时指出,避免误导。第三,对于半记号字的教学,阐述有意义的部分,并让学生反复记忆。第四,对于记号字的教学,可以结合汉字的历史轨迹或日常生活经验编造字理,帮助学生理解。在这四种基本类型之中,教师可利用多种方式,追求多种教法的和谐统一。

(三)教学方法必须科学化、艺术化、信息化

科学化、艺术化、信息化是时代的要求,也是信息时代,教师要全面提高教学效能和实现教育创新就必须与时俱进,科学化、艺术化、信息化地灵活使用诸多教学方法,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为了更好地营造出和谐的课堂氛围,教师应该学会思考和创造出一些新颖有趣的教学活动,如,卡片游戏:教师可以根据教学任务,将所学习的生字词写在彩色卡纸上,然后通过各种方式运用到教学活动当中。现代教育技术进入中小学课堂已成为现实,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充分体现汉字表意文字和复杂文字的特点,使学生更好地领悟汉字的文化内涵。写字教学中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讲授笔画烦琐的汉字,通过分解和定格,让学生由整体到局部,由无序到有序理清汉字的脉络和架构,调集学生的各种感观,使其学得更加高效。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把一些相关联的汉字制成动态学习网页传到互联网上,让师生更好地利用网络资源来互相探讨学习。

三、识字与写字教学的基本策略

(一)识字教学基本策略

1.本体入手,一语道破

关于如何开展识字与写字教学,教师可多阅读一些相关书籍。了解汉字之间的内部联系,然后,再从最基础入手,一步步地教导学生认识字音、字义。让学生懂得从基本知识入手,逐步掌握学习汉字的基本规律,提高学习汉字的能力。努力做到:第一,从字形上来说,在汉字学习的初始阶段,学生刚刚接触到汉字的形体,重点应该放在构字能力强、组词能力强、意义明确的独体字学习上,打好基础;随之开始对他们的构词能力进行强化练习,以便于更好地达到教学目标。然后,讲授从合体字中分析出来的不成字偏旁及其由其构成的一串串汉字,达到触类旁通;最后随文教一些其他的汉字。第二,从字音上来说,主要是为了突破同音字繁多的藩篱,如可将声母、韵母相同声调不同的“妈、麻、马、骂”,或者相同读音的“朱、诛、珠、株”,或者同音形似的“分、芬、纷”等放在一起教学,讲清其中的区别和联系。第三,从字义上来说,可以分为独体字溯源识字法、合体字字理识字法。如简化后的“鸡”可以解释为“能用手抓住的鸟”(“又”是手形)。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不仅要做到按部就班、简明系统,还应注意使用一些多元化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将课堂教学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在一起,营造出两者完美结合、妙趣横生的课堂氛围。

2.情景渲染,拼音助读

在学生初学汉字阶段,首先出现在他们眼前的是那二十几个拼音字母,对于庞大的汉字数据库来说,拼音知识的掌握只是学习之始的一小步,但如果教师能够将这一小步扎实、扎牢,那么之后的识字与写字将会收到柳暗花明的效果。在低年级的学生课本中,为了能够更好地拉近教材与学生的距离,课文中往往都会配上精美有趣的插图给学生的识字及阅读创造了很好的条件。作为教师则应该在拼音和场景的有力渲染下,去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和问题意识,通过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从而达成共识、理解与融合。教师不必要求学生遇到的所有汉字“逢见必写”,写字应遵循由简到繁,由常见到不常见的顺序,循序渐进地让学生慢慢熟悉。对于阅读中那些未到时候要求书写的汉字,应发挥学生的无意识记忆,通过拼音助读和汉字复现方式,提高识字积极性和扩大识字量。

3.拓宽渠道,采撷新知

在识字教学过程中,教师一要做到通过多元化的方式体味隐藏在汉字背后的奥秘,二要在学习的过程让学生树立远大的价值观,将语文学习更好地投放在日常生活之中,时刻秉持着处处留心皆学问的态度。教师要抓住校园环境和社会环境的有利条件,为学生学习汉字创造和谐、轻松的氛围,如开辟生字栏、阅读窗;带领学生游戏校园,观察标语、口号;引导学生随时随地识记汉字,产品的包装、商店的名称、超市的货架标签等。此外,课外读物和工具书,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巩固和识别一些生字,还能对整个的语文学习产生积极的影响。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由于识字量有限,阅读存在一定的难度,因此,教师要时刻记住呵护学生的好奇心,多鼓励学生,通过家长或教师的帮助来更好地开展阅读活动。

(二)写字教学的基本策略

1.正确执笔,稳住坐姿

不良的写字习惯对学生的写字的质量以及身心发育都会产生消极影响。因此,在学生写字的过程中,需要教师对其坐姿和执笔方法给予悉心指导,如眼睛距纸一尺远,大拇指与食指捏笔、中指托住笔等。另外,有条件的地方可以拍摄每个孩子的写字录像,然后,再比对正确的姿势和执笔方法,让学生寻找差距。

2.基本训练,稳扎稳打

朱熹《童蒙须知》:“凡写字,未问写的工拙如何,且要一笔一书,严正分明,不可潦草。凡写文字,须要仔细看本,不可差讹。”写字教学首先要让学生观察汉字笔画和部件(注意部件的变形),从而把字写得端正、整洁;其次是教给学生运笔的技能:怎样起笔、运笔、收笔以及笔画的先后顺序,从而把字写得规范、顺利;再次是对学生进行书写指导,把握部件比例,结构形态,先从各种字格练起,从而把字写得美观、匀称;最后是让学生摹写,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切忌看一笔写一笔。低段教学的课堂上最好留出10分钟以上时间让学生先练习书写。

3.活动多样,审美培养

汉字较之于其他的语言文字来说,它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其独特的审美价值。鲁迅曾在《汉文学纲要》中指出,汉字具有三美:“意美以感心”、“音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因此,对于教师来说,指导学生把字写对、写会写对、写会不是识字写字教学的唯一任务,还要指导学生把字写好、写美并令其充满无限的写字乐趣。如:让学生自制贺卡、手抄报;组织写字小组,让组内的同学相互评字,共同进步等。另外,在写字教学中,适当穿插一些书法艺术,让学生学习汉字的同时也能够适当地领会到一些文字背后的文化底蕴。学生学习汉字文化究竟是一个怎样的过程,关键取决于教师怎样来看待这一教学目标了,如果你把它看的简单,那它也就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认字环节,如果你将它看的复杂,那么它也就会因为你的偏爱而更加充满色彩。通过对汉字文化的学习和了解,所收获到的就不只是汉字量的增加了,它背后的人文性、情感化及审美性都会得到明显的提升。

总而言之,在人生的一个漫长的学习过程中,识字毫无疑问被认为是第一源头。因为无论是对于一个国家还是一个民族来说,国民的识字率是紧切地关乎着国家和民族的文化传承和素质的提高的。面对沉淀千年的汉字,面对日日生新的学生,面对日新月异的教学环境,识字写字教学的现状依然不容乐观,但这是一个任重道远的任务,需要一代代教育工作者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总结经验,也只有这样才能让汉字文化历久弥新,不断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