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修一本通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2 10个禅修概念认识禅修的要点

本节概要

在上一节中,我们从“禅修”这个名词入手了解了许多关于禅修这种心理修行方法的基础知识。殊不知,还有很多跟禅修联系密切的相关术语也是学习禅修不可或缺的认知对象。有了对禅修相关学术概念的透彻理解,你将能够更快更精准地把握看似神秘的禅修了!

万物皆由因缘生起:缘起

我们的生命是很奇妙的,而我们对它的了解则实在是非常非常的有限。从婴儿呱呱坠地的那一天起,生命就开始演绎一个传奇。尘世里的众生,有的如鲜花一般绽放,有的历尽寒冬仍傲然屹立,有的不到初春就黯然凋零,生命的千姿百态构成了整个世界,而这一切事物现象运行的法则是什么样的呢?要想知道答案,从走近“缘起”开始吧!

●佛法之根:缘起论

要说佛教的义理,必须从缘起论开始。缘起,就是说一切诸法都是由于因缘而生起的。缘起论包括因和缘两个部分。因即因素,缘即条件,其中因是主要的,缘是辅助的。例如眼前的一棵椰树,椰树的种子是它自己主要的因;土地、肥料、阳光、空气和人工的培植,是助成它生长的缘。这些因和缘的条件都具备了,就有一棵椰树出现;将来到这些因缘散坏的时候,这棵椰树也就消失了。再就人类众生来说,人生的智慧美丑、贫富苦乐等境况,也都是由于各人自己过去先天的思想行为所造成的业识之力为主因,现世父母结合的后天关系为助缘,遂形成我们的身体。但只有自己这个身体还不够,还要靠后天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各种关系来帮忙,才能助成我们这一生的成就。简单地说,就是世界上一切事物或一切现象的生起都是相对的,都是互相存在的关系和条件。如果没有这个关系和条件,那么任何事物和现象都是无法生起的。《中阿含经》中所说“若此有则彼有,若此生则彼生,若此无则彼无,若此灭则彼灭”,就是缘起的定义。人生世界的一切东西都是因缘而起,缘起的学说也是佛学的中心理论。

一切法的生起、存在,以至坏灭,都离不开因缘的作用,因缘聚则生,因缘散则灭。一切法的生灭既由因缘,那么一切法存在或坏灭也就有因可循、有理可据。这其中有一种必然的因果关系。就是凡果必有因,怎样的因便产生怎样的果,因果必相应。譬如种子和芽的关系,因为过去有了种子,所以现在才能有芽的生起,正因为现在有芽生起,过去的种子才能叫做种子,这就是异时互相存在关系的道理。从另一方面来看,种子灭的时候,也正是芽生的时候,芽生的时候,也正是种子灭的时候。这就证明芽和种子的生灭现象,又是一种同时互相存在的关系。

一切事物均处于因果联系中,依一定条件和合而生,这就是世界、社会、人生以及各种精神现象产生的根源。佛教各种理论和派别,均以“缘起论”作为理论基础来阐释自己的宗教观和宗教实践。主要有业惑缘起、受用缘起、分别自性缘起等理论。认为只有明白了此道理,才能达到菩提觉悟,以至佛的境界。

●概说十二因缘

佛陀常自称,他与过去诸佛都是由观“十二因缘”而成正觉。那么,十二因缘究竟是什么?它是佛陀对“缘起法则”的进一步的阐释和对人心的彻底透析后,所归纳出来的一条因果链。

缘起论:因缘和合

缘起论包括因和缘两个部分,因是根本,缘是条件,因缘和合而产生世间的一切事物。一切事物均处于因果联系中,依一定条件和合而生,这就是世界、社会、人生以及各种精神现象产生的根源。

十二因缘是释迦牟尼证悟时的基本佛法之一,它看似浅显易懂,其实其中蕴含着无穷奥秘。这十二支是无明、行、识、名色、六处、触、受、爱、取、有、生、老死。无明是指过去世无始之烦恼;行是指依过去世烦恼而作的善恶行业;识是指依过去世之业而受现世受胎之一念,凭“中有身”而结“生有身”;名色是指心法与父精母血的色法,和合成为现世的身心;六处是指人的六根与六尘互相涉入,成长圆满之后胎儿就从母胎中出来;触是指初生二三岁间,根与境合,开始接触一切事物;受是指六七岁以后,开始感受外界的事物,而生起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爱是指十四五岁以后,对于所受之事物产生贪爱,并渴求得到;取是指成人以后,贪爱之心越来越强,不愿意舍离,还希求将来获得更多;有是指因为执取渴求,希望将来拥有许多东西,因执著而产生了将来之种种业,真是业海茫茫,苦恼无量;生是指依爱、取形成的惑业,成为业力,使苦果不能止息,继续发生,我们的身体败坏后,未来世再从新投胎受生;老死是指有生就必有生理及心理退化、贪生怕死、厌老死等身心之苦,并且无有穷尽,形成一连串的因果。将无明、行、识、名色、六处、触、受、爱、取、有、生、老死这十二支取名为十二因缘,是因为它们相互之间有着因果的关系。一支引发另一支,首尾相连,串起来就像一个圆环,循环造业,循环轮回,无始无终。

菩提叶

十二因缘

十二因缘又称十二有支,是说一切众生之所以有轮回流转之苦,这中间自有很多的因缘,若是仔细将这些因缘整理起来,便可以汇为十二支。佛经中说:“此有故彼有,此灭故彼灭。”就如同在说十二因缘的关系:有一支生起,所以另外一支也跟着生起,有一支消灭,所以另外一支也跟着消灭,如此循环牵连,互为因果。

十二因缘

十二因缘之间存在着因果联系,一支引发另一支,首尾相连,串起来就像一个圆环,循环造业,循环轮回,无始无终。

●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

十二因缘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就是过去世、现在世和未来世。其中无明和行属于过去世,识、名色、六处、触、受、爱、取、有属于现在世,生和老死是属于未来世。在这三个阶段中又有两重的因果,即从过去因到现在果和从现在因到未来果。过去因是无明和行,无明是过去世的迷惑,行是过去世的造业。现在果是识、名色、六处、触、受,正是由于过去因才有了现在的果,这就是第一重因果,过去因被称为“能引”,现在果被称为“所引”。现在因是爱、取、有,爱和取是现在世的迷惑,有是现在世的造业。未来果是生和老死,正是由于现在因才能了未来的果,这就是第二重因果,现在因被称为“能成”,未来果被称为“所成”。

人生的四条真理:四谛

了解了一切事物存在的法则“缘起”后,我们还要认识佛陀悟出的四条人生真理,即“四谛”。四谛,又叫四圣谛,“四圣谛”就是圣人所知之绝对正确的四条真理。这四条绝对正确的真理就是苦、集、灭、道,是要告诉人们世间的因果以及出世间的因果。四谛奠定了佛教教义的基础,可以说佛教所有的重要的哲学思想都与它有关,都是为了从某一方面为它论证。

●苦谛

四谛中的第一条真理是苦谛。苦谛是释迦牟尼在彻悟之后,对人生现象的价值判断,认为现实世界中充满了痛苦。这个“苦”的意义并非只是汉语的字面含义,其意义非常广。也许有人认为人生的苦乐是相对的,这主要是因为人们对某些特别的事物,各人感受自有不同,但人生许多重要的经验和大事,则是人人都有相同的感受,如生、老、病、死。苦谛所讲的就是人生根本痛苦与生命现象是不可分离的,所以具有普遍之真实性,人生苦之事实,不是显而易见的,因为人们都有一种本能,固执地相信这世界总有某些事情是快乐的,决不能说一切都是痛苦的,这正是人们不能解脱的缘故。

菩提叶

四谛

四谛的意思是“四种真实的真理”,这四种真实的真理是“苦、集、灭、道”。佛陀证悟后,第一次宣说佛法时提出这四项前提,向世人揭示关于人生真实状况的价值判断及其解脱道路的真理。而后,多次说法提及此四谛之理,可见其重要性。

佛说四谛

四谛是佛陀证悟得出的四条人生真理,也是佛教教义的基础。佛陀初转法轮三说四谛,是要众生了知四谛的真理,断烦恼证涅槃。

●集谛

四谛中的第二条真理是集谛。集谛是释迦牟尼所彻悟的人生之所以“苦”的根源。集是众多汇集的意思,就是说众多痛苦的因,能召集众多生死苦果,故名为集。集谛的内涵简单地说来,就是众生一切痛苦皆可以溯源于三项根本原因,即贪欲、嗔恨、愚痴三种本能的烦恼。此三种根本烦恼即是造成一切有情众生痛苦之因。集谛所解释的就是这三种根本烦恼的性质,以及如何由彼而生死轮回之事实。轮回说和十二因缘说紧密相连,所以集谛又以十二因缘为主体,指出人生之所以苦的原因。

●灭谛

释迦牟尼不单指出了人生苦恼的现象和原因,更清楚地说明这些现象是可以消除的,这就是四谛中的第三条真理——灭谛。灭是梵语“涅槃”的意译,梵文和巴利文认为涅槃是熄灭、止灭或吹灭的意思,表示火的熄灭。贪、嗔、痴被佛教视之为三毒火,在圣者的眼界中,这个世界的一切都被这三毒火燃烧,无刹那之安息。圣者就将我想及贪、嗔、痴等根本烦恼造作的业因永断无余,了除生死患累的苦果,证得清净寂灭的解脱境界称为涅槃。这是人生理想归宿的最高境界、最终目的,也是佛教教人追求的方向和目标。在几乎所有的宗教中,至善之境只有在死后方能达到,涅槃却可以当生成就,不必等到死方能获得。凡是亲证真理、涅槃的人,就是世间最快乐的人。他不受任何状态所束缚,他不追悔过去,不冥索未来,只是扎扎实实地生活在现在里。因此,他能以最纯净的心情欣赏与享受一切,而不掺杂丝毫自我的成分在内,只有清净、温柔,充满了博爱、慈悲、和善、同情、了解与宽容。

四谛因果

入世因果

出世因果

●道谛

在找到了人生理想的归宿后,释迦牟尼又为人们实现这种理想提供了一些方法,这就是四谛中的第四条真理——道谛。道在梵文的原始意义是道路、方法或姿态的意思,释迦牟尼借此词来说明要解脱人生苦恼,就必须修道。佛祖在初转法轮时提出了一种中道观,为的是避免两个极端。一个极端是经由感官的享受去追寻快乐,这是低级、平庸、无益的凡夫之道;另一个极端是经由各种自虐的苦行以寻求快乐,这是痛苦的、无价值的、无益的。佛自己都曾尝试过这两种极端,深知其无有实益,才由亲身的证验,发现了能够产生知见,导致宁静、内证、正觉、涅槃的中道。这中道一般都称之为八正道,佛献身说法49年(一说45年),几乎在他的全部教诫中都牵涉到这一道谛。他以各种不同的方法、不同的措辞,对不同的人宣说这一真谛。除八正道外,后来又增加了四念处、四正断、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合称为七科三十七道品。

修此除彼:三学与三毒

四谛中的苦谛说,人生充满了痛苦。而这些痛苦是怎么来的呢?在当今社会,物欲横流、追逐名利、胡作非为而又不听规劝的现象并非鲜见,其严重性和危害性就好比佛教教义中的三毒“贪、嗔、痴”,甚至比之更严重,这些是造成人们痛苦的主要根源。或许现在没必要去学习佛教教理教义,因为社会在进步,形势有所不同,但是佛教的“三学”在今天仍然有着十分重要的借鉴作用,那些如今贪欲浓重、胡作非为的人也应该自警、自律,从而减少自身的痛苦。

佛教三毒

三毒即贪、嗔、痴,这三毒是造成人生痛苦的主要根源,贪让人永不满足,嗔让人产生恶意,痴让人产生错误的认知。

贪欲的渴求有两种:对感官享受的贪爱,对生命延续的渴求。

断除贪欲,才能减少痛苦。

佛教中用鸽子代表贪爱,贪是一种疾病。

嗔之本质是恶意的,恶意在对别人之时,反过来会伤害自己。

断除嗔恨,才能解除痛苦。

佛教中用蛇代表嗔恨,嗔恨会给自己带来很大的痛苦。

痴即无明,包括不知道和错误的知。

断除痴,最终才能从痛苦中解脱。

佛教中用猪代表愚痴,愚痴是一切烦恼及痛苦的根本。

●一切痛苦之因:三毒

佛经中说,人生之所以是苦的,主要是因为有三毒,即贪、嗔、痴。贪即渴求,是一种向外的追求,意味着内里面缺少点什么,所以必须向外追求,以满足此渴望。贪之表现是由渴望到追求,由追求而获得而占有,然后占有欲又继续增长、扩大。贪欲的基本渴求有两种:一种是对感观享受的渴求;一种是对生命延续的渴求。除此之外,贪还有一个最要紧的功能,就是思想意识中对追求的贪执,这种烦恼的危险比前两种更大。正因为贪欲的难以满足,所以佛教强调贪是一种疾病,用满足贪的方式去解决不是办法,只有断除贪欲,才是根本办法。

贪欲不得时,就会产生嗔恨,佛经中所讲的忿、恨、覆、恼、嫉、害就是对嗔恨形态的概括。嗔的本质虽是嗔恨对方,其意图虽是要伤害或毁灭对方,但无论意图是否达成,任何嗔恨生起之刹那,其人之心中直觉地会感到极端的痛苦或不快。嗔恨之所以会给自己带来很大的痛苦,是因为嗔之本质是恶意的,恶意在对别人之时,则其无形的反作用也会自然伤害自己,而贪欲因有爱的成分在内,所以不一定会立刻引起痛苦。所以,佛经中说,极度愤恨的怒火,给人带来的灼痛实不亚于地狱之火。

痴就是不知道、不明的意思,简单地说就是无明。无明有两层意思,一是不知道,二是错误的知。最初的佛法中认为,痴就是我执,后来又有四邪见来加以说明:一是把无常的事物认为有常;二是把痛苦的事情认作为快乐;三是把无我的认作为有我;四是把可恶的认作为可爱的。这种错知的痴是小乘佛教对痴的基本解释,大乘佛教除了错知之外,还加上了无知,如不知自心即佛性。痴是三毒中最根本的一个,以痴为根源才发展出贪和嗔,如果没有痴,也就不会有贪和嗔,所以佛教中特别强调痴是一切烦恼及痛苦的根本,要想解脱必须断除痴才行。

●佛教修持法门:三学

戒、定、慧三学概括了全部佛教教义,是佛教徒修持的基本学业。戒是佛教徒的行动规范和守则,戒主要有五戒、八戒、十戒、具足戒、菩萨戒等种类。所谓戒学,就是佛教为出家和在家的信徒制定的戒规。戒学按内容可分为止持戒和作持戒两大类。止持戒是指止非防恶的各种戒;作持戒是指奉行一切善行的戒。这二者相辅相成,为的是让佛教徒严防身、口、意三业,不做一切非法的、不合理的、足以使身心染污的事情。如果按照合乎戒的去做,就能促使身心安定,品行纯洁,达到清净无染的境界。

修三学除三毒

佛教的戒、定、慧三学是佛教修持的根本,修三学的目的是为了去除贪、嗔、痴三毒,最终脱离痛苦,到达涅槃之境。

戒学指防止身、口之恶的戒律,是一种对修行者身体的约束,而不涉及对思想意识的疏导。

定学指防止心意散乱以求安静之法,是对人精神状态的严格控制。

慧学指通过对心的训练破除迷惑以证真理之道,是佛教对人生或世界的一些基本看法或分析。

戒学是佛教为信徒追求生命超越竖起的路碑,但这些佛路历程中的指南要内化于人心,使人的心性受到改造,却需要人主观上能专注于这些路碑和指南,否则也难入于心。同时,佛教生命超越的指归是涅槃寂灭,是要让躁动不宁的生命意志归于平静,因而佛教的生命超越之道对人的心境和精神状态有着特殊的要求。这就产生了佛教的定学。定学就是禅定,禅的意思是静虑,也就是清除杂念,使心灵和思维纯净。定的意思是心专注于一境而不散乱,即精神状态集中。小乘佛教的定学主要有四禅和四无色定,大乘佛教主要有念佛禅和实相禅。如果能通过戒学进入禅定的状态,那就会去除掉人生许多的烦恼,而渐渐进入彻悟之境。

佛教之所以守戒律,习禅定,追求解脱成佛,基本缘由就在于佛教智慧参破了宇宙真谛,通达了社会事理,悟彻了人生本相,所以佛教智慧既是佛教守戒习禅的理性基础又是守戒习禅的理性结果。因此,众生要超越成佛,就离不开对佛教智慧的学习、领悟和掌握,这便是佛教的慧学。由于佛教思想体系复杂,故对智慧的解释不尽相同,多种多样,有一智、二智、三智、四智、五智、八智、十智、十一智、二十智、四十八智、七十七智等多种名数,而每一名数中往往又有多种不同的说法。

●除三毒修三学

当今社会的道德失落,根本原因还是人性自身的弱点未能克服,而人性最根本的弱点,无非是“贪、嗔、痴”三毒。三毒是一切罪恶和不道德现象的根源,只有彻底消除三毒,净化人心,才能减少人类的痛苦,构筑和谐的社会。佛教一方面指出道德问题的根源,一方面又提出对治的方法,强调以“戒、定、慧”三学来消除三毒,从而为社会人生指出了一条正确的道路。所谓的“前言世间,乃有三毒,兹明出世。须明三学,盖智者知一切业苦,成于三毒。为除业苦,当除三毒。对治三毒,故修三学。成贪者欲,戒则不欲,不欲则不贪。成嗔者动,定则不动,不动则不嗔。成痴者愚,慧则不愚,不愚则不痴”,说的就是修三学除三毒的道理。通过三学来消除三毒,使人身心净化,既是接触我们自身痛苦的根本,也是维护社会良好秩序的重要方法。

生命的真相:无常无我

我们知道,人生往往不是依照我们的旨意运转的,世间也没有一件事情是固定不变的,这便是生命的第一个真相——“无常”。我们把自己看得如此重要,其实是很可笑的,是自己给自己寻找了无明的压力。真正善用人生的方式就是认识到“自我”是不存在,生命的第二个真相是“无我”。在我们亲身的经验里去发现生命的真相,你将会以更加放松的心情面对世间一切事物。

●诸行无常

“无常”一词出自《杂阿含经》,意思是说世界上的一切事物没有一样是永恒的,都会经历从生到灭的过程。佛陀于入灭之际,即告诫弟子:“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世间一切有为法都是因缘和合而生起,因缘所生的诸法,空无自性,随着缘聚而生,缘散而灭,所以不但有情世间的众生有生、老、病、死的现象,山河大地有成、住、坏、空的演变,人的心念有生、住、异、灭的变化,自然界的时序更是春、夏、秋、冬或冷、暖、寒、暑的更替不已。具体地说,就是每一个事物都会经历成、住、坏、空四个阶段。成是指事物的生成;住是指事物会在一定时间里处于一种相对来说比较稳定的、无大变化的状态;坏是指在住期之后,会发生很大的变异,并且时时处于一种不稳定的状态之中;空是指事物已经毁灭,形体不存。联系到人生现象上来就是生、老、病、死。它们之所以无常,是因为属于“行”,都是造作而成的。比如说这个世界,是人们过去所造的业,今生显现出来,所以世界是众生的心所造的。世界一切的法是我们的心所造,所以称为造作。既然是心所造,那就是“行”,它是生灭无常的。再说世间的种种物质、身体也是我们的心业所造成,所以一切都是无常。

无常依其变化的速度,分为“念念无常”与“一期无常”两种。在世间所有事物中,变化速度最快的,莫过于人的心念,心念的生灭,刹那不住,比闪电还要迅速,因此《宝雨经》形容“心念如流水,生灭不暂滞;如电,刹那不停”。除了心念是“念念无常”之外,其实人的生老病死、物的生住异灭、世界的成住坏空等,莫不是由刹那的渐变,累积成一期的突变。因此,世间一切现象,乃至万事万物,可以说都只是时间性的存在而已。因为不论精神、物质,凡一切现象无一不刹那生灭变化,而且是不断地变化,因此无常是世间实相,是永远不变的真理。

菩提叶

无常

“无常”是生命的第一个真相,当我们每天静下心来观察呼吸,观察落叶,观察新绿,会发现世间的每一物每一行都在不断变化发展,生灭无常。即使我们不愿意接受,但终将明白这是世间的实相。

在绝对空间里,一切不同类别的行为和现象,无论关乎有情或无情生命的,心理的或物理的,或者是两者兼具的,都是毫无例外地恒久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永无一刻能有绝对的静止。所有的物质,从极小的微尘到极大的星体,都是在永无休止的运动、变化与生灭之中,以此显现一切能为众生觉察到或不能为众生觉察到的物理现象。所有有情众生的心智活动,从极简单到极复杂的,也同是念念生灭,前念死,后念生,方生方死,方死方生,以此显现一切能为众生觉察到或不能为众生觉察到的心理现象。世界一切物理与心理的行为现象,同是迁流不居,不得永久,这就是诸行无常。

诸行无常

诸行无常是指一切有为法皆生灭变异,不可常住。佛教认为,世间的一切事物都是无常的,没有一件事物是固定不变的。

●诸法无我

“我”的主宰之意,就是常和一。“常”即是它一直存在,没有改变。“一”即是这个我是单独一个。而佛陀却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没有独立的、实在的自体,即没有一个常一主宰的“自我”(灵魂)的存在。原始佛教在《杂阿含经》中着重论述了佛教的无我论,如“无常是苦,是苦者皆无我”,“此形非自作,亦非他作,乃由因缘而生,因缘灭则灭”。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不会自生,而是种种要素的集合体,不是固定不变的、单一的独立体,而是种种要素刹那依缘而生灭的。认为房子是砖瓦木石的结合体,人是由五蕴组成的,在这样的集合体中,没有常住不变的“我”,故谓无我。无我分为两类,一是人无我,因为人是由五蕴假合而成,所以没有常恒自在的主体——我(灵魂);二是法无我,因为一切法都由种种因缘和合而生,不断变迁,没有常恒的主宰者。

造成世间物理现象的色法和精神现象的心法本身,都没有一个常住不变、能做永恒主宰的“我”。一切物质的色法,都是恒久处于不断运动、变化与生灭之中,灭了的就不再存在,方生的又迅即坏灭。一切属于精神的心法,都是刹那生、刹那灭的,灭的就再不存在,方生起的又迅即湮灭。总之在物质和精神里都不能找到一个永恒不变、能做主宰的“我”,这就是诸法无我。

四个安顿心念的处所:四念处

四念处是一个很重要的修行方法,佛经中说,认真修学四念处的人,快者七天、慢者七年方可证悟初果。它是用智慧观察身、受、心、法四念处,能去除众生有常、乐、我、净四颠倒,认识到身不净、受是苦、心无常、法无我,使众生清净,克制一切烦恼和悲哀、祛除痛苦和忧愁,而走上正道、觉悟涅槃的唯一之道。

●概说四念处

关于正念教法的由来,许多佛经都有记载。《阿含经》中说,佛陀在尼连禅河边的“羊群榕树”下悟道之时,生出了这样的想法:“使众生得以净化,消除悲伤和忧愁,减少痛苦和忧虑,成就正道,证得涅槃,单一的道路就是四念处。”四念处是什么呢?四念处又称四念住,是佛教修持的入门方法。四念处包括身念处、受念处、心念处和法念处,它是以五蕴为主,而分身、受、心、法四方面加以思维观察。简单地说,身就是色蕴,受就是受蕴,心就是识蕴,法就是想、行二蕴。众生对身、受、心、法四境,生起四种颠倒妄见,以为自身是净的,感受是快乐的,心是恒常的,现象是有自体的,由此产生了贪爱无明。四念处就是让众生认识到自身都是不净的,受都是苦的,心识是无常的,法都是无我的,从而减少烦恼,引发定慧。

诸法无我

诸法无我是指一切众生所执“我相”为无,一切法从因缘而合,从因缘而离散,没有一个能够称为主宰的我,没有一个众生执为实常的自我。这就如同一个人的生命历程,处于不断变化之中。

菩提叶

四念处

四念处是指四个安顿心念的住所。我们常常执著于自我,认为我是常的、乐的、净的,这是众生生起的四种颠倒妄见,而四念处的修行就是以智慧观察身、受、心、法四境来破除这四种颠倒,从而引发定慧。

●身念处的修行

身念处是指对于自己的行、住、坐、卧等一举一动要明了,做到观身不净。修习身念处要从观内身开始,认识到自己的身体是不干净的;然后观察外身,即他人的身体,这要从观死尸中去破除对他人身体的贪爱与执著,佛陀说众生的分段生死是既可悲又可怜的事,由不得我们做主,死后身子变坏,剩下白骨一堆,最后与尘土同住。通过观察自身和外身,众生便可看到,众生的身体是由皮肤、毛发、爪甲、血肉、骨骼和五脏六腑组成的,没有一样是干净的,而且最终是会变坏的,是不值得我们贪爱与执著的。

●受念处的修行

受念处是观察六根与外境接触时身心所产生的感受,可以分为苦、乐、舍、忧、喜五种。在认识了身念处的基础上,才能进一步进行受念处修行,认识到感受是从六根而来,会产生快乐或苦恼,还要感受到不苦不乐的情形。观察受的生起时,要知道它是从耳朵还是眼睛来,还要知道它是怎样灭掉的。接下来要保持一心住在受念处,一心观察它,慢慢地就会发觉有受皆苦,因为受源源不绝而来,我们身不由己。当可以很细微地观察受后,就可以继续观察心。

概说四念处

四念处是佛教最为基础的修持方法,包括身念处、受念处、心念处和法念处,它在佛教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

●心念处的修行

当感受外境时,心是在作用的,人们会在心上加上贪、嗔、痴等种种烦恼,而且还要知道是否是专注于此。比如在静坐时,突然听到声音,是耳朵在感受,耳识在作用,同时要观察到心在耳朵作用,然后又跑到头脑中去想。这样慢慢地观察就会发现,原来心念在六根中跑来跑去,很快地生灭。佛陀说世界上生灭最快的就是心念,最容易观察到无常,所以要在心念处观察到心无常。

●法念处的修行

法念处主要指的是法尘,比如想要骂人的心想就是法尘。修习法念处,最先观察的是贪、嗔、睡眠、掉悔和疑五盖,因为这些使人没有定力,从而没有智慧。然后观察五蕴,还要观察六根和六尘,在此基础上,认识到一切法皆是生灭无常的,自己不能做主,处于不自在的状态,因不自在所以是苦,是无我。众生深深执著的就是我,而佛法中却说它只不过是法尘罢了,所以要观法无我。法尘与外境的色尘是同样一回事,只是不同的东西,同样的作用。而众生把色尘当成外在的身体与世界,把法尘当成是我,所以佛陀要我们观法无我,而且要观一切法都无我。法尘是内在的,但这法念处不只是指法尘,它还包括五蕴及世间的一切,里面都没有一个我。

构成宇宙万有的根本:五蕴

五蕴作为佛教的重要名词之一,可能是我们平时听得最少的。我们常说世间一切是无常的,是空性的,是苦的,可是有没有思考过世间一切是什么呢?佛教认为世界和生命都是由色、受、想、行、识五蕴而构成的,它们构成宇宙万有的根本。

四念处的修行

修行四念处即是用智慧观察身、受、心、法四处,破除常、乐、我、净四颠倒,认识到身不净、受是苦、心无常、法无我,从而走上正道,通往涅槃之路。

●概说五蕴

五蕴又称为五阴或五众,是指五种类别或五种积聚,是佛教关于人体和其身心现象的构成所给出的答案。五蕴的真相是无常、苦、空、无我。因为五蕴中的每一念都在生灭变化,所以它是无常的;因为它无常,每一念生起后,终归会消灭,所以是苦的;因为在五蕴的聚合中,任何的一个东西都不是恒常的,不是独立的,不是单一的,非常非一,而且没有主人,没有人控制,它一直随着因缘生灭,所以是无我的;因为五蕴是因缘所生,因缘所生的东西没有自性,即是没有自己的性能,称之没有自性,无自性所以是空的。

菩提叶

五蕴

佛教认为世界和生命是由色、受、想、行、识五种因素构成,这五种因素就被称为五蕴。这五种因素各自成为一类,既可按一定因果关系紧密聚积在一起,又可按一定因果关系而分离。五蕴组成的世界和生命,不论在时空上还是形态上都是变化无常的,不受任何意识支配。

●色蕴

现在分别来讲讲色、受、想、行、识这五蕴。色蕴是指物质的聚合,地、水、火、风是构成世界的四种物质。地(硬性)、水(湿性)、火(暖性)、风(软性),是能够看得见、摸得着的客观实有。如人活着时需要水、热量和空气,人死后又还原成地、水、火、风,所以人是色的暂时组合。由于色的组合是无常的,变化是不定的,使人们见到的就是生与死的轮回。佛教认为色有质碍、变坏、显现等意义,质碍就是物质各具一定的空间,互相障碍,两物质不能占据同一空间。变坏就是物质的变化破坏。显现是指有方所形相,色能清楚地表示出来。色蕴分内色和外色,内色就是眼、耳、鼻、舌、身五根,外色就是色、声、香、味、触五境。

概观五蕴

五蕴是指五种类别或五种积聚,是佛教关于人体及其身心现象构成的认识,主要包括色、受、想、行、识五种。

五蕴的缘起

五蕴的真相

修行者要观察色的生起或出现,比如在看到一个物质时,了知它是物质、可见的物体,这就是色法;要了知色之因,比如呼吸是因为我们有现在的色身,而得此身则是因为我们在过去累积的业所造成的;了知色的消失,比如呼吸时出息生起,入息便消灭,入息生起,出息便消灭;了知色消失之因,色法是连续不断的过程,是生灭无常的。

●受蕴

受蕴是指外界作用于眼、耳、鼻、舌、身而产生的痛痒、苦乐、忧喜、好恶等感觉,是说人的心理活动。内心领取纳受外境,生起一种心念,它会对顺、逆的处境产生三种不同的感受,既是苦、乐、舍(不苦不乐)受,称为三受。苦受是领纳逆境,身心逼迫,刺激太强,身心感受到苦。乐受是领纳顺境,遇到所喜爱的境,身心适悦。舍受是领纳中庸性的境,身心处在不苦不乐的感受。

修行者要了知受,这只是受,而非其他。有苦时,我们了知有苦,或有苦受,并了知因为有苦,故有苦受。乐或不苦不乐的感受也是这样,当我们这样仔细观察受时,我们就会看到受的生起与生起之因。

当受消失时,我们要了知苦已消失,并了知在为无苦,故无苦受。乐或不苦不乐的感受也是这样。当我们这样仔细观察受时,我们就会看到受的消失坏灭与坏灭之因。

●想蕴

想的作用是制造心理记号或符号,作为再次认知或之后认知的参考条件。这就像是木匠在木材上画记号一样,这些记号是之后的操作的参考。想有可能是正确的也有可能是错误的,这就像是盲人摸象,如果只摸了一个地方便下了结论,大象像是一堵墙或一根柱子,这就是错误的。

构成宇宙万有之根本:五蕴

对修行者而言,想就如借助理解符号来诠释的举动,这就像鹿看到稻草人时的看法,人们在田地中放置稻草人,当鹿看到它时的反应却像看到真人一样,稻草人是鹿产生错觉的近因。因此,想的近因是客观存在的,不论它以什么方式呈现,都被理解为正确的对象。想依次来画下记号,以便之后它可以认得或认出那个对象。这就是想蕴。

想蕴是通过对因接受外界事物而产生的感觉进行分析得到的知觉和表象,是一种理性活动、概念作用。比如听到虫叫声、车声,人就能确认那是虫叫声或车声。如果第一次听到车声,你可能会被吓坏,因为从未听过,不过多听几回后,就勾画出车声的形状,以后一听到那个声相,就给它一个名称,称为车声,这就是所谓的想。佛教通常把“想”和“名”,或“名”和“相”并称,以表示表象和概念,依感受或知觉而起认识作用的时候,像“红花”、“白布”中的红、白、花、布等概念或造成概念的功能即为想,也就是浮现的中相。

●行蕴

行是行作相,一切心所法除了受、想二者之外都是行蕴。行蕴是通过对外界事物的认识而产生的行动意志,相当于心理活动,意志活动。“行”这个字的概念一般是复数,所以称之为“诸行”,“诸行”的概念有广、狭两种含义,法印中所说“诸行无常”的“行”是最广义的行;其次是五蕴中的“行”;十二因缘中的“行”最狭义。行蕴所生的心是造业的主要力量与原因,因为这些心念驱使我们的身、口、意去造业,所以行蕴是五蕴中造业的主要心理作用。

当修行者经验心行时,便觉知它们。修行的过程中,我们可能会感到气愤、昏沉或无聊,当这些念头出现时,我们认出它们是心行,并了知由于过去曾有无明而累积的业,所以现在要经历这些心行。

我们觉察到心行的现起,便将注意力放在心行之上,不久之后,它便会消失。我们要了知它的消失,并了知如果我们在过去不曾有无明,不曾执取,现在也就不会有任何心行。

●识蕴

识蕴是人的总的意识,即把受、想、行三蕴会聚在一起,能够就所对境界觉了分别,也就是认识的功能和结果。识蕴存在身心的中心位置,所有其他的蕴好像都绕在识蕴的周围。就如旋转盘,转盘的外围容易看见,轴心的部分旋转很快,不容易看清,以为它是不动的。同样的,识蕴变化的速度快,一般人会误以为是不变的。其实,当我们在看某物时,便在起眼识,听某个声音时眼识便消失了,而起耳识。这也就是识的生起和坏灭。

灭苦的八种方式:八正道

相较于其他概念而言,八正道是比较常听的一个佛学名词。在佛陀涅槃两千五百多年后,八正道这一“千古真理,人生指南”重新被提上台面,被今天这个伟大的时代所接纳,它必有自己的深刻内涵。佛法的伟大,我们可以从八正道——八功德理论中窥见一斑。通过对其深刻理解,我们必定能感受到佛陀理论和教法的和煦与温馨。

●详解八正道

正见是指见道时根本、后得二智起时所证验的境界。也就是具有佛说的四谛知识,远离唯神、唯我、唯物等见解,即具有佛教的智慧。

正思维也称正思、正志,是指由正见引发离一切欲,得无恨无害的正确思维。也就是离开世俗的主观分别,离开邪妄迷谬,做佛教纯真智慧的思索。

正语是指由正见的推动,生起正确的思维,从而远离一切妄语、欺诳语、恶语、绮语、离间语等,生起一切如法、合理、正确的言论。

正业是指基于正确的认知与理解,而做出一切如法、合理的行为。也就是说以一切衣食住行、言语动静,都能正知而住。当然包括符合佛教要求的活动、行为和工作,如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做一切恶行在内。

正命是指正确、合理的求生活命的方式。即是指从事合法的正当职业,以维持生计,远离一切不正当职业。如诈现奇特、自说功德、看相占卜等都是应当反对的。

正精进也称正策励、正方便,是指在正见、正思维和做一切正语、正业、正命的基础上,勇猛精进、策励其正,相继无间,要努力使善心生起,并使其发展臻于完善,要按照佛教的标准辨别善恶,自觉努力,以对治懈怠与昏沉。

正念是指修道中乃至思维四谛道理时,或依止,或依观,或双运时,于所修习的境界,能明了不忘。

正定也称正等持,是指于修道中乃至思维四谛道理时,依九种住心达至心住一境的定境。就是说要有正确的禅定,即正身端坐,专心一志,身心寂静,注心一境,远离散乱心,思想集中,洞察人生的真实,领悟四谛的妙义,从而获得身心的解脱。

这八个方面缺一不可,多一累赘,在不断地学习中,你将会发现和掌握其中的玄机与奥妙,并且受益无穷。

菩提叶

八正道

八正道主要是指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和正定。这八正道可以分为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两类,精神生活以正见为主,正思维、正念和正定为辅;物质生活以正命为主,正业为辅;正语和正精进两者兼有。

●八正道的修行

《阿含经》中关于八正道的修行分为两类法:一类是世间有漏的,有所取着,不能尽苦,可往生善趣;一类是出世无漏的,无所取着,能尽灭苦恼,彻底解脱。两类所修的道品无异,所不同的是一类只发心向于善趣;一类则思维四谛,发心出离,以无漏解脱为目标。关于出世无漏的一类,《阿含经》中有详细的解释,认为正见一切有因有缘,有苦集就有灭苦之道,而终可解脱。正思维是对所起的正见,作深入思维,离欲向于舍,无嗔恨之念,无杀、盗、淫、妄等损害众生之念。正语是不妄语、不咒骂、不搬弄是非、不说杂秽不正的话,保持口舌的清净。正业是远离杀、盗、淫等恶行,持无漏心,固守不犯。正命是如法地维持生活,对出家众说,即如法求取衣服、饮食、卧具、汤药,对种种不正当的营业,坚持不犯。正精进时是发起欲愿,策励心志,坚毅无间地行四正断。正念是以四念处为增上力,摄心不乱,随顺正法,不妄不虚,向于涅槃。正定是由初禅的离欲、离恶不善法,以至心不乱不动,成就第四禅。

通向涅槃之路:八正道

八正道是八种解脱成佛的途径,为佛教修行的最早方法,这八种方式犹如盘旋的山路扶摇直上,引领修行者抵达涅槃境地。

八正道体现了如来佛智慧的最高层次,展示了佛祖总结的全人类智慧的最高结晶。从今天看来,八正道也是正确的人生指南和激励人心的座右铭,是人类求得进化的科学依据和自我完善的最佳方法。

●八正道与三学

八正道与三学是有联系的,八正道就可以分为戒、定、慧三类法。其中正见、正思维属慧;正语、正业、正命属戒;正精进、正念、正定属定。三学是以戒、定、慧为次第的,而八正道的次序则是慧、定、戒,似乎与三学的次第有所不合。其实,慧学不但证灭需要它,就是开始向道时也离不开它,如果开始时没有正见,就如没有眼目,就不能走上解脱之道。慧学的成就要经闻、思、修等不同阶段,到修慧成熟,无漏慧现时,便断一切烦恼,获得解脱。八正道的正见就是闻慧,正定则令心清净,不浊不乱,使正见等七支成就而引发无漏慧,这也是正见的现证,所以它们之间是相一致的。在三十七道品中,也只有八正道的品目兼具戒、定、慧三学,最为周备,所以是三十七道品中最重要的修行方法。总之,要求解脱,必须循着此八正道实践力行。

铁面无情的定律:因果业报

很多人一提起佛教,便会想起“清规戒律”。众佛是仁慈的化身,他们并非想制定什么戒律来折腾我们,而是利用他们圆满的智慧看到世间的实相和规律,并告诉我们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由缘起论产生的因果理论便是这样一个定律。

●因与果

佛教所谓的因果,就像俗语所说的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因就是能造作、产生一定后果的原因,果就是由一定原因产生的结果。佛教认为任何事物都可能成为因,也可能成为果,没有绝对的因,也没有绝对的果。佛教所讲的因,有时与缘并用,且有一些区分。狭义的因是指产生结果的直接原因或内在原因,而缘则主要指产生结果的助因或外在的间接条件。广义的因也包括缘。因果是对存在和行为的互相关系尤其是前后关系的一种认识,佛教的因果理论是其轮回解脱理论的基础,也是其人生现象理论的基础,佛教中的十二因缘和六因、四缘、五果等说法都属于佛教因果理论范围。

概观八正道

从八正道与三学的关系来看,八正道中的正见、正思维属慧,正语、正业、正命属戒,正精进、正念、正定属定,可见八正道中的八种修行方法兼具戒、定、慧三学。

八正道的分类

八正道与三学的关系

●业与报

佛教“业”的意思是造作,泛指众生有意识的一切活动。业一般多指身、语、意三业。身业是指身体所作,举手投足等所做的一切事;语业是指发声、说话、吟唱等;意业是指心所法中的思,包括审虑、抉择、思维、想象等意识活动。由于身、语二业都由思发动,所以意业贯穿于身、语二业中。从道德角度和所生果报的苦乐来看,业又可以分为善、恶、无记三业。善业就是对今生后世有益且顺于理的造作;恶业就是对今生后世有害且逆于理的造作;无记业就是不善不恶的造作。业还有十善业、十恶业等说法。佛教认为,由善、恶业会产生业力,其力量十分强大,其作用十分复杂。

佛教“报”就是一切众生在生活中,受宿生业力的影响支配,推动着对于当前环境苦、乐、忧、喜以及不苦不乐五种境况的领受,也就是常说的果报。大凡世间一切的活动,有原因就有结果,有业力自然就有业力的反应,原因的结果就是果,业力的反应就是报。果是对因所说的,报是对业说的,实际上果就是报,所以人们常把果报二字连在一起说。

●因果报应

佛陀以他无所不知的智慧,得悉做某一类事情,会带来苦果;做另一类事情,则会带来善果。这就是他告诉我们的因果法则的存在。因果法则是佛教轮回解脱理论的基础,并随着佛教的发展而产生了不同的看法。业报就是善恶业因所生的果报,佛教认为众生所受的一切苦乐及生活环境等现实,都是由自己造的业所感召的果报,自作自受。

因果报应则是佛教的因果理论和业报理论相结合而产生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四点:一是善恶业因必生同类果报。即善业必得善报,恶业必得恶报,无记业不受报,善恶杂业得善恶杂报,无漏业得无漏果报,彼此不杂,丝毫不差。二是自作自受,不由他人。即业因所生果报,必由造业者自己或自己的延续来承受,不能由他人替代。三是果依众缘,报通三世。即业因虽必生果,但果报的成熟必须具备条件,若条件不具备,就得不到果报;又由于果报通于三世,未必报在今世,但不管相隔多少劫,终会有受报之时。四是业由心造,因果可由心回转。即业力为自心所造,自心有自主性,而且业性本空,所以已造恶业之报可由修道或修善等消灭不受。

因果业报

佛教中的因果业报理论是由缘起论产生的,是轮回理论的基础,反映的是前因至后果的人生规律。众生只有行好的因,才能得好的果。

因果理论

善恶业报

果报,是前世所采取的行动带来的结果;而我们今生的一切行动,则可以给未来带来好或坏的结果。知道这一法则后并能正确地利用它,也许会得到意外的惊喜。

生命的流转:六道轮回

生命并不是一个有始有终的过程,而是一个无始无终的循环,这在概说十二因缘时已经解释过。这里还有一个与生活的流转息息相关的概念便是“轮回”。讲到轮回,有人也许会嗤之以鼻,认为在如此现代化的时期讲解因果轮回的问题是和现实不符的,和我们的生活相距太远。倘若此刻思考一下这一世的短暂,你就没有想过下一世的人生吗?这就会涉及佛学中所讲的轮回理论。

●概说六道

《增一阿含经》中提到“四生”的概念,即卵生、胎生、湿生和化生,其中的化生包括后来佛教中的天、人、畜生、饿鬼、地狱五道,五道的理论后来在佛教中还增加了阿修罗道,成为六道。

六道即是众生在三有——欲有、色有和无色有中所投生的六种生命形态。六道又分为三善道和三恶道。三善道包括苦相对比较轻的天道、阿修罗道和人道;三恶道包括苦相对比较重的地狱道、饿鬼道和畜生道。尽管生命形态细分可以有无量无边的种类,但总脱不了这六类。善趣和恶趣不过是相对之下一种好一些另一种差一些,但在本质上却都是没有永恒和真正的福乐可言。

六道轮回

佛教中的轮回观主要是指在天道、阿修罗道、人道、畜生道、饿鬼道和地狱道这六道中轮回,六道是轮回的场所,轮回是苦的根源。

在六道之中,以地狱道之苦最可怕。地狱中的众生,不但没有一丝的喜悦,还备受各种酷刑折磨,寿命亦极长,最短的也是人间的16200百亿年。饿鬼道众生饱受饥渴折磨,别说连一滴水也喝不到,连水之名也未曾听闻。畜生道众生天性愚痴,或任人宰割,或为鞭子所驱使。这便是三恶道的苦。在轮回中,即使是天、人之身也不外乎纯系痛苦的自性。生于人道中,有生老病死之苦等。生于阿修罗道中,有战争中身体被割裂之苦,以及长时间因忌妒而忧愁之苦等。生在天道中,欲界天的天人临死前会“五衰相现”,受忧愁之苦;而上界诸天虽然没有明显的痛苦,但仍具“周遍行苦”的自性,有难以安住本位不得自在,最终必须下堕等苦。总之,只要在六道中,所感受到的一切都是苦。

●概说轮回理论

轮回并非佛陀所创,而是他把古印度婆罗门教的轮回思想加以发展而形成佛教的轮回思想。婆罗门教中的轮回是说自我轮回于天、祖、兽三道中,就像人从一间房子走进另一间房子。佛教轮回是指生死相续、业果相续而无常住自我,这种轮回观打破了婆罗门教的四种姓制度,强调众生平等,只是根据业报来轮回。

菩提叶

轮回

轮回又称流转、轮转、生死轮回,意思是众生死了又生,生了又死,生死不已,像车轮一样转动不停,循环不已。世间一切的现象都离不开轮回的道理,宇宙的运转是轮回,善恶六道的受生是轮回,人的生死也是轮回。死亡并不是结束,而是另一次生命的开始,今生只是我们很多次生命里的其中一次。这便是所谓的“轮回”。

轮回的原因就存在于十二因缘中,佛教认为轮回主要是由十二因缘的无明引起的,无明就是对事物的本来面目的无知,由于无知就产生了“行”,各种不同的“行”会产生不同的业力,正是因为业力的存在,才为轮回的进行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部派佛教在十二因缘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三世两重因果”的说法,是佛教早期比较细致的轮回理论。但佛教中的无我观念和轮回理论之间是不协调的,于是一些部派佛教就提出变相的“我”,认为它与五蕴非一非异。大乘佛教则在轮回的六道之外,又加上了声闻道、辟支佛道、菩萨道、佛道等,进一步丰富了佛教的轮回形态理论。由于大乘中观派强调事物的无自体,所以认为轮回最终并不具有实在性。大乘瑜伽派则把“阿赖耶识”用来起“我”的作用,但在表面上却否定。轮回之说传入中国后,古代许多中国人对轮回转世等观念是接受的,但对于印度佛教中无我观念却难以理解,总体来看,轮回之说在中国民间还是有着广泛的信众基础。

修行的最高境界:涅槃寂静

既然有轮回,那么就会有涅槃。有人一听到涅槃就很伤感,就好像是在说死亡,其实真正的涅槃是不生不灭。如果按照佛法修行,便能进入一个解脱的境界,这就是涅槃寂静。这种境界从无常中看到常,从无我中看到我,从生灭的虚幻苦恼中看到永恒真实的快乐,是一个极乐的境界。那么,如何到达这种境界呢?

●概说涅槃

涅槃的梵文音译有“圆寂”之意,“圆”是圆满,“寂”即是寂静。“圆寂”的意义是灭生死、灭烦恼而达到解脱无为的境界,即是不生不灭。佛陀常将贪、嗔、痴比喻为火,必须予以熄灭;熄灭了贪、嗔、痴三毒之火,也就获得了内心的清凉和思想的平静。“断爱”、“止贪”、“寂灭”、“离苦”、“和平”、“宁静”、“清净”、“善”和“解脱”等都是涅槃的同义词。

涅槃的含义有多种:息除烦恼业因,灭掉生死苦果,生死因果都灭,而人得度,故称灭或灭度;众生流转生死,皆由烦恼业因,若息灭了烦恼业因,则生死苦果自息,名为寂灭或解脱;永不再受三界生死轮回,故名不生;惑无不尽,德无不圆,故又称圆寂;达到安乐无为,解脱自在的境界,称为涅槃。佛为了教化世人,所以才出现世间,同世人一样地生活,等到教化的事办完了,佛就离弃肉身,回到原来不生不灭、永久安全和平、快乐安宁的境界中去了,那境界就是涅槃。

菩提叶

涅槃

涅槃的原意是火的熄灭或风的吹散状态,佛教产生以前就有这个概念。佛教用以作为修习所要达到的最高理想境界,即自行清净的境界。涅槃是人生最究竟的归宿,但是涅槃的境界并不一定等到死亡才能证得,当初佛陀在菩提树下金刚座上夜睹明星,证悟宇宙人生的真理,成就正等正觉,这种正等正觉就是涅槃。现如今有时也将之称为“彼岸”,是可以到达的,就在当下此刻。

涅槃绝非是断灭的顽空,而是具有各种功德之多方面的宗教真理的境界。对于涅槃含义的解说,一般小乘经论认为有有余涅槃和无余涅槃两种,大乘学者认为除了以上两种之外,还有本来自性清静涅槃和无住处涅槃,共四种。本来自性清净涅槃是指一切有情平等共有的真如法性,真如是一切现象的本质,故称自性;真如不生不灭,本来寂静,一切有情平等共有,有情虽然有圣凡的分别,但本具的真如法性无异。真如与一切法相非一非异,但都只能凭圣者的内证,并非语言文字和思想概念所能描述,本性寂静,故称涅槃。有余涅槃是指烦恼障已断,生死因已尽,但由于过去苦因所感召有情依的五蕴假体还存在,微苦未尽,有漏的寿命未终。无余涅槃是指烦恼障已断,生死因已尽,过去烦恼业所感召的有情依的五蕴身体也已舍报,世寿也终,从此了脱生死,超出轮回,众苦永寂。无住处涅槃是指虽已断除烦恼障,但尚未能断除所知障,所以仍有法执,不住生死而住涅槃,大智大悲时常并起,由于大智所以超脱烦恼,由于大悲,所以不舍众生,本体虽然寂静,大用却能无边,所以能够利乐众生,尽未来际。

●涅槃寂静

涅槃是佛教最高的理想,因此列为三法印之一,称为“涅槃寂静”。涅槃寂静就是灭除了贪、嗔、痴,去除了烦恼,而得到的无与伦比的快乐。

涅槃——自性清净的境界

涅槃的境界

涅槃含义的解说

在现实生活中,谁没有生、老、病、死?谁没有忧、悲、苦、恼呢?如何才能去除生老病死、忧悲苦恼进入涅槃呢?通向涅槃的途径就是实行我们前面所讲的八正道。由八正道就可以得到解脱,进入涅槃寂灭的境界。众生若依佛法修行,把心智锻炼,便能进入一个解脱的状态。在这个境界里,世间诸行无常、诸法无我的原理已被超越了,这境界是常、我、乐、净,与世间有别,所以这境界就名为出世间,这出世间就是涅槃。出世间的境界不是离开世间而独存,并不是一个特定的地方,却是你我差异的超越,你我的合一,从无常中看到常,从无我中看到我,从生灭的虚幻苦恼中看到永恒真实的快乐。

如果我们坚持走八条正确的道路,我们的社会就可以得到安宁,人民得到安乐,我们的自身得到清凉、快乐、解脱、自在,也就是进入涅槃寂静的境界。只要我们明了诸行无常,诸法无我,认真地修习八正道,我们就能灭除一切恶业,修行一切善业,那么,我们在现实的当下,在现代生活之中就可以得到涅槃寂静。

●体证涅槃

理解了前面所有的概念,我们就能理解怎样达到修行的最高境界——涅槃寂静。修习四念处可达正道,正道指的就是“中道”,也就是八正道。有四念处才会有八正道,有八正道才会有涅槃。“道”的意思就是到达目的地的通路,通往涅槃的路。我们只有远离执著、贪嗔和无名,让我们的心时时刻刻保持清醒而纯净,最后我们才能体验到,没有一个实体在获得什么,只有过程变化的自然无常、空、无我。那便是一个清凉寂静、烦恼不现、众苦永寂的涅槃境界。

通往涅槃之境

佛教认为,涅槃寂静是修行的最高境界,只有通过艰苦的修行,认识到无常、无我、空性,才能最终抵达涅槃之境,就像登山者经过艰苦的攀登才能登上峰顶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