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慈善事业的精神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章 中国慈善的思想和实践

对慈善的研究。慈善被定义为“普遍的善意”或“对于自己同胞施以积极和善意的精神,尤其是对提升他们福祉的努力”。1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慈善始于社会底层民众的乐群与互助。人类的自觉意识促使慈善在人类社会开花结果。追溯历史,慈善的发展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作为一种理想,慈善最初被认为是个人美德和虔诚灵魂的特质;由于宗教精神包涵慈善精神,慈善事业的发展得到来自宗教的极大推进。但是,如今的慈善显示出了脱离宗教,占据独立地位的倾向。关于慈善作为个人美德的概念正在纳入更大的社会美德的概念框架。作为社会美德,慈善似乎等同于“良善的自觉”。如今,慈善从一种狭隘的理想,一种局限于家庭、宗族、部落和国家的有限同情,正随着社会同情心的高涨,逐渐趋近于普世主义。在实践中,慈善始于对苦难的缓解和施舍,进而发展成机构慈善,最终成为一门科学,被冠上科学慈善或社会经济等各样的名字。慈善一开始更多关注的是个人,而现在对社会环境给予了更多的重视。慈善致力于改善导致贫穷的社会环境,而非直接改变贫穷这一现状。慈善的目标是从根本上消除社会中导致贫穷和苦难的因素。2为实现这一目标,慈善家与社会学家、经济学家、道德家、政治家和其他人士携起手来共同奋斗。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