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章 导论
在管理学知识的大观园中,比较管理学是一朵奇葩。从理论上看,比较管理理论在管理理论丛林中很少被提及,但有着完整的理论体系;从学科上看,比较管理学远不及有国际管理或者跨国公司管理等分支学科被广泛关注,但却是理论性更强的学科;从方法论上看,比较研究方法,虽然不及管理科学学派推崇的数学研究方法那样高深复杂,但是具有更为广泛的应用领域和同样的科学性。
如果说,1959年哈宾森与迈耶斯《工业世界中的管理:国际分析》的出版,标志着比较管理学的诞生,那么比较管理学已整整经历了50年的发展历程。与管理学的发展存在“管理理论丛林”相似,比较管理经过50年的发展,从经济发展学派到生态学派,再到行为方法学派,进而权变管理学派提出,再到20世纪80年代的文化学派和20世纪90年代制度学派相继兴起和繁荣,最终也形成了“比较管理理论丛林”。比较管理学的研究重点从最初的“揭示工业增长过程和管理间的密切联系”,到着重分析环境因素和管理过程诸要素、管理效果、企业效率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关系,再到关注管理哲学对管理实践的影响,进一步发展到研究重点为努力寻求环境和组织的最佳匹配关系,到20世纪80年代“管理新潮流的四重奏”掀起了企业文化比较研究的热潮,而到21世纪比较制度分析又赋予了比较管理学新的研究热点。现在,一般认为比较管理学是建立在比较分析基础上对管理现象进行研究的一门管理学分支。它采用比较分析的方法,旨在分析不同国家之间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环境差异情况对管理理论和实践的影响,并探索管理发展的模式和管理知识在不同国家的适用性。但是,迄今为止,还没有一本公认的比较管理学教材能够囊括不断变化发展的比较管理研究的内容。之所以这样,一方面在于比较管理学学科方法——比较方法的广泛应用,另一方面在于比较管理理论随着管理实践的深入而不断完善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