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中国古代文献隐含了大量的民族史资料。这些资料记载了历史上居于中国版图的众多族群,其中有些族群现在依然活跃于我国各地,保存着其相对独特的文化与信仰,而另一些族群则于历史的长河中销声匿迹,去向不明。传统民族史研究对此的一个解释是——“汉化”,汉化观在一定范围内无疑具有相当的解释力,但由于该论断是基于这样一个假定,即当前为同一民族的人有着一以贯之的民族身份与人群范围,不同族群被认为有着相对清晰的界限与相对独立的发展脉络。但存在的一个危险是,其所带有的本质主义倾向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它对诸多问题的探讨。由汉化观主导的民族史观往往容易导致对问题的简单理解,过于强调汉文化的主导地位,忽视其他族群的自主性及族群边界的复杂性。
本书以宋元以来赣闽粤毗邻区的族群为对象,以文化表述为切入点,在对历史上赣闽粤毗邻区的生态、地理及早期居民勾勒之后,考察宋元到民国文人对赣闽粤的记载,发现宋元到明朝中期,文人们对赣闽粤毗邻区的记载主要以区域性的动乱为主,而发展到明代中后期,表述出现转变,开始较多地关注这一地区的族群性差异,而引起这种表述转变的,是与明代赣闽粤毗邻区的大规模动乱及明中后期以来的社会重组有关,这种由方志主导的言说其实首源于各姓族谱,而族谱编撰的背后则是一整套文化的逻辑及汉人意识在起作用,如明代漳州人在对陈元光建构过程中,一方面宣称自己中原后裔的身份,另一方面则渐渐明确陈元光所征之蛮的族群指向——畲民,它与方志上对族群性差异的强调在历史进程上也相吻合。此外,零星的史料也显示了清代部分畲民关于自我的认定与创造,他们通过对盘瓠形象的改造及对自身独特性的强调,加强其作为一个族群的认同与意识。而稍后居于赣闽粤毗邻区的客家人意识亦相继兴起。此后,除却极少量的畲民外,赣闽粤毗邻区基本被认为是中原南来的客家人的居所,正因为这种族群意识的伸张,加之民国时期的国族肇建的影响,导致了屡次的说客风潮。
因此笔者认为,对于中国东南汉人社会的形成,尤其是赣闽粤毗邻区客家人普遍的中原南来说盛行的一个可能解释是,在明代赣闽粤毗邻区大规模动乱平息之后,赣闽粤毗邻区处于社会重组阶段。正是在这一阶段,其人群亦经历了一次族群身份确认的过程,而这影响了明中后期以后长期的族群撰述,反映在赣闽粤毗邻区的地方文献中,则是对畲民典范书写的确立,它反过来又约束了人们对族群的选择与改造。故而,赣闽粤毗邻区甚至东南汉人社会的出现并非简单的汉化可以解释,而是与历史书写直接相关,是与汉人知识分子华夷之辨的标准变化有关,如将承赋如平民的畲民视作与平民无别,而事实上其风俗可能并未即刻改变,因而,这种所谓的“汉化”既是历史的进程,也是由书写形塑。
关键词:文化表述 地域社会 畲民 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