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 恩格斯 列宁 斯大林 论资本主义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三 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

(一)资本主义灭亡的历史必然性

1.资本主义制度无法克服其自身固有的基本矛盾

于是,随着大工业的发展,资产阶级赖以生产和占有产品的基础本身也就从它的脚下被挖掉了。它首先生产的是它自身的掘墓人。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1847年12月—1848年1月底),《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3页。

以往的社会主义固然批判了现存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其后果,但是,它不能说明这个生产方式,因而也就不能对付这个生产方式;它只能简单地把它当做坏东西抛弃掉。但是,问题在于:一方面应当说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联系和它在一定历史时期存在的必然性,从而说明它灭亡的必然性;另一方面应当揭露这种生产方式的一直还隐蔽着的内在性质,因为以往的批判主要是针对有害的后果,而不是针对事物的进程本身。这已经由于剩余价值的发现而完成了。

恩格斯:《反杜林论》(1876年9月—1878年6月),《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9—30页。

现代资本主义生产则相反,它存在还不到300年,而且只是从大工业出现以来,即100年以来,才占据统治地位,而在这个短短的时期内它已经造成了分配上的对立——一方面,资本积聚于少数人手中,另一方面,一无所有的群众集中在大城市——,因此它必然要走向灭亡。

恩格斯:《反杜林论》(1876年9月—1878年6月),《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55页。

新的生产方式越是在一切有决定意义的生产部门和一切在经济上起决定作用的国家里占统治地位,并从而把个体生产排挤到无足轻重的残余地位,社会化生产和资本主义占有的不相容性,也必然越加鲜明地表现出来。

恩格斯:《反杜林论》(1876年9月—1878年6月),《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87页。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用来加剧社会生产中的这种无政府状态的主要工具正是无政府状态的直接对立物:每一单个生产企业中的生产作为社会化生产所具有的日益加强的组织性。……在资本家和资本家之间,在工业部门和工业部门之间以及国家和国家之间,生死存亡都取决于天然的或人为的生产条件的优劣。失败者被无情地淘汰掉。这是从自然界加倍疯狂地搬到社会中来的达尔文的个体生存斗争,动物的自然状态竟表现为人类发展的顶点。社会化生产和资本主义占有之间的矛盾表现为个别工厂中生产的组织性和整个社会中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对立

恩格斯:《反杜林论》(1876年9月—1878年6月),《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89—290页。

因此,一方面,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暴露出它没有能力继续驾驭这种生产力。另一方面,这种生产力本身以日益增长的威力要求消除这种矛盾,要求摆脱它作为资本的那种属性,要求在事实上承认它作为社会生产力的那种性质

恩格斯:《反杜林论》(1876年9月—1878年6月),《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94页。

如果说危机暴露出资产阶级没有能力继续驾驭现代生产力,那么,大的生产机构和交通机构向股份公司和国家财产的转变就表明资产阶级在这方面是多余的。资本家的全部社会职能现在由领工薪的职员来执行了。资本家除了拿红利、持有剪息票、在各种资本家相互争夺彼此的资本的交易所中进行投机以外,再也没有任何其他的社会活动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起初排挤工人,现在却在排挤资本家了,完全像对待工人那样把他们赶到过剩人口中去,虽然暂时还没有把他们赶到产业后备军中去。

恩格斯:《反杜林论》(1876年9月—1878年6月),《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95页。

当人们按照今天的生产力终于被认识了的本性来对待这种生产力的时候,社会的生产无政府状态就让位于按照社会总体和每个成员的需要对生产进行的社会的有计划的调节。那时,资本主义的占有方式,即产品起初奴役生产者而后又奴役占有者的占有方式,就让位于那种以现代生产资料的本性为基础的产品占有方式:一方面由社会直接占有,作为维持和扩大生产的资料,另一方面由个人直接占有,作为生活资料和享受资料。

恩格斯:《反杜林论》(1876年9月—1878年6月),《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96页。

当社会成为全部生产资料的主人,可以在社会范围内有计划地利用这些生产资料的时候,社会就消灭了迄今为止的人自己的生产资料对人的奴役。

恩格斯:《反杜林论》(1876年9月—1878年6月),《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10页。

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性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表现为个别工厂中生产的组织性和整个社会中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对立”。

恩格斯:《空想社会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1880年1月—3月上半月),《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02页。

这样,现在按社会化方式生产的产品已经不归那些真正使用生产资料和真正生产这些产品的人占有,而是归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和生产实质上已经社会化了。但是,它们仍然服从于这样一种占有形式,这种占有形式是以个体的私人生产为前提,因而在这种形式下每个人都占有自己的产品并把这个产品拿到市场上去出卖。生产方式虽然已经消灭了这一占有形式的前提,但是它仍然服从于这一占有形式。赋予新的生产方式以资本主义性质的这一矛盾,已经包含着现代的一切冲突的萌芽。新的生产方式越是在一切有决定意义的生产部门和一切在经济上起决定作用的国家里占统治地位,并从而把个体生产排挤到无足轻重的残余地位,社会化生产和资本主义占有的不相容性,也必然越加鲜明地表现出来

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1880年1月—3月上半月),《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50—551页。

集中在资本家手中的生产资料和除了自己的劳动力以外一无所有的生产者彻底分离了。社会化生产和资本主义占有之间的矛盾表现为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立

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1880年1月—3月上半月),《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51页。

但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用来加剧社会生产中的这种无政府状态的主要工具正是无政府状态的直接对立物:每一单个生产企业中的生产作为社会化生产所具有的日益加强的组织性。……社会化生产和资本主义占有之间的矛盾表现为个别工厂中生产的组织性和整个社会中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对立

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1880年1月—3月上半月),《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53、554页。

因此,一方面,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暴露出它没有能力继续驾驭这种生产力。另一方面,这种生产力本身以日益增长的威力要求消除这种矛盾,要求摆脱它作为资本的那种属性,要求在事实上承认它作为社会生产力的那种性质

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1880年1月—3月上半月),《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57页。

这种解决只能是在事实上承认现代生产力的社会本性,因而也就是使生产、占有和交换的方式同生产资料的社会性质相适应。而要实现这一点,只有由社会公开地和直接地占有已经发展到除了适于社会管理之外不适于任何其他管理的生产力。

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1880年1月—3月上半月),《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60页。

资本家本身不得不部分地承认生产力的社会性质。大规模的生产机构和交通机构起初由股份公司占有,后来由托拉斯占有,然后又由国家占有。

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1880年1月—3月上半月),《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66页。

但是,正像工场手工业在一定发展阶段上曾经同封建的生产秩序发生冲突一样,大工业现在已经同代替封建生产秩序的资产阶级生产秩序相冲突了。被这种秩序、被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狭隘范围所束缚的大工业,一方面使全体广大人民群众越来越无产阶级化,另一方面生产出越来越多的没有销路的产品。生产过剩和大众的贫困,两者互为因果,这就是大工业所陷入的荒谬的矛盾,这个矛盾必然要求通过改变生产方式来使生产力摆脱桎梏。

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1886年初),《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05、306页。

这种剥夺是通过资本主义生产本身的内在规律的作用,即通过资本的集中进行的。一个资本家打倒许多资本家。随着这种集中或少数资本家对多数资本家的剥夺,规模不断扩大的劳动过程的协作形式日益发展,科学日益被自觉地应用于技术方面,土地日益被有计划地利用,劳动资料日益转化为只能共同使用的劳动资料,一切生产资料因作为结合的、社会的劳动的生产资料使用而日益节省,各国人民日益被卷入世界市场网,从而资本主义制度日益具有国际的性质。随着那些掠夺和垄断这一转化过程的全部利益的资本巨头不断减少,贫困、压迫、奴役、退化和剥削的程度不断加深,而日益壮大的、由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本身的机制所训练、联合和组织起来的工人阶级的反抗也不断增长。

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1890年6月出版),《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873—874页。

资本的垄断成了与这种垄断一起并在这种垄断之下繁盛起来的生产方式的桎梏。生产资料的集中和劳动的社会化,达到了同它们的资本主义外壳不能相容的地步。这个外壳就要炸毁了。资本主义私有制的丧钟就要响了。剥夺者就要被剥夺了。

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1890年6月出版),《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874页。

资本主义生产是不可能稳定不变的,它必须增长和扩大,否则必定死亡。即使现在,仅仅缩减一下英国在世界市场供应方面所占的那个最大份额,就意味着停滞、贫穷,一方面资本过剩,另一方面失业工人过剩。要是每年的生产完全停止增长,情形又将怎样呢?这正是资本主义生产易受伤害的地方,是它的阿基里斯之踵。必须持续扩大是资本主义生产存在的基础,而这种持续扩大现在越来越不可能了。资本主义生产正陷入绝境。英国一年比一年紧迫地面临着这样一个问题:要么是民族灭亡,要么是资本主义生产灭亡。

恩格斯:《英国工人阶级状况》(1892年德文第二版序言)(1892年7月21日),《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77页。

要知道,大工业所造成的必然后果之一就是:它在建立本国国内市场的过程中,同时又在破坏这一市场。它是靠破坏农民家庭工业的基础而建立国内市场的。但是,没有家庭工业,农民就无法生存。他们作为农民遭到破产;他们的购买力降到最低点;而他们作为无产者在适应新的生存条件以前,对新出现的工业企业来说,将是极为匮乏的市场。

恩格斯:《致尼古拉·弗兰策维奇·丹尼尔逊》(1892年9月22日),《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635页。

资本主义生产作为一个暂时的经济阶段,充满着各种内在矛盾,这些矛盾随着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而发展,并日趋明显。这种在建立自己的市场的同时又破坏这个市场的趋势正是这类矛盾之一。另一个矛盾是资本主义生产所造成的没有出路的状态,这种状态在俄国这样一个没有国外市场的国家,比那些在开放的世界市场上多少有些竞争能力的国家要出现得快一些。在后边这些国家中,这种没有出路的状态,似乎可以通过贸易上的剧烈变化和用暴力开辟新市场来摆脱。但是,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这些国家也会陷入困境。

恩格斯:《致尼古拉·弗兰策维奇·丹尼尔逊》(1892年9月22日),《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635—636页。

正像以往小生产由于自身的发展而造成消灭自身的条件一样,现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也自己造成使自己必然走向灭亡的物质条件。这是一个历史的过程,如果它同时又是辩证的过程,那么这不是马克思的罪过。

列宁:《什么是“人民之友”以及他们如何攻击社会民主党人?》(1894年春夏),《列宁专题文集——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93页。

所有的生产就融合成一个社会生产过程,同时每种生产又由资本家各自经营,以他的意愿为转移,把社会产品归他私人所有。于是生产形式就同占有形式发生不可调和的矛盾。

列宁:《什么是“人民之友”以及他们如何攻击社会民主党人?》(1894年春夏),《列宁专题文集——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96—197页。

理论工作应当把我国现实作为一定生产关系的体系给以完备的说明,应当指明劳动者在这个体系下遭受剥削和剥夺的必然性,指明经济发展所昭示的摆脱这个制度的出路。……最机灵的现代制度的保护者也没有力量来阻止无产阶级思想的觉醒,其所以没有力量,是因为这个制度本身必然地和不可避免地把生产者剥夺得越来越厉害,使无产阶级和它的后备军越来越壮大,同时社会财富也在不断增大,生产力大大发展,资本主义造成劳动社会化。

列宁:《什么是“人民之友”以及他们如何攻击社会民主党人?》(1894年春夏),《列宁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260—261页。

资本主义无论在农业或工业中,都大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但是生产力愈发展,就使资本主义的矛盾愈尖锐,就给资本主义造成新的“困难”。马克思曾经坚决地着重指出农业资本主义在历史上的进步作用(农业的合理化、土地与农户的分离、农村居民从被统治和被奴役的关系中解放出来等等),但是,他同样坚决地指出了直接生产者的贫困化和遭受压迫,以及资本主义与合理化农业的要求的对立。

列宁:《农业中的资本主义》(1899年4月4日〔16日〕和5月9日〔21日〕之间),《列宁全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31页。

资本主义所固有的生产和消费之间的矛盾,在于生产的增长异常迅速,竞争使生产具有无限扩大的趋向,而消费(个人消费)即使也在增长,却极其缓慢;人民群众的无产阶级状况,使得个人消费不可能迅速增长。

列宁:《答普·涅日丹诺夫先生》(1899年5月下旬),《列宁全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39页。

资本主义所固有的生产和消费之间的矛盾就在于:在国民财富增长的时候,人民的贫困也在增长,在社会生产力增长的时候,人民的消费却没有相应增长,这些生产力没有被用来为劳动群众谋福利。

列宁:《答普·涅日丹诺夫先生》(1899年5月下旬),《列宁全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39页。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消费是跟着生产走的。尽管联系是间接的,它毕竟还是存在的;消费归根到底必须跟着生产走,因此,既然生产力要求生产无限增长,而消费又由于人民群众的无产阶级状况而缩减,那么这里就一定会产生矛盾。这一矛盾并不意味着资本主义不能存在,但是它意味着必然要转变到更高级的形式:这一矛盾愈尖锐,这一转变的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即劳动者意识到这一矛盾)就愈成熟。

列宁:《答普·涅日丹诺夫先生》(1899年5月下旬),《列宁全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42页。

私有经济关系和私有制关系已经变成与内容不相适应的外壳了,如果人为地拖延消灭这个外壳的日子,那它就必然要腐烂,——它可能在腐烂状态中保持一个比较长的时期(在机会主义的脓疮迟迟不能治好的最坏情况下),但终究不可避免地要被消灭。

列宁:《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1916年1—6月),《列宁专题文集——论资本主义》,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12页。

各国的工人阶级正在一天天更有力地行动起来,愈来愈感到不满和愤慨,不管人们的感情和情绪怎样,这种行动,这种不满和愤慨,客观上必将导致推翻资本家的统治。

列宁:《莫斯科工会和工厂委员会第四次代表会议文献》(1918年6月),《列宁全集》第34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412页。

资本主义的崩溃是不可避免的。群众的革命意识到处在增长着。成千上万种迹象都说明了这一点。

列宁:《答美国记者问》(1919年7月20日),《列宁专题文集——论资本主义》,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49页。

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稳定使资本的力量暂时增强,同时也必然使资本主义的矛盾尖锐化。

斯大林:《俄共(布)第十四次代表会议的工作总结》(1925年5月12日和13日),《斯大林选集》(上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325页。

正因为如此,资本主义的发展就不能不产生使资本主义矛盾尖锐化的条件。正因为如此,资本主义就无力解决这些矛盾。

斯大林:《俄共(布)第十四次代表会议的工作总结》(1925年5月12日和13日),《斯大林选集》(上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326页。

全部问题在于:不使所有这些矛盾尖锐化,不积累那些归根到底促使资本主义垮台的条件,资本主义就不能发展。

斯大林:《俄共(布)第十四次代表会议的工作总结》(1925年5月12日和13日),《斯大林选集》(上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326页。

但是,由此应当得出结论说: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美、英、法)夺取世界资源的范围,将不会扩大而会缩小;世界销售市场的条件对于这些国家将会恶化,而这些国家的企业开工不足的现象将会增大。世界市场的瓦解所造成的世界资本主义体系总危机的加深就表现在这里。

斯大林:《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1952年9月28日),《斯大林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562页。

要消灭危机,就必须消灭资本主义。

斯大林:《联共(布)中央委员会向第十六次代表大会的政治报告》(1930年6月27日),《斯大林全集》第12卷,人民出版社1955年版,第215页。

2.大工业的发展使生产力日益超出资本主义容纳的范围

在大工业中,生产工具和私有制之间的矛盾才是大工业的产物,这种矛盾只有在大工业高度发达的情况下才会产生。因此,只有随着大工业的发展才有可能消灭私有制。

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1845年秋—1846年5月),《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56页。

因为大工业和机器设备、交通工具、世界贸易发展的巨大规模使这一切越来越不可能为个别资本家所利用,因为日益加剧的世界市场危机在这方面提供了最有力的证明,因为现代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下的生产和交换手段日益超出了个人交换和私有财产的范围,总之,因为工业、农业、交换的共同管理将成为工业、农业和交换本身的物质必然性的日子日益逼近,所以,私有财产一定要被废除。

恩格斯:《共产主义者和卡尔·海因岑》(1847年9月27日前和10月30日),《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672页。

但是现在,由于大工业的发展,第一,产生了空前大规模的资本和生产力,并且具备了能在短时期内无限提高这些生产力的手段;第二,生产力集中在少数资产者手里,而广大人民群众越来越变成无产者,资产者的财富越增加,无产者的境遇就越悲惨和难以忍受;第三,这种强大的、容易增长的生产力,已经发展到私有制和资产者远远不能驾驭的程度,以致经常引起社会制度极其剧烈的震荡。只有这时废除私有制才不仅可能,甚至完全必要。

恩格斯:《共产主义原理》(1847年10月底—11月),《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684页。

现代工业和科学为一方与现代贫困和衰颓为另一方的这种对抗,我们时代的生产力与社会关系之间的这种对抗,是显而易见的、不可避免的和毋庸争辩的事实。

马克思:《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1856年4月14日),《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80页。

创造了现代资产阶级社会的那些力量——蒸汽机、现代化的机器、大规模的殖民、铁路和轮船、世界贸易,现在已经由于接连不断的商业危机而使这个社会走向解体并且最后走向灭亡;这些生产资料和交换手段也足以在短时间内使比例关系翻转过来,把每个人的生产力提高到能生产出够两个人、三个人、四个人、五个人或六个人消费的产品;那时,城市工业就能腾出足够的人员,给农业提供同此前完全不同的力量;科学终于也将大规模地、像在工业中一样彻底地应用于农业;欧洲东南部和美国西部在我们看来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天然肥沃的地区将以空前巨大的规模进行开发。

恩格斯:《致弗里德里希·阿尔伯特·朗格》(1865年3月29日),《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25—226页。

大工业“使生产过程的资本主义形式的矛盾和对抗成熟起来,因此也同时使新社会的形成要素和旧社会的变革要素成熟起来”,其次,资本主义生产形式的消灭,“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然而是在资本主义时代的成就的基础上,在自由劳动者的协作的基础上和他们对土地及靠劳动本身生产的生产资料的公有制上来重新建立”。

恩格斯:《为〈杜塞尔多夫日报〉写的〈资本论〉第一卷书评》(1867年11月3日—8日之间),《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17页。

资本主义的生产形式和交换形式日益成为生产本身所无法忍受的桎梏;这些形式所必然产生的分配方式造成了日益无法忍受的阶级状况,造成了人数越来越少但是越来越富的资本家和人数越来越多而总的说来处境越来越恶劣的一无所有的雇佣工人之间的日益尖锐的对立;最后,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部所造成的、它自己不再能驾驭的大量的生产力,正在等待着为有计划地合作而组织起来的社会去占有,以便保证,并且在越来越大的程度上保证社会全体成员都拥有生存和自由发展其才能的手段。

恩格斯:《反杜林论》(1876年9月—1878年6月),《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57页。

但是从那时以来,大工业已经把潜伏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的矛盾发展为如此明显的对立,以致这种生产方式的日益迫近的崩溃可说是用手就可以触摸到了;只有采用同生产力的现在的发展程度相适应的新的生产方式,新的生产力本身才能保存并进一步发展;由以往的生产方式所造成的并在日益尖锐的对立中不断再生产的两个阶级之间的斗争,遍及一切文明国家并且日益剧烈;而且人们也已经了解这种历史的联系,了解由于这种联系而成为必然的社会改造的条件,了解同样由这种联系所决定的这种改造的基本特征。

恩格斯:《反杜林论》(1876年9月—1878年6月),《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83页。

但是,正如从前工场手工业以及在它影响下进一步发展了的手工业同封建的行会桎梏发生冲突一样,大工业得到比较充分的发展时就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对它的种种限制发生冲突了。新的生产力已经超过了这种生产力的资产阶级利用形式;生产力和生产方式之间的这种冲突,并不是像人的原罪和神的正义的冲突那样产生于人的头脑中,而是存在于事实中,客观地、在我们之外,甚至不依赖于引起这种冲突的那些人的意志或行动而存在着。

恩格斯:《反杜林论》(1876年9月—1878年6月),《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84—285页。

要消灭这种新的恶性循环,要消灭这个不断重新产生的现代工业的矛盾,又只有消灭现代工业的资本主义性质才有可能。只有按照一个统一的大的计划协调地配置自己的生产力的社会,才能使工业在全国分布得最适合于它自身的发展和其他生产要素的保持或发展。

恩格斯:《反杜林论》(1876年9月—1878年6月),《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13页。

由于现时生产力如此巨大的发展,就连把人分成统治者和被统治者、剥削者和被剥削者的最后一个借口,至少在最先进的国家里也已经消失了;居于统治地位的大资产阶级已经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它不但不能再领导社会,甚至变成了生产发展的障碍……社会生产力已经发展到资产阶级不能控制的程度,只等待联合起来的无产阶级去掌握它,以便建立这样一种制度,使社会的每一成员不仅有可能参加社会财富的生产,而且有可能参加社会财富的分配和管理,并通过有计划地经营全部生产,使社会生产力及其成果不断增长,足以保证每个人的一切合理的需要在越来越大的程度上得到满足。

恩格斯:《卡尔·马克思》(1877年6月中),《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59、460页。

一方面是机器的改进,这种改进由于竞争而变成每个厂主必须执行的强制性命令,而且也意味着工人不断遭到解雇:产生了产业后备军。另一方面是生产的无限扩张,这也成了每个厂主必须遵守的竞争的强制规律。这两方面造成了生产力的空前发展、供过于求、生产过剩、市场盈溢、十年一次的危机、恶性循环:这里是生产资料和产品过剩,那里是没有工作和没有生活资料的工人过剩;……这种矛盾发展到荒谬的程度:生产方式起来反对交换形式。资产阶级已经暴露出它没有能力继续管理自己的社会生产力。

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1880年1月—3月上半月),《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65、566页。

德普勒的最新发现在于,能够把高压电流在能量损失较小的情况下,通过普通电报线输送到迄今连做梦也想不到的远处,并在那一端加以利用——这件事还只是处于萌芽状态——,这一发现使工业彻底摆脱几乎所有的地方条件的限制,并且使极遥远的水力的利用成为可能,如果说在最初它只是对城市有利,那么到最后它将成为消除城乡对立的最强有力的杠杆。而且非常明显的是,生产力将因此得到大发展,以至于越来越不再需要资产阶级的管理了。

恩格斯:《致爱德华·伯恩施坦》(1883年2月27日—3月1日),《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99页。

在这种普遍繁荣的情况下,即在资产阶级社会的生产力正以在整个资产阶级关系范围内所能达到的速度蓬勃发展的时候,也就谈不到什么真正的革命。只有在现代生产力和资产阶级生产方式这两个要素互相矛盾的时候,这种革命才有可能。

恩格斯:《关于共产主义者同盟的历史》(1885年10月8日),《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43页。

一句话,生产力发展到了这种程度,以致生产力与其赖以发展起来的社会制度不能相容,使这种制度成了生产力不能忍受的桎梏;唯一可能的出路,就是实行社会革命,把社会生产力从过时的社会制度的桎梏下解放出来,把真正的生产者、广大人民群众从雇佣奴役状态中解放出来。

恩格斯:《保护关税制度和自由贸易——卡尔·马克思的小册子〈关于自由贸易问题的演说〉的序言》(1888年4月底—5月上旬),《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36页。

但是,这些日益加速互相排挤的发明和发现,这种以前所未有的幅度日益提高的人类劳动的生产率,最终必将造成一种使当代资本主义经济走向灭亡的冲突。一方面是不可计量的财富和购买者无法对付的产品过剩,另一方面是社会上绝大多数人口无产阶级化,变成雇佣工人,因而无力获得这些过剩的产品。社会分裂为人数很少的过分富有的阶级和人数众多的无产的雇佣工人阶级,这就使得这个社会被自己的富有所窒息,而同时社会的绝大多数成员却几乎没有或完全没有免除极度贫困的任何保障。社会的这种状况日益显得荒谬,日益显得没有存在的必要。这种状况应当被消除,而且能够被消除。

马克思:《雇佣劳动与资本(恩格斯写的1891年单行本导言)》(1891年4月30日),《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709页。

社会生产力发展了,而消费没有相应发展,这当然是一种矛盾,但这正是现实中存在的矛盾,它是从资本主义的本质中产生的,而决不是用伤感的词句所能抹杀的。

列宁:《评经济浪漫主义》(1896年8月—1897年3月),《列宁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30页。

在消费和生产之间,在资本主义无限制地发展生产力的趋向和人民的无产阶级状况、贫困和失业现象对这一趋向的限制之间存在着矛盾。同样也很清楚,从这个矛盾中只能得出一个唯一正确的结论,即生产力的发展本身将以不可阻挡之势导致资本主义被联合起来的生产者的经济所代替。

列宁:《答普·涅日丹诺夫先生》(1899年5月下旬),《列宁全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43页。

所有的欧洲国家都已经达到同等的资本主义发展阶段,它们都已经提供了资本主义所能提供的一切。资本主义已经达到自己的最高形式,输出的已经不是商品,而是资本了。资本主义在本国范围内已经容纳不下了,所以现在便来争夺地球上剩下的最后一些未被占据的地盘。如果说18世纪和19世纪的民族战争曾标志着资本主义的开始,那么帝国主义战争则表明资本主义的终结。

列宁:《关于无产阶级和战争的报告》(1914年10月1日[14日]),《列宁专题文集——论资本主义》,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89页。

资本主义已经由进步变为反动,它使生产力发展到了这种程度,以致使人类面临这样的抉择:要么过渡到社会主义,要么一连几年,甚至几十年地经受“大”国之间为勉强维持资本主义(以殖民地、垄断、特权和各种各样的民族压迫作为手段)而进行的武装斗争。

列宁:《社会主义与战争》(1915年7—8月),《列宁专题文集——论资本主义》,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87页。

技术特别是交通的惊人进步,资本和银行的巨大发展,使资本主义达到成熟,而且成熟过度了。资本主义已经腐朽。它已经成为人类发展的最反动的障碍。它就是一小撮百万富翁和亿万富翁统治一切,这些富翁推动各国人民进行厮杀,来解决帝国主义赃物,殖民地统治权、金融“势力范围”或“托管权”等等应当归德国强盗集团所有还是归英法强盗集团所有的问题。

列宁:《答美国记者问》(1919年7月20日),《列宁专题文集——论资本主义》,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48—249页。

3.资本主义为共产主义的实现创造了条件

欧洲三个文明大国,英国、法国和德国,都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在财产共有的基础上进行社会制度的彻底革命,现在已经成为一种急不可待和不可避免的必然。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这个结论是由上述国家各自单独得出的。这一事实无可争辩地证明,共产主义不是英国或任何其他国家的特殊状况造成的结果,而是从现代文明社会的一般实际情况所具有的前提中不可避免地得出的必然结论。

恩格斯:《大陆上社会改革的进展》(1843年10月15日—11月10日之间),《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74页。

现在每个人都知道,任何地方发生革命动荡,其背后必然有某种社会要求,而腐朽的制度阻碍这种要求得到满足。这种要求也许还未被人强烈地、普遍地感觉到,因此还不能保证立即获得成功;但是,任何人企图用暴力来压制这种要求,那只能使它越来越强烈,直到它把自己的枷锁打碎。

恩格斯:《德国的革命和反革命》(1851年8月17日—1852年9月23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页。

纵观1825年以来的不列颠立法,大家就会发现,只是以在财政方面对资产阶级不断让步为代价,才在政治方面抗住了资产阶级。而寡头政治却不能理解下面这一简单的事实:政治权力只不过是经济权力的产物;迫使寡头政治让出经济权力的那个阶级,将来总有一天也会夺得政治权力。

马克思:《君士坦丁堡的乱子。——德国的招魂术。——预算》(1853年4月22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2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80页。

无产阶级解放所必需的物质条件是在资本主义生产发展过程中自发地产生的。

马克思:《致卡洛·卡菲埃罗》(1879年7月29日),《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38—439页。

一旦这一转化过程使旧社会在深度和广度上充分瓦解,一旦劳动者转化为无产者,他们的劳动条件转化为资本,一旦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站稳脚跟,劳动的进一步社会化,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的进一步转化为社会地使用的即公共的生产资料,从而对私有者的进一步剥夺,就会采取新的形式。现在要剥夺的已经不再是独立经营的劳动者,而是剥削许多工人的资本家了。

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1890年6月出版),《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873页。

……把由个人或股份公司负责的资本主义生产转变成由全社会负责和按预先确定的计划进行的社会主义生产,资本主义社会本身正在为这个转变创造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唯有通过这样一个转变,工人阶级的解放,从而没有例外的一切社会成员的解放,才得以实现。

恩格斯:《1891年社会民主党纲领草案批判》(1891年6月18日—29日之间),《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20页。

资本主义的本性一方面要求无限地扩大生产消费,无限地扩大积累和生产,而另一方面则使人民群众无产阶级化,把个人消费的扩大限制在极其狭窄的范围内。很明显,我们在这里看到的是资本主义生产中的矛盾……不言而喻,如果根据资本主义的这个矛盾(或者根据它的其他矛盾),就得出结论说资本主义是不可能存在的,或者说它同以前的经济制度比较起来没有进步性(这是我国的民粹派所喜欢做的),那就大错特错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不可能不在一系列的矛盾中进行,而指出这些矛盾,就使我们清楚地看到资本主义的历史短暂性,看到它要求过渡到更高级形式的条件和原因。

列宁:《市场理论问题述评》(1898年底),《列宁全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44—45页。

世界上没有任何力量能阻止无产阶级的胜利,而这一胜利一定能把欧洲各国人民和亚洲各国人民都解放出来。

列宁:《落后的欧洲和先进的亚洲》(1913年5月10日[23日]),《列宁专题文集——论资本主义》,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83页。

毫无疑问,发展正在朝着一个包罗一切企业和一切国家的、唯一的世界托拉斯的方向进行。但是,这种发展是在这样的条件,这样的速度,这样的矛盾、冲突和动荡——决不只是经济的,还有政治的、民族的等等——之下进行的,就是说在出现一个统一的世界托拉斯即各国金融资本实行“超帝国主义的”世界联合以前,帝国主义就必然会崩溃,资本主义一定会转化为自己的对立面。

列宁:《为尼·布哈林〈世界经济和帝国主义〉一书写的序言》(1915年12月21日[1916年1月3日]以前),《列宁全集》第27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45页。

根据以上对帝国主义的经济实质的全部论述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即应当说帝国主义是过渡的资本主义,或者更确切些说,是垂死的资本主义。

列宁:《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1916年1—6月),《列宁专题文集——论资本主义》,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11页。

战争异常地加速了垄断资本主义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转变,从而使人类异常迅速地接近了社会主义,历史的辩证法就是如此。

列宁:《大难临头,出路何在?》(1917年9月10—14日[23—27日]),《列宁专题文集——论资本主义》,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35页。

单是正义,单是群众对剥削愤恨的感情,永远也不会把他们引上通往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但是,当大银行、辛迪加、铁路等物质机构依靠着资本主义而发展起来的时候,当先进国家极其丰富的经验积累了奇妙的技术,而资本主义却妨碍这些技术的运用的时候,当觉悟的工人团结成一个有25万党员的党,以便在全体被剥削劳动者支持下有计划地掌握这种机构并使它运转起来的时候,——当这些条件已经具备的时候,如果布尔什维克不让别人吓倒而能夺得政权,那么,地球上就没有一种力量能阻挡他们把政权一直保持到全世界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

列宁:《布尔什维克能保持国家政权吗?》(1917年9月底—10月1日[14日]),《列宁全集》第32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324页。

我们所知道的一切,洞悉资本主义社会的最优秀的学者、预见到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的最大的思想家给我们准确地指出的一切,就是社会的改造在历史上必然要经过一段很长的路程,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命运已为历史所注定,它必将崩溃,剥削者必然要被剥夺。

列宁:《在全俄国民经济委员会第一次代表大会上的讲话》(1918年5月26日),《列宁全集》第34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355页。

资本家、资产阶级能办到的,“至多”是延缓社会主义在这个或那个国家取得胜利,为此再屠杀几十万工人和农民。但他们决不能挽救资本主义。

列宁:《答美国记者问》(1919年7月20日),《列宁专题文集——论资本主义》,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49页。

在战争造成的全世界的经济破坏的基础上,世界革命危机日益发展,这个危机不管会经过多么长久而艰苦的周折,最后必将以无产阶级革命和这一革命的胜利而告终。

列宁:《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法文版和德文版序言(1920年7月6日),《列宁专题文集——论资本主义》,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02—103页。

帝国主义是无产阶级社会革命的前夜。从1917年起,这已经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证实。

列宁:《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法文版和德文版序言(1920年7月6日),《列宁专题文集——论资本主义》,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05页。

资本家对物价失调束手无策,而工人靠原来的工资已生活不下去了。任何老办法都解脱不了这种灾难,任何局部的罢工、任何议会斗争、任何投票表决都无济于事,因为“私有制是神圣的”,资本家已经放了这么多的债,以致全世界都在受一小撮人的盘剥,而工人的生活条件却变得愈来愈不堪忍受了。只有消灭剥削者的“私有制”,别的出路是没有的。

列宁:《关于国际形势和共产国际基本任务和报告》(1920年7月19日),《列宁专题文集——论资本主义》,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65页。

由于负债、发行货币等原因,各国的货币都贬值了。……这个事实说明,世界资本主义经济的“结构”正在全面瓦解。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借以取得原料和销售产品的贸易关系,已经无法维持了。

列宁:《关于国际形势和共产国际基本任务和报告》(1920年7月19日),《列宁专题文集——论资本主义》,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66页。

惯于把自己看成世界中心的旧的资产阶级的和帝国主义的欧洲,已经在第一次帝国主义大厮杀中象发臭的脓疮一样溃烂和裂开了。不管施本格勒之流和所有推崇他(即或是研究他)的有教养的小市民怎样为此痛哭流涕,然而旧欧洲的这种衰落不过是靠帝国主义掠夺和压迫地球上大多数居民而养肥了的世界资产阶级没落史上的一段插曲而已。

列宁:《庆祝〈真理报〉创刊十周年》(1922年5月2日),《列宁全集》第43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76页。

资产阶级现在还能恣意折磨、虐待和杀害人民。但是,资产阶级却不能阻止革命无产阶级必然的和从全世界历史的观点看来为期不远的完全胜利。

列宁:《庆祝〈真理报〉创刊十周年》(1922年5月2日),《列宁全集》第43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78页。

最可能的是,现今的和平运动即维护和平的运动,在获得胜利的情况下,会使上述这个战争得以防止,使它暂时推迟,使当前的和平暂时维持,使好战政府辞职而代之以别的愿意暂时维持和平的政府。这当然是好的。甚至是很好的。但是,这仍然不足以根本消除资本主义国家之间战争的不可避免性。其所以不足,是因为纵然有保卫和平运动的这一切胜利,但帝国主义仍然保持,仍然存在,因而战争的不可避免性也仍然是存在的。

要消除战争的不可避免性,就必须消灭帝国主义。

斯大林:《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1952年9月28日),《斯大林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566页。

世界资本主义体系的总危机,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特别是在苏联脱离资本主义体系之后开始的。这是总危机的第一阶段。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特别是欧洲和亚洲的各人民民主国家脱离资本主义体系之后,展开了总危机的第二阶段。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的第一次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第二次危机,应该看作不是两次单独的、彼此隔离的危机,而是世界资本主义体系总危机发展的两个阶段。

斯大林:《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1952年9月28日),《斯大林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581—582页。

世界资本主义的总危机是否仅仅是政治危机或仅仅是经济危机呢?二者都不是。它是世界资本主义体系的总危机,是既包括经济、也包括政治的全面危机。同时也就很清楚,这种危机的基础,一方面是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瓦解日益加剧,另一方面是脱离资本主义的国家——苏联、中国和其他人民民主国家的经济实力日益增长。

斯大林:《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1952年9月28日),《斯大林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582页。

(二)资本主义灭亡的长期性

在这种普遍繁荣的情况下,即在资产阶级社会的生产力正以在整个资产阶级关系范围内所能达到的速度蓬勃发展的时候,也就谈不到什么真正的革命。只有在现代生产力资产阶级生产方式这两个要素互相矛盾的时候,这种革命才有可能。

新的革命,只有在新的危机之后才可能发生。但新的革命正如新的危机一样肯定会来临。

马克思:《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1849年底—1850年3月底和1850年10月—11月1日),《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76页。

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1859年1月),《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94页。

工人阶级知道,他们必须经历阶级斗争的几个不同阶段。他们知道,以自由的联合的劳动条件去代替劳动受奴役的经济条件,只能随着时间的推进而逐步完成(这是经济改造);……他们知道,这一革新的事业将不断地受到各种既得利益和阶级自私心理的抗拒,因而被延缓、被阻挠。

马克思:《法兰西内战——国际工人协会总委员会宣言》(1871年5月),《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98—199页。

在当时的情势下,我们不可能有丝毫怀疑:伟大的决战已经开始,这个决战将在一个很长的和充满变化的革命时期中进行到底,而结局只能是无产阶级的最终胜利。

恩格斯:《卡·马克思〈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一书导言》(1895年2月14日—3月6日),《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38页。

历史清楚地表明,当时欧洲大陆经济发展的状况还远没有成熟到可以铲除资本主义生产的程度;历史用经济革命证明了这一点,从1848年起经济革命席卷了整个欧洲大陆,在法国、奥地利、匈牙利、波兰以及最近在俄国刚刚真正确立了大工业,并且使德国简直就变成了一个头等工业国,——这一切都是以资本主义为基础的,可见这个基础在1848年还具有很大的扩展能力。

恩格斯:《卡·马克思〈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一书导言》(1895年2月14日—3月6日),《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40页。

但是,改变全国的所有制度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为此需要花很大的力气,需要进行长期顽强的斗争。一切富人、一切私有主、整个资产阶级,将倾全力来卫护自己的财富。官吏和军队将要起来卫护整个富有阶级,因为政府本身就掌握在富有阶级手里。

列宁:《告贫苦农民》(1903年3月1日和28日〔3月14日和4月10日〕之间),《列宁全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23页。

帝国主义的趋势之一,即形成为“食利国”、高利贷国的趋势愈来愈显著,这种国家的资产阶级愈来愈依靠输出资本和“剪息票”为生。如果以为这一腐朽趋势排除了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那就错了。不,在帝国主义时代,某些工业部门,某些资产阶级阶层,某些国家,不同程度地时而表现出这种趋势,时而又表现出那种趋势。

列宁:《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1916年1—6月),《列宁专题文集——论资本主义》,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10页。

伟大的俄国革命家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过:历史活动并不是涅瓦大街的人行道。谁认为无产阶级革命必须一帆风顺,各国无产者必须一下子就采取联合行动,事先必须保证不会遭到失败,革命的道路必须宽阔、畅通、笔直,在走向胜利的途中根本不必承受极其重大的牺牲,不必“困守在被包围的要塞里”,或者穿行最窄狭、最难走、最曲折和最危险的山间小道,谁认为只有“在这种条件下”才“可以”进行无产阶级革命,谁就不是革命者,谁就没有摆脱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迂腐气,谁就常常会在实际上滚入反革命资产阶级的阵营,像我国右派社会革命党人、孟什维克以至左派社会革命党人(虽然比较少见)那样。

列宁:《给美国工人的信》(1918年8月20日),《列宁全集》第35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55页。

议会制“在历史上已经过时了”。就宣传意义上来说,这是对的。但是谁都知道,从宣传到实际战胜议会制,还相距很远。早在几十年前,就可以而且完全有理由宣布资本主义“在历史上已经过时了”,但是决不能因此就说不必要资本主义基地上进行很长期很顽强的斗争。

列宁:《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1920年4—5月),《列宁全集》第39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36页。

现在资产阶级活像一个既不讲廉耻又丧失了理智的强盗,接连不断地干着蠢事,使局势尖锐化,加速着自己的灭亡。这都是事实。但是决不能由此“证明”,资产阶级绝对不可能用微小的让步来麻醉一小部分被剥削者,绝对不可能把某一部分被压迫被剥削群众的某种运动或起义镇压下去。企图预先“证明”“绝对”没有出路,就是无用的学究气,或者是玩弄概念和字眼。在这个问题和类似问题上,只有实践才是真正的“证明”。全世界的资产阶级制度正在经历巨大的革命危机。现在各国的革命政党都应该用实践来“证明”,他们有足够的觉悟和组织性,他们与被剥削群众有密切的联系,有足够的决心和本领利用这个危机来进行成功的、胜利的革命。

列宁:《关于国际形势和共产国际基本任务和报告》(1920年7月19日),《列宁专题文集——论资本主义》,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69—27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