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政篇 第二
2.1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1]。”
【注释】
[1]北辰:北极星。共:假借为拱手的拱,引申为环绕。
【译文】
孔子说:“国君以道德来治理国家(就会受到人民的拥戴),就像北极星处在它的位置上而众多星辰环绕着它。”
【鉴赏】
本章说明以德治国的重要性。孔子曾说过:“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2.3)他认为政令和刑罚虽然能使百姓畏惧而不敢犯事,但难以使他们有知耻之心,而德治能使百姓有知耻之心,自觉遵守道德法规,德治的效果优于法治。本章进而认为国君以德治国,还能得到百姓的信任和拥戴。
古人以为北极星处在天体的中心地位,众多星辰都环绕着它运转。本章以常见的天象作喻体,说明以德治国的重要性,贴切、生动形象,很有感召力。
2.2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1],曰‘思无邪’。”
【注释】
[1]蔽:遮蔽,引申为概括。
【译文】
孔子说:“《诗经》三百篇,若用一句话来概括它,就是‘思想内容纯正无邪’。”
【鉴赏】
本章是孔子对《诗经》思想内容的总体评价,体现了孔子文以载道的文艺观。孔子晚年删定诗、乐,主要目的是以它们为载体,贯彻、弘扬自己的仁学主张。所以孔子特别关注诗作的思想内容,要求入选的必须思想纯正、内容健康。如《诗经》首篇“关雎”,虽然是民间情歌,描述一个男子对一位姑娘一往情深的追求,但感情真挚,思想健康,绝无淫靡的情调。
孔子对《诗经》的评价,高度概括,仅用了三个字,意蕴丰富,言简意赅,令人过目难忘。
2.3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1];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2]。”
【注释】
[1]道:道路,引申为引导、治理。齐:用作使动,“使⋯ ⋯整齐一致”,引申为整治、整顿。免:这里指免于刑戮。无耻:没有廉耻之心。
[2]格:假借为“各”,表示“来到”义,这里指人心归服。
【译文】
孔子说:“为官的用政令去诱导他们,用刑法去整治他们,人民只是为了免于刑戮而不去犯罪,却没有羞恶之心;用道德去引导他们,用礼教去整顿他们,人民不但有羞恶之心,而且人心归服。”
【鉴赏】
本章说明德、礼治国重在心,政、刑治国重在身,德礼治国效果优于政刑治国。
“民免而无耻”,用转折连词“而”,表明即使能够为了不受刑戮而避免犯罪,但是没有羞恶之心;“有耻且格”,用进层连词“且”,表明不仅有羞恶之心,而且民心归服。本章精当地选用连词“而”“且”,使两种施政手段孰优孰劣,昭然若揭。本章还反复运用“道之⋯ ⋯”“齐之⋯ ⋯”的相同句式,使“政”“刑”与“德”“礼”两种治国方略鲜明对比。“有耻且格”省略了主语“民”,不仅语言简洁有力,还突出了谓语部分的“有耻且格”。
2.4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踰矩[1]。”
【注释】
[1]有:同“又”。立:学成自立。天命:上天的意志,也指受上天主宰的人的命运。这里指上天赋予的使命。耳顺:《辞源》“耳顺”条,《论语·为政》“六十而耳顺。”疏,顺,不逆也。耳闻其言而知其微旨而不逆也。踰:本义是越过,引申为超过。矩:本义是画直角或正方形、矩形的曲尺,引申为规矩。
【语法解析】
1.“天命”是古汉语中的复合词。 2.“心所欲”,是以“所”字词组作中心语的偏正词组,整体充当“从”的宾语。 3.“不踰矩”省略主语“所作所为”,主谓词组“所作所为不踰矩”整体充当句首主语“吾”的谓语。
【译文】
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求学,三十岁自立于世,四十岁洞察世事不被迷惑,五十岁知道天命,六十岁能领悟别人话里的意思而不出差错,七十岁能随心所欲,所作所为不会越出规矩。”
【鉴赏】
本章孔子自述一生坚持学习,道德学问不断进步的过程。孔子以学为乐,活到老学到老,终其一生,学而不厌,是终身学习思想的首倡者和践行者。他为提高、完善自己,为改造社会、拯救世人好学不倦。学而不厌终于使他成为知识渊博、思想深邃、识见超卓、坚毅果敢、万难不辞的志士仁人,在门人弟子心目中树立起了“仰之弥高,钻之弥坚”(9.11),犹如“日月”的崇高形象,成了中国文化史上的“至圣先师”,直至登上世界文化名人榜,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
本章运用层递的修辞方式,形象地说明了由于好学,随着年岁的增长,道德学问不断精进的过程,反映了孔子一生刻苦学习,日积月累,终于进入了“从心所欲,不踰矩”的境界。因为孔子的学习成长经历具有典范性,所以成了中国历代学者成长的理想之路。“而立”“不惑”“知天命”“耳顺”等也凝固成了代表人生各个阶段的固定词语。
2.5 孟懿子问孝[1]。子曰:“无违。”樊迟御[2],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注释】
[1]孟懿子:鲁国的大夫,三家(孟孙氏、叔孙氏、季孙氏)之一,孟孙氏,名何忌。“懿”是他的谥号。
[2]御:驾车。
【译文】
孟懿子向孔子问孝道。孔子说:“不要违背礼仪。”樊迟给孔子驾车,孔子告诉他说:“孟孙向我问怎样尽孝道,我回答他说,不要违背礼仪。”樊迟说:“你说的是什么意思呢?”孔子说:“父母在世,要按规定的礼节侍奉他们;父母去世,要按规定的礼节安葬他们和祭祀他们。”
【鉴赏】
本章说明要按照礼仪的规定尽孝道,过与不及,都不合孝道。孟懿子是鲁国贵族。当时鲁国孟孙、叔孙、季孙三家掌控着实权,他们虽然是大夫,在乐舞、祭山等重大活动时往往比拟诸侯甚至天子的排场。对这种僭越行为,孔子是很不满的,所以当孟懿子来问什么是孝道时,孔子回答他“无违”二字。“无违”说的是生前死后侍奉父母不要有悖于礼。“无违”后省略宾语“礼”,减少了话语的刺激性;“无违”前省略状语“生前死后侍奉父母”,话语表面是接着孟懿子的问孝说侍奉父母不要背礼,言外之意还指向乐舞、祭山,强调方方面面都要依礼而行。
“事之以礼”“祭之以礼”“葬之以礼”,也可以说成“以礼事之”“以礼祭之、葬之”。“以礼”不作状语而作补语,不合说而改为分说,从语气上强调了侍奉、安葬、祭祀,都要按照礼仪行事。
2.6 孟武伯问孝[1],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注释】
[1]孟武伯:孟懿子的儿子,孟孙氏,名彘。“武”是他的谥号。
【语法解析】
“唯其疾之忧”,为了强调宾语“其疾”,把它提在动词“忧”的前面,在宾语与动词之间加进助词“之”,并在句首加副词“唯”强调动作的单一性。
【译文】
孟武伯问怎样才是尽孝道,孔子说:“父母只要担心他(指孝子)的疾病。”
【鉴赏】
本章说明父母在世时子女尽孝最根本的一个要求。做父母的总是时时事事(包括道德学问、事业身体、婚姻家庭,等等)为子女牵肠挂肚,如果子女遵纪守法、学问日进、事业有成、家庭美满,父母只要为子女的健康担忧,这就是最好的尽孝方式。在语言表达上,选用“唯⋯ ⋯之⋯ ⋯”的句式,也精当地表达了题旨。
2.7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语法解析】
1.孝者,“者”字词组,直译是“孝道的说法”,我们把它转换成“所”字词组“所说的孝道”。2.“是”是副词,表示范围,相当于“只”。 3.“至于”是连词,表示另提一个话题。 4.“何以别乎”省略主语“供养父母”和状语“与饲养狗马”。 5.“何以”是代词性结构,其中的“以”是表示凭借的介词,“何”是疑问代词,放在介词的前面。本章“何以”作状语,用来询问行为的凭借,相当于“用什么”“怎么”。
【译文】
子游问怎样才是尽孝道。孔子说:“现在所说的孝道,只是说能供养父母。狗、马,也都能得到饲养。如果儿女对父母没有敬爱之心,(那么,供养父母与饲养狗、马)以什么来区别呢?”
【鉴赏】
本章说明尽孝不仅是物质上的奉养,更重要的是内心尊敬父母。
孔子的话先摆出不正确的认识,再运用类比推理论证这种认识之不当。类比推理是根据两类事物在某些特征上的相似,推出在其他特征上也可能相似的思维方式。本章根据子女对父母和犬马都能有养,得出子女对待父母与对待犬马态度相似的结论,有力地批驳了当时有些人的能养即是孝的观点。
2.8 子夏问孝[1]。子曰:“色难[2]。有事,弟子服其劳[3];有酒食,先生馔[4]。曾是以为孝乎?”
【注释】
[1]子夏:参看(1.7)注释。
[2]色:脸色,这里用作动词,指保持和悦的脸色。
[3]弟子:年幼的人,这里指儿女。服:从事、做。
[4]馔(zhuàn):饭食。引申为吃喝。
【语法解析】
1.曾(zēng),副词,用在反问句加强反问语气,相当于“怎么”“难道”等。 2.以为,可以看作表示意谓意义的动词,相当于“⋯ ⋯认为⋯ ⋯”。
【译文】
子夏问孝道。孔子说:“侍奉父母始终保持和悦的脸色是难的。家里有事情,年轻人干其中的累活;有酒食,让长辈享用,难道这样就认为是孝吗?”
【鉴赏】
本章仍然说明孝顺长辈的根本是要有恭敬之心。侍奉长辈不是一朝一夕之举,而是长年累月之事,不仅是为长辈的吃喝操劳,还要为他们的身心健康操心。发于中而形于外,只有对长辈心怀敬意,才能在他们面前始终保持和悦的脸色。
在回答子夏的时候,孔子只用“色难”两字,语句简短,语气坚决,斩钉截铁。与之相比,“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不过小事一桩。结尾又用语气强烈的反问句“曾是以为孝乎”,呼应“色难”,断然否定了“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即为孝的认识,强调了孝在于心,根于心而生于色,心怀敬意才是孝之本源。
上面四章都是“问孝”,孔子分别以“无违”“父母唯其疾之忧”“敬”与“色难”回答。有读者认为这是孔子因人施教,即针对发问者的不足而分别作出的回答。有的或许有根据,如孔子确实是针对孟懿子的“僭越”而回答“无违”,但疑子游失敬、子夏少温润之色等缺乏史料支持,乃属臆测。我们赞同钱穆《论语新解》中的观点,读这几章“当就文寻绎,知孔子言孝道有此诸说,斯可矣,不宜离此多求”。
2.9 子曰:“吾与回言终日[1],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2],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注释】
[1]回:孔子的得意弟子。姓颜,名回,字子渊。
[2]省(xǐ ng):察看。私:个人的、自己的,这里指颜回燕处独居的探索。
【译文】
孔子说:“我跟颜回整天整天地讲课,他却从不发表不同的意见,像是很愚笨。颜回退下去,我观察他自己探索,对我讲授的内容也能够加以发挥。颜回呀并不愚笨。”
【鉴赏】
本章赞扬颜回大智若愚。学习贵在深入思考,在沉思默想中深刻领会前人的思想成果,把握其精髓要旨,在融会贯通的基础上达到举一反三,发前人之所未发。如果狂妄浮躁,在一知半解的情况下发表异见谬说,只能表明自己的浅薄无知。
本章运用欲扬先抑的手法,先说颜回“不违如愚”,对颜回进行贬抑,并设置悬念:颜回不是孔子的高足吗,怎么听课时呆若木鸡呢。一个“如”字暗下伏笔。后说“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读到这里,我们才恍然大悟,颜回的一言不发,原来是在聚精会神地听老师讲授。退下去以后,颜回不是歇息嬉戏,而是对老师所讲的内容反复研究琢磨,能有自己的独到见解,颜回确实做到了“默而志之”“学而不厌”。最后肯定“回也不愚”,对颜回进行褒扬。孔子的话,精心结构,巧妙安排,避免了平直板滞、了无韵味。“不违如愚”“回也不愚”,前句省略主语“回”,以突显谓语,即颜回“不违如愚”的特征,增强了表达效果;后句不省,并在主语后用“也”顿宕,既强调了颜回这个人,还增添了赞叹语气,带上了说话人强烈的感情色彩。
2.10 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1]。人焉廋哉?人焉廋哉[2]?”
【注释】
[1]以:做、从事。由:经过的道路,引申为经历。安:这里指心情的安适、宁静。
[2]廋(sōu):隐匿。
【语法解析】
1.“其所以”“其所由”“其所安”的“所⋯ ⋯”都是“所”字词组,充当中心语,“其”作定语。2.焉,疑问代词,充当动词的状语,相当于“哪里”“怎么”。
【译文】
孔子说:“看他现在的所作所为,考察他过去的经历,细看他内心安于什么、不安于什么。这个人哪里能隐匿自己呢?这个人哪里能隐匿自己呢?”
【鉴赏】
为政之道一在选用人才,二在制定政策,用人的关键是深入了解人品才能。本章说明全面深入了解一个人的方法。
本章动宾搭配严丝合缝。选用“视”“观”“察”三个同义动词,分别与“所以(表现)”“所由(经历)”“所安(内心)”搭配,由近及远,由表及里,表达了全面、深入地观察了解人的过程。“人焉廋哉?人焉廋哉?”用了反问和连续反复的修辞方法,强调了如用上述方法观察,一个人的本来面目就难以掩饰。
2.11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译文】
孔子说:“温习原先掌握的知识而能有新的认识和体会,就可以做老师了。”
【鉴赏】
本章用一句话表达了对学与教的深刻认识。“温故而知新”揭示了新的认识是怎样产生的,是非常重要的学习方法。要真正理解“温故”与“知新”的关系,苏格拉底的分析或许会有帮助,他在回答美诺“一件东西你根本不知道是什么,你又怎么去寻找它呢”这个问题时分析道:“一个人不可能去寻求他所知道的东西,也不可能去寻求他不知道的东西。他不能寻求他知道的东西,是他已经知道了,用不着再去寻求了;他也不能寻求他不知道的,是因为他也不知道他应该寻求什么。”(《柏拉图对话集》王太庆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求学的过程就是“温故”而“知”“新”的过程,所谓“知”,包含知道什么是新、到哪儿寻求新和怎么寻求新,而这些“知”都包含在“故”中。当然这个“知”必是“自求”之知,“新”也必是“自得”之新,而非记闻之学,因为新事物、新道理,前所未有,师所未传。
学,最重要的不在记闻,而在“温故而知新”,举一反三;教,最重要的也不在传授,而在于引发,在于学习方法的指导,是培养“自求自得”的学习能力——温故而知新。用今天的话说,教学不是教学生“学会”,而是教学生“会学”。孔子当年就对此深有体察,如“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7.8)。“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也是对教师教学能力的认识。教师不是知识的搬运工,教学不是简单地贩卖记闻之学,没有“温故知新”的技能,仅靠道听强记,既非能学,更不能教。
本章一句话,短短十个字,就说明了教师的基本技能和教学职责及最重要的学习方法,涉及学习方法论、教学观和教师观,透辟精深,掷地有声。孔子的这些认识对后世影响深远,成了全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
2.12 子曰:“君子不器[1]。”
【注释】
[1]器:器皿,用具。
【译文】
孔子说:“君子(应多才多艺),不要像器皿那样(只有一种用途)。”
【鉴赏】
器皿只有一种用途而君子应具备多种才能,成为通才。孔子要培养的不是某一方面的专门人才,而是能够治理社会的理想人才。这种人才不仅要德行高尚,通古识今,而且能顺应时势,通权达变。器皿只是被动地被人使用,而君子应积极进取,主动寻找发挥才能的机会和场合。
孔子的话是一则反喻。它否定本体“君子”和喻体“器”有相似点,借否定喻体以强调、突出本体的特征。由于相似点暗含不露,留待听话人琢磨、体味,所以言简意丰,耐人玩索品味。
2.13 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译文】
子贡问怎样做才能成为一个君子。孔子说:“先实行你要说的话,然后随着把话说出来。”
【鉴赏】
本章强调凡事要先做起来,然后再说。因为说易行难,一个人说到的并不一定能够做得到。《论语》多处记录了孔子类似的话:“敏于事而慎于言”(1.14),“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4.24),“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4.22),“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14.27)。孔子认为说了而做不到是极其可耻的。他还进一步从“言而有信”是人自立于世的基本条件和必备的道德品质来认识,他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小车无,其何以行之哉?”(2.22)指出“人而无信”,在社会上将处处碰壁,寸步难行。
君子应该具备的道德品质是多方面的,言行一致是君子众多美德中的一个方面。《论语》中记录直接问君子的还有两处:在回答“司马牛问君子”时,孔子的回答是“君子不忧不惧”(12.4),回答“子路问君子”时,孔子的回答是“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14.42),这些都是孔子认为君子应该具有的品质。那么,他何以单挑这个方面来回答子贡呢?除了“言行一致”确实是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外,更重要的是,子贡是孔门言语科的高才生,话说得多,估计也会有做不到的情况。这是孔子因材施教的又一范例。
2.14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1],小人比而不周。”
【注释】
[1]周:密,引申为亲密、团结。比(bǐ):并列、挨着,引申特指为私利而结合,拉帮结伙,结党营私。
【译文】
孔子说:“君子亲密团结而不为私利互相勾结,小人为私利互相勾结而不亲密团结。”
【鉴赏】
本章说明君子与小人在处理人际关系方面的区别。君子胸襟宽广,以天下为己任,以大众的利益为利益,所以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共同奋斗。这样的关系有坚实的思想基础。小人心胸狭窄,他们有的是一己或小集团的利益,所以要结党营私,排斥异己。这样的关系必然难以持久。
孔子的话,本该说成“君子周而不比,小人不周而比”,这样说句子结构凌乱,拗口难读。本章变换词序,运用对比套回环的修辞方式,说成“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不仅句子结构统一,文气顺畅好读,而且从语言形式上突显了君子和小人的不同,因而后世成了判别君子与小人的格言警句。
2.15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1]。”
【注释】
[1]罔(w ǎng):通“惘”,迷惑无知的样子。殆:疑惑。
【译文】
孔子说:“如果只读书学习而不深入理解和思考,就会迷惘无所得;只空想而不读书学习,就会困惑不解。”
【鉴赏】
本章说明学习与思考必须紧密结合。“学而不思则罔”,别人的认识和经验,有正确的,有错误的;有全面的,有片面的;有适时的,有不适时的。不经过自己的思考鉴别和取舍,对学得的大量知识会感到茫无头绪。不思考,也不可能“温故知新”,产生新认识。“思而不学则殆”,别人的认识和经验,是提高和发展自己的基础,不善加利用,不利于自己的发展和提高。
回环是变换词语的次序或位置,使语言形式回环往复的一种修辞方式。本章的“学而不思”“思而不学”,两个词组头尾相同、前后衔接,形象地反映了“学习”和“思考”之间相互依存、互相制约的辩证关系,增添了话语的节律感,因此后来成了学习方面的格言警句。
2.16 子曰:“攻乎异端[1],斯害也已。”
【注释】
[1]攻:进攻,引申为治疗疾病,又引申为治理加工、深入钻研。异端:这里指跟孔子不同的言论和政治主张。
【译文】
孔子说:“致力于异端邪说的研究,这就是祸害啊。”
【鉴赏】
本章说明异端邪说的危害性。
也已,句末语气助词连用,确定的语气更强。孔子运用“也已”,强调了致力于异端邪说的研究祸害无穷。
另:“异端”也可以理解为事物的另一头,事物有始终两头、正反两面,从这头看那头是异端,这头相对于那头来说,是异端。孔子思考问题,不执一端,如“思”与“学”、“文”与“质”,他直言“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9.8)。这就是《中庸》所说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如果偏执于一端往往失于一隅,错失全局,所以“攻乎异端,斯害也已”。
2.17 子曰:“由,诲汝知之乎[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2],是知也[3]。”
【注释】
[1]由:孔子的学生。姓仲,名由,字子路。
[2]知:知道、懂得
[3]知:同“智”。聪明,明智。
【语法解析】
1.“由”是名词性非主谓句,表示呼唤、称呼。 2.“诲汝知之乎”是双宾语句。 3.“知之”中的“之”,我们都看作用在单音词后面凑足音节的助词。
【译文】
孔子说:“由!教你对待知或不知的正确态度吧!懂得就是懂得,不懂就是不懂,这就是聪明睿智啊。”
【鉴赏】
本章说明学习应该“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老老实实,不能不懂装懂。只有这样,才能学到更多的知识。
本章用了同语的修辞方式。同语是在一个语言单位里有两处或两处以上用了同一个词语,这些词语字面相同,但内容各有所指。恰当地使用同语,可以使语言新颖简练,含义丰富深刻,产生精警动人的效果。本章的“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主宾同语,前一个“知之”“不知”指客观事实,后一个“知之”“不知”指主观认识。如果实事求是,承认“不知”,通过努力,“不知”可以转化为“知”;反之,强“不知”以为“知”,不仅无补于“不知”的事实,还可能害己害人,遗患无穷。由于警策动人,后来成了学习方面的格言警句。
2.18 子张学干禄[1]。子曰:“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2];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
【注释】
[1]子张:孔子的学生。姓颛孙,名师,字子张。干禄:谋求官职俸禄。干,求。禄,古代官吏的俸禄。
[2]阙:通“缺”,空缺。这里有去除的意思。尤:过错、罪过。
【译文】
子张向孔子学习求取官职俸禄的方法。孔子说:“多听听,除了疑惑不决、把握不定的,其余的谨慎地说出自己的意见,就可以少犯错误;多看看,除了疑惑不决、把握不定的,其余的谨慎地去实行,就可以减少后悔。说话能少犯错误,行动能减少后悔,官职、俸禄就在这里面了。”
【鉴赏】
孔子认为做官是实现改造社会、拯救世人的有效途径。本章说明谨言慎行减少失误对谋取并保住官职、俸禄的重要性。其实谨言慎行不只对谋求官职重要,更是一种为人处世的基本原则。
本章用了互文的修辞方式。互文是在结构相同或相似的上下文中,上文里隐含着下文出现的词语,下文里隐含着上文出现的词语,上下文中的词语互相呼应,彼此渗透。本章说“闻”包括“见”,说“见”也包括“闻”;说“言”包括“行”,说“行”也包括“言”。恰当地使用互文,能使语言简省,语义含蓄丰富,收到文省而意存的修辞效果。
2.19 哀公问曰[1]:“何为则民服?”孔子对曰:“举直错诸枉[2],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注释】
[1]哀公:鲁国国君。姓姬,名蒋,定公之子。“哀”是他的谥号。
[2]直:正直,这里指正直的人。错:通“措”。放置、安放。枉:不正、不直,引申为不正直、邪恶,这里指邪恶的人。
【语法解析】
诸,兼词,兼有代词“之”和介词“于”的意义和作用。
【译文】
哀公问孔子说:“怎么做百姓才能服从呢?”孔子回答说:“选拔正直的人安置在邪恶的人之上,百姓就能服从;选拔邪恶的人安置在正直的人之上,百姓就不会服从。”
【鉴赏】
本章说明用人的原则。国君治国,最根本的一条是要取得百姓的信任和拥戴,而好直恶枉,是百姓普遍的思想感情,所以选贤任能,罢黜奸邪,就能够赢得民心。不仅如此,“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12.22),重用贤人,还能使那些不正直的人改恶从善,提升官吏队伍的整体素质。
“直错诸枉”“枉错诸直”,颠倒词序构成对比套回环的修辞方式,从表达的内容和形式上突显两种举措的相对、相反,以及由此产生的截然不同的结果,正告哀公。孔子的话洗练精审,扣人心弦,动人心魄。
2.20 季康子问[1]:“使民敬、忠以劝[2],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3],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注释】
[1]季康子:姓季孙,名肥,“康”是他的谥号。鲁国贵族季孙氏的后裔,鲁哀公时执掌大权,是鲁国当时权势最盛的人。
[2]劝:努力、勤勉。
[3]临:俯视,引申特指从上监视、统治、治理。
【语法解析】
1.“使民敬、忠以劝”,“以”是连词,表示并列关系,可译为“和”“以及”等。 2.“如之何”,也作“如何”,是动词性结构。在本章整体充当谓语,可以译作“怎么办”。 3.孔子的答话省略主语,所省的主语既可以是问话人季康子,也可以泛指统治者,因为孔子的话对所有统治者都是适用的。
【译文】
季康子问:“要使百姓恭敬、忠诚并且勤勉,该怎么办呢?”孔子说:“用严肃庄重的态度对待百姓,百姓就会恭敬;孝顺父母,慈爱幼小,百姓就会忠诚;选用好人,教育无能的人,百姓就会努力。”
【鉴赏】
本章说明要求别人应反求诸己。要老百姓“敬”“忠”“劝”,统治者首先应审视自己,提高、完善自己,做到庄重严谨,孝顺慈祥,举善以教不能,以自己的高尚德操教化、影响百姓。孔子曾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13.6)。指出这种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的治国方法,比强迫命令百姓高明得多,也有效得多。
季康子从三个方面提出问题,孔子从三个方面做出回应,所答与所问一一对应,严丝合缝。三个“则”字有规律的反复,不仅节奏强烈,还把三个句子串联在一起,成为有机统一的整体。
2.21 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1]?”子曰:“《书》云[2]:‘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3]。’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
【注释】
[1]谓:通“为”,介词,介引动作行为涉及的对象,相当于“向”“对”。为政:从政。为:从事。
[2]《书》:指《尚书》。
[3]施(yì):延伸、推广。有政:政治。“有”是名词词头,无实在意义。
【语法解析】
1.“或”是肯定性无定代词,泛指某人某物。 2.“子奚不为政”,“奚(xī)”是疑问代词,这里用作询问原因的状语,相当于“为什么”。 3.“奚其”是代词性结构,“奚”用于反问,相当于“怎么”“为什么”“哪里”;“其”是语气副词,加强反问语气。“奚其”的反问语气比单用“奚”强烈,相当于“怎么”。“奚其为为政”中,前一个“为”是“做”的意思,这里指做官。
【译文】
有人对孔子说:“您为什么不为官参与政事呢?”孔子说:“《尚书》上说过:‘孝呀,只有孝顺父母,对兄弟友爱,并把这种风尚推广、延伸到政治上去。’这也是参与政事,为什么一定要做官才算参与政事呢?”
【鉴赏】
有子说:“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1.2)说明孝可以使民风淳厚,社会气象清明,国家和谐稳定。本章说明从事教化,虽未出仕,也为国家治理做出了贡献,也就参与了政事。
孔子周游列国,都未得到重用,六十八岁回到鲁国,专心从事古代典籍的整理和传授,因而有人问“子奚不为政”。显然问话的人认为只有出仕才是为政,所以孔子引用《尚书》说明教化民众、移风易俗也就是参与政事,并在最后呼应所问,用了反问句“奚其为为政”强调不为官也可以治理政事。孔子的答话,说理透辟,照应周全,让听的人心底澄澈,疑团冰释。
引用是作品里援引别人的话,是古人常用的一种修辞方式。本章孔子引用《尚书》里的话,说明从事教化也是参与政事。因为所引的话出自《尚书》这部典籍,具有很高的权威性,当时社会上层也都熟悉,用来印证自己的观点,容易被人们接受。
2.22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小车无[1],其何以行之哉?”
【注释】
[1](ní)、(yuè):车辕和横木连接起来的活销(也叫“关键”),大车叫,小车叫。
【语法解析】
1.而,连接主语和谓语,对谓语有肯定、夸张的意味。 2.之,助词,用在单音节后凑足音节。有人把“之”看作代词,指代大车和小车,把“行”看作使动词,“行之”理解成使车开行,也通。
【译文】
孔子说:“作为一个人,却不讲信用,不知道他怎么行啊!大车无,小车无,它们怎么开行呢?”
【鉴赏】
人无信不立,诚信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根本。
本章用了比喻(扩喻,本体和喻体构成并行句式)的修辞方式。先用一句话说明本体:一个人不讲信用,立身处世就寸步难行,然后用车辆没有活销就无法开行的比喻加以印证。由于喻体贴切,又是当时人们熟知的事理,并且用发人思考的反问句表达,因而很容易让人理解和接受。孔子的这段话还运用虚词表达丰富复杂的思想感情。“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主语谓语之间用了虚词“而”,具有肯定和夸张的意味。“也”用在感叹句末,可以表示激动的情绪,强化感叹的语气。“人而无信”含有这样的意味:人有理智,应该懂得诚实守信的重要,可是有些人竟然不讲诚信,所以孔子一边为他们的前途担忧,一边也为他们的暗昧无知而感慨。“大车无,小车无,其何以行之哉”,“哉”用在句末,句子含有咏叹的意味。大车小车有了、才能开行,这里孔子不仅用反问句谴责有些人不给配置车辆的关键部件却要其开行,同时也为大车小车由于没有、而成了弃置路边的废物而浩叹。
2.23 子张问:“十世可知也[1]?”子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2];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
【注释】
[1]世:三十年为一世,引申为辈、代,再引申为朝代。
[2]因:席子,引申为凭借、依靠,由一如既往地凭借某事物,引申为因袭、沿袭。
【语法解析】
1.“其或”是由两个测度副词结合而成的副词性结构,用法与“或许”相当,表示对情况的估量。“其或”后省略动词谓语“有”。 2.“百世”是传了百世,“虽百世,可知也”是让步转折关系。
【译文】
子张问道:“十代以后的礼仪制度可以知道吗?”孔子说:“殷代的礼仪制度从夏代沿袭下来,所废除或增加的,是可以知道的;周代的礼仪制度从殷代沿袭下来,所废除或增加的,是可以知道的。假如有继承周代的朝代,即使一百代以后,它的礼仪制度也是可以推知的。”
【鉴赏】
本章说明了后世对前代的典章制度、礼仪规范总是既有继承又有变革的,因此回溯过去可以推知未来的道理。
孔子以殷沿袭夏礼,虽有损益,但总体情况可以知道,周沿袭殷礼,虽有损益,但总体情况可以知道为前提,进行归纳推理,得出历史有沿革,后继朝代的情况可以知道的普遍性结论(省略)。然后以此为大前提进行演绎推理,得出别的朝代继承周礼,即使到一百代以后,礼仪的总体情况也可以知道的结论。由于推理严密,持论具有无可辩驳的说服力。
“十世可知也”“虽百世,可知也”两句中的“也”很值得玩味。“也”是表示确定不移的语气的,“十世可知也”是是非问句,疑问语气是由说话时的语调表示的,“也”字起了强化疑问的作用。“十世可知也”的疑问语气比“十世可知乎”强烈,含有“十世以后的礼仪制度难道也可以知道”的意味。“虽百世,可知也”呼应问句的“也”,亦用“也”字作结,针对一些人的怀疑态度,坚决果断地肯定了论断的真实性、确切性。
2.24 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谄也[1]。见义不为,无勇也。”
【注释】
[1]鬼:古代多指已死的祖先。谄(chǎn):谄媚。这里指巴结讨好鬼神。
【译文】
孔子说:“(人)如果不是他该祭的鬼神而去祭祀他们,这是谄媚。如果看到合乎道义的事不去做,这是没有勇气。”
【鉴赏】
本章说明处事要得当,该做的坚决去做,不该做的决不去做。孔子以犀利的眼光洞察所述两类人的内心世界,入木三分地揭示了他们谄媚和胆怯的心理。
判断句是断定事物类属或性质的句子。本章运用两个判断句表达观点,并且都在句末用“也”强调论断确定不移,话说得十分坚定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