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表
一、主要法律及司法解释缩略语
1.《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1986年4月12日;
2.《物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2007年3月16日;
3.《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1999年3月15日;
4.《侵权责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2009年12月26日;
5.《担保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1995年6月30日;
6.《民法通则意见》:《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1988年1月26日;
7.《合同法司法解释(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2009年4月24日;
8.《诉讼时效司法解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事案件适用诉讼时效制度若干问题的规定》,2008年8月21日;
9.《人身损害赔偿司法解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03年12月26日;
10.《担保法司法解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若干问题的解释》2000年12月8日;
11.《买卖合同司法解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2012年5月10日;
12.《精神损害赔偿司法解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2001年3月8日;
13.《城镇房屋租赁合同司法解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城镇房屋租赁合同纠纷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09年7月30日。
二、国际公约及示范法缩略语
1.《销售合同公约》:《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United Nations Convention on Contracts of International Sales of Goods)(注:《销售合同公约》(United Nations Convention on Contracts for the International Sale of Goods)也称为《维也纳销售合同公约》,是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UNCITRAL)于1980年4月22日在维也纳召开的外交会议上通过的。截至2009年7月,已经核准或参加该公约的国家已有73个。我国政府于1986年正式参加该公约,但同时我国提出了两项保留意见,即我国不受《公约》第1条第1款(b)项、第11条及与第11条内容有关的规定的约束。但后来,我国又撤回了对第11条的保留。);
2.《国际商事合同通则》:国际统一私法协会起草的《国际商事合同通则》(The Principle of International Commercial Contracts )(注:《国际商事合同通则》(The Principles of International Commercial Contracts)于1994年由国际统一私法协会(UNIDROIT)首次公布,是国际统一私法协会历经十余年,组织众多国家的合同法和国际贸易法专家、学者、律师共同研究,并于1994年5月完成制定工作的一部关于国际商事合同的重要规则。我国政府也派代表参加了《通则》的起草过程。);
3.《欧洲合同法原则》:欧洲合同法委员会(Commission on European Contract Law)起草的《欧洲合同法原则》(The Principles of European Contract Law)《欧洲合同法原则》系由荷兰学者兰道尔(Ole Lando)领导的欧洲合同法委员会(CECL)编纂,于1998年7月进行了全面修订。;
4.《欧洲民法典草案》:欧洲民法典研究组与欧盟现行私法研究组编著的《欧洲民法典草案》(Principles,Definitions and Model Rules of European Private Law),又称为《共同参考框架草案》。(注:《欧洲民法典草案》是欧洲委员会依据2003年2月“构建更为统一的欧洲合同法行动计划”[COM(2003)final OJC63/1]提出,由欧洲民法典研究组与欧盟现行私法研究组共同编著,于2008年12月向欧盟委员会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