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三章 中国农村老年人的生活状况及其社会支持问题
我国农村老年人口数量多、占比高,农村人口老龄化和养老问题更为严峻。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全国农村60岁以上老年人口数量为9928万,占农村总人口的15.0%,与2000年相比提高了4.1个百分点;农村老年人口数量是城镇老年人口的1.3倍。农村老年人口数量到2030年前后将增加到1.19亿,占农村总人口比重将突破30%。解决好农村老年人的生活困难,提供有效的社会支持,是积极应对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重要工作。
农村老年人经济收入较少,经济来源单一,贫困问题相对突出。由于多种社会经济方面的原因,长期以来,农村老年人难以得到足够的社会和支持性资源。[1]受工业化、城镇化和特殊的城乡二元结构影响,我国农村多数老年人的生活处于相对困难的境地。一方面不断加剧的农村劳动力外流严重冲击了传统的家庭养老和耕作体系,改变了维系传统养老方式的结构性秩序,而农村社会养老保障、社会养老服务水平低且极不完善;另一方面大多数农村老年人没有能力通过劳动改变自身状况,难以进入城市获取城镇化的利益,只能留守农村,收入来源缺乏保障,生活上少人或无人照料,很多人生活在相对或绝对贫困状态下。在中国目前快速城镇化过程中,农村老年人群体成为社会中被边缘化的弱势群体。[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