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的理论与实践:基于木老元乡和摆榔乡的调研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自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精准扶贫的伟大战略,确立到2020年实现全面脱贫的宏伟目标后,全国上下,特别是贫困地区掀起了一场中华民族从未有过,乃至全人类从未有过的脱贫攻坚行动。这个攻坚行动之宏大,涉及人数之众多,投入经费之巨大,改善民生之迅速,取得的成就之显著,必将载入中华民族之史册、人类发展之史册。

本研究从入户调查入手,真实记录了布朗族、彝族贫困乡、贫困村、贫困户的贫困状况,用数据和案例记录了改变贫困状况的生动过程。在研究中发现的很多因地制宜的方法值得推荐。在易地搬迁中的“能平不坡、能城不乡、能乡不村、能大不小、能多层不独院”的做法,在就业扶贫中的“坚持能外部不内部,利用好外部资源;坚持能城市不农村,利用好外部空间;坚持能工业不农业,利用好外部产业;坚持能现有不求异,利用好现有产业;坚持能产业不公益,创造财富最大化;坚持能公益不兜底,消耗财富最小化”的做法,在产业扶贫中的“品种、品质、品牌一体化,收益、收效、收入一体化,物流、人流、网流一体化”的做法都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本研究选择了云南省保山市施甸县的两个人口较少民族贫困乡——木老元和摆榔,乡里的人数虽少,但其扶贫和脱贫具有特别的意义。布朗族既是一个人口较少民族,又是一个“直过民族”。两乡里除了少数外出上大学的人之外,村民中的大部分人讲不好当地的汉语,更不会讲流利的普通话。即便是这样的落后状况,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各级政府能够带领整乡各民族人民脱贫,正是本书所要表达的全部内容和意义。

是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