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社会学家布迪厄认为,量化研究是用粗笔描绘事件,虽然粗略却完整,不过,通常只观察到了现象,却无法探知事件背后的影响。质性研究则比较适于揭示现象之下的意义,给出问题背后的解释。传播学家丹尼斯·麦奎尔(Denis McQuail)也指出,抽样调查的方法不可避免地会消解受众群体与社会网络之间的复杂联系,只能生产有关个体受众的总体信息,进一步强化将受众行为视为个体消费活动产物的趋向,受众的群体特征被忽视或者完全湮灭。[106]本研究主要是在戈夫曼的拟剧理论、梅罗维茨的媒介情境理论的分析框架下对社交媒体对于社会资本的建构展开论述,即对以微信为代表的社交媒体的发展环境、新媒体环境下人的角色的改变,以及由此产生的相应行为进行分析。因而选择在遵循严格的质性研究程序的基础上,主要采用半结构式访谈、观察法和案头分析法。
(一)半结构式访谈(Semi-Structured Interviews)
本研究旨在理解新中产阶层社交媒体的使用是如何建构其社会资本的,因而,通过深度访谈除了试图获取中产阶层使用社交媒体的一般行为,更注重获取不易通过问卷反映出来的社交媒体使用背后的态度、动机以及对社会交往的影响。就像一位质性研究者所言,通过访谈得到的是“有灵魂的数据”。本研究的半结构式访谈严格遵循对新中产人群的界定,进行样本选择。需要指出的是,本研究的深度访谈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主要就以下内容对被访者进行访谈:社交媒体的使用行为(时间、时长、频次、内容偏好、互动习惯)、使用动机、对社交媒体的评价;日常生活中的人际交往状况(社交圈的数量、大小,所处社交圈的位置);网络交往状况(社交媒体中的朋友圈规模、结构、成员关系强弱、群数量、群大小、群结构、互动内容与频次),以及线上与线下交往的互动与身份认同;等等。通过第一次访谈,笔者添加了大部分访谈对象的微信,并对访谈对象发布的微信内容进行观察。第二阶段根据访谈对象发布的微信内容进行观察并做补充访谈。访谈内容主要涉及更具体的媒介使用行为背后的心理动机。例如,为什么会使用某种类型的头像?觉得自己换不同头像时,会对自己与其他人的网络交往有影响吗?为什么会选择发某条信息,发布这条信息时会帮助他或她与哪些人产生互动呢?等等。
1.访谈对象的选择
在半结构式访谈中,访谈对象的选择不依赖于抽样样本,而是根据研究问题的需要,有目的、有意识地选择访谈人群。本研究通过滚雪球的方式,请朋友帮助介绍符合新中产界定的访谈对象,并通过被访者再介绍,共进行面对面访谈31例。接受访谈的对象均同意对访谈过程进行录音,并整理成文字稿。所有访谈对象均有翔实的访谈日志与笔记。为了保护受访者的身份,在涉及受访人信息时,以个案代码+被访者姓氏大写首字母进行编码,例如个案N+X女士/先生,具体见表1-2。
表1-2 半结构式访谈名单
(1)年龄分布
据2007年《北京中产阶级的现状与特征》调查报告,中产阶层的绝大多数成员为中年人,主要集中在30~59岁。其中,30~39岁的占比为30.19%,40~49岁的占比为24.38%,50~59岁的占比为22.99%,30岁以下及60岁以上的分别占8.59%与13.85%。本研究访谈的对象年龄基本在这些区间内。
(2)性别分布
根据《北京中产阶级的现状与特征》,北京中产阶层的男女性别比例为50.97∶49.03,男性略高于女性。本研究访谈对象的男女比例也基本与之相符。
(3)职业分布
在职业方面,新中产阶层被界定为:领薪水的专业技术人员、企事业单位管理人员、中高级行政办公人员。本研究访谈对象主要为党政/事业单位领导干部(2名)、党政/事业单位一般干部(1名)、国企管理人员(3名)、外资企业管理人员(3名)、民营企业管理人员(1名)、科研人员和教师(3名)、文化传媒专业人员(4名)、经济/司法专业人员(2名)、工程技术专业人员(4名)、医药卫生专业人员(2名)、个体工商户(2名)、自由职业者(3名)、NGO组织干事(1名)。
(4)受教育程度分布
受过高等教育是新中产阶层的典型特征,本研究访谈对象除1位女士早年高中毕业进入航空公司外,其他均受过大专及以上教育,这也反映出新中产阶层受教育程度高的典型特征。其中,受过大专教育的有5位,受过本科教育的有7位,受过硕士研究生教育(含MBA及EMBA)的有12位,取得博士学位的有6位。
2.访谈开展及形式
为了找寻研究焦点,本研究于2014年9月在北京做了5个试访谈。随后根据预调查者的访谈情况,对调查问题进行了微调,正式访谈于2015年2~5月在北京展开。大多数的被访者是由笔者的朋友和熟人介绍的,除个别有过一面之缘外,大多数不认识。
(1)访谈时间
第一次访谈的时间平均在2~3小时,第二次访谈控制在半小时以内。对个别被访者进行了三次以上的访谈。为了使被访者放松,在访谈中间往往会穿插与访谈关联较弱的日常生活话题。在此基础上,对被访者就关键问题进行交流与追问。
(2)访谈地点
访谈地点大多安排在被访对象的工作单位、工作地点或居住地附近的咖啡馆,以便被访者放松交谈,同时无须顾虑时间。
(3)访谈形式
访谈形式主要是面对面、一对一的访谈。访谈为半结构式访谈,即在准备好的问题框架下,与被访者展开即兴交谈,并根据谈话内容进行追问。访谈双方的关系是平等、互动的,在个别访谈中,会有互相激发的思考与讨论。
(4)访谈内容
访谈中,笔者会适时做笔记,对被访者提到的重要观点,或者出现的某个有意味的表情或动作进行记录,访谈结束后对访谈录音进行文字整理,最后对录音整理文件进行标注与分析,旨在得出新中产阶层个体在微信等社交平台上的自我呈现、交往行为、线上交往与线下交往、社交媒体使用与社会资本建构的关系模式。
(二)案头调研
主要是根据本研究的问题,针对各种市场调查公司、专业机构发布的新媒体使用、社交媒体使用等相关调查报告进行收集、筛选。如WPP集团旗下凯度公司(Kantar)发布的《2014中国社交媒体影响报告》《社交媒体用户与城市居民比较》,零点调查发布的《网络生态环境发展状况调查》等报告。这些调查报告与研究课题的要求有较大差别,因此在使用时主要是宏观数据的补充。
(三)参与观察法
借鉴虚拟民族志研究[107]设计,本研究对微信的中产使用者分别进行了跟踪观察。通过添加访谈对象的微信,作为朋友,对其发布的微信使用行为及发布的内容进行观察。例如,对其头像使用、昵称、发布内容及频次进行收集和记录。针对有些内容,可使用截图、收藏等方式进行完整记录。为了保证与受访对象的真诚交流,研究者也将自己的微信朋友圈对受访者开放(将“不让他看我的朋友圈”选项关闭),以保证彼此的信任。此外,针对非访谈对象,但符合新中产阶层界定的笔者微信朋友圈的朋友的微信使用行为进行观察和参考。
[1]有关社会网络与社会资本的研究认为,通过动员个体社会网络中的各种资源,社会资本可以为社会成员带来各种回报,特别是社会流动过程中的地位获得(参见吕涛《社会资本与地位获得:基于复杂因果关系的理论建构与经验检验》,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2]李林:《媒介化生活的社交圈子与人际关系重构》,《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3月6日,第B04版。斯蒂文·贝斯特在其著作中指出,“人们现在更多的是依靠技术交流而非现实交流来确认自我认同。媒介化交流逐渐取代了真实的交流状态,取代了生产的地位,成为社会的组织原则”(参见道格拉斯·凯尔纳、斯蒂文·贝斯特《后现代理论:批判性的质疑》,张志斌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第136页)。
[3]John Dewey,Democracy and Education(New York:Macmillan,1916),p.5.转引自克劳斯·布鲁恩·延森《媒介融合:网络传播、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的三重维度》,刘君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第54页。
[4]陈力丹、易正林:《传播学关键词》,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第136~147页。
[5]这一概括来自伊利诺伊大学传播学院詹姆斯·凯里的论文《加拿大传播理论:哈罗德·伊尼斯学派的延伸和说明》,转引自尼尔·波兹曼《童年的消逝》,吴燕莛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第32页。
[6]哈罗德·伊尼斯:《帝国与传播》,何道宽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7]Clark,T.N.(ed.),On Communication and Social Influence:Collected Essays of Gabriel Tarde(Chicago:Chicago University Press,1969),转引自丹尼斯·麦奎尔《麦奎尔大众传播理论》(第五版),崔保国、李琨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第65页。
[8]周宇豪:《作为社会资本的网络媒介研究》,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4,第1页,前言。
[9]周晓虹主编《中国中产阶层调查》,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第152~182页。
[10]2015年Q2《互联网周刊》最新手机应用统计显示,2015年社交App排名依次为微信、QQ、微博、QQ空间、陌陌;2015年平台型App排名依次为微信、QQ、支付宝、UC浏览器、百度,检索于2015年7月21日美通社,http://www.prnasia.com/story/archive/1461028_ZH61028_1。
[11]周宇豪:《作为社会资本的网络媒介研究》,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4,第3、79页。
[12]蒋建国:《微信成瘾:社交幻化与自我迷失》,《南京社会科学》2014年第11期,第96~102页。
[13]靖鸣、周燕、马丹晨:《微信传播方式、特征及其反思》,《新闻与写作》2014年第7期,第41~45页。
[14]孙藜:《We Chat:电子书写式言谈与熟人圈的公共性重构——从“微信”出发的一种互联网文化分析》,《国际新闻界》2014年第5期,第6~20页。孙藜认为,微信是一种“交谈和聊天”的工具,而交谈是一个经久不衰、无所不在的媒介,它渗透在一切时代、一切地方。但这种界定,难免过于宽泛。
[15]谢新洲、安静:《微信的传播特征及其社会影响》,《中国传媒科技》2013年第11期,第21~23页。
[16]聂磊、傅翠晓、程丹:《微信朋友圈:社会网络视角下的虚拟社区》,《新闻记者》2013年第5期,第71~75页。
[17]方兴东、石现升、张笑容、张静:《微信传播机制与治理问题研究》,《现代传播》2013年第6期,第122~127页。
[18]谭震:《传统媒体如何借助微信扩大影响——微信的媒介功能及影响分析》,《中国记者》2013年第5期,第101~102页。
[19]王欢、祝阳:《人际沟通视阈下的微信传播解读》,《现代情报》2013年第7期,第24~27页。
[20]王艳丽:《从功能论角度探析微信的属性》,《中国报业》2013年第7期下,第27~28页。
[21]靖鸣、周燕、马丹晨:《微信传播方式、特征及其反思》,《新闻与写作》2014年第7期,第41~45页。
[22]方兴东、石现升、张笑容、张静:《微信传播机制与治理问题研究》,《现代传播》2013年第6期,第122~127页。
[23]谢新洲、安静:《微信的传播特征及其社会影响》,《中国传媒科技》2013年第11期,第21~23页。
[24]童慧:《微信的传播学观照及其影响》,《重庆社会科学》2013年第9期,第61~66页。
[25]陈晓华:《传统报纸使用微信新媒体的现状及问题研究》,《新闻传播》2013年第1期,第14~17页。
[26]方兴东、石现升、张笑容、张静:《微信传播机制与治理问题研究》,《现代传播》2013年第6期,第122~127页。
[27]张瑜:《移动互联网时代微信传播与新型人际传播模式探究》,《新闻知识》2014年第2期,第19~21页。
[28]李盈盈:《传播生态学视域下的微信研究》,《东南传播》2014年第11期,第14~17页。
[29]江爱栋:《社交网络中的自我呈现及其策略的影响因素》,硕士学位论文,南京大学,2013。
[30]陈浩、赖凯声、董颖红、付萌、乐国安:《社交网络(SNS)中的自我呈现及其影响因素》,《心理学探新》2013年第6期,第541~553页。
[31]严许媖:《手机人际传播研究——以“微信”为例》,硕士学位论文,浙江工业大学,2013。
[32]匡文波:《中国微信发展的量化研究》,《国际新闻界》2014年第5期,第147~157页。
[33]孙藜从社会功能的角度分析了微信对于政治公共领域的影响,认为“互联网影响社会结构的一个路径,是以电子书写的方式重构公共生活”。参见孙藜《We Chat:电子书写式言谈与熟人圈的公共性重构——从“微信”出发的一种互联网文化分析》,《国际新闻界》2014年第5期,第6~20页。
[34]周贻霏:《微信对华东师范大学学生社会交往的影响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华东师范大学,2014。
[35]温如燕:《微信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研究——以呼和浩特市3所高校的大学生为例》,硕士学位论文,兰州大学,2014。
[36]韩晓宁、王军、张晗:《内容依赖:作为媒体的微信使用与满足研究》,《国际新闻界》2014年第4期,第82~96页。
[37]张钰:《微信依赖研究——基于使用与满足理论》,《科技传播》2014年第11期上,第47、49页。
[38]聂磊、傅翠晓、程丹:《微信朋友圈:社会网络视角下的虚拟社区》,《新闻记者》2013年第5期,第71~75页。
[39]王勇、李怀苍:《国内微信的本体功能及其应用研究综述》,《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2期,第100~108页。
[40]谭震:《传统媒体如何借助微信扩大影响——微信的媒介功能及影响分析》,《中国记者》2013年第5期,第101~102页。
[41]党昊祺:《从传播学角度解构微信的信息传播模式》,《东南传播》2012年第7期,第71~72页。
[42]刘颖、张焕:《基于社会网络理论的微信用户关系实证分析》,《情报资料工作》2014年第4期,第56~61页。
[43]聂磊、傅翠晓、程丹:《微信朋友圈:社会网络视角下的虚拟社区》,《新闻记者》2013年第5期,第71~75页。
[44]刘涛:《社会化媒体与空间的社会化生产——列斐伏尔“空间生产理论”的当代阐释》,《当代传播》2013年第3期,第13~16页。
[45]刘涛:《社会化媒体与空间的社会化生产:福柯“空间规训思想”的当代阐释》,《国际新闻界》2014年第5期,第56页。
[46]王欢、祝阳:《人际交往视角下微信功能的探讨》,《现代情报》2014年第2期,第82~85、93页。
[47]聂磊、傅翠晓、程丹:《微信朋友圈:社会网络视角下的虚拟社区》,《新闻记者》2013年第5期,第75页。
[48]Dr Mohd Adnan Hashim,Melina Mahpuz,Norafidah Akhbar,Dr Norzaid Mohd Dand,“Investigating the Use of Social Media Among the Young Urban Middle Class in Malaysian Politics,and Its Potential Role in Changing the Nations Political Landscape,”Advance in Natural & Applied Sciences,2012,6(8):1245-1251.
[49]Tarant,Zbyněk,“‘The Revolution Will Not Be Twitterized!’ -Critical Overview of the Role of Modern Technology and Social Media in the Arab Revolutions and Conthra-Revolution,” REXTER:Politicko-Sociolický Casopis,2013,11(2):50-89.
[50]Matthews,Peter,“Neighbourhood Belonging,Social Class and Social Media——Providing Ladders to the Cloud,” Housing Studies,2015,30(1):22-39.
[51]Mannur,Anita,“Food Networks and Asian/American Cooking Communities,” Cultural Studies,2013,27(4):585-610.
[52]Sassler,Sharon,Miller,Amanda Jayne,“The Ecology of Relationships:Meeting Locations and Cohabitors' Relationship Perceptions,” Journal of Social & Personal Relationships,2015,32(2):141-160.
[53]Hong,Li,“Marketing to China's Middle Class,” China Business Review,2014,(1):11.
[54]Kingsyhon Lee,Ming-Sho Ho,“The Maoming Anti-PX Protest of 2014,” China Perspectives,2014,(3):33-39.
[55]Zhang Pengyi,“Social Inclusion or Exclusion? When Weibo(Microblogging)Meets the ‘New Generation’ of Rural Migrant Workers,” Library Trends,2013,62(1):63-80.
[56]Zhang Pengyi,“Social Inclusion or Exclusion? When Weibo(Microblogging)Meets the ‘New Generation’ of Rural Migrant Workers,” Library Trends,2013,62(1):63-80.张鹏翼:《社会融入还是排斥?当微博遇到“新生代”农民工》,《中国图书馆学报》2013年第3期,第70~71页。
[57]郭瑾:《大众媒介与中产阶层的身份建构——一项传播社会学视角的文献考察》,《现代传播》2014年第10期,第26~31页。
[58]郭瑾:《大众媒介与中产阶层的身份建构——一项传播社会学视角的文献考察》,《现代传播》2014年第10期,第26~31页。
[59]郑坚:《网络空间中的小资形象传播》,《新闻界》2004年第6期,第56~57页。
[60]柳珊:《媒介迷群与中国中产阶层的文化认同——以美国电视剧〈越狱〉的中国网络社群为个案》,《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2009)——1949-2009:共和国的媒介、媒介中的共和国论文集》,2009。
[61]杜骏飞:《中国中产阶层的传播学特征——基于五大城市社会调查的跨学科分析》,《新闻与传播研究》2009年第3期,第82~92页。
[62]窦碧云:《当代中国社会分层背景下的网络传播》,硕士学位论文,兰州大学,2007。
[63]程士强:《网络社会与社会分层:结构转型还是结构再生产?》,《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2期,第1~9页。
[64]张斐男:《网络社会社会分层的结构转型》,《学术交流》2015年第3期,第160~163页。
[65]金卉、范晓光:《中产阶层的网络表达:以“微博”为例》,《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12年第2期,第62~65页。
[66]刘左元、李林英:《新媒体打破了以往社会分层的对话机制和模式》,《新闻记者》2012年第4期,第95页。
[67]Rosengren,K.E.,& Windahl,S.,Media Matter:TV Use in Childhood and Adolescence(Norwood,NJ:Ablex,1989).
[68]参见D.J.Canary,B.H.Spitzberg,“Loneliness and Media Gratification,”Commuwioation Research,1993,20(6):800-821;E.M.Perse,A.M.Rubin,“Chronic Loneliness and Television Use,” Joumal of Broadcasting & Electronic Media,1990,34(1):37-53.
[69]郑素侠:《网络时代的社会资本——理论分析与经验考察》,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第114页。
[70]彭芸:《我国大学生的媒介使用、社会资本与政治信任对象之关连性研究》,《新闻学研究》2004年第79期,第91~133页。
[71]Kraut,R.,M.Pattterson,V.Lundmark,S.Kiesler et al.,“Internet Paradox:A Social Technology that Reduce Social Involvement and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American Psychologist,1998,53(9):1017-1031.
[72]Katz,J.E.,R.E.Rice,and P.Aspden,“The Internet 1995-2000:Access,Civic Involvement,and Social Interaction,” American Behavioral Scientist,2001,42(3):405-419.
[73]Shah,D.V.,N.Kwak,and R.L.Holbert,“Connecting and Disconnecting with Civic Life:Patterns of Internet Use and the Production of Social Capital,” Political Communication,2001,18(2):141-162.
[74]Wellman,B.,A.Q.Haase,J.Witte et al.,“Does the Internet Increase,Decrease,or Supplement Social Capital? Social Networks,Participation,and Community Commitment,” American Behavioral Scientist,2001,45(3):436-445.
[75]周启瑞:《网络社会分层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湖南师范大学,2007。
[76]参见Fleck,Matthes,“The Pursuit of Empowerment through Social Media:Structural Social Capital Dynamics in CSR-Blogging,” 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2013,118(4):759-775;Warren,Anne Marie,Sulaiman,Ainin,“Understanding Civic Engagement Behavior on Facebook from a Social Capital Theory Perspective,” Behaviour & Information Technology,2015,34(2):163-175.
[77]Kim,Haejung,Kim Jiyoung,& Huang Ran,“Social Capital in the Chinese Virtual Community:Impacts on the Social Shopping Model for Social Media,” Global Economic Review,2014,43(1):3-24;Shalom Levy,Yaniv Gvili,“How Credible Is E-Word of Mouth Across Digital-Marketing Channels,” Journal of Advertising Research,2015,55(1):95-109.
[78]Sun,Yuan,“The Interplay between Users' Intraorganizational Social Media Use and Social Capital,”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2014,(37):334-341;Paniagua,Jordi,“Business Performance and Social Media:Love or Hate?,” Business Horizons,2014,57(6):719-728;Liu,Haixin et al.,“A Model for Consumer Knowledge Contribution Behavior:The Roles of Host Firm Management Practices,Technology Effectiveness,and Social Capital,”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Management,2014,15(4):255-270.
[79]Cao,Xiongfei,Guo Xitong et al.,“The Role of Social Media in Supporting Knowledge Integration:A Social Capital Analysis,” Information Systems Frontiers,2015,17(2):351-362.
[80]Wenhong Chen,Kye-Hyoung Lee,et al.,“Getting a Second Opinion:Social Capital,Digital Inequalities,and Health Information Repertoires,” https://www.mccombs.utexas.edu/~/media/Files/MSB/Centers/Health%20Care%20Initiative/2014%20Symposium/Wenhong_repertoire%20approach%2004092014.pdf.
[81]“Summer Bridge Program 2.0:Using Social Media to Develop Students' Campus Capital”;Social Network Site Use,Mobile Personal Talk and Social Capital among Teenagers.
[82]Keough,Sara Beth,“Don't Touch That Dial:Media and the Accumulation of Social Capital Among Newfoundlanders in Fort McMurray,Alberta,” American Review of Canadian Studies,2012,42(2):156-170.
[83]Manaev Oleg,“Media in Post-Soviet Belarus Between Democratization and Reinforcing Authoritarianism,” Demokratizatsiya,2014,22(2):207-229.
[84]Jin,Chang-Hyu,“The Role of Users' Motivations in Generating Social Capital Building and Subjective Well-being:The Case of Social Network Games,”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2014,39:29-38.
[85]Valenzuela,S.,Park,N.,& Kee,K.F.,“Is There Social Capital in a Social Network Site:Facebook Use and College Students' Life Satisfaction,Trust,and Participation,” Journal of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2009,14(4):875-901,转引自郭瑾《90后大学生的社交媒体使用与公共参与——一项基于全国12所高校大学生调查数据的定量研究》,《黑龙江社会科学》2015年第1期。
[86]Chan,Michael,“Mobile Phones and the Good Life:Examining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Mobile Use,Social Capital and Subjective Well-being,” New Media & Society,2015,17(1):96-113.
[87]Ellison,Nicole B.,Rebecca Gray,Cliff Lampe,Andrew T.Fiore,“Social Capital and Resource Requests on Facebook,” New Media & Society,2014,16(7):1104-1121.
[88]郑素侠:《网络时代的社会资本——理论分析与经验考察》,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第244~246页。
[89]周宇豪:《作为社会资本的网络媒介研究》,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4,第79、62、153页。
[90]周宇豪:《作为社会资本的网络媒介研究》,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4,第85页。
[91]周宇豪:《作为社会资本的网络媒介研究》,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4,第153~154页。
[92]周宇豪:《作为社会资本的网络媒介研究》,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4,第62页。
[93]周宇豪:《作为社会资本的网络媒介研究》,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4,第86页。
[94]周宇豪:《作为社会资本的网络媒介研究》,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4,第63页。
[95]邓建国:《Web 2.0时代的互联网使用行为与网民社会资本之关系考察》,博士学位论文,复旦大学,2007;邓建国:《强大的弱连接——中国Web 2.0网络使用行为与网民社会资本关系研究》,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
[96]陈静茜:《表演的狂欢:网络社会的个体自我呈现与交往行为——以微博客使用者之日常生活实践为例》,博士学位论文,复旦大学,2013。
[97]李林:《媒介化生活的社交圈子与人际关系重构》,《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3月6日,第B04版。
[98]李林:《媒介化生活的社交圈子与人际关系重构》,《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3月6日,第B04版。
[99]李林:《媒介化生活的社交圈子与人际关系重构》,《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3月6日,第B04版。
[100]刘涛:《社会化媒体与空间的社会化生产:福柯“空间规训思想”的当代阐释》,《国际新闻界》2014年第5期,第48~63页。
[101]刘涛:《社会化媒体与空间的社会化生产:福柯“空间规训思想”的当代阐释》,《国际新闻界》2014年第5期,第48~63页。
[102]刘涛:《社会化媒体与空间的社会化生产:福柯“空间规训思想”的当代阐释》,《国际新闻界》2014年第5期,第48~63页。
[103]刘涛:《社会化媒体与空间的社会化生产:福柯“空间规训思想”的当代阐释》,《国际新闻界》2014年第5期,第48~63页。
[104]李景辉:《社交网站使用对线上社会资本的影响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兰州大学,2013,第36页。
[105]庄佳婧:《拓展人脉还是维护关系——社会资本视野下的SNS网站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复旦大学,2010。
[106]McQuail D.,Audience Analysis(London:Sage Publications,1997),p.22.
[107]它是以网络虚拟环境为主要的研究背景和环境,利用互联网的表达平台和互动工具来收集资料,以探究和阐释互联网及相关的社会文化现象的一种方法。该定义来自卜玉梅《虚拟民族志:田野、方法与伦理》,《社会学研究》2012年第6期,第217~23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