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研究方法
英国哲学家科林伍德(Robin George Collingwood)提出“问答哲学”,即任何哲学体系都是哲学家对自己提出的某个问题的解答。因此,想要尽量合乎原义地理解某位哲学家的哲学命题,就必须准确地把握他在历史情境中面临的核心问题。
首先,尊重退溪的思想构图,避免固定形式的框定。本书尽可能保持客观的研究态度,不自任为退溪门徒或阳明后学,避免产生独断和偏见,从而有助于问题域的敞开。解读思想是主观参与的过程。一种理论在挺立其思想的时候,往往容易把他者的理论僵化,并给它贴上标签,这实际上堵死了理论之间相互对话和生长的可能,且未能从内部理解知识。本书尽可能客观地展现退溪思想的原貌,避免过度主体性的立场,避免主观助长和任意拔高;注重文本的文势语脉,不陷溺于文字的食古不化,忠实于文本结构与义理系统。
其次,综合运用哲学方法、经典诠释和历史方法,在“‘经典诠释’与‘哲学思考’相互激荡、影响”[1]的综合性视角中进行深入研究,在对退溪思想进行通盘考察的基础上认识其理论特点。一个人的思想是在历史情境中,在前代思想家的影响下形成的。考察退溪思想的来源是非常重要的。本书既考察退溪思想的历史来源,如考察《心经附注》《延平答问》等在中国并未受到关注的文本对退溪的影响,也考察退溪思想与其他哲学家思想的继承关系及差异。除时间联系以外,本书还特别注意退溪思想的空间联系。朱子学在东亚成为思想共识,经过了从中国到朝鲜半岛、日本列岛的传播过程,退溪思想是其中的重要环节。这要求运用脉络化解经方法。“由于历史观点的介入,大幅提升了经典解读者解读经典之时间的深度与空间的广度,使解经事业不再是‘去脉络化’(de-contextualized)的概念游戏,而成为有血有泪而与经典作者共其甘苦的知识实践活动”[2],从而能够把握思想的历史性,共感超越性。
本书多处综合运用历史的经典诠释来澄明概念的所指和问题产生的根源,在此基础上结合哲学性阐释来超越时代性,来把握抽象内涵,这使传统理论的创造性转化成为可能。
再次,本书注重运用思想的比较研究。主要参照《心经》《近思录》《朱子语类》等文献对退溪哲学的影响和《启蒙传疑》《宋季元明理学通录》《朱子书节要》中体现的退溪理论,具体分析和考证退溪思想。在概念的理解上,与朱熹和宋明其他理学家的概念进行比较,也与奇大升(“四七之辩”中退溪的主要对手)和退溪同时代的其他性理学者的概念进行比较,了解退溪理论的创造性和特色。陈来指出,“不全面了解朱子哲学的各个方面,而只就退溪而研究退溪,就无法了解退溪著作中,哪些是朱子讲过而退溪复述的,哪些是对朱子思想的发展。反过来,只研究朱子的思想,而不研究退溪、栗谷、伊藤仁斋的思想,就不能了解朱子哲学体系所包含的全部逻辑发展的可能性,不能了解朱子思想体系之被挑战的所有可能性,以及朱子学的多元发展的可能性”[4]。因此,比较研究是本书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在比较中明晰人物的思想特点。在理、气、心、性等方面,不仅有前后思想家的比较,而且有对著名“四七之辩”的分析。充分进行思想史上的纵向、横向比较,主要以与朱熹的比较为主,兼与朝鲜的奇高峰、李栗谷,与中国的陆王心学进行比较,同时也与康德伦理学、与现象学伦理学有部分的比较。哲学生于对话,死于独白。这就不仅要求在自己思想传统体系内进行纵贯横向之比较,而且要求在自己思想体系之外寻求对话的可能,以此检验自己的理论,丰富思想,发现特色,集成观点,获得新生。通过比较,突出退溪思想道德形上学的特色,对其在儒学中的地位给予恰当的评价。这需要掌握和甄别浩如烟海的宋明道学与朝鲜儒学思想,具有不小的理论难度。
又次,本书不局限在对退溪思想的澄清,希望从现代关照和道德理论建构以及修养论等方面加以重新解释,从而获得与现代理论对话的机缘。阐释传统儒家一贯的范畴体系,为反观退溪伦理思想提供了一个视域,避免自言自语,掩盖问题。当然,任何一种研究方法都有局限性。本书力图克服这种分解方法带来的危险,在概念与现代理论的对应中注意保存退溪特有概念的独特内涵。
最后,综合考察一切存有的退溪文本以及记录在其弟子和同时代学者文献中的退溪思想,尽量全面反映退溪的伦理思想。学界向来注重“四七之辩”和《圣学十图》,但对退溪的4000多首诗和其他体裁的文献关注不够。四端与七情的严辩是为了论证心性理论,这些都没有超出道德心性与修养问题,即这些实际关涉超越与境界之论题。这一理论特点决定退溪的主要思想不仅存在于《心经后论》和《圣学十图》中,而且散见于他的诗、文、图、录中。基于这一认识,本书注重核心文本,但不偏废任何文本。诗言志,从中可以观澜退溪内心情怀的诸多方面,如实践践履、超越精神;图言理,退溪通过最直观的图形表达了性理范畴之间的逻辑关联。
本书在占有笔者亲赴韩国、日本收集的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借助历史的考据方法,对退溪思想进行较为全面而客观的把握,并结合哲学性诠释寻求理论之创造性转化的可能。笔者力图避免平面化的介绍与评述,深入退溪思想形成的历史脉络,观察到微观而细致的思想线索。同时,以思辨的方法,把握16世纪整个东亚的理论走向,以多元的视角与鲜明的问题意识贯通整个研究。
注释
[1]林月惠:《异曲同调——朱子学与朝鲜性理学》,183页,台北,台湾大学出版中心,2010。
[2]黄俊杰:《孟子运用经典的脉络及其解经方法》,见李明辉编:《儒家经典诠释方法》,167~177页,台北,台湾大学出版中心,2004。
[3]刘笑敢:《经典诠释与体系建构:中国哲学诠释传统的成熟与特点刍议》,见李明辉编:《儒家经典诠释方法》,53页。
[4]陈来:《东亚儒学九论》,“前言”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