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62章 怒气冲冲
一个家丁牵着一匹马,来到了大厅门外。
大夫人微微笑了,她对沈太守道:“老爷。家丁把马牵过来了,您啊,该去冦家了。”沈太守微微笑了,说道:“好。峰高,走了。”
沈太守喜滋滋的出了大厅,他来到马身边,翻身上马坐于马背上。
袁峰高接过马缰绳。他问沈太守:“太守。可以出发吗?”沈太守点点头,爽朗的说道:“嗯。我们出发。”
抬着彩礼的家丁走在前面,袁峰高和沈太守跟于家丁的后面。一行人走出府门,走上大街,朝西边的冦家走去。
街上的行人,纷纷停下脚步,看着沈太守从眼前走过。
有人,窃窃私语。有的人,偷偷指指点点。有的人,眼里满含鄙视。有的人,轻吐唾沫。
沈太守走远了。陈师爷西边来了。
陈师爷快步走到这些人面前,嘴里说道:“哈哈,都好吧。看见没有,太守到裁缝冦家提亲了。嗯,后天,就是沈太守和那个寇姑娘的婚礼。到时啊,大家去吃喜糖,去喝喜酒。”
这些人一听陈师爷的话,纷纷四散走开。
有一个后生,走了七、八步路,回过身来说:“嗯,寇姑娘。裁缝铺的那个棠娘?喔,没有想道,她长得漂亮,眼力却特差。陈师爷,那个棠娘眼盲啊。”
说完话,这个后生转过身去,朝前大步走了。
陈师爷望着他的背影,嘟囔道:“什么人?说话真难听呀。摘不到葡糖说葡萄酸,哼哼,真是什么人都有。”
寇棠儿家的一个邻居,她匆匆跑进了冦家。她推开屋门,就着急的说:“寇婶子。不好了,那个沈家叶来你家了。听街上人说,他是来提亲的。”
躺在床上的寇氏,她着急的问:“她嫂嫂,你说什么?谁来我家提亲?”这个邻居赶忙说:“是沈太守,沈家叶,他正在来的路上。这个活阎王,他盯上了棠娘,唉,唉,棠娘掉进了火坑里。”
寇氏急忙下了床,她有点颤微微的走到邻居面前:“她嫂嫂,这个事,它真吗?”这个邻居赶忙拿过个马扎,扶着寇氏坐下,说道:“寇婶子,这事,千真万确。你说,他怎么会认识棠娘?”
寇棠儿从西屋走出来,她进了堂屋。她看见邻居在,便对邻居说:“嫂嫂。今日我家有事,欢迎您改天过来,陪我娘聊天,好吗?”邻居点点头,说道:“好呀。棠娘,那我就走了。”
这个邻居走出了屋门,走出了院子,走到了大街上。
寇棠儿在寇氏的面前跪下来。寇氏怒气冲冲,她质问女儿:“刚才,你嫂嫂说那个沈家叶来提亲,有这回事吗?”寇棠儿低着头,轻轻点头。
寇氏把棍杖拿起来,使劲捣地,抬起头来,告诉为娘,这是为什么?为什么?沈家叶是个什么货,你难道没有听说过?棠儿呀,你这是要把娘气死啊!
寇氏闭上了眼,她的身体微微发抖。
蔻棠儿,把头抬起来了。她害怕娘担心自己,牵挂自己。因此,她心里的计划,便没有对自己的娘说。
这时候,寇氏睁开了眼睛,脸上布满了难过。她望着自己的乖女儿,心里充满了悲哀。
忽然,寇氏一巴掌扇在了寇棠儿的脸上。棠儿啊棠儿,你嫁给活阎王沈家叶,不怕别人戳你的脊梁骨?不怕别人戳我的脊梁骨?羞死了,你爹在九泉之下,他的颜面也被丢尽了。
寇氏捂着自己脸,嘤嘤哭泣。
此时此刻,寇棠儿的心,像被刀割一样疼。
她跪着来到寇氏身边,抱着母亲哭。娘啊。女儿嫁给他,没有什么对,也没有什么错。可是,女儿牵挂娘,女儿担心娘。棠儿啊,不是一个好女儿,有些自私自利。娘啊,女儿不孝啊,我想过上好日子。
寇氏把手拿下来,泪眼婆娑。寇棠儿的泪水淌在脸上,双眼朦胧。
一会儿,沈太守来到了寇棠儿家。他命家丁把彩礼抬进了院子。然后,他大摇大摆的进了堂屋。
他一走进堂屋,看见寇氏躺在床上,脸面朝里。
沈太守脸上有点不高兴。寇棠儿走过来,对他说:“太守。我娘身体不舒服,刚刚睡着了。”
沈太守脸上有点点笑,他关心的问:“蔻,你找郎中给咱娘看了吗?”寇棠儿摇摇头,答道:“没有。下午,我去叫个郎中来。”
寇氏轻轻说道:“不用了,我一时半会儿呀,还死不了啊。”沈太守听了这话,微微笑了,对寇棠儿说:“嗯。娘啊,精气神蛮好嘛。蔻,你是不是惹娘生气了?”
寇氏慢条斯理的说:“没有。棠娘很孝顺,怎么会惹我生气。哎,喔,棠娘,我还忘了问,这个人是谁?”
沈太守微微弯腰,答道:“我是沈家叶。”
门外的袁峰高走进来,接话道:“寇夫人,这是沈太守。今日过来,向您提亲。”
沈太守微微笑着说:“寇夫人。沈某喜欢寇棠儿,想娶她为妻,用八抬大轿抬进太守府里。此事,您看……”
寇氏叫了一声棠儿。寇棠儿赶紧来到床边。
寇氏问自己的女儿:“棠儿。太守的话,你听见了吗?”寇棠儿跪下来,回答道:“棠儿,听见了。”
寇氏又问了一句:“你愿意嫁进太守府里吗?”寇棠儿回道:“女儿愿意。”
寇氏下来床。寇棠儿扶着她坐在了梨花椅上。
沈太守走过来,在寇氏面前跪下,说道:“娘在上,女婿给您磕头了。”他说完话后,给寇氏磕了三个头。
结婚的这一天到了。太守府的府门上贴着婚联,上联是吉日恰逢桂子熟,下联是张灯结彩新人娇。横联是百年好合。
府门口的两侧上方,挂着两盏大红灯笼。一条红红的绸带,系成了大团花,悬挂于门口的正上方。
太守府里,一派热闹喜庆的场景,来往的商贾官员,络绎不绝。
几个夫人,穿梭于人群里,忙着招呼客人。她们迎来送往,有说有笑。尤其四夫人,打扮得花枝招展,说话嗲声嗲气,满满的娇态。
一会儿,娶亲的队伍走出了冦家。
沈太守骑着高头大马,身穿大红宽袖长袍,身上戴着红团花。他精气神十足,可谓满面春风,不时的向路人点头微笑。
后面是寇棠儿乘坐的花轿。此时的寇棠儿,头顶上盖着红盖头,她微微闭着双眼,右手里紧紧握着一把剪子。
花轿的后面,是六个沈家丫环,都穿着红衣裳。丫环的后面,是七抬花轿。这些花轿里,是沈太守送给寇棠儿的新婚礼物。
最后面是五十二个家丁,他们穿着红衣裳,抬头挺胸,脸上露着一样的笑容。
道路两侧的人,目随着娶亲的队伍,交头接耳,议论纷纷。有几个女人,伸出手来,指指点点。
人群里,有一个老者,对另一个老者说:“这个沈家叶,他就是个秋后的蚂蚱,蹦跶不几天了。唉,唉,这是谁家里的姑娘,她算是踏进火坑里。”
另一个老者接话道:“沈家叶呀沈家叶,搜刮民膏,招兵买马,欺男霸女,哼哼,早晚东窗事发。”
这两个老者,走出人群,朝街道的另一头走去。
迎亲的队伍,走过阳都衙门,来到了太守府。
这时候,两串落地红鞭炮响了起来:啪,啪,啪,啪,啪,啪……
几个夫人快步走了出来。沈海云,四小姐,几个商人,几个官员,也纷纷走出了府门。
沈太守从马背上下来。花轿落地,两个喜婆婆走过来。一个撩起轿帘,一个对着轿里说:“新娘。到府了,福到了,请新娘走下轿。”
寇棠儿把那把剪子藏进袖里,她睁开了眼睛,弯着腰走出了花轿。沈家叶把寇棠儿拦腰抱起来,朝府门里走去。
一个商人笑嘻嘻的对一个官员说:“张县长,太守还是当年的那个太守,威风凛凛,雄风鼓鼓。”
那个张县长小声道:“你最会拍马屁了。还威风凛凛,我看有些老态龙钟了。唉,唉,唉。一朵鲜花插在牛粪里,有养料的牛粪也行啊,可惜一堆硬巴巴的。”
云南张太守是主婚人。他春风满面,满含笑意,朝来客们看了一眼,说道:“今日是大喜的日子。今日,是阳都沈太守,最最幸福的日子。我代表沈太守,欢迎各位光临婚礼,热烈的欢迎你们的来到。”四周响起了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