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五千年中华民俗(图文典藏版)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一、春季节日

为什么说春节起源于腊祭

春节俗称过年。虽然春节定名于1913年袁世凯当政时期,但是这个节日的由来却十分久远了。关于春节起源有很多种说法,其中源于腊祭的说法颇为流行。腊祭原是神农氏(一说伊耆氏)时代的一种岁终祭祀,即所谓的“索神鬼而祭祀”。经过一年的辛勤劳动,在岁尾年初人们用耕种或渔猎的收获物祭奠祖先,祭奠众神,感谢自然的恩赐,祈求来年的丰收。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庆祝岁首的习俗。

神农氏

春节为什么要守岁

苏轼的《守岁诗》写道:“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所谓守岁,俗名“熬夜”,就是在除夕夜点起蜡烛,包饺子、聊天、打牌、放鞭炮……彻夜不眠,听起来挺遭罪的,这守岁可是也有说法的。守岁的来源民间说法不一,有的说是为了等着迎接贤惠善良的灶王奶奶从天上回到人间来,有的说是为了驱除一切邪瘟病疫,祈求来年平安,也有的说是为了驱逐一个叫“年”的凶恶猛兽。不管守岁的来源如何,这一习俗既有对逝去岁月的惜别留恋之情,又有对未来和新生活的美好愿望。

年兽

过年时为何要吃“年糕”

年糕是汉族的传统食物,是用黏性大的米或米粉蒸制而成的。我国很多地区都有过年吃年糕的习俗。年糕又称“年年糕”,与“年年高”谐音,寓意着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一年比一年提高。春节吃年糕,也算是讨个好彩头。其实,关于过年吃年糕的由来,还有一个有趣的传说。相传,古时山上住着一只叫“年”的怪兽,以捕食山上的动物为生。但是到了冬天,其他动物都冬眠了,怪兽找不到食物,就跑到山下捕杀牲畜,伤人性命。那时有一个“高氏族”,想了一个对付“年”的好办法:他们提前用谷物制作了一种食物,撕成条状,算着快到“年”下山捕食的时候,就把这种条状的食物放在门口,然后紧闭门户。饥饿的“年”下山之后找不到别的食物,只能吃地上用谷物制作的食物,吃饱之后就跑回山上了。这时,人们便打开大门相互道贺,一方面是庆祝躲过了“年”关,另一方面便是祈求来年的丰收。久而久之,这种习俗便流传了下来。因为这种食物是高氏族制作的,而且是为了喂“年”的,所以,人们就称之为“年糕”,从此,也便有了过年吃年糕的传统。

年糕

关于除夕有什么传说

一年的最后一天叫“岁除”,最后一晚则叫“除夕”。除夕这一天有很多讲究,贴春联、贴门神、守岁、吃年夜饭、压岁钱、祭祖、送财神……人们带着浓浓的期盼和相聚的欢喜,度过年味最浓的一晚。除夕夜为什么有这么多讲究呢?这个奇特的名字究竟是怎么来的呢?这里有一段传说:

相传古时有一只叫做“夕”的四角猛兽,每到冬天食物短缺的时候,它都回到附近村里觅食。村民们害怕被它所伤,就躲到村后的竹林里。这天,人们听闻“夕”要来,都往山上跑。途中,一个老太太救下一个小男孩,他的名字叫“年”。等他们跑到竹林里,小男孩问老太太:“我看这里离村子不远,‘夕’会过来吗?”老人说,这里有人砍竹子,“夕”看到不会来了。竹林里寒气逼人,小男孩看着冻得瑟瑟发抖的村民,起身对大家说:“我有对付‘夕’的办法了,大家带一些竹子回家,晚上的时候在门上挂一块红布。”村民回到村里,但都不敢睡觉,于是都围坐在村子中间的空地上烤火、吃东西。这时候,“夕”又来了,小男孩喊着让大家把竹子丢进火里,大家却惊慌失措。这时,“夕”用角将小男孩挑了起来,小男孩死了。大家这才反应过来,急忙往火里扔竹子。火里的竹子噼里啪啦地响了起来,“夕”不敢靠近,吓跑了。于是,这个夜晚就被叫做除夕夜,过完除夕夜的第二天就以这个小男孩的名字命名为“年”。

北方人为何要在除夕夜吃饺子

饺子

俗话说:“大寒小寒,吃饺子过年。”提到过年,就不能不提饺子。特别是在北方,全家人围在一起包饺子、吃饺子已经成为欢度除夕的一个重要内容。过年吃饺子,不仅因为饺子味道鲜美,还因为饺子寄托着人们对新年的美好愿望。

中国古代用十二地支来记录每一天的时间,子时相当于半夜二十三点到一点这个时间,子时也就是新一天的开始。年三十晚上的子时不仅是新旧两天的更替,还是新旧岁的更替,中国人就把它叫“交子”。饺子和“交子”正好是谐音,并且饺子形状像元宝,包饺子意味着包住福运。于是,这寓意吉祥的饺子变成了典型的春节食品,而过春节吃饺子也成了人们辞旧迎新之际祈求愿望的特有方式。

趣味链接 五花八门的年夜饭

春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重要也是最隆重的一个节日。俗话说:“有钱没钱,回家过年。”到了春节,不管男女老少,富人穷人都会不顾路途遥远,风尘仆仆地赶回家过年。中国人最讲究吃,过年时一大家人聚在一起吃的年夜饭当然更有讲究。饺子是大家最熟悉的一种年夜饭。除了饺子,春节期间还有其他的年夜饭:

第一,馄饨。原称“混沌”。相传混沌取意于盘古开天辟地时的“气之轻清上浮者为天,气之重浊下凝者为地”,后依据中国造字的规则,称为馄饨。所以春节吃馄饨寓意着新的开始。另外,“馄饨”与“浑囤”谐音,寓意“粮食满囤”。

第二,长面。其实这种长面和生日时吃的长寿面差不多,也是寓意长命百岁,过年的时候讨这种彩头也不为过。

第三,年糕。听其名便知寓意“年年高升”,和我们春节吃鱼寓意“年年有余”很类似。

第四,元宵。大家都知道元宵是元宵节的节日食品,南方人喜欢将元宵作为年夜饭的主食,所以,慢慢地元宵就成为年夜饭的一道美食了。

除了这些,春节年夜饭中还有很多寓意很美好的菜品,例如:五福临门、年年有余、三阳开泰、团团圆圆等。

所以,年夜饭讲究的不仅是美味,更是一种吉祥的寓意和家庭团圆的氛围。

人们为什么要在除夕祭祖

除夕祭祖是中国流传至今的传统风俗。这种祭祀主要在家中进行,因各地习俗不一,时间多是在除夕晚饭前后,民间称之为“接老祖宗回家过年”。在除夕团圆饭之前,家长会把家谱、祖宗牌位等摆放在客厅,并摆上香炉、贡品,然后烧香磕头祭拜。对于除夕祭祖的仪式,满族是最讲究也是最为典型的。满族祭祖会先将香炉、香筒、烛台或者木香碟摆放在西炕上或堂箱的箱盖上,再将平时放在“祖宗匣”里的族谱“谱单”请出,打开挂在西墙上。有的人家因不是长房主支没有谱单,则按照谱书的记载把自己各代直系祖先的“名讳”写在一张长纸条上张挂,俗称“祖宗条子”或“谱条子”。也有的人家是摆放木牌位。摆挂好后开始上香摆供,全家大小依次磕头行礼。这些供品一直摆到正月初五,而且从初一到初五每天早晚两次在祖先牌位前上香。初五晚上,行礼后把“老祖宗”送走,将谱单或牌位放归原处。

除夕是欢庆团圆之日,除夕祭祖一方面是源于“百善孝为先”的传统观念,在举家欢庆之日将老祖宗接回家,表达对祖宗先辈的孝敬之意和怀念之情;另一方面是因为人们深信祖先神灵可以保佑子孙后代兴旺发达,在除夕祭拜祖先也有祈福祝愿之意。

春联是什么时候出现的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首《元日》生动形象地将过年的盛况呈现了出来。震天的爆竹、火红的灯笼、美好的祈愿,呈现出一片喜庆和祥和。你了解“新桃换旧符”这个传统吗?其实,这“新桃”也好,“旧符”也罢,只不过是“春联”的另一种叫法而已。

春联起源于桃符。桃符就是在桃木板上写上神荼、郁垒二神的名字或画上这二神的画像,悬挂在门两旁压邪祈福。桃符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期就已经出现,可以说是春联的雏形。到了五代时期,蜀后主孟昶在桃符上亲手写了“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便是中国最早的一副“春联”。不过宋朝时还称“桃符”,直到明朝朱元璋时期,才出现“春联”一词。

不管春联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它都寄托着人们美好的愿望和对未来的憧憬。

春联

贴门神的习俗是怎么来的

门神

门神是守卫门户的神灵,是最受人们欢迎的保护神之一。旧时人们都将其神像贴于门上,用以驱邪辟鬼,祈求平安吉祥。现在我们常见的门神有钟馗、秦琼、尉迟恭等一些武将。其实,门神信仰由来已久,最初的门神一个叫神荼,一个叫郁垒。据《山海经》记载,大海之上的度朔山上,有一座万鬼出入的鬼门。在鬼门上,有两个神人,一个叫神荼,一个叫郁垒。如果发现害人的恶鬼,这两个神人便将其捆起来扔到山下喂虎。黄帝十分敬重这两个人,岁终时在门上画神荼、郁垒像,供奉敬拜,以驱邪灵、求安康,久而久之这种习俗便流传下来。当然,这只是一个神话传说。其实,说起门神其根源还是远古时期的庶物崇拜,人们将美好的希望和祝福寄托在这种事物上,希望门神能帮助他们逢凶化吉,并为他们带来平安幸福。

趣味链接 “福”字倒贴的习俗是怎么来的

“福”代表着吉祥和安康,是庆祝新年时最常见的字。不管是春联上的“五福临门”,还是它单独作为一张年画贴在门上或影壁上,“福”字都寓意着一种美好和幸福。那么,影壁或者其他地方的“福”字联为什么常常是倒着贴的呢?这其中还有一段有趣的小故事:

相传,明太祖朱元璋当年设置锦衣卫严密监视臣民,锦衣卫发现谁家有异动,就将“福”字贴在谁家门上作为暗记,向太祖禀报后,依据暗记来杀人。为消除这场灾祸,好心的马皇后便发动全城大小人家必须在天明之前在自家门上贴上一个“福”字。大家都按照马皇后的指示在天明之前贴上了“福”字。第二天早晨,锦衣卫的人发现家家门上都有个“福”字,不过有一家门上的“福”字是倒着贴的。原来这家人不识字,结果把“福”字贴倒了。官兵回去禀报之后,朱元璋勃然大怒,要求将倒贴“福”字的那家人满门抄斩。马皇后一听,马上上前解释道:“那家人知道你今天要去他家,故意把‘福’倒贴的,你到了,不就是‘福’到了吗?”朱元璋听后,气立马消了,免除了那家人的罪。为了纪念马皇后,也为了祈求幸福平安,于是便有了“福”字倒贴的习俗。

鞭炮为何又叫“爆竹”

鞭炮

放鞭炮,是人们欢度春节的传统方式,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噼里啪啦的响声和璀璨夺目的烟火,让新年的喜庆味十足。据说,鞭炮起源于爆竹。远古时期,每年农历除夕的晚上,一种叫“年”的四角怪兽都会到人间危害人畜。这只怪兽凶猛无敌,但是它特别怕很大的声响。于是,人们就想了个办法,除夕夜在家门口燃烧竹节,竹节在燃烧中爆裂,发出“噼里啪啦”的响声。“年兽”听到这声音,吓得头也不回地跑掉了。后来这个习俗渐渐流传下来,于是每到正月初一,鸡刚开始叫,人们就纷纷起床,在自家院子里烧竹子。竹子发出清脆的爆裂声,竹竿灰也铺满了新扫的院子。“新历才将半纸开,小庭犹聚爆竿灰”,这就是当年人们燃烧竹节过年的情景。后来,有人发明了火药,人们就用火药制作出鞭炮来替代爆竹了。不过,不管是鞭炮还是爆竹,其代表的意义都是一样的,那就是辞旧迎新。

为何有“年初一,不杀鸡”的说法

春节是中国最传统的节日,春节期间不仅有很多庆祝活动,也有很多禁忌。例如,民间就有“年初一,不杀鸡”的说法。鸡在日常生活中是最平常不过的动物了,而且过年吃鸡肉也是稀松平常的事,但是为什么大年初一就不能杀鸡呢?说起这个,民间还有一段传说。

相传,在盘古开天辟地、女娲补天之后,女娲就开始抟土造物。女娲捏出的第一个物并不是人,而是鸡。她第一天捏的是鸡,第二天捏的是狗,依次类推,到了第七天才造了人,也就是说,第一天是鸡的生日,也就是民间所说的“鸡日”,所以,民间就有了“年初一,不杀鸡”的传统。

凡间有那么多动物,女娲为什么独独偏重于鸡呢?原来,女娲在造鸡时,就赋予了它“五德”。关于这“五德”,《韩诗外传》中有解释说:鸡的头上有冠,是文德;足后有距能斗,是武德;敌前敢拼,是勇德;有食物招呼同类,是仁德;守夜不失时,天明报晓,是信德。有了这“五德”,鸡就成了名副其实的“第一”。

“年初一,不吃稀”有什么讲究

一年到头,饮食最为丰富的要数过年了,顿顿鸡鸭鱼肉之后,来点小米稀饭何尝不是一件惬意的养生美事。可是,在民间讲来,却有“年初一,不吃稀”的讲究。小米粥、玉米粥等稀饭补气养胃,是一种稀松平常的家庭餐品,可为何到了年初一,它就成了忌讳呢?

关于年初一不能吃稀饭、稀粥,民间有这些说法。一种是说,如果在年初一吃稀饭、稀粥,出门远行的时候一定会被雨淋。谁都希望自己出行时风和日丽,为了避免被雨淋,大家在过年饮食方面当然会注意一些。稀饭,在山东、河南等地又叫“糊涂”,单单是这个词就让人联想起“头脑发昏”、“拎不清”、“不清醒”等意思。所以,由此引申,民间就有说法,小孩子在年初一喝糊涂,就会在读书算数的时候犯迷糊,干活也不利索。大人们当然不想自己家的孩子“犯糊涂”,于是,“年初一,不吃稀”就渐渐成为一种约定俗成的习惯。另外,古人认为,“稀”含有“少”、“薄”的意思,与贫穷相关。过年的时候,人们当然是祈求富贵、丰裕。人们觉得如果一年的第一天就喝稀,一年都不会吃上丰盛的东西。换句话讲,这一年都不会过得太富裕。

“年初一,不吃稀”是带着一些迷信色彩的,但是不管如何,它都寄托着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俗语中的“破五”有何来头

农历正月初五,俗称“破五”。“五”指“智穷、学穷、文穷、命穷、交穷”这五穷,“破”也就是破除、赶走的意思。“破五”当然也有一些仪式和禁忌。一般来讲,人们黎明即起,开始放鞭炮,从每间房屋里往外头放,边放边往门外走。将贫穷、晦气、疾病等一切不吉利的东西都轰出去。因为初一到初四是不能干活的,所以,初五日出之前放炮“崩穷”后,就要开始干活了,民间称其为“恨穷”。“破五”这天家家户户都在驱除“五穷”,打扫卫生。这一天,忌讳串亲访友,否则会把晦气带到别人家。

破五,算是一年以来最彻底的一次大扫除。不仅要打扫卫生,清除家里的垃圾,还要用鞭炮清除晦气、疾病、贫穷等不吉利的东西,祈求过上富裕、平安的日子。这算是最名副其实的“辞旧迎新”的一天了。初五为什么有这么多讲究呢?

初五“破五穷”当然也有说头,民间传说正月初五是财神的生日,在财神降临这一天各家置办酒席,为财神贺辰,俗称接财神。不过,也有人说“破五”也称“破吾”,就是说人们在新的一年开始的时候,要懂得自我反省,自我提高,这样才能慢慢进步,过上好日子。

现在很多地方已经不再重视“破五”了,在正月初五这一天也不那么严格地遵守禁忌或仪式了。但是,在辞旧迎新之际,能够有这样的一种仪式来迎接新年的开始,何尝不是一件有意义的事。

旧时过年为何有挂门钱的习俗

每年大年三十,老南京人都有贴门钱的风俗。门钱,也叫门笺、挂签、喜钱、红钱、吊笺等。门钱一般用红纸或彩纸剪刻而成,呈长方形,镂空的背饰有方孔钱纹、万字纹、水波纹等。门钱上面有吉语题额,中有吉祥图案或福禄寿喜等字样。门钱色彩艳丽,寓意吉祥。

门钱

关于门钱的起源,民间有这样一个说法。传说,有一只叫“年”的吃人怪兽,每逢正月初一就会出来伤人。因为“年”害怕红色,所以每到正月初一,人们都会在门上挂上红布驱逐“年”。第二天,大家都相安无事,出门互道平安。渐渐地,红布被红纸或彩纸代替,后来纸上还刻出寓意吉祥的各种图案,增加了装饰效果,这就是“门钱”了。当然,这只是一个传说,其实,汉代就已经有“以幡表达吉祥”的习俗,唐代的时候就已经出现了门钱的雏形。清代诗人周宝善作诗曰:“先贴门笺次挂钱,撤金红纸写春联。竹竿紧束攒前帚,扫房糊窗算过年。”至此,门钱正式形成。

春节挂门钱的风俗,已离我们的生活越来越远,但是门钱这种民俗形式和它的内涵,不应该被遗忘。毕竟,它曾寄托过那么多的祝福。

社火源自什么

社火是中国民间一种庆祝春节的传统庆典狂欢活动。它也是高台、高跷、旱船、舞狮、舞龙、秧歌等的通称。民俗学家顾颉刚先生在《古史辨》讲述:“社是土地之神,从天子到庶民立有不等的社。……乡村祭神的结会,迎神送崇的庙会,朝顶进香的香会,都是社火的变相。”

社火产生的年代相当久远,它是随着古老的祭祀活动而逐渐形成的。

追溯社火的起源,不得不讲到远古时期的图腾崇拜和古老的祭祀活动。在原始社会,人们会把本氏族的图腾标志雕刻在物体上或刺在自己身上。每逢祭祀的时节,身上绘有图腾的人们会边击打着劳动工具,边跳着模拟图腾物的舞蹈,希望从图腾中获取力量。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狂欢逐渐演变为乡村祭神、娱神、迎神的赛会,并加进杂戏表演。直到后来,这种仪式逐渐成为一种集体的民俗活动,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社火”。

时至今日,社火原有的信仰或祭祀的功能已越来越弱,它逐渐成为民间艺人展示技艺的节日狂欢活动。社火表演的内容极其广泛。由于社火进行中不说不唱,可以不受时空、内容的限制,从神话传说到名人轶事、英雄传奇等,可谓“无所不包,无所不演”。社火表演的形式也多种多样,如背社火、马社火、高跷社火、车社火、山社火等。

热情的演员、挥舞的旌旗、威武的仪仗、喧腾的锣鼓……热烈壮观的社火是春节期间绝对不能错过的一道风景。

社火

元宵节是怎么来的

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又叫上元节、春灯节,是在一年之中第一个月圆之日举行的节日,也算是除夕之外民间较为隆重的一个节日。元宵节这天晚上,家家户户都会点上花灯、煮元宵、猜灯谜、赏月亮……可谓张灯结彩,热闹非凡。有说元宵是春节的最后一天,可是为什么将这一天定为最后一天呢?这元宵节究竟有什么来历?传说元宵节是汉文帝时为纪念“平吕”而设。

汉高祖刘邦死后,吕后之子刘盈登基为汉惠帝。惠帝生性懦弱,大权逐渐落在吕后手中,惠帝死后刘氏天下更是变成了吕氏天下,朝中老臣个个敢怒不敢言。吕后死后,吕氏族人怕遭排挤,便在上将军吕禄家中密谋造反。齐王刘襄不知怎么得知此消息,为了保住刘氏江山,与周勃、陈平一起设计平息了“诸吕之乱”。后来,刘恒登基称帝,便把平息“诸吕之乱”的正月十五定为与民同乐日。从此,正月十五便成了一个普天同庆的民间节日“元宵节”。

元宵节为何要点彩灯

元宵节是中国的一个传统节日,除了元宵,彩灯就是元宵节最具标志性的节日物品了。吃元宵、赏花灯、猜灯谜……元宵节之所以如此五彩纷呈,和五颜六色、样式精美的花灯脱不了关系。正月十五是月圆之夜,在这样的一个月夜里,为什么还要点彩灯呢?关于这个习俗的由来,还有一段传说呢。

花灯

相传,远古时期,猛兽出没,经常伤人。人们为了自卫,就组织起来一起去打野兽。刚好有一只从天庭出走的神鸟落入了捕猎者的包围圈,被猎人失手打死了。话说那只神鸟是天帝的爱物,天帝得知其死,震怒之下,竟命天兵在正月十五到人间放火。天帝的一个女儿,十分善良,得知此事之后,她便冒险驾着祥云来到人间,把天帝要放火烧人间的消息告诉了百姓。百姓得知消息之后,一个德高望重的老人告诉了大家一个解决之道:“在正月十五这一天,每户人家都要张灯结彩,燃放烟花爆竹。”虽然,大家对此不明所以,还是分头准备去了。到了正月十五这天晚上,天帝往下一看,发觉人间一片红光,响声震天,以为人间大火肆虐,心中大快,便也没有下令让天兵下去火烧人间了。为了纪念这次成功脱险,人们便在每年的正月十五挂起彩灯,燃放鞭炮,祈求平安。

元宵节为什么要吃元宵

除了挂彩灯、逛庙会,元宵节还有一项重要的内容,那便是吃元宵。关于元宵节吃元宵的习俗,民间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

相传,汉代的东方朔才华横溢,智慧超群,是汉武帝的宠臣。一年冬天,东方朔到皇宫的后花园为皇帝折梅,忽见一名宫女欲投井自尽。东方朔将其救下,并问其故。原来,这个宫女叫元宵,看到岁终春来,想到自己无法回到父母身边尽孝,心头悲苦,便产生了轻生的念头。东方朔听完此话,忙宽慰姑娘,并向元宵保证,正月十五那天,她一定能见到自己的父母。东方朔回去就开始筹备此事,他在街上摆了一个占卜的地摊,很多人都争先恐后找他算命,谁知那天每个人占卜的结果都是“正月十六火焚身”。一时间京城大乱,人人纷纷寻求解救之法。东方朔告诉大家:“正月十三日傍晚,火神君会派一位赤衣神女下凡查访,这位神女就是来烧长安的,你们想办法把这段偈语呈交给天子,问题自然会迎刃而解。”说完,他便扔下一张红帖,扬长而去。红帖很快到了皇帝手上,汉武帝拿着红帖,只见上面写着:“长安在劫,火焚帝阙,十五天火,焰红宵夜。”武帝大惊,忙找来东方朔寻求解决之法。东方朔略作沉思之后说道:“火神最爱吃汤圆,宫里有个叫元宵的宫女刚好很会做汤圆。皇上可以在正月十五的晚上向火神敬奉上汤圆。然后,命百姓十五晚上挂上彩灯,满城点鞭炮、放烟火,就像大火烧城一样,这样就可以瞒过天神。此外,通知城外的百姓到城内看花灯,这样就可以消除灾祸。”汉武帝听后觉得很有道理,就按照东方朔说的吩咐下去了。正月十五这天晚上,元宵的父母也从城外赶到城里,他们见到了城里的元宵姑娘。因为元宵做的汤圆最好,所以,汤圆又叫元宵。正月十五这一天,就被定为元宵节了。

元宵

趣味链接 袁世凯为何禁止民间说“元宵”

元宵最初的名字叫汤圆、浮元子。圆圆的汤圆,白花花地漂在沸腾的水里,像天上圆满的月亮,团圆又喜庆。后来,因为汤圆多在元宵节的时候食用,人们便直接称其为元宵了。

关于“元宵”这个名字,民间还流传着这样一个有趣的故事。

袁世凯窃取革命胜利果实之后,一心想登基称帝,又怕激起民愤,终日惶恐不安。一日,袁世凯在街上走着,忽听一声“元宵”的叫卖声。听到这两个字,袁世凯猛地打了个激灵,“元宵,袁消”,这不是在暗示我袁世凯的江山将会消失吗?想到这里,袁世凯立马回去拟了一份通告,昭告天下,以后不能再说“元宵”二字,只能说“汤圆”或“果粉”。袁世凯虽然强行禁止民间再说“元宵”,可是老百姓根本不买他的账,照样说“元宵”。

古时的元宵节为何能吸引那么多未婚男女

欧阳修《生查子》云:“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辛弃疾《青玉案·元夕》也曾写道:“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不管是“元夜”还是“元夕”都是在元宵节。在这样一个举国欢庆的热闹节日里,为何会出现这种小儿女情怀呢?这就要说起元宵节另外一个古老的功能了。

在封建社会,元宵节无疑是一个最为浪漫的节日。封建社会中的女孩子是不允许出外自由活动的,更不用说与男子约会交往了。但是,在正月十五这一天,女孩子却是可以结伴外出游玩的。于是,元宵节为未婚男女相互结识、交友提供了条件。他们借着赏花灯顺便为自己物色对象。这样一来,元宵节就成为了备受青年男女欢迎的节日。

我国台湾地区的元宵节有“未婚女性在元宵夜偷摘葱或菜”的习俗。有俗语称:“偷挽葱,嫁好尪;偷挽菜,嫁好婿。”这句俗语是说年轻女子要在元宵之夜到菜园里偷摘葱或青菜,这样未来家庭才能幸福。

我国一些少数民族也保留着青年男女在元宵节互表爱意的习俗。南方地区的白族、壮族、苗族等少数民族,在春节到元宵节期间,青年男女会互相“抛绣球”,凡是接不住绣球的男女,都要赠纪念品给对方。如果一直接不到绣球,又赎不回纪念品,那就表示接受了对方的爱情。

由此看来,元宵节真是名副其实的“中国情人节”。

许多地方为何有“元宵节抹黑脸”的习俗

元宵节除了吃元宵、赏花灯、猜灯谜、逛庙会等传统习俗外,还有一些匪夷所思的传统。在有些地方,有“元宵节抹黑脸”的习俗。关于这个奇怪的风俗,也有一个传说。

相传,正月十五这一天天气很干燥。这天山神趁人们睡觉的时候,放火烧了山林,火烧得很旺。猎神知道后,便唤来山林里最美丽的乌鸦去山下喊人救火。乌鸦飞到山下,挨家挨户地喊人救火,可是最后到山上救火的人却寥寥无几。乌鸦和上山的几个人终于奋力将火扑灭了,原本美丽的乌鸦也被烤成了乌黑的颜色。猎神看着美丽的乌鸦不复往日,心里十分生气:“这些人连自己赖以生存的山林都不来救,我一定要惩罚他们。”于是,猎神让乌鸦将串珠分给那些救火的人,如果第二天看到那些脸被熏黑,而且戴着串珠的人,猎神就知道他是救火的人。乌鸦按照猎神的吩咐,去分发串珠了。有一户人家的主妇很干净,她的家人救火回来之后,她就让他们把脸洗干净睡下了。听到乌鸦的话,主妇急得团团转。她扭头看到厨房的锅灶,一个主意涌上心头。主妇从锅底弄来一些黑灰,抹在睡着的人脸上。第二天,主妇把自己的脸也抹黑了。这一年这家人都平平安安的,于是人们就效仿主妇的做法,每年正月十五这一天都把脸抹黑,祈求一年的平安幸福。

为什么说“正月里剃头,死舅舅”

二月二“龙抬头”,民间有二月二之前不能剃头的说法,说是“正月里剃头,死舅舅”。这更像是一种诅咒,我们权且不管这种说法中有多少迷信色彩,先来了解这种习俗的来源,你就知道其中症结了。

清军入关之后,大清皇帝为了实现“削平四周,留守中原”的治国主张,决定推行一种清朝独有的发式:将头发从前部到脑顶剃去,再将四周的发际全部剃光,只留下中间集中的一块和一个长长的大辫子(金钱鼠尾)。为了推行这种发式,清政府把全国的剃头匠召集起来,给每人发一个挂有圣旨的“吊投旗杆”,让这些剃头匠走街串巷,恩威并施地让人们将头发剃成清朝的发型。面对清朝“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的昭告,江南士子认为剃头是对他们人格的莫大侮辱,群起反抗剃头。意大利人著述的《鞑靼战纪》也记载了当时的状况:“士兵和老百姓都拿起了武器,为保卫他们的头发拼死斗争……”清朝的统治毕竟是大势所趋,一些文人士大夫也渐渐妥协,不再为“头发”而抗争了。

而后来出现的“正月不剃头”的习俗,实际是表达对明王朝的思念,即“思旧”。为了掩人耳目,“思旧”就讹传为“死舅”了。这样看来“正月里剃头,死舅舅”并不是一种迷信,更不是一种诅咒。在这句话原始的含义里,包含更多的是一种忠贞和气节。

民间为何有立春吃春饼的习俗

立春亦称“打春”、“咬春”或“报春”,是民俗中春季的第一天,也是万物复苏的开始。经过酷寒的严冬,人们对春天是怀着无限向往的,而立春吃春饼这一习俗,则是人们希望在新的一年里防病去灾。

《调鼎集》记载,春饼是“擀面皮加包火腿肉、鸡肉等物,或四季时菜心、油炸供客。又咸肉腰、蒜花、黑枣、胡桃仁、洋糖共碾碎,卷春饼切段”。春饼是立春时节的食品,民间有“打春吃春饼”的习俗。所谓“打春”也就是立春。立春吃春饼也有些讲究:将菜包起来从头吃到尾,叫“有头有尾”。

春饼

吃春饼的习俗可以追溯到晋朝,据晋潘岳所撰《关中记》记载,唐人“于立春日作春饼,以春蒿、黄韭、蓼芽包之”。晋朝流行互赠春饼,这也是取“迎春”之意。清陈维崧《陈检讨集》记载曰:“立春日啖春饼,谓之‘咬春’。”

在传统的民俗中,春饼无疑就是春天的一种象征,吃着春饼好像就觉得春天来了,一切都是新的开始,一切都有希望,一切都有未来……在这种美好的向往和期待中,吃春饼当然也成为了一种寓意吉祥的民俗活动。

为何不能在寒食节生火做饭

寒食节,又称“冷节”、“禁烟节”、“百五节”,在清明节的前一两日。起初,寒食节的习俗只是禁烟火、支持冷食,后来,逐渐增加了祭扫、踏青、蹴鞠、斗鸡等民俗活动内容。

“子推言避世,山火遂焚身。四海同寒食,千秋为一人。”唐代诗人卢象这首诗,就详细地阐述了寒食节的由来。相传春秋时期晋国介子推与晋文公重耳一起流亡列国。饥饿难耐之际,介子推割股肉给重耳充饥。晋文公复国之后,介子推便与自己的母亲隐退山林。晋文公想报答介子推的恩情,便焚烧山林,想逼介子推出山享受荣华富贵。介子推却宁死不从,和母亲抱着树被烧死在山上。晋文公悲痛万分,于是,下令民间在介子推死的这一天禁火,吃寒食,以此来表达哀思。

苏轼寒食帖

随着时间的推移,寒食节渐渐融入清明节,也因为寒食节,清明从一个节气演变成了一个广受关注的传统节日。

趣味链接 晋文公为何如此看重介子推

大家都知道寒食节是晋文公重耳为纪念介子推而设立的节日。那么,大家知道晋文公与一介平民介子推有什么渊源吗?

相传,春秋时期重耳的父亲晋献公去世之后,国内皇子大夫争权夺势,国内乱作一团。公子重耳因势单力薄,被赶出晋国,四处流亡。重耳在流亡期间不仅挨饿受冻,而且受尽歧视。先锋营首领介子推等大臣忠心耿耿地跟随重耳,始终不离不弃。有一年,重耳一行人流亡卫国,重耳饥饿难耐,忠臣便从山中采了一些野菜熬煮。因为野菜味道苦涩难以下咽,重耳实在吃不下。介子推知道后,便一个人躲起来从自己腿上割了一块肉,同野菜一起熬煮,给重耳吃。重耳心满意足地吃饱后,才想起来问大臣肉从哪里来的。一个大臣支支吾吾地将实情告诉了重耳,重耳感动得泪如雨下。在外风餐露宿地流亡了十九年,后来重耳重回晋国登基为王。他始终不忘介子推“割股喂食”之恩,便想重用介子推。岂料介子推铁了心要和自己的母亲隐居在绵山之上。晋文公强求,介子推不从,这才有了后来介子推抱树死于山上的悲剧。

清明节扫墓的习俗有何由来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对于清明节的印象,恐怕最贴切的表达就是杜牧这首《清明》了。纷纷的细雨,加上淡淡的忧伤,这便是清明模糊的面貌。其实,即使没有雨,清明节的悲伤氛围还是挥之不去的。而清明之所以让行人断魂,肯定和扫墓脱不了干系。那么,清明节扫墓的习俗是从何而来的呢?

作为二十四节气之一,清明节最初的节庆形式是与扫墓无关的。在我国古代,只有贵族死后才能享有墓葬的待遇,老百姓是没有墓的。后来,随着社会的变迁,等级制度不再那么严苛,普通百姓也开始有了自己的墓地,但那时只能叫“坟”。贵族在清明节进行墓祭,而百姓只能举行家祭。这个习俗渐渐流传开来,并定期在清明节举行,清明节渐渐成了扫墓祭祖的节日。

为何有“清明插柳驱鬼”的习俗

清明时节,天气本身就阴冷潮湿,加上扫墓祭祖的习俗,让这个本就沉重的节日显得有些阴森森的。其实,清明节给人的这种感觉不仅因为它的气候和习俗,还跟天象、历法有关。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清明节、七月十五以及十月初一是为三大鬼节。在这些日子里,百鬼出没,阴森无比。为了避免被恶鬼侵扰伤害,人们就想出了一个“插柳驱鬼”的办法。据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记载:“取杨柳枝著户上,百鬼不入家。”“驱鬼”之所以“插柳”是受佛教的影响,观世音菩萨就是以柳枝沾水来普度众生的。所以,大家就认为柳枝可以驱鬼,因而称柳树为“鬼怖木”。

都说“无心插柳柳成荫”,就算这柳树不能驱鬼,在这个温暖湿润的季节插一株柳枝,也算是给绿化出一份力了。

垂杨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