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舍勒:宗教语言与现象学表述进程
马克斯·舍勒(Max Scheler, 1874—1928),是现象学运动的第二号人物。舍勒早年师从狄尔泰、施德姆普夫、齐美尔等人学习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课程。1897年舍勒在鲁道夫·倭肯指导下获得哲学博士学位。1907年,舍勒在慕尼黑大学任编外哲学讲师,参与慕尼黑现象学小组的活动,并参与主编《哲学与现象学年鉴》。1919年,舍勒任科隆大学哲学和社会学教授,兼任科隆大学社会研究所所长。1928年,舍勒受聘为法兰克福大学哲学讲座教授,未及上任,病逝于科隆。在三位哲学现象学大师中(另两位是胡塞尔和海德格尔),舍勒是论及宗教最多、最深的一位。舍勒才华横溢,在现象学、宗教哲学、伦理学、知识社会学、哲学人类学等领域中都取得了引人瞩目的成就。《当代哲学主流》一书作者施泰格缪勒认为:“由于舍勒的极其广博的学识涉及非常不同的领域(从生物学、心理学开始,经过认识论、伦理学、社会学直到宗教哲学这一最崇高的领域和形而上学这一最抽象的领域),也由于他富有极其深刻的洞察力,在他所涉及之处,不是发现了新事物,就是把历史上彼此分歧的研究方向联合为一个宏伟的综合体,所以舍勒就给后世留下了一部极其丰富的哲学全书。”
不过,对于汉语学界而言,舍勒的重要性除了凸显在伦理学思想方面而外,还表现在宗教哲学方面,因为正是舍勒与奥托、海德格尔等少数几个人最先尝试将现象学方法运用到宗教哲学领域,并且取得了实质性的成果,所以,我们今天在借鉴西方宗教哲学的成果时,不能不关注舍勒的宗教现象学思想。就宗教哲学而言,舍勒继承了施莱尔马赫和奥托等人的宗教情感研究路线,并且有所推进。在神学方面舍勒号称是“天主教的尼采”,其思想对当代天主教的学者具有深刻的影响。但是舍勒并不认同正统的经院哲学传统,而是采取了奥古斯丁以来直至帕斯卡尔的“心学”路线。甚至某种程度上可以说,舍勒的思想是“经过现象学更新的奥古斯丁主义”。这里所谓的“现象学更新”正是表明了舍勒思想的创发力,而舍勒对于基督教心学路线的继承以及对否定神学等思想资源的发掘,则体现出了他个人思想的特色和魅力。因此,细致剖析一下舍勒运用现象学方法发掘和更新了传统基督教思想资源之后形成的宗教思想及其方法,应该说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我们接下来的剖析将围绕着这样五个主题来展开:(1)“绝对域”;(2)宗教行为;(3)“否定神学”与现象学表述进程;(4)“宗教与形而上学的整合体系”;(5)现象学的自负与现象学的谦卑。其中前两个主题构成了舍勒宗教观的关注焦点,而后三个主题则分别代表着舍勒的方法论立场和学科观点。另外还要在这里加以说明的是,舍勒探讨上述主题的主要论著有:《舍勒全集》第五卷的《论人之中的永恒》,第二卷《伦理学中的形式主义与质料的价值伦理学》中的“价值样式之间的先天等级关系”“价值对于生命所具有的相对性”等小节,以及第十卷中的《绝对域与上帝理念的实在设定》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