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18、声色
把这些年所写杂文编辑在一起,曰:《东篱杂文》,其中内容划分三个章节,《散打》《诗酒江湖》《指上闲聊》,之后交大库书城及掌阅各一份,电子书出版。
今年总算出新。
实际上大多数作家都这套路,年轻时候荷尔蒙多,就写诗词,发生各种恋爱故事后写成小说。成家之后忙着生活,若生活幸福,估计那点才气也庸俗化,收藏点古董,研究个甲骨文什么的,算是有点成就的。若生活不幸福,那也许还会继续写诗词,写小说。
我呢,算半拉作家总成吧,生活平淡无奇,所剩点点才气,化成对社会批判,没钱买古董,也没能力研究甲骨文,只写些杂文,记录自己思想言行,其价值相当东篱版《论语》吧,要不就起名《篱语》,总感觉有点不像话。
闲时还画些山水,花鸟,聊以抒情。将来打算出版一本画册,名字已想好,曰《色色》。
好像半生都和色分不开,小说将来收集在一起曰《情色》,打算朗读一批弄成音频曰《声色》,自己的画册当然就是《色色》了。
去了一趟北京图书大厦,收获甚微,现在图书电商销售,还有电子版销售,图书大厦一半都在展示,不过人气很旺。
躲在角落里找画册,看见好的作品就用手机拍照,回家临摹。太喜欢的画册还要买回家收藏,放在书柜里,可以随时打开观看。
收集名家画册后,在对比他们的作品时,竟发现他们之间也互相抄袭。比如齐白石与潘天寿,都喜欢用长幅,上面留白多,不知道谁抄谁的,按年代论,潘天寿比齐白石晚出生,不过潘天寿和齐白石都受到吴昌硕的影响,也许他们二位都抄了吴昌硕也未可知。
想起年轻时候写过一个小说《身边的女人》,里面男主就是整天泡在西单图书大厦里,因为他老婆开了图书公司,需要男主了解书市行情,来决策图书营销策略。有一点点觉得,目前为什么生活状况和小说颇类似,是我模仿了小说,还是小说潜意识写了未来的我,不得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