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司马迁的名字和中国历史学是分不开的,因为由于他的天才的创造,中国的历史学才第一次成为一种独立的学问。
司马迁于汉景帝中元五年(前145)出生于左冯翊夏阳地方(今陕西韩城南)一个世族的家庭。父亲司马谈是汉武帝时的史官,精通天文历数和黄老之学,是一位博学的史学家。
司马迁曾经有过快乐的童年。在那时,他和他邻近的儿童一样,在可爱的故乡放牧牛羊。但这样的时期,很快就过去了。十岁时,他父亲为了训练一个能够继承他事业的儿子,就要他整天地在一间书房里读书,在那里他读了十年古文。
在这十年中,他从书本上获得了不少的知识,也积累了许多不是书本所能解决的疑问。为了解决这些疑问,就迫使他去做实地考察。二十岁时,他终于走出书房,开始游历的生活。他到过会稽,访问夏禹的遗迹;到过姑苏,眺望范蠡泛舟的五湖;到过淮阴,访问韩信的故事;到过丰沛,访问萧何、曹参、樊哙的故宅;到过大梁,访问夷门,并考察秦军引河水灌大梁的情形;到过楚,访问春申君的宫殿遗址;到过薛,访问孟尝君的封邑;到过邹鲁,访问孔子、孟子的故乡;此外,北过涿鹿,登长城,南游沅湘,西至崆峒。他就在这样的游历中,把十年来积累下来的疑问,完全去掉了。
正当这位年青的历史学家漫游中国做访古旅行的时候,中国的商人地主却在积极准备为了中国丝织物的销路,而打开通达中央亚细亚的国际道路。当时汉武帝从张骞的报告中,知道了通达中央亚细亚,有两条道路:一条是从新疆越过帕米尔高原,另一条是从云南经由印度。因此汉武帝就想打通这两条道路。
不久,在长安城中,吹响了远征军的号角,而司马迁就出现为“西征巴、蜀以南,南略邛、笮、昆明”(《史记·太史公自序》)的先锋。但他遭遇到西南夷人的抵抗,没有完成他的政治任务,就回到长安了。
司马迁回到长安时,他的父亲正病倒洛阳,生病的原因是因为没有参加汉武帝封泰山的典礼。在当时,参加这种典礼是一种光荣,不能参加是一种耻辱。司马迁赶到洛阳,他父亲已在垂危之中,不久就死了。唯一的遗嘱,就是要司马迁完成他的著作。
汉代的史官是世袭的。司马迁在他父亲死后的第三年,继任为太史。以后,他就把写作历史当作他父亲的遗嘱而执行。他在皇家图书馆,整整搜集了五年的资料,才写定了他的著作纲领。到太初元年(前104),司马迁便开始写著他的不朽的名著《史记》。
平静的著述生活,不过五年,灾难就从天上飞来。天汉二年(前99),司马迁因为遭到李陵投降匈奴案子的牵连,受了腐刑。
假如司马迁有钱,也可以赎罪,但他家贫;假如有人替他向汉武帝解释,也许可以减罪,但他的亲戚朋友不为一言;因此,他的命运是决定了。在受刑之前,他也曾想自杀,但一想到他的著作尚未完成,就毫无愠色地忍受酷刑。
自从遭受腐刑以后,司马迁不但肉体变成了残废,精神也受到了最大的摧残。他往往“居则若有所忘,出则不知所之”,简直有些神经错乱的现象。但为了完成他的不朽著作,他镇静下来,发愤著书,以至于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