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时科普·线上加油站 新冠肺炎疫情下心灵守护操作指导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3.其他重点人群

3.1 致精神心理障碍患者

3.1.1 精神心理障碍患者和家属需要注意的问题

马宁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精神卫生研究所公共卫生事业部主任

亲爱的精神心理障碍病友和家属朋友们,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不断升级,政府出台大量防控措施,我们了解到有些病友因恐慌出现了情绪问题和身体不舒服,甚至个别病友精神症状发生了波动。在此,我们给大家几点建议:

坚持规律服药

断药和不规律服药是精神疾病复发的最主要原因之一。

朋友们一定不要因为忙着刷手机、看电视或做任何让你改变生活规律的事而漏服药。大家可用手机或闹钟设置定时服药提醒。

另外,现在的疫情防控措施导致我们出行不便,有些朋友因手头儿备的药所剩不多而出现焦虑情绪。朋友们可以通过拨打自己通常就诊医院的咨询或者值班电话、关注其官方网站或微信公众号,了解假期延长后医院的最新工作时间,尤其是门诊时间的调整情况。

去就诊时一定要做好个人防护(全程正确佩戴口罩,主动接受体温检测),就诊回家后及时洗手洗脸,将外衣裤挂在通风处。如自己不方便外出,可请亲友带着自己的身份证、就诊卡、病历等资料(至少要有照片或复印件)代为就诊取药。原则是尽可能就近取药。

大家要注意,精神专科医院基本没有发热门诊。如你或亲友近2周有感冒、发热症状或有湖北接触史,建议先在家自行隔离,观察病情变化,必要时去定点发热门诊就诊。隔离14天确认没有问题再来院就诊,或由其他没有上述情况及隔离指征的亲友去精神专科医院代诊。

几点给家属的建议

如果你有感冒、发热及其他隔离指征,请不要陪伴患者来院就诊。

如患者不肯服药,你要多给予鼓励、劝说及督促。如出现症状明显波动,在做好防护的前提下就近到精神专科医院就诊。

对于已在社区登记接受随访服务的患者,你可以通过电话、短信或微信等形式主动跟社区精防医生或村(居)民委员会的工作人员联系,告知情况,寻求帮助。他们现在忙于疫情社区联防联控工作,万一回复不及时,千万不要放弃,多联系几次。要明确告知需要帮助的情况,如自己生病了无力照顾患者、患者症状复发了、有冲动暴力的言语或行为等,以便工作人员给予针对性的解决方法。

如病情波动,又确实无法及时就诊,可以参考既往治疗方案,少量加大目前使用药物的剂量,这个方案最好在咨询社区精防医生或者精神科医生后考虑。

我们了解到,目前各医院均已通告,疫情期间门诊预约患者不能按时来诊的,一律不计入爽约,不会影响你以后的预约。

观察症状变化,了解复发征兆

家属朋友要密切观察患者症状变化,了解常见复发征兆,包括:连续失眠1周;出现令人难以理解的想法;情绪不稳,心烦不安,脾气变大;变得退缩,不与他人交流;变得敏感多疑;自语自笑。大家注意重点在“变化”。

有些症状波动可能会跟肺炎疫情相关,如:精神分裂症患者可能认为有坏人在空气中散发病毒,或对手要用病毒害自己;躁狂发作的病友可能觉得自己身体很强壮,不用戴口罩,甚至想帮忙做点儿防疫工作,另外情绪容易被影响而暴躁,可能与阻止他/她的人发生冲突、争执,这些都可能增加自己被感染的风险;强迫障碍患者怕脏、反复清洗、反复检查等症状可能加重,例如洗手洗澡洗得更久更频繁导致皮肤皲裂;焦虑障碍的患者出现晚上失眠,或明显的紧张不安、肌肉发紧、注意力不集中等;躯体形式障碍的患者可能更加担心自己的躯体健康,一点感冒或一声咳嗽就担心是否被感染。

做好个人防护

这点我们跟普通公众是一样的,大家多看官方科普,包括在家怎么做防护、外出怎么做防护等。总体就是要少出门、戴口罩、勤洗手洗脸、勤通风等。

提高心理免疫力

大家尽可能做到规律作息,合理饮食,进行一些室内休闲娱乐活动,充实自己的日常生活安排,例如看电视、看书、听音乐、做手工、画画、打太极、做操、瑜伽、有氧舞蹈、玩小游戏、看看老照片、跟家人聊天、给无法见面的朋友和亲人打电话等。

每天不要刷太多手机看太多新闻,尤其是各种群里没有被官方正式报道的,现在传言太多,大家不要轻信也不要转发,接收太多信息会加重恐慌情绪,定时定点看官方新闻为好。实在觉得紧张时,可以跟随一些可以让呼吸和肌肉放松的音频做一做放松练习,让自己焦虑不安的情绪得以缓解。

这些正常的情绪反应,经过自我安抚大多都会缓解。如症状持续存在,甚至加重,建议你拨打心理援助热线寻求帮助。因为可能有其他人也在咨询,某条打不通的情况下就换一条打,都是我们大中国的热线。

最后送你一个顺口溜:


疫情来袭,做好防护;了解知识,减少外出;

积极应对,规律作息;吃好睡好,稳定情绪;

确保服药,观察症状;亲友支持,不适求助。


扫一扫,打开国务院客户端全国心理援助热线查询小程序!

3.1.2 精神疾病患者居家康复

程嘉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主任医师、精神疾病康复中心主任,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心理应急救援队成员

当躯体因为疾病造成组织损伤、影响功能发挥时需要康复,如骨折后我们通过手术或保守治疗使骨折部位得到了恢复,但因为治疗过程中关节长时间不活动,即使骨头长好了,也不能马上恢复运动功能,这时候就需要康复。很多精神疾病是慢性疾病,疾病会影响认知功能(注意力、记忆力、计划能力、执行任务能力)、社交技能、生活技能,进而影响工作、学习能力,在居家康复中要注意从医学、社会、心理、职业康复四方面提高能力。

医学康复

固定医生定期门诊治疗,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药物,观察药物副作用。

在家庭护理中逐渐引导患者自主管理药物,如从开始时家属摆药,患者认识药物的种类、服用剂量,自主按时服药,逐渐过渡到在家属的督导下自主摆药,自行按时、按量服药,最终达到药品的自主管理。

帮助患者识别总结自己病情波动的信号,做到早期识别复发信号。

引导患者认识自己疾病的表现,认识哪些是自己的症状。可以多参加医院的健康教育讲座和家属联谊活动,丰富精神卫生知识。可以关注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官网—健康科普—精神康复广角栏目。

社会康复

生活技能 鼓励患者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照顾好自己的生活起居、个人卫生。家属尽量不要包办代替。同时鼓励患者其承担家庭责任,如帮助采购、做饭,这些都是很重要的生活技能。

社交技能 鼓励患者与同学、既往的朋友交往,因担心别人知道而断绝一切社会关系,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社交能力。

体能训练 部分患者在服药后食欲增加,加之活动减少,出现体重增加的情况。家庭护理中应注意监测体重,当发现体重增加超过基础体重7%时,要特别注意体重管理。可以鼓励患者参加户外运动,通过增加耐力(有氧运动)、肌力和柔韧性练习来增加体能,如慢跑、瑜伽练习都是增加体能很好的运动。

精精神运动康复在近50年被推广,是由法国康复师、宜世学院教授和精神科专家共同创建的评估和治疗方法。通过对身体姿态和动作的关注、练习,达到身体放松、促进沟通、提高体能、增强自信、身心合一的目的。

心理康复

因为患病治疗等因素影响患者的学业表现,在一段时间内可能休学或不能工作,很容易产生心理落差。这时候家庭成员要多给患者一些鼓励,积极肯定,适度帮助患者树立合理的预期目标。如暂时不能上学,先恢复看课外读物,多做家庭朗读、阅读分享,逐渐恢复课程复习,学习新知识。

患病后容易对疾病产生很多负面认知,有羞耻感,认为自己会被周围人抛弃。家庭成员首先要树立康复的信心。多接触康复好的患者和家庭,为患者找到康复的榜样。让患者相信自己可以像正常人一样生活。相信自己行为、举止表现正常,别人会尊重自己的努力。

我们不能生活在“真空”——完全没有压力的世界里。要帮助患者培养兴趣爱好,找到积极的情绪宣泄方式。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学习认知行为治疗的知识、练习正念冥想缓解焦虑情绪。

职业康复

患者恢复的终极目标是能恢复上学、社会就业。在恢复稳定的情况下可以鼓励患者寻找就业资源,增强面试的技能,学习职场的人际交往,参加就业技术培训。

职业康复还有更广阔的含义。家庭成员应尽量鼓励患者开展有意义的活动,如绘画、手工、舞蹈等兴趣爱好,发挥个人优势。

承担家庭责任,如帮助父母超市购物、银行缴费、照顾老人,都是发挥个人能力很重要的途径。

暂时不能社会就业时,也可以参加社会志愿服务,培养基本工作技能、加强团队协作能力。

3.1.3 精神分裂症患者居家康复

梁英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副主任医师,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心理应急救援队成员

随着疫情的发展,新型冠状病毒持续不断地影响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同时给人们带来“恐惧、担忧、沮丧、焦虑”等不良情绪。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本身存在强烈的“病耻感”,加之其对环境变化更为敏感,导致在疫情压力面前更容易出现不良情绪,出现病情的波动、疾病的复发,甚至出现危险行为。

在疫情特殊时期,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除坚持服药之外,对疫情应激作好心理应对,稳定情绪,防止意外发生,则显得尤为重要。

第一,远离有害习惯。精神分裂症患者常伴有一些有害的生活习惯,如作息不规律、生物钟紊乱,个人卫生状况欠佳(物品杂乱、乱摸东西、随地吐痰),大量吸烟、饮酒等。这些不良习惯既会降低人体免疫力,增加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风险,同时也会造成情绪不稳定,增加抑郁焦虑等情绪,更可能增加精神分裂症的复发风险。

在疫情期间,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应该积极调整自己的作息习惯,减少白天的卧床时间,培养规律的生物钟。白天适当增加一些力所能及的体力运动,如完成家务劳动,或者在家中做一些简单的工作,尽量减少烟、酒的摄入。夜间准时上床,不在床上做过多与睡眠无关的事情,确保睡眠时间和质量。同时,患者应学会做好个人防护,勤洗手,戴口罩,少出门,避免聚众,减少交叉感染。

第二,找到属于自己的支持系统。除精神科医生、护士的指导之外,社区管理者、康复治疗师、家庭、同事、同学以及身边的熟人,都可以成为与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并肩作战的“战友”,给患者提供持续的帮助。患者在独处的时候,往往会滋生莫名的恐惧感,而且容易钻牛角尖。而在与这些“战友”建立联系的过程中,通过彼此接纳,分享喜乐,互相鼓励和安慰,或是共同做一些积极有趣的事情,都可以很快地平复心情。“相互陪伴”是一股非常有力的力量,可以充实我们的存在感,满足我们“爱与被爱”的需要。这是人类的社会性赋予我们的最大的礼物。

第三,找到自己的乐趣所在,用积极的方式来管理压力。当一些不良的情绪或者压力感钻进脑子的时候,做自己感兴趣的活动可以分散注意力,成为情绪的“避难所”。每天锻炼30分钟,不但可以很好地排解压力,同时有证据证明可以帮助精神分裂症患者疾病的康复。听音乐是一种已被证明的有效的心理减压方法,听音乐过程中,可以唤起诸多的音乐感受,引发丰富的视觉、色彩、形象、运动、触觉和味觉等感受。患者主观上参与音乐创造,从中获得身心愉悦并完成某种情绪的调整与宣泄。

此外,阅读书籍、游戏娱乐都可以缓解压力。多泡泡热水澡,令自己放松,多与家人谈谈心,学会与亲人表达爱意。总之,充实自己的生活,寻找自己的乐趣所在,积极地管理自己的情绪与压力。

第四,学会接纳自己的不良情绪。随着疫情的不断蔓延,负能量更容易从多种媒介彼此传播扩散。面对疾病的威胁,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情绪反应,如焦虑、恐惧、害怕、紧张、不安、愤怒等。这些负性情绪都是人类正常的反应,一定程度的负性情绪,有助于提高我们对“敌人”的警觉性。每个人都生活在各种情绪的变化之中,我们并不需要为之感到羞耻,只要保持对情绪的觉察就可以了。

写下三件今日发生且让自己觉得平静或快乐的事——需要我们静下心来去慢慢回忆和体会,然后把它们贴在床头、冰箱上或电脑边等显眼的位置。每当感到焦虑沮丧时,我们就可以看看这些标签,像安慰朋友一样,给自己鼓励和支持。

3.1.4 焦虑抑郁障碍患者居家康复

孔庆梅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主任医师、特诊科主任兼MECT治疗室主任,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心理应急救援队成员

不断攀升的病例数,来自各路媒体的纷繁复杂的信息,无论是疫情本身还是相关的各类事件,都在不断冲击着每个人。在不确定、不安全的情况下,个体会产生焦虑或抑郁情绪。

焦虑抑郁患者,是指既往或目前符合精神科焦虑障碍或抑郁障碍诊断的患者,他们面对疫情,可能会比一般人群更容易出现焦虑抑郁情绪,甚至出现病情波动。根据疾病阶段和治疗情况,可将焦虑抑郁患者大致分为五类:第1类为目前痊愈,未服药或已停药;第2类为目前症状消失,在服药巩固维持;第3类为目前未愈,在服药;第4类为目前未愈,未服药;第5类为新发患者。

面对“新冠肺炎”,焦虑抑郁患者可遵照以下原则进行自助:

不要过分担心病情波动。焦虑抑郁患者一旦有不好的情绪感受,往往会过分关注,担心是否病情波动,这种担心反而会加重焦虑抑郁感受。在疫情面前,我们不要给自己不良暗示,避免情绪的恶性循环。尤其是上述1类和2类患者,在疾病康复过程中有相应的心理成长,例如自我接纳、减少苛求、学会放弃、不走极端等,那么面对疫情时,以这些更成熟的心态来面对,不一定就会出现病情波动。

坚持用药,必要时门诊就诊。2类和3类患者在服用抗焦虑抑郁药物,务必坚持服用,不随意减药或停药。如果症状加重,可到门诊就诊。对于4类、5类患者,如果不良情绪逐渐加重,不必勉强扛着,可到精神科门诊就诊。不要因担心药物副作用而排斥用药。抗焦虑抑郁药物没有成瘾性,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是安全的。对于有自伤自杀风险的患者,家属务必尽快带患者到医院就诊,以免发生意外。需要注意的是,焦虑抑郁患者除了原有表现外,可能会出现与疫情相关的一些异常表现,例如在非疫区或周围无病例情况下,过分恐惧、自己不敢出门也严格限制家人出门、反复消毒擦拭、稍有不适就担心自己被传染了等,严重影响个人和家庭生活。

规律生活,适当运动。情绪受饮食、睡眠和身体状况影响很大。在疫情期间,务必要规律生活,饮食、睡眠都要有相对固定的时间点,不要暴饮暴食,不要熬夜。运动可以让人情绪愉悦。疫情期间,可做些室内活动,例如八段锦、太极拳、瑜伽等,还可以做家务劳动。当看到房间整洁有序、久存不用的物品被清理,人的心情也会随之改善。

做些让自己愉悦的事情。要让自己的生活丰富一些,这样可以减少对自己身心不适的过分关注。疫情限制了我们的外出活动,反而能让我们有时间做一些一直想却没能静下心来做的事情,例如养花、听音乐、做美食、做手工、写文章等。

与人沟通交流。与他人沟通交流可以让个体对自己有更多的认识,并产生归属感、价值感。将自己封闭的人,得不到外界的滋养,内心就容易脆弱。疫情让我们和家人共处的时间增加,可以更多表达彼此的关爱和在乎;疫情让我们不能和朋友相聚,但可以通过电话、音频、视频等,彼此问候交流。

记录日记。有的人内心敏感,不擅表达,与人倾诉有困难或者有顾虑,此时可以记日记。将自己的感受和矛盾记录下来,会对自己有更多的觉察,进而能够接纳,焦虑抑郁情绪也会随之缓解。

避免沉迷手机。长时间刷手机,如玩游戏、刷视频等容易让我们脱离现实、对现实缺乏耐心,一旦面对现实时就容易出现焦虑抑郁情绪。手机上超量的信息也容易让人焦虑抑郁。所以手机应用时间不宜太久。规划好时间,例如每次看半小时左右,之后安排其他的活动,避免因无事可干而沉迷手机。增加手机使用的丰富性,除了看微信、刷新闻外,还可以听音乐、听书、看书等。

3.1.5 双相障碍患者居家康复

马燕桃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综合二科主任医师,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心理应急救援队成员

新冠肺炎疫情来势汹汹,带有“不可预期、威胁生命、不可控制”等特点,对于人群造成的应激和广泛性焦虑的反应是显而易见的。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我一直坚持线上义诊,接触到不少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在居家隔离期间出现的巨大心理诉求。在此仅以一个突出的例子为代表,说明在巨大的社会应激和群体恐慌下,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应该如何进行心理调控。

来访者家属诉:“我先生从外地出差返京,目前在自我隔离期。呼吸科检查结果均正常,无新冠肺炎相关临床表现。但因为前不久胃肠检查出现肠化生表现(病理结果提示),有轻微腹泻症状。在隔离期间,他的心情突然变得非常焦虑,表现出严重的强迫:每天反复查找相关信息,无法克制恐惧。因为担心自己可能癌变,每天晚上无法睡觉,反复出冷汗,不停查询相关信息。我已经告知他做一些呼吸调整、冥想练习等,从目前看效果甚微。”

来访者的基本情况:既往明确诊断为“双相Ⅱ型障碍,目前处于缓解期”,服用单一心境稳定剂9个月,病情好转近6个月。

在针对焦虑的心理干预策略中,对现实层面医学知识的专业阐述,是情绪稳定化的第一步,特别是对焦虑的稳定化很有帮助,相当于适度的“合理化”。线上义诊过程中,来访者反复询问有关肠化生的临床表现及其与新冠肺炎腹泻表现的鉴别。由于很多知识点非精神科领域专长,我本人亦不能准确把握,特地随时请教了呼吸科、消化科等同行。在此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点是,我保持和来访者实话实说。一方面,我肯定了来访者对于可疑敏感症状的关心是必要的,并解释了肠化生是慢性病理性改变,腹泻是症状之一而不是唯一症状。对于这类病理性变异,需要做到定期检测,规律生活和饮食也是必要的。并且强调说,肠化生是一个可变的阶段,不是必然出现癌变。另一方面,我也说明,如果仅从腹泻这一个症状,去做两种完全不同病因的疾病的鉴别(一个急性,一个慢性),虽然很辛苦,很伤神,但往往徒劳无功。因为医学上是以核心临床症状加上特异性检查指标,才能做出不同性质疾病之间的鉴别。就这一点而言,看“图”(单个症状)索“骥”(单个疾病)的行为常常是群体性焦虑的典型表现。我表述了对于来访者关注单个症状的局限性效果的看法,并从事实层面“泼了点凉水”。泼凉水的好处是有助于来访者从对症状的盲信中有所清醒,有所隔离,从而摆脱自我对于症状的不断放大化。

接下来要做的工作是对来访者内在痛苦情绪的觉察和理解。我们进一步探讨了来访者关注症状的行为所代表的心理学意义,比如不断刷手机、不断追踪最新疫情相关知识,以及不断的自我否定,这些强迫行为的心理学意义是显而易见的,即通过“过度理智化”来隔离痛苦的情感体验,如灾难性的负面认知以及由此产生的挫败和绝望感。并且,我提醒来访者说,类似的行为并不仅见于本次新冠隔离期间。在9个月之前,当来访者第一次就诊我门诊时,他当时希望确诊是否是“双相情感障碍”的时候,我就亲眼目睹了来访者在一段时间内非常焦虑和强迫的表现。后来伴随着来访者对疾病的理解以及治疗的逐步起效,这些焦虑的表现逐渐消失。我进一步启发对方说,我们表达出内心真实的痛苦体验,能够释放内在的巨大压力,反而能够由此获得轻松。在这一过程中,我建议来访者进行日常冥想、身体放松等练习,反复操作效果会更好。

针对该患者的相关咨询进行了数次,患者的焦虑症状逐步得到改善,情绪的稳定性得以保持。

在此,我想对所有罹患双相情感障碍的朋友说,在巨大的社会应激和群体性恐慌之下,人们都会陷入分不清方向的无明,就像在梦境中难以分清虚实一样。一个人无明就无法突破自己,集体无明则社会无法进步。当一个人的心进入黑夜,要有等待黎明到来的耐心,要有接纳自我痛苦的宽容和勇气;摆脱焦虑,稳定情绪,是双相情感障碍情绪管理中需要不断调试的步骤。慢一点,再慢一点,我们一定能够好起来。

3.1.6 强迫症患者居家康复

闫俊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主任医师、综合一科主任,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心理应急救援队成员

疫情突发,正常人群也会产生各类的心理应激反应,比如恐惧、失眠、焦虑和抑郁情绪等。强迫症患者因为小心、谨慎、追求完美的神经症性格,更容易产生恐慌感,过度担心,甚至导致本身强迫症状的加重。所以强迫症患者一定要积极应对疫情和强迫症,争取顺利度过这段特殊时期,早日康复,回归正常生活。

疫情下,强迫症患者常见的心理反应

疫情下强迫症患者常见的心理反应主要包括四种,即过度焦虑、强迫观念和行为加重、睡眠问题以及抑郁情绪。

过度焦虑即超乎寻常的焦虑,可以有各类表现。比如过度的关注卫生,认为只有反复清洗才能消除病毒和疾病;过度的思虑和谨慎,追求细节,生怕某一细节没有做到位而造成不良后果;不断地体验各类肺炎的症状——发热,咳嗽等,不断地联想、思考和想象各类最坏的可能性和后果;持续查阅各类网站和专业信息,试图自我分析和判断风险等等。

强迫观念和行为加重的表现可能是原有的强迫观念和行为的加重,也可能是新增出来的一些观念和行为。比如重复的各类思考和不断地清洗和检查,或做某些仪式化的行为以帮助找安全感,或发明一些迷信和运气类的观念和行为以找到平安顺利。无论哪些观念和行为,患者都会发现越克制它们就越厉害、越多,心理也明知道意义不大,但是不敢不想,不敢不做。

睡眠问题表现为不断地焦虑、思考和行为下,患者可能出现无法入睡,甚至彻夜不眠,或者睡眠质量变差,反复地做梦和惊醒。

抑郁情绪的表现是情绪低落,兴趣丧失,乏力等。如果抑郁情绪每天持续时间短暂或仅仅偶尔出现,属于轻度。如果抑郁情绪每天持续时间较长,大部分时间都不开心,整体已经超过2周,而且明显影响了自己生活、工作和人际交往,可能是中度或者重度。

疫情下,强迫症患者常见心理反应的应对总原则

必胜的信心——疫情总会过去。人类的历史就是和疾病的斗争历史。病毒和疾病从未消失过,从流感、SARS到埃博拉病毒,人类的抗争一直存在,并且最终都度过了。所以要有信心,有积极、正向的心态。

错误和不确定、混杂多变的信息是恐惧的源头。所以要信任国家统一部门的发布,获得的权威、专业、确定的信息。

必要、适当的防护。尽量减少外出,勤洗手,正确使用口罩等。

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规律生活,并进行更多的正常生活内容。定期起床和休息,白天进行一些工作和学习,增加体育锻炼如室内跳操、哑铃、跳绳、八段锦、太极拳等。

寻求社会支持,家人陪伴,必要时求助各类心理热线等。

和精神心理科医生保持联系,规律服药不要中断,症状明显加重时候积极调整药物治疗。

疫情下,强迫症患者常见心理反应及相应应对方法

过度焦虑的应对

过度焦虑源于失控感,生活规律的破坏,和这次疫情的突发应激有关。因为目前社会上消息源复杂,各类自媒体、微信、朋友圈信息真伪难辨,而这些过少或过多、不确定的信息都容易产生过度的焦虑。

所以缓解焦虑,首先最重要的就是获取正确、权威、科学的信息,最好只关注国家机构的专业的新闻来源,每天定期的刷新就可以。不要整天埋在各类混杂信息中,也不要频繁地刷信息,要理性地思考。也要理解,疫情面前需要适度的紧张,不紧张不符合人类的心理常态,所以也不要期待完全不焦虑的体验。

其次理性评估自己的各类疾病风险。强迫患者因为思想和感官都很敏感,善于自我分析和推理,脑子中总会去自我思考各类可能性,导致陷入思维分析的怪圈,最终失去理性思考,无法分辨现实和推理。同时患者太过于追求完美,总是倾向消除“万一”“一点点的可能性”“任何风险”等,导致总会有各类担心。这时可以用笔写下自己的担忧,用客观数据分析,或者和家人、靠谱的朋友一起去讨论各类可能性来避免过于焦虑。

再者焦虑时可以尝试各类辅助改善焦虑的心理技术,比如呼吸训练、冥想、正念、安全岛等技术。也可以尝试合理的情绪表达比如找人倾诉、画画、写日记、拨打心理热线等。

强迫思维和行为加重的应对

要积极地面对和坦然地承认,这些思维和行为是疾病的表现,不要把疾病和正常的行为混为一谈。要理解强迫思维和行为有诸多不合理性,它们存在的原因是患者求生欲过强,从而发明这些观念和行为,试图自己控制恐惧和事物而已,但是这类控制是“画地为牢”,并没有真正解决恐惧。所以要去接纳自己的症状,短期内学习和这些症状共存,而不是着急对抗和消灭,因为越去对抗和消灭越会导致症状加强,陷入恶性循环。在尝试共存后,内心冲突和焦虑反而会减轻,最终有利于减少恶性循环,从而消除强迫症状。心态上要“顺其自然,重在行动”。顺其自然不是顺着症状,也不是抵抗症状,而是带着症状,积极转移注意力,投入到生活中该做的事情中去。可以优先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当投入后焦虑情绪会有所缓解,从而打断之前的恶性循环,最终消除强迫思维和行为。

睡眠障碍的应对

强迫患者的失眠通常和反复纠结、担忧睡眠对抵抗力的影响等导致的。其实睡眠不好不等同于抵抗力不好,并且短期、临时出现的睡眠不好也不一定会导致疾病。而强迫患者总是希望可以快速地控制失眠,导致越控制越严重。

所以建议放松心态,理解短时的睡眠不好不会影响抵抗力,也不会导致疾病。并且睡眠也不是可以靠意志控制的,放弃控制感,自然可以获得睡眠。

可以辅助一些睡眠小技巧:到时间就上床睡觉,睡前做些放松准备如睡前调暗灯光,泡个热水脚,喝杯牛奶,听轻松舒缓的音乐,自我暗示睡眠等。

抑郁情绪的应对

抑郁情绪与丧失对未来的希望有关。轻度的抑郁可以自我调节。一方面是要有积极的心态,疾病是人类的天敌,但是是可以战胜的,要抱有希望持续地去努力。另一方面要尝试规律生活、运动、作息调整等,这些可以帮助缓解抑郁情绪。如果是重度抑郁或者有自杀自伤观念,请务必找精神心理科医生进行药物治疗。

积极面对,未来在前。愿疫情早日结束,强迫症患者早日康复!

3.1.7 酒依赖患者居家康复

李冰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主任医师,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心理应急救援队成员

我们大家都知道,酒依赖这个疾病造成躯体和心理的双重损害,它使人的免疫力下降,造成各个器官的损害,还使人产生激烈的情绪,所有这些,都使我们的患者在疫情面前显得较常人更加脆弱,如不注意保护,可能更加容易受到病毒的感染。

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存在,使人们难免会产生焦虑、恐慌等诸多负面情绪,而长期大量饮酒不但使成瘾性增加,同时也使患者对焦虑和抑郁的抵抗力下降,容易罹患焦虑和抑郁(一般是普通人群的2-4倍),这双重的压力可能导致病人产生更加激烈的情绪反应。再者,隔离期闲暇时间更多,感觉无聊时更容易找酒喝。酒依赖康复期的患者在这个阶段不能去参加现场戒酒互助会,对病人的康复也是一个冲击。

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有酒精使用问题的患者怎样做才能远离酒精,且心态平和地面对疫情呢?

首先要远离酒精。对于康复者做到家中不放酒,因为饮酒的冲动可以由视觉和味觉刺激引起。

闲暇时除了不喝酒外做有利于自己心身健康又感兴趣的愉快事情,如:做顿美餐、看喜剧、看书、与家人相处聊天、喝茶等。

当有恐惧、愤怒、焦虑的情绪时,不断告诫自己酒精不能解决情绪问题,而且酒精杀伤我们的免疫细胞,使我们容易患病。有情绪不要紧,但不要马上付之于行动(如去饮酒、去做冲动的事情等),先深呼吸,给自己一个缓冲的时间,让愤怒和焦虑的情绪从高峰降下来。也可以把这些情绪向家人、朋友或戒酒互助会的助帮人诉说出来,寻求帮助。

身体健康很重要,保持规律的睡眠、平衡的饮食和乐观的心态。

锻炼对酒依赖的治疗和冠状病毒的预防均有帮助,锻炼能使人的大脑产生快乐的受体,能使注意力从恐惧、饮酒中转移出来,而且能增加人的免疫力。

每天做放松训练或冥想,使自己的心态平和下来,这样,激烈的情绪就会减少,进而减少饮酒的几率,因为激烈的情绪会促使人去饮酒。

这个阶段参加网络戒酒互助会,和自己的同伴在一起,获得力量和希望,同时还能帮助别人,获得快乐。这种方式是被全世界证明的能够帮助酒依赖病人康复的有效途径,同时在这个过程中也能减少焦虑、恐惧和愤怒的情绪,进而减少对冠状病毒疫情的恐惧心理。

当然,对于重度酒依赖患者,在没有力量去对抗酒的诱惑时,可能更没有力量去实施以上措施。这时,家属就可以发挥相当大的作用。家属除了学习如何防范冠状病毒的知识外,还应该学习有关酒依赖的相关知识,不和病人“较劲”,可能的情况下管理病人的饮酒行为,无能为力时寻求医生、家属互助会的帮助,共同去治疗病人。同时也能缓解自身的紧张情绪,使自己即使是在这个特殊的时期也能有精力去帮助病人。以上的措施同样也适用于家属对抗自己的焦虑。

3.1.8 进食障碍患者居家康复

李雪霓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主任医师、综合三科主任,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心理应急救援队成员

进食障碍是一类以进食态度和行为异常为主要表现的精神心理疾病,主要的罹患群体是青少年和成年早期的女性,主要包括厌食症、贪食症和暴食症。常见的行为表现为过度节食、过度运动、失控地大量进食和以呕吐、导泻为主的清除行为。这样的行为反应通常与患者对体重、体型的过度关注和不当的自我体验/评价相关,也常常作为情绪表达和调控的方式。此类疾病会造成严重的躯体损害和心理紊乱,影响患者及其家庭的生活质量。

在新冠肺炎疫情日趋严峻的这段日子里,这些患者和他们的家庭面临着什么样的特殊挑战,要怎样应对?

可能的挑战:

家庭冲突增加 新冠肺炎易感性的一个因素就是免疫力低下。进食障碍的患者因上面描述的紊乱的饮食行为,常常伴随营养不良、电解质紊乱等躯体问题,显然属于免疫力低下群体。这样一个新疾病的威胁让本就忧心忡忡的家人更加抓狂。患者的亲人往往会更加努力地试图说服患者好好吃饭,尤其这个漫长的假期又让他们必须朝夕相处,难免发生更多的唠叨、教导、恳求、指责、咆哮、甚至肢体冲突。

患者的情绪行为更加失控 进食障碍的患者往往同时存在情绪过于敏感的特点,加之饮食相关的行为有很多特殊的限制条件,例如暴食的患者每天会点大量的外卖,过度运动的患者每天要走几万步等。疫情防控的一些要求会令患者感到非常不适,由此引发情绪的失控,反过来进一步恶化进食症状,甚至出现自伤和冲动攻击行为。另外一些患者对疫情及其可能对自身造成的危害非常担忧,害怕不好好吃饭带来感染的后果,同时又被吃饭会长胖的恐惧所折磨,由此焦虑加重,痛苦不堪。

得不到及时的治疗 得不到及时的治疗。进食障碍专科治疗机构有限,患者往往需要不远千里寻求治疗。在疫情防控不便外出的现在,患者得到及时治疗的机会减少,让患者和家庭更加感到孤立无援,不知如何是好。

虽然如此,疫情也给很多患者带来了机会——成长和自我疗愈的机会。

一些患者从一直盯着自己的体重和自我评价的封闭思路中抬起头来,看到疫情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威胁,看到人类在为自身的生存所做的战斗和牺牲,感受到以往看似平淡平凡的生活中蕴含的美好,反而开始好好吃饭,规律生活,认真坦然地过起了每一天。

那么,在危机中经历着动荡的患者和家人该如何调整和应对好当下?

看清和接受现实。看清——疫情来了;接受——我们和其他所有人一样,有责任有效应对,承担起我们的社会责任,把抗击疫情作为首重之事。看清——进食障碍还在,它削弱了我们的身心,不是我们的战友;接受——当它发号施令时,我们还是会被鼓动,接受——当前得不到“最直接有效的治疗”。看清——哪些想法、情绪在妨碍我们有效地行动?接受——不去指责有这样的想法和情绪,而是接纳它们,在有能力的时候去探究它们的来源。

我们也给出如下的两条发展对策。

稳定自己,活下来 针对疫情防控,要做的是好好自我照料、自我保护,减少外出,避免成为传播链中的一员,尽量稳定自己的身心,配合防控的各种政策措施。因为我们知道,在这场战役中,稳住,坚持住,是赢的唯一妙方。针对进食障碍发出的指令,我们不是第一时间去执行,而是尽量先停下来,好好看一看,问问自己是否还有别的选择?也许可以是多吃一口饭,也许可以是少点一次外卖;问问自己——除了“最直接有效的治疗”,我们还能做些什么?也许是家人互相表达爱意,互相鼓励打气,找到一些有趣(傻气)的活动来做。针对过于激烈的想法和情绪,首先想办法让自己稳定下来(记住,只有稳住才能赢,你在抗疫之战里很重要)。可以使用我们教授的“保险箱”小技巧把负面的想法和情绪先“封存”起来,等冷静下来再打开箱子仔细探询;也可以找一个可以倾诉的对象,必须是一个安全的不会发生雪崩的对象,比如说互助群里的某个爱心家长或康复病友。

深入探究,寻找解决方案 针对可以探寻的想法和情绪,可以尝试寻根溯源,当你清楚地看到是什么引发了这些想法和情绪时,再来检验那些想法和情绪是否已经在改变?也许可以有哪些改变?什么样的反应对当下来讲可能更有效?这时,一家人在一起来个头脑风暴和利弊分析也许是可行的。不过,即便没有也没关系。因为,待风暴过去,出路自会在前方显现,重要的是坚持住。

3.2 致老年群体

3.2.1 理解长辈,纾解情绪

王华丽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临床研究室主任、记忆障碍诊疗与研究中心副主任

新冠肺炎是新发现的乙类传染病。老年人免疫功能弱,是传染病的易感人群和高危易发人群,本次疫情的危重症患者以中老年人居多。这一形势下,让长辈安心,是我们大家的心愿。

每当遇到紧急或重大事件时,我们的身体会立刻作出响应,比如心慌、出汗、肌肉紧张、身体疼痛等。老年人对外界刺激会更敏感,面对疫情种种信息,他们的身体会释放大量信号:如血压升高、心慌、憋气、气喘、出汗等自主神经症状,还会出现头痛、头晕、耳鸣、腹胀、浑身乏力、腰背酸胀等不适。

疫情应激下的心理与行为反应

面对疫情,老年人可能出现的心理与行为反应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紧张、恐慌、担忧、无助 疫情来袭,老年人安全感下降,更易出现恐慌情绪:担心家人或自己是否会患病,整日惴惴不安;反复给家人打电话,确认每个人的安全。空巢老人会担心孩子旅途危险等。由于自觉自我照顾能力下降,加之疫情所带来的巨大压力,老年人往往感到无助。

对疫情的过度担忧或满不在乎 一部分老年人会时时刻刻关注自己的身体状况,追踪各种报道,包括任何未经证实的消息;在朋友圈、微信群转发所有与疫情相关的信息,与家人反复讨论疫情进展,对此表现出深深的担忧与恐惧。

而另一部分老年人则相反,他们根据自己的已有经验进行判断,往往把事实和科学数据从个人认知体系中过滤掉,对疫情满不在乎,不听劝告,不愿戴口罩,自认为不用担心;也有的人认为自己已经时日无多,是否染病并无重要,却忽略了疫情的公共健康影响。

焦虑、抑郁 紧张、恐慌、无助等情绪如未能得到有效疏解,可能会出现明显的焦虑、抑郁情绪:反复担心自己是否染病,反复检查、消毒,因周围人轻咳或打喷嚏而惊恐,严重时会出现抑郁。曾经患抑郁障碍、焦虑障碍者,如未得到有效心理疏导,可能会出现病情波动或加重。

心理应激反应的应对方法

建议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帮助长辈安心生活。

合理获取外界信息 通过官方媒体了解准确的疫情信息,通过固定时间段收听信息,避免过度接触信息;建立对疾病的客观认识,建立抗“疫”信心,不传播和轻信非官方渠道的疫情信息,避免盲目乐观或过度恐慌。

认可情绪,适度表达 家人应尝试鼓励长辈表达出担忧,给予认可,接纳情绪存在的合理性。利用假期或在家办公的空暇时间,多陪伴长辈,也可以缓解其孤独感。对于独居、空巢老人,家人可以通过手机、互联网等与其保持交流,互相关爱和鼓励。对于老年抑郁、焦虑患者,坚持有效的精神药物维持治疗,评估症状波动风险,疫情期间在不方便到医院就诊的情况下,可以通过网络就诊(如京东医生、好大夫、昭阳医生App等)寻求精神科医生的在线帮助。

创造居家幸福时刻 利用室内活动时间,整理老照片,和家人讲讲生活经历,共同回忆美好的时光。也可参加一些在线课程,培养新的爱好,如书法、绘画等,让老人的生活更丰富。对生活在养老机构的老人,家人可以增加视频探视的次数,帮助老人保持心情愉快。

规律作息,保证身体健康 疫情期间避免不必要的外出,但仍保持规律作息,合理安排睡眠和就餐时间;此外,要合理管理慢性疾病,尤其是患有多种慢性躯体疾病的老人,要坚持服药和监测,保证身体健康。

坚持运动,放松心情 通过音乐和运动调节肌肉张力,如精神运动操、放松训练(如安全岛、心灵花园等),缓解紧张和焦虑情绪。不要通过抽烟、喝酒来缓解自己的情绪。如果紧张、恐惧情绪持续存在,可通过互联网和心理援助热线寻求专业支持。

愿每一个家庭在保护好自我和家人的同时,有效疏导疫情造成的不良情绪,让长辈安心生活,共祈抗“疫”胜利!

3.2.2 帮助老年精神障碍患者应对疫情

蒲城城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精神科医师,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心理应急救援队成员

老年精神障碍中最为常见的是老年抑郁(焦虑)、老年痴呆、老年酒药依赖、老年谵妄、老年精神分裂症等。在面对应激时,各类精神障碍患者都容易出现精神症状的波动,而老人的躯体功能和脑功能状态都相对差一些,因此对于老年精神障碍患者而言,除了要注意躯体方面的防护,也要加强精神状态的关注和应对。本文主要以老年抑郁为例,提出一些相应建议。

对于老年抑郁(焦虑)患者而言,面对肺炎疫情,首先要做的是坚持有效的精神科药物维持治疗,其次要注意评估焦虑抑郁情绪的加重和评估自杀风险。坚持有效的精神科药物维持治疗,可以有效减少应激情况下的情绪波动。老年患者中,焦虑抑郁情绪更多表现为躯体症状(胸闷、憋气、心慌、尿频、疼痛等)、坐立不安及失眠等,如果出现这些症状的加重,首先需要评估患者的自杀风险,询问患者是否有不想活的想法或者具体计划。同时应考虑患者是否需要增加抗抑郁药物的剂量,鉴于目前医院就诊会增加肺炎感染的风险,我们可以协助老年患者进行网络就诊,目前可以使用好大夫或昭阳医生app等途径寻求精神科医生的在线帮助。家属不应擅自加大安定类药物剂量,否则容易出现跌倒、谵妄等意外情况。如果自杀风险较高,建议精神科急诊就诊,就诊前需做好相应的躯体防护。

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采取一些非药物干预的方式来预防或减轻情绪反应。第一,保证充足的营养支持和水分摄入,增加饮食种类,合理膳食搭配,少食多餐。第二,结合患者既往兴趣爱好设置丰富的日常娱乐活动,例如戏曲、相声、网络棋牌游戏等。第三,少量的户外活动,但要做好勤洗手、戴口罩等防护措施,同时避免人群聚集区。第四,增加家庭成员间的互动,可采取视频聊天的方式,让老人回忆年轻时的经历,给予适当的回应和支持。第五,主要依靠新闻联播获得疫情相关信息,避免过多的信息负荷。第六,学习放松训练,减轻焦虑情绪,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微信公众号已经发布多个心理治疗技术可供练习,坚持反复练习才能产生较好效果。有宗教信仰的人士,也可以诵读经文,帮助自己获得内心平静。

我们相信,经过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抗战疫情胜利在望。在此期间,保护好自我和家人的同时,应尽量减少外出,避免给社会增加负担,借此机会提高自我对于不良事件的心理应对能力,有助于以后的身心健康保持。

3.3 致孕产妇

何萤萤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精神科医师,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心理应急救援队成员

国家卫生健康委2月2日印发《关于做好儿童和孕产妇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中明确,儿童和孕产妇是新冠肺炎的易感人群。但是否存在母婴垂直传播,尚不明确。在疫情肆虐的今天,孕产妇这一特殊人群较之其他普通人,更显得忧心忡忡,更应备受关注和照顾。除了做好自身防护,保证身体健康外,她们的心灵也需要更多呵护。

疫情下孕产妇常见的不良心理现象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害怕去医院,不敢去产检 严峻的疫情形势下,很多人都选择宅在家里,避免与外界接触,这无疑是非常安全、有效、节约资源的防控手段。但对于孕妇来讲,定期去医院产检,保证准妈妈和胎儿的健康也非常必要。很多孕妇对此感到纠结,想要去产检,又害怕被病毒感染;不去产检,又担心胎儿出问题。

到医院后,顾虑重重,“怕”字当头 有的孕妇,到医院产检时,神经紧绷,看到人就害怕。听到周围有人咳嗽一声,就心砰砰直跳。遇到需要排队、等待的情况,便紧张万分,想赶紧“逃”出医院。尤其是在设有发热门诊的医院产检的孕妇,更加害怕自己会遇到新冠肺炎的感染者。有些带有“强迫倾向”的孕妇,产检完毕回家以后,还会反复回忆产检过程,确认是否有“不安全”的事情发生,顾虑重重。

担心保护不了即将出生的婴儿,惧怕分娩 临近分娩的孕妇,本来就会担心分娩过程能否顺利,尤其是头胎准妈妈,对于如何照料新生儿感到未知、迷茫、担忧。叠加目前的疫情,临近分娩的孕妇会非常害怕自己保护不好新生宝宝,惧怕分娩过程不顺利,惧怕缺乏医疗资源,难以保障自己的分娩安全。天天期盼疫情结束,惶惶不可终日,既希望自己足月顺产,又希望胎儿能在肚子里多待些时日,待到疫情结束。

宝宝体检、打疫苗要去医院,新妈妈手足无措 新生儿需要比较密集的体检以及注射疫苗,这令临近分娩的准妈妈和刚刚生产的新妈妈手足无措。政府都号召大家能不出门就不出门,能不见人就不见人,但新生儿体检和打疫苗需要按时进行。新生儿免疫力弱,更容易被细菌、病毒侵犯,孕产妇为此担忧不已,对于疫情何时能结束,感到茫然未知。

各种谣言真假难辨,孕产妇刷新闻,吓坏自己 自媒体时代,信息爆炸,即便我们不主动看新闻,每天通过朋友圈、微博、手机推送也能收到纷繁复杂的信息。疫情爆发以来,谣言满天飞,不乏各种耸人听闻的信息。带有“神经质”特点的孕产妇,存在对“坏新闻”过度关注的情况,往往吓坏自己。

强烈的不安全感,不相信医生,想要逃离 部分孕妇在疫情轰击下,存在强烈的不安全感,不相信政府,不相信医生,觉得生活中充满了不确定,充满了恶意。甚至想要逃离中国,到国外去生孩子。如果家庭条件允许,可以做到还好;家庭条件若不允许,还会产生家庭系统的矛盾、分歧。

建议在疫情下,孕产妇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应对自己的不良心理反应。

相信政府,相信社会,相信美好,相信疫情总会过去 疫情肆虐,我们会听到很多不同的声音,人在应激状态下,身处恐慌当中,会丧失对事物的正确判断能力,会有很多骂政府、骂领导、指责社会的声音发出,但这只是大家发泄情绪的方式而已。我们要看到中国一直在努力,武汉一直在努力,军队、医疗人员、社会保障行业人员等等,都冲在一线,跟疫情做斗争,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疫情受到越多的关注,越会往好的方向发展。如果我们仔细寻找,每天都能看到很多好消息,很多美好、温暖的事迹。

相信医疗系统,相信医院会想办法保护孕产妇及新生儿 不敢产检、不敢带新生儿打疫苗的孕产妇,可以密切关注医院信息,跟产检医生、儿保医生保持联系,按照医生的建议,延期产检、延期打疫苗或者是按时来院。医院每天都有严格的消毒流程,医生、护士也都进行过严谨的感控培训,他们比普通人更懂得如何保护孕产妇及新生儿的安全。非常时期,医生更会权衡利弊,给予孕产妇当前情况下最适合的指导。何时产检,何时打疫苗,交给医生去操心就好。

恐慌来源于未知,只关注有效信息 孕产妇们可以把一天当中更多的时间,用于正常的生活,做些自己平时爱做的事情。抽出半小时的时间,看看中央台新闻,关注国家统一发布的权威、专业、确定的信息。人类对于病毒的认识也在逐步发展,也许今天获得的权威信息,和明天获得的权威信息会有出入,但关注专业的信息,至少能帮我们在不确定中找到确定,了解未知中的最新的已知部分,从而获得掌控感与安全感。

必要、适当的防护 减少外出,孕妇除了产检尽量不要外出,新生儿打疫苗及体检尽量让其他家庭成员带去进行,产妇尽量不要外出。孕妇产检时,注意勤洗手、正确使用口罩、减少与其他人的接触,在家庭成员的帮助下尽量缩短在医院逗留的时间,尽量不使用公共交通工具。积极防护,把感染可能降到最低,做自己能做的,不要凭空想象,徒增恐惧。

最大程度地保证规律作息、正常生活 孕产妇宅在家里,也要保证规律作息,早睡早起。每天安排足够的娱乐活动以及适当的室内体育锻炼。如果能在家办公、学习,更利于心态的稳定,提高自我效能感。在本书中有很多运动、冥想、音乐、放松技术的介绍,孕产妇都可以挑选适合自己的去做。

关注不确定中的确定,过好每一天,不要想得过分长远 疫情何时结束?未来产检、分娩、孩子体检会不会受到影响?都是不确定的事情。而我们孕产妇过好每一天,是有利于胎儿健康成长的确定的事情。相信疾控部门、医疗系统,他们虽然也会犯错、虽然不是万能,但一定会着重照顾孕产妇这一特殊人群,在不确定的疫情笼罩下,会为孕产妇考虑得更加周全。孕产妇不要想得过分长远,要允许不确定的发生,坦然面对、顺其自然、不慌不忙、为所当为。

寻求社会支持,家人陪伴 必要时,可尝试求助各类心理热线或网络求助。如果情绪问题过分严重,到了吃不好、睡不了、什么都无法干的程度,一定要及时求助精神科医生。

疫情下,孕产妇的家人可以通过以下几种途径陪伴孕产妇。

保持自身的情绪稳定 作为孕产妇的家人,首先要允许自己的适度恐慌,接受自己的焦虑,适度的紧张会让我们更加谨慎,疫情背景下,谨慎的防护能有效保障我们的安全。其次,紧张要适度,注意保持自身的情绪稳定,焦虑会传染,孕产妇家人的乐观、稳定、积极而又重视、谨慎的态度,会让孕产妇感到安全。

充分表达爱意、给予支持;鼓励情绪宣泄,但不支持过度发泄 爱,能够给予人力量,帮助人战胜困境。孕产妇一心要保证孩子的健康,她们需要更多的能量来做这件事情。此时,家人,尤其是丈夫,要给予准妈妈、新妈妈更多的支持、鼓励、理解,以及爱意的表达。鼓励孕产妇把担忧说出来,无条件接纳孕产妇的感受,情绪、感受被充分理解了,也就得到了很好的宣泄。但不支持过度发泄,大哭大闹,甚至伤人自伤,肯定是对自身和孩子不利的。

提供营养支持 家人要尽可能做好后勤工作,给予孕产妇足够的营养支持,让孕产妇吃饱吃好,提高免疫力。

接纳一切情况的态度 孕产妇难免产生灾难化思维,例如“我如果感染了怎么办?宝宝怎么办?”,想着想着,就觉得面临灭顶之灾。大多家属会安慰说“不可能,别瞎想”,然而这种安慰未必有用。其实,家人的能接纳一切坏结果的态度非常重要。可以尝试告诉孕产妇,“我们会尽一切努力保护好你,保护好宝宝,同时保护好自己。但如果仍然有不幸的情况发生,我们也有力量、有信心共同面对,积极处理。”

细致观察,处理不了时,及时就诊 家人要细致观察孕产妇的情绪变化,如果孕产妇情绪过于激动,或过于焦虑、紧张,不要拒绝求助于精神科医生或心理治疗师。

3.4 致儿童群体

3.4.1 疫情期间儿童青少年常见应激反应及应对

王慧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精神科医师,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心理应急救援队成员

李雪 副主任医师,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儿童病房副主任,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心理应急救援队成员,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心理咨询和治疗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

敦玥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精神科医师

李江华 副主任护师,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儿童病房护士长

新冠肺炎流行期,关注身体健康的同时,关注心理健康同样重要,稳定的情绪,积极的心态可以保证我们的免疫力,帮助我们抵御病毒。

儿童青少年在危机事件中会更脆弱,所以,特殊时期,关注儿童青少年的心理状态非常重要。

面对疫情,孩子可能会有哪些应激反应?

学龄前儿童可能会变得哭闹、黏人;学龄期儿童可能会紧张、害怕,反复询问家长疫情的事情;青少年可能会表现出担心、烦躁、发脾气,有些孩子可能会花大量时间看疫情的相关新闻,有的孩子可能表现为话少、笑容少;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应激下饮食和睡眠都可能会受到影响,如食欲变差,失眠,做噩梦等。

应激反应源于人体的自我保护机制,轻到中度的应激反应是正常现象,不会影响个人的学习和生活,随着应激事件消失会逐渐消失。若应激反应明显影响了个人的生活,则需要通过正规途径寻求专业干预。

如何应对孩子的应激反应?

创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缓解应激反应的第一步是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环境的安全稳定,特殊时期,很多家长也容易情绪不稳定,有些家庭成员还会吵架冲突,这些紧张和不安全感都会传递给孩子,加重孩子的应激反应,所以,如果想有效关爱孩子,家长需要学会觉察和调整自己的情绪,保持情绪稳定。

方法建议:每日安排出10分钟的时间独处,平静下来,问自己3个问题“我现在身体感觉怎么样?”“我现在的情绪感受是什么?”“我现在脑子里的想法是什么?”

如果状态是好的,好好体会这种感觉,用具体的词语描绘出来(越多越好),记住这种感觉;如果状态不好,找出自己的能量加油站:思考“当我做什么(如:聊天,运动,听音乐等)的时候,我的感受是好的(如:轻松、快乐、开心、积极等)。”每日至少安排1-2项提升能量的活动,帮助自己逐渐恢复能量。

也可以和孩子一起制作一些温馨有趣的家庭装饰(如卡通画、窗花等),或播放一些放松的轻音乐,营造温馨和谐的氛围。

保证营养进食,睡眠充足 缓解心理应激的前提是保证人体平稳的生理状态,家长可以在食材的种类和口味上多花些功夫,保证孩子三餐规律,营养丰富,孩子睡眠环境要舒适,不要熬夜,保证孩子有良好充足的睡眠。

温柔耐心地接纳孩子的情绪 对于学龄前儿童,孩子哭闹和黏人时,家长可以通过抚摸、拥抱安抚,也可以用游戏放松及转移注意力;对于学龄期儿童和青少年,孩子出现紧张、烦躁时,家长需要耐心倾听,告诉孩子当前特殊时期,烦躁是正常反应,家长接纳的态度会像一面镜子一样帮助孩子接纳自己的情绪,逐渐恢复平静,如果家长不能耐心倾听,而是急于去反驳、讲道理、甚至训斥,这样只会升级孩子的负面情绪。

举例:

小刚因为不能出门感到烦躁,跟妈妈抱怨,妈妈耐心倾听他的抱怨后,说“你感觉很心烦对吗?(理解孩子的感受)这段特殊时期,一直不能出门是挺让人心烦难受的(接纳孩子的感受),妈妈能做点什么帮到你吗?(一起讨论解决方案)”。

科学告知 掌握科学客观的信息可以降低人的焦虑,促进情绪稳定。

年幼的儿童问发生了什么,建议家长参考官方科普绘本给孩子讲述,讲述内容要简单、不可以含有恐怖内容。

很多青少年已经掌握了相关信息,可能会因为网上误导信息情绪波动,如过于激进或冷漠,家长要主动和孩子讨论,帮助孩子参考官方信息渠道筛选科学客观的信息。

最大可能保证日常活动规律 危机事件让人恐慌的重要原因是它破坏了人们所熟悉的日常生活,也就是破坏了人的安全感。在安全前提下,家长尽量保留孩子们熟悉的日常生活,如作息时间、日间活动等。

建议不要过多的浏览疫情相关信息(建议一天浏览相关信息的时间不超过1小时),每日安排充分的日间活动,如看书、室内运动、游戏、做手工等,这些工娱活动可以有效放松心情和大脑。

和孩子一起制定预防疾病方法 疾病带来的恐慌源于它可能导致的最坏结果,但目前的信息已经提供给我们大量科学易行的预防知识,建议家长根据已有的科学信息,和孩子一起列出“预防疾病”的具体做法,可以详细至什么情况下需要洗手,外出后如何消毒,每天运动多久、喝水吃饭情况……还可以做一些提示语或图画贴在家中,如:卫生间外贴“进食前、入厕后好好洗手”,洗手池上贴出“科学洗手的步骤图”,厨房贴上“三餐规律,营养均衡”,客厅显眼的位置贴出“多喝水,增强免疫力”,电脑前贴上“早睡增强免疫力”等,还可以增加肯定或鼓励的提示语或图片。对于学龄前儿童,图画比文字提示效果更好,也让孩子更放松。

这个过程可以让家长和孩子发现自己已经做了很多,也还能做很多更具体的预防疾病的事情,让孩子时刻能确认自己当下是安全的,增加他们自我效能感和安全感的同时大大减少了无谓的恐慌。

增加联结,看见希望 通过电话、网络和亲朋好友交流,在同样的处境中彼此鼓励,这样会增加彼此间的联结感,灾难中这种联结感是抵御孤立无援感的有效武器。

多关注新闻中的积极信息,增加希望感,自己和孩子都要相信,目前的困难和不便都是暂时的,疫情一定结束,春天终会来临!

3.4.2 疫情期间亲子沟通难题解答

王慧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精神科医师,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心理应急救援队成员

李雪 副主任医师,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儿童病房副主任,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心理应急救援队成员,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心理咨询和治疗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

郭延庆 副主任医师,副教授,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儿童心理卫生中心副主任

刘靖 主任医师,教授,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儿童心理卫生中心主任

新冠肺炎流行期,如何说服年幼的孩子积极防护?如何处理孩子的应激情绪?如何和孩子在家和谐相处?……本文针对常见沟通困境提出建议,助力有效亲子沟通。

年幼的孩子不愿戴口罩?

先问原因,针对这些原因进行解决,例如:孩子认为口罩不好看,可以和孩子商量如何在不影响口罩功能的前提下装饰它,比如在口罩一角画上卡通标志,甚至是家庭logo;孩子觉得戴上口罩不舒服,家长需要选择专用的儿童口罩,调适口罩的舒适度。

除此之外,家长还可以从游戏的角度和孩子讨论口罩的功能,比如:现在我们都在和病毒战斗,病毒会攻击不带口罩的人,如果被攻击了,会身体不舒服,需要打针、吃药,如果我们都戴口罩,病毒攻击不了任何人,它就输了。同时,还可以和孩子做角色扮演,让孩子扮演“监督员”,监督家庭每个人带口罩的情况(家长可以故意露出小错误给孩子监督纠正的机会),这个过程提升孩子责任意识的同时,也提高了孩子的自我要求。

有的家长反映这些方法都尝试过,就是没效果,常见原因就是没有选好合适的沟通时机:比如孩子正在大哭,家长仍在一旁不停解释,孩子反而哭得更厉害,孩子情绪失控时无法进行理性沟通,家长此时可以拥抱,抚摸孩子后背帮助其情绪逐渐平静,等孩子回到相对平静的状态下再进行沟通;也有家长反映着急出门又遇上孩子不配合,自己容易变得烦躁,没法和孩子耐心沟通,建议做法是在行动计划之前就跟孩子讨论相关事宜,这样可以有效减少被动局面的发生,比如计划明天出门,今天就要和孩子讨论明天出门前要做好的准备事宜,和孩子商量的过程中,避免命令性口气和语言,如“你必须戴口罩。”当孩子有选择权时,才会有更多的自主性,所以,家长要学会在原则的基础上尽量给孩子足够的选择空间,可以问孩子“你想戴哪个口罩?”“这么多装饰口罩的小贴画,你想选哪个?”对于行动计划的提前梳理和商量会大大促进行动的顺利进行。

沟通过程中,切勿冲孩子发脾气,或用恐怖言语威胁吓唬孩子服从安排,这样不仅损害亲子关系,而且还会破坏孩子自身的“安全感”。

说到底,戴口罩是不得已需要出门时的要求,疫情时期,建议大家都不出门。

孩子说想出门?

年幼的孩子想出门玩是天性,家长要理解孩子长期无法出门的郁闷心情,通过科普绘本告诉孩子目前为什么不能出门,告诉他坚持不出门是一种努力,可以战胜病毒,积极化孩子的行为,并给予表扬肯定,鼓励他继续坚持。同时耐心询问孩子想出门做什么,看是否能把一些室外的活动挪到室内进行,转化成家庭游戏活动;如果孩子想找玩伴,可以尝试电话或视频沟通,做一些约定性的游戏(比如,各自做完手工后分享等),彼此的互动分享就是同伴相处的快乐。

对于青少年,家长要学习区分孩子是在表达“感受”还是“观点”,分清孩子说“想出门”只是“发牢骚”还是“真要去做”,“发牢骚”是在表达情绪感受,表达“在家呆着很烦,我现在很烦….”对于孩子的情绪,建议家长耐心倾听,听的时候表情平静加关切,而不是焦虑无措,让孩子感受到“你愿意且有时间去听”,让孩子感觉到你愿意理解和接纳他的情绪,家长要相信孩子的情绪是暂时的,不是永久的,也要从心底相信孩子有能力处理情绪和面临的问题。听完了,可以通过说出他的感受表示对孩子理解,如“不能出门是挺让人沮丧的……”如果孩子接着诉说自己的烦躁,如“就是呀……”证明家长的理解帮到孩子继续发泄情绪了,待孩子情绪逐渐舒缓后,家长可以问问“我也做些什么帮到你的吗?比如准备点好吃的,或我们一起做些什么活动?”可以根据孩子的意愿和需求制定一些活动计划。这个过程,家长要明白,孩子是独立于我们之外的人,很多时候即便我们努力倾听,但有可能理解错对方的情绪,拿不准是否理解到对方时,可以询问确认对方的感受,如“你心情很不好?”等待孩子主动表达更多,针对孩子说的话,家长不要断章取义,不要主观推测和定义对方,不要急于反驳、建议,如果家长上来就打断孩子,说教讲理,这样孩子的情绪不仅得不到宣泄,和家长的互动还会再添加新的负面情绪。

如果孩子真的想出门,可以问问孩子想出门去做什么,如果要去实施,需要做好哪些防护,可能会有什么负面结果,对于这些负面结果,孩子打算如何应对。青少年自主性越来越强,很注重家长对自己的尊重,家长不要随便替孩子做决定,可以多把自己放在协助者、支持者的角色上,跟孩子一起去分析利弊,让孩子做出选择。偶尔孩子需要的时候可以真诚给出建议,而不是命令指导。

如何督促孩子多喝水、勤洗手、少熬夜?

对于年幼的孩子,通过家长科普绘本的讲解,多数会愿意接受多喝水、勤洗手,只是执行起来需要家人辅助,孩子对于图片指令比单纯的言语指令更敏感,鼓励赞扬也能更好的强化孩子的行为,家长可以准备相关的图片提示和鼓励贴在家里,比如在孩子的杯子上贴上“小红花或大拇指竖起的表扬贴”,可以配上“健康身体的小人标志”,口头表扬“真棒,你喝水增强了免疫力哦”,在洗手池旁贴上“洗手步骤图”,和孩子一起通过游戏来学习完成。

对于青少年而言,长期在家,容易熬夜玩手机、电脑,作息不规律,家长可以直接跟孩子聊熬夜的情况,询问孩子的想法,有些孩子是因为有情绪困扰,熬夜打游戏只是发泄情绪,那这个时候,家长要耐心帮助孩子解决情绪困扰。如果孩子没有情绪困扰,只是没意识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性,家长可以平心静气地结合目前官方权威的科普告诉孩子的,长期熬夜会破坏免疫力,增加患病风险,即便不是病毒感染,目前外出就医存在很多隐患,告诉孩子自己的担心,询问孩子愿意如何调整,调整的过程中需要家长做哪些协助,有的孩子希望家长提醒自己睡觉时间,或者自己定闹钟,或者贴提示牌在电脑上;有的孩子反而希望家长少提醒,因为家长不断催促提醒孩子睡觉,可能会让孩子觉得心烦甚至逆反,甚至通过熬夜不睡来对抗家长的催促,所以了解孩子的需求很重要。

这个过程,不要希望孩子一下子就完成改变,作息的调整需要时间,只要孩子做出了努力,家长就要做出肯定鼓励孩子的姿态,不要像夸小孩子一样去夸青少年,更不要刻意循循善诱,这样很多青少年会觉得难为情或觉得不被当成成熟个体尊重,每个家庭要结合自己自然的沟通模式真诚地给予孩子肯定,比如家长可以真情实意表达自己当下的积极感受“你最近熬夜少了,这让妈妈也更放心了,因为这样我就不会担心你生病了,谢谢儿子。”要学会用积极的眼光看孩子,日常表扬要具体,如“谢谢你帮我整理桌子,让我得到了休息……”,避免空泛,如“你最厉害,你真棒……”。积极具体的赞扬会有效促进孩子欣赏自己、肯定自己,如果家长让孩子体会到自己是独一无二的个体,让孩子体会到家庭对他的接纳和支持,孩子的自尊、自信、自主感都会得到提升,也会做出更多健康良性的行为。对于有些家长来说,减少负面评论、避免盯着自认为的孩子的缺点催促批评本身就是一种对孩子的尊重和鼓励,如果家长总是用消极的眼光看孩子,会大大削弱孩子的自尊、自信,而这些恰恰是孩子成长中至关重要的能量源泉。

孩子对于疫情的观点过于偏激或消极?

家长要明白,如果孩子主动表达对于疫情的观点,这是个很好的现象,一方面证明孩子关注实事新闻,且自主独立思考,另一方面证明,孩子愿意和家长沟通。家长要把握机会,好好了解孩子,促进亲子沟通,引导孩子树立积极正面的价值观。

比如,孩子说“这些事太严重了…”,家长要通过不带任何意见的回答鼓励对方多说一些,比如回应“噢”“真的呀?”“你怎么看?我很想知道你的看法”,让孩子感受到“我有权表达自己的感受”“父母真的想听我的观点”“父母尊重我的想法和情绪”“父母希望更多的了解我……”听的过程中,接纳孩子观点背后的感受,比如担心、愤怒、恐慌,认同接纳并积极化这些感受,理解孩子有这些感受是因为内心希望健康,内心善良,渴望公平、正义等,理解孩子消极感受背后积极的价值观并肯定鼓励孩子。

情绪舒缓后,一方面和孩子一起学习官方权威的消息,避免因谣言产生错误认知,另一方面,和孩子讨论当前能做什么。很多孩子的恐慌源于疫情可能导致的最坏结果,但目前官方已经提供给我们很多科学易行的预防知识,建议家长根据已有的科学信息,和孩子一起列出“预防疾病”的具体做法,比如,特殊时期,怎么建立健康的生活模式,安排日常的学习活动。当然,家长要在这个过程中做出行为典范,这个过程可以让孩子发现自己已经做了很多,也还能做很多更具体的预防疾病的事情,让孩子时刻能确认自己当下是安全的,增加他们自我效能感和安全感的同时大大减少了无谓的恐慌。

青春期孩子不愿和父母沟通或容易争吵?

家长可以通过以下方向尝试调整:

学习换位思考,凡事多站在孩子的角度上体会他的感受和想法。可以通过分析近期和孩子的沟通事例,站在孩子的角度上体会他的感受和想法,帮助自己调整方向,夫妻可以通过角色扮演更好地理解孩子:如果是妈妈和儿子沟通冲突,妈妈扮演儿子,爸爸扮演妈妈,还原沟通场景。互相理解,平等尊重的家庭氛围可以同时满足家长和孩子的心理需求,真正促进孩子心智和情绪的健康成长。过程中,家长要持有谦虚真诚的心态,而不要想着通过技巧来操控孩子,孩子的行为不能满足自己需求时就情绪失控,避免成为“权威型”“控制型”或“焦虑型”父母。

保持自身情绪稳定。原则:同等重视你和孩子的需要,照顾好自己,才能关爱好孩子。建议:日常练习觉察和调整自己的情绪,每日安排出10分钟的时间独处,问自己3个问题“我现在身体感觉怎么样?”“我现在的情绪感受是什么?”“我现在脑子里的想法是什么?”

如果状态不好,可以想出原因,并从不同层面自我梳理表达,如“我想起今天自己大声责骂孩子的时候,我也觉得很沮丧,很难过(感受),因为我没能跟他建立我想要的沟通氛围(需要)”,放松一下,带着你的感受和需要一起做深呼吸,帮助情绪逐渐舒缓。

找出自己的能量加油站:思考“当我做什么(如:聊天,运动,听音乐等)的时候,我的感受是好的(如:轻松、快乐、开心、积极等)。”每日至少安排1-2项提升能量的活动,帮助自己逐渐恢复心理能量。

增加练习。因为平时家长和孩子都很忙,缺乏沟通的时间,疫情时期,大家要珍惜“在一起”的时间,进行沟通练习,如果父母之前沟通欠佳,建议先进行夫妻练习。方法:说各自的最近的生活、学习、工作情况(我最近做了什么),以及感受;其他人听完后轮流赞扬对方3个方面(如:我觉得你那天那么做很棒,我觉得你的什么表现值得我学习等);选出3个方面感谢对方(如:你做了什么,帮到了我什么);表达对彼此的1个需要和期待(如:我发现自己很希望了解你更多,如果你愿意,可以增加一些和我聊天的时间吗?)。

通过练习,可以逐渐建立固定的家庭会议时间,家庭会议可以创造恰当的沟通渠道和时机,保持家庭的沟通处于流动和开放状态,从而促进家庭每个人的身心健康。

建立积极的心态。记住,关系是互动出来的,出现冲突不是谁的错,不要互相指责,通过分析冲突发现和解决问题,就能逐渐实现真诚的沟通和连接。

世界上没有完美的父母,但父母的每一份真诚付出和努力都会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

当然,所有的方法都不是万能的,不能期待这些方法在每个家庭奏效,但相信对大多数家庭会有帮助;所有方法的焦点不在于让孩子按照父母的期待成长,而在于让父母学会尊重孩子、理解孩子,把孩子当“懂事的人”看,这样,父母才能协助孩子找到适合自己的路,成长为自己想要成为的样子;当父母认为孩子“执拗”的时候,需要思考自己是否可以先变通一下,很多事情不一定非要怎样,也不一定非要不怎样。变通前是变通前的办法,变通后想变通后的办法。很多时候孩子并非要反抗他们的父母,他们只是要反抗某些有破坏性的教养方法,当父母学会使用新的方法来解决冲突时,家庭中的冲突反而会逐渐成为例外,而不是常态。

3.4.3 疫情期间精神心理障碍患儿的居家护理

王慧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精神科医师,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心理应急救援队成员

熊娜娜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精神科医师

李雪 副主任医师,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儿童病房副主任,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心理应急救援队成员,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心理咨询和治疗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

刘靖 主任医师,教授,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儿童心理卫生中心主任

李江华 副主任护师,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儿童病房护士长

新冠肺炎流行期,大多精神障碍患儿不便到医院如期复诊,本文特从病情、治疗、护理等角度向各位家长介绍了相关注意事项,力在保障患儿病情平稳,顺利度过疫情期。

关于药物

按时按量服药,未经医生评估,切勿减量或停药 即使症状完全消失,精神科药物治疗也需要足够长的巩固期和维持期,不规律服药和过早减药停药是精神科疾病复发的最主要原因之一,疾病复发后再次治疗效果难以保证。因此,家长要谨遵医嘱服药,切勿自己调量。

疫情期间,留心药物备存,避免断药,需要购买药物时,建议各位家长就近至当地医院或正规药房买药,可以提前通过医院官方信息渠道(网页、公众号、咨询电话等)获悉医院门诊时间,去医院前务必做好个人防护。

药品保管 儿童青少年患者服药依从性较差,有的孩子会藏药、扔药,有的孩子悲观厌世或冲动时会大量服药,所以家长一定要负责妥善保管药品。

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应对,避免意外

疫情时期,很多孩子更容易出现应激反应,如紧张、担心、生气等,应激状态下,有些孩子的幻觉妄想也可能会波动,比如觉得有人害自己,或自己得了很重的病等,很多孩子可能不会跟家人说自己的心情和想法,但家长可以从孩子的行为上观察到变化,比如孩子变得话少、笑容变少、经常发呆、更加暴躁,或出现自言自语、独自发笑,或出现一些难以理解的异常行为……家长一定要注意到孩子这些情绪、想法和行为的变化,及时应对处理。如果孩子有悲观厌世或冲动迹象,家长要做好24小时防护,管理好家中的危险物品等,不可掉以轻心,以防意外发生。

若病情明显波动,或有危险行为风险时,在做好个人防护的情况下及时就近至当地精神科门诊就诊。

确保躯体健康

个人卫生 很多孩子在疾病的影响下会变得懒散,忽视个人卫生,这样更容易感染细菌和病毒,家长要督促其每日刷牙洗脸、勤洗手,注意其指甲的长短和清洁,定期洗澡,勤换贴身内衣内裤。

营养摄入 有些孩子因为情绪不好,进食量少,有些孩子可能因为药物不良反应会食欲大增,有些孩子频繁吃膨化食品等零食,影响了正餐进食,家长除了保证孩子正常的进食量外,还要注意饮食的营养搭配,保证蛋白质(鸡蛋、牛奶、瘦肉等)、维生素(蔬菜、水果)的摄入。另外,保证孩子饮水充分,不能用饮料替代白水,尤其不建议喝咖啡、茶、可乐等有兴奋作用的饮料。

大小便情况 很多孩子因为运动少,饮水少,加上某些抗精神病药物的不良反应,可能出现便秘,家长要注意保证孩子至少3日要有一次大便,3日无大便,需要通便处理,如使用通便药物等。若长期便秘,家长可以让孩子早上饮温水时加入1-2勺蜂蜜,或多吃纤维素丰富的水果蔬菜,如香蕉、苹果、芹菜、菠菜等。

有的孩子可能会主动说排尿困难,及时咨询医生,排除药物不良反应。

躯体不适 有的孩子服抗精神病药物期间可能出现药物不良反应,比如头晕、手抖、坐立不安、四肢肌肉紧张、吞咽困难等,有的孩子抗抑郁剂加量时可能出现胃肠不适。

如有头晕、四肢肌肉紧张,应注意防摔伤,尤其是坐起或站起时一定慢起;如果孩子觉得咽东西困难,一定要保证食物细软,如将煮鸡蛋改为蛋羹,慢慢进食,严防噎食窒息。

有的药物不良反应可随时间逐渐减轻或消失,有的不良反应不会好转,还可能带来风险。建议有药物不良反应时,及时咨询医生是否进行药物调整。

日常生活

作息规律,勿熬夜 规律作息保证人体各项功能的稳定,有效保障我们的抵抗力。身体的免疫功能从晚上9点多逐渐进入修复阶段,所以不能熬夜,熬夜会破坏人的免疫功能。

规律的作息和充足的睡眠还有助于脑功能的修复,促进情绪稳定,促进精神心理疾病的康复。

安排日常活动 工娱活动有益于脑力和体力,还可以帮助稳定情绪,养成积极的心态。如:手工活动、听音乐、适当体育锻炼(疫情期间,选择室内运动;不建议晚上进行,以免影响睡眠)、呼吸放松、看电影、看书等,也可以结合孩子兴趣爱好酌情调整。

亲子沟通 家长需注意亲子沟通方法,建立平等、尊重的交流氛围,避免家庭不良互动引起孩子病情波动。

最后,特殊时期,特叮嘱各位家长一定照顾好自己的身体和情绪。请你谨记:照料好自己,才能更好地关爱孩子。

结合本文重点内容,特提供病情观察记录表方便各位家长参考使用:

3.4.4 疫情期间家长如何应对孩子假期延长

敦玥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精神科医师

刘靖 主任医师,教授,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儿童心理卫生中心主任

曹庆久 副主任医师、副教授,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儿童病房主任

2020年新春伊始,一场侵袭全国的新冠肺炎疫情悄然降临,它踩着春节匆忙归家的脚印,迅速蔓延开,让新年的欢庆蒙上阴影。在紧张的疫情面前,国家迅速布控防疫线,为避免疫情向校园漫延,教育部1月27日宣布2020年春季学期延期开学。

原本的春季学期,因肺炎疫情而推迟,在这段突如其来的延长期中,家长需注意哪些方面,以帮助孩子们顺利渡过?

做好新冠肺炎防控,让病毒远离孩子

孩子们的学习虽因疫情而延迟,孩子的健康却需要时刻守护。在新冠肺炎肆虐的特殊时期,家庭是保护孩子们的第一防线,延迟开学期间,父母更不可掉以轻心。

首先,要做好家庭日常防护。家长应主动戴好口罩,做好自我防护,保护孩子的前提是需要保护好自己,切记避免对着孩子打喷嚏、咳嗽,减少冲着孩子哈气、亲吻等动作;接触、照顾孩子之前,保持双手清洁干净;为孩子戴好口罩,选择适合儿童佩戴的外科口罩,有必要时佩戴N95口罩等,若是孩子太小,未能选择其适合的口罩,更应当减少外出。

其次,督促孩子勤洗手,不乱摸,饭前便后、接触公共场所的物体后要及时清洗双手,教会孩子使用七步洗手法,减少病从口入的可能性。

最后,家中做到多通风、勤打扫,保持家庭环境干净整洁,减少细菌、病毒滋生,为孩子营造干净的生活环境。

耐心解释,用心陪伴,帮助孩子平稳度过特殊时期

新冠肺炎疫情来势汹汹,面对突然延长的假期,和必须待在家中的要求,有的孩子可能不以为意;有的孩子可能困惑不解;还有的孩子,甚至害怕、担心、烦躁,或花大量时间看疫情的相关新闻;还有的孩子可能沉默寡言,食欲差、睡眠差等。

在这样的特殊时期,家长首先需调试好自我状态,稳定情绪;接纳孩子在当前境况下的情绪反应;更耐心地为他们解释外面的世界发生的危险,借助讲故事、玩游戏等方式,用拟物的手法,更贴近孩子的方式与之沟通,安抚他们小小的心灵;增强亲人之间的情感交流,彼此鼓励,给孩子带去信心和安全感。

室内运动,有趣好玩又健康

虽然新冠肺炎疫情限制了我们外出运动的脚步,但我们仍可在家中完成室内运动,既强健身体,又愉悦身心。这里为大家简单例举几种运动方法。

跑步的辅助练习。虽然我们无法进行室外跑步,但可以在室内做一做模拟跑步的辅助练习,比如原地高抬腿、原地高频跑等,增强下肢力量。

跳跃运动。孩子们爱玩的跳房子,便是一项有效的跳跃运动。在家中的空地上画出7-8个方子,投掷到哪一个便单脚跳过去,亲子参与,不但锻炼了孩子们的跳跃,还可增进情感。

其他还可在家中进行的运动,比如跳绳、投掷、躲避障碍等等,有心的家长们可以更多地寻找,帮助孩子们健康、快乐地度过这个特殊的寒假。

调整作息时间,为开学做准备

延迟在家期间,家长可同时帮助孩子调节生活作息,合理、科学地分配时间,为开学后的系统学习做好铺垫。

所以,我们推荐各位家长同孩子一起,制定生活作息时间表,规划每周、每天的时间安排,设定小目标,拟定小梦想,做到劳逸结合,有趣而紧凑,不至于让孩子们在这个延长的春节假期里,丢失了在学校养成的良好习惯。

在制定时间表的同时,安排小奖励,陪伴在孩子身边,不断鼓励他们更有兴趣、更有信心地完成每天的安排。

新冠肺炎来势汹汹,家长们在这样的关键时刻,需细心、耐心,保护尚不知屋外风险的孩子们;而作为儿童青少年精神病领域的工作者,我们会一直陪伴在家长和孩子们左右,用专业的知识和关怀,与你们共渡难关!

3.4.5 在疫情中如何保护自已和孩子

林红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儿童精神科医师,北京大学临床心理中心办公室主任,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心理应急救援队成员

随着全国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不断升级,各地幼儿园和中小学校采取了多种安保措施,安全防范教育不绝于耳。许多家长忧心忡忡,心情极为紧张。那么,家长的紧张情绪和多种渠道的安全防范措施可能给孩子们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呢?当孩子经历了超过其认识与经验范围的应激性事件,可能会出现多种身体不适症状。因此,成人需要了解孩子的心理,拥有儿童的视角,去帮助孩子健康成长。

当孩子经历了超过其认识与经验范围的应激性事件,尤其感到生命受到威胁时,孩子的身体、心理和社会关系都会受到影响。可表现为恐惧、害怕、紧张、焦虑、担心、无助;警觉性增高,如难以入睡、浅睡多梦易惊醒,对环境中正常的风吹草动表现出过分的惊跳反应;不由自主地反复想到或梦到与应激性事件有关的事物或情境。还会出现一些退行性的行为,即表现比实际年龄幼稚,已经掌握的技能又不会了,会表现出来怕鬼、怕黑等。

儿童对应激性事件的反应与年龄相关,受发育阶段的影响,与成人有所不同。幼儿园和小学的孩子经常表现为恐惧、担心、紧张、害怕、睡眠紊乱、过分纠缠亲人、难以与亲人分离或行为退化等,往往不能描述自己所经历的应激性事件,或者回忆应激性事件时只能描述与自己有关的部分。小学高年级和中学的孩子行为的改变比较明显,如容易发脾气或攻击别人,过分在意父母的情绪反应。儿童上述反应在应激性事件之后可能很快出现,也可能很久才出现。男孩与女孩的反应略有不同。男孩更多表现为发脾气、打架等攻击性行为,女孩更多表现为回避与同学交往、害怕离开父母或独处等行为。

应激性事件会让儿童及青少年因情绪问题导致身体不适。假如一个人遭遇突然而来或者严重的应激,超出个人应对的能力,不但会让遭遇困难的人发生情绪上的极大反应,如紧张、害怕、恐慌等,也容易使躯体同时发生一些变化,产生身体的不适,如头痛、头晕、腹痛、腹泻、哮喘、荨麻疹、虫媒传染病等。

任何情绪的反应都会有情绪与身体的同时反应。成年人更容易用语言去表达自己的情绪状况,可是,儿童青少年由于心理发育尚不成熟,认知上还不能直接且清晰地描述自己感受到的“情绪”或“心理”的反应,所以,更容易经由身体不适的症状来表达心情的不畅。

儿童会非常在意父母与老师等成年人对应激性事件的反应与态度,也会学习他们的应对方式。作为孩子的直接照料者,妈妈本身过度紧张,会将自己的负性情绪及行为功能不良“传染”给孩子,会加重孩子紧张、害怕、无助和恐惧等感受。

妈妈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式帮助孩子。

躯体疾病优先的原则。 当孩子出现身体不适的症状时,首先要考虑躯体性的疾病。忽视孩子可能存在躯体疾病的问题,过度关注心理的问题,有可能导致延误躯体疾病的病情。

经临床检查,医生排除了身体的疾病。此时,妈妈要考虑到孩子有可能因情绪问题而导致身体不适。妈妈要保持对该问题的敏感性,及时识别孩子身体的不适是否由于情绪上的困难导致的。

帮助孩子理解发生了什么并尽量搞清楚造成心理压力的原因(心理应激源)。 妈妈要理解孩子身体的不适是真实发生的,并非孩子故意的或者撒谎的行为。妈妈需要向孩子表达出对孩子的理解,并向孩子解释身体不适与心情的关系,解除孩子担心自己得了大病的疑虑。

媒体对应激性事件现场的重现,可能引起儿童的恐惧与害怕。妈妈要尽量避免孩子接触到现场图片,并耐心与孩子交流彼此对应激性事件的看法和感受。鼓励并倾听孩子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帮助孩子了解出现害怕和恐惧是正常的情绪反应,允许他们哭泣和表达悲伤,不要强求孩子勇敢或坚强。

帮助孩子寻找到导致其情绪问题的真正的心理应激源,学习关注自己的情绪,学习用语言或者非语言的方式表达自己的心情,解除自己心理上的困难。

妈妈注意与孩子建立和保持亲密的关系,及时给予孩子所需要的支持和必要的帮助。要想帮助孩子,关系是最重要的。妈妈只有对孩子的痛苦和烦恼充分理解,给予孩子信任,才能与孩子建立和保持亲密的关系。

善用支持系统 帮助孩子充分利用周围的支持系统去处理问题,鼓励孩子主动寻求来自家长、老师、同学和社会的支持,善用各种支持系统来促进孩子的恢复。孩子的照料者是孩子最重要的支持系统,要鼓励照料者主动为孩子提供支持。照料者不抱怨,不放弃,积极主动想办法,寻求各种资源,帮助孩子处理应激事件之后躯体不适的问题。

促进儿童青少年心理的成熟 促进孩子心理上的发展,加强自我的心理力量,能使用适当而有效的方式应付困难。不要批评孩子暂时出现的一些幼稚行为。关心孩子的睡眠问题,花更多的时间陪伴孩子,给予爱和照顾。

当然,妈妈也要妥善处理自已的情绪。

妈妈们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及时体察自己的情绪反应,注重自身心理的健康,这是对孩子最大的支持。妈妈们也要注意尽量不要过度表现自己的焦虑、抑郁等情绪。妈妈自身的负性情绪和行为与孩子的情绪和行为互相影响,形成恶性循环,妨碍双方的康复。因此,妈妈处理自己情绪、情感问题的同时要注意保护孩子。妈妈要给予儿童更多的关心和照顾,不要忽视孩子,也不要因为担心孩子的安全而过多限制孩子活动,过度保护孩子。因为担心安全问题而过度保护孩子,唯恐出现一点点闪失,反而给孩子带来了更多的不安。

当然,如果妈妈感到力不从心,已明显影响到自己的生活、工作与家庭时,及时寻求精神科或相关专业人员的帮助也是必要的。妈妈寻求自身支持的资源,这本身也是对孩子最大的帮助。

儿童并不是“小大人”,在他们成长的过程中,思维不断发展,身体不断发育,有着特殊的发育和卫生保健的需要。面对灾难和危机,他们与成人的应对方式很不相同,面临的危险也更大。为了保护好儿童,成人需要了解孩子的心理,拥有儿童的视角,同时了解家长和教师等成年人——孩子的照料者——的心理和行为又是如何深刻地影响着孩子们。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在危机时刻更好地帮助我们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