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 推动陕西高质量发展的质量变革的对策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显著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根据陕西质量变革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陕西省应建构“宏观—中观—微观”三位一体的现代质量体系骨架,通过实现宏观国民经济平稳运行、中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与微观企业健康发展,切实推进质量变革,深化质量强省。
3.4.1 宏观层面以提高国民经济质量推动陕西质量变革
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是宏观国民经济的动力实现,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是宏观国民经济的目标实现,两者共同影响经济高质量发展。从全要素生产率来看,自2011年起,陕西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的转变程度较差,这主要是因为规模效率偏低导致。从人民生活水平来看,居民生活满意度也有待进一步加强。因此,陕西省应强化以规模为导向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以及以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为要求提升人民生活满意感。
第一,灵活利用区块链技术,降低交易成本。区块链技术能通过透明和可信规则,改变原有以制造业为基础的供应链中的手动操作,在供应链流程以及各个细分环节上降低交易成本,保证产品质量。因此,陕西省应充分利用区块链技术,将区块链与实体经济相结合,实现企业乃至全行业的数据对接和资源共享,提高企业规模效益。第二,坚持开放融通,发展门户经济。陕西省在深耕本土市场的同时,应依托“国际运输走廊”和陕西自贸区,促进要素流动聚集,着力引进世界500强、中国500强、中国民营500强企业等战略投资者,以及战略性新兴项目、工业新兴优势项目、“抱团入陕”项目等,充分发挥“1+1>2”的集约效应,凸显规模效率,助力陕西门户经济发展。第三,创新社区治理机制,提升居民幸福感。陕西应从居民需求角度出发,完善配套设施,加强公共服务,强化教育培训。此外,还应整合各区域行业资源,积极引导多主体参与公共决策,全面提高居民的生活品质。
3.4.2 中观层面以优化产业结构推动陕西质量变革
优化升级产业结构有助于实现物质产品数量、品种、品质的提高,从而优化资源配置,以及为实现宏观经济效益最大化提供保障。2018年1月至9月,陕西省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1%,比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速高出0.6个百分点,战略性新兴产业不断推进,产业结构得到质的变化。但陕西省仍需要在产业结构高级化和合理化上进行调整。
第一,提升服务业规模,强调系统化建设。陕西省在大力发展金融服务、现代物流、电子商务、研发设计、会展服务与文化服务等重点领域的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的同时,应着力搭建以服务业为主体、生态建设为依托的“全周期、全要素、全保障”的孵化平台,促使其形成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有力支撑。第二,打造高端服务集聚区,推动产业价值链高端化。陕西省要围绕支持大中城市规划建设服务业集聚区目标,在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内,不断完善功能配套,扩大集聚区业务规模,促进产业集聚,占据现代服务业链条高端。第三,争创高端专业品牌,提高市场竞争力。陕西省应积极引导隐形及重点行业龙头企业参与到品牌建设中,多渠道整合资源,细分市场,引导品牌发展辐射扩散式服务网络,并以因素分配法方式对带动和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企业适当给予奖励,逐步培育起一批“陕西制造”的区域公用品牌以及企业品牌格局。
3.4.3 微观层面以提升企业质量推动陕西质量变革
增强微观主体活力是保证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着力点。企业作为微观经济活动的主体,企业质量的改善不仅决定着微观主体活力的有效释放,还是宏观经济平稳发展的前提。2017年,陕西省出台了《陕西省促进企业在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及直接融资奖励补助办法》,旨在进一步落实支持企业发展,推动企业追赶超越。为了更有效地发挥微观主体的作用,陕西省仍需在企业质量提升方面下功夫。
第一,强化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提升产品质量。企业应做好产品质量的源头控制,制订一套完整与实用性兼具的生产管理系统,对产品实现全方位跟踪管理,加强对设计、采购、生产等生产环节质量的层层把关,使得内外销产品达到同样的质量水准,力求质量技术的经济社会效果最大化。第二,推进产业链与创新链对接,提高企业创新。陕西省应鼓励龙头企业联合产研院搭建技术创新平台,并以股权合资等方式与产业链上下游联合研发,从而实现产业链各企业协同发展,降低研发成本,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第三,强化企业社会责任,提升企业价值。陕西省应结合企业履责的需求以及企业自身特点,建立一套适合本省企业社会责任评价与管理的相关规章及办法,对企业履责行为进行监督管理,并对社会、生态、公益等领域有突出贡献的企业或企业家进行表彰与奖励,使得企业自觉努力践行社会责任使命,更好地整合资源,并惠及更多的人民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