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余少喜讀小說,其後專攻史學,而仍於明清小說有所涉獵,以此作為治學之助。文學與史學分殊,殆不待言;兩者常有密切關連,則每為治史者所忽略。有見及此,余數年前嘗於歷史系開設“明清小說與中國社會變遷”一科,供歷史系學生選讀,中文系學生亦有修習者,文史並濟,甚為愜意。
當年講授此科時,鑒於學生於古典小說既乏基礎,坊間著述又專以文學為言,未能覓得合適教本,因而編成講義,冀收事半功倍之效。近日加以整理,尚覺首尾完備,而於較為簡單之處,稍加補充,爰為付梓,或有裨於學子焉。蓋現代大學分科過專,治史者或不兼習文學,習文者亦常疏於史事,小說史應可縮窄二者之距離。中國古典小說多取材於歷代史事,而以文學手法加以改編,況小說影響世道人心至鉅,實亦足以反映近世以來中國社會之變遷。
余於大學時代購得阿英(錢杏邨)著《晚清小說史》,手不釋卷,反覆閱讀數遍,該書且保存至今。先師牟潤孫教授撰《紅樓夢》與清代思想一文,於我尤多啟發;其後瀏覽陳寅恪諸篇,始知文學材料應用於歷史研究之門徑。早年涉獵小說,由五四新文學諸家上溯至古典作品,旁及東西洋翻譯小說,沈復《浮生六記》、紀曉嵐《閱微草堂筆記》二書尤為喜愛。後以諸事繁忙,疏於此道,文學薰陶日減,下筆亦漸感枯燥乏味,遂藉講授“北宋史學、史家與詩人”、“明清小說與中國社會變遷”等科目,重新接觸歷代詩詞和小說。
明清兩代為中國史上轉折時期,小說呈現從古典走向近代之趨勢,其於反映社會複雜多歧及時代急遽變遷,誠屬不可多得之文化寶庫。本書題名《明清小說:歷史與文學之間》,即以此為鵠的。書中所述,過半乃明清小說基礎知識,作為入門階梯固宜,視曰研究之資恐有所不逮。因據授課講義為藍本,只求內容首尾兼顧,於細緻處未嘗深究,於宏大處難免粗疏,敝帚自珍,專家學者祈為見諒。是為序。
周佳榮 謹識
2016年2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