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利经济学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7章 由于进行交易时所用单位的不完全可分性对收益均等性造成的障碍

§1.除上一章所讨论的不完全知识以外,还有移动成本。这种成本的某一部分,当然是以对于资本市场上的各种机构所作的支付为代表的,创办人、金融辛迪加、投资信托、律师、银行家以及其他人等等,他们根据投资的性质在不同程度上协助将资本从一处转移至被使用的另一处。[1]但是,还有一部分不太显著而且比较特殊的移动成本,值得对其细节进行研究。对于经济问题进行纯粹的数学处理时总是假定,当无论何处存在着有利使用一定数量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机会时,那里所获得的每种要素的单位都是无穷小的,而且能够完全与其他要素的单位相分离。目前鉴于这种假设并未得到证实,故可以看出收益均等性趋势的形成尚不完善。因为,一方面,如果某企业对于任何一种要素仅能按照以1 000英镑价值为一个单位的方法来融资的话,则很可能出现的情况是,当均衡实现时,虽然价值1 000英镑的该种要素从一处向另一处的转移,未能提高总收益,但是总量价值低于1 000英镑的转移,如果允许这样做的话,却可以提高总收益。简言之,当转移过程中所使用的单位不是无穷小时,在所有用途中收益的均等性的趋势降低为受限制的不均等性的趋势——限制的程度随着单位大小的增加而减小。另一方面,如果某企业仅能以要素之间某种固定的单位的组合的方式为任何两种要素A与B进行融资,则很可能出现的情况是,尽管这些复杂的单位组合从一处向另一处的转移未能提高总收益,但是某种数量的两种要素中的任何一种要素的单独的转移,却可以提高总收益。因此,当转移时的单位是由两种或多种要素的固定比例所构成的话,则同样会使在所有用途中收益的均等性趋势降低为受限制的不均等性的趋势,并由此得出,用以实施转移的单位的庞大与复杂性,将以与转移成本相同的方式发挥作用。一般来说,它将妨碍利己主义促使在所有的用途中生产的各种要素的收益均等趋势的形成。

§2.在一个时期,实际上进行资本交易所采用的单位明显地大。然而近些年来,这些单位的大小却以两种方式大大地缩减了。一种方式很明显,另外一种方式却相对隐晦。明显的方式是银行所接受的个人存款的价值的下降——例如,储蓄银行允许以便士进行储蓄——同样类似地,公司发行的个人股票的价值也在下降。[2]比较隐晦的方式取决于如下事实,即资本的单位是一个二维的实体。一个人不仅可以通过改变贷出的确定期限的英镑的数量,也可以通过改变贷出的确定数量的英镑的期限来减少他所提供的资本的量。缩减借入资本单位的时间跨度在现实中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不论如何,大多数企业长期需要资金,而许多放款人非常顽固地仅乐于在短期内出让他们的资源。当代世界运用两种措施缩短了所需要的资金的期限。第一种措施是企业家实际上接受了短期贷款,这部分取决于他们的企业贷款愿望的弹性,也部分取决于在其他地方再次借款的机会。第二种措施是股票交易所机构,企业融通的债务能够通过它加以转让,——从放款人的观点看,这项措施的下一阶段即是从企业直接收回贷款。这两种措施拥有相当不同的空间。过分依赖短期贷款让人感到很危险。“在恶劣时期失败的危险性与仰仗信用而非依靠实缴资本或者长期信用的情况成比例”——无力使用信用展期。[3]因此,逐渐形成的粗浅的共识是,运用短期票据为新设备等融资是不合适的,因这些设备的周转速度非常慢;短期票据应该用于为原材料或者雇用劳动的支出所作的融资,它们很可能在票据到期之前被销售出去。[4]不过,这两种措施之间的差别对于当前的目的来说并不重要。两种措施基本上相似,因为它们都基于一般性的概率,即整个社会放款的意愿的可变性均低于具有代表性的个人。其结果是,一方面,通过银行的票据贴现,公司资本的一部分为从不同个人的手中借入的一系列短期的资本,从而可能只需要这些人中的每个人仅提供几个月的贷款即可。另一方面,个人为应付不时之需所进行的储蓄,不是以他预期的方式存储的,而是以投资于长期有价证券并依靠股票交易所机构使之在他需要钱的时候得以变现的。这些措施尚不完善,在紧张时期,贴现新票据可能非常困难而且成本高昂;同时如果不承受巨大的亏损,可能就无法通过出售股票使资本变现。不过,它们有效且大幅度地缩减了资本进行交易所采用的单位的时间跨度。至于说到劳动交易,很显然其单位是非常小的。因此,在现代社会,除去此处不便讨论的土地交易中的某些特殊问题之外,交易单位过大对利己主义所形成的收益均等性造成障碍的唯一部分,似乎只剩下雇佣能力了。与在任何用途中运用的雇佣能力总量相比,雇佣能力的平均运用水平不能被视为无穷小。这一事实表明,在不同用途中雇佣能力的收益可通过对于均等性的非常密切的研究加以检测。因此,国民收入将小于雇佣能力更为完全可分的情况下的国民收入的水平。

§3.下面,让我们考虑交易所采用的单位的复杂性或综合性方面的特点。像以前一样,是资本引起了最为广泛的讨论。因为正如通常在经营活动中所感受到的那样,资本并不是一种纯粹的基本的生产要素。当然,实际上它或者表现为厂房和设备,或者表现为与其相联系的称之为商誉的一种网。不过,实际资本总是由两种因素以各种比例相互结合而成的,这两种因素就是等待与承担不确定性。[5]在早期的条件下,如果一家企业由一个以上的人去经营,实际上有必要为这若干个贡献者中的每一个,确定等待和不确定性这些因素在总量中所需要的比例。事实上,他们投入的资本,将贷出的每一英镑均作为承担不确定性的相等的量度。他们将成为合作者,或者如果我们愿意假定他们采用有限责任的形式,成为一家公司的联合股东,他们的资本全部由普通股构成。然而在现代,不再必须如此。一家需要x个单位的等待加上y个单位的承担不确定性的企业,也不需要从每位出资人那里获得一个单位的等待和y/x个单位的承担不确定性。通过担保的措施,可以将其需求分离成两部分,这样做,使等待从一组人中获取,而承担不确定性从另一组人中获取。担保可以设计成众多的形式,它们是由保险公司向实业家所提供的,这样做是考虑到,实业家的收入不应该受到火灾和意外事件的影响。担保是由外汇银行所提供的,例如1893年之前印度的外汇银行,它们在进口商与出口商交易时购买他们的票据,并以此为价格保险,以避免在交易与票据兑现的间隔期内因外汇波动而造成损失(或者利得)。在实业家经营大宗商品之处,逐渐出现机会建立起期货市场,对于这些较为一般的经营风险,担保是由投机者所提供的。对于面粉商和棉布商来说,签下一份供应面粉或棉布的合同后,可以购买投机者为其原材料按条款拟定的未来的总量所提供的承诺,而不管市场上将来的价格究竟如何。当一家银行打算为一家工业企业贴现票据时,也可以获得同样的担保,只要有第二位银行家,或者票据经纪人,或者某些独立的个人,同意接受或承兑这些票据就行,或者提供和苏格兰一样的“现金信用”,为初始借款人提供支持。[6]当一家人民银行,或者以无限责任的方式经营,或者以保证认捐的资本经营,为自己当地的客户借入资金时,实际上中央银行也获得了担保。[7]当一位借款人以“抵押”存款担保的方式从一位银行家或其他放款人处获得贷款时,银行家与放款人最终也获得了担保。目前,最有效的担保形式包括政府证券和工业企业的股票。因为持有这些证券不同于持有动产担保证券,对持有者不造成现值损失;同时,它们的寿终正寝也对持有者有利,不像抵押贷款的取消抵押品赎回权那样容易造成困难和威胁。不仅如此,由世界股票交易所为证券提供的“连续市场”,保护着证券的持有人,抵御价值突然大幅下滑所带来的风险,持有附属担保品和不动产所有权凭证的人很易于遭受这类风险。[8]近来,部分由于合伙制被联合股份公司所代替的结果,[9]以债券与股票为代表的因而适用于抵押品担保的部分,在国民财富中所占的比例明显加大。根据施穆勒(Schmoller)对战前几年的估计,一百年前任何国家的财富中,这种形式的财富只占很小的比例,而现在,德国却占到了17%,俄国据说是占到了33%,英国40%的国民财富是由证券构成的。[10]根据沃特金斯的调查,在英国,居民拥有77%的资本价值,1902~1903年间,对其征收“个人”财产税,而在这些个人财产中,有70%均为账面资产。[11]很自然的结果是,可以应用担保措施的领域,并因此将“等待”从“承担不确定性”中分离出来的领域,都得了很大的扩展。

§4.不过,这种措施并非唯一的方法,可以通过精巧的设计将资本复杂的单位分解成它的组成部分,使得等待与承担不确定性相互分离。但是,承担不确定性本身并不是一件单纯的事,使承受风险的1英镑等值于21先令或者19先令的机会,与使其等值于39先令10便士或者2便士的机会不是一回事。简言之,存在着非常多的不同的不确定性的等级,会有不同的人愿意去承担。除此之外,还存在着非常多的不同的不确定性的等级,会由各种各样的商业企业所承担。很明显,当产业的任何给定的需求可以通过把个人不适应的若干不同的等级结合在一起而得到满足的话,就可以将所提供的需求更为令人满意地调整到所想要的程度。现在可以做到这一点。当企业的资本是由若干人所提供的时候,企业就往往采用合伙制的方案,投资者所关注的他们投入的资源均承担同一等级的不确定性,结果是,除非找到充分数目的人准备承担这一等级的不确定性,否则有获利能力的企业项目也极易被搁置。在现代社会,这一困难在很大程度上已经通过现在大都采用的联合股份公司的方案被克服,这些公司以不同级别的证券进行资本融通,与投入企业的每一英镑都承担同一等级的不确定性的安排不同,我们已经有了将公司债券、累积优先股、非累积优先股,以及某些时候更为特殊的亚变种证券相结合的资本化体系。这些证券的每一级别均代表某一不同的等级,或者说,承担不同水平的不确定性。在促使资源分配对国民收入产生最为有利的影响方面,这种将股票细分为若干不同级别的做法,与将股票细分为两个级别的做法,使一个级别承担某种不确定性而另一个级别不承担不确定性,具有相同的作用。

§5.股票细分的形式不止一种。迄今为止,我们一直暗中假定,一家公司持有某种类型的证券将保持其首次被持有时的形态而不改变。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当公司已经建成时,其持有物中最初所包含的极大的不确定性已经有所减少。现代产业融资体系能够对这种事实作出调整,因此,一般来说,在公司初创时,公司的股票是由一组人所持有的,而当公司建成后,公司的股票则是由一组人所持有的。于是,伴随着一项重要“事业”的浮动,初始资金是由捐助辛迪加所提供的,或者是由承销辛迪加所担保的,组成的人员愿意为获取高额利润而承担巨大亏损,但却不准备让他们的资本被长期锁定。辛迪加在其早期阶段可能成功地将许多股份按一定的差价转卖给投机者和其他人,这些人同样愿意提供承担不确定性,而不是提供等待,[12]因而这些人在短期投机之后,将依次转手将股份再卖给其他人,正如以前别人卖给自己一样。在较后阶段,当事实业已证明人们所关注的事业究竟如何,并因此而大幅度地减小了股票中所包含的承担不确定性的程度之后,急于提供等待而不掺杂其他成分的“投资公众”将进入此领域并购买股票。

§6.现代开发出来的这些内容广泛的成果,可以将当初实现资本交易时所必须采用的复合单位,分解为简单的和方便的不同的部分。在对劳动和土地的交易产生影响的单位中——将于第三编中将检验的事实除外,即有时必须将家庭作为移民的单位——从来都不包含任何严重的复杂性。在“企业”的领域内,复杂性依然占据着统治地位,涉及雇佣能力的问题时,如果雇佣带来了一定量的资本,就可能发现复杂性的身影。不过,为联合股份公司的利益而工作的雇佣经理人的出现,也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分解了这里的复杂的单位。因此,一般来说,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在现代社会,进行交易的单位结构上的复杂性,对实现不同行业中收益的均等性所作的调整来说,并不构成一项重要的障碍。


[1]关于这些机构的出色分析,可参看拉文顿的《英国资本市场》,第18章。

[2]必须牢记上一章§5所给出的结论,这种趋势有可能是不利的。

[3]伯顿:《金融危机》,第263页。

[4]参看米德:《公司金融》,第231页。

[5]人们对待“等待”这种服务的实质,有很大的误解。有时认为它是指货币的提供,有时认为它是指时间的提供,有时指这两种,并且认为它对收入没有做出任何贡献。实际上没有一种假设是正确的。“等待”简单地意指延迟人们有权立即进行的消费,以便使可能已被消耗的资源以生产工具的形式,成为“指引自然能力的装置,在人类奋斗的进程中为人类提供帮助”(弗勒克斯:《经济学原理》,第89页)。“等待”的单位是一定数量的资源——例如劳动或机器——在一定时间内的使用量。因此,利用卡佛教授的例子,如果一位制造商一年内每天购买1吨煤,提前一天供给下一天之所用,则该年他供给的等待是一年的1吨煤——一年吨煤(《财富分配》,第253页)。以更为一般的术语表述,我们不妨说等待的单位是年价值单位,或者最简单地,虽然不够精确,利用卡斯尔博士的语言,一年镑。承担不确定性这一概念所涉及的较大的困难见附录一中给出的讨论。通常的观点认为,在任何年份中累积资本的额度必然与该年度形成的储蓄的额度相等。对于这种观点应该持谨慎态度。即或将储蓄解释为净储蓄,因此排除一个人将自己的储蓄借出供他人消费的情况,并且不考虑未被使用的请求权的短期积累以银行货币的形式所提供的服务,上述观点也未必正确。因为许多储蓄原本应该变成资本,但事实上却由于错误地配置于浪费的用途中而未能成功。

[6]不论是货物接收方所签发的票据,还是接收机构所签发的融通票据,由接收者的签名所提供的担保的实质都是一样的,都是借出其姓名供他人权衡。当然,如果接收者是提货机构以别名设置的一家分支机构,那它所签发的被称之为“把猪当火腿卖”的各种融通票据就与此不同,因为这些票据实际上只签署着一个名字;同样,当签发机构与初始借款者的命运密切交织在一起的时候,一家的严重受损几乎一定引发另一家的严重受损,情况也必然如此。

[7]有限责任与无限责任拥护者之间的矛盾,有时演化得异常激烈。普通银行与舒尔茨—德莱茨人民银行,奉行有限责任的法规。而另一方面,意大利人民银行和原先未被帝国联盟吸纳之前的德国瑞福森银行,则均采用无限责任制度,这就是为什么银行虽为穷人们所设立,但是穷人们却发现不管怎样都很难成为股东的缘故。

[8]参看布雷斯:《机构投机的价值》,第142页。

[9]参看费希尔:《利率》,第208页。

[10]由沃特金斯所引用,《巨大财富的增长》,第42页。

[11]出处同①,第48~49页。

[12]为获得细节,请参看米德的《公司金融》,第153~18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