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重庆区域发展战略与路径研究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五、新时期重庆区域发展重点路径

(一)大力发展产业集群,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按照产业发展的集聚与分散理论,产业聚集的积聚、起飞、高峰、饱和的动态过程,受到新技术正向反馈效应和拥挤成本等多重影响。重庆产业经过多年发展,已经形成“1+6”支柱工业集群,但面临新技术引领的国内外产业发展态势,传统产业不可避免地面临新技术、新业态和新模式的创新冲击。为积极应对产业转型升级的发展诉求,建议重庆借鉴深圳、江苏等沿海省份产业升级发展经验,结合区域资源禀赋特色和产业集聚基础,加快产业转型升级,聚焦以智能化为导向的创新发展,改造提升传统制造业,培育新兴产业集群,加速地区工业化、现代化进程,谋求产业转型升级,促进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为实现高质量发展增添动力。

1. 积极培育发展战略新兴产业

借鉴深圳和江苏战略新兴产业创新引领和引入布局的发展经验,立足重庆现有产业优势和基础,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快培育智能、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深圳、江苏战略新兴产业发展重点选择方向如表1-2所示。

表1-2 深圳、江苏战略新兴产业发展重点选择方向

资料来源:《深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1)合理布局智能产业

近年来,重庆电子信息产业得到飞速发展,智能终端、显示器、芯片等产品生产数量持续增长,已经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智能产业基地。但总体来说,当前重庆智能制造产业,多以配件组装为主,缺乏核心关键零部件生产能力。科技创新短板突出,导致智能产业集聚发展的效率改善和成本降低难度较大。综合国内外智能产业技术发展趋势,为进一步提升智能产业集聚的正向效益,下一阶段重庆智能产业应重点发展以物联网、移动互联网、高性能芯片、下一代宽带移动通信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智能产业基地。

一是重点发展集成电路设计(IC设计)、集成电路制造(晶圆制造)、封装测试等。完善IC设计—晶圆制造—封装测试全产业链,补齐设计短板,引进运算、存储、通信、功率、驱动、控制、传感等集成电路设计企业,不断提高晶圆制造工艺和封装测试水平。推动现有面板企业技术工艺研发应用,构建大、中、小尺寸齐全和各种技术覆盖的面板制造体系等。引导相关产业在两江新区、西永片区集聚发展。

二是重点发展数据采集、存储、处理分析应用、数据流通、Iaas关键技术等云计算大数据产业。发挥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两江国际云计算产业园等大数据产业发展平台优势,着力发展金融大数据、健康大数据、教育大数据等高附加值产业,培育基于大数据个性化定制、智能监测、全产业链追溯等数据驱动型新业态。引导相关产业在两江新区、西永片区、经开区、渝中区集聚发展。

三是重点推进物联网集成终端制造和系统运营服务。发展MEMS传感器、通信模组和终端、物联网硬件制造,发展物联网系统集成和运营服务等产业,支持企业利用大数据等技术提升物联网解决方案服务能力。引导产业项目在两江新区、高新区、经开区、永川—大足—荣昌等片区集聚发展。

四是重点发展智能手机、智能电视、智能穿戴、智能家居、智能终端操作系统、关键零部件等智能终端。重点推动组建半导体、光机电等前沿技术中心,提高智能传感器、声光电器件、印刷电路板、绿色电池等基础零部件的制造质量,引导存储、基带芯片、应用处理器、关键传感器、石墨烯电池、柔性屏、无线充电等零部件企业发展。引导产业项目在西永片区、两江新区、经开区集聚发展。

五是重点发展机器人控制系统、智能芯片和试验监测设备等机器人及智能装备。包括工业机器人、高档数控机床、高端自动控制系统、高档数控系统、核心信息设备、增材制造装备、整机和成套设备、激光加工装备、自动化控制系统、机器人试验监测设备等。引导产业项目在西永片区、两江新区、永川—大足—荣昌片区集聚发展。

六是重点发展基础元器件、电子零部件、电子控制系统(ECU)、与汽车电子有关的车外电子系统等汽车电子产业。包括车载光学系统设备、高精定位设备、自动驾驶公路系统设备、车载信息系统设备、自诊断系统设备、电子稳定系统(ESP)、废气再循环EGR、新能源汽车电池监控管理系统设备等。引导产业项目在两江新区、沙坪坝西永微电园集聚发展。

(2)积极培育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

依托庞大的汽车生产制造基础,重庆新能源汽车集聚发展态势逐步增强,长安汽车新能源产业园、车和家“智能汽车制造基地”以及比亚迪动力电池项目等项目布局持续增多。综合国内外智能产业技术发展趋势,为进一步加快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创新引领带动效应,下一阶段重庆新能源汽车产业应以低碳化、信息化、智能化为发展方向,重点推进“大小三电”和智能控制系统等核心零部件发展。

一是引入核心技术项目入驻发展。重点引入提升动力电池、驱动电机、高效内燃机、先进变速器、轻量化材料、智能控制等核心技术的工程化和产业化能力的高新项目,形成从关键零部件到整车的完整工业体系和创新体系的重要配套环节。

二是加快推进充电桩和充氢站配套建设。在城市和区县核心城区,完善便捷性高、安全度高的充电桩和充氢站布局,提升新能源汽车使用便捷度。

三是组织实施一批创新和产业化专项、重大工程。开发一批标志性、带动性强的重点产品和重大装备,提升自主设计水平和系统集成能力,突破共性关键技术与工程化、产业化瓶颈,组织开展应用试点和示范,提高创新发展能力和国际竞争力,抢占竞争制高点。

(3)有效引导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集聚

重庆装备制造业,以仪器仪表、输变电成套装备、轨道交通装备、核电配套设备、环保装备等为主,拥有一批竞争能力较强、具有明显比较生产加工优势的重点企业。但目前,关键零部件配套能力弱,成套能力较差,产业层次较低情况突出,导致要素集聚产生的极化效应水平较低。为进一步提升全市高端装备制造业升级步伐,下一阶段应重点借势国内先进装置制造生产技术,强化产业要素动态趋优效应,打造新的产业增长点。

一是主要依托重庆长客,重点发展单轨、地铁车辆、城郊列车等轨道交通设备。包括建设大型化轨道交通车辆生产和维修基地及动车组维修基地,发展电牵引系统、信号系统、安全监控系统、网络与通信装备、轨道车辆转向架等配套产品,发展售检票系统、安全门、输配电等站场设施等。引导企业在两江新区、永川—大足—荣昌集聚发展。

二是重点发展固定翼飞机、直升机、通用飞机制造等航空航天设备。包括通用飞机系统及设备、轻小型发动机、发动机专项技术及相关配套件;飞机材料、机场专用装备等。引导企业在临空经济区集聚发展。

三是重点发展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增程式混合动力汽车、氢燃料电池汽车等新能源汽车及关键零部件。加大整车集成技术、关键车控电子技术以及充电设施等方面的联合攻关力度等。引导产业在渝西片区集聚发展。继续扩大重庆汽车关键零部件产业优势,引导发展新能源汽车的车身及底盘开发技术,变速器、发动机、整车的匹配技术以及排气净化等。引导产业在渝西片区集聚发展。

四是重点发展水处理系统集成装备、大气污染治理装备、城市垃圾及污泥处理装备等环保装备。包括生活垃圾焚烧炉及烟气净化成套装备、垃圾收运和压缩成套设备、垃圾智能分选装备、生活垃圾焚烧飞灰稳定化处理设备、餐厨垃圾预处理成套设备、粪便无害化资源化处理成套设备、农村有机废弃物处理成套设备、高浊度污水电絮凝处理设备、农村分散式污水处理成套设备、工业污染监测装备和能耗监测装备等。引导重大项目在渝东北片区和渝东南片区集聚发展。

(4)前瞻性规划引导生物医药产业布局

目前,重庆部分医疗器械已经具备自主创新优势,超声医疗引领全球无创医疗领域,部分药品生产能力和技术积累能力也形成了一定的相对比较优势,多个中药大品种跻身国家重点发展的中药品种名录。但中高端医疗器械、智能医疗设备以及生物制剂的知识产权资源仍较为欠缺,与产业资源协调发展的能力仍不足。随着我国健康服务需求的扩大,医药、生物化学品、医疗器械等市场空间也在持续扩大,发展符合各年龄段健康服务需求的医疗器械和生物制剂等,能够带动重庆医药产业更加有效实现市场供需对接,形成新的产业趋优发展集群效应。

一是重点发展生物3D打印、治疗设备、体检设备和医用耗材等中高端医疗器械。医学影像设备、临床检验设备、先进治疗设备和健康监测、远程医疗设备、移动可穿戴医疗设备、医用机器人、体外诊断设备、康复设备、家庭体检康复类器械、关键零部件等。引导重大项目在渝西片区集聚发展。

二是重点发展中药新品种制剂、中药保健品、重大疾病中成药等生物制剂。推动优势大品种药物进行二次开发、开发中药独家品种等。在中药材原产地区建立种养殖基地,发展中药材精加工产业。引导项目在渝东北片区、渝东南片区集聚发展。

(5)积极支持新材料产业分类布局集聚发展

重庆材料产业已经形成铝加工、钢材、玻璃纤维等多品种产业体系,但产品结构不合理,低附加值产品多,市场竞争力不强等情况突出。下一阶段重庆材料产业应立足自身基础,紧跟全球材料产业复合化、智能化和绿色化的发展导向,力争在新材料产业领域,形成区域非均衡发展的新比较优势。

一是重点发展超细电子级玻璃纤维、玻璃纤维复合材料、汽车用工程塑料、玻璃钢及制品、超薄玻璃纤维电子布、电子玻璃布、覆铜板等。引导产业在大渡口区集聚发展。

二是积极发展高附加值铝材料,包括轨道交通车辆用铝及铝合金、汽车用铝及铝合金、电解铝大板锭、铝合金熔铸、铝材加工、再生铝(废铝)回收利用、铝箔、制罐料、军工、航空航天、电子信息、家电、交通运输行业用铝材料等。引导产业在九龙坡区集聚发展。

三是积极发展钢铁材料。重点发展高性能零部件用钢、高强韧汽车钢、高端宽中厚板、高档薄板、优质管材、高强度棒线材、特殊钢材和高档金属制品材料等,向具有特殊磁、电、光等性能的特种功能材料和具有高强度、高韧度、耐腐蚀、耐高温等性能的高端结构材料领域发展。引导产业在长寿区集聚发展。

四是提速发展前沿新材料。包括3D打印材料、超导材料、石墨烯材料、聚氨酯新材料、聚碳酸酯材料、化纤材料、新型功能涂层材料、新型膜材料等产业。引导重大项目在高新区、经开区集聚发展。

2. 改造提升传统制造业

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等新技术的知识价值提升效用,以智能化为引领,加快推进传统产业结构调整、技术进步和企业重组,提升产品高技术附加值、拓展产业链条、创新商业模式,支持传统产业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拓展发展空间。

(1)鼓励支持信息产业智能化升级发展

当前,我国制造业已经开始进入大规模智能化升级时代,广泛采用平台化战略、模块化生产、全球采购等方式。重庆作为全国老工业生产基地,利用信息技术推动传统产业升级,能够有效提升产业集聚要素的互动效率,进一步提升边际效应,焕发老工业基地新活力。下一阶段,重庆信息产业发展,应积极利用智能化生产方案,改造发展笔电、智能手机等终端产业,向更加智能、可穿戴等方向发展。一是加快集聚研发生产企业,逐步向价值链高端发展。推动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等在内的会议智能终端、车载智能终端、教育智能终端、移动通信终端等智能终端产品生产制造,提升重庆地区智能终端行业的产业水平。二是加强自主创新研发能力。加强产业核心技术的前瞻性研究,继续深化核心电子器件、高端通用芯片、基础软件产品的研究,增加发明专利的数量,增加参与国际标准制定的总量。鼓励企业成立技术创新中心,打造地区技术创新联盟。重点在两江新区、重庆经开区、西永微电园等推进电子信息智能升级试点布局。

(2)鼓励支持汽车产业智能化升级发展

重庆汽车制造拥有较为完备的生产加工基础,但随着国内外汽车行业智能化升级步伐的提速,原有生产加工装备智能化升级压力和汽车电子配套压力也逐步加大。为进一步满足市场需求,有效降低产业发展成本和实现生产效率改进,下一阶段,重庆汽车制造业发展应重点瞄准安全性、节能性、环保性和智能化的全球汽车产业发展方向,积极推进汽车产业、装备产业的产品研发和升级改造,加速缩小在动力总成、安全系统、排放系统、智能系统等方面与外资品牌的差距。

一是完善形成整机加零部件配套生产能力。大力发展轿车、SUV、MPV、专用乘用车、交叉型乘用车、重型商用车以及新能源汽车等产品。大力招商引资,引进国内汽车整车知名企业,同时做强汽车配套企业,促进配套企业向模块化供货转变。

二是增强关键零部件专业化生产研发发展能力。以企业为主体,提升产品的开发能力。鼓励应用新技术、新装备、新工艺、新材料,整车企业推广自动冲压线、激光焊接、节能环保的自动涂装线等新技术,零部件企业推广热压成型、热铝铸造、在线检测、大型数控成型冲压、高速智能复合工作母机等先进工艺及技术。

三是推进制造过程智能化。在重点领域试点建设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加快人机智能交互、工业机器人、智能物流管理、增材制造等技术和装备在生产过程中的应用,促进制造工艺的仿真优化、数字化控制、状态信息实时监测和自适应控制。重点在两江新区汽车核心产业基地、九龙坡、沙坪坝商用车产业基地、渝西商用车产业基地进行汽车产业升级试点布局。

(3)鼓励支持装备制造业精密化个性化发展

进入21世纪,全球装备制造业在近年呈现出多样化、分散化、个性化、全球化、产品高效、低耗化的特征,装备制造业的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的加速推进,装备制造技术日趋极限化,绿色化、智能化、人性化和安全性愈加受到重视。下一阶段,应积极利用精密技术及新材料技术,推进装备制造产业向微细制造、超精密制造、巨系统制造和强场制造方面升级发展。

一是推动成套装备和基础件协调发展。加快研发、制造轨道装备、风电装备、船舶装备、能源装备、环保安全装备等重大成套设备,着力提升总成与集成能力;提高基础类材料、元器件、工艺的研发制造水平,夯实基础,促进行业向专业化生产、社会化协作方向发展,增强配套能力,建立起合理的产品结构和完善的配套体系。

二是加快装备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实现个性化发展。继续发挥大型制造企业的技术优势,推动装备制造企业开展前端研发、设计、后端物流等一系列主辅业务分离试点工作,根据客户需要,实现产品、服务、支持、自我服务等个性化产品生产服务一体化。重点在各工业园区进行装备制造升级试点布局。

(4)鼓励支持化工产业向精细化绿色化方向升级

随着技术升级发展,精细化和绿色化已经成为发展主导方向。重庆化工具有显著的基础好、技术弱、创新难等特点。下一阶段,应重点鼓励支持应用绿色化学工艺和技术推进化工产业向精细化和节能降耗方向发展转型升级。

一是延伸发展精细化工。在加快传统产业、企业和产品改造提升的同时,加大精细化工新产品的引进力度,重点发展医药中间体、电子化学品、水处理化学品、环保型塑料添加剂、环保涂料、有机硅等。

二是推广节能减排和清洁生产技术。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企业,加快清洁生产工艺的推广,着力提升安全生产与行业环保水平。强化产业链前后端的配套,推广循环一体化发展模式,最大限度地减少排放。建设化工园区环境监测系统,做到环境集中治理,提升排污处理能力和质量。重点在长寿、涪陵、万州等围绕炼油石化、天然气化工、精细化工、化工新材料四大产业板块加快进行升级试点布局。

(5)鼓励支持材料工业向复合化绿色化发展

随着材料科学的发展,产业结构呈现出显著的横向扩散特点,具有耐高温、耐低温、耐腐蚀、抗老化及强度高、耐摩擦等性能的新材料运用越来越广泛,龙头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有机硅、高分子材料等各类高性能新材料进口替代趋势明显。下一阶段,重庆应结合本地材料产业基础优势,鼓励支持材料产业紧密结合航空航天、电子信息、高档汽车、绿色建筑、膜材料等领域需求,实现产业升级转型发展。

一是着力突破一批关键技术。重点攻克新型节能冶炼技术、金属及无机非金属矿提纯技术、高表面质量及高表面精度轧制控制技术、材料成分及晶相控制技术、在线表面改性技术、玻璃纤维浸润剂和复合成型技术等一批关键技术。

二是积极促进行业绿色发展。加快推广一批先进节能减排技术与装备,提高行业能效水平,从严控制污染排放。建立循环经济体系,最大限度无害化消纳固体废弃物。发展绿色矿业,加大矿产资源的节约和综合利用力度。按照国家要求,加快淘汰过剩产能和落后产能。重点在西彭、长寿、南岸等进行材料产业升级试点布局。

(6)鼓励支持消费品工业品牌化个性化发展

作为老工业基地,重庆消费品工业拥有一批加工生产能力强的企业,但自主品牌缺乏,精细化生产能力也相对不足。面对个性化、精致化需求升级的消费市场,下一阶段应重点支持利用新材料、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等推进消费品工业的个性化产品开发,支撑消费品工业产品升级换代。

一是实施品牌化集群化发展战略。强化企业质量管理意识,推广质量体系认证,严格执行质量标准,提升企业品牌效应。调整产品结构,向高性能、精致化打造升级,以产品质量确保品牌效应,提高品牌价值。

二是突出特色个性化发展。支持企业按照市场需求,实施新产品滚动开发计划,加快建设一批行业中试基地,缩短产业化周期。积极培育满足消费者需求的个性化、时尚化、智能化、绿色化产品,助推消费升级。重点在各工业园区进行消费品工业升级试点布局。

3. 合理引导发展现代服务业

合理整合规划全市服务业基础资源布局,深入挖掘市内外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市场诉求,通过提升旅游、文化、金融、物流和专业服务等服务业的专业化多样化个性化服务产品供给能力,促进形成增长极效应和最优选择效应,推动促进现代服务业提速发展。

(1)合理支持引导旅游产业布局发展

重庆自然资源丰富,人文资源厚重,下一步可加快推进全域旅游建设,重点发展大都市旅游、“大三峡”黄金旅游、“大武陵”康养旅游、世界遗产旅游、温泉旅游、古镇旅游、红色旅游、内河邮轮旅游、乡村旅游、文化旅游等产业。实施“旅游+”战略,推动旅游与工业、交通、体育、医疗等行业的融合发展,大力发展自驾旅游、养生养老旅游、低空旅游、体育旅游、工业旅游等旅游产业发展。形成以长江三峡、世界遗产、山水之都及国家A级旅游景区为支撑的多类型、多层次、组合优势明显的旅游产品系列和一批特色精品旅游线路。引导重大项目在限制开发区集聚发展。

(2)大力推进文化产业布局发展

重庆历史文化丰富,文化产业发展基础较好,特色产业门类覆盖文化产业的十个大类,但文化产业创新品牌和创意设计水平仍与发达地区存在较大差距。下一阶段,文化产业发展应紧密结合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趋势,逐步从传统的教育、培训和体育产业等传统业态,向动漫、绘画、音乐、视听、数字出版、网络游戏、创意设计等高层次方向延伸。

一是重点加快推动“文化+金融”“文化+商贸”“文化+旅游”“文化+农业”发展,引导高端文化要素聚集,积极发展电子书、手机报刊、纸质有声读物、移动多媒体、互联网电视等新兴业态,做强文化艺术、出版发行、广播影视等传统门类,培育民俗文化产业,巩固大文化根基。

二是做大文化创意设计、文化用品生产、工艺美术品等新兴门类,带动文化产业规模倍增。引导重大项目围绕各片区旅游资源项目形成集聚布局。

(3)引导现代金融业可持续发展

重庆金融业态、门类齐全,生态环境良好、创新发展活跃,要素市场也较为发达,金融业已成为全市重要的支柱产业。随着国内互联网金融、科技金融、绿色金融、共享金融等金融业新业态加快发展,下一阶段,重庆应继续以建设国内重要的功能性金融中心为目标,引导金融总部在江北嘴集聚发展。重点发展金融结算、小额信贷、互联网金融、移动金融、供应链金融、融资租赁、消费金融、普惠金融、绿色金融、私募基金、信用保险、商业保理、信托以及要素交易市场等,以及离岸金融结算、跨境人民币结算、跨国公司总部结算、跨境电子商务支付结算、金融要素市场结算、企业账户资金结算等金融结算。

(4)引导现代物流业专业化发展

重庆处于“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连接点,拥有长江黄金水道、渝新欧物流大通道、东盟国际物流大通道等物流业发展通道载体,物流业发展具有较强的先天优势。随着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供应链技术等新技术在物流业的广泛应用,物流业已经发展为以现代运输业为重点,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以现代制造业和商业为基础,集系统化、信息化、仓储现代化为一体的综合性产业。下一阶段,重庆应重点推动物流管理、技术和模式的创新发展。

一是发展多式联运物流的自由换装、中转、集拼、配送,重点发展公铁联运、铁水联运、空铁联运、空铁水联运等多式联运物流,打造集公路货运枢纽、物流金融中心、城市配送中心和公铁联运中心等功能于一体的中欧班列(重庆)多式联运示范工程。引导产业在港口区域集聚发展。

二是智慧物流。促进实现物流数据共用、资源共享、信息互通,着力发展智慧冷链物流、智慧医药物流、智慧航空物流、智慧公路物流、智慧水运物流等新型物流。引导产业在经开区集聚发展。

(5)引导专业服务业集聚化发展

重庆创新创业较活跃,拥有一批国家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等科研资源,综合科技实力处于西部前列,正加快建设西部创新中心。两江新区、高新区已经成为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创新创业的集聚,对专业服务业尤其是技术和知识密集型行业产生大量需求。下一阶段,重庆应重点结合产业发展配套需要,积极引入相关专业服务机构,降低要素配套发展成本,助推提升区域要素集聚发展效率。

一是重点发展研发设计、信息咨询、金融保险、知识产权、会计法律、资产评估、检验检测、认证评级、会展服务等产业。引导产业在渝中、江北、两江新区、沙坪坝区集聚发展。

二是重点发展移动电子商务、跨境电子商务、农村电子商务、医药电子商务、电子商务安全等产业。引导产业在西部物流园、临空经济区、南岸、长寿、黔江、万州、奉节、秀山集聚发展。

选择方向可参考深圳、江苏两地,如表1-3所示。

表1-3 深圳、江苏现代服务业发展重点选择方向

资料来源:《深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4. 有效促进发展现代农业

近年来,重庆农业依托地方特色资源,结合丘陵山区实际,柑橘、生态渔业、草食牲畜、茶叶、榨菜、中药材、调味品等特色产业种养殖及深加工发展取得较好成效。面对国内农产品的生态绿色和精深加工发展需求,下一阶段重庆农业发展应坚持走以特色效益农业为核心的农业现代化路子,加大结构调整力度,以产业结构变化带动要素成本结构和收益结构的改善,提升粮油、蔬菜、生猪三大保供产业发展水平,着力打造特色产业链条,逐步提升主食、方便食品、休闲食品、净菜加工以及绿色农产品特色加工等特色农业产业链的产品供给质量、物流服务效率和特色产品附加效益。

(1)打造柑橘、榨菜、草食牲畜、生态渔业、中药材、茶叶、调味品等特色产业链

一是以三峡库区为重点,打造柑橘产业链。坚持“鲜食与加工配套,新建与改建结合”的思路,打造“晚熟”“橙汁”两大品牌。建设万州、忠县、开州、云阳、奉节、巫山、渝北、长寿、涪陵、江津等十大柑橘产业基地,梁平、长寿、丰都、垫江四大名柚基地。

二是以涪陵区、万州区、丰都县等三峡库区区县为重点,打造榨菜产业链。拓展“鲜销、加工”两条渠道。推进基地建设提档升级,推行标准化生产,支持榨菜基地由无公害向绿色、有机方向提升。大力培育现代化龙头企业,形成产加销联结紧密、链条完整的产业体系。

三是依托丰富的草山草坡资源,发展草食牲畜产业链。充分利用国家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政策,大力发展以优质肉牛、肉羊、肉兔、长毛兔为主的草食牲畜。重点建设丰都、石柱、梁平等肉牛重点生产区县,酉阳、云阳、巫溪等肉羊重点生产区县。

四是合理发展生态渔业产业链。发展高产高效渔业,推广现代设施渔业、“互联网+渔业”、稻田综合种养、池塘低碳循环养殖等模式。

五是积极推进发展中药材产业链。以科技为支撑,突出开发秦巴山区和武陵山区中药材资源。在重点区县(自治县)建设一批万亩级或十万亩级的道地中药材种植基地,发展一批道地中药材专业区县及乡镇。

六是做强茶叶产业链。以“整合提升、做强品牌”为重点,推进标准化茶园建设和老茶园改造。重点在永川、秀山、南川、荣昌、万州、巴南、江津、酉阳等区县布局发展。

七是积极鼓励调味品产业链发展。发挥重庆“火锅之都”优势,重点发展辣椒、花椒两大品种,因地制宜发展生姜、葱蒜等调味品原料,在石柱县、綦江区、云阳县等区县建设辣椒生产基地,在江津区、酉阳县等发展花椒基地等。

(2)强化优势特色产业集聚区的品牌建设

一是推进优势特色产业集聚发展。引导优势产业向优势区域集中,建设优势特色农产品集中产区和产业带。着力打造长江三峡柑橘产业带、三大蔬菜产区、南(川)武(隆)彭(水)中蜂产业带,建成方山丘陵和平行岭谷两大优质粮油及畜产品生产区,三峡库区柑橘、加工蔬菜、生态渔集中产区,渝东北、渝东南草食牲畜产区,秦巴山区和武陵山区优质中药材产区。

二是推进传统品牌和公用品牌共同发展。以公用品牌提升企业品牌,加强创意设计和资源整合,重点打造天生云阳、江津富硒农产品等区域公用品牌和涪陵榨菜、三峡有机鱼、丰都肉牛、奉节脐橙、城口老腊肉、梁平柚、荣昌猪、秀山土鸡、江津花椒、石柱辣椒、永川秀芽、潼南蔬菜等产业集群品牌。加强和完善农业品牌保护机制,深度挖掘巴渝传统农特产品、加工技艺、农业非物质文化遗产内涵,结合公用品牌和传统品牌,实施“一村一品”强村富民工程。

(二)依托国家中心城市平台,构建新型城镇化体系

城市群是城市空间演变过程中出现的最高级的空间形态,能够产生巨大的规模效应和集聚效应,已成为国家和地区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平台和载体。重庆作为国家中心城市以及成渝城市群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区域发展战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重庆仍存在城镇体系不完善、城镇职能分工不协调、城镇之间联系有待进一步加强等问题,严重制约着国家中心城市综合功能发挥。因此,应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分工协作、以大带小的原则,构建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的新型城镇化体系。

根据发展基础、发展潜力以及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紧紧围绕“建设现代化全球性国家中心城市”发展目标,优化城镇空间布局和城镇规模结构,着力构建“一圈两群”的城镇化战略格局,形成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体系。“一圈”即现代化都市圈,“两群”即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和渝东南武陵山区城镇群。

1. 构建最具活力的、最有魅力的现代化都市圈

现代化都市圈由主城和环主城的都市连绵带组成。该区域城市分布密集,产业园区和开放平台众多,拥有铁公水空立体化交通网络,是重庆参与国际竞争和对外开放的重要载体。凭借独特的区位优势和雄厚的经济基础,获得了许多国际资本的高度青睐。依托纵横交织的骨干交通网络,以主城为核心,串联外围都市连绵带,正逐步形成一体化发展态势,未来将成为长江上游地区最具活力的、最有魅力的现代化都市圈。

(1)建设以主城为核心的国家中心城市

主城区作为国家中心城市的主要承载地,重点加大政治经济、文化交往、科技创新等城市功能建设,培育国际知名的中央商务区和重大商务集聚区,进一步促进国际金融、总部经济、高端商贸、商务会展、国际贸易等高端要素集聚,着力提升城市现代化和国际化水平,大力发展现代高端制造业集群,大力发展现代国际物流,建成集聚力强、辐射作用大、竞争力突出、现代都市形象鲜明的全球性国家中心城市功能。同时,在主城北部西部南部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和动力结构,全面增强城市发展能力。

主城东北部依托丝绸之路经济带和长江经济带建设地利优势,充分发挥国家级新区两江新区在全市改革开放创新中的引领作用,做高做强。高标准、高质量建设自贸区、中新示范项目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功能核心区。加快完善果园港、江北国际机场、保税港区等开发开放平台功能,积极探索建设内陆自由贸易港。大力推动临空经济区建设,注重发展总部贸易和转口贸易,探索发展离岸贸易,推动国际贸易结算中心试点常态化运作。依托全市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行动计划,高水平建设数字经济产业园,布局一批人工智能研发创新平台,推动数字经济要素集聚,建成国家数字经济示范区。此外,加快开辟重庆东向通道,争取启动明月山隧道建设,积极谋划轨道4号线延伸至长寿,推动长寿融入主城,促进现代化都市圈一体化发展。

主城西部充分利用成渝城市群发展机会,加快推进重庆科学城建设,成为全市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高地,重庆新的发展动力源。积极与世界顶尖大学、科研机构以及国内一流大学、科研机构开展合作,建立高水平创新型大学、重点学科及科研实验室,开展基础性、原创性研究;引进央企研发总部基地、国家大科学装置、国家级科研院所,集聚世界一流企业研发中心,开展科技成果的中试、转化和产业化工程,建设成为西部创新的策源地。加快完善展现国际一流水准的宜居、创业、教育、文化和商业等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吸引高端创新人才、资金、平台等要素集聚,打造成为重庆“两高”发展典范区和城市发展第二增长极。同时,将璧山区、江津区、合川区等区域逐步纳入主城板块,加强功能、产业布局、交通、市政基础设施等方面有机衔接,全面推进与主城区一体化发展,增强对渝西片区及周边地区的辐射带动能力。

主城南部积极对接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孟中印缅走廊、中新(重庆)互联互通示范项目等国家战略,加快推进“江南新城”建设,成为重庆南向战略重要支撑,加强与贵州、广西、云南、珠三角大湾区合作和东南亚合作的枢纽。注重产业提升、功能提升、形态提升并举,完善商务办公、商贸服务、公共服务等功能,重点发展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现代物流、都市旅游、都市农业等产业,形成以重庆国际公路物流基地、大型专业市场群、市级核心商圈为支撑的千亿级商贸物流大区,打造主城第三增长极,形成与两江新区、重庆科学城三足鼎立、均衡发展格局。同时,作为重庆主城向南出海大通道的桥头堡,加快推动重庆东站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积极争取南彭公路保税物流中心(B型)升级为综合保税区,进一步增强主城南部的经济实力和带动能力,引领渝南黔北地区加快发展。

(2)打造环主城的现代山水田园都市连绵带

充分利用山脉、河流、农田形成的自然分割和生态屏障,根据都市圈内部各区县联系紧密程度,将都市圈外围部分划分为永川—荣昌—大足、涪陵—长寿、江津—綦江(万盛)—南川、璧山—合川—铜梁—潼南四大城镇组群,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山水田园城市群连绵带。

永川—大足—荣昌城镇组群位于成渝城市群发展主轴南线上,依托成渝高铁、长江、成渝高速公路等交通通道,串联荣昌、大足、永川等城市,加强与重庆主城、成都等特大城市互动,积极承接产业转移,重点发展机器人及智能装备、电子信息、汽车及零部件、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生态旅游等特色产业,强化渝西综合交通枢纽、商贸物流中心、职业教育中心地位,建成川渝黔合作示范的前沿阵地、辐射川南黔北的重要门户。

璧山—合川—铜梁—潼南城镇组群位于成渝城市群主轴北线上,是川渝合作示范的前沿阵地。以兰渝、渝遂铁路,渝遂、渝武高速公路和嘉陵江为纽带,串联合川、铜梁、潼南等地区,大力发展生态文化旅游、轻纺食品、精细化工、特色农业等产业,建成联系和辐射川东北及川中地区、对接丝绸之路经济带、辐射大西北地区的桥头堡。

涪陵—长寿城镇组群依托长江经济带建设,通过三环高速、渝万高铁、广涪铁路等交通干线串联涪陵、长寿等城市,向西拓展与主城对接构筑现代化都市圈,向东拓展连接乌江经济走廊,向北辐射川东北、陕南,大力发展综合化工、页岩气、汽车、装备制造等先进制造业,建成现代化都市圈辐射带动渝东北城镇群和渝东南城镇群的支撑点和川东北、陕南融入长江经济带的衔接枢纽。同时,依托渝万城际铁路,推动垫江、梁平融入该城镇组群,成为现代化都市圈与渝东北片区联系的重要支撑。

江津—綦江—万盛—南川城镇组群依托国家南向通道建设,连接珠三角大湾区对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连接云南对接孟中印缅走廊,通过重庆三环高速等交通干线,串联江津、綦江、万盛、南川,积极发展现代装备制造、材料工业、能源工业和城郊休闲旅游业,着力打造建设川渝黔合作示范区,辐射带动渝南黔北川东南快速发展。

2. 构建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

渝东北片区作为“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联结点的重要承载地,依托长江黄金水道、铁路、高速公路等重要交通走廊,优化生产力布局,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深化区域开发合作,着力构建以万州为核心的渝东北沿江特色生态城镇群,形成万州—开州—云阳、垫江—梁平—忠县—丰都、奉节—巫山—巫溪—城口三大城镇群,建成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示范区。

万州—开州—云阳城镇群。充分发挥承接东西、贯通南北的区位优势,加快推进万州枢纽港、五桥机场、郑万铁路、渝西高铁等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升万州中心枢纽和开放门户功能,加速高端服务业和高端制造业集聚,强化万州区域性中心城市和重庆第二大城市的地位。加强万州与开州、云阳在功能、产业、空间和基础设施等方面的衔接,开州着力提升电子信息、中医药、消费品等产业配套以及商贸旅游等功能,云阳着力提升商贸、旅游、航运等特色功能,形成分工协作、一体化发展的格局,逐步建成辐射川东北、陕南、鄂西的航运中心、商贸物流中心和旅游集散中心。

垫江—梁平—忠县—丰都片区。依托长江黄金水道、渝万高铁、沪蓉高速、沿江高速等综合交通通道,串联垫江、梁平、忠县、丰都,向西主动对接现代化都市圈及“一带一路”建设,向东积极融入长江经济带建设,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和功能配套,着力完善城镇综合服务功能,增强物流贸易、文化交往、生态宜居等功能要素集聚,提升对周边小城镇的辐射带动能力。丰都和忠县以水天坪港、新生港建设为契机,积极申报国家一类水运口岸,强化作为“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的地位和作用,增强港口集聚辐射能力。垫江和梁平充分发挥生态资源优势,重点发展生态文化旅游、健康养生养老等特色产业。

奉节—巫山—巫溪片区依托渝西、安张铁路及沪渝高速等交通干线,串联奉节、巫山、巫溪等城市,大力发展现代商贸物流等特色产业,提升城市服务功能,聚力将该片区打造成为渝陕鄂区域性边贸中心。充分利用该片区作为重庆连接陕西、四川和湖北的门户枢纽优势,围绕旅游产业发展,加强与鄂西地区、神农架地区及陕西安康地区合作,着力打造长江三峡国际旅游目的地。强化城镇连接城乡的纽带作用,集中打造一批中心镇、特色旅游镇和边贸集镇,示范带动周边小城镇发展。

城口依托郑万、安张铁路以及开城高速等交通干线建设,推进以区域交通为主的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突出点上开发和产城融合发展,着力完善城镇功能,提升城镇综合服务能力和产业承载能力。积极融入长江三峡黄金旅游经济带,大力发展旅游经济,增强在全市旅游经济中的影响力。加强与渝东北各区县及秦巴地区毗邻区县互动合作,积极承接周边大中城市辐射带动,促进区域协同互动共赢发展。

3. 构建渝东南武陵山区城镇群

渝东南片区作为重庆南向对外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托渝怀铁路、乌江、渝湘高速公路、武陵山机场、仙女山机场以及规划的渝湘高铁等综合交通,串联沿线中心城市、县城、重要节点城镇,向南积极对接长株潭城市群、珠三角大湾区,融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向西对接重庆现代化都市圈,融入成渝城市群;向东通过渝东北,融入长江经济带;围绕高铁、高速公路、机场布局,以黔江、武隆为引擎,加速该地区的产业化、城镇化进程,重点发展生态旅游、民俗文化、绿色食品加工、中药材精深加工、原生态产品订制、民俗轻纺服装等产业,着力增强城镇要素集散传递功能,逐步形成与产业发展相得益彰、布局合理、相互关联的“点轴串珠”式的城镇群。

(1)加快推进黔江区域中心城市建设

黔江地处武陵山腹地,素有“渝鄂咽喉”之称,初步形成了铁公空立体交通网络。依托渝湘高铁、武陵山机场以及正阳高铁新城、舟白临空经济区建设,突出武陵山区综合交通枢纽和商贸物流中心地位。加快推进新城中央商务区、商贸批发城、国际建材城、电商产业微企孵化园等平台建设,培育商务会展、商贸物流、金融服务、总部经济等新业态。积极争取开放航空口岸和铁路口岸,申报设立保税商品展示交易中心延展平台和保税物流中心,大力发展口岸经济、保税经济,增强对渝东南及武陵山片区的辐射带动能力,建设成为引领渝东南片快速发展的核心增长极。

(2)提升武隆联结现代都市圈和渝东南重要节点功能

武隆毗邻重庆现代化都市圈,拥有铁公水空综合交通体系。依托交通区位优势,强化其在基础设施延伸、产业转移、要素流动等方面承接和传递现代都市圈辐射的战略支撑功能,建设成为承载现代都市圈产业转移的先行区和“后花园”。加快推进高铁、机场、港口等交通枢纽建设,着力打造高铁商务区、临空经济区、临港新城、道口强镇等城市新形态。积极承接现代都市圈产业转移,重点布局城市商业综合体、购物中心、星级酒店、专业市场、航空小镇、总部经济园、国际会议中心等服务平台,增强区域性服务中心功能。积极申报保税商品展销中心、保税物流中心(B型),争取布局一批中新示范项目,引进一批国内外500强企业地区性总部、功能性总部入驻,提升武隆在重庆对外开放格局中的影响力。

(3)提升其他区县城和小城镇要素集聚能力

适度拓展石柱、彭水、酉阳、秀山县城规模,充实城镇功能,增强对小城镇和乡村的辐射带动作用。完善和提升石柱口岸枢纽功能,增强其联结渝东北城镇群和促进渝东南城镇群融入长江产业经济带的能力。秀山、酉阳和彭水作为渝东南城市群的重要节点城市,着力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和服务能力,有序推动产业和人口聚集,逐步扩大城市规模。同时,加快中心镇、重点镇、特色镇建设,增强其联结城乡互动的能力和对广大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

(三)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新时代我国政府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抓手,是城乡发展的重大战略性转变,为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农村建设指明了发展思路。重庆集大城市、大农村、大库区、大山区、民族地区为一体,是中国国情的典型缩影。因此,重庆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围绕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要求,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重点聚焦战略目标、突出问题、农民期盼,加快谋划一批重大工程和重点改革事项,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个振兴”,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促进全市城乡协调发展。

1. 积极推动乡村产业振兴,推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产业能否科学合理顺利振兴,决定了乡村全面振兴能否实现。重庆当前乡村产业还存在着小、散、杂,产品多而不优,品牌杂而不亮等问题,且更多的是产量型农业产业发展方式。因此,需要加快促进农业产业现代化,顺应当前社会消费升级的大趋势,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乡村服务业等新业态、新模式,培育乡村产业发展极具潜力的新增长点。重点加快推进农业产业现代化建设,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做精做优乡村旅游业和服务业,发展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提高农业对外开放水平,实现乡村产业振兴,提升农业生产效率,进而增强农民创收能力。

(1)提高农业产业现代化水平

着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各类专业化市场化服务组织,推进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稳步推动土地流转,推进土地向种粮大户、种菜大户等集中,进一步发展粮食、蔬菜等规模化生产,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农业生产率。大力引进吸收大量适合重庆的新技术、新设备,加大新机具、新技术的创新和推广,进一步提升特色农产品机械化水平。同时,利用大数据技术、智能控制技术、信息技术以及物联网技术将农业产业链的各生产要素充分联系、发挥合力,重构现代农业的生态产业链,跟踪作物流动、引导和控制设备、监察农田环境、土地的精细化管理方面的应用水平。此外,加快创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扎实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园、科技园、创业园和田园综合体建设,争取创建晚熟柑橘、榨菜、生猪、柠檬、生态渔业、草食牲畜、中药材、茶叶、调味品、木本油料等10个“特优区”。

(2)做精乡村旅游业

实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工程,以“千年巴渝、多彩乡村”为主题,大力开发景区景点依托型、特色产业支撑型、高山避暑纳凉型、科普体验观光型、民族民俗风情型等特色乡村旅游。加快发展森林旅游和森林康养,培育一批乡村水利旅游景点。深入推进特色旅游镇、特色旅游村建设试点,扶持发展乡村旅游经营主体。着眼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制定特色小镇建设规划,布局建设一批新兴产业集聚、传统产业升级、体制机制灵活、人文气息浓厚、生态环境优美的特色小镇。

(3)做优乡村服务业

顺应农民群众生产生活需要,大力发展以代耕代种、机播机收、统防统治、统购统销等为重点的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加快拓展以公共事务、乡村物业、养生养老等为重点的生活性服务业。坚持线下线上并举,扎实推进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和电子商务进村工程。落实粮食等大宗农产品收储管理制度。逐步完善农村商贸流通体系;促进城乡物流配送一体化,基本实现乡乡有网点、村村通快递。

(4)扩大农业对外开放

依托“一带一路”、重庆自由贸易试验区、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建设,深化农业对外交流与合作。开展特色优势农林产品出口提升行动,深入推进出口示范基地和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培育壮大农产品进出口企业。加大农业招商引资力度,做好项目跟踪和服务。积极支持农业走出去,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进一步加大农产品反走私综合治理力度。

2. 强化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消除城乡基础设施差距

从国内外发达地区的实践看,建设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对于改造传统农业,实现农村产业的转型升级,把现代文明引入农村,改变农民的生存状态,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要加快乡村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推进面向“三农”需求的网状型基础设施建设,坚持统筹规划、城乡一体、抓住薄弱、重点突破,加快推动乡村交通、水利、信息、能源等基础设施提档升级,构建城乡互联互通、安全高效的基础设施网络体系。

(1)实施“四好农村路”建设工程

继续加大财政投入力度,畅通多元投融资渠道,调动各类市场主体的积极性,加快建设“四好农村路”。按照把农村公路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的要求,重点建设一批旅游路、产业路、便民路,构建城乡大通道、消除乡村“肠梗阻”,加快形成从城市到乡村、从市场到田头畅通便捷的交通网络体系。

(2)加强农村水利建设

实施重点水源建设工程,实施农村居民饮水巩固提升工程,以新建集中式供水工程、管网延伸工程、水质净化与消毒设备配套工程及信息化工程建设为重点,健全农村饮用水网络,保障老百姓饮水安全、用水方便。实施农田水利建设工程,扎实推进农业节水行动,构建符合丘陵山区实际的农业灌溉供水网络体系。

(3)实施“信息乡村”建设工程

以深度贫困乡镇为重点,分类分阶段推进光纤、4G等高速宽带网络由行政村向自然村延伸覆盖,加快构建城乡布局合理、均衡发展、功能完善、安全高效的信息通信网络。深入实施数字乡村战略,全面推进“移动互联网村”和“互联网小镇”建设。加强乡村统计工作和数据开发应用。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深入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建设。

(4)实施新一轮能源设施升级改造工程

优化电网结构,加强低电压线路改造、增加配变数量,提高无功补偿容量,对供电能力不足的农村电网实施升级改造。因地制宜差异化推进农网改造和示范试点。同时,实施特色小城镇供气工程。立足特色小城镇,优先采取气源管输化方式,对部分天然气管网暂不能覆盖的区域,可采取LNG/CNG点供模式,加快实现特色小城镇天然气全覆盖。改造提升特色小城镇现有燃气管网,提高特色小城镇供气稳定性和可靠性。

3. 加快推动城乡融合制度改革,促进资源要素合理流动

推进乡村振兴发展,需要人才、资金等资源的投入,这就需要借助城市的力量、市场的力量、资本的力量。其中,人是生产发展中最活跃的因子,从根本上决定着一个地方的兴盛,农村的发展既需要依靠本土人才发挥作用,也需要外部人才注入活力。因此,重庆乡村振兴需要创新体制机制,积极营造“近悦远来”环境,要打好“乡情牌”“乡愁牌”“事业牌”,促进城市人才、资本等各类资源“上山下乡”,汇聚乡村振兴力量。

(1)加强农村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扎实开展“三支一扶”、农村本土人才回引培养计划、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培养“领头雁”计划,实施农业科研杰出人才计划和杰出青年农业科学家项目。加强基层农技人员知识更新培训,实施农技推广服务特聘计划。健全种业等领域科研人员以知识产权明晰为基础、以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完善利益激励机制,落实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兼职取酬等政策,推进农业科研成果权益改革试点。探索公益性和经营性农技推广融合发展机制,允许农技人员通过提供增值服务合理取酬。健全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支持区县、乡镇(街道)两级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回归本业。

(2)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建立健全职业农民制度及配套政策。拓宽培训对象,将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头人和骨干社员、农业企业骨干、返乡农民工、大中专毕业生、退役军人等作为培训重点,解决新型职业农民来源不足问题。创新培训方式,以田间学校为载体,大力开展生产经营型、专业技能型、社会服务型等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强化扶持引导,鼓励新型职业农民加快向家庭农场、种养大户等适度规模经营主体发展,领办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参加城镇职工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试点,探索职业农民职称评定试点。

(3)鼓励社会各界投身乡村建设

建立有效激励机制,以乡情乡愁为纽带,吸引支持企业家、党政干部、专家学者、医生教师、规划师、建筑师、律师、技能人才、退休干部职工等,通过下乡担任志愿者、投资兴业、包村包项目、行医办学、捐资捐物、法律服务等方式服务乡村振兴事业。认真落实国家允许符合要求的公职人员回乡任职管理办法。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科协、残联等群团组织优势,凝聚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等社会各界的力量,助推乡村振兴。开展乡村振兴“巾帼行动”。

(4)强化城乡土地资源统筹保障

调整完善土地出让收入使用范围,提高土地出让收入用于乡村振兴的比例。单列安排农村第一、第二、第三产业融合发展用地专项指标,重点保障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乡村旅游配套设施、农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等项目用地。实行村域内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对深度贫困乡镇安排精准扶贫用地专项指标。交通、水利等政府投资基础设施项目用地,按需供应、应保尽保。完善地票交易制度,利用市场化机制鼓励复垦复绿。

(5)积极引导工商资本下乡

优化农村投资环境,稳定政策预期,引导好、服务好、保护好工商资本下乡积极性。建立完善乡村振兴重点工程项目库。建立工商资本下乡投资负面清单,畅通工商资本投资渠道。深入开展“万企帮万村”活动。加强工商资本租赁农地监管,防范经营风险。

4. 大力实施乡村生态振兴,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乡村的宝贵财富和最大优势,也是乡村产业发展的底色和底气。重庆乡村大都是群山环绕、河水潺潺,生态本底好,乡村韵味足,有利于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因此,要大力实施乡村生态振兴,坚持以绿色发展引领乡村振兴,守住生态保护红线,深入实施国土绿化行动、乡村绿化行动,大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和生态环境,让良好生态成为乡村振兴的支撑点,加快建设山清水秀美丽之地。

(1)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按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全面实施“厕所革命”,开展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加快推进农村厕所改造,对新建房屋和保障性安居工程、旅游沿线及农家乐,鼓励建设无害化卫生厕所。集中力量治理农村生活垃圾、污水,推行“户集、村收、乡运、区域处理”模式,建立健全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理系统,排查整治农村生活垃圾非正规堆放点;完成乡镇、村聚居点集中式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加快乡镇污水处理设施配套管网建设。深入推进危旧房整治,加强乡村建筑工匠培训,建设体现地域特色和时代特征、具有乡韵乡愁的乡村建筑,改善提升村容村貌,促进乡村更加宜居宜业宜游。

(2)扎实推进农业面源污染治理

坚持全民共治、源头防治,扎实推进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深入推进农业绿色发展行动。

一是推进化肥农药使用减量化。推广有机肥替代化肥、测土配方施肥,强化病虫害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确保化肥、农药使用量逐年减少;扎实推进规模化养殖场污染防治配套设施建设。

二是加强农村环境监管能力建设,落实县乡两级农村环境保护主体责任。加强农业面源污染管控点监测,完成第二次污染源(农业源)普查,开展耕地土壤重金属污染普查和修复试点。严禁工业和城镇污染向农业农村转移。

三是落实“一控两减三基本”要求,切实推行绿色生产方式,推动实现投入品减量化、生产清洁化、废弃物资源化、生产模式生态化,从根本上解决农村面源污染问题。

(3)扎实推进山水林田湖(库)草系统治理

大力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工程、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推进山水田院绿化美化净化,全面落实河长制、湖长制,构筑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

一是实施国土绿化提升行动。以三峡库区为重点,实施新(改)造林工程,重点抓好房前屋后、荒山荒坡、公路河道绿化;加强湿地保护、自然保护区管护、天然林保护。对岩溶地区灌木林地采取补植补造、封山育林等措施。

二是实施废弃矿山及损毁土地修复工程。加强废弃矿山压占、损毁土地修复,消除崩塌等安全隐患,通过整治后发展森林康养、休闲旅游等产业。

三是实施农业生态综合治理工程。实施农业综合开发生态综合治理项目,配套发展特色经济林;依托长江绿色生态廊道项目,新建以果树、茶叶为主的经济林,实施水源涵养林建设、坡改梯工程、节水农业、平衡施肥等。此外,加快实施水土保持和中小河流治理工程,积极探索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

5. 着力推进乡村文化振兴,重建乡村文明

当前城乡发展不平衡不仅体现在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差距,更多体现在思想道德建设和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的差距,乡村文化在城镇化建设进程中不断衰落。加强乡村文化建设,对乡村振兴发展在提供精神激励、智慧支持和道德滋养上产生积极作用。因此,要着力推进乡村文化振兴,重点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让人们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1)推动核心价值观进农家

坚持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三管齐下,采取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开设形势政策宣传“大喇叭”,完善形势政策宣讲队伍,在农村院坝、田间地头建设常态化宣传阵地。深化文明村镇创建和“美丽乡村·善美巴渝”建设。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加大农村道德模范、感动人物、身边好人、最美人物、脱贫光荣户等评选力度,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2)推动优秀传统文化进农家

深入挖掘、继承、创新优秀传统乡土文化,因地制宜实施民族民俗文化发展行动、传统工艺振兴计划、农耕文化体验基地建设工程。推进优秀传统文化研究,着力推动乡村文化与旅游、农业等产业深度融合。开展乡村历史文化资源普查,加强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利用,划定乡村建设的历史文化保护线,保护好文物古迹、名镇名村、传统村落、少数民族特色村镇、传统建筑、农业遗迹等。支持“三农”题材文艺创作生产和农村业余文化队伍建设。持续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健全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进乡镇(街道)、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乡镇室内固定放映厅、综合档案室建设。

(3)推动文明风尚进农家

深入开展文明村镇、星级文明户、五好文明家庭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开展“乡村振兴新风尚”专题培训,积极开展文明院落、清洁户评选等活动,推进实施敬老孝老主题活动,组织举办生活技能大赛、文明礼仪竞赛和文化体育活动,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开展“幸福满乡邻”志愿服务行动,推进乡村特色志愿服务队伍建设,引导城市志愿服务关爱农村弱势群体。开展“除陋习、树新风”专项行动,建立健全村规民约和村民议事会、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老年人协会等“一约四会”及村社风俗监督员制度。广泛开展“好婆媳”“好夫妻”“好邻居”等评选表彰活动。开展婚丧礼俗整治行动,遏制大操大办。

(4)加强乡村法治建设

坚持法治为本,树立依法治理理念,强化法律在维护农民权益、规范市场运行、农业支持保护、生态环境治理、化解农村社会矛盾等方面的权威地位。增强基层干部法治观念、法治为民意识,将政府涉农各项工作纳入法治化轨道。建立健全乡村调解、县市仲裁、司法保障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纠纷调处机制。开展“千万市民学法律”活动,提高全市农民的普法知晓率。重点开展“庭审进乡镇”活动、群众性法治文化活动、法治文艺演出、“法治电影进村”、法治书画展等群众性法治文化活动。

(四)推进内陆开放高地建设,打造开放型经济体系

区域经济研究需放置在开放型经济框架下,通过开放促进要素自由流动和竞争,来促进区域资源优化配置,提升劳动生产率降低成本,促进分工协作,推动区域一体化发展。随着当前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延续,开放对区域经济发展更为重要,并应更多体现在对国际、国内以及区域内部的多维度全方位的双向开放,在通道、平台等开放载体以及开放型经济体系构建、区域合作等层面形成抓手促进开放。重庆拥有西部大开发重要战略支点、“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联结点的战略定位,应抓住“一带一路”建设和长江经济带发展机遇,以通道先行、平台引领、经济支撑、互动协作为战略重点,推动形成区域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建设内陆开放高地。

1. 强力推进对外开放通道建设

通道建设是开放发展的基础和先决条件,应发挥重庆突出的区位优势和重要的战略地位,全方位推进出市、出海、出境通道建设,加快互联互通枢纽网络连接,打造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

(1)加快构建完善对外开放通道体系

基于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导向,全方位推进公铁水空立体式综合国际物流网络体系建设,提升重庆内陆国际物流枢纽地位。

一是做强东向通道。依托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打通东向沿长江出太平洋对外通道,重点加快渝甬新欧物流通道建设,实现与西向“一带一路”通道无缝对接。争取国家支持启动三峡新通道建设,加强长江航道整治,提升长江通航能力。

二是拓展西向通道。围绕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及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建设,进一步提升中欧(重庆)班列联运大通道功能,加强与欧洲、中亚及西亚地区联通,在推动班列常态化稳定运行的基础上,重点打造铁路口岸国际邮件交换中心和境内外集采平台,增强产业促进作用及货源组织能力。

三是做大南向通道。依托海上丝绸之路南向通道和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建设,进一步拓展完善重庆—云南—东盟国际铁路联运通道,争取在国家层面推动中新互联互通项目南向通道获得更多国家及地区参与,切实推动南向通道铁海联运班列与中欧班列(重庆)、长江水道有机联接。

四是打造航空枢纽。重点围绕“一带一路”增开国际客货运航线,形成重庆联接世界重要物流枢纽的国际客货运航线网络。

(2)积极推进多式联运体系建设

目前重庆已初步形成覆盖公铁水空多种运输方式的国际物流运输体系,下一步打造内陆国际物流枢纽还需要在多式联运上下功夫。

一是推进长江经济带多式联运。整合利用果园港、江津珞璜港、涪陵龙头港、万州港等枢纽港口及沿江铁路资源,发展江海联运和铁海联运。

二是加强“一带”“一路”有机衔接。重点推动建设果园港国际多式联运运营中心,打造连通“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国际多式联运物流枢纽。推动中欧班列(重庆)与中新互联互通项目南向通道实现铁海联运、国际铁路联运,进一步探索中欧班列陆上贸易规则。

三是强化市内物流节点连通。加强铁路枢纽环线及重要港口、物流园区和产业园区之间的道路连接,推进航空物流园、西部现代物流园、果园港、南彭贸易物流基地等主要物流枢纽之间的高效串联。

2. 提升完善开放平台及口岸功能

平台口岸是开放的重要支撑载体,应进一步完善全市“1278”(6)国家级开放平台体系及功能,加强平台互联互通及协同发展,高标准推进开放口岸建设,以重要开放平台功能优化带动区域开放发展。

(1)发挥好重大开放平台的引领作用

目前重庆已拥有自贸区、中新项目以及国家级经开区、高新区等重大开放平台,下一步应着力发挥好这些国家级平台的资源集聚优势来引领带动全市开放发展。

一是突出打造重庆自贸区、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围绕投资、贸易便利化等进一步探索推动适宜重庆的制度创新和政策创新,争取创新经验向全市复制推广。

二是探索打造重庆自贸港,争取国家支持在果园港和海关特殊监管区域试行自由贸易港政策,对标国际通行规则,在贸易、投资、金融便利化等领域探索内陆地区制度设计,在更高水平上提升要素资源配置效率。

三是切实优化发挥两江新区、国家级高新区及经开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要素集聚功能,增强向市内其他区域的辐射带动能力。

四是强化两路寸滩、西永、江津海关特殊监管区等口岸保税功能,推动转口贸易、总部贸易、跨境电商、离岸金融等口岸经济业态发展。

(2)切实优化开放平台体系

重庆重大开放平台主要集中在主城区,有必要对渝西、渝东北、渝东南地区的平台进行功能升级,进一步优化平台布局。在现有“1278”国家级开放平台基础上,切实推动渝西、渝东北、渝东南地区开放平台及功能提档升级,形成全市区域开放平台协调布局发展的良好局面。推动铜梁、潼南升级为国家级高新区,大足工业园区升级为国家级经开区。推进万州机场、黔江机场等航空口岸对外开放,推动万州、涪陵、江津、永川、丰都等区水运口岸建设。

(3)加强开放平台协同发展

重庆各类开放平台存在同质化竞争加大以及功能定位、引资方向不清晰等问题,不利于推动平台错位互补,实现系统功能最大化。应打破开放平台各自为政的局限,切实推动在产业对接、招商联动、创新协同等方面构建全市跨平台合作机制,形成全方位一体化协同发展格局。积极搭建市级层面的产业对接平台,打通开放平台产业协作渠道,推动主城区开发平台产业腾笼换鸟,通过合作共建飞地等模式,加强与渝西、渝东北等片区的产业合作。

3. 构建完善开放型经济体系

开放环境下的区域经济发展应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积极参与国际国内市场分工,构建以口岸为基础的开放型经济产业体系,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开放发展。

(1)大力发展口岸经济

目前重庆口岸类平台承担了较多的内向型产业功能,尚未充分发挥口岸对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支撑作用,应依托全市口岸布局,积极构建口岸经济产业体系,促进口岸与产业互动发展。布局发展临空临港高端制造业,形成集加工制造、进出口贸易、展示展销、分拨中转、金融服务于一体的全产业链。大力发展口岸金融服务、数据口岸等高端生产性服务业,推动保税物流、保税检测维修、转口贸易和离岸贸易等新型口岸经济业态发展。加快建设临空经济示范区,集中发展高端先进制造业和临空物流、临空商务等现代服务业。

(2)推动贸易方式提档升级

重庆一般贸易、加工贸易产业多处于价值链低端环节,服务贸易、总部贸易等新业态培育尚显不足,应着力调整优化全市贸易结构,加快贸易方式转型升级。

一是提升货物贸易产品竞争力,着力推动电子信息产业向品牌、研发、结算等产业链高端延伸,提升产业附加值。支持传统外贸企业加快引进先进技术,进行生产工艺提升及产品升级,提升出口产品市场竞争力。

二是大力发展服务贸易,依托全市特色服务贸易产业园,积极培育资本、技术、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市场主体,鼓励服务贸易企业扩大文化艺术、广播影视等文化服务出口及研发设计、节能环保等生产性服务进口。

三是培育发展总部贸易、保税贸易、离岸贸易等新业态,依托海关特殊监管区,积极发展保税维修、保税研发、租赁业务等新业态。依托自贸区在投融资便利化以及金融领域的创新,探索发展自贸区离岸贸易。

4. 加强区域多层次交流合作

重庆拥有位处“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联结点的区位优势,在对外开放中应依托中欧班列、长江黄金水道等重要通道,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建设。同时与四川、贵州等毗邻地区加强合作交流,促进产业分工协作,推进成渝城市群和渝黔示范区建设。

(1)全方位扩大“一带一路”经贸投资交流合作

依托中欧班列(重庆)国际物流大通道,重点针对东盟、中东欧、东非等地区,积极策划开展重庆与“一带一路”沿线地区的商品、技术展示展销合作活动,吸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来渝参加“西洽会”等经贸展览。积极发挥国际产能合作平台支撑作用,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加强产业合作力度,支持企业开展境外投资。

(2)加强与周边地区协作发展

深度融入长江经济带建设,与长三角港口加强联动和港航合作,与沿江口岸加强互联互通及通关一体化。高起点、链条化、集群式承接长三角地区产业转移,通过与沿江省市开展园区共建、产业飞地等方式,推动渝西、渝东北产业转型发展。与四川、贵州、云南等长江上游地区在基础设施、生态保护、公共服务、产业协同等领域加强一体化发展,推动永川、大足、荣昌加快川渝合作先行示范区建设,合川、铜梁、潼南融入成渝城市群发展,綦江、万盛、南川建设渝黔合作先行示范区。

(五)推进西部创新中心建设,塑造创新发展新动力

科技创新注重解决区域发展动力问题,其通过直接强化知识性生产要素投入,来推动要素结构、需求结构以及产业结构调整,对于提升区域竞争力、优化区域产业结构、促进区域经济平稳健康发展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重庆应着力打造生态创新系统,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形成各具特色的区域创新发展模式,增强创新驱动水平和创新引领能力。

1. 高标准策划打造“重庆科学城”

从历史看,重庆发展到今天,更多是依靠引进产业和技术,走相对“外延式”增长的方式取得了经济的快速发展,但在国内外复杂严峻的形势下,重庆处于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必须以创新来引领和促进产业转型,培育、增强自身的创新能力,尤其是自主创新能力迫在眉睫。

重庆近年虽然建立了一些科技创新平台,但均处于散、乱、小的状态,缺乏一个有利于各类创新资源共生、共享并具影响力的集聚创新平台。科学城的打造有利于更高水平集聚创新要素,上海张江科学城、成都科学城无一例外成为推动区域创新发展的重要力量。重庆科技创新的短板较为突出,可依托大学城、北碚、重庆高新区槽谷地带富集的高校科教资源优势和产业发展优势,大力招才引智,瞄准国际水平,集中力量高标准规划打造重庆科学城。突出科技体制机制先行先试,着重汇聚国内外知名研发机构、孵化器以及创新人才等各类资源要素,构建集产业、创新、人才、制度、开放、生态于一体的全方位创新体系,聚焦校政企产学研协同创新及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着力打造创新驱动示范区,成为全市创新策源地,引领带动全市创新发展。

2. 强化创新源头供给能力

(1)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

高等教育是创新发展的基石,重庆应以高质量发展和未来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加快推动高等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双一流”大学共建工程,推动重庆大学、西南大学进一步开放与创新,与国内外知名大学、科研机构等加强资源整合、开展全方位高层次合作,强化一流学科建设与一流人才引育。切实推动教育与产业对接,支持市内高等院校紧跟当前及未来全球产业、技术发展趋势,加强院系、学科和专业等战略性调整。加大外部科研机构引入力度,全力争取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中科院及北大清华等重点大学分校分院落户重庆,增强市内科研力量。

(2)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职业教育有利于促进产学研融合,提升创新成果转化运用能力,重庆应重视职业教育的发展,围绕新兴技术、产业发展趋势和导向,以产教融合为主攻方向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推动市内大专院校及部分本科高校加强应用型技术专业及课程设置。探索建立现代学徒制,支持大专院校与技工院校、企业研究机构等开展联合招生、定向培养,培育高素质、专业性强的应用型技能人才,切实加强大专院校与企业在人才回炉再培训、学生实习培养等方面的双向合作。

3. 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

(1)打造创新研发平台

围绕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方向,积极组建一批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引进高技术、大资本、全球化的新型高端研发机构、知名高校及科研院所,合作共建国家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技术创新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共性科研仪器设备平台等创新载体。支持企业与科研院所等合作共建产业科技研发平台、协同创新平台及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切实提升平台基础设施软硬件水平,推动产学研用一体化协同创新。

(2)引导创新资源差异化集聚

基于重庆主城、渝西、渝东北、渝东南各区域功能定位、产业结构的不同特点,差异化引导创新资源特色集聚,促进产业内涵式创新发展。两江新区、重庆高新区、经开区等国家级开发区,着力引入、培育发展研发型总部经济,突出高精尖创新,强化原始创新、产业关键技术和前沿技术研发创新功能。永川、荣昌、壁山高新区以及长寿经开区、万盛经开区等渝西重要开发开放平台,着重突出国内优质创新要素输入,大力引进科技研发机构、科技型企业、创新机构及团队,注重引导支持企业建立技术研发中心,推动提高区域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渝东北及渝东南加快先进适用技术推广和应用,搭建区域性技术转移中心。

(3)加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成果转化应用是创新的重要一环,目前重庆在这方面还存在较大短板,公共的成果转移转化中心、平台等仍较为缺乏。应积极搭建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等新型孵化载体,完善小试、中试、样机制造等公共平台,以及科技检验检测、军民融合创新、科技金融支撑等创新服务平台。加快打造专业性的技术交易平台、科技成果交易市场,完善科技成果评价、估价等市场化中介服务。建立科研院校(所)科技成果与企业对接的服务途径,着力畅通科技成果交易转让绿色通道。

4. 加强良好创新生态建设

(1)深化科研管理体制改革

目前科研管理体制仍存在诸多弊端,已成为束缚科技创新活力的重要因素,下一步重庆推进创新发展,必须不断深化科研管理体制改革。以“放管服”改革为重点,着力优化科研管理制度及流程,建立灵活高效的科研项目管理机制,让创新主体拥有更大自主空间。进一步完善科研经费管理办法,引导科研经费得到更加合理有效地配置和利用。加快完善由第三方专业机构参与的科研成果评价机制,增强科技奖励对成果转移转化的政策倾斜支持。切实推动科研人员职称管理制度改革,建立完善人才双向流动机制。

(2)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及政策引导

只有切实保护好创新主体的知识产权,才能真正激发其创新创业的积极性。健全知识产权保护法规体系,实行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加大知识产权侵权打击力度。加强两江新区知识产权法庭建设,在全市先行探索知识产权维权和纠纷解决机制。同时,加强对企业创新的政策引导,切实优化完善创新支持政策,在市场准入、注册登记等方面构建公开透明的标准体系,构建由市场筛选及决定要素价格的机制,促进企业在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向创新驱动的内涵式发展。

(六)加快推动绿色发展,建成山清水秀美丽之地

“二战”以来,随着全球经济快速发展,气候变化、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土地沙漠化、土壤侵蚀等具有全球性影响的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威胁着全人类的生存与发展。1972年,罗马俱乐部在其发布的研究报告《增长的极限》中,提出可持续发展观念,唤起了人们对全球环境问题的关注。特别是21世纪以来,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201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诺德豪斯(William D. Nordhaus)和罗默(Paul M. Romer),以表彰其在创新、气候和经济增长研究中的贡献。其中,诺德豪斯主张建立全球碳税机制和绿色GDP核算方法,为全球经济绿色发展提供了新路径,也为我们完善环境保护相关的制度安排与政策执行以及提高环保政策制定的专业性提供了理论借鉴。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同时也带来了诸多弊病,如大范围雾霾、水体污染、土壤重金属超标、资源枯竭、生态失衡等等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已成为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最大瓶颈制约,也直接影响着人们的健康生活。面临严峻的环境形势,党的十七大提出建立主体功能区布局的战略构想,将生态安全保障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将绿色发展上升为统筹谋划解决环境与发展问题的重大理论。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更是将绿色发展作为关系中国发展全局的一个基本理念。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坚持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等重要论述。当前,坚持统筹谋划解决环境与发展问题,把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强化创新驱动和保护生态环境结合起来,自觉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已成为全社会共识。

近年来,重庆深入推进“蓝天、碧水、宁静、绿地、田园”环保五大行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积极进展。但是,水土流失、土地退化、土地石漠化、次级河流污染、地质灾害频繁、农村面源污染等各类生态环境问题依然突出,与作为长江上游重要的生态屏障的要求相比,与人民群众期盼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因此,应以“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为导向,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把重庆建成山清水秀美丽之地。

1. 筑牢全域“绿色本底”

按照主体功能区要求,统筹生产、生活和生态空间,以区域自然禀赋为基础,以整体功能最大化、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为导向,构建多维生态空间体系。

(1)加强生态空间管控

重庆地处长江上游,肩负着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的历史重任。保护好长江生态环境,事关国家发展全局,也事关重庆长远发展,因此,必须把生态保护摆在突出位置。结合山水阻隔的地域特色,围绕山水林田湖草综合生态系统,优化生态空间格局,构建以长江、嘉陵江、乌江三大水域和大巴山、大娄山、华蓥山、武陵山四大山脉为骨架,以重点生态功能区域为重要支撑,以交通廊道、城市绿地为补充的市域生态空间格局。统筹协调城镇发展空间与生态保护红线、基本农田保护线,实行环境准入负面清单制度,严格管控生态保护红线区域内的开发建设活动,保护好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地质公园、自然遗产地、水源保护区等已经设立的各类受保护区域。

(2)强化区域生态调控

重庆虽为直辖市,但面积相当于一个中等规模的省,区域内地形地貌类型众多,地质结构复杂,不同区域生态环境承载力差异悬殊,因此,需要加强区域生态调控,实现人口分布、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协调发展。主城区要着力保护好鹅岭、南山、缙云山、中梁山、铜锣山、明月山等绿色山脊及长江、嘉陵江水域生态廊道,强化城市绿地、林地、湿地等空间联通,形成绿色生态体系。渝西片区要着力加强华蓥山、大娄山等生态屏障保护、河流湖库污染整治和农村面源污染防治,促进山水田园错落相间、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渝东北片区要突出三峡库区水源涵养,着力实施三峡库区、重要水源地、石漠化等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实施好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渝东南片区要突出生态修复和保护,着力实施天然林保护、石漠化治理、退耕还林还草、湿地生态修复、河道绿化缓冲带建设等工程。

2.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

深入实施“蓝天、碧水、宁静、绿地、田园”环保五大行动,加强污染治理和风险防范,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推动生态服务功能进一步提升,将重庆建设成为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

(1)加强污染治理和防范

严格贯彻落实“大气十条”“水十条”“土十条”,打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战役”,加快农业农村环境治理步伐,着力提升环境质量。

一是强化大气污染防治。制定工业污染源全面达标排放计划,推进联防联控和流域共治,着力削减污染物排放总量、降低排放强度。

二是加强水环境质量管理。加强流域磷矿及磷化工污染治理,优先保障长江、嘉陵江、乌江干流水质不低于来水水质。继续全面推广河(湖)长负责制以及水质改善、项目推进“双目标”考核制,加强污染流域、湖库综合治理,着力消除群众反映强烈的城市建成区及周边水体黑臭现象。

三是强化土壤环境污染防治。开展土壤环境状况调查和评估,制订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计划,开展土壤、地下水重金属和有机污染协同修复试点,统筹土壤和地下水、大气环境协同治理。

四是加强农业农村环境治理。以撤并场镇、农民新村和高山生态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为重点,大力实施农村改厕、农村能源结构改造、农村脏乱差整治等工程,继续推进农村环境连片整治,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质量。深入实施“田园行动”,编制农业面源污染防治规划,推动农村面源污染监测体系建设。

(2)加强重点区域生态保护与修复

重庆依山而建,依江而兴。因此,沿江开发强度大,人口分布密集,植被破坏严重,引起了一系列的生态失调问题。因此,亟待加强该区域生态保护与修复。

一是以“两江四岸”为重点,开展长江、嘉陵江及支流河道保护线外侧城镇规划建设用地区域内的绿化缓冲带建设,保护城市天际线、山脊线、水际线,彰显城市特色风貌,保护传承历史文化。

二是优化已有岸线使用效率,把水安全、防洪、治污、港岸、交通、景观等融为一体,使沿江工业、港口岸线适度有序发展。加强沿江工业管控,严禁在长江干流及主要支流岸线5公里范围内新布局工业企业、工业园区,坚决关闭或搬迁现有紧邻长江的化工厂。

三是强化对大娄山、大巴山、武陵山、三峡库区等重要生态功能区保护与建设,实施好长江防护林体系建设、水土流失及岩溶地区石漠化治理、退耕还林还草、水土保持、河湖和湿地生态保护修复等工程,增强水源涵养、水土保持等生态功能。

3. 构建绿色低碳发展经济体系

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理论基础是生态经济理论。该理论核心是以生态技术为基础,保护和改善自然环境,追求资源环境可承载下的经济持续增长,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系统的有机统一,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因此,应遵循生态经济理论,加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力度,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倡导绿色环保的生产、生活方式,推动循环低碳发展,构建绿色环保发展的经济体系。

(1)加快产业绿色发展

面对资源环境要素日益趋紧的发展趋势,传统高耗能、靠规模扩大的经济增长方式已不能适应新时代经济发展的需要,发展绿色经济已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共识。绿色产业作为绿色经济的载体也成为大家追求的发展方向。

一是推进绿色制造。推动钢铁、化工、建材等传统工业绿色化改造,推进绿色园区、绿色企业、绿色工厂建设,发展壮大节能环保产业、清洁生产产业、清洁能源产业,支持企业制定绿色标准、实施绿色管理和绿色生产,构建高效、清洁、低碳、循环的绿色制造体系和绿色供应链。

二是加快发展现代生态农业。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进一步壮大提升集约化经营与生态化生产有机结合的现代农业,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土地产出率。发展种养结合生态循环农业,推行减量化和清洁生产技术,净化产地环境,提高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比重。

三是大力发展绿色服务业。以大数据和“互联网+”为手段,积极推动物流配送模式创新,构建绿色智能物流体系。大力发展生态旅游,对重点旅游景区开展环境监测,促进旅游景区绿色化发展。推动大型商场、餐饮、酒店使用节能设备和技术,促进商贸餐饮业绿色转型。

(2)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一是实施循环发展引领计划。开展再制造试点,发展机床、汽车零部件、工程机械再制造,实现再制造规模化、产业化。加快园区循环化改造,推动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区县建设,鼓励建设循环经济教育示范基地。

二是加强工业废弃物和“城市矿产”资源化利用。完善重庆废金属交易市场,继续推进废钢铁资源化利用产业园(集团)建设,着力开展废钢铁、废铅、废旧电子产品的综合利用。

三是推进资源全面节约和循环利用。加快完善节能标准体系、能耗标识制度,加强标准实施的监督,切实扭转粗放用能方式,不断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节约集约用地制度,提高水资源和建设用地利用效率。

(3)大力倡导绿色生活方式

一是倡导低碳环保出行。完善公共交通网络,积极推广清洁能源运输工具,鼓励发展交通工具共享经济,加快推进人车分离、安全便捷的慢行通道建设。

二是鼓励居民绿色消费。积极推广节能灯、节能家电等节能产品,鼓励公众购买能效标识产品、低碳认证产品、环境标识产品和无公害标志食品等。

三是大力开展相关公益活动。鼓励行业协会、环保协会等开展节能低碳、资源回收利用、义务植树造林、环保志愿者行动等公益活动。

4. 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改革开放40年来,重庆生态环境总体恶化趋势仍未得到有效遏制。究其原因,与自然原因及发展阶段有关,更与法治和体制机制等制度因素息息相关。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完善法治体系和自然资源保护与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市场机制和监督体系,落实政府、企业、公众责任,全面提升全市生态文明建设法治化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为重庆建设山清水秀美丽之地提供了制度保障。

(1)完善生态环境保护法治体系

一是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立法。加快制定环境保护、森林保护、湿地保护、地质环境保护、自然保护区管理、生态红线管控、生态补偿、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排污许可证管理等一批地方性法规、规章,形成地方完备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二是加大执法力度。建立健全跨行政区域、跨部门的生态环境执法合作机制和部门联动执法机制,开展联合执法、区域执法和交叉执法。加大对污染环境、侵占资源、破坏生态等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大幅度提高违法成本。

三是加强普法教育。深入开展生态法治宣传教育,将生态法治教育纳入各级干部教育培训计划,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能力。

(2)完善自然资源保护和管理制度

一是建立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加快开展自然资源资产统一确权登记,摸清矿产、草地、林地和珍稀动植物等各类自然资源位置、数量、等级和权属等信息,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监管有效的自然资源登记体系。

二是完善自然资源用途管制制度。探索开展区县“多规合一”试点,构建以空间规划为基础、以用途管制为主要手段的统一衔接、分级管控的空间规划体系和国土开发保护制度。

三是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建立统一公平、覆盖所有固定污染源的排放许可制度,禁止无证排污或不按许可证规定排污。完善建设项目全过程管理制度,健全建设项目区域限批、环评机构信用评价、环境监理、现场巡查、后评估等制度。探索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

(3)建立生态环保监督体系

一是健全生态环保督政制度。建立健全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和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度,强化对区县生态环保工作的督查,对未履行环境保护职责或履责不到位的进行约谈,对问题严重的实行挂牌督办、区域限批。

二是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根据各区县功能定位实施差异化考核,加大资源利用、产业结构优化、环境质量等考核指标权重。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建立资源消耗、环境损害和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估和项目审查体系,建立环境损害鉴定评估机制,构建后果严惩的评价、考核及奖惩制度体系。

三是完善社会公众参与制度。完善环境信息公开制度,探索建立人民环保监督员制度,鼓励、引导有关社会组织依法提起环境公益诉讼,维护社会公共利益。

(4)完善生态环境经济政策和市场化机制

一是探索建立区域之间以及流域上、下游之间的横向生态补偿机制,鼓励上下游地区商定跨界断面水质目标和核定补偿标准。

二是深化推进排污许可制等制度改革,建立吸引社会资本投入生态环保的市场机制,推进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

三是探索实施对环境质量不达标的区域或者流域,控制单元实施区域限批、特别排放限值等政策。

四是完善落实节能环保、生态建设、可再生能源等优惠政策,建立健全用能权、用水权、排污权、碳排放权初始分配制度,创新有偿使用、预算管理、投融资机制,培育和发展交易市场。

(七)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成国际化综合交通枢纽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具有很强的先导作用,特别是在一些贫困地区,改一条溜索、修一段公路就能给群众打开一扇脱贫致富的大门。”从理论和实践可以看出,交通基础设施对于促进区域要素有序、高效流动,促进区域集聚资源要素集聚等具有先导性和支撑性作用。直辖以来,重庆交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特别是高速公路建设取得重大突破,路网密度达3.5公里/百平方公里,位居西部第一。与此同时,重庆仍处于“双欠”阶段,交通发展仍然存在明显短板。因此,强化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构建立体综合交通体系,充分发挥基础设施对功能布局、产业发展、人口集聚的支撑和先导功能,增强协调发展的基础保障。

1. 加快完善对外通道建设

(1)加快建设铁路大通道

当前,重庆铁路尤其是高铁建设规模小、里程短、占比低、复线率低,还有10个区县尚未通铁路。与周边省市相比,重庆高铁对外大通道严重不足,东向、南向、北向出口均未打通,不能融入全国高铁网。应依托“一带一路”倡议和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积极对接国家“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建设,加快推动渝西高铁、渝达城际铁路开工建设,适时启动兰渝高铁前期论证工作,增强与关中城市群、兰西城市群的互联互通,构建重庆—新疆—欧洲的国际铁路运输大通道。加快推进渝湘高铁、安张铁路建设,增强与长株潭、珠三角、海峡西岸城市群的高速交通联系。加快推进郑万高铁建设,适时启动沿江高铁和沿江货运铁路建设,缓解长江黄金水道交通拥堵问题,畅通与华中、华北、华东等地的联系。加快推动渝昆高铁、黔遵昭铁路开工建设,研究论证渝昆货运铁路建设,构建连接云南联系东盟印度洋、融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铁海联运国际大通道。适时启动渝贵高铁、渝柳铁路建设,构建直达珠三角大湾区、北部湾等城市群的快速通道。加快开展成渝中线高铁前期研究工作,进一步增强成渝城市群的互联互通性。

(2)推动高速公路网络化发展

目前,重庆高速公路网络不完善,南向至贵州、东向至湖南湖北的对外通道偏少,与陕西的直接联系通道尚在建设中;主城区内外衔接不畅,进出城路段拥堵呈常态化;渝东北与渝东南之间高速公路通道偏少,城口尚未通高速。因此,应加大高速公路建设密度,全面实现县县通高速,相邻区县基本实现“1小时直达”,高速公路进出城通道拥堵现象得到明显缓解。实施射线高速扩能改造,推进渝黔、渝宜、渝遂、渝武高速公路复线建设,畅通进出主城通道。加快黔江—石柱、南川—两江新区、三环高速(长寿—合川)、合川—璧山—江津、彭水—酉阳、巫山—巫溪、垫江—丰都—武隆、高速公路建设,开展沿江高速北线(涪陵—忠县—万州)前期研究工作,强化片区之间、片区内部交通的互联互通。进一步丰富完善省际出口通道建设,推动巫溪—镇坪、开县—城口—岚皋、奉节—建始、南充—大足—泸州、合川—安岳、武隆—道真高速公路建设,研究论证永川—泸州、酉阳—永顺等高速,增强与周边省份高速公路联系便捷性。

(3)构建干支联动、畅通高效的航道体系

目前,重庆受三峡船闸制约,长江黄金水道功能未能充分发挥,枯水期航道水深不足,严重制约着航道运输量。应加快推进长江干线航道系统整治,逐步解决重庆枯水期涪陵至主城段航道水深不足、制约长江船型大型化发展的问题,实现5000吨级单船满载全年通航至重庆主城的目标。继续开展船型标准化建设,大力推广“三峡船型”的应用,缓解三峡船闸常态化拥堵,提升三峡船闸闸室利用率。积极争取国家支持三峡新通道建设,从根本上解决长江上游地区航运发展瓶颈制约。加快推进嘉陵江利泽、乌江白马枢纽和库尾航道整治,加强省际协作联动,全面畅通嘉陵江、乌江骨架支流航道,增强“一干两支”(7)国家高等级骨架航道对周边省市的辐射能力。加快推进三峡库区小江、汤溪河等重要支流航道开发利用,积极推进渠江航道整治、涪江梯级渠化,开展嘉陵江井口枢纽、乌江航道提档升级、大宁河航电开发等前期研究,大力延伸支流航道通达深度。

(4)完善国际航线网络

当前,重庆国际航线和货运航线偏少、时刻容量受限、空运资源偏紧、中转能力较弱,航空物流枢纽发展滞后。应充分发挥航空在内陆国际性城市建设中的重要作用,积极开拓和加密欧洲、中东、美国、大洋洲、非洲等国际航线,形成通达五大洲的国际航线网络。加密渝新快线,加强两地机场客货运联动,开通旅游包机,鼓励代码共享和组建联盟等形式的中新航空企业间合作,打造重庆江北国际机场与樟宜机场为两极的“哑铃”结构枢纽。扩大中新双方航空领域开放,充分利用新加坡发达的国际航线网络和经重庆的第五航权增开一批国际航线,完善东南亚、日韩等周边热点地区的市场性航线,培育南亚、非洲等具有区位优势地区的潜力性航线,促进重庆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互联互通,开通国际地区中转“通程航班”,完善货运航线,构建覆盖国内、辐射亚洲、通达全球的国际航线网络。

2. 强化重庆综合交通枢纽建设

(1)加强铁路枢纽建设

目前,重庆铁路枢纽布局不完善,铁路货运量、周转量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存在诸多供给侧结构性“短板”问题。应加快推进重庆北站、沙坪坝火车站、菜园坝铁路综合交通枢纽改扩建,积极推动重庆东站开工建设,形成“三主两辅”客运枢纽格局。加快推进木耳、龙盛、东港、南彭、德感、双福、大路等货运站,形成“2+4+9”(8)的全国—区域地区三级物流中心网络的货运体。

(2)加快航运枢纽建设

加快完善果园港集疏运体系建设,建成江津珞璜、涪陵龙头、万州新田3个铁公水联运的枢纽型港口,打造主城寸滩、永川朱沱、渝北洛碛、长寿胡家坪、丰都水天坪、忠县新生、奉节夔门、合川渭沱、武隆白马等9大专业化重点港口,形成“1+3+9”港口群。同时,依托寸滩港,规划建设长江三峡游邮轮母港,打造长江上游邮轮旅游中心。加快主要港口与铁路、高等级公路的连接线建设,大力发展多式联运,形成无缝衔接的集疏运体系。深化沿江省市合作,推动构建长江大通关体制。发挥保税港区政策优势,做大做强重庆航运交易所,建设重庆航运服务集聚区,推动重庆航交所与新加坡、欧美等航运发达国家合作。

(3)加快推进航空枢纽建设

目前,重庆江北国际机场国际航线拓展缓慢,缺乏旗舰型基地航空公司与货运基地航空公司,基础设施配套存在欠缺,机场数量偏少。因此,应加快完善江北国际机场基础设施,推进江北机场第四跑道和T3B航站楼建设,优化航权、航线、航时等资源配置,适当增设宽体机停机位和机坪,构建南客北货、东西双航站区运行格局。加强与国货航等大型货运航空公司的战略合作,打造与重庆经济社会发展战略高度契合、市场份额明显占优的货运基地航空公司,构建以重庆为枢纽的运营基地。加快白市驿机场迁建,改善江北国际机场空域条件,加速推进万州、黔江机场改扩建,加快推进巫山、武隆机场开工建设,逐步形成以江北国际机场为主体的“一大四小”机场格局。此外,围绕重庆西进战略,结合重庆科学城建设,加快在璧山布局重庆第二国际机场,注重高铁、机场快轨、高速公路等多种交通设施衔接,打造现代化国际化航空枢纽,辐射带动渝西乃至川东北、川南地区快速发展。

3. 完善城市交通系统

(1)构建轨道交通四大通勤圈

城市轨道交通是城市公共交通的重要组成,是世界公认的低能耗、少污染的“绿色交通”,是城市客流运送的大动脉,也是解决“城市病”的金钥匙。像重庆这样受山水阻隔影响的城市,应充分发挥轨道引领城市发展的作用,加快城市轨道交通和都市快轨建设,推进主城城市轨道交通向都市连绵带延伸,策划推动四个城镇组群内部轨道交通建设,强化对新兴城市功能节点和枢纽的支撑带动作用。

一是加快主城区城市轨道交通。重点推进轨道环线、四号线、五号线、九号线、十号线二期、六号线支线二期、南彭至茶园有轨电车建设,力争早日形成网络化发展格局,缓解主城交通拥挤状况。依托城市轨道以及铁路东环线、铁路西环线,构建主城通勤圈。

二是大力推进市郊铁路建设。加快轨道延长线跳磴至江津段建设,新开工轨道延长线璧山至铜梁段,增强渝西片区与主城区城市轨道的有机衔接。推动合川—铜梁—大足—荣昌、主城—合川城市快轨开工建设,充分利用渝遂、成渝客专等既有铁路,构建西部通勤圈。依托铁路东环线、三万南铁路、南涪铁路、渝怀铁路,构建东部通勤圈。研究论证江津—綦江城市快轨建设,依托成渝铁路、渝黔新线,构建南部通勤圈。

三是推动渝西片区和万开云组团内部城市快轨建设。研究论证永川—大足—荣昌、涪陵—长寿、綦江—万盛—南川、合川—铜梁—潼南、万州—开县—云阳等城镇群组内部城市快轨建设,实现城市群组内部的快速联系。

(2)完善城市路网体系

目前,重庆跨江大桥、穿山隧道数量与需求相比较少,城市支路路网容量严重不足,特别是在市民交通出行的高峰时段,瞬时交通流在桥隧节点、环道、商圈入口汇集,严重降低桥隧、环道以及其他重要交通节点的通行能力。因此,应重点布局建设一批桥梁、隧道、市政道路,加快推进红岩村大桥、白居寺大桥、曾家岩大桥、歇马隧道、华岩隧道、龙洲湾隧道建设以及中梁山隧道扩容,推动内环快速路高架线、主城区十字通道建设,打通“断头路”、疏通“梗阻路”,有效缓解关键节点拥堵问题。加快主城区横向、纵向快速通道建设,增加与次支路网联通,分流主要干道压力,提高路网容量和运行效率。建立“分层分级、独立成网、客货分离”的路网体系,引导过境交通下地,地面留给行人和到达交通,缓解城市交通拥堵难题。

(3)构建以公共交通为主体的集约绿色交通模式

目前,重庆公共交通部分线路车辆少,车辆周转慢,发车间隔时间较长;布局道路拥挤,车辆速度慢,不适合大中型公交车同行;部分区域公共交通站点设置不合理,站距偏长。因此,需要继续优化完善城市公交线网,大力发展社区巴士,完善农村三级公交线网,提高公交覆盖率。因地制宜构建网络化、快速高效的公共交通专用通道,兼顾物流配送,充分利用智能交通技术和装备,提高公交系统效率,增强安全、便捷和舒适度,实现高品质、智能化的公共交通和物流配送服务。加强交通换乘枢纽规划建设,改善地面交通之间、轨道交通之间、轨道交通与地面交通之间的换乘条件,实现公共交通出行“零换乘”。

(4)推进公共停车场建设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重庆机动车尤其是私人轿车数量呈现出突飞猛进的增长态势,但是公共停车场建设却较为滞后,部分区域停车泊位严重不足,停车难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影响和制约了城市发展,所以要加快推进公共停车场建设,补齐发展短板。按照配建为主、公共为辅、占道停车为补充的原则,推进配建停车场建设。大力发展专业公共停车场,同步推进“P+R”换乘设施建设,新建专业公共停车场300个,新增泊位约15万个。建设智慧停车信息平台,实现全市经营性停车场联网联控,对全市经营性停车场、路外停车场进行平台化管理,实现全市停车位信息动态发布、停车诱导、车辆快速进出停车场、停车费电子支付一条龙服务的综合功能,提高现有停车资源使用效率,有效缓解城市“停车难”问题。

(5)构建以人为本的城市慢行系统

重庆是一个水网密布的城市,发达的水系滋润和装饰着城市的整体风貌。在目前城市交通日益拥堵的情况下,沿江两侧空间,尤其是在主城区两江四岸沿线可以考虑开辟慢行交通系统,提升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环境,建设高品质、立体化的步行单元,以提高居民休闲、出行质量,改善慢行交通环境。完善轨道站周边设施配套,建设慢行交通廊道联系轨道、公交站点以及商业、居住和办公集中地,推动自行车租赁系统的互联互通,解决出行“最后一公里”问题。依托旅游景点、步行街区和公共绿地,打造集旅游、休闲、健身多种功能于一体的步行系统,丰富居民出行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