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与书写:宋代的社会史:以温州、杭州等地方为例(九色鹿系列)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章 《夷坚志》杭州故事的地域特色

一 温州故事与杭州故事

在分析温州故事时,曾经对洪迈、故事提供者与《夷坚志》故事的地域关系做了基本的分类。其中洪迈与故事地域的关系主要呈现四种类型,即洪迈的家乡鄱阳;南宋临时都城临安(杭州);洪迈因为任官或者其他原因居住过的州县,如福州、婺州等地;洪迈未曾居留的地方,比如温州。洪迈获得不同地域故事的途径有所不同,除了居留地主要依赖同僚与当地士民之外,未经之地主要通过当地籍贯的同僚或士友,在家乡鄱阳县还较多从亲友乡党中收集故事。在所有地域中,杭州最具特殊性。某些全国性的现象(比如科举考试)在都城临安体现得最为集中。就地域特点而言,南宋的杭州不仅繁庶,更重要的是作为朝廷与中央政府的所在地,这里是统治集团中各色人等聚居地。同时,由于洪迈长期在此任官与居住,杭州也是《夷坚志》故事来源最为丰富的地方。这些都意味着杭州故事中可能出现其他地域所没有的故事提供者或者故事类型,因此讨论《夷坚志》杭州故事的地域特色,主要有两个目的:一是检验温州故事归纳的与地域关系对应的三种类型是否具有普遍性,二是发现杭州故事是否具有特殊的地域特色。

《夷坚志》总计收录杭州故事175则,其中144则故事可以归入温州故事的三种类型,而且符合温州故事的对应关系。《夷坚志》杭州故事中有大量科举或官员磨勘选调时发生的预言、预测故事,一般都是梦占故事,有52则;参见附表1《杭州科举梦占故事》。仕途预测的形式既有梦占也有其他占卜,有20则。参见附表2《杭州仕途预测故事》。有三则故事并非典型的仕途或科举预测,一则是《宜兴官人》,洪迈的同僚张涛讲述绍熙五年(1194)宜兴籍“官人”吴琯因突有所感而逃离余杭、躲过洪灾的故事;洪迈:《夷坚志》支乙卷八《宜兴官人》,第858页。一则是《班固入梦》,洪迈的同僚吕大年讲述自己偕友往临安时班固入梦,次日有所应验的故事;洪迈:《夷坚志》支丁卷三《班固入梦》,第991页。一则《铁扫帚》是官员钱伸之讲述临安术士铁扫帚为平民卜命而应验之事。洪迈:《夷坚志》支戊卷三《铁扫帚》,第1073页。这些故事虽然并不直接与仕途、科举有关,但讲述者均为官员,仍然属于官员命定观念的反映。此外,丁志卷一《僧如胜》(第539页)讲述永嘉僧如胜与乡僧行脚至临安,各得一卦,后一一应验。僧如胜住甘露寺为长老,数年后,乡僧会杭卒陈通作乱,被箭矢射中其足。这类命运预测故事共计76则,占杭州故事总数的43%以上。

反映游宦或者游士对于陌生环境恐惧感或神秘感的鬼怪、遇仙故事36则,参见附表3《杭州鬼怪故事》。另有《吴师颜》讲述发生在京官身上的凶杀案,洪迈初赴临安的绍兴十二年(1142),居住在众安桥下的太史局官员吴师颜在茶肆遭刺身亡。洪迈:《夷坚志》支癸卷八《吴师颜》,第1285页。《王从事妻》则讲绍兴初年汴人王从事来临安调官,搬家时妻妾走失,五年后为衢州教授时,发现妻子已成为西安县令的侧室。洪迈:《夷坚志》丁志卷一一《王从事妻》,第631页。这些都是宦游生活中真实发生的危险事件,而不只是一种心理反应。

32则报应故事的主人公多来自杭州当地人士平民阶层,或者胥吏、士兵、法师、普通士人,偶尔也有外地平民、低级武官或者官员妻子,但罕见居官的士大夫或者权贵阶层。参见附表4《杭州报应故事》。

以上144则故事占杭州故事总数的82%,基本上符合温州故事的分析模型,据此初步判断《夷坚志》温州故事的类型分析具有相当的普遍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