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酸碱平衡与酸碱平衡紊乱
【内容提要】正常人体代谢过程中不断地产生酸性和碱性物质,但通过血液和组织细胞缓冲、肺和肾的调节,可以使体内酸碱度维持动态平衡。临床常用血液pH值等指标来反映机体酸碱平衡状况,其中PaCO2为反映呼吸因素的指标,而AB、BB、BE、AG等为反映代谢性因素的指标。当各种病因引起体内酸、碱物质量过多或过少,超出机体的缓冲和调节能力,或调节系统功能异常时,均可发生酸碱平衡紊乱。酸碱平衡紊乱的基本类型有代谢性酸中毒、呼吸性酸中毒、代谢性碱中毒和呼吸性碱中毒四种,各型的酸碱平衡紊乱对机体的影响各有特点。各型酸碱平衡紊乱可以单独发生,也可能两种或两种以上酸碱平衡紊乱并存。在诊断和处理酸碱平衡紊乱时,一定要联系病史,动态监测血液pH值、PaCO2及其他指标的变化,才能及时作出正确诊断和适当治疗。
内环境的相对稳定是组织细胞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体液酸碱度的相对恒定是内环境稳定的一个重要方面。机体代谢过程中不断地产生酸性物质(如碳酸、乳酸、磷酸、硫酸等)和碱性物质(如HCO3-、HPO42-、NH3等),或从食物中摄取相当数量的酸性或碱性物质,使体液酸碱度不断地受到影响而发生变动。但是,由于机体有相当完善的酸碱调节机制,能将体液酸碱度的变动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机体这种调节酸碱物质的含量和比例,以维持体液酸碱度相对稳定的现象称为酸碱平衡(acid-base balance)。由于机体各部分组织细胞代谢和功能的特点不同,各部分组织细胞或体液的酸碱度也有所不同,如细胞内液pH值稍低于细胞外液pH值,静脉血pH值稍低于动脉血pH值。但人体血液的pH值保持在7.35~7.45,平均值为7.40。
尽管机体对酸碱负荷有强大的缓冲能力和有效的调节功能,当各种原因引起酸碱负荷过度、不足或调节机制障碍时可导致体液酸碱度的稳定性受到破坏,称为酸碱平衡紊乱(acid-base disturbance)。酸碱平衡紊乱常常是某些疾病或病理过程的继发变化,而酸碱平衡紊乱一旦发生,会使病情更加严重和复杂。因此,及时发现和正确处理酸碱平衡紊乱往往关系到临床治疗的成败。
本章重点讨论血浆(细胞外液)酸碱平衡的调节,酸碱平衡紊乱的类型、原因、发病机制及防治原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