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分层、社会网络与家庭金融资产选择: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的实证研究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1.3 研究内容

本书主要包括10个部分的内容:

第1章:总括性概述,主要介绍本书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意义、主要内容、研究方法、数据来源、研究思路和本书的创新点。

第2章:对国内外家庭金融资产选择的文献进行系统梳理,并针对当前研究的不足提出本书的改进方向和思路。本章对国外文献的归纳与述评主要从两个维度展开:一是从理论研究的视角,总结资产组合理论的发展;二是从实证研究的视角,分别归纳有关家庭金融资产选择领域的早期成果和近年来的扩展性成果。对国内文献的归纳和述评主要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视角展开,在宏观视角上,主要梳理经济增长、政治经济体制、社会保障体系、金融市场发展、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进程等宏观因素影响家庭金融资产选择的文献;在微观视角上,主要梳理投资者个人特征、投资者家庭人口统计特征、社会资本、家庭财富和收入等因素与家庭金融资产选择关系的文献。

第3章:对影响我国城镇居民家庭金融资产选择的因素进行理论分析。本章侧重于对影响家庭金融资产选择的因素进行归纳总结,但这些因素属于一般性因素,是影响不同发展水平国家居民家庭金融资产配置决策的共同变量。不同于欧美发达市场经济国家,我国居民家庭金融资产选择决策所处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环境具有特殊性。因此,本章结合转型期中国国情,重视社会网络和财富分层等中国元素的作用,从理论上全面总结影响我国居民家庭金融资产选择的一般因素和特殊因素。

第4章:在第2章和第3章分析的基础上,对我国城镇居民家庭参与金融市场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本章共包括5个部分:①利用CHFS在2011年和2013年两轮的家庭金融调查数据,对城镇居民家庭不同种类金融市场的参与率、不同因素与金融市场参与率的关系进行探索性描述统计分析,在初步识别不同因素对家庭金融市场参与影响的基础上,结合已有理论分析,选择影响城镇居民金融市场参与的因素。②在第1部分分析的基础上,选取相应的影响因素变量,构建城镇居民家庭金融市场参与的Logit模型。③对Logit模型的估计方法和检验方法进行概述,为实证研究奠定方法论基础。④利用极大似然法对家庭金融市场参与模型进行估计,对参数估计结果进行计量经济学检验,对模型估计结果进行稳健性检验,最后结合相关理论对实证结果进行解释和分析。⑤对本章内容进行小结。

第5章:对影响我国城镇居民家庭金融资产持有量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主要包括5个部分的内容:①基于CHFS在2011年和2013年的两轮家庭金融调查数据,对城镇居民家庭各类金融资产的持有量、不同因素与家庭金融资产持有量的关系进行探索性描述统计分析,在初步识别不同因素对家庭金融资产持有量影响的基础上,选择影响我国城镇居民金融资产持有量的因素。②在第1部分分析的基础上,选择具体的变量并对变量赋值进行说明,进而构建影响家庭金融资产持有量的Tobit模型。③探讨Tobit模型的适用条件、估计方法和检验方法,为本章的实证研究奠定方法论基础。④采用极大似然法对模型进行估计,对参数估计结果进行计量经济学检验,对模型估计结果进行稳健性检验,最后结合相关理论对实证结果进行解释和分析。⑤对本章内容进行小结。

第6章:对城镇居民家庭金融资产配置结构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主要包括4个部分的内容:①利用CHFS在2011年和2013年两轮的家庭金融调查数据,对城镇居民家庭各类金融资产占家庭金融资产的比重、不同因素与金融资产结构的关系进行探索性描述统计分析,在初步识别不同因素对家庭金融资产结构影响的基础上,结合已有的理论分析,选择影响城镇居民金融资产配置结构的因素。②在第1部分分析的基础上,选取具体的变量衡量指标,构建影响城镇居民家庭金融资产配置结构的Tobit模型。③对家庭金融资产结构模型进行估计,对参数估计结果进行计量经济学检验,对模型估计结果进行稳健性检验,最后结合相关理论对实证结果进行解释和分析。④对本章内容进行小结。

第7章:利用CHFS在2011年和2013年两轮的家庭金融调查数据,实证检验社会网络与城镇居民家庭金融资产选择的关系,并构建影响机制模型识别可能的影响渠道。本章主要包括4个部分的内容:①首先对社会网络的度量进行说明,并对正规风险性金融资产进行定义,在变量定义的基础上,对社会网络和家庭风险性资产进行探索性描述统计。②选择相应变量,构建社会网络与家庭金融资产选择的关系的计量经济学模型。③估计社会网络影响家庭金融资产选择模型,对参数估计结果进行计量经济学检验,对模型估计结果进行稳健性检验;构建影响机制模型,检验社会网络影响家庭金融资产选择的可能渠道,最后结合相关理论对实证结果进行解释和分析。④对本章内容进行小结。

第8章:利用CHFS在2011年和2013年两轮的家庭金融调查数据,实证检验贫富差距扩大的背景下财富分层与城镇居民家庭金融资产选择的关系,建立影响机制模型识别可能的作用渠道。本章主要包括4个部分的内容:①首先对财富分层的度量进行说明,在此基础上,对财富分层与家庭金融资产配置进行探索性描述统计。②在第1部分的基础上,选择相应的变量,构建财富分层影响家庭金融资产选择的模型。③估计财富分层与家庭金融资产选择关系的模型,对参数估计结果进行计量经济学检验,对模型估计结果进行稳健性检验;构建影响机制模型,检验财富分层影响家庭金融资产选择的可能渠道,最后结合相关理论对实证结果进行解释和分析。④对本章内容进行小结。

第9章:本章延续第8章的研究,提出财富分层影响农村家庭金融资产选择的假说,利用CHFS 2013年的农户微观数据对该问题进行实证检验,并建立机制模型识别可能的影响渠道。本章主要包括5个部分的研究内容:①结合中国农村特点,对财富分层的度量进行说明,并对财富分层与农户金融资产选择的关系进行探索性分析;②选择相应变量,构建财富分层影响农户金融资产选择的模型;③估计财富分层与家庭金融资产选择关系的模型,对模型估计结果进行稳健性检验,并结合相关理论对实证结果进行解释和分析;④构建影响机制模型,检验财富分层影响农户家庭金融资产选择的可能渠道;⑤对本章内容进行小结。本章的研究发现,不同财富阶层的农户参与金融市场的广度和深度存在显著差异。与贫困者相比,富有者更有可能参与风险性金融市场,投资风险性金融资产的数量也更大。进一步的机制分析表明,贫富差距可以通过投资风险态度和金融信息关注度的渠道影响农户家庭金融资产配置。研究结论在使用不同标准定义贫富差距后仍然稳健。本章的研究有助于拓宽家庭金融的研究视野,提高家庭金融资产选择理论的解释力,为金融机构有针对性地开发适应市场需求的金融理财产品提供经验依据。研究结论还有助于促进农村家庭财产性收入的提高,拓展精准脱贫和精准扶贫的思路,为当前反贫困的政策措施提供新的抓手。

第10章:综合全书各章的研究结果,总结本书的主要结论,并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指出本书在家庭金融资产选择研究上存在的不足,归纳该领域未来的研究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