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园革命旧址 坚持不忘初心 践行根本宗旨
教学基地概况
一、历史概况
枣园革命旧址位于延安城西北7.5公里处,原为地主申有安的庄园,后卖给驻防延安的国民党师长高双城。中共中央进驻延安后将其收为公有,为中央社会部驻地,更名为“延园”。1943年10月,中共中央书记处由杨家岭迁驻此处办公,直至1947年3月离开。中共中央书记处在枣园期间,领导全党完成了以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为标志的延安整风运动;高度概括总结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的根本宗旨;筹备召开了党在新民主主义时期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确立了毛泽东思想在全党的指导地位;作出了赴重庆谈判的重要战略决策,从而掌握了党和人民军队在两种命运、两个前途决战中的主动权;领导全党全军和解放区人民以人民解放战争粉碎了国民党军队向解放区发动的全面进攻,开辟了国民党统治区爱国民主运动的第二条战线,加速了国民党统治的最后崩溃。因为枣园革命旧址是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共中央书记处在抗日战争后期和解放战争前期的所在地,因而被人们亲切地称为延安的“中南海”。
1953年,枣园革命旧址开始修复,1959年正式对外开放。1961年3月4日,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延安环境最优美的旅游景点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
二、主要建筑及历史文物
枣园革命旧址占地面积80亩。园内现有22孔窑洞、100余间瓦房和一座苏式小礼堂,有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刘少奇、任弼时、张闻天、彭德怀等领导人旧居及中共中央书记处小礼堂和三座小洋房(中共中央书记处机要室、行政办、作战研究室)、“为人民服务”讲话台、中央医务所、幸福渠、社会部二室旧址及辅助陈列等旧址。
1.毛泽东旧居
位于枣园东北的半山坡上,与周恩来和朱德的旧居左右为邻,窑洞面向西南,共分5孔,由右边起分别为会客室、办公室、寝室,其余两孔是工作人员住室。毛泽东1943年5月至1946年12月在此居住,撰写了大量的理论著作,用于指导中国革命,其中有《组织起来》《学习和时局》《为人民服务》《论联合政府》《愚公移山》《抗日战争胜利后的时局和我们的方针》以及《重庆谈判》等,收入《毛泽东选集》的有29篇。1944年11月8日、9日和10日毛泽东在此和美国总统罗斯福的私人代表、后任美国驻华大使赫尔利进行了谈话。
2.朱德旧居
1945年8月,朱德由王家坪迁住这里。左起第二孔窑洞是寝室,第三孔是会客室,第四孔是办公室。第一、第五孔窑洞由秘书和警卫员居住。朱总司令协助毛主席处理党政军事务,常常到田间地头,了解群众生活和生产情况,工作之余,和同志们娱乐、下棋,打扑克,展示了官兵平等、上下一致的良好作风。1947年3月12日,朱德从这里转移到延安的子长县王家坪。枣林沟会议后,他同刘少奇组成中央工作委员会,离开陕北前往华北工作。
3.刘少奇旧居
1944年10月至1947年3月,刘少奇在此居住。左起第一孔窑洞是办公室,第二孔是寝室。他在这里协助毛泽东领导了整风运动,认真学习研究总结党的路线和历史经验,旗帜鲜明地批判王明的错误路线;参加了党的六届七中全会,筹备召开七大,并作了《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对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作了系统深刻的阐述。1945年8月,毛泽东去重庆谈判期间,他主持中央日常工作。9月间,他提出了“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战略方针,为建立巩固东北根据地,抽调2万干部、11万大军挺进东北,为加快解放战争的进程作出了重大贡献。
4.周恩来旧居
旧居为两孔石窑洞,1945年2月至1947年3月初,周恩来在此居住。其间,周恩来作为中共代表9次往返于延安、重庆等地,同国民党进行谈判,途中多次遇险。毛泽东曾高度评价周恩来同志对党忠诚,对敌英勇,工作不知疲倦。1947年3月13日,周恩来由此移住王家坪,同毛主席一起部署撤离延安的工作。18日晚8时,周恩来最后撤离延安,踏上了转战陕北的征途。
5.任弼时旧居
1944年10月至1947年3月,任弼时在此居住。窑洞一共有三孔,左起第一孔是工作人员住室,第二孔是寝室,第三孔是办公室。当年在延安,任弼时是中央书记处书记之一。1940年,任弼时由苏联回到延安,参加了中央书记处工作,并兼任中央秘书长。1943年3月,中央政治局会议确定任弼时为中央书记处书记,分管陕甘宁边区和晋西北的工作。他在指导陕甘宁边区党的工作中,为克服困难、发展经济、提高党的政治水平和加强党的思想建设和组织建设,做了大量工作。任弼时由于长期辛勤工作和两次在敌人监狱中受到残酷折磨,因而身体受到了极大的损伤,患上了多种严重的疾病。1950年10月,也就是新中国刚刚建立一年的时间,任弼时因积劳成疾病逝于北京,年仅46岁。叶剑英说:他是我们党的骆驼,中国人民的骆驼,担负着沉重的担子,走着漫长的路,没有休息,没有享受,没有任何个人的计较,他是杰出的共产主义者,是我们党最好的党员,是我们的模范。
6.张闻天旧居
遵义会议后,中央政治局常委分工,由张闻天负总责。长征途中,他积极参加了对张国焘右倾逃跑主义和分裂党、分裂红军的斗争。长征到达陕北后,他同毛泽东、周恩来等领导全党实现了由国内革命战争到抗日战争的战略转变。抗日战争开始后,张闻天站在毛泽东正确路线一边,同王明的右倾投降主义错误进行了坚决斗争。毛泽东多次赞扬他模范执行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和坚持集体领导的民主作风,称他是我们党的“明君”。在此期间,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委员、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的张闻天率先响应号召,率领延安农村调查团,从1942年1月开始,到陕北神府县、米脂县和晋西北的兴县,进行了为期390多天的调查研究。1945年10月,张闻天由此离开延安,前往东北。
7.中央书记处小礼堂
1943年建成,砖木结构,平面呈凸字形。当年中央书记处在这里举行过各种会议、舞会、宴会等活动。礼堂里面有内外两个厅,内厅是红色的木质地板,中间摆放一圈桌椅,中共中央书记处曾多次在这里召开会议,研究解决了许多重大方针政策。毛泽东等赴重庆谈判、开辟东北根据地、确定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战略方针等重大决定都是在这里作出的。
8.《为人民服务》讲演台
地处枣园西山脚下的这方简陋的土平台,是毛泽东主席1944年9月8日为中央警卫团战士张思德召开追悼大会并发表著名的《为人民服务》讲话的旧址。
9.幸福渠
由边区政府资助、建设厅工程师丁仲文勘测设计、陕甘宁边区政府与中央机关以及中央警备团的指战员共同为群众修建而成。1940年4月29日正式竣工并投入使用。渠全长6公里,是边区第一条长渠,可浇地1400亩,是推动边区水利事业的示范工程。这条渠修成后,靠天吃饭的旱地变成水浇地,庄稼连年丰收,给群众带来了幸福生活,群众亲切地为它取名“幸福渠”。
三、教学情况
1947年中共中央撤离延安后,国民党军队对延安的革命旧址进行了毁灭性破坏,枣园也遭到严重损坏。1953年后,人民政府开始陆续依照原貌维修,1959年正式对外开放。1961年3月4日,国务院将枣园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枣园是延安环境最优美的旅游景点,已成为全国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基地之一。1996年,第五届全国大学生运动会“世纪之火”火炬传递活动采集“革命之火”火种的仪式在枣园隆重举行。2016年12月,枣园革命旧址被列入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中国延安干部学院、中共陕西省委党校、延安干部培训学院、国防大学政治学院等军地干部教育机构先后把枣园革命旧址作为现场教学基地,常年开展延安精神与革命传统现场教学。
教学目的
通过现场教学,深入了解延安时期的党群干群关系,深刻理解张思德精神,学习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强化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保持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教学专题
党的宗旨体现着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品格和价值取向,是共产党员党性修养的根本原则和集中体现。牢固树立、不断增强和切实践行宗旨意识,是共产党员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和自我提高的重要内容,是检验党员干部作风是否优良的试金石。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面向未来,面对挑战,全党同志要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永远保持对人民的赤子之心”, “全党同志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因此,坚持党的根本宗旨是延安精神的重要内容,是中国共产党根本的政治立场,是风雨同舟、生死与共,始终保持党与人民的血肉联系、战胜一切困难和风险的根本保证。
一、张思德精神是延安精神的原生形态和重要内容
张思德1915年4月21日生于四川省仪陇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33年12月参加红军。他作战勇敢,在川陕革命根据地反“围剿”战斗中屡立战功。1944年9月5日,担任生产队副队长的张思德在安塞县石峡峪为中央机关烧木炭时,不幸因炭窑塌方牺牲,年仅29岁。为了使大家铭记这位优秀的共产党员,毛泽东亲自参加了追悼会,亲笔题写了“向为人民利益而牺牲的张思德同志致敬”的挽联,并发表了《为人民服务》的讲演,高度赞扬了张思德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的革命精神。新中国成立后,这篇讲话以《为人民服务》为题收入了《毛泽东选集》,在党内外引起巨大反响,成为不朽名篇。从此,张思德的名字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联系在一起,传遍了全国。
张思德是一名平凡的战士,历经平凡而短暂的人生,却成为时代的楷模,成就伟大的张思德精神。张思德精神,朴实而凝练地诠释了党的性质和宗旨,是中国共产党优良的革命传统和革命精神,是延安精神的原生态和重要内容。
(一)张思德精神是时代精神的体现
时代精神是每一个时代特有的普遍精神实质,是一个社会最新的精神气质、精神风貌和社会时尚的综合体现。根据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时代精神的内涵以及它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建设活动中所发挥出来作用的大小,可以透视其国民的理性程度与成熟水平,因而成为衡量其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准。张思德所处的年代,风云变幻,摧枯拉朽,土地革命风起云涌,抗日战争波澜壮阔。坚定不移地代表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带领人民在民族解放斗争中争取人民胜利的前途,便成为时代的最强音。张思德参加革命11年,始终以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事事为他人着想,处处为他人谋利,把部队这个集体当作革命家庭,想方设法给战友们以帮助和温暖,悄悄地做着一件件有利于战友的平凡琐事。张思德任中央军委警卫营通讯班长时,时刻想着为集体、为战友做点事,外出送信回来时,总要顺便捡些柴草带给炊事班;经常帮炊事班劈柴、烧火,帮饲养班铡草、垫圈;战士病了,用自己的津贴买回鸡蛋,做成可口饭菜送去;新战士来队,给予热情、细心的帮教;夏天,上山拢回蒿草捻成蒿绳,为战士们驱蚊;冬天,夜深人静时为战士盖被。在生存条件极为恶劣的状况下,张思德以自己的一言一行温暖着战士们的心怀,以自己的赤诚奉献激励着战士们以更为饱满的斗志,投身于伟大的抗战事业。1944年9月8日,从延安枣园操场千人追悼会上传出来的领袖声音,让人们知道了这位普通战士。他那种平凡而伟大的被毛泽东称为“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从此被明确地提出,成为中国共产党的立党宗旨,成为每一名共产党员的行为规范。
(二)张思德精神是奉献精神的结晶
论贡献,张思德多次参加战斗,冒着枪林弹雨冲锋陷阵,饱经了血与火、生与死的考验,就是在右腿中弹负伤的情况下,仍然坚持冲入敌阵,刺死敌机枪手,一人缴获两挺机枪;论吃苦,张思德可谓饱尝人世艰辛,长征中,他三过雪山两过草地,为了战胜饥饿,还冒着生命危险争着参加“尝百草”活动,并因此中过毒;论工作,张思德一贯兢兢业业,不曾有过丝毫懈怠,他无论是当警卫员、通信班长,还是到深山老林里烧炭,都不畏艰难,勇挑重担,圆满完成组织上交给他的各项任务;论职务,张思德最大的“官”也就干到班长,然而就是这样一位为革命出生入死的老红军战士,“官”却越做越小,参加革命10年,职务却由班长变成了战士,并且是在一个年龄比他小、“资历”比他浅得多的班长领导下。张思德不仅毫无怨言,而且愉快地服从了组织的安排,并积极配合班长干好工作……张思德这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是我党我军的一贯宗旨和行动指南。张思德的事迹是平凡的,但他平凡的事迹中蕴含着人生的真谛,张思德的形象成了“为人民服务”的代名词,成了一种全新世界观的纪念碑。
(三)张思德精神是民族精神的升华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共同生活和共同的社会实践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是民族文化最本质、最集中的体现。在5000年的历史演进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中国共产党人一贯重视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并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和建设实践中形成了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和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无私奉献、勇于牺牲、艰苦创业、勤俭节约等为主要精神的中国革命优良传统。在张思德身上,除了有共产党员的牺牲精神、为信仰而奋斗的奉献精神之外,还有很多普普通通中国人身上的美德——朴实、善良、谦和、助人为乐,这种精神已经成为当代中国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精神在新的历史时代的彰显。
张思德精神是多方面的,包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为人民利益而牺牲的精神。“为人民服务”是张思德精神的核心和本质。张思德是一名普通的战士,却通过自己的全部言行和奋斗牺牲,升华出一种伟大的精神。一个平凡的名字从此与一个政党、一支军队紧紧连在一起,提升了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高度。作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典范,张思德2009年9月被中宣部、中组部等11部门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二、延安时期是党风政风最好的“黄金时期”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则,是无产阶级世界观的重要体现,是中国共产党人一贯坚持的根本宗旨。根本宗旨贯穿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方方面面,体现在全体党员干部的一言一行,使延安时期成为我们党局部执政党风政风最好的黄金时期。
(一)确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党的根本宗旨的提出与确立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与完善的过程。
1939年2月20日,毛泽东在致张闻天的一封信中,当谈到儒家旧道德之勇时,他指出那种“勇”只是“勇于压迫人民,勇于守卫封建制度,而不勇于为人民服务”。这是毛泽东最早提出“为人民服务”这一重要命题。1942年5月,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明确提出了文艺应该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他指出:“对于过去时代的文艺形式,我们也并不拒绝利用,但这些旧形式到了我们手里,给了改造,加进了新内容,也就变成革命的为人民服务的东西了。”在此,毛泽东第一次把“为人民服务”提到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历史观的高度,赋予其新的科学内涵。
1944年9月8日,在张思德的追悼会上,毛泽东从一名普通战士的牺牲引发开来,阐明了一个革命者应有的人生观和生死观,阐明了我党我军为人民利益服务的根本宗旨,第一次全面、系统地阐述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张思德的牺牲是偶然的,但毛泽东要把“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倡导推广到全党全军全国人民中去,却是必然的。
距在张思德同志的追悼会上讲话不到一个月,10月4日,毛泽东看望解放日报社和新华社工作人员,要每个同志问问自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呢?还是半心半意为人民服务的呢,或者是三心二意为人民服务的呢?他说,不能是半心半意,不能是三心二意,一定要全心全意。这个谈话,可以说是毛泽东同志在张思德同志追悼会上讲话的继续和发展。
1945年,党的七大召开。在七大政治报告中,毛泽东把密切联系群众列为党的三大作风之一,并深刻地阐述了为人民服务的理论内涵,对“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从更深层次上作了系统完整的论述。指出共产党人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一个显著标志,“就是和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取得最密切的联系。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这些就是我们的出发点”。
(二)贯彻群众路线,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确定了为人民群众服务的宗旨,树立了群众观点,还必须明确走群众路线。刘少奇在修改党章的报告中指出:“所谓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路线,就是党的群众路线,毛泽东同志的群众路线,就是要使我们党与人民群众建立正确关系的路线,就是要使我们党用正确态度与正确的方法领导人民群众的路线,就是要使我们党的领导机关和领导人与被领导的群众建立正确关系的路线。”根据毛泽东的一贯论述,刘少奇在党的七大把党的群众路线概括为四项内容,即:一切为了人民群众,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相信群众自己解放自己,向人民群众学习。群众路线是我党的三大优良作风之一,是我党对马克思主义革命理论最具有原创性的贡献,是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之一。党的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贯穿于党的一切工作中。
毛泽东的宗旨意识终生执着而强烈,时刻要求党的干部关心群众利益,关注群众生活。在延安十三年的艰苦岁月里,毛泽东时刻想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他反复强调群众路线、群众立场:“在我党的一切实际工作中,凡属正确的领导,必须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有无群众观点是我们同国民党的根本区别,群众观点是共产党员革命的出发点与归宿。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想问题从群众出发就好办。”针对当时陕甘宁边区的一些工作人员轻视群众物质利益和对群众竭泽而渔、诛求无已的思想和做法,毛泽东指出:“必须给人民以看得见的物质福利。”“我们的第一个方面的工作并不是向人民要东西,而是给人民以东西。”“解决群众的生产和生活的问题,盐的问题,米的问题,房子的问题,衣的问题,生小孩子的问题,解决群众的一切问题。”党通过建立新的政治制度提高广大群众的政治地位,实行新的经济政策以满足广大群众的利益要求。从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权利,到动员广大人民群众有序参与民主政治;从发展经济、保障供给,到实行“精兵简政”、减轻群众负担;从帮群众修建“幸福渠”到给枣园村60岁以上的老人祝寿;从移风易俗、兴利除弊到毛泽东亲自过问小伙子娶不到媳妇、妇女不生小孩的“小事”,从正确处理好各种利益关系到构建和谐的党群干群关系,从加强廉政建设到在群众中树立廉洁高效的政府形象等,向世人昭示了党的性质和宗旨、主张和追求。实践证明,关心群众疾苦,给人民以看得见的物质福利,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是中国共产党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的根本所在。
(三)提出一系列群众工作的方法与原则,积累了丰富的群众工作经验
群众工作是党的全部工作的基础。延安时期也是党的群众工作最成功的时期。党不仅系统提出了群众工作理论,而且积累了丰富的群众工作经验。毛泽东指出:“在我党的一切实际工作中,凡属正确的领导,必须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就是说,将群众的意见(分散的无系统的意见)集中起来(经过研究,化为集中的系统的意见),又到群众中去作宣传解释,化为群众的意见,使群众坚持下去,见之于行动,并在群众行动中考验这些意见是否正确。然后再从群众中集中起来,再到群众中坚持下去。如此无限循环,一次比一次更正确、更生动、更丰富。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毛泽东提出“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正确的领导群众的方法,既善于把广大群众的要求愿望集中起来,化为符合实际情况的路线方针政策,又善于把领导机关的决策化为广大群众的自觉行动,不仅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丰富和发展,而且是唯物辩证法的具体灵活运用。党围绕不同阶段的中心任务,以先进思想和文化的引领作用,以制度和政策的保证作用,以政治思想工作的教育作用,以共产党员模范言行的激励作用,以建立群众团体的组织作用,把广大人民群众紧密团结在党的周围,取得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抗战时期,美国军事观察组来华考察后,得出一个结论:国民党占有着大片的土地,而共产党则占有大片的人心。密切联系群众、“得民心”是中国共产党最大的政治优势,是党的成功之道。
三、践行根本宗旨,服务人民群众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不仅需要植根于全体党员的头脑里,还必须落实在全体党员的行动中。言行一致,知行合一,以身作则,身体力行。唯其如此,才能使张思德精神不仅停留在书本上,而且成为我们身边现实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的组成部分。从而薪火相传,生生不息,具有传承性,成为激励、引领全国各族人民奋发有为、昂扬向上的精神动力。
(一)坚定宗旨意识,始终保持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增强宗旨意识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增强宗旨观念的应有之义。党员干部要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坚持走群众路线,虚心接受群众监督。思想上尊重群众,政治上代表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行动上深入群众,工作上为了群众,赢得人民群众真诚的信赖。全党同志必须牢记: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脱离群众是我们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我们必须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使我们的工作获得最广泛最可靠最牢固的群众基础和力量源泉。在长期艰苦卓绝的奋斗中,中国共产党紧紧依靠人民,付出了最大牺牲,书写了感天动地的壮丽史诗,使具有五千多年文明历史的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今后一段时期,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努力奋斗的中国梦。“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
(二)坚持开拓创新,始终以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奋斗目标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增强宗旨意识必须落实在具体行动上。坚持实干富民,实干兴邦,敢于开拓,勇于担当,多干让人民满意的好事实事,就要努力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使发展成果更多体现到改善民生上,促进社会和谐,维护社会稳定。目前,我们正在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党的工作中还存在许多不足,前进道路上还有不少困难和问题,人民内部矛盾多样多发呈现新特点。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业基础依然薄弱,资源环境约束加剧,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较多,深化改革开放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任务艰巨;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社会矛盾明显增多,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医疗、住房、生态环境、食品药品安全、安全生产、社会治安、执法司法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较多,部分群众生活比较困难;一些领域存在道德失范、诚信缺失现象;一些干部领导科学发展能力不强,一些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少数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动摇、宗旨意识淡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突出,奢侈浪费现象严重;一些领域消极腐败现象易发多发,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陕西发展也呈现新的阶段性特征。要清醒审视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差距,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把增收富民作为现阶段的紧迫任务,才能真正体现三秦群众的共同期盼,建设富裕陕西、和谐陕西、美丽陕西。
(三)坚决反对腐败,努力锻造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队伍
目前,坚持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处于新的党内环境中。党长期执政给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带来的双重效应,既有利于持续不断地积累执政经验、提高执政能力,增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本领;也可能带来思想上的麻痹,忘记了权力由人民赋予、要为人民服务的真理,使权力成为谋私的工具。执政时间越长,危险系数越大。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党同各种消极腐败现象水火不相容、冰炭不同炉。坚决惩治和有效预防腐败,关系人心向背和党的生死存亡。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是党一贯坚持的鲜明政治立场,是人民关注的重大政治问题。只有全面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坚决查处大案要案,着力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党才能拥有长期执政广泛、深厚、可靠的群众基础。同时,还要把为民务实清廉的价值追求深深植根于全体党员的思想和行动中,反腐倡廉常抓不懈,拒腐防变警钟长鸣,才能永葆共产党人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
推荐专题
1.延安时期的党群关系。
2.任弼时的“骆驼精神”。
3.张闻天与调查研究工作。
思考题
1.今天怎样学习和发扬张思德精神?
2.新时期如何加强改善党群关系和干群关系?